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秀三件套使用步骤:多国为何“亮剑”北极?(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8:35:52
   

图为北冰洋上的北极熊。(资料图片)

图为加拿大总理哈珀观摩加拿大军队北极军演。(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从目前看,应对北极气候变化、北极环境保护、北极资源的合作开发是较易实现的三个领域……中国参与北极资源开发最终将是“多赢格局”。

  ——江南社会学院教授 陆俊元

  中国应抛弃北极事务上的“局外中立论”,应对外强调与宣传“建设性参与者”的积极角色定位,从易合作、敏感性低的层面参与到北极事务中。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郭培清

  新闻背景

  连日来,加拿大在北极举行了史上最大规模军演,来自陆海空、海岸警卫队以及政府多个部门的超过1100人参加了军演,再次点燃了各国对北极的“热情”。8月22日,丹麦公布北极战略,宣布将于2014年12月之前向联合国提交延伸大陆架200海里申请;23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前往北极视察,向国际社会宣示其维护北极主权的决心;还有媒体披露,俄罗斯数月内将对北极提出领土要求。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种种迹象表明,各国频亮“肌肉”表明北极步入“抢地大战”新时代。北极局势总体处于可控范畴,军事冲突一般不会出现,而意外的军事冲突——比如战机相撞等,具有不可预测性,这增加了北极的复杂性。对中国来说,应该抛弃在北极的“局外中立论”,强调“建设性参与者”的积极角色定位,从易合作、敏感性低的层面逐步参与到北极事务中来。

  背景

  冰冷北极:

  三大战略价值

  北极的战略价值显然不仅是油气资源如此简单,江南社会学院北极战略问题学者陆俊元教授表示,具体来看,北极的战略价值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北极“区位作用”特殊,处于“三大战略中心地带”的延伸点。从地缘政治上说,世界的三大战略中心都集中于北半球,分别是北美区域、以西欧为中心的欧洲区域、东亚区域。三大战略区域都有大国的身影,最大的对抗在俄美之间。而北极作为战略力量攻防的“必经之地”,对各战略中心地带来说都非常重要。

  2.区位的交通价值具有战略意义,可从“空中、水下、地面”得以体现。首先,从传统上看,制空权早是二战以来各国重视的军事领域。随着航线技术的进步,北极正是一条最捷径的“空中走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北极上空的“飞越权”;其次,如今很多国家都在争夺北极“水下”控制权,发展水下潜艇技术,北极是一个天然的“地下通道”;再次,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水面”争夺。随着北极冰雪融化速度加快,航道价值诱人。从传统航线来说,进入欧洲都需绕过印度洋、地中海,如果开辟北极航道,路线大大缩短,北极航运正成为各国争夺的“交通热线”。

  3.拥有丰厚的油气资源。北极号称“第二个中东”,油气资源早就被各国重视,是一个资源开发的“处女地”。  

图为普京观摩俄军北极军演。(资料图片)

  现状

  多国军演:

  为“抢地”争主动

  8月5日~26日,加拿大在北极举行史上规模最大军演,显示加拿大在北极“永久性和季节性”的存在能力。对此,陆俊元指出,近年各国在北极军演明显增加,呈现日趋频繁化、常态化、规模化的特点。

  在陆俊元看来,北极军演大概可分为两个层次。一类是以北约为首的集团性军演,往往针对俄罗斯。从地缘角度看,俄罗斯在北美与欧洲方向的北高加索地带都受到压制,对于自己的战略空间被压制,俄罗斯都曾作出一系列反击行动,比如插旗、战略轰炸机巡视北极等。

  另一类北极国家单独的军演。其中,地缘优势明显的加拿大表现最突出,军演已机制化、常态化,每年8月都会举行军演。此外,美国、挪威每年也都有类似军演。

  在陆俊元看来,军演是宣示主权、“抢地大战”的“先遣队”,目的是为了在北极事务中争取主动,在未来航道、资源开发、争夺领地上做准备。

  不过,陆俊元认为,北极地区的核心5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磋商机制,北极局势总体会处于可控范畴,军事冲突一般不会出现。但有一种事态不可预测,这就是意外的军事冲突,比如战机相撞等。此前美苏都发生过潜艇相撞事件,一般都会选择“冷处理”。

  开发

  非北极国韩国:

  获得北极资源开发权

  北极拥有全球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同时拥有全球30%未开发的天然气储量和9%的煤炭资源。 对如此丰富的资源,北极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大规模开采。

  北极资源开发存在“非北极国家”与“北极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中国海洋大学极地问题学者郭培清教授认为,在北极国家之中,具有地缘优势的俄罗斯走在资源开发的前列,俄罗斯已经在开发靠近大陆架、巴伦支海海域的油气资源。目前,美国的石油集团与环保集团的争论激烈,对北极资源开发较慎重,但已经在筹划北极资源开发。

  郭教授指出,目前“非北极国家”对北极日趋重视,主要集中于中日韩三国。

  值得关注的是,“非北极国家”韩国在北极资源开发上走在前列,于今年1月取得北极圈资源的开发权——尽管规模不大,但为开发北极圈资源提供了跳板,可谓意义重大。


多国关注中国北极政策

  此前,还只有国际大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加拿大、挪威等北极圈国家参与开发北极资源。

  刚从美担任访问富布莱特学者1年归国的郭教授指出,对于类似中国的“非北极国家”的动向,美国、加拿大等国有一批精通中文的研究学者,随时在关注我国对北极政策的最新动态,充分显示了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过度焦虑。

  对策

  抛弃“局外论”

  建设性参与北极事务

  今年5月,北极8国召开北极理事会,强调8国在北极上拥有“特权”,以此排除“非北极国家”参与到北极事务中来。

  对此,郭培清教授表示,这完全是北极版本的“门罗主义”,北极毕竟不是“北极圈国家”的北极,8国今后不可能实现排斥非北极国的意图,这是因为,首先,北极圈8国分歧严重,内部不可能“一致对外”;其次,8国也表示将按《联合国海洋公约》处理争端,而这个国际性条约显然不仅仅是北极国家之间的事;最后,北极的保护、开发、利用,显然也离不开“非北极国家”的积极参与。

  陆俊元教授认为,北极事务正在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北极战略政策的制定刻不容缓,因为其他大国都有了成型的北极战略政策。从目前看,应对北极气候变化、北极环境保护、北极资源的合作开发是较易实现的三个领域。尽管油气开发相对敏感,但北极资源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单靠北极圈国家难以实现,而且我国还是资源消费的“大户”,我国参与北极资源开发最终将是“多赢格局”。

  至于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定位,郭教授指出,大国战略必须囊括北极,中国应抛弃北极事务上的“局外中立论”,应对外强调与宣传“建设性参与者”的积极角色定位,从易合作、敏感性低的层面参与到北极事务中。他认为,中国的和平外交大战略有利于化解各国对中国的担忧。

  从当前看,中国应加紧国际政治与专业方面的研究,否则恐怕难在北极事务方面成为重要的建设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