霍汶希谢霆锋:二程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7:59:18
二程故事

 

           

 

程母教子

     二程的母亲侯氏是山西盂县侯道济的女儿,侯道济为侯家名儒。自幼侯氏好读书史,常与其父谈论治国之道,侯道济常感叹:“恨非男儿!”侯母深知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作用,她曾说:“子之所以不能成才,在于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有一次,程颐在玩耍时将同伴的玩具甩到池塘里了,程母便带着程颐到邻居家去道歉。

程家人口多,家里用有奴仆。程母从小就教育二程要尊重奴仆。有一次,有个奴仆犯了错,有人要斥责。程母赶紧予以制止,并当着二程的面说:“贵贱虽殊,人则一也!”让二程从小就懂得尊重平等地尊重每一个人,特别是地位低贱的人。

程母有仁爱之心,邻居有个商人的媳妇去世了,留下了一个三岁小女儿没人照看,她把她收养过来,细心照料,视如己出。她对二程说:做人要“视人善当如己善,视他物当如己物”。开始他们不解其义,程母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将别人善良当做自己的良善进行吸纳;对他人的东西要当成自己的东西来爱护。就像我收留商人家的孩子一样。”

她还经常对二程说:在人的成长中“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意思是害怕他们不能经受住挫折、失败的考验,倒不害怕他们不会张扬。要做到能伸能屈。二程后来的经历尽管曲折坎坷,但他们经受住了逆境的考验,矢志不逾地研究理学,终成一代理学大师,与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程颢十岁能写诗

程母很重视对孩子进行诗赋教育,通过诗词歌赋的吟诵陶冶心灵。二程五、六岁时,程母就让他们背诵诗词。在诗词歌赋方面程颢别有天赋。十岁时,就能写诗了。有一天,母亲给他讲晋朝廉吏吴隐之写《酌贪泉》诗的故事。吴隐之赴广东上任的时候,路过石门这个地方,见到一处泉水,当地人叫贪泉,一般官员是不喝的。说是喝了之后,就会变贪。吴隐之却喝了,并写了《酌贪泉》诗:

古人云此水,一鍤饮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意思是说,古人说这泉水,喝一杯就会贪千金。可是要让伯夷和叔齐(商朝人,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人喝了这水,也不会变贪。

程颢读了《酌贪泉》诗后,写了两句诗:“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只要心中意志坚定,外物怎么能改变?),并常常独自吟诵。

一个十岁孩童,能写出这样涵义深刻的诗句,足见其情操高洁。

 

           程颢启发程颐从书中学习知识

   程颢程颐年幼时性格迥异。程颢性情温和,沉默寡言,常常手不释卷。程颐生性好动,沉不下心来读书。有一次其母染了风寒,程颐陪母亲去看郎中,翻山时,因母亲口渴,喝了人头盖骨里的雨水,病见轻了。程颐回家向程颢炫耀说:“我让母亲喝了人头盖骨里的水,把母亲的病治好了。”程颢说:“人头盖骨本来就能治病,书上早就有记录。还是静下心来多看书吧,书中有你所不知道的知识。”

  从此程颐深受启发,发愤读书。兄弟二人还在家乡建望鲁台,祭拜万世师表孔子,日日在望鲁台上诵读史书。

 

 

                 视民如伤

1064年,32岁的程颢由江宁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主簿,调任山西晋城县令。

上任后不久的一天,程颢书写了“视民如伤”四字,让人制成匾额,悬挂于县堂之上。有人不解其义,程颢解释说:“‘视民如伤’源于《春秋左氏传》:‘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意思是,尊重百姓,恐惊动打扰则国家有福;轻视百姓,视民如泥土小草,任意践踏,则国必亡。”说完后,程颢又再次打量着县堂上挂的“视民如伤”的匾额,叹了一口气说:“颢常愧于此四字”。

此后,程颢在十几年的从政生涯中,时常把“视民如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到一地,都要把这四个字悬挂在显要位置,时时对照检查。

