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七年级数学答案:中国历代帝王陵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0:14:00
      夏商周公元前21世纪,朝代----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奴隶制国家的诞生。公元前17世纪,商汤灭桀,建立商朝。它进一步的发展了奴隶制,并开始使用青铜器,直到公元前11世纪,被周朝取代。
夏商开始,历代的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缘关系,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集中在一个地区。在陵墓和附属建筑的周围通常还划出一定的地带作为保护、控制的范围,称为陵区。陵区占地非常惊人,通常少则十数里,多则百多里,陵区的各种建筑都有周密的规划布局。陵区的设置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陵区一般都选在离都城不远的地方。
  现今发掘的较大的奴隶时期的陵墓为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殷墟,又名殷虚,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面积约24平方公里。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整个商代后期以此为都,共经8代12王、254年。年代约当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座落于河南安阳洹水之滨的殷墟是闻名中外的商代后期王都遗址,也是目前有文献记载和甲骨文印证并经考古发掘证实的可以确定年代的中国最早的都城。
  王陵区内已经发现的大墓有十三座,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五座,西区八座,其中一座是建好后并没有使用的空墓。由于文献资料不足,不能够考证它们各自的墓主。这些大墓中只有几座的墓道之间有互相打破的现象,但绝没有墓室相互打破的。由此可见,这些大墓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在陵墓区域内还发现有少数中型墓和大量的小型墓,应该是属于这些大墓的陪葬墓和殉葬坑。另外,还有大量的祭祀葬坑。
  这些墓都属于土坑竖穴墓,按照平面形状可分为:亚字形、中字形和甲字形三种。亚字形大墓的墓室平面呈亚字形或方形。中字形大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甲字形的大墓只发现了一座,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传说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出在这里。墓道有斜坡状和台阶两种。墓室和墓道的面积大部分是四百到八百平方米,深度都在十米以上。其中规模最大的是 1217 号墓,墓室平面呈亚字型,总面积达到了一千八百多平方米,规模是同期普通墓葬的一千多倍。
  墓室中放置着棺椁葬具。椁室平面是方形或亚字型。椁室的底部铺设了木板,四壁用木板搭接,木板外面雕刻着花纹图案。
商王陵墓的坟丘。在已经发掘的妇好墓中发现,墓口的上面有一座房基,平面是长方形的,大小与墓口差不多,上面排列着比较规整的柱穴。推断它应该是为祭祀墓主而建造的享堂或寝殿类建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同类建筑。
  商代后期使用人牲和人殉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人牲是指把人当作牲畜杀死后祭祀祖先和山川神灵。被杀的人是战俘和奴隶。人殉则是为王室贵族殉葬的人,有陪臣、妻妾、侍卫、亲信和仆役等。商代王陵中使用的人牲和人殉,不但数量多,处置形式也最为残酷。这些人牲人殉分别埋葬在墓底、椁室外和墓道和填土中。
  王室祭祀祖先的公共祭祀场所在王陵区的东部,面积有数万平方米。已发现一千多座祭祀葬坑,坑与坑之间排列有序,多数是南北向的。坑内埋的人不仅有男女还有儿童。大多数死者被砍去头颅,有的在断肢断腰或肢解后扔在坑里。有少数女性和儿童做捆绑状,大约是被活埋的。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是多么的残忍野蛮。   
殷墟的大墓陪葬中,往往有车马坑。殷代的车子有两种用途,一是用于战争,二是为了出行。
殷墟发现的龟甲,据专家断定大多产于南海,认为是来自南方的贡品,这说明三千前的交通已颇为发达,车马的应用自然也很广泛。
青铜器,是殷墟出土文物中又一绚丽的文化瑰宝。我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即在商代。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其精美的外形,还是从质量上讲,都是不可比拟的,尤其是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冠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在1939年由四位老农民在王陵区内挖土时发现的。它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最古老的青铜器,也是全世界的艺术珍品。鼎高1.33米,长1.1米,宽0.78米,重875公斤。另外,在殷墟范围内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戈、瓿、鬲、单、爵、觚、盘、壶、盂、角、尊、方彝、斧、戟、箭、头、车马具等等。大到每件128公斤,小到1公斤以下,丰富之余,不可胜数。   
“宫殿区”位于小屯村北。这里发现有54座王宫建筑基址,分布在南北长约280米,东西宽约150米的范围内,是殷都城内经过多次修建的一项宏伟工程。宫殿的建筑物,都是建立在厚厚的夯土台阶上的,由夯土墙、木质梁柱、门户廊檐,草秸屋顶等部分构成。   
从小屯殷王宫区北渡洹河,到西冈,便是殷代王陵区,分为东西两区。先后发掘十一座殷王大墓。每个陵占地面积都很大,有的竟达1000多平方米。1982年,这里新建一座殷陵馆,内有上百个祭祀坑。为让游人看明情景,有4个坑显露人内架,每坑8至10人,充分说明了当时奴隶主的野蛮和残忍。馆内陈列有殷王陵规划模型、殷王大墓模型和画展等。   
1975年春,在殷王陵区的东部,发现一座大型祭祀场。在470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250座祭祀坑。在清理的191个坑中,杀殉奴隶有1178人。这些祭祀坑,大部分南向,少部分为东西向,共22组。同排坑之间的距离、方向、坑深和骨架数目,基本上是相同的。   
1976年,殷墟又发现了商王武丁妻子妇好的墓葬,这又是轰动世界考古界的一大发掘。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可考的女将军。妇好不仅端庄娴淑、深明大义,而且智能双全,武艺高强。她既能主持宗庙的祭祀,又能领兵打仗。在保卫国家的战争国。一马当先,统兵率将,驰骋疆场,屡立战功,至今还有许多关于她的美丽传说。妇好死后,为了纪念她的功绩,武丁在王宫旁给她修建了一座大墓,葬进许多珍贵器物。又杀掉不少战俘为她殉葬,并在她的墓上修建了一座漂亮的朝堂,作为祭祀她灵魂的地主。现在,殷墟博物苑内巳复原了妇好的墓葬享堂。妇好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即达1900百件。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二)

              秦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秦始皇开创的陵寝制度对以后历代帝王陵园建筑影响是最大的。秦始皇时,陵园的布局既继承了秦国的陵寝制度,同时又吸收了东方六国陵寝的一些作法,规模更加宏大,设施更加完备。总体上仿照都城宫殿的规划布置,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秦朝开始的陵区附近设置城邑,并以陵号来命名。比如秦始皇所建的丽邑。同时,秦延续了建造用于祭祀的建筑的作法。秦始皇生前就在渭水南面为自己建立了宗庙,设立了神主,并且在陵侧建立寝宫,摆设设衣冠用具以便就近接受日常祭祀。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在今天陕西临潼县城东的骊山北麓,是保存至今的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八十年代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六国,对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即位以后就开始在骊山营建他的陵墓。统一中国之后,他又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几十万人参加建陵工程。秦二世时又继续修建,前后费时将近有四十年,并且一直到秦灭亡,陵园还没有全部峻工。工程之浩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墓内建筑有各式宫殿,陈列着各式的奇珍异宝,以人鱼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还装置有许多弓弩,以便射杀入墓的人。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始皇宫内没有子女的宫女全部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参加修建墓葬的工匠都被活埋在墓里。秦灭亡之后,项羽入关,动用了几十万士兵发掘陵墓,随葬品被洗劫一空,宝物运了一个月还没有运完。秦始皇陵的地上建筑也被大火烧尽。传说后来有一个牧羊人寻羊,进入墓室,因为持火照明,引起了地宫失火,延烧三个月都没有熄灭。唐代末年,黄巢农民起义军进入长安也曾经发掘秦始皇陵。五代时军阀温韬又以筹军饷为名,再次大规模地盗掘秦始皇陵。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秦始皇陵园地面上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座巨大的坟丘。

    据历史学家考证,秦始皇陵区位于骊山北麓的前部,范围相当广。陵园在陵区的中部,有内外两重城垣,从平面图上看像一个南北长的回字形。内城的四个角上都建有角棱。陵墓在内城南部,陵墓的地宫接近方形,周围有砖坯砌成的墙。从秦始皇开始帝王的陵园专门设寝,寝殿离坟丘不远,中间有石子路相通。

