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辰泄爆门:管理者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9:05:33

 

知识不是拿来珍藏的,知识是拿来用的;

知识不是要摆著好看的,知识是要用在蹶决问题的;

学习是为了发挥所学,吸收知识是为了创造新的事务。

改变习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所学反覆练习,试著在生活上 工作上 去使用 减少阅读的时间,增加实验的时间。

我既开始,我必完成;   我既决定,我必贯彻.   

“朝中无人莫做官”,如果从升官晋爵的要件分析,背景是充分条件,有了背景等于有了全部;能力只是必要条件,是可高可低甚至可有可无的。背景可造通天梯——因为官帽与博士帽不同,一个傻瓜 戴顶 博士帽,仍然是傻瓜,但是如果傻瓜头上顶的是一顶官帽,他绝对是领导了。因之,官场的裙带、宗亲风可以不绝如缕。 

官是慢慢熬出来的,因此很讲究先来后到,论资排辈。如果你有幸被比别人先进去哪怕一天,你就有资历的优势,并会在以后的外出学习、外出考察、晋级中得到实在的体现。 

不独官场,世事依然。因之,许多官员离任或退居二线时,充分利用权力资源进行权钱交易,谋取一己或小家族利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谋其政自然没有要势、威严和收益,人走茶凉,世道如此,官场尤为甚之。 权力有时极似货币,其价值在于流通。而按照市场价值规律,流通的前提只能是等值交换。自然同经同僚互动互用必须遵循这一规律。直观地说,可以这样换算,我为你解决了小舅子的工作,你就得为我不姨子谋个好差,你昨天给我捂了盖子,我今天给你揩屁股......  踢皮球规则:有好处的事争着办,日常工作推着办,交叉工作踢着办。“三办”规则下,事务性的工作能拖则拖,能推则推。实在不能推脱干脆一脚踢开。

这个规则包括三部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1、唯“物”论  

唯“物”论的精髓是根据“物”的多少、品质决定其办事态度及速度:  

送上美女亲自办,送上钱财盯着办,无钱无色靠边站。福建省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有名名言:“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广东汕尾市原副市长马红妹化公为私,当检察官问她为什么把水果、鸡蛋、卫生纸等家庭消费品以办公费用报销时,她振振有词地回答:我是人民公仆,吃喝拉撒当然都得报销——有些公仆是实打实的唯“物”论者。  

2、辩证法  

辩证法的两面性:台上反腐败,台下拉口袋;人前谈正气,人后去嫖妓。成克杰们的那些做法已成为经典故事。 

天下官宦是一家。新官场沿袭旧官场的江湖义气,时风金兰、刎颈之交。在“水至清则无鱼,官至察则无朋”的信条下,进行对等结交。  

对等结交的两条原则是:  

一是官职一般大小原则。科、处、厅级层次分明;彼此对等结交,公平往来。  

二是可资利用原则。官场少有糊涂蛋,谁也不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无谓的“朋友”身上。原广西某市公安局长于丁曾放言:“我朋友遍天下,公安局有人,没人抓我,检察院有人,没人起诉我;法院有人,没人判我。万一被抓了,起诉了,媒体还有人为我喊冤。”不过,这种一开始就由利益而成的关系看似蚁团不透风,其实疏如蛛网可走马,不太牢靠——官场的交往规则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官府不是庙宇庵堂,官员不是和尚、尼姑。官场是另一个江湖,既有党同,又有伐异;既有互动,又有互用。一切依以下准则进行。  

少一事不如多事规划: 权力场中的领地划分是以其分管事务的多寡来衡量的。在一般情况下,权力的大小与其管辖人事多少成正比。既然在官场上混一遭,当然期望手中的权额大一些。所以在同级同僚中,权力的分割就显得分外微妙和敏感。谁都想多管事,多管一些有利益的望值的事(费力不讨好的事除外)。在暗斗而不明争的原则下,同事同僚之间一面踩着防着,一面嘻嘻哈哈一团和气地圈地划着自己的权力范围。 

1、托人办事必须花钱。

2、事没成成必须退钱。

3、报喜得喜报忧得忧。

4、出了问题内部消化。

5、捂不住了丢车保帅。

6、领导的意见不能提。

7、领导的看法就是你的看法。

8、领导身边的人相当于领导。

9、个人风头要少出。

10、好处不可以独吞。

11、遇棘手的事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能躲就躲。

自我吹捧与吹捧一样也是很见功力的活计。在领导面前吹捧往往适得其反,不讲技巧拿个喇叭自己吹显然是弄巧成拙。既要不露痕迹又要达到目的,显然是有要诀的。有官场中人归结为:  

1、妙用谦虚为吹捧:  

欲扬先抑,曲意自谦,是实现自我吹捧的高级手段,比起直吹喇叭来效果更佳。  

2、吹捧与自我吹捧相结合:  