程颢不仅把“视民如伤”的匾额挂在县堂上,而且将匾额装在自己的心里。在从政的几年间,关心爱护百姓,留下了许多佳话。

一是程颢在江宁府上元县任主簿时,发现江宁这个地方正当水运要冲,每天由长游下来的船很多,其中船上生病的船夫则要留下来治病,但往往时间不长这些病人便饿死了。程颢深入了解情况后发现,当地不是没有粮食,而是由于江宁府要凭券发粮,由于领取粮食的环节太多,等到江宁府把粮食发到这些病人手中的时候,有的病人早就饿死了。程颢凭着一颗爱心向负责漕运的官员要求粮食就近贮存,这些有病的船夫一到就发给粮食。这一措施“自是令生者大半”。后来有人评价程颢的这一举动是“措置于纤微之间,百人已受赐”。也就是说,由于就近发放粮食,使百十名般夫都活了下来。

二是果断处置河清县兵卒逃跑事件。程颢在任镇宁军节度判官时,发生了河清县兵卒逃跑事件。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当时的都水丞程昉,调河清县800名兵卒前去修河堤。时值隆冬,天大寒,程昉逼迫兵卒跳进刺骨的河水中做河堤,河清兵卒实在忍受不了,便一哄而逃,围住 城门,要求打开城门,放他们回家去。众官都害怕程昉,不敢开城门,程颢见状说:“这些人逃命而归,不开城门,必发生暴乱,如果程昉怪罪下来,我来承担。”便亲自开了城门。程颢对涌进城门的士卒说:“天太冷,你们回家取了衣服,再回去筑河堤”。士兵们自然欢呼雀跃,感谢程颢的仁慈。三天之后,又都回去做河堤。

从政以教化为先

从1064年至1067年,程颢在山西晋城县令任上,一干就是三年。晋城三年,程颢以“教化为先,致力于发展教育”使不知学习为何物的晋城,乡乡建起了学校,究乡僻壤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举史料记载,他共办乡学72所,是当时全国办乡学最多的。他还挑选 学生中的优秀者,重点培养,十几所后,晋城县穿儒生衣服者已达到几百人,登科者十余人,一改当地“朴陋”的风俗。

每当政务闲睱时,在每一年的秋末冬初,程颢常常叫上随身的跟班,到乡间野村去私访,踏着暖暖的秋阳,程颢走进乡间学校,有时伫立在教室外,听学生们“之乎者也”的颂读声,有时兴之所至,走进教室,“还亲为句读”。当他发现一些误人子弟的教师时,则不留情面,进行更换。

程颢从政带有明显的教化色彩。晋城人民风淳厚,很听从程颢的教化。而程颢则利用一切机会宣传他的教化思想。乡民有事到县府中来,程颢这个县令象教师一样劝告他们要恪守孝悌忠信,在家要孝敬父母,年轻力壮者与老弱病残者要相互帮助。由于程颢教化有方,使晋城这个几万户大县“三年之间,无强盗及斗死者”,俨然成为了一个礼义之邦。

程颢在晋城期间,爱民如子,平易近人,有些问事的乡民不经通报就径直到县堂上去找他。程颢并不责怪,而是耐心听从诉说,再仔细开导,谆谆不倦。据记载,程颢“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去之日,哭声振野”。

如坐春风

程颢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罢去监察御史里行之后,先任镇宁军节度判官。后任汝州酒务,相当于负责监督酒税征收的小官。宝丰县宋时归汝州管辖,程颢居住的地点在宝丰县西二十里的商酒务镇。

程颢在宝丰县商酒务镇,除了做好酒务工作之外,仍然不忘聚众讲学。程颢的学生朱光庭这一时期就跟从先生求学。程颢讲学同程颐完全是不同的风格。如果说程颐是烈日秋霜的话,那么程颢则是如坐春风。朱光庭在跟从程颢学习了三个月,回去后别人问对程先生的印象,他说:“我在春风中坐了三个月”。别人问为什么这样讲?他说:“先生终日端坐如泥塑人,而接人浑然是一团和气,和气而春风也”。

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汝州宋杨公讳于此地建明道先生春风祠,记载了程颢这一段斯文盛事。

一篇论文当教职

1052年,刚满二十岁的程颐随父亲程珦来到京师开封。位于铁塔下的太学,接纳了这位后来成为北宋思想界一代大师的青年才俊。

宋朝的太学是皇室的最高学府。当时著名的教育家胡安定执掌太学。胡安定是两程之前“开伊洛之先”的人,他的教育思想,他所培养的学生,对于理学的产生是有重大影响的。一日,程颐游太学。见胡安定正在讲堂上问诸生“颜子所好何学”?颜子即颜回,孔子的得意门生。胡安定在问颜子平生喜好学习什么内容。程颐写了一篇《颜子所好何学论》,呈给胡安定。胡安定展卷读来,不禁击节赞叹:如此宏论,真乃高见!