    在陵区里发现了大量分布的陪葬坑、殉葬墓和从葬坑。从陪葬坑里发掘了珍禽异兽坑和铜车马坑,通体彩绘并装饰有大量的金银,制作相当华丽精美。殉葬墓里的殉葬者有男有女,是被杀戮后一齐掩埋的。从葬坑排列密集有序,坑里埋有跪坐的陶俑和马骨,大约是宫廷的马厩和养马的仆役。

    秦始皇陵园里最壮观、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兵马俑了。兵马俑军队象征了秦始皇东征六国的军队和出行的仪仗队,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扫六合的雄壮景象。据学者介绍,这些兵马俑的制作一般是先按不同的部位分别用陶模翻出胎型,然后进行粘合,再细细雕塑外部,涂上鲜艳的彩色。这些俑外表的色彩经过几千年的剥蚀大部分已脱落,经过修复还原后,这些色彩显得十分壮丽和谐。俑的造型因出身、地位、经历的不同而显出不同的特征和表情。它们不仅装束服饰不同,而且神态各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中国古代艺术的典范。

秦二世陵

    秦二世皇帝胡亥墓,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的曲江池南岸,大雁塔东南。

    胡亥是秦始皇少子。他随父出游时,中途秦始皇去世,丞相李斯和赵高假造圣旨,杀死太子扶苏,胡亥被立为帝。他在位期间,赵高专权残杀公子、公女和大臣,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使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后来,赵高为了篡位,逼胡亥服药自杀。埋葬在宜春苑。

    秦二世的墓呈半圆形,封土卑低,与它东南面的杜陵和少陵那种高耸的封土相比,显得备荒乞怜。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曾在墓旁立有石碑一通。

西汉

    西汉继承了秦代陵寝制度并且有所发展。陵园里只有一个重城,陵墓在陵园的中央,坐西朝东。陪葬墓区也在陵墓前方。西汉初期,帝、后在一座陵园内异穴合葬。从文帝开始,帝、后各建一座陵园。到景帝的时候,在文帝霸陵旁也建造庙宇。以后这种陵旁边立庙的制度一直延续到西汉末。

    西汉开始,帝王陵墓除了掘地起坟之外,还出现了一种"凿山为陵"的形制。这种形制在当时的一些诸侯王墓中也普遍存在。

    到了西汉的中晚期,墓室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凿山为陵"的墓室大多数是横穴式,并且分为耳室、前室和后室等很多部分。而竖穴式的坟则改用砖和石料构建墓室。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了现实生活中的房屋、宫殿和院落。这种墓室起到了椁的作用,所以墓室里的葬具只有棺而没有椁。在这些墓葬里,墙壁上大都绘有彩色的壁画,或者有模印的画像砖,而在石结构的墓葬里则大都是雕刻画像。壁画的题材很广泛,除了神灵怪兽、历史故事之外,主要是表现帝王生前的各种生活场面。

    西汉时期从高祖开始,出于政治目的,各陵都安置了很多陪葬墓,被称为"陪陵",形成规模宏大的陪葬墓地。陪葬者大都是当时的朝廷重臣和皇亲国戚。据记载,陪葬长陵的有萧何、曹参、张良等一些开国元勋;陪葬茂陵的有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陪葬者的墓地多是皇帝所赐,各自建有陵园、园邑和祠堂。有的还把子孙附葬在父祖墓旁,形成宗族墓地。陪葬者地位越高,离帝陵越近,封土也较高大。从西汉陪葬者的地位和身份来看,高祖、武帝、宣帝等帝陵陪葬墓中的多是朝廷重臣、名相。但到了西汉晚期,元帝、成帝、哀帝等陵的陪葬者则或是外戚,或是佞幸,或是妃嫔、宫人。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政治上的兴哀和变化。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厚葬之风最盛行的时期。包括珍宝、明器、陶俑、车马、粮食等,身前身后的用品无所不有。

汉高祖长陵

    汉高祖刘邦长陵,在陕西省咸阳市窑店乡北的咸阳原上,坐北朝南,南面是川流不息的渭水,北面是巍峨壮观的九峻山,秦川故道穿逾原下。长陵坐落在咸阳原的南部,居高临下,威武壮观,显示了封建帝王高高在上的尊严。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布衣提三尺剑有天下"的皇帝。楚汉战争中,他叱咤风云,"大战七十,小战四十",身负重伤十二次,最后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陵园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只是规模略小而已。陵园内还建有豪华的寝殿、便殿。寝殿是陵园中的正殿,殿内陈设汉高祖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完全像皇帝生前时一样侍奉。

    汉高祖刘邦的陵冢在陵园的偏西处,形状像覆斗,是夯土迭筑而成的。陵前立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汉高祖长陵"石碑一通,陵冢下面是刘邦的安寝的地宫。 陵园中还有吕后合葬陵,在长陵东面二百多米的地方。由于汉代的制度造成帝后不同陵,所以吕后单独起陵于长陵之东。吕后陵是覆斗形。

    陵园的北面是长陵邑的所在地,在现在咸阳市的韩家湾。陵邑略呈长方形,城墙由夯土筑成,南北长,东西宽。陵邑的南墙部分与陵园边墙重合,东面没有城墙建筑。刘邦生前就迁徙大姓和贵戚之家在陵邑中,让其侍奉陵园,陵邑户口多达五万多。近年在长陵陵邑范围内曾经发现树木双兽纹半瓦当和大量瓦片堆积、水管道、生产工具等。从文献记载来看这些残留的废墟、出土文物,可以窥见当年陵邑朱檐彩栋、深宫广院、车马人熙的繁华景象。

    长陵的陪葬墓群在陵园东部。唐朝诗人刘彦谦《长陵诗》说:"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侯。"在西汉诸陵中,长陵的陪葬墓数量最多,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和贵戚,死后多陪葬在长陵。

    西汉灭亡之后,历代帝王曾对长陵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比如魏明帝诏:"高祖陵四方各白步,不得耕牧樵采"。宋太祖乾德规定"给守陵五户,长史春秋奉祀"。这使两千多年之后的高祖长陵仍以高大雄伟的姿态,屹立在咸阳原上。

东汉

    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采用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特别重视丧葬礼仪,祭祀先祖。刘秀为适应政治上的需要,把豪族注重祭祀祖先祠堂的办法加以扩大,运用到陵寝制度中。

    西汉时期寝殿一般建筑在陵园之中,庙建于陵园之外,大规模的祭祀典礼多在庙中进行。东汉把这一礼仪移置陵园中。东汉明帝时,把每年元旦公卿百官会集贺皇帝的礼仪和八月举行的"酎祭"一并搬到陵园中。这样,宗庙的地位开始下降。为了适应陵园中举行祭祀的需要,陵园建筑也增添了新内容,开始在陵前建筑祭殿,还在陵旁建筑悬挂大钟,以便祭祀时鸣钟。东汉陵寝的这一变化,正是为了把公卿百官和地方官员团结在皇帝周围,以巩固东汉的统治。

    东汉陵园四周的建筑也与西汉相异,不筑垣墙,改用"行马"。通往陵冢的神道两侧还列置成对石雕。东汉开创了在神道两侧建置石雕生的先例,更进一步显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一建制为以后各朝所沿用并发展了。

    东汉帝陵地下建筑改变了西汉以柏木黄心为椁的制度,多用石头砌建椁室,称为"黄肠石"。东汉十二个帝陵,除献帝禅陵远在河内郡山阳以外,其他十一个帝陵都在洛阳故城附近。

光武帝原陵

    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在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附近。南依山势平缓的邙山,北顾山峦起伏的太行,波涛滚滚的黄河沿陵北侧咆哮东去。这里风景秀丽,是引人注目的形胜之地。

    光武帝的陵冢位于陵园北部,坐北朝南,封土为陵,当地百姓称之为"刘秀坟"。陵冢上下松柏掩映。陵前有一通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其中"中兴世祖"四字尤为明亮。传说过去老百姓多到这里抚碑择吉问凶:人离碑十步,双手平伸,闭目走去,能摸到这四个字就是吉兆。从陵冢到门阙修有神道,神道两侧原排列有石象、石马等石雕和整齐葱茏的柏树。现在柏树犹存,其中有二十八棵高耸入云的柏树,当地百姓称之为"二十八宿",传说是象征跟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云台二十八将"。

