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华林心如恋情公布:金陵遗踪(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5:35:42

二十八、金陵遗踪(二)

4、金陵山水文化——到了明清时候,金陵的命运终于有了一定的好转,人们定势的思维被打破了,很少有人像唐宋时期的文人那样面含悲伤之状凭吊、怀古了。

明清时期的文化格局已经被打破,文人们不再以怀古的论调作为主要文化框架。这时候的水性文化得以萌生与发展,毕竟金陵属于江南地区,而且具有“钟阜龙蟠,石头虎踞”之称。从金陵多山、多水、多城墙的特征来看,美景胜地,这也为文人们带来了新的景致,新的感触。文徵明曾多次来到金陵,在他心目中,金陵的风水人情使他心醉神怡。他感叹于石城的龙盘虎踞,赞叹于金陵的盛世繁华,吟咏于秦淮的胜景佳地。在金陵,他写过许多绝妙的诗句,现摘几句,即:

“声华谁觅乌衣巷,形胜空吟白鹭洲。”

“寒城白映秦淮月。”

“白鹭洲南月正圆。”

然而让人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秦淮河的“秦淮八艳”了。

到了“秦淮八艳”时候已经是明朝末年。当时南明王朝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而正从这种状态下我们可以看出一座封建大厦在夕阳斑驳的余辉中是如何殒命的。在这一时期,“秦淮八艳”无疑给了这一黑暗的封建社会带来亮点。“秦淮八艳”是指八名女子,她们仅仅是被人认为落入风尘的青楼女子而已。这八名女子分别是:柳如是、顾横波、马婉容、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晓宛。这八个人在当时社会中可能并不算上高雅或受人敬重的女性,但是她们本身是很善良的。在处于这一时代大背景之下,悲剧是在所难免的。尽管说“秦淮八艳”当时还算得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她们的结局是很悲的,没有完整的归宿,没有美好的憧憬,她们最终的选择往往是出家,终守青灯黄卷,了此残生。

李香君与侯朝宗之间的真挚恋情历来被人传为佳话,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之间的思想达到了一定高度。在当时黑暗的社会,李香君与侯朝宗他们一心报国,想挽回南明王朝即将灭亡的厄运。他们四出奔走,但是此时的南明王朝究竟需要的是什么呢?他们不需要一心报国的忠心耿耿,他们不需要李香君与侯朝宗他们的眼泪,而只需要的仅仅是李香君美丽的肉体。在声色犬马之中,我们何尝不看见一个王朝的堕落,一个民族畸形的心态。是的,这是可悲的,也是可叹的。李香君本来对南明王朝还抱有一线希望的,但是现在,她已经看清了南明王朝真正丑恶的嘴脸,她绝望了,她在封建势力的逼迫之下,没有其他选择之路。当一种失败真正来临的时候,所有的一切是很悲壮的。李香君最终以自杀的方式对这个王朝的覆灭进行哀悼。

李香君之死,死得悲壮,她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南明王朝的黎民百姓。从某种意义上讲,李香君是一个爱国之巾帼。通过李香君的死,我们不能不进行反思。她只不过是普通的风尘女子,当一个朝代即将灭亡的时候,是什么一种力量促使她警醒、促使她产生强烈的爱国之心的呢?泱泱大国,七尺之躯不能挺身而出,甚至在一个朝代即将灭亡的时候居然还想着人的原始欲望——性欲,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悲哀,感到无耻,感到痛恨。

我总觉得一个王朝的颠覆并不是因为一个女人的缘故,而是整个朝代的封建势力的腐败、不理政事所造成的。但是世俗者以及封建文人们会这么说,会无耻地将所有的罪状加到了女人的头上,反正在中国,女人们是被男人们欺负惯了,再加上封建势力为女人们加上许多紧箍咒,所以女人们自然就容易变成受害者了。大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人们接受的封建教规较多,时间长了,她们似乎也就习惯了这种被欺压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讲,女人们有一种怕的心理,她们害怕“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教规,更害怕有朝一日有不祥的兆头会降到自己头上,所以她们一般是很谨慎的,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从这一点上讲,我为封建女性们的命运而惋惜,而叹息。

不过在这样一个体面的国度,有这么几位女性的存在,我们总算看到了金陵亮点。我本以为金陵的那种水性文化永远是那么纤弱,原来也包含一定刚烈的性格。从这一点上讲,金陵文化以及民族性格无疑给予人们心里上一点慰藉。然而这种慰藉却因此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金陵有这么几位女子,但是并没有挽回南明王朝颠覆的命运。

当清兵的铁蹄横扫中原的时候,人们又将这一借口或过错嫁祸于一个无辜的柔弱女子,这个女子不是别人,而是陈圆圆。兴许我们还记得吴伟业的一首诗《圆圆曲》吧,特别是“六军恸哭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这里的红颜不是指的别人,恰恰就是陈圆圆。可想当时的场景是如何的,清兵直接南下,每到一处,于是整个中原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当时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所以整个社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此刻的南明王朝就这样悄悄地走入了黄泉之路。那些封建文人不去找南明王朝衰亡的原因,却偏偏将这一罪过嫁祸于一个无辜的女子,说什么“红颜祸水”之言。现在想来,这也实在是太荒唐了。

