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鹰领主校对版:师爱是一种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0:29:45
                                                                 师爱是一种能力                                                                文/东方        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读过高尔基的一句名言“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情,而真正要教育他们则是一件大事。”当时没有全部参透其中的含义,直到上周政治学习看了张红老师的《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才如醍醐灌顶。是呀,师爱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一种情感、一种责任,还是一种能力。          这不由得我想起一个案例:开学不久,某年级一位班主任老师在教室和学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老师气得几乎昏厥,学生还很“嚣张”,基于事态很严重,年级主任把我请了过去。看到老师流泪和全身发抖的样子,说句实话心里很不是滋味,(班主任老师实在是太辛苦了)同时对学生的“嚣张气焰”也很气愤。其实,事件的起因非常简单,就是该生(单亲家庭)违反了班级纪律之类的,可是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却很尴尬,学生拒不认错,老师颜面全无。         这是位很负责的老师。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老师几乎是哭述着去该生家家访多少次、找家长沟通多少次、和学生谈心多少次、多少关爱种种。而这位学生呢,不但没有感激之情,就连最起码的同情都没有,还向我们控诉老师的种种“罪行”,什么当着全班面批评语言刻薄、什么“歧视座位”、什么对待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态度不一……最不能容忍的是老师曾经暗示家长他有心理疾病……         写到这我陷入了沉思:是不是我们的方式方法真的有问题?另外,爱学生要让他知道呀!作为老师如何提升我们爱学生的这种能力呢?          

1、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师爱不同于普通的怜悯和简单的同情,也不是一时的情感冲动,它要求老师必须达到一定道德自由的境界才能准确把握。如果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教师必将陷入日常是非厉害中难以自拔,自身无法自由,又如何能够做到心平气和、宽容大度? 叶澜老师曾这样描述过教师的个性:一个有资格当教师的人,应该是一个热爱生命、珍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人,应该是一个开朗、热情、胸怀宽广的人。  
         海纳百川,有容纳大。比大海还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宽广的应该是人的胸怀。一个有宽广胸怀的教师怎么能不受学生爱戴?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唯有教师的人格高尚,才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何为教育,教育就是人格对人格的教育,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化。

2、掌握沟通和表达技巧

林崇德教授指出:“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由于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教师总习惯把爱藏在内心深处,板起面孔和学生交往。另外,我们也确实缺乏恰当的沟通表达技巧。因此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深爱学生的,但学生的感受却恰恰相反。这种现象令人深思。在师生交往中,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除了学习运用语言、教态及其它手段外,还要针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掌握不同的沟通技巧。外向型的孩子可以通过谈话、聊天等途径,内向的孩子可以采用书信交流的方式……

3、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

1)了解是爱的根基。师爱应该建立在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当我们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要尽快着手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学习特点等,熟记于心,这将为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创造前提,为我们选准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创造条件。

(2)尊重是爱的保证 。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尊重、信任永远是教育成功的砝码。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我们要像保护珍贵瓷器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

(3)倾听是爱的表现。教师要学会倾听,以真诚的态度接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长久以来,教师习惯居高临下地说和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双方的心灵沟通,也不利于教师真正地理解学生。同时教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识和疏导技巧。除了倾听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正确面对发展中的问题。

(4)平静的欣赏差异是爱的关键。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班主任老师要平静的欣赏差异的美丽,正所谓十个指头长短不一,学生个性存在差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  事实上,教育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领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尊重差异就是对学生潜能的尊重,我们不应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而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让每个学生都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5)鼓励、赞扬与热情的期待是爱的润滑剂。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德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班主任老师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赞美,其实它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获得成功或获取点滴进步时给予由衷的赞美,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热情的期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师爱,是一种温暖的抚爱;师爱,是一种殷切的期待;师爱,又是一种巧妙的忍耐。“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爱”是教育的源泉,是获得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教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批评教育都产生不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