“颜子所独好学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程颐开宗明义,指出颜子一生追求研究的,是达到圣人的道德和境界!继而程颐指出,圣人是可学而达到的。那么什么是圣人的道德境界呢?程颐说:“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五行之秀即仁义礼智信。做到了五行,就进入了圣人的境界,五行为中。“中正而诚,则圣矣”。

胡安定对这位二十岁出头的青年才俊的宏论,是一口气读完的。“故颜子所好,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联想到当世朝廷命官之中,一些肮脏的行经,贪污纳贿者有之,纳妾嫖娼者有之,这简直是一篇针贬时弊的檄文!

胡安定当即见程颐,并以学职(管理学生)之位相许。也就是说,一篇文章,使程颐由弱冠之年的儒生进入了堂堂太学!

张载相国寺罢讲

1060年有一段时间在京师开封,每当御灯初上时分,人们都涌向相国寺,听一个叫张载的先生讲《周易》。张载是陕西关中人,说来还是程颐的表兄。年长程颐十三岁,只见张载坐在一张虎皮上,侃侃而谈。阐释《周易》的微言大义,听者甚众,无不叹服。

一日晚上,程颐前去拜见张载,两人在一起讨论了各自对《周易》的研究所得。张载对程颐的“易,变易也。万物莫不有对。有阴则有阳,有善则有恶”“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观点深为赞同,认为程颐深明《易》道。第二天便撤去虎皮。别人问他为何不讲周易了,他说:“有二程兄弟来,深明《易》道,汝辈可师之。吾前所讲皆乱道。”说罢,便背起虎皮回陕西了。

某不忍乘,分明以人代畜

1067年,程颐随父亲程珦前往四川汉州,即如今的广汉。父亲是汉州的知州,程颐则开始在四川的讲学活动。

有一天,从京城来了两位使者,在检查了程珦的政事之后,提出要游三峡,程珦便把陪同的任务交给了程颐。程颐自然满心高兴,游三峡饱览三峡风光一直也是他的向往,便随同两位使者乘船漂流而下。

到过三峡的人都知道,三峡沿岩岸的一些景点如关帝庙、奉节城都在半山之上,且道路险峻。京城来的两位使者弃船登岸之后,见奉节城高悬在半山之上,腿就软了下来,见路旁有等着抬轿的轿夫,便向程颐提出要乘轿而上。程颐望着那两个轿夫瘦小的身材,心想,这两个京官身高马大,抬着上山轿夫怎能受得了?便对两个使者说:“我从小没有坐过轿,轿夫是人,咱们也是人,某不忍乘,分明以人代畜啊!”使者中一人说:“程先生,咱们不白坐他的轿,咱们出银子。轿夫不就是靠出气力挣银子的吗?”程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咱们空手上山还气喘吁吁,何况轿夫要抬着人上山呢?”使者中另一人说:“先生若不坐,那我们也不勉强,反正这山我们上不去,我们是要坐着上去的。”程颐无奈只好叫了两乘轿,将两位使者抬上了山。

望着轿夫汗流浃背,一步一步向山上走去,程颐转过身来望着滔滔东流的江水,想着人与人之间怎么如此不同?“仁者爱人”的思想被人接受并非一日之功啊!程颐一步一步向山上走去,又一次叹道:“某不忍乘,分明以人代畜啊!”

三劝宋哲宗

1086年3月,程颐被司马光举荐担任宋哲宗的老师。他以辅养圣德为已任,对年幼的皇帝宋哲宗一丝一毫的过错也不放过,可谓尽心尽责。一天,宋哲宗听程颐讲完书之后,走出崇政殿,见柳丝吐芽,被风一吹,袅袅飘拂,十分可爱。便忍不住上前折枝,把玩。程颐见皇上要去折柳枝,便说:“现在正是春天,正是树木发芽生长的时候,不可摧折。”并又给宋哲宗讲了一番“物亦有情”,圣人不伤情的道理。

有一次,程颐听人说宋哲宗在宫中连走路或用水漱口都避开蝼蚁,唯恐伤害这些小生灵,程颐为皇上的爱心所感动,但认为这还不够,便在讲堂上对宋哲宗说:“陛下走路或用水漱口都怕伤害蝼蚁这些小生命,但愿陛下能推此心以及四海,则天下幸甚!”意思是说陛下若能把对小生灵的爱心,扩大到爱护天下四海的百姓,那才是天下百姓的幸事!