聪明精灵的下属不但能借上级的肩膀一用,而且时有站在领导的肩膀上往领导脚下垫石头的高难度表演——水涨船自高也。 吹捧绝对是一门学问,如果不讲求技巧,不按规则办事,任何一句完美的谀词都可能适得其反。多少年来,诸多官场中人朔望研习,渐成理论,尤以“五毒书记”张二江论述得最为精到。比如“在你吹捧上级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原则”,“首先,要选择上级最喜欢或最欣赏的事和人加以吹捧”,“不要在吹捧上司的同时吹捧他人,除非是上级喜欢的人。吹捧他人只是给上司作铺垫”,“吹捧最好由第三者尤其是上级最信赖的人转达效果更佳,而且也显示了你对上级的尊敬”......吹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讨好、巴结,一位知情人士说,上级领导下去检查工作时,张二江往往亲自下厨,谬论却有其妙处,张二江阿谀砍捧术可谓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密切联系领导规划:官场中人谁不知道,领导才是下属自己的衣食父母。因此,完成从“密切联系群众”到“密切联系领导”的转变就显得尤其重要。与上级的关系如何,是下级晋升成与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有些人单纯地认为,“是太阳总会发光的”,不屑顾及经营上下级关系,这是十分幼稚和不切实际的。具体操作中要做到:“一跟”“二从”“三得”。  

1、一跟:  

铁定决心,紧跟领导;拆死保卫领导;坚决拥戴领导。要诀是“服从要到盲从的程度”,“紧跟”要成领导影子的程度。

权力是维系官场所有规则的魔棒.上级的所有权威、优势就取决于其权力的含金量.而权力的含金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恒量,而是一个随机变量,有如企业的利润之类,依其所有者的经营情况而定.因之,有人称其权力资本.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市场规则越显其重要的地位.与之相类,权力的经营业绩往往取决于权力所有者对官场规则的掌握及熟练程度。  

1、充分利用权威:  

下属有时像奴仆,适时给他们一点小恩小惠或不时做出亲近的样子,他们往往会受宠若惊,感恩戴德之余就会异常忠诚。但是,并不所有的下属都是驯服的,因此,要注意“修理”那些恃才傲物的家伙。修理的方式有三种:一是   “我怎么会这样?”“我怎么老是破坏自己的好事呢?”“我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我想要的呢?”这些痛苦的呼声来自各行各业自毁前程的人心中。在预防或克服自毁行为上,有一种障碍必须跨越,那就是你必须先能察觉内心推动你自取其败的驱力。仔细考虑一下,看自己有没有下面列出的足以使当事人沉溺在自毁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的12种最常见的心理陷阱。

    1、求败的性格。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倾向于自取其败。他们一再地自陷于受欺压、被打击的绝境,而且一筹莫展,就是眼前摆明了有退路、出口,他们还是视而不见,拒绝利用。就算是能够胜任的工作,他们也一再地失败。

这是官场规则的底线,也是聪明机敏者的识时务举。因此,在抗洪前线、灾难现场不时可以看到各级官员的身影,虽然他的出发地可能是宾馆的桑拿室、歌舞厅的包厢甚或是赌桌、二奶的“金屋”,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突破了这个游戏规则的底线,就有可能因渎职或玩忽职守而翻船。 

腐败往往根源于权力的出轨,也就是说,官员违悖了规则,没有按理出牌,这显然是人的问题,跟制度扯不上关系。但从安徽这两桩事来看,仅仅是人出了问题吗?并不尽然。  

官员是人,这的确没错。但官员跟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代表政府,掌握着权力,受权力规则的约束。当官员支配权力的时候,一方面既要像一般人那样理性地权衡,搞清楚利害关系,继而敲定先为谁的利益服务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学哲学,用哲学”,默读官场的潜规则,掂量哪些因素可能左右自己的政治前途。因此,不管是处理日常琐事,还是面对招商引资这等影响地方发展的大事,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只考虑一样事情,那就是,哪一种操作方式是最符合自己政治需要的。  

诚然,当官的看重仕途,是竞争社会里边的常态现象,作为普通老百姓,也完全可以理解。问题是,受法律约束的官场规则,究竟有没有确立一套科学的制度安排,让官员们依法谋利、有序竞争。万一出现损害人民利益来满足其个人政治需要的现象,这套安排能否一定依法将他们淘汰出局?读了新华社记者的这则报道评论,并结合平时了解到的地方官员的用权逻辑,我本人是表示怀疑的。制度缺位的问题非常严重。  

就算官员真像一些人想的那样拿了开发商的红包,但“搞腐败”并不代表他们完全没有风险意识。在官场里混久了的人都清楚,在放弃招商引资和损害老百姓利益这两件事,前者对他们政治前途的影响远远要大过后者。虽然中央一再提倡“依法治国”,“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但是,在残酷的政治生态环境里边,官员关心的头等大事依然是明天的位置在哪里。说句老实话,在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时代要求的今天,唯GDP论英雄的思想依然盛行于我国地方的官场,这跟自上而下的现行官员选拔体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你这个官,只要有政绩,地方经济发展跟上来,偶尔违违法,有几个群众上访,那都是小事,以后注意点就行了。  

要问地方官员为谁而掌权,首先要问谁能决定他们的政治前途。对地方官员来说,老百姓人虽然多,但是在官员选任的问题上,根本就没话语权。官是上级给的,所以,我只为上级负责,面对群众投诉,如果上级要追究我,我就用地方经济的发展跟上级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