总的来说,陈圆圆本人是不幸的,因为在这件事中,她始终只是一个被人抢来抢去的玩物。

所幸的是,清朝前一百年还是比较好的,否则,世界上的人们又会把陈圆圆说成什么样的人了。

不过到了清朝,封建势力已经处于衰亡的时候,封建帝王再想怎么挽救,但也无能为力了。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总有它由盛到衰的过程,毕竟社会它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越来越表现得太明显,它的教规、管理制度、思想、文化格局都显得很落后。曾经封建科举制度也表现得很苍白无力,使人们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帝王将相毕竟希望这种制度还能够继续维持下去,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并不是想仅仅依靠这种方式来选拔官吏,而是想约束人们的思想,或者准确地说是为了一种奴化,让他们不再产生反抗意识。当然这种奴化方式并不是从清朝开始的,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产生了,只不过在此基础上“沿袭”了古代人的这一套制度。用他们的话讲,这叫做继承华夏的传统,其实他们只是打着这样的旗号。

就在这种背景下,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他揭穿了封建统治者的阴谋,这人就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相传,吴敬梓一生穷困潦倒,东颠西泊,萍踪浪迹,晚年居住在金陵。他不趋炎附势。据说一次乾隆下江南的时候,许多人都争着去想看一看这一天子的模样,但是他却光头赤脚地仰在炕上,仿佛无动于衷。吴敬梓到底是个极有责任心的小说家,他在《儒林外史》这篇小说中将清朝整个“儒林”刻画得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地将揭穿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局面。从这一点上讲,他为中国讽刺性小说开辟了先河,为中国小说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说吴敬梓的这篇小说写得很成功,但是他并没能将这个封建王朝走向衰亡的命运给挽回,也没有将封建王朝这一巨大的阴谋给捣毁,更没有将人们从愚昧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从这一点上,吴敬梓本人是比较失败的。

“奴化”使人们的思想受到的毒害太深了,同时也影响了人们思想和性格的格局。应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悲哀,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5、金陵更名叫“天京”——当然,金陵比较风光的时候要算得上在“太平天国”运动时候。当时清王朝正处于几乎崩溃的地步,外国侵略者架起洋枪洋炮对准了中国这座古老的大门。随着轰隆隆的炮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以及它古老的文明终于在这迂腐的国度里惊醒。这个时候,封建官僚惊慌失措,慌不择路,抱头鼠窜,如丧家之犬。他们一改往昔的峥嵘,颤颤巍巍,磕头求饶,割地赔款,于是在那一种社会中,一种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地转化为民族矛盾。尽管说,封建势力如何腐败,如何凶残,但是一旦有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侵略的时候,中国人民的那种特有的爱国意识就在无形之中体现出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就在这个文明的国度江河日下的时候,“太平天国”开始爆发了。太平军的势力发展迅猛,很快就占领了全国各省、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太平军的最终占据点就是在金陵。当时洪秀全给金陵起了一个名字,叫“天京”。洪秀全给金陵起名叫“天京”,这总归有他的道理,毕竟他所建立的政权是属于“太平天国”的,所以作为“天国的京都”倒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洪秀全定都于金陵,他的想法大概与当年的吴大帝想法是差不多的,采取的也是传统保守的战略方针。不过洪秀全和吴大帝又不一样。当年的吴大帝定都于金陵,足以为高枕无忧了。但是洪秀全没有这样,他将金陵这一方宝地作为他的根据地,然后再向四周辐射式进行进攻。从这一点上讲,洪秀全的保守战略方针之中不免带有一点个性的张扬。这一个时候,太平天国运动,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性格和心理上无疑给金陵文化和金陵的民族心态带来了新的亮点和新的思考。

当然,太平天国运动本身所体现出的性格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太平军主要来源于农民群体,所以他们的思想就难免带有小农阶级的思想成分,这种思想成分主要是由自然经济体制所引起的。但是太平军本身却又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群体结构。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于一种上帝神话的蛊惑,因此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又包含着神话色彩。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他们为了使自己的队伍不断强大,于是不得不考虑到一种科学的治国方略。1859年,洪秀全的弟弟洪仁秆开始为太平天国制定了比较有名的治国方略——《治政新编》。虽然说这一方略不错,但是这一方略最后还是流产了。主要原因就在于洪仁秆忽视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再说了,起义的开始是打着的是上帝的名义,现在却又想打着科学的旗号,这未免有点出尔反尔了吧。

不过,太平天国运动却表现出中国人的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这一点确实让人由衷地叹服不已。然而,清王朝的腐败以及他们所做出的卖国求荣的丑恶行径让人痛恨不已。他们和外国侵略者联手,共同剿灭太平军,再加上太平军到了后期出现了涣散的状态,因此,天平天国运动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从这一运动之中,我们发现中国这一古老的民族具有团结、英勇、刚强的一面。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民族是很勇敢的,是很睿智的,但是就在这很勇敢、很睿智的情况之下,我们却看到了一种悲壮,一种无奈。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这是我们这个民族自身的失败。