再一件事,是规劝皇上戒奢侈。有一天,程颐到皇上居住的后苑中去,见内室中用的水桶是金制的。程颐便感到太奢侈了,心想,这一个金制的水桶要花去多少百姓的血汗啊!便向皇上进谏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今天下百姓尚有食不果腹,衣不敝体者,宫中用金桶太奢侈,应禁用。并对太皇太后说,“先前我曾说过,为辅养圣德,皇上服用器玩皆须质朴,一应华巧奢丽之物不得至于上前。可宫中怎么能用金制水桶呢”?太皇太后一面认为程颐说得有道理,可内心也并不以为然。有人对程颐说,宫中一向都是用金制水桶的,从崇庆年间就开始了。程颐坚持说:“这关系到辅养圣德的大事,不管从何时开始,只要当今皇上用金桶,我就不敢不谏”。后来皇上只好下诏宫中禁用金制水桶。

程门立雪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的一个黄昏,纷纷扬扬的雪花从九皋山上空飘落下来,地上是一派银白世界。伊皋书院门外的雪地上立着两个人,一个是游酢,一个是杨时。从他们脚下的积雪来看,他们停留在这儿的时间不短了。原来他们二位是从洛阳到伊皋书院来向程颐拜师的。当来到书院时,已是下午。当二位推开程子馆门,见程颐正瞑目而坐。为了不打搅先生,二人便悄悄地退了出来,立在雪地里等先生醒来。冬日天短,不觉已到黄昏,程颐醒来后,得知游酢和杨时来访,便走出门外,见二人还立在雪地中,便说:“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意思是说,你们二人还在这里等我吗?今天天晚了,你们也回去吧!游酢和杨时便只好离开了。从他们立着的脚窝看,雪已下了一尺多厚。

 

还有一个与程门立雪类似的故事,发生于谢良佐身上。谢良佐也是程颐的得意门生。第一次拜见程颐的时候,也是在程颐的家中。也是一个下雪天,当他进门后,见程颐正在书房中看书,一脸庄重的神态。谢良佐说:“为求师而来,愿执弟子礼”!程颐放下书,在接受了谢良佐的拜师礼之后,便将他安排在程子馆门旁的破房中。谢良佐进屋一看,见屋顶上边有窟窿,旁边墙上有孔,屋顶上不时有雪花飘进来,寒风刺骨。晚上连照明的蜡烛也没有,白天也没有炭火取暖。从街上买来的饭,到这个破屋时,早已凉了,也没有可热的地方,便只好凑合着吃下。谢良佐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待了一个月。一个月后,程颐见谢良佐并没有因为环境差而离开,才开始给他授课,并安排了居住条件较好的地方。后来,谢良佐向其他来求学的生徒说:“先生这样做是有深义的,是要先‘劳其筋骨’,用恶劣的环境来考验我们的求学之志啊!”

 

 

 

                     二程的生平

 

(一)青少年时期

二程,是指宋代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同胞兄弟。程颢,生于1032年1月15日,程颐生于1033年8月15日。当时二程的父亲程珦在湖北省黄陂县任县尉(县尉是负责军事、治安的官员),后当过知府,官至四品。二程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爷爷曾任黄陂县令。在黄陂抚弱济困,除暴安良,深得百姓爱戴。二程的母亲好读史书,善诗文,对二程教育影响很大。其母说过三句话,很有教育意义。

一是她待人宽厚,不准家人打骂仆人。有一次,一个仆人犯了错,家人欲斥责,她说:“贵贱虽殊,人则一也。”意思是,仆人地位虽然低下,但作为人则是相同的,不能在人格上进行侮辱。

二是她常说,对孩子“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这里的屈,是指挫折。伸,指张扬。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孩子来说,害怕的是他经受不了挫折的考验,不害怕他不会张扬。强调要教育孩子经受住挫折、失败的考验。

三是她常说:“见人善当如己善,视他物当如己物。”

