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棍创意手工图片:高晓岩:我为何轻蔑茅盾文学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9:36:05

高晓岩:我为何轻蔑茅盾文学奖?

2011年08月25日 20:00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如果文学评奖惟主题是问,或思想先行,就可能“阉割思想和文学想象力”

  【背景】8月20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果出炉,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最终获奖。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作家协会主持评选的长篇小说奖。今年3月,中国作协开始征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自8月初起,评委们经五轮实名投票,从81部备选作品中选出了五部获奖作品。

  评委会称,本次评选采用实名投票,评委投票情况公开。每一轮投票结果都公布在中国作家网上,从第三轮投票开始,每部作品的获票数量也公布于众。

  但是,公众发现,多数备选作品出自省级作协主席、副主席之手。对此,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曾回应称,“作协主席、副主席本身就具备一定实力,才能担任职务”。他们被提名,是“因为具有创作实力,写出了好作品”。

  据财新记者统计,第三轮投票后,20部提名作品中,15部作品的作者任职作协,仅五部作品的作者没有作协任职。最后获奖的五名作者中,张炜、刘醒龙、莫言、毕飞宇亦在中国作协或地方作协任职。

  茅盾文学奖为何难以获得公众的认可?文学评奖还有公信力吗?

  资深媒体人、出版人高晓岩指出,此次茅盾文学奖评选,未能推出一位新作家,也未有一部作品让人真正信服,五位老面孔携五部不怎么新的作品获奖,可称得上是一个最平庸的结果。

  他指出,若把这五位获奖者换成其他五名优秀作家,或者把这五部获奖作品换成作者的其他作品,也是可以的。因此,茅盾文学奖成为一个可以任意置换获奖对象的奖,一个可以被人轻蔑的奖。

  这几乎是一个注定的结局。据组织者称,该奖的评选,旨在倡导四种思想和精神:一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四为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

  高晓岩认为,上述评价标准固然无比正确,而且无可厚非,但如果文学评奖标准惟主题是问,或思想先行,就可能“阉割思想和文学想象力”。而用这把尺子选出来的作品,惟一可以保证的只是“政治正确”。

  中国作协为了确立已经非常微弱的权威性,打消公众对近几届评奖诸种不公的诟病,改用实名投票。但是,至今大多数评委不为人知。而十几位知名评论家,即使有自己独特的判断,也终被平均化。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符合组织预期的结果,是作协集体意志的产物。

  为了此次评奖,中国作协还做了一系列配套组织。比如,设立评选办公室、组织评委集中阅读作品、设立纪律监察,以为借此就可实现“公开公正公平”。但是,高晓岩认为,从评奖过程看,并非如此。

  据评委盛子潮介绍,此次获奖作品中,张炜450余万字的煌煌巨著《你在高原》,共十册,大多数评委只看过四五册。如果众多评委把票投给一部自己都无暇看完的作品,岂不滑稽?但是,这就是刚刚发生的现实。

  高晓岩指出,这次茅盾文学奖评选,在文学性上或许可以扳回几分,但在优秀度上却难以服人,最终还是丧失了评奖的意义。该奖曾是文坛的一件大事,但后来逐渐走入权力和市场操纵的魔道,几乎失去公信力。其评选出来的作品,也难以激起公众的阅读热情。

  高晓岩由此认为,茅盾文学奖已成为一个国家意识形态控制手段的奖项,也该寿终正寝了。■

  (财新见习记者 林韵诗 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