汉明帝显节陵

    汉明帝显节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以南,俗称"大汉冢"。

    东汉明帝刘庄,是光武抵刘秀的第四子,初封东海公,后立为太子,即皇帝位。在位期间尊奉建武制度,不封后宫之家。为维护边境安宁,多次遣兵出击匈奴,后设置西域都护。他崇好儒佛,在洛阳建了白马寺。

    后世皇帝曾为明帝显节陵建制寝殿等。关于白马寺,是明帝所建。传说有一天明帝梦见金光闪烁的一个人,有六丈高,头顶上都是日月的光环,胡神称他为佛。于是明帝派人向西域寻访,得到了经像。当时是由白马驮经而来,因此得名白马寺。明帝死后,起祗园在陵上。陵上可能置有佛教建筑。由此可想而知。当年的陵园建筑是相当宏伟壮观的。

    根据历史资料,显节陵的地宫也极为奢丽。史书记载,地宫用虚文画着日、月、鸟、龟、龙、虎、连壁、偃月等。

    显节陵曾经被盗。现在陵前留有龚松林所立的"汉明帝显节陵"石碑一通。等上冢顶,周围陵墓星罗棋布,非常壮观。

汉章帝敬陵陵

    汉章帝敬陵,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的邙山上,俗称"二汉冢"。

    章帝在位期间注重民事,平徭减赋。并且诏郡国举行明经,使儒学日盛。

    敬陵是章帝和章德皇后的合葬墓。陵冢高大宏伟。今天陵冢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仍然不减当年风采。陵前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章帝敬陵"石碑一通。陵冢周围没有发现砖瓦遗物。说明当时可能没有寝庙建筑,与史料记载相符。

汉和帝慎陵

    汉和帝慎陵,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的邙山上,和敬陵相邻,俗称"三汉冢"

    慎陵是和帝和皇后邓熹的合葬墓。慎陵建筑规模比敬陵更为高大壮观。现在慎陵前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和帝慎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顶,可以远眺滔滔黄河,山上汉氏陵墓尽收眼底。国历代帝王陵墓(三)

魏晋南北朝-南朝

    汉代灭亡之后,西晋曾一度统一了政权,但是马上发生了十六国大乱。从此,国家动荡不安。朝代更替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秩序也非常混乱,很多大墓被偷盗,帝王的陵墓自然也难以保全。

    所以这个时期的陵墓主要是设法防止盗掘。这种做法始于魏文帝。魏武帝曹操死后葬于高陵(今天的河北临漳)。魏文帝以"古不墓祭"的理由毁掉了曹操陵墓上的殿屋。所以民间一直有曹操设"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在成都刘备墓上,有清人完颜崇撰的对联说:"一杯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其实,"古不墓祭"只是他的借口而已,就在这一年,他为自己营建寿陵时,道出了真正的原因。他说: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因而决定"因山为体,无封无树,无立寝殿……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原来,他是怕改朝换代,政权交替时,自己的尸体陵寝也象汉代帝王的陵墓一样,被入盗掘。魏文帝这个决定,对时局动荡不定的魏晋南北朝,影响很大。二百多年间,没有出现大型的陵墓,豪富家族的厚葬风气,也大有收敛。

    出于防止盗掘的这个特点,就使这一时期的陵墓建设,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为了把墓室隐蔽起来,让人难以寻找,南京富贵山的晋恭帝,就是把墓坑选在两山的峡谷中,埋葬后,再用土填上,使与两山一样高。把一个山谷填平,要多少人力、投资,是不难想象的。这件事发生在晋朝亡国之际,国家正处于大混站中,这位晋恭帝在位也仅二年,是被臣下刘裕所废,后来有被其所杀。他是晋代最后的一位皇帝。就是这个亡国的皇帝陵,竟如此挥霍财力,正像《史记·晋书》所说的:"主昏臣乱,未有如斯不亡者也。"

    南朝是与北朝相对峙的一个政权,南朝的社会经济相对超过北朝。大批的南下人民,将黄河流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有力地推动了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在陵寝建筑上表现为规模较大、布局规整、有较豪华的地宫。地宫一般都包括墓室、甬道、封门墙、墓道和排水沟五部分。并恢复了东汉谒陵的制度。因而地面上的建筑也相当宏伟,在陵前神道两侧建置成对的石兽、石柱和穹碑等。从已发掘的南朝陵墓来看,具备下述特点:

    一、陵墓依山建筑,一般在山上开凿较规整的长坑为墓室,然后填土夯平再起坟丘。室外四周修建多条擗土墙,室前建甬道,内设两重石门,墓室底下还修建排水沟,以防潮湿。

    二、陵寝建制注重风水,营建陵墓一般先由相墓者勘察兆域。今存南朝陵园的方向无一定规律,而是视当地山水形式而定,这正是风水堪舆原因所致。

    三、陵前建置神道,神道两侧排列对称的石雕,寝殿施以石柱,石柱上多刻有莲花纹饰,这说明佛教艺术对南朝陵寝制度有较大的影响。

    南朝陵墓的石雕,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其造型设计和雕刻手法在汉代雕刻艺术传统的基础上由粗简向精湛发展,超脱出了汉代石雕古朴粗略的技法,艺术构思和雕刻技巧都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

蜀先主刘备惠陵

    蜀先主昭烈皇帝刘备的惠陵位于四川成都市南郊。 古冢拔地突起,红砖垣墙环绕,苍松翠柏掩映,庄典肃穆。

    惠陵为夯土垒筑而成,成圆形。砖砌成的垣墙环绕陵冢,周长一百八十多米。陵前有乾隆年间刻制的穹碑一通,碑身镌刻"汉昭烈皇帝之陵"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陵的前方建有寝殿

    惠陵西侧原来建有"昭烈庙"和"武侯祠"。据记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四世纪,盛唐诗人李商隐游惠陵时,曾写下"武侯祠古柏"一诗。杜甫也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淼淼"的诗句,可见当时惠陵周围古柏苍郁,气势宏伟。明朝初年,把"武侯祠"并入"昭烈庙",重修后的昭烈庙破为壮观,大门横额楷书"汉昭烈庙"金字大匾。但这一建筑早已毁于兵火。

    惠陵苍松环抱,庄典肃穆;武侯祠绿瓦飞檐,雕梁画栋,交相辉映,气象万千,是成都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魏晋南北朝-北朝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为十六国统治时期。这些少数民族有的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刚刚进入奴隶制,带有残酷的掠夺性。他们入室中原,使中原社会经济的发展遭到破坏,因此更没有能力营建大规模的陵寝,多采用传统的"替埋"办法,不起坟。史载,后赵的石勒和其母都是采用这种葬制,没有任何标记。因此这一时期的陵墓至今未被发现。

    公元三八六年,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为了巩固其政权,北魏统治者吸收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改革,又以佛教作为思想统治的武器,从而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使社会经济又得到恢复和发展。陵寝的建制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北魏迁都前,陵域在今山西大同方山一带,迁都洛阳后,陵域选择在洛阳泸河以西的北邙山。北魏陵园建制有以下特点:

    一、逐渐恢复了秦汉以来的陵寝规制,一般建有较高大的封土堆,陵前建筑祭殿,为上陵拜谒之所。

    二、陵园内增置佛寺、斋室,表明佛教的影响渗入到陵寝制中。陵园内增置佛寺、斋室,表明佛教的影响渗入到陵寝制中。

    三、北魏迁都洛阳后,陵域布局规整,带有鲜卑族族葬的遗风。泸河以西是北魏诸帝陵域,泸河以东,为近支皇族墓葬区和嫔妃葬地,再往东排列是"九姓帝族","勋旧八姓"和内迁"余部诸姓"以及其他降臣墓地。这一布局与汉代帝陵陪葬制度有所区别。

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

    文明太后永固陵,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镇川公社附近的方山南部。东临采梁山,北依长城,清澈的御河,沿方山侧蜿蜒而去。

    永固陵始建于太和年间,历时四年,是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永固陵俗称"祁皇坟",底方上圆。地宫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前室平面呈梯形,后室平面近方形,墓室南北总长十七米多。连接前后室的甬道呈长方形,均用青砖砌成。冯太后棺椁放置在后室。为防盗掘,墓门由条砖封闭,还特意在墓道内堆积大量石块,在甬道内设置封门墙。整个地宫规模宏大,仅建筑墓室砖就达二十余万块。

