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燐生子同文:关于《老子》研究的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9:45:21

关于《老子》研究的反思

作者:陈鹏  来源:拙风文化网

  摘要:老子思想博大精深,自《老子》成书以来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且成为一种造就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因素及道德准则。然而,基于种种原因,自战国至今,众多名家、学者对老子思想的认识存在着许多误解,不利于我们深入理解老子思想内涵。本文从老子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时代背景出发,对一些关于《老子》的错误认识进行反思。

  关键词:《老子》 文化背景 政治哲学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界呈现出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家辈出,纷纷著书立说。其中,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且深远影响的著作应当首推《老子》。这部成书于2500年前的哲学著作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对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也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关于《老子》的研究在二十世纪出现过若干偏差与误解,这些偏见的产生又引发了研究方法上的失误。有些学者采取一种先验的态度去研究这位思想家,却忽略了老子思想是诞生在一种怎样的文化环境与时代背景下,仅凭一些字面上的肤浅分析就擅下结论。常金仓先生在他的论著中提出了一种正确的认识态度:“任何思想家降生人间的时候,他首先是降生于一种先赋的文化传统之中,这种文化传统的濡化作用,将建立起他最初的是非好恶标准,在日后的社会生活经验中,针对他感受到的社会问题,就要提出相应的应付办法,而寻求什么样的思想资料和思维方式,都要受到那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这种客观的认识态度对《老子》的研究进行反思。

  一、“阴谋家”老子

  《老子》三十六章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此章本是运用辩证的思想对事态的发展提出的对策却成为批判老子提倡权谋之术的口实。最早对这一章产生误解的是韩非子,在《韩非子·喻老》篇中就有这样的论断:“越王入宦于吴,而观之伐齐以弊吴,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于江济,强之于黄池,故可制于五湖,故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晋献公将欲袭虞,遗之以璧马;知伯将欲袭仇由,遗之以广车,故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现代学者对这种见解持赞同态度的也大有人在,如钱穆评价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时认为“此乃完全在人事利害得失上着眼,完全在应付权谋上打算也。故老子教人知其雄而守其雌,知其白而守其黑,知其荣而守其辱。彼所想像之圣人,在其心中。对于世俗间一切雌雄黑白荣辱,不仅照样分辨得极清楚,抑且计较得极认真”。在他看来,《老子》书中处处都体现出政治权术思想,老子已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造成这些误解的原因在于对《老子》的断章取义,没有把各个篇章联系在一起做出整体性的把握。如果认真阅读《老子》就会发现,其实老子在他的书中就已经对这种误解做出了反驳: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从以上数语便可看出,老子是反对智辩伪诈的,又怎会反过来提倡权谋之术呢。冯友兰就曾说过:“此非《老子》之尚阴谋,老子不过叙述事实耳。”所以老子并不是什么“阴谋家”,老子只是通过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辩证思考来佐证自己的政治主张。而韩非子也并非不懂得老子思想的本意,他的用意是借老子之“道”以宣扬法家的治国主张。《韩非子·主道》曰:“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认为“道”有两重涵义:其一是“万物之始”,即世界的本原,这是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其二是“是非之纪”,这一观点则融入了法家的思想,将“道”视为评判是非的准绳,其本质是提倡法治。实际上,韩非子是站在法家的立场上,从法、术、势三个侧面阐发老子思想,将老子思想解释为政治权术。韩非子虽然继承了老子学说,但却是为法治服务,其目的是宣扬法家的政治主张,这也是韩非子援道入法的原因。与此同时,稷下黄老学派在坚持道家理论的基础上也吸收了法家的精神,提出“道生法”的观点。《管子·心术上》曰:“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这些观点都是对老子思想的发挥和延伸,已超出了老子的本意。虽然各家学派与老子思想有着极深的学术渊源,但对于老子思想的解释却融入了各自的政治理念,目的是为阐述各家学派的政治主张。所以不应将已经流变的学说归于老子,从而造成对老子思想的曲解。

  二、“无政府主义”的老子

  在二十世纪初期,胡适曾提出“革命家之老子”的观点。针对《老子》书中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与“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胡适认为“老子思想中的政治,是极端的放任无为,要使功成事遂,百姓还以为全是自然应该如此,不说是君主之功。故‘太上,下知有之’,是说政府完全放任无为,百姓的心里只觉得有个政府的存在罢了;实际上是‘天高皇帝远’,有政府和无政府一样”。胡适的这种论断片面地强调了老子的“无为”,而忽略了“无为”的真正目的是“有以为”。“无为”是不妄为,并非是排斥政府的“无政府主义”。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是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诸侯并起,各自为政,争夺霸权。各国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多所作为,法令屡更。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却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制造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社会反而越治越乱。所以老子纠正道:“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由此可见,老子主张“无为”是反对政府对社会干预过多。“无为”是手段,是策略,目的还是有为。故《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其实老子并没有反对政府的存在,而恰恰是为巩固这个政府的统治出谋划策。可见老子并非无政府主义者,老子的思想正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哲学。

  三、关于阶级分析法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术界,由于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在历史研究中阶级分析方法十分盛行,对于《老子》的研究也不例外。虽然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研究《老子》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但采用这种方法是否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老子思想呢?恐怕是事与愿违。

  有许多著名学者都曾使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老子》进行研究,如冯友兰、侯外庐、任继愈、吕振羽等。其中冯友兰的观点较具代表性。从阶级分析的方法出发,冯友兰认为《老子》的思想是对于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面临急剧崩溃提出的一些维持现状和防止矛盾转化的观点,即应付地主阶级夺权的策略,这一切都归因于老子是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阶级根源。冯友兰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没落的奴隶主阶级,还是怀念它以前的威势与光彩,但是现在没落以后,它处于软弱和不光彩的地位。它虽也只好‘守其雌’、‘守其辱’,但还是念念不忘于它的已失的天堂。”实际情况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诸侯恃强凌弱,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老子有感于此才提出“知雄守雌、知荣守辱”主张,劝谏当时的统治者以守雌、守弱的态度稳固其统治基础。正如老子所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由此可见,老子提倡的是君主的一种治国之道,无论地主阶级还是所谓奴隶主阶级,都须如此办理,其中并不涉及为哪个阶级服务的问题。所以这种思想并非根源于某种阶级属性,而是对传统贤圣之德的继承。我们应该分析这种“知雄守雌”的观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如何产生的,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如果以一种先入之见来进行考察,则得出的结论往往是臆测。以此看来,虽然阶级分析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研究方法,但是否适用思想家研究,这却需要慎重地对待了。

  通过以上的反思可以发现,直至今天,我们在许多方面并未正确认识《老子》思想。老子曾这样感叹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这是老子自己道出了世人误解他的原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不见其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从这些主张可以看出,老子提倡的是为政的方法与策略,以及一个优秀的统治者应该具备品格。其实老子并不是什么阴谋家,革命家,或是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上说话,《老子》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哲学。

  参考文献:

  [1]常金仓:《二十世纪古史研究反思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2]钱穆:《庄老通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
  [3]《十家论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
  [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