意思是见到别人好的方面,就要吸纳学习,使自己也具有好的善行;对别人的东西要当成自己的东西来爱护。

他的母亲还说“子之所以不能成才,是由于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意思是孩子之所以不能成才,往往是由于母亲掩盖其过失,而作父亲的不知道。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二程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据记载,程颢从小就很聪明,一岁多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叔祖母抱着外出,无意中将她头上的针钗掉到地上。叔祖母抱着他去找,尚不会说话的程颢用手指着掉的地方,让叔祖母去找,真的找到了。家里人都惊异他天资聪明。

  五、六岁的时候,母亲就让教他背诵诗歌,到十岁时,程颢就会写诗。有一次母亲给他讲晋代廉吏吴隐之的《酌贪泉》诗,说是吴隐之路过石门这个地方,见到一处泉水,当地人叫贪泉,一般官员是不喝的。说是喝了之后,就会变贪。吴隐之却喝了,并写了《酌贪泉》:

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意思是说,古人说这泉水,喝一杯就会贪千金。可是要让伯夷和叔齐(商朝人,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人喝了这水,也不会变贪。程颢读了《酌贪泉》诗后,写了两句诗:“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并常常独自吟诵(意思是只要心中意志坚定,外物怎么能改变?)。一个十岁的孩童,能写出这样涵义深刻的诗句,足见其情操高洁。

程颢程颐年幼时性格迥异。程颢性情温和,沉默寡言,常常手不释卷。程颐生性好动,沉不下心来读书。有一次其母染了风寒,程颐陪母亲去看郎中,翻山时,因母亲口渴,喝了人头盖骨里的雨水,病见轻了。程颐回家向程颢说明情况,程颢说,人头盖骨本来就能治病,书上早就有记录。从此程颐深受启发,发愤读书。兄弟二人还在家乡建望鲁台,祭拜万世师表孔子,日日在望鲁台上诵读史书。

 

二程十四、五岁时,父亲程珦到江西兴国县任知县。当时周敦颐(字濂溪)任南安军司参军(将军府的属官)。有一次程珦拜见周敦颐,交谈后,认为周敦颐深明道学,便结为好友。并让程颢、程颐拜为老师。周敦颐,湖南道县人,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二程虽然向周敦颐拜师不足一年时间,却对二程影响很大。据载:从此二程“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意思是跟随周敦颐学习之后,厌烦科举考试,产生了研究义理的志向。

程颐十七岁开始读《论语》,十八岁时,程颐给宋仁宗写了封上书,并自比诸葛亮,希望皇上召见,面陈所学。上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固本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足衣食”;“天下之治,由得贤也。天下不治,由失贤也。”这些治国之策出自18岁少年,可见程颐政治抱负远大。

(二)程颢从政时期

1057年,时年25岁的程颢考中了进士,同他一起中进士的有苏轼、苏辙,曾巩,张载。在十余年的从政生涯中,他先后做过陕西户县主薄、南京上元县令、山西晋城县令、河南扶沟县令、朝廷监察御史(相当于今天监察部的官员)。在从政期间,他秉持儒家以民为本的政治理想,以仁者爱人的君子风范,视民如伤,济世活人深得百姓爱戴,留下了动人的佳话。他每到一地,就在县衙的大堂上悬挂“视民如伤”的匾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说“颢常愧此四字!”

视民如伤,源于《春秋左氏传》:“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视民如土芥,是其祸也。”

视民如伤,意思是说,尊重、爱护百姓,恐怕惊扰、打动他们,则国家就会兴旺;视百姓如泥土、小草,恣意践踏,则国必亡。

程颢常说:“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

意思是说,一个朝廷命官,只要内心存爱人之心,对百姓就总能想出帮助的办法。

程颢治政的特点是教化为先, 以德育民。

1064年至1067年,程颢任山西晋城县令。程颢以“教化为先”,致力于发展教育,使不知学习为何物的晋城,乡乡建起了学校,穷乡僻壤晌起了朗朗的读书声。每当政务闲暇时,程颢常常到乡间学校去,“亲为句读”。他挑选学生中的优秀者,建起了明道书院,重点培养。十几年后,晋城县穿儒生衣服者已达到几百人,考中秀才者十余人,一改当地“朴陋”的风俗。

由于程颢教化有方,使晋城这个几万户大县“三年之间,无强盗及斗死者”,俨然成为一个礼义之邦。程颢在晋城期间,爱民如子,深受乡民爱戴。据记载,程颢“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去之日,哭声振野”。