    永固陵陵园建制基本沿袭东汉。在陵前建有石殿,称为"永固堂",是朝祭典礼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

    永固陵在历史上先后三次被盗掘,金正隆年间,盗墓者从西北方打洞进入墓室,随葬品大部分被盗走。金大定年间,盗墓者再次进入墓室,前室的铺底砖全部被盗,随葬的大小石俑、石兽有的被盗走,有的被破坏。清光绪年间,永固陵第三次被盗,墓中残余物又大都被盗走,所剩无几。

    永固陵以它高耸壮观的陵冢,独特陵园塔基成为北魏王朝陵园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宋武帝初宁陵

    初宁陵是宋武帝刘裕的陵墓,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麒麟门外的麒麟铺。

    初宁陵是原有规模较大的陵园,内有寝殿和陵庙建筑。据《宋书》记载:"自元嘉以来,每正月舆驾必谒初宁陵",但是现在陵园建筑多毁于兵火,仅存陵前神道两旁的天禄和麒麟石雕。天禄居东,已经残缺不全,目嗔口张,昂首宽胸,五爪抓地,双角已失,有须子和双翼,翼呈鳞羽和长翎状,卷曲如勾云纹,极富装饰意味。麒麟居西,四足已失。体态与天禄对称,仅头略向后仰,独角尖已残断,双翼的形状与天禄相似。两售石雕造型凝重、古朴,与汉代石雕刻风格有脉息相通的联系。

    初宁陵多次被盗掘,陵冢已经被夷为平地。地宫布局,史无记载,尚待发掘。

齐景帝修安陵

    齐景帝修安陵,位于今天的江苏省丹阳县城东北,鹤仙坳山岗南麓。岗上林木苍郁,岗前是一片开阔的山坡地,景色秀丽。

    修安陵依山为穴,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两侧列置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和麒麟是传说中的灵异瑞兽,陵前列置二兽,寓意皇帝受命于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修安陵前的石兽与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一样,是由整块巨石雕琢而成,但其风格不同于西汉石雕的朴实与浑厚,而是注重形体美,刀法细腻,是名副其实的圆雕。从造型上看,尽管这些石兽是人们凭着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但是它作为一种兽类的形象是真是的。石兽整体和局部造型和谐,动势富有节奏感,似在旷野面对苍穹嘶吼、奔腾,充满了艺术魅力,是南宋石雕艺术的珍品。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五)

北方王朝统治时期-辽、西夏

    公元十世纪初到十四世纪,中国北方诸民族纷争崛起,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加速了封建化过程。同时又以他们新兴的军事优势,取得了一部分或全部的统治权,其中契丹族建立了"辽","党项"族建立了"西夏",女真族建立了"金"。这些入室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在陵寝制度上,吸收了汉族传统文化,同时还保留了许多民族特色和习俗。这种汉族文化与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是中国陵寝制度史上的重要一页。

    辽现存的陵园有两处,一是辽祖州城西的辽祖陵,一是辽庆州城北的辽庆陵。辽葬制的主要形式为石棺葬。石棺内的尸体套有铜丝网罩,死者服饰皆为左衽、捍腰、套裤,显示了辽游牧民族马上生活的特点。另外,从丰富的辽代陵墓壁画中,也生动地反映了契丹文化的特点。如辽庆陵壁画中,有一幅带有契丹小字的旁题人物像,第一次证实了契丹族的习俗。再者辽代皇帝四时"捺钵"的习俗,也从一幅四季山水画中得到反映。这些情况说明了在民族融合的总进程中,显示出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和差异性。

    辽太祖陵,在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一道宽约七十米的山口为陵园的天然门户,两旁是悬崖峭壁,入园门便是四面环山的绝谷。古内林木参天,清泉漫流,景色佳绝。辽太祖陵墓就坐落在山谷西边的高地上。

    祖陵原地面建筑十分宏丽。但祖陵在金代曾经遭受破坏。现在陵园四周散布着砖瓦、碑石块等。地宫墙身遗迹已暴露地面,享殿略有遗存。在丛林涧沟中还有一具石翁仲,其头部和右臂残缺,身穿箭袖窄袍,腰束带,中结双纽,两手交叉,左手握住右腕,背脊拖出一条长辫,表情自然,衣纹流畅,其雕刻艺术在中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明显地带有契丹民族的古朴风格。

    此外,在谷口两侧还有建筑遗址多处,东侧小山顶有石雕大龟趺一个。在碑趺附近发现的残碑上,刻有秀丽的契丹文,这是研究契丹历史的重要资料。

西夏

    西夏陵园坐落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部贺兰山麓,共有九座帝陵和七十多座贵戚、功臣陪葬墓。西夏李氏贵族与唐宋政权交往频繁,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与宋陵相比,西夏陵园平面除仿照宋代大建筑群,强调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格式,以象征西夏统治权威外,还体现了西夏文化独特的葬制,其表现为墓道底部铺设横木,道口用原木和木板封闭,墓壁建筑有护墙板,以及墓室前有多层宝塔式陵台建筑等。由于汉文化的影响,虽然西夏著字院推行篆书,但汉字仍在民间和官府通用,这种情况在陵寝制度中也得到反映。不如仁宗赵仁孝的寿陵碑亭遗址有东西两处,东碑亭为汉文楷书,书法遒劲,刻工娴熟,西碑亭为西夏篆书,两种文字并用,说明中原与西夏在政治、经济方面联系密切和文化交融的历史事实。

    西夏帝陵陵园葬制已摆脱了早期"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即葬引水其上"的原始葬俗,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布局基本仿照唐宋以来的规制。每个陵园都是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体,占地都在十万平方米以上。四角建有角楼标志陵园界至,有南往北排列有门阙、碑亭、外城、石像生、内城、献殿和灵台。陵园平面强调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格式,象征西夏统治权威。从出土的雕龙栏杆、莲花柱础、琉璃兽石勾头、兽面和花卉滴水、白瓷板瓦等大量建筑材料,反映出西夏王陵陵园建筑当年是十分宏伟和华丽的。

    西夏王陵的地宫形制,从已发掘的八号陵中得到进一步了解。墓道呈斜坡形,墓室属土洞形式。两侧各有一配室,周壁敷设护墙板。墓内随葬品十分丰富,有各种金饰、鎏金银饰、竹雕、铜甲片、珍珠、瓷器等。

    西夏王陵的建筑规制是在吸取宋代陵园建筑规制的基础上,体现了不同于宋陵的独特风格,其体现为:其一,西夏陵园将宋陵由门阙到南神门神道两侧的石像生安排到月城御道两旁,缩小了陵园的范围,显得比较紧凑;其二,宋陵是单城呈正方形,而西夏陵是重城呈长方形;其三,宋陵灵台就是墓室,而西夏陵的灵台位置在墓室前,并非起灵台的封土标志,而是一个高达二十余米的塔式楼阁建筑;其四,西夏陵园内都没有附葬的后陵。

    西夏陵园的调查和发掘,对于研究西夏历史,特别是了解西夏文化和汉文化的联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最初活动在黑龙江境内的阿什河流域,随着金政治、军事势力的南下,在中都(北京)大房山营建山陵,以后金代帝王均葬于此,现存帝陵遗址十七座。

    金陵陵园规模宏伟,气势非凡。琉璃瓦殿堂楼阁连次栉比,汉白玉的石碑以及高大的石像生错落在苍松古柏之中。可惜明代以后,大房山金陵连遭兵毁,清代虽经修缮,但已不复原貌。又被兵匪多次盗掘,现已成为一片废墟。

    金的典型陵墓是金太祖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完颜部的首领。十二世纪初,他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在对辽的战争中建立了金政权。

    据《金史》记载,金太祖阿骨打陵墓有三处。初葬上京会宁府北城外,称睿陵;皇统年间改葬胡凯山,称和陵;贞元年间又改葬中都大房山,仍称睿陵。

    金太祖初葬之睿陵,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县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西。陵冢上原建有宁神殿。宁神殿又称太祖庙,金末完颜太平焚毁上京会宁府,陵庙亦遭火焚。今在陵上尚见有残毁的柱础,绿琉璃瓦,灰色雕砖和布纹瓦等。