我走在金陵这一片热土上,心情是很沉重的。当年轰轰烈烈的运动就这么销声匿迹了,这难道仅仅因为外强的原因么?我想不是,一定不是。

6、战乱,战争的金陵——历史的长河在不停地向前流动,那些或喜或悲的旧迹往事已经化着人们记忆中的踪影。一转眼,就到了现代。二十世纪,对金陵而言是一个灾难的世纪。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特殊的日子——1939年12月。这个是一个很特殊的年月,更是日本侵略者欠金陵人一笔血债的年月。

1939年12月,日本侵略者从上海进发,分三路直向金陵逼近。一路上狂轰滥炸,一路上留下若干废墟,一路上留下若干中国人的尸体。日本侵略者到达金陵之后,他们看到的金陵已经像垂死挣扎的老人,但是作为侵略者或法西斯分子,他们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反而变本加厉地对金陵进行烧杀抢掠。一时之间,整个金陵城变成了恐怖之城。我们所能感觉到的是金陵正在硝烟之中走向了死亡。我们本以为金陵永远会金碧辉煌的,但是现在却已经死去了。

战乱,战争,金陵应该经历了若干次,但是每经历一次,金陵还是金陵,金陵文化还是金陵文化。想当年,太平天国的声势那么大,江南江北清兵攻破了金陵城,但是金陵还是一副帝王之相,仿佛没有丝毫的介意。不过现在却不同了,这一次面临的不是普通的战争,而是一场带有毁灭性的战争。日本侵略者的心非常地狠,想把金陵给彻底地毁灭,彻底地化为灰烬。

作为中华儿女,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的心是很痛的。好端端的金陵就这样给毁了,而且几乎毁得一干二净。从文化角度看,日本侵略者想彻底地将金陵毁灭,主要是因为金陵是中国文明古都,在它身上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日本侵略者嫉妒金陵,嫉妒金陵丰厚的文化遗产,所以他们疯狂地轰炸金陵,疯狂地屠杀金陵人。在当时,金陵几乎就像一座死亡之城。周围布满了血腥,布满了死亡的气息。整个金陵的繁华踪影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长江不再唱着当年苏东坡“大江东去”豪放之歌,秦淮河不再有秦淮歌妓吟唱的踪影。

金陵在这场战争之中已经死去了。而且死得很惨,死得很悲。这也是金陵有史以来死得最凄惨的一次。

经过若干年以后,我来到了金陵,来到了金陵这一神圣的土地上,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到当年大屠杀那种惨绝人寰的场景,但是还能依稀地看到一些断壁残垣的痕迹以及金陵有关历史和在这座都城所留下许多冤屈魂灵的阴影。

7、金陵文化格局——算起来,金陵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然而在这两千年历史当中,总的说来,它是不够幸运的,这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文化格局的形成。北京比金陵要幸运得多,气势恢弘磅礴,而且遭受的战乱比较少;西安因是汉朝、唐朝的都城而显得壮丽古朴;杭州表现玉秀钟灵,颇具闺秀之风范;成都处于西南,都城略显传统和保守。金陵地处江河险要位置,又是天然的军事防御要地,所以它自然受到那些帝王将相们青睐。大约正因为这个缘故,金陵就容易变成战争或战乱的避风港。正因为如此,金陵文化格局才得以形成今天这样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所表现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凭吊怀古,追踪金陵历史之患得患失。

从整个金陵历史发展来看,金陵有时候是比较辉煌的,有时候是比较落寞的。当年吴大帝在金陵的时候,金陵总体上是比较好的。在三国鼎立之时,吴大帝经常乘舟游山玩水,有时面山而徐吟,有时临风而高歌,有时乘月而长饮。如此看来,吴大帝倒是比较春风得意的。不过细细想来这倒是合乎情理的,因为金陵本身所具有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影响了他们生活习性。不过在金陵处于混乱的时候,金陵文化虽然还是那么浓重,但是人的精神状态却显得萎靡不振。从人的思想和文化角度来讲,金陵本身却显得不幸。

2)金陵本身显得比较深沉,比较厚重。

3)南曲的兴起,为中国戏曲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开拓方向。

金陵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是享有盛誉的,可以说它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当年“秦淮八艳”吟唱的怕不主要就是南曲了。到了现在,金陵的南曲一直是倍受金陵人欢迎的。那些从事南曲研究的专家、学者至今还在为此进行研究。

4)金陵文化造就了金陵人的柔中带刚的性格。

5)金陵本身具有很强的传统性。

金陵算起来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它并不像上海那样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上海毕竟属于国际大都市,它每天都在和国外打交道,每天都在国外进行相互感染和渗透。金陵不一样,一是它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太深;二是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分量很重;三是它没有像上海那样开放性的性格,毕竟金陵就是金陵,它属于完完整整的中国式的儒家文化城市。

总之,金陵所经过的那些曲折已经过去了,虽然曾经在“南京大屠杀”中死过一次,但所幸的是金陵并没有完全地死去,它还活着,它的文化还活着,因为金陵毕竟还是金陵,金陵文化毕竟还是金陵文化,谁也无法将它彻底地抹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