1069年8月,程颢到朝中担任监察御史。宋神宗第一次召见程颢时,便问程颢“所以为御史?”意思是你如何干好这个御史?程颢从容答道:“使臣拾遗补阙,裨赞朝廷,则可,使臣掇拾臣下短长,以沽直名,则不能。”程颢这段话的意思是,让我对皇上拾遗补缺,看到朝政有什么失误,做些补救的事,那我乐意干;假若使我专找臣下的毛病,告诉皇上,以换取敢谏的名声,我则不干。对程颢这段话,宋神宗十分赞赏,以为讲到了做御史的真义,连声称赞为“真御史!”

后来,因程颢与王安石新法意见不和,主动辞职回到洛阳,与弟弟程颐在家中讲学,研究义理之学。1085年朝中任命他为宗正寺丞(主管皇家祭祀的官员),因病于6月去世,享年53岁。

(三)程颐的处士生涯

  程颐也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因故没有被录取。从此绝意仕途,以处士身份在家聚众讲学。处士,是指有学问而没有考中进士的人。程颐虽然没有考上进士,可还被宋朝的太学聘为学职,管理学生。1052年,刚满二十岁的程颐随父亲程珦来到京师开封。位于铁塔下的太学,接纳了这位后来成为北宋思想界一代大师的青年才俊。

宋朝的太学是皇室的最高学府。当时著名的教育家胡安定执掌太学。一日,程颐游太学,见胡安定正在讲堂上问诸生:“颜子所好何学?”胡安定并以此文为题目让太学生写策论。程颐写了一篇《颜子所好何学论》:

“颜子所独好学者,何学也?学以圣人之道也!”

颜子是孔子的学生。程颐开门见山,指出颜子一生追求研究的,是达到圣人的道德和境界!继而程颐指出:圣人是可学而知之。那么什么是圣人的道德境界呢?程颐说:“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五行即仁义礼智信。做到了五行,就进入了圣人的境界。五行为中,“中正而诚,则圣矣”。

胡安定读了程颐的文章后,当即约见程颐,并以学职之位相许。也就是说,一篇文章使程颐由弱冠之年的儒生进入了堂堂太学! 

程颐具有养物不伤的仁者情怀。1067年,程颐随父亲到四川汉州去。有一天他陪朝中的官员去游三峡。在游白帝城景点时,京城来的官员叫来了轿子,让人抬着上山。程颐坚持不坐轿,走着上山。他看着官员被人抬着,抬轿的人累的气喘吁吁的样子,感慨地说:“吾不忍乘,分明以人代畜啊!”

1086年3月,程颐受司马光的推荐给宋哲宗当老师,当时宋哲宗年幼,春天的一天,年仅十岁的宋哲宗在讲读之余在大殿前玩耍,当他要去攀折低垂的柳枝时,程颐制止说:春天正是树木发芽生长的时候,物亦有情,圣人不应伤情,不可攀折。

当程颐听说年幼的宋哲宗在宫中走路或用水漱口时都避开蚂蚁,生怕伤害到这些小生灵,他对宋哲宗说,这就是圣人不伤情的表现,但这还不够,愿陛下将来执政时能推此心以及四海,则天下幸甚!意思是说,陛下若能把对小生灵的爱心,扩大到爱护天下四海的百姓,那才是天下百姓的幸事!

当程颐听说皇帝的后苑中用金制水桶,程颐便感到太奢侈了,向皇上建言应禁用。有人说,宫中一向都是用金制水桶,从崇庆年间就开始了。程颐说,不管从何时开始,只要目前皇上所用,我就不敢不谏。

  程颐以天下自任,议论褒贬无所顾避,得罪了不少人,树起了政敌。结果在当了一年多崇政殿讲书之后,回到洛阳管理设在洛阳的国子监(管理学校的机构),晚年因受朝中政局的影响,被流放到四川涪陵三年。1103年迁到程村居住,1107年去世,享年74岁。

 

 

 

             二程理学思想

 

理的内涵。“理”字的偏旁为玉,本意指玉石中的纹理,后引申为石中之脉,木中之纹。理指路经和方法,循理犹如沿着路径而行。二程创立的理学,是用理将儒家经典思想的丰富内容予以涵盖,提出了社会治理和人们安身处事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道路与方法。(字幕)不仅影响中国社会700多年,而且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同时,随着世界文明对话的发展,理学中所包含的理性主义,将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