    胡凯山之和陵,确切地址史书记载不详。依山而建,陵前至今仍残存龟趺、文臣武士的石雕和石羊等。

    中都大房山睿陵,位于北京市西南郊大房山。大房山金陵共有帝陵十七座,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陵园建筑群。可是明朝末年以后,大房山金陵连遭焚毁。清朝康熙皇帝曾下令对金太祖和金世宗的陵殿加以修缮,并勒石立碑对大房山金陵被焚毁的原因作了说明。从此碑文可知,大房山金陵遭到大规模的破坏,是因为明末统治者为了抵制清军入关,采取阴阳家的说法,将房山金陵捣毁,意以所谓"厌胜之术",使其统治得以苟延残喘。清初虽稍加修复,已非原有规模。

金花公主陵

    金花公主是金代的章宗皇帝心爱的女儿。章宗皇帝经常带她到现在的横山游玩,后来金花公主不幸因病去世,章宗皇帝便把金花公主的墓地选定在这横山上。这里怪石嶙峋,还有各种形状的岩洞。横山下有条河,水质清澈。古人认为死人的灵魂出来游玩的,选在这风景美丽的地方是最恰当的。

    为了防止盗墓,金花公主的坟墓采取了一种奇特的埋葬方法。章宗皇帝命人在盘山之阴,横山左畔,沮河岸边的红石崖上,凿山为墓穴,将金花公主的棺椁,用四个大铜环,悬挂于洞穴之上,再引沮河的水,流经于棺椁之下。现在,这里利用沮河修建了海子水库,金花公主的墓穴在水库的下面,并没有进行挖掘。在水坝的附近,有一个坟丘,它就是金花公主在地面上的墓。

    自古传说在这金花公主的墓里面埋藏了无数的珍宝,所以很多人都在打盗墓的主意。可是先辈人说,这金花公主的坟墓是被念了咒的,谁敢动它必死。传说有一个办法可以破这个咒语,就是要有一家必须有十个儿子,才可以进入金花公主的墓。果然有一家,有九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已经结婚,女婿就是半子。于是女婿和九个儿子拿着挖掘的工具进了金花公主的坟墓,大包小包的正要往外拿,不料小儿子突然叫了一声"姐夫",这一喊不要紧,几道石门迅速的关上了。这下十个小伙子一个也没能跑出来。从此之后,谁还赶再尝试?

    由于遵奉"事死如事生"的指导思想,中国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墓葬都很讲究,所以盗墓也几乎成为一个行当。相传在金花公主墓出口处不远,留有一处尸骸,根据判断很可能是被偷盗者的同伴所害。盗墓本身就是一件玩命的行当,所以做这种买卖的人一般都比较凶狠。盗墓洞是非常窄小的,小到一般人难以相信人怎么能进出的地步。传说盗墓至少要有两个人,一个人进入墓地后,把珍贵的东西一件一件从洞口传递给地面上的人。因此经常发生地面上的人想独吞财物,等到脏物送上去差不多的时候,就急忙封死洞口。所以,从事盗墓行当的人多为父子、兄弟搭档。或者在墓中的人,把最值钱的东西留在自己手里随身带出地面。就是这样盗墓者之间相互伤害的事件仍然无法避免。

    从关于金花公主墓的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历代盛行厚葬,盗墓行为也就无法避免了。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六)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中原地区的王朝不断更替,前后有梁、唐、晋、汉、周五代。其他地区主要在南方则有十个割据的王国:长江下游的吴、南唐、浙江一带的吴越、福建一带的闽、四川一带的前蜀、后蜀,两湖地区的楚、南平,两广地区的南汉和山西境内的北汉。这一时期由于军阀混战,连年不息,政权更迭频繁。五代前后七十多年共有十三个皇帝,死于非命的就有八个。所以,这个时期的陵寝建筑所剩无几,在陵寝制度上也基本没有建树。

    与五代的纷乱局面相比,较为偏安的十国的"前唐和前蜀"。南朝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据长江天险,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封建文化制度较为完备的地方。"南唐二陵"指的是永陵和顺陵。前蜀建都于,位于长江下游的四川成都。高祖王建的陵,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在五代十国的帝王陵墓中是罕见的。尤其是墓中的一组音乐舞蹈形象的精美浮雕,是这一时期灿烂的艺术珍品。

后周帝陵

    后周皇陵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北的郭店,包括后周太祖郭威的嵩陵、世宗柴荣的庆陵和恭帝柴宗训的懿陵,是五代时期中原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较为完整的陵墓群。

    后周是五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时期将官田归民耕种。减轻农民的徭役,生产得到了发展,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后周皇陵是封土的陵冢,三冢并立。嵩陵在郭店南的同家庄,陵园规置简约。原来有石柱、石人、石兽、不修不宫。据《旧五代史》载:郭威临终前谓柴荣曰:"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务从检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计远近,不得差配百姓。"

    后周皇陵是封土的陵冢,三冢并立。嵩陵在郭店南的同家庄,陵园规置简约。原来有石柱、石人、石兽、不修不宫。据《旧五代史》载:郭威临终前谓柴荣曰:"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务从检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计远近,不得差配百姓。"

    顺陵在庆陵之侧。因恭帝是亡国之君,被宋降封为郑王,死后又由湖北归葬此地,故陵冢卑小,仅高四米,周长四十米。实际与庆陵为同一陵园。

    近年来后周皇陵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修缮。今陵区内碑刻和古柏相映,为这座难得保留下来的五代陵墓区增添了新的意境。

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是南唐烈祖李弁的钦陵和他的儿子李憬的顺陵,在江苏省南京市南郊的牛首山下。这两个陵相互毗邻,东依红山,北靠白山,西临山谷,而南面是开阔的山坡地。

    钦陵和顺陵均封土为陵,陵冢呈现圆形。当地百姓称作"太子墩"。顺陵位于钦陵西北,相距五十余米,其北、西面都与山麓相连,隆起不甚显著。二陵的陵园原地面建筑,今均已无存。近年来,在陵园地面废墟上,曾挖掘出精工雕镂的柱础石,可见当时地面建筑是较宏丽的。钦陵和顺陵的墓室规制基本相同,沿墓道而进,有前、中、后三室,室顶和四面全用青砖叠砌成穹窿状,各室之间有短过道相连。中室放置棺椁,装饰比较讲究。钦陵的中室和东西便房柱都用石灰粉饰,上面绘满艳丽的牡丹花纹,四壁涂以朱彩。北面壁顶上还横着双龙夺珠和头戴盔胄、身披细甲、手持长剑、足踏祥云的大型武士浮雕像。今浮雕像还残留有敷金涂彩的痕迹。由此可见,当年地宫建筑十分豪华。顺陵虽与钦陵形制略同,但墓内的结构装饰和绘画艺术已失去南唐初年雄伟富丽的气魄,反映了这位没落君主"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吞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的政治生涯。

    南唐二陵曾经多次被盗。五十年代,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对这二陵进行发掘清理时,在钦陵前室西南墙顶发现了盗洞,当年随葬的金银珠宝早已被盗墓者洗劫一空,只剩下男女陶俑和玉制、石制的衰册。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八)

元朝

     蒙古贵族以其强悍的军事力量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朝,结束了元以前的分裂混战局面,疆域空前辽阔。但是他们的社会生产方式还留有蒙古游牧部族的特征。

     反映在葬制习俗上,古贵族实行秘密潜埋习俗。据史料记载,贵族死后不起坟,埋葬之后"以马揉之使平",然后在这片墓地上,当着母骆驼的面,把子骆驼杀死,淋血在地上,然后派千骑士兵守护。到来年的春天,草生长茂盛之后,士兵迁帐撤走,而一般人所看到的只是茫茫草原,不知其墓地的所在。如果皇室要祭祀时,就拉着那只倒霉的母骆驼引路,但见母骆驼悲呜之处,就算是墓地了。由于墓地上无任何标志,也就从此无法辨认灵柩真正所在地点了。

     相传,成吉思汗在率兵远征西夏时死于甘肃清水县。他临终前命令秘不发表,以免涣散军心。诸将于是把他的灵柩运回蒙古安葬,为了不使外界知道他的死讯,诸将在长途中"遇人尽杀之"。

     那么成吉思汗的灵柩到底埋葬在何处呢?史书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下落。

     成吉思汗的陵园坐落在内蒙内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面的敖包上。从这里放眼四望,碧草如茵,繁花似锦,充满诗情画意,是一派草原特有的瑰丽景色。陵墓呈蒙古包式的大殿,雍容大方,巍峨耸立,分外壮观。

