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杰克逊平民卡组:敬老院老人郊外死亡23天才被发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6:37:12

人老了住进敬老院,本是为了有人照顾安享晚年,但从8月25日的“齐鲁晚报”上痛心地看到,79岁老人从敬老院走失后,却死在了离敬老院几十里外的荒郊野外,出走23天后其尸体才被发现。

死者张立坤,莱阳市大夼镇宋村人,一辈子没有老伴没有子女,老人的侄女、外甥等经过商量,于2009年10月29日将老人送进大夼镇敬老院。刚入院时,老人身体、精神都很好,在签订的《入住敬老院协议》上写着,乙方(张立坤)身体状况良好,无传染病、精神病、癫痫病和其他严重疾病。

可到了今年8月12日,张立坤的侄女张冬梅在给敬老院管理人员丛女士打电话时,才得知老人多天前已经出走。院方说当天就安排人寻找,但一直没有找到。8月14日,张女士到大夼镇派出所报了警,民警向全市范围内的派出所发出协查函。直到8月21日晚才接到敬老院张院长的电话说,海阳市警方在海阳市小纪镇槐树底村村外发现了老人尸体,已经去世一两天了。让张女士纳闷的是,“我们不懂,老人本在莱阳市大夼镇敬老院住得很好,为何死于几十里外海阳市的荒郊野外?”

位于大夼镇羊儿山后村东头的大夼镇敬老院共有两名工作人员,一个是敬老院张院长,另一个是敬老院的厨师丛女士,平时也负责人员管理。“敬老院里现在有26位老人,平时大门都是锁着的。张院长也经常来,这里有他的办公室。”丛女士如是说。

一位姓李的老太说,她亲眼目睹张立坤老人爬出两米多高的铁门“越院”。那天他们刚刚吃过晚饭,大约傍晚6点多钟,等丛女士晚上收拾完碗筷离开敬老院并将大门锁上,张立坤老人便爬上铁门翻过去出走,“他拎着几个包袱,问我是不是一块儿走,我说我不走,他说他去亲戚家。”敬老院的丛女士和张院长证实了此事。目前,张女士等老人的亲属已向院方提出,对老人尸体进行解剖,查明老人死亡原因。“老人死亡时已经很瘦,属于自然死亡,不是刑事案件,老人很可能是饿死的。”张院长说。

即便我们相信张院长的话是真的,但还是让我们看到,住有26位老人的敬老院里,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并且“张院长也经常来”、“平时门是锁着的”,丛女士吃过晚饭后就将敬老院大门一锁回家去了。显然,夜间甚至白天也没有工作人员值班,当姓李的老太即使亲眼目睹张立坤老人爬出两米多高的铁门“越院”,也不知要找谁说一声。

想着,想着,不免心生“兔死狐悲”之感(用词不当了):按照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赡养父母是子女的义务和责任,可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此力不从心。在一项对参加工作5年的“80后”的随机调查中,99%的受访者都“确定”无法赡养自己的父母,其中一半以上甚至说眼下自己过日子还需要父母资助。而另一方面,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加剧。每一个现代人都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活生生社会问题:儿女不乏孝心,奈何能力有限?当我老去谁来养?

“等我不能动的时候就进敬老院。”或许有不少上了岁数的人这样想过。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且不说高昂的费用子女难以承担,更不要说会遇到大夼镇这样的敬老院。就说有那个经济能力,也缺少应有的亲情慰藉,于老人健康不利。

近日和朋友闲谈,得知国外“高水平”养老院的事后,更是倍感伤感。朋友说,他曾去一个富有国家的美丽海岸观光,看到当地最豪华的小区就是“养老院”,便羡慕地和几位当地老人闲聊,却得到了意外的答案。当地老人说,“那可不是人去的地方?”朋友不解,“为什么?”老人说,“好身骨的人进去也没有超过两年的,那里是养老?简直是催死!”其话外之音,还用我在这里罗索吗?!

好死不如赖活着,“养老院是不能去,还是在家挨吧!”可是,在当今独生子女十分普遍的情况下,将来的孩子大多是两个年轻人照顾4个甚至更多老人,老人不生病还好,一生病就会照顾不暇。不是子女不孝顺,而是实在无力孝。养老重负就如同一座大山,死死地压在每个独生子女的身上。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已经意识到靠子女照料是指望不上了。“我们曾是最享福的孩子,但也将是最受苦的大人。等我们人到中年,父母渐老,我们将成为世界上活得最累的人。”网上一篇题为《独生子女的沉重未来》的帖子说出了许多80后的心声。独生子女因为没有兄弟姐妹,所以导致下一代没有“叔叔婶婶、舅舅舅母、姨父姨母及堂兄妹、表兄妹”。而在传统中国家庭伦理中,所有下一代男性家庭成员都必须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这是人伦的缺陷,必然导致人性的变异,它所造成的人文生态破坏,直接关系到家庭养老体制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