二程理学是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理学继承了儒家经典中仁义礼智信等心性修养,将成德成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哲学的最高理想;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和创新:(一)是在吸收佛教思辨的基础上,给儒学增添了辩证内核。程颢有一句名言:“万物莫不有对”“自然之理,生生不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二程的这些论断极富辩证法思想。(二)是提出了诚、敬思想。二程将诚、敬提到修身之本、成事之基的高度。朱熹说“秦汉以来,诸儒皆不识这敬字。直至程子方说得亲切”。(三)是二程理学中包含着理性主义因素。理学,可以理解为理性地看待事物与处理问题的学说。就对事物的认识来说,要持中,不走极端;就社会治理来说,要顺应天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要节制人的过分欲望。这些极富理性主义因素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具有启迪意义。

 

二程理学的哲学核心是天理论。天理有两种含义:一是事物的规律,二是伦理道德。程颢说:“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二程将自然世界运行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融为一体,将天理与人的道德相结合,建立了理学体系。二程有句名言:“天理良心”,这里的天理,就是自然规律,良心,就是伦理道德。不违背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符合人的伦理道德就是天理。

 

二程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成德、成圣的道德修养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正如当代儒学大家牟宗三先生所说是“如何成德、如何成就人品的问题”。就理学的核心内涵来说,如何成德、如何成圣始终是二程关注的重要命题。程颢说:“德者本也,一德立,百善从之。”程颐说:“人皆可以为圣人。”. 这里所说的圣人,是指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程颐说:“圣人亦常人。”“中正而诚,则圣矣。”也就是说,做到了中、正、诚,就是圣人。程颢则更通俗地说:“孝当孝,悌当悌,则圣矣。从洒扫应对上可观圣人气象。”

 

二是“中、正、诚、敬、恕”立身处世原则。程颐说:“善读中庸一卷书,则终生用不尽也”,“中者,无过无不及之谓也。圣人之学,以中为大本”,为人处事要坚持原则,不走极端、不偏不倚;正,就是要有正气。程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天地之正气。程颢十分推崇孟子的话:“不义而富且贵,视之如浮云”;诚,是修身之本。程颐说:“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临人则人化。敬,是成事之本。程颢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是彻上彻下语,圣人无此语。”朱熹说:“敬者功夫之妙,圣学之成始成终者皆由此。秦汉以来,诸儒皆不识这敬字。直至程子方说得亲切”;恕,是说对人要宽恕。程颐说:“一言可终身行之,其恕乎!”“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理,恕者人道。”

 

三是“公、德、仁、顺、和”治国理政之道。程颢说:“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强调“为公”的治国理政理念;德有二义,一是强调治政者要有德:“古之君子,修德而已”(程颐);二是强调以德教化天下,“帝王之道,教化为本”(程颐);仁,强调为政者要仁爱,行仁政,“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程颐),“民须仁之,物则爱之”(程颢),程颢有一句著名的话:“视民如伤,吾常愧此四字”;顺,是说治政要顺从自然规律、顺应民心,程颐说:“天下之理,本诸简易,而行之于顺道,则事无不成。”程颢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和,是说要使人心悦服,和谐,程颐说:“君道以人心悦服为本”,“众心暌乘,则有言不信,万邦协和,则所为必成。”

 

四是义利观。从存天理、节嗜欲出发,二程提出利不妨义的思想。程颐说:“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计较,但不至妨义耳。”程颢说:“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富,人之所欲也,苟与义可求,虽屈己可也;如义不可求,守贫贱以守其志也。非乐以贫贱,义不可取也。”

 

 二程理学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可谓深刻而广泛。二程理学的经典格言已烙印在人们的思想和口语中,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过去目不识丁的乡民也懂得要讲理,为人处事要讲天理良心。明代有个理学家叫王阳明,有一次两个农民在争论,一人说,你不讲天理!另一人说你没有良心!”他的学生见老师在听,说这两个人在吵架!王阳明说:“不是吵架,他们是在讲道!”我们今天使用的一些成语如天理良心、诚心诚意、修身养性等,就是二程语录的流变。人们谈到一些人和事,说‘天理难容’。这种‘理’仍是程朱理学范畴内的‘理’;诚实、诚信、诚心、诚意、真诚被视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代代流传下来;敬所延伸的敬业精神被视为成事立业的基础,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至于修身养性,更是被广泛使用。在当前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现实,如何重建道德修养,建立诚信社会,二程有关道德伦理、诚信方面的论述,可资借鉴。

 

 

 

 

 

 

 

 

 

 

 

 

        嵩县与两程故里的历史渊源

 

程颐把书院建在鸣皋与当时的朝中大臣文彦博的鼎力相助很有关系。可以说,没有文彦博的支持,就没有伊皋书院,也就没有后来的二程故里,嵩县的历史上就没有这一段空前绝后的斯文盛事!