     成吉思汗陵园,号称"八白室"。八白室顾名思义是由八间白色的建筑构成的,建筑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风格。有正殿、东殿、西殿、后殿等主要建筑,并以殿廊将各殿连接。正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中心,最为壮观。殿前有二根穿云旗杆,旗杆中间安放着一尊塔形香炉,上面缀满铜铃,轻风吹过,铃声清脆悦耳,余音袅袅,飘散四方。殿堂坐落在花斑绚丽的花岗岩石基座上,四周围有雕刻精细的玉石栏杆。殿顶呈蒙古包式的穹庐状,上面用蓝、黄两色琉璃瓦砌出浑厚典雅的云勾浪纹,八角飞檐下悬挂着"成吉思汗陵"五个蒙汗文金色大字竖匾。殿堂内,成吉思汗巨幅画像悬挂正中央。他银须飘胸,目光灼灼,充分显示出当年的英武姿态。画像两侧竖立着银戈红缨长矛,前面是紫檀色的供桌,上面放着相传是成吉思汗使用过的马刀。殿堂四壁雕饰着山水草畜,令人神往,地面铺着紫红色的地毯,使殿内气氛格外庄严肃穆。

     成吉思汗死于征战西夏灵州的军中,可是灵柩为什么安放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呢?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蒙古军西征,路过鄂尔多斯草原的时候,见这里碧草茵茵,一望无际,洁白的羊群象天边的云朵,在草原深处漂浮,不时鸟鸣鹿奔。成吉思汗坐在马背上,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情不自禁地赞美说:这里是衰亡之朝夏兴之方,太平盛邦久居之地,梅花幼鹿成长之所,白发老翁安息之乡。我看这里很美,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吧!说完将手中的马鞭投向草地。成吉思汗死后,灵柩运到传说中被成吉思汗所赞美过的伊金霍洛旗,隆重安葬。诸宗室王公接到讣告,立即从横跨欧亚大陆的各个占领地飞速赶来奔丧。安葬时,葬地搭起巨大的帐篷。帐内放着一木座,成吉思汗的遗体放在木座上,木座前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置着各种祭品。祭品丰盛而别致,有肥美的整羊,甘甜的鲜奶,还将牝马和牡马各一匹栓在帐内。这种祭奠仪式是蒙古族人的习俗。

     蒙古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在蒙古统一历史上有卓越贡献的大汗,每年都要举行几次隆重的祭祀活动。其中最隆重的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举行的"苏鲁锭"活动。"苏鲁锭"蒙语为"长矛",象征着成吉思汗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赫赫武功。相传,有一次成吉思汗在土拉河战斗中被击败,当时他跪下给神灵叩头求援。这是天上飞来一杆又黑又大的苏鲁锭。他高兴万分正欲伸手去接,可是苏鲁锭却停在半空中,他连忙给神灵许愿,要用一千只绵羊祭奠,苏鲁锭才落下来。以后蒙古人民一直保持了祭奠"苏鲁锭"的风俗。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蒙古人民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祭奠在悠扬的蒙古古典乐曲中开始,先向成吉思汗陵敬酒三巡,高声朗诵赞美成吉思汗的《出征歌》、《苏鲁锭歌》等,然后由主祭人率领大家进入正殿,跪在地毯上,向成吉思汗遗像举行参拜礼。

     现在,中国政府已经新建了成吉思汗陵,成为蒙汉人民团结的象征。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九)

明朝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为了推崇皇权,朱元璋恢复了预造寿陵的制度,并且对汉唐两宋时期的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陵墓形制由唐宋时期的方形改为圆形,以适应南方多雨的地理气候,便于雨水下流不致侵润墓穴。所以,这一时期非常讲究棺椁的密封和防腐措施,墓中的尸体一般都保存地比较好。其次,陵园建筑取消了下宫建筑,保留和扩展了谒拜祭奠的上宫建筑。相应的取消了陵寝中留居宫女以侍奉亡灵起居的制度。这是对陵寝制度的重大改革。它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陵寝中原始迷信的方式不能不逐渐废止,这样就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的仪式。明朝特别注重三叩九拜的祭祀排场,这是统治者推崇皇权、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

    随着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明代陵园建筑的艺术风格比较以前历代都有较大的突破,形成了由南向北、排列有序的相对集中的木结构建筑群。这是明清陵寝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的明代诸皇帝的陵墓区大都集中在北京的天寿山,统称为"明十三陵"。

    明代前期,由于皇权专制,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就严禁后妃参政,这个政治特点在葬制上也有所体现。在明英宗以前,除皇后附葬帝陵以外,其他宫妃大多殉葬而死。据史书记载,在宣宗的嫔妃殉葬的队伍中,有一名宫廷女官叫郭爱,擅长诗文,入宫才二十天就被迫去殉葬。她临死写了一首绝命辞曰:"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据《李朝实录》记载:殉葬的那一天,殉者先要赴宴,宫内摆设宴席,这时哭声震天,她们被迫站在小木床上,将早已准备好的绳索套在脖子上,活活吊死,惨不忍睹。明朝这种残酷的人殉制度,一直到明英宗后才被废除。

    明代对陵寝的保护,比以前更加严密和制度化。比如,图谋要毁山陵的,以"大逆"罪论,不分主谋从谋一律凌迟处死;偷盗大祀神祗中御用的祭器、帷帐等东西一律斩首;山陵内盗砍树木的斩首,家属发配边军。另外,明代专门设有神宫临军,专门掌管陵寝保卫。还设有一卫驻兵屯军保卫陵寝外部。真可谓壁垒森严。

明中都皇陵

    中都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在安徽凤阳县明中都城西南方向。陵冢高大雄伟,登上陵顶环顾四方,南有丘陵绵亘数百里,北临淮河滔滔东流去,东西二隅地势逐渐内底。皇陵头枕山峰,足登淮水,犹如仰卧在巨大的躺椅之中。

    朱元璋的父母是安徽的凤阳人,家境赤贫,没有土地,后来这个地区瘟疫流行,不到二十天,朱元璋的父母相继死去。因家贫没有钱卖棺椁,所以朱元璋和他的兄长抬着他们的父母的尸体草葬山莽。传说两人快到山麓的时候,突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只好放下尸体避雨村寺,第二天拂晓,朱元璋与兄往视,见父母尸骸之上已是土堆高耸。朱元璋称皇帝的第二年,就在他父母坟墓上修建皇陵,历时有十年。皇陵陵园规模宏伟,园内有大量精湛的碑石雕作,其气势不亚于明孝陵和十三陵。可惜陵园内建筑大部分已经毁于明末,在农民起义军的脚下已经被荡然殆尽。

    皇陵陵园前的神道石像雕体形高大,雕工精美,都是用巨大的青石细细雕琢而成的。其中的石马是群雕中的佳作,石马背负锦鞍,昂首嘶鸣,鬃毛披动,形态逼真。据说,南来北往的马匹,远远望去总是挣脱缰绳跑到石马前欢跳,这真是可谓以假乱真!可见雕刻技巧之高超了。

    陵园里的石碑仅剩下"皇陵碑"和"无字碑"两通,都是龙首龟跌,气势壮观。皇陵碑的碑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叙述了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经历以及参加起义军、东渡大江、建立明王朝的峥嵘历程。文字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浓烈。无字碑,寓意朱元璋祖辈功德无量,难以用语词表达。今碑以断为三截。

    明中都皇陵是明朝第一座帝王规模的陵墓,其豪华侈丽的规制继续了汉唐两宋的传统,开创了明清时代的风格,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太祖孝陵

    孝陵是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紫金山巍峨峻秀,从六朝以来就流传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的诗句,所以有"虎踞龙盘"之说。玩珠峰下泉壑幽深,紫气蒸腾,云气山色,朝夕多变。朱元璋登基不久,就选中这里为陵址。

    孝陵规模宏大,建筑突出了献殿,以示推崇皇权,企图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陵园最前面是下马坊,碑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是陵寝威严的标志,陵前的神道两侧排列着石像生十二对,有石狮子、石獬豸、石骆驼、石麒麟、石向和石马各两对,相立对峙,造型生动,比唐宋帝陵的石雕体态显得更为壮观。其中石象和石骆驼最为高大,是明初石雕艺术的代表作。陵前还有四对石翁仲,体态高大,身手不及腰。它们和石兽一起威然列队,长达一公里,象征着朱元璋生前拥有的仪仗和侍卫,有"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的诗句。

