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洋演员:《2009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序--东方评论-东方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6:16:59
《2009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序
2009年12月31日 09:49

选稿:上官贤  来源:东方网  作者:陆军
今年暑假前三天,忽然想起因忙乱而差点疏忽了的一项计划,我赶紧把辅导员刘颖老师找来,请她尽快通知各班,要求全系学生利用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每人撰写一份社会调查报告。刘颖老师很配合,当天下午,大部分同学已接到了通知。
把学生赶到生活中去,理由很充分,至少有两条,第一,学创作的,必须熟悉生活。诚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的源泉。”因此,深入生活不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姿态,更是创作者进行审美劳作时的一种无法省略的综合投入。“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不注重生活体验,仅靠传达幻想,或者摇一摇阅读记忆的万花筒再作拼图式的记录,甚至以展览隐私行世的文字,都是不可能具有思想的“舍利子”与精神钙质的。
第二,只要关注一下近年同学们的习作,你就会发现,题材相似,构思雷同,故事俗套,已成为一批又一批学生在艺术创作实践上共同的痼疾。大学生生活阅历有限,所获取信息的渠道又普遍单一,“和所有现在的孩子一样,我对于这个世界绝大部分的认识都依赖于各种媒体,所有好的不好的事情都会先被别人主观的理解后再撮合起来,我慢慢开始觉得有些害怕,因为长此以往我们也许会失去自己做判断的能力,听由别人操纵我们哭哭笑笑。就好像自己从来没有停止过长大,可是能够刻在心上的,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珍贵经历却依然屈指可数。于是,我下定决心,要亲自触去触摸这个已经被太多人形容的光怪陆离的世界。20岁不能没有值得纪念的回忆”。08戏文班贺玥同学在暑期调查报告中的的一段文字,大体上已概括了这一代年轻人在感知生活时的共同境遇。毫无疑问,要走出情节简陋虚假、故事低层次重复、主题无病呻吟的创作怪圈,“唯有向生活的大地开钻,向生活的地母要源材”。
其实,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82年,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实践作为制度正式确定下来,则推至1997年。这一活动自然植根于“知行合一”、“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传统哲学命题,也蕴含着“从做中学”、“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等现代教育原理,但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则另有一层特殊含义――艺术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的亲密接触,是一场关于人生、关于艺术的实际操练。
正因如此,在对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要求上,我们相应做了一些调整。
如果以“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为关键词去百度,可以发现成千上万的网页,在我们欣慰地看到该活动已成为社会风气同时,又不免暗暗担心,如何保证同学们的调查报告是精诚所至,而非鼠标加快捷键的结果?
正因如此,我们鼓励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又具备一定知识背景的切入点“走进生活”。选题上并不强调诸如交通、环保、能源之类的宏大命题,相反,我们更欣赏那些在自己能实实在在接触到的、具备可操作性的生活区域里“爬滚跌打”的个人经历。换句话说,选题不妨小,但一定要亲历亲为,全方位接触。如庞鸿同学暑期在豆腐店的实践经历,如陶倩妮同学代课老师的一日实践,如刘飞同学与好友组织家教班的实践……均让我们感到,这些同学掠过生活五光十色的外饰,触摸到了社会赤裸裸的肌肤。
以往的社会实践多以“三下乡”等集中实践为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忽略了对大学生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更缺少专业能力方面的培养。这在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压力的当下,似乎有些不切实际。对于专业性极强的戏剧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实践上是否应当有所侧重呢?
正因如此,我们鼓励学生进行尽量与自己专业学习相关的实践。06戏文班同学的实践报告,几乎都将视角对准他们的媒体打工经历。这和他们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有关,但其中体现的对专业的思考,更是我们的教学一种反馈。艺术教育专业蒋文慧同学的暑期实践,则是对某地电信员工展开的一次艺术教育工作坊。她极有勇气地将专业应用于实践,不仅自己“练兵”,也向对此专业知之甚少的群体宣传了“艺术教育”、“应用戏剧”等观念。相信她会把在实践中的思考和问题带回到课堂上,完善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然而,鼓励学生“亲历亲为”,但却不能止于“亲历亲为”,“更要从一己之身推及社会民生。
正因如此,我们看重实践背后的思考。即便是一些以旅游为主线的报告,有的流于表面,只注意到了美食美景,有些同学却于普通游记外走得更远,注意到掩藏于其后的民生,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或许是因为艺术院校的学生感情丰富,或许是他们被自己的选题感动得难以自抑(这是他们亲自认真选取、凝结了他们心血的),其行文风格五花八门,往往让内心所蕴藏的激情冲破冲破了调查报告严谨的格式――这自然是一种遗憾,是一种暇疵,但这种各各不一、视角独特的选题,文中所体现的或激扬、或深沉、或开朗的作者性格,不也可以传社会之“神”,概社会之“貌”,是对调查报告所要求的“社会性”的绝妙诠释么?他们思考或许难以以深邃、深刻去要求,但我们相信,这种思考正如一道水闸,一旦开启,起初或是涓涓细流,时断时续,但终究会奔涌而出,奔流到海,汇成澎湃激荡的汪洋。
令人欣慰的是,除了06艺管的同学忙于毕业实践,07级编剧专业、戏剧学专业的五十多位同学因为上学期有一门《社会调查》的课程而没有参与以外,其他的同学几乎全都能投身于暑期社会实践。尤其令人喜悦的是,在这些色彩斑斓的文字中,还涌现了一些已达到较高水准的习作,如庞鸿同学的《豆腐店三日》,
文字淸丽,情感细腻,在生动展示生活于底层的小人物辽阔的心灵场景的同时,也令人信服地传递出作者在浸润民间烟火味的过程中自我挣扎、完善、升华的美丽过程。
大学生暑期实践调查的规模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多数调查报告返校后却被束之同阁,难以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我们也知道,宥于环境、阅历、机制等原因,让调查报告中所提及的问题、拯治的方案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并进而影响到政府决策殊非易事。因此,将其收录成集,既是对同学们调查劳动的一种尊重、一种纪念,更希望其中所闪烁的思考的火花,于某天终将绽放、升腾,照亮我们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