文彦博乃当朝太尉,是皇上常常顾问的人物。1082年,已77岁的文彦博年龄大了,到洛阳做西京留守。据宋史《文彦博传》介绍,“彦博虽穷极富,而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其在洛地,洛人邵雍、程颢兄弟皆以道自重,宾接之如布衣交”。程颐想到洛阳城南10公里处的龙门山胜善上方寺旧址去讲学,给文彦博写了一封求地信。

程颐上文潞公求龙门庵地小简:“颐窃见胜善上方旧址,从来荒废为无用之地。野人率易,敢有干闻,欲得葺幽居于其上,为避暑著书之所。唐王龟构书堂于西谷,松斋之名,传至至今。颐虽不才,亦能为龙门添胜迹于后代,为门下之美事。可否,娭命。”

文彦博回信说:“先生斯文己任,道尊海宇,著书立言,名重天下,从游之徒,归门其盛。龙门久荒,虽然葺幽,岂能容之。吾伊阙南鸣皋镇小庄一址,粮地十顷,谨奉构堂,以为著书讲道之所,不惟启后学之胜迹,亦当代斯文之美事。无为赐价,惟简是凭”。

当时的鸣皋镇归嵩县管辖。鸣皋,南望九皋,东临伊水。程颐就在鸣皋建起伊皋书院。书院正房5间为讲堂,东西厢房各3间,是弟子居住的地方,大门一间,匾曰“伊皋书院”。另有宅田10亩,粮地10顷,以赡生徒。书院建成时间当在1083年前后,此后除程颐于1086年被任为崇政殿说书和流放四川涪州外,在他逝世前的二十多年间,经常来往于洛阳和鸣皋之间,长期在这里讲学著书。因程颐常居伊川著书讲学,故被称为“伊川先生”。这就说明程颐构思其思想体系和著书讲道与伊皋书院有着密切的关系。程颢、程颐除了在登封嵩阳书院讲学外,在洛阳讲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伊皋书院。可以说伊皋书院是理学的策源地之一。

二程故里在嵩县程村耙楼山下,南望九皋,伊水之滨。1103年4月,程颐为躲避朝廷党禁的迫害,由龙门迁居到如今的嵩县田湖镇程村。他在屏风庄的龟山上建起了书院,也就是在这里,他将倾注了一生心血的研究成果《伊川易传》向他的学生进行传授。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由此汩汩涌出,流淌在广袤的华夏大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宋宁宗嘉定13年(1220年),赐谥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理宗淳佑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阳伯,并从祀孔子庙庭。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下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二程进儒为贤,位列孔子及门下、汉唐诸儒之上。次年康熙帝又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匾额。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御书“伊洛渊源”、“希踪颜孟”匾额,悬挂于河南府伊洛渊源祠。

淸康熙元年恩诏:凡程姓之后裔流寓他方者,除正额外,杂派差傜,概行豁免。规定凡经过二程祠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二程创立的理学,在十三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对东亚各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些年来,日本、韩国、新家坡以及美国、西欧等国也加强了对二程理学的研究。二程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名人

明、清以来,伊皋书院、二程故里成为文人学士朝圣之地。二程理学是宋代思想界绽放的两朵奇葩!历史将二程故里安排在嵩县,是嵩县山川的荣耀!是历史对嵩县的垂爱!嵩县这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有幸,曾被二程深邃的目光注视过,赋予了哲学的意义!九皋山下的伊水有幸,曾被二程睿智的目光抚爱过,倾听过二程的讲书声,感受过二程思考时徘徊的足音。二程这一笔丰厚的、沉甸甸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为嵩县山水增辉!古老的嵩州大地,由于二程理学的滋润而显得圣洁与灵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