    孝陵的神道,由石望柱开始北拐,呈月牙形,半抱一座小山,名曰"孙陵岗"。神道转弯,这在帝王陵寝中是不多见的。明孝陵的神道之所以饶过孙陵岗,是因为岗上有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陵墓。根据史籍记载,修陵时,有人曾建议将孙权墓迁走,但朱元璋未准,说:"孙权也是条好汉子,留为门主。"这样,神道只好绕行而过。

    孝陵在清军入关的时候被毁掉了,只留下台墓和柱墓,真是"草满故陵埋石马,月明荒经泣铜驼"。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十公里天寿山南麓,是明朝最大的陵墓群,十三陵有成祖朱棣的长陵、仁宗朱高炽的献陵、宣宗朱瞻的景陵、英宗朱祁镇的裕陵、宪宗朱见深的茂陵、孝宗朱佑樘的泰陵、武宗朱厚照的康陵、世宗朱厚璁的永陵、穆宗朱载後的昭陵、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光宗朱常洛的庆陵、熹宗朱由校的德陵、思宗朱由检的思陵。陵区范围约四十多公里,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重峦叠嶂,如拱似屏。南面为蟒山、虎峪山相峙扼守,气势磅礴的大宫门坐落在两山之间,为陵区的门户。整个陵区得天独厚,雄伟壮观。从明成祖朱棣选为陵址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历经二百余年,陵园经过不断修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完美的陵墓建筑群。

长陵

    长陵是燕王朱棣与徐皇后合葬的墓。

    朱棣是一个破有建树的帝王。他曾命翰林院学士解缙等负责召集天下文士三千人,编写了举世无双的《永乐大典》并亲自为此书写了序。这部举世空前的大部头类书,成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的宝库。他还责成太监郑和六次下西洋,遍历亚非大小三十余国,促进了明朝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长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合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陵园纵贯南北,又三个院落组成。第一院落从石碑坊到棱恩门。石碑坊位于十三陵神道最南端,为汉白玉雕刻而成,晶莹光洁。六根大柱排空屹立,上系蓝天,下接白云,远远望去犹如天地间浮沉的一朵彩云,好似神化传说中的南天门。

    石碑坊北是大红门,它是陵园的门户,坐北朝南,共三洞,丹壁黄瓦,单檐歇山顶,庄严雄伟,浑厚端庄。黄色的琉璃瓦顶与朱红色的门墙交相辉映,色彩协调,诱人遐想。

    大红门北面是长陵碑亭,有一通龙首龟跌石碑,记叙了明成祖一生的简历。都是歌功颂德之词。十三陵中,唯长陵碑亭有文字可训,其他诸陵皆无。碑亭四角各有一个华表,底座和表身浮雕蟠龙纹和流云纹,叫做"望天吼",又叫"望君归"。其意是希望君王不要贪恋深宫,应该走出去了了解民情,又盼望君王不要在外面流连忘返,早日归朝,免得国事无人处理。

    第二院落是棱恩殿。这是十三陵中最雄伟的建筑,它是"藏衣冠几杖,起居荐藏物"的地方。大典全部用珍贵的楠木所造,经过五百多年风雨剥蚀,尚未倾斜变形,这表明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术。

    第三院落由内红门与明楼等组成。内红门是棱恩殿和宝城之间的一座门楼,因为接近朱棣的陵墓,所以内红门的彩绘色调显得深沉、肃穆,使谒陵的官员走进门内即产生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

    长陵建筑雄伟、肃穆幽深,它以独特的建筑艺术反映了明代初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侧面。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十)

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入关以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县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由于两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东、西二陵在规制上基本沿袭明代,所不同的是陵冢上增设了月牙城。另外,明十三陵中,只有长陵有"圣德神功碑",而清东、西二陵中则有数通。陵园的布局与明代相比也发展到更成熟的阶段。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都由石像生、大碑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等大小建筑组成。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附有皇后和嫔妃的园寝。

    清东陵和清西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与历代帝王陵园相比,它的年代距今最近,影响也较大,在陵寝发展史上处于突出的地位。中国劳动人民富裕清东陵、清西陵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是祖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清初三陵

    清入关前,努尔哈赤的福陵、皇太极的昭陵以及清远祖的永陵,统称"清初三陵"。 清入关前的陵寝建筑即发扬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又有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与入关后的清东、西二陵不同,它突出地将陵区的自然风光和封建城堡式的建筑布局相结合,陵区充溢着古朴、肃穆、神秘的气氛。

永陵

    永陵是努尔哈赤的远祖、曾祖、父亲、叔父及其妻子的墓地。努尔哈赤在辽宁省新宾县内。背依启运山,前临苏子河,与烟囱山隔山相望。永陵陵园较小,但景深开阔,风光旖旎,犹如点缀在万山丛翠中的一片红叶。

    陵园四周绕以红墙,南门内横排四座碑亭,碑石#立,碑文洋洋数千言,均是为祖先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碑亭往北是启运殿。启运殿是祭祀谒拜祖先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黄琉璃瓦顶,殿内四壁嵌饰着五彩琉璃蟠龙,殿堂供设暖阁、宝床和神位,殿前还有焚#楼。启运殿往北是宝城,城中陵冢环列,均为平地起封,封土下为地宫,其中多为拾骨迁葬,可能还有衣冠葬。永陵陵园原有老榆树一株,乾隆皇帝曾东巡到永陵,为之作《神树赋》,并御笔亲书,刻碑石于配殿之中。

    永陵在清初三陵中规模最小,因为葬者生前都没有当过皇帝,也没有称过汗,只是祖以子显而已。

福陵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高皇后的陵墓,又称"东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的丘陵地上,前临浑河,背依天柱山。万松耸翠,大殿凌云,山陵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独具风格。

    福陵面积达十九多万平方米。陵园两侧分布着下马碑、石狮、华表和石碑坊。门内苍松林立。进入陵门,地势逐渐升高,一条一百多级的石阶在苍松之间斗折蛇行,盘山而上,具有"山势峻拔,蹬道层折,深邃高耸,幽冥莫测"之感。攀上台阶,穿过石桥,迎面便是碑楼。碑楼内竖立由康熙亲自撰文的"大清福陵圣德碑"一通。碑楼后是一座古城堡式的方城,这是#拜祭祀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

    清朝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祭祀祖先,每年祭祀活动多达三十多次。祭祀分为大祭、旁祭、小祭和特祭四种。大祭在每年的清明、中秋、冬至和立春举行。旁祭是在努尔哈赤和高皇后的忌辰举行。小祭在每月阴历初一和十五举行。特祭是遇国家大典的临时祭祀。祭祀所用物品都有一定规格和数量。顺治年间规定,大祭用牛、羊、猪各一头,献果酒、点香烛,焚#,祝词,行大礼。清中叶以后,流民起义不断,清朝统治者为了求救于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大清统治的稳定,进一步扩大了祭祀的规模。大祭祭品增加到牛二头、羊四只、面八百斤、油四百斤。每年仅祭祀富陵就用银五万两。

    福陵川水萦绕,高山似拱,幽静肃穆。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掩映于松海葱郁、蓝天白云之间,巧妙地将山陵建筑融会于山光水色之中,极为优美和谐。解放后,福陵经过修缮,再添新姿,成为人们访古游览的胜地。

昭陵

    昭陵是清初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是清黄太极的陵墓。昭陵陵山为人工推造而成,号称隆业山,占地面积达十八万平方米。

    整个陵墓可分为两个部分,从下马碑到大红门是一个部分,下马碑在陵区的最前面,碑文用满、汉、蒙、藏、回五种文字镌刻着"亲王以下各等官员至此下马",以显示陵区的神圣和庄严。

    陵区的第二部分是大红门到方城。大红门上镶有五彩琉璃蟠龙,门里有石雕华表和六对石兽,雕刻非常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石马"大白"和"小白",据说是仿照皇太极生前心爱的两匹坐骑雕琢而成,英姿勃发,大可以和唐太宗昭陵六骏相媲美。

