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安全套会震倒谁:企业内部政治斗争大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7 00:54:22

企业内部政治斗争大揭秘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   2009-2-12   人气:718

三十岁那年,我当上了老板的一颗子弹

    那年我三十岁,在一家新建食品公司的老板再三邀请下,我加入了该企业。可是,一进入我才发现没有我的位置。听完老板的介绍,我终于明白了老板用心良苦。我的位置,必须要我自己去抢。当然我需要的位置也是最适合我的职位是销售总经理。不过现在这个位子是有人在,简称A君。而老板明明邀我来做,可是他又不让现在的销售总经理走,他是要让两匹马赛跑,多拉快跑出业绩呢?还是左边是手心,右边是手背,两者都不愿舍弃,惜才如命呢?他为何要重叠他的销售公司的管理机构呢?带着这一连串的问号,我决定干下去,我想让我的业绩来证明我是一名优秀的销售人才,因为我带着事业的理想,想干出一番事。
  原来,老板刚刚投资了一条食品生产线,对食品销售是门外汉。急于招兵买马他碰到了A君。A是食品行业的熟手,很快帮企业架设起销售网络,让企业的产品迅速走上销售轨道。企业要进入发展时期,必须需要大量的人才队伍。A君向老板引见了朋友B,同学C和D。当公司的销售总经理是A,市场总监是B,驻外开发市场经理是C,销售人员培训经理是D时,老板已非常明白A君的意图。不过老板胸有成竹。你们都是为我打工,还怕你们翻我船?用谁都是用,只要你们为我卖命销售,谁都一样用。没有业绩,休怪我无情无义。公司一开始完全按照老板的战略部署,A君操盘,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半年过后,老板感到一丝不祥,整个公司的运作已慢慢变的和他想象的不一样,而A君已可以在公司呼风唤雨了。所有的执行,只要是A的决定,就可完成的非常到位,反之不是A的,那么就执行不下。A君话语甚至于可以取代公司的规章制度。
  老板出手了,他引进了我。他对我的承诺,偌干月后,我取代A君。并奖励马自达小车一辆。为了让我和A君的团队斗争,他故意增设市场企划销售部,让我任经理,与销售总经理平级,直接受董事长领导。我和A君团队的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
  一、区域的划分不统一
  我和A君虽然同在食品行业,但是我们对市场的认识不一致,A君原是操盘全国大市场,主张大战役,大刀阔斧开市场,大招商。而我是从县级市场做起来的,喜欢精打细算。主张从小变大,从弱变强,但A君说我没有气魄,小家子气,如此保守,做不成大事。当然赞成A的还有市场总监B,他的同学C和D。我一再坚持,最后董事会研究决定,以长江为界,划江而分,江南是我操作,从小到大,以布小点带起大面。江北由A负责采取大战役操作手法,这样我和A君之间展开销售竞赛。老板在偷着乐了。谁赢他都是赢家,这种事老板早算过了。
  二、投入费用不统一
  我和A君对市场费用投入也出现了矛盾。我主张样板市场少量投入,摸着石头过河。A君的团队坚决反对,他们引用拿破伦的话: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敢花钱操作市场的经理是无能的经理。就这样对老板来说少投入,他更愿意往我这边靠,最后,所有的市场费用老板自己投。美其名曰:让我和A之间取长补短。没有引进我时,所有投入都是A  三、管理方法的不统一
  我主张的是销售人才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大量的培养人才,为公司将来垫定基础。保持队伍的稳定性。而A君采取大淘汰制,流动很频繁。去留瞬间,A君一句话。我主张销售持续管理,而A君要最快的效益,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有销量,立刻提成,没业绩,立马走人。老板也渐渐收回了人事权。
  半年过后,我的区域全面胜利,样板市场快速的复制很多地区,我高兴极了,眼看着我就要坐上了想往已久的销售总经理的位置,并驾驶着马自达汽车在各地考察的那种神采飞扬的感觉。A君的团队已慢慢的在公司变得没有说话的地位了,因为大战役和大投入不适合这种中小企业的运作,而他们的高提成的最后是大面积的退货,大量的压货是产品基本奄奄一息。老板一记重拳,把A君的团队全部拿掉。当A君的团队以集体辞职来要挟老板时,老板却一反常态,笑着在他们的辞职报告上签着同意,同意。一下子A团队怎么也没想到老板会同时签下几个人的名字。A,B,C,D一起签了。因为原先有过这样的事,都是老板妥协,听从了A君团队的决定,而这一次例外了。临别之时,老板拉住了A君:小伙子,到哪里去做都别想和老板斗,老板是斗争的高手,公司政治你们比我差远了,你们一来,我知道你们想干什么,我不和你们计较,只想让你们好好干。可是,你们记得吗?你们逼我做50万的电视广告,我虽然做了,你们过分了,你们突破了我最后的底线,因为那次的电视广告是有回扣的。原先我不想做,可是你们一起全部要求做,而且拿集体跳走来逼我。所以,我也不得以,我引进了你们的竞争对手,当你们决一雌雄时,我这个老渔夫坐收渔利啊,哈哈哈。
  可是,老板正在得意之时,没想到我听到了这番话,我没有等到他给我任命销售总经理,也没有等到那辆停在楼下很久的马自达小车。我交给了老板一封感谢信。感谢他给我工作的机会,感谢他让我操盘了半个中国,不过在信的最后落款处,写上的是辞职人和我的签名。尽管老板一再挽留,并加大奖励,而还是走了。因为在这位老板那里,我不知何时会突破他的那条底线。A君的命运,说不定哪天又会轮到我。那年三十岁的我,让人当了公司政治职场上的一颗子弹,现在想起来,还有点象吞了苍蝇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