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李连杰版 比武:灵巧施术 抓创战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7:55:03

灵巧施术 抓创战机

 

 

大决战时期,真是好戏连场,这边淮海战役还没结束,那里平津战场又燃起了烽火。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的巨大的胜利,淮海战役的顺利发展,使蒋介石的战略防御体系濒于瓦解,踞守平津一带的傅作义集团顿成"惊弓之鸟"。这时傅作义还握有60万人的军队,他将兵力收缩于平、津、塘(沽)、张(家口)沿线地区。但下一步如何动作,就颇费他心思了。蒋介石这时突然有意委任他为"东南行政长官",企图以此高职引诱其南撤,然后将傅部垒入江南防御体系。傅作义深知一旦南撤就会被蒋吞并,由是决定西撤以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然而,他们均犯了一个错误,以为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我东北野战军主力还远在千里之外,未及休整;淮海战役激战犹酣,在这种情况下,华北战场至少需3个月时间才能有大的作战,在此以前,华北国民党军尚能自保。因此,他们决定坚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局变化。蒋介石在授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以"军政全权",允许其直接接受美援和扩充军队的同时,要求他集中主力于平、津、唐三角地带,控制海口,另以一部队兵力维持平绥交通,并仍要求他准备视机南撤。但傅作义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将摘系军队置于平绥线,保障自己西撤的通道;把蒋系军队置于北宁线,用于保障从海上南撤的通道和抵御东北野战军的攻势,以便见机决断西撤还是南撤。于是,傅作义的60余万兵力摆成了一溜长蛇阵,并把北平、张家口、塘沽划为三个防区。

 

根据平津国民党军的这种心态和动向,要取得平津战役的胜利,就地歼灭傅作义集团,关键有两点一是要在我军未形成对该集团敌军的包围前,尽量稳住该集团,不使其及早从平津地区溜走。二是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出敌不意地完成分割包围,断其逃路。据此,毛泽东根据全国战局发展的新形势,决定集中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和地方部队100万人投入战斗,与此同时,一反常规,不予刚从辽沈战场上下来的东北野战军以战隙休整的时间,即令其在战后挥师南下,转战平津。

 

1948年10月31日,毛泽东电示东北野战军:"东北主力除四纵、十一纵等部即行南下外,其余在沈营线战斗结束后,……开始出动",以"协同华北力量歼灭傅作义主力,夺取平津及北平、平绥、平承、平保各线,完成东北与华北的统一"。以后又连电催促东北野战军尽早入关。我军在调兵遣将之时,为稳住傅作义这只"惊弓之鸟",毛泽东在这阶段巧施了一系列"缓兵计"。

 

他先令杨成武、李天焕、李井泉部停止进攻归绥,徐向前、周士第部停止攻击太原,以免刺激傅作义;又令聂荣臻、薄一波、滕代远,转令攻击保定的七纵停止攻击,但继续包围、监视。继之,他又电令杨得志、罗瑞卿、耿飚部对新保安之敌,杨成武、李天焕部对张家口之敌,采取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作战方针。同时,令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于歼灭黄维兵团后,留下杜聿明指挥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余部,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受我缓兵之计的迷惑,平津之敌这只"惊鸟",西飞惑之,南飞疑之,不知如何行事,在我快速部署下,很快变成了"笼中之鸟"。

 

在施展缓兵计的同时,毛泽东还实施了一系列"疑兵计"。为掩护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加深敌人以为东北野战军至少3个月后才能入关的错误判断,毛泽东于11月20日24时电示东北野战军:蒋傅对我军积极性总是估计不足的,他们尚未料到你们主力会马上入关。因此,除部队行动应十分隐蔽外,请新华社及东北各广播电台在今后两星期内,多发沈阳、新民、营口、锦州各地我主力部队庆功祝捷、练兵、开会的消息,以迷惑敌人。又令东北野战军的首长携带轻便指挥机构先行,于走后一星期左右在沈阳的报上刊登林彪尚在沈阳的新闻,并经新华社广播,以麻痹敌人。在决定进关路线的时候,毛泽东考虑到傅作义有一个军驻地守山海关,电令东北我军入关各部均走热河境内出冀东,不走山海关,后续部队及总部也不走山海关,使敌人在相当一个阶段里不了解东北野战军入关的真实情况,从而不能形成最后决策。在战斗打响前的最后时刻,毛泽东还令刚从归绥撤回的华野战军第三兵团从驻地出发,尽快到达张家口附近,包围该地,不使驻敌东逃,而在包围该敌后却不要急于攻击,以吸引北平之敌西援,便于华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把傅系主力分割包围于平绥线上,断绝傅作义西逃的退路,又使傅不能对置于该线的嫡系部队弃之不顾而率军南逃。我军此举把傅作义的注意力引向了西线,掩护了东北野战军主力隐蔽入关。

 

平津战役于11月29日打响。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向张家口外围的敌人发起了攻击,并很快形成对张家口的包围态势。这一行动令傅作义猝不及防,他急命精锐第三十五军附加一○四军的一个师增援张家口,同时令驻怀柔的一个师增援宣化,驻昌平的一个师进至怀来,以加强平绥线东段的防御。这样,张家口一声枪响,几乎把傅系军队全部调到了平绥线上。12月2日,傅作义坐镇张家口,组织及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电令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继续切断张家口与宣化之敌的联系,在阵地前消耗乱人,第二兵团的三纵、四纵、八纵则"应以最快手段攻下花园地区一线,隔断暂三军(即一○四军)与张、宣敌之联系",同时又令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向怀来、南口之线急进,到达后,相机各个歼灭该线之敌"。