    陵区第三部分是庞大的方城和后面的宝城,这是陵园全部建筑的主体。方城内的隆恩殿是供奉神牌和祭祀的地方,庄严肃穆。在明楼上立有"太宗文皇帝之陵"石碑一通。方城的四隅建有角楼,把清初城堡式建筑艺术和中国传统的陵园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宝城的中间有半月型的宝顶,就是埋葬皇太极和皇后的地宫,北依窿业山,气势壮观。

清东陵

    清东陵在河北省尊化县的昌瑞山下,是清朝入关以后营建的最大的陵墓区。整个陵区划分为前圈和后龙两部分,前圈是陵园建筑区,后龙是衬托山陵建筑的北隅,范围很广。

    东陵背依昌瑞山。历史记载,这块地方是由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清入关之后,有一次顺治皇帝狩猎,偶然来到昌瑞山下,停辔四顾,惊叹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说完就取出佩仍向远处,对侍臣说:"落处定为穴。"由此开辟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陵墓区。清东陵的陵园布局以孝陵为中心,东边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西边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和咸丰皇帝的定陵。陵园里一共葬有一百五十多人,包括五个皇帝、十五个皇后,还有很多皇贵妃、贵人、常在、答应、格格、阿哥等。

孝陵

    孝陵在昌瑞山的主峰下,是顺治皇帝的陵墓。

    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汉白玉制成的。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刀法精湛,气势雄伟,成为清代石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紧靠石牌坊是大红门。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红墙迤俪,肃穆典雅。门前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石碑。

    穿过大红门,迎面是碑楼。碑楼中立有两通高大的"圣德神功碑",碑上分别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镌课着顺治皇帝一生的功绩。它是清初政治、军事的一个侧面,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满清统治者入关后统治政策的方略和顺治其人。

    龙凤门位于神道中间,,三门六柱三楼,彩色琉璃瓦盖,龙凤呈祥花纹装饰,富丽多彩。显示了神道的悠远和风光的优美。过龙凤门是七孔桥。它是东陵近百座石桥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有趣的一座。桥身全部用汉白玉石拱砌而成,选料奇特,如果顺栏板敲击,就会听到五种音阶金玉般的声响,人称"五音桥"。

    神道北端是巍峨的隆恩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为了推崇皇权,清朝统治者不惜工本,极力装修隆恩殿,金龙环绕,富丽堂皇。 

裕陵

    清东陵中地宫情况,以乾隆的裕陵最有代表性。

    裕陵地宫是拱券式结构,全部用雕刻或加工过的石块砌成,布满了与佛教有关的各种经文和图饰雕刻,犹如一座地下佛教艺术石雕馆。地宫内尽管图文繁多,但是并不显得杂乱,相反给人一种相互衬托,浑然一体的感觉,充分反映了清代石雕工艺水平的高度发展。

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的定东陵是我国现存规制豪华,体系比较完整的一座皇后陵寝建筑群。

    定东陵一直修建了十年。但慈禧总觉得不称心,不惜劳民伤财,拆除重建。重建后的隆恩殿气概非凡,金碧辉煌,使人仿佛进入黄金世界。殿内有六十四根金龙盘玉柱,用极为珍贵的黄花犁木构成。金龙用弹簧控制,龙头龙须可随风摇动,金光闪闪,似真龙凌空,扶摇直上。隆恩殿前有龙凤彩石,慈禧役使工匠用突雕的手法,使凤在上龙在下,构成一幅金凤戏龙的景象,充分反映了这位政治野心家的独到用心。

    慈禧定东陵地宫比乾隆更为奢华。地宫珍宝不计其数。其中慈禧口中所含的一颗夜明珠,能分开合拢,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以照见头发。直到地宫封闭前夕,还不断往里面安放各种稀世珍宝,奢华之极,骇人听闻。

清西陵

    清西陵在河北易县城的永宁山下,东距北京市一百二十多公里,是清入关后营建的又一处规模较大的陵墓区,也是历代帝王陵园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陵域北起奇峰岭,南到大雁桥,东自梁各庄,西止紫荆关,方圆八百平方公里。

    陵区内共有帝陵四座:雍正帝泰陵、嘉庆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光绪帝崇陵。还有不少后陵、妃陵、公主墓等。清西陵的开辟始于雍正皇帝。

    清西陵还有一座没有建成的帝陵,是中国末代皇帝傅仪的陵墓。傅仪去世后,骨灰曾归葬八宝山公墓;据报载,1994年,傅仪的骨灰又葬入清西陵。

泰陵

    根据"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制度,雍正本应当随父葬,但雍正却另辟兆域,在距离东陵数百里以外的易县营建泰陵。其原因,传云他篡改康熙的遗诏,皇位得之不正,心怀内疚,因而不愿葬在其父之旁。

    泰陵的建筑历时有八年。泰陵是清西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也是西陵陵园的核心部分。前后有三座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和一条宽达十多米、长五公里的神道,通贯陵区南北。神道两侧的石像生有石兽三对、文臣一对、武臣一对。泰陵石像生采用写意的手法,以浓重粗大的线条,勾划出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再用细如绣花的线刻,表现细节、花纹。体现了清代石雕艺术独到的雕刻技法。

    神道北延,是泰陵神道碑亭。碑亭内矗立着一通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的雍正皇帝谥号的石碑。碑亭北是东、西朝房,是制作和存放蔬菜、瓜果、点心的膳房。东、西朝房北,过隆恩门就是泰陵的主体建筑--隆恩殿。隆恩殿由东西配殿和正殿组成,东殿是放置祝板的地方,西殿为喇嘛念经的场所。正殿在正中的月台上,巍峨高大。殿内明柱贴金包裹,顶部有旋子彩画,梁坊装饰金线大点金,金碧辉煌。

慕陵

    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是清西陵中最西的一座帝陵,形制别具一格。

    根据清代规制,帝名陵名一般是由后代皇帝敬定的,但是慕陵的陵名据说是道光皇帝亲自拟定的。他临终前曾说:"敬瞻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迩,呜乎!其慕与慕也",而后把谕旨存放在大殿的东暖阁。道光皇帝死后,咸丰即位,重读遗诏,见"其慕与慕也"一句,心领神会,于是命名为慕陵。

    慕陵在清代帝陵中,规制最为简约,没有方城、明楼、地宫和神德神功碑、华表及石像生,但工程质量坚固精细。隆恩殿都是用金丝楠木构造,不施彩绘,以蜡涂塘,精美异常。整个天花板上,都用香气馥郁的楠木以高浮雕的手法,刻成向下俯视的龙头。众龙吞云喷雾,栩栩如生,使人们走进殿内仿佛置身于"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艺术境界。

    慕陵的围墙不挂灰、不涂红、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墙顶亦以黄琉璃瓦覆盖,灰黄相映。随山势起伏,把殿亭、宝顶环抱在陵墙内,显得清明、肃穆。尤其龙凤门前二棵枝叶繁茂,造型独特的迎客松,为慕陵增添了诗一般的韵味。一棵主干微斜,枝叶向上呈圆形,边缘翻卷,形似彩盘,犹如侍女顶盘祭奠,另一棵弯腰颔首,彬彬有礼,象在恭谦地迎接来客。 

崇陵

    崇陵是光绪死后,开始修建的,到清朝灭亡时尚未建成,后由大臣梁鼎芬向逊清遗老捐集款项继续修建,得以完成。

    崇陵地宫虽规制并不宏大,但工料之精、耗银之多也是相当可观的。墓道有四重石门,每重门由两扇整雕的清白玉石合成。上面有菩萨浮雕一尊,菩萨头带佛冠,身披袈裟,足登莲花座,善心善面地恭身挺立在石门上,护门念经。

    地宫内床为青石雕成的须弥座,上面左右并排停放着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棺椁四周镌刻有藏文和梵文经咒。隆裕后棺盖顶有一幅精美的石雕线刻画。整个画面布局紧凑,造型生动,刀法精细,线条镀金。

    崇陵地宫曾被盗掘,当年盗墓留下的残迹还在,四重石门洞开,光绪皇帝的棺椁被用刀斧凿成一个大洞。隆裕皇后的棺椁盖也被撬开,隆裕皇后口中的珠宝被盗贼取出,地宫内随葬物品被洗劫一空。盗贼为发现光绪皇帝的棺椁底下的"金井",中国考古工作者,从中掘出珍珠、翡翠、玉石、子母铁球等珍贵文物二百多件。

    崇陵地宫经过整理和修饰,已正式对国内外游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