 

但是,上述行动以及东北野战军又一部在喜峰口、冷口等地出现,终于被傅作义察觉,急忙于12月5日令第三十五军迅速向东撤回北平,令在怀来、南口等地的第一○四军和十六军向西接应,调津唐地区的8个师开往北平,第十三军弃顺义、怀柔集结于通县附近,第一○一军弃涿州、良乡集结于宛平、丰台、门头沟一线,以加强北平防御。

 

但东撤的敌三十五军于12月8日被华北野战军包围于新保安,西来接应的敌十六军和一○四军的主力也遭到重创。傅作义第十一兵团部及第一○五军所属7个师全部被我军包围于张家口。这样,我军完全切断了敌人西撤绥远的通道,而这一切又为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分割包围平津之敌创造了条件。12月11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命令华北野战军对张家口、新保安之敌"围而不打",东北野战军对北平、天津、通县之敌"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切断敌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从12月14日开始,东北野战军主力插入平津之间,将两地之敌分割包围,还占领了唐山等地。至此,傅作义集团被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塘沽、新保安和张家口五个孤立据点。为了防止敌人从天津向青岛窜逃,中央又令山东军区部队控制济南以北的一段黄河。这样,傅作义完全陷入了战不得、守不得、逃不得的窘境。

 

如何歼灭被围之敌呢?早在12月11日,毛泽东便说:"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部皆活了。"因为攻克塘沽即可控制海口,断绝敌人从海上南逃的通道。被围的新保安的三十五军是傅作义赖以起家的部队,一旦被歼,便会直接动摇傅作义固守平津的决心,如此,我军攻克这两点,实际便可稳操战役的主动权。然而,傅作义因我军在北平东面和北面的佯动,一再判断失误,以为我军仍将首攻北平,而把注意力集中于此,对西线故事并不重视。

 

与此同时,为了争取部队和人民及国家财产少受损失,我军多次与傅作义的代表谈判,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平津问题。但傅作义认为还没到最后关头,继续扩军和加强防御工事,准备继续抵抗。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不给傅作义喘息机会,立即以强攻手段夺取新保安和张家口。12月22日,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经11小时的激战,攻克新保安,全歼傅作义嫡系三十五军军部及所属两个师共1.9万余人,击毙该军军长。傅作义震惊之余,于当日下午密令张家口守敌相机突围向绥远撤退。23日,张家口守敌5万余人突围逃跑。24日,被我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及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全部歼灭于张家口以北地区。我军乘胜解放了张家口。

 

按原来计划,我军西取新保安后,东取塘沽,但后经详细侦察,发现塘沽东、南、北三面地形开阔,盐田密布,沟渠甚多,冬不结冰。这既不便我军接近敌人,也不便构筑工事。而且敌人的主阵地设在新港,紧靠码头,敌十七团总部设在军舰上,我军实际上很难断其后路,且打塘沽如双方胶着,还会延缓解放平津的时间。因此,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采纳作战部队的建议,先强攻天津。

 

天津守敌的防备也十分严密,城四周有护城河,郊区地形开阔,密布碉堡群,设置多层障碍物,并利用市内的建筑组成若干核心阵地。敌还将城周围2.5公里以内的村庄烧拆一空,使进攻一方很难隐蔽接近城垣。1月14日,我军向天津发起总攻。东北野战军集中5个纵队以及特种兵纵队的炮兵、工兵和坦克大部,仅一小时即突破天津城外围,并采取东西对进、先南后北、先割后围、各个歼灭的战法,不断将攻击引向纵深,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13万人,生俘敌警备司令陈长捷,解放了华北的重要工业城市天津。这时,塘沽敌军眼看天津不保,大势已去,于1月17日乘船南逃,塘沽也宣告解放。北平之敌就此完全孤立了。

 

我军在对北平之敌形成严密包围的情况下,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关于"积极准备攻城"和"进行和平谈判"的指示,在我党北平地下组织的有力配合下,一面进逼城垣,一面加紧政治攻势。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了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1月15日,我又以全歼天津守敌的事实告诫傅作义:顽抗到底,只有被歼。我平津前线司令部也向傅作义发出了最后通牒,指出:一是放下武器,一是和平改编。否则,"我军将以精确战术攻城,勿谓言之不预"。在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压力下,傅作义最后表示愿意接受和平改编,并令其所属部队从1月22日起开到我军指定的孙河镇、庞各庄、黄村、良乡等地听候改编。26日,我军宣布整编命令。31日,驻守北平的傅部20余万人,全部被我军和平改编。当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古都北平宣告解放。

 

平津战役于1948年11月29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64天,除塘沽守敌5万余人从海上逃跑外,歼灭和和平改编国民党军共52万余人。2月下旬,绥远的傅作义余部也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式,其军队和政府暂时维持目前状况,待一个时期以后,再按我党我军的制度整编和处理。由此,我军解放了华北大部分地区,促进了全国解放的早日到来。(谢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