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飞狐聂远版演员表:(0625)谷城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30 00:00:34

谷城

  谷城

谷城,今湖北省襄樊市所辖的一个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居襄樊市西北边缘,武当山东南麓,汉水中游的西南岸。特产有:茨河镇筑阳腐乳 , 口味独特。 筑阳腐乳石花镇石花霸王醉,极至口感,中国第一高度,湖北极品酒。

目录

历史沿革筑阳腐乳

  据《九域志》载,“谷城,因神农氏在此尝植五谷得名”。自西周为谷国。秦朝始建筑阳县。东晋、战国、汉朝、北周等时期,县制几经更改,境内先后设置扶凤郡、义成郡、宜禾县、泛阳县、万年县、义成县、安养县等。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更名为谷城县。隋、唐、宋、元、明、清及辛亥革命先后隶属南阳郡、襄阳郡、荆州都督府管辖。民国十八年,成立县苏维埃政权。1947年11月,成立谷城县爱国民主政府,隶属桐柏军区三专署,1948年7月3日,全县解放。1949年10月,成立谷城县人民政府,1956年改称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成立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复称县人民政府,隶属襄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0月,隶属襄阳市人民政府至今。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地理位置

  谷城县位于鄂西北,汉水中游西南岸,武当山脉东南麓,地跨北纬30°5

谷城

3'至32°29'40'',东经111°07'30''至111°52'。南依荆山,西偎五当,东临汉水,南北二河夹县城东流汉江,西北、西南三面群山环抱,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最高1584米,最低71。东西长69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25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4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5.34%;水域面积119平方公里,占4.66%。县城居县境东部边缘中段。东南距襄阳市77公里,东北距老河口20公里。

气候特征

  谷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常绿阔叶混交林自然带,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均降水800至1200毫米,年均气温15.4°C,极端最高

谷城

温41.4°C,极端最低温-19°C,年日照时数1894.2小时,日照率43%,无霜期234天。

行政区划

  谷城县下辖8个镇,1个乡、1个镇级市和1个国营林场:城关镇、五山镇、冷集镇、紫金镇、盛康镇、南河镇、庙滩镇、茨河镇、赵湾乡、石花市和薤山林场,共有404个村(居)民委员会,200个村(居)民小组。

人口状况

  全县总人口556066人,132142户。其中:农业人口442978人,非农业人口113088人。民族以汉族为主,且有回、土家、满、蒙古、藏、苗、瑶、壮、侗等少数民族杂居。

历史变迁

  谷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比较深厚。在公元前11世纪时,西周时为谷国,都城建于谷山。春秋战国时归属楚国为筑阳,自隋起称为谷城,隶襄阳郡,属荆州。一直沿袭至今。一说春秋时吴国名相伍子胥为谷城冷集区沈湾人。西汉时,谷城为丞相萧何的封地。明初,永乐皇帝巡历谷城时,曾钦命少林高僧觉成重修承恩寺。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在谷城聚首,重举义旗。贺龙元帅曾在薤山建立红军司令部,李宗仁将军在五战区司令长官任上在谷城薤山建别墅,频频前往居住。民国初期属于湖北省襄阳道,民国后期,属于湖北省第五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1948年7月,始属桐柏行署汉南办事处。1949年7月,始属襄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始属襄阳市管辖。

风景名胜

  谷城以其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而享誉海内外。大薤山被誉为中国南避暑山庄,亦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南河山水风光旖丽多姿,且酷似三峡,而被誉为“小三峡”;千年古刹承恩寺,是湖北为数不多的皇家寺院。谷城境内众多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千百年来倍受中外游客的青睐,长年观光游客络绎不绝,历代文人游客曾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赞美诗篇。

经济状况

  2009年,在金融危机影响加深、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谷城县上下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县域经济保持快速建康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80.05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99亿元,同比增长75.7%;完成工业增加值37.11亿元,同比增长55.5%;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27.8%。 2009年,谷城县有多项经济指标跃居全市县市前列,其中国税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跃居全市县市第一;工业用电量累计达 4.8亿千瓦时,增长15.5%;四家企业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其中骆蓄公司跃居全国最大的车用蓄电池生产企业,锻造公司跃居全国最大的汽车转向节生产企业,三环车桥公司继续保持全国最大的汽车前轴生产企业,金洋公司保持全国最大的合金铅生产和出口企业。  谷城百业竞兴,商机无限,是投资兴业的乐土。谷城明礼诚信,尊商重商,是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谷城依南衔北,交通便捷,襄渝铁路、汉银高速公路以及316国道穿境而过,襄阳机场和武当山机场近在两翼。谷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初具规模,是鄂西北上空冉冉升起的一颗经济新星。全县初步形成了汽车配件、纺织服装、水力发电、化工建材、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六大“经济板块”,拥有国家火炬计划谷城节能与环保产业基地、国家级石花星火技术密集区等四张“国牌”,全县产值过30亿元的企业1家,过10元的企业12家,过5亿元的企业36家,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7家,过5亿元的2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15家,过百万元的企业88家。以三环车桥、锻造、骆蓄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是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十一五”末产值将达到100亿元。以金洋公司为骨干、以再生铅产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产业,5至10年内产值将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再生铅和铅合金生产基地。此外,以银纺石纺集团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以汉家刘氏茶叶、畜禽养殖、蔬菜为龙头的生态农业产业,以石花酒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以美亚达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十一五” 末都能形成10—20亿元的产值。2006年度,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9.72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0.8 %;全地域财政收入3.1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9亿元,分别增长11.4%和12.6%,国税收入1.31亿元,居襄阳市第一、继续在湖北省山区县市名列前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17元,分别增长5.8 %和11.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谷城县将按照打造“生态谷城、诚信谷城、和谐谷城”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谷城”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县、乡、村三个层面的特色经济,到“十一五”末,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将在“十五”的基础上实现翻番,主要社会指标力争在湖北省县市中处于先进位次,把谷城建成全省新兴工业城市和鄂西北最佳宜居城市。谷城是全国生态旅游大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产茶重点县。

民风人文

  谷城民风纯朴,社会和谐,是安居乐业的佳境。谷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三元(中原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交汇,五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存,形成了古今一脉、中西合璧的多元文化特质。“多元文化”培育了谷城人包容的情怀、纯朴的民风和祥和安定、和谐共进的社会风气。在农村,农民生活殷实,超过一半的农户住上了小洋楼;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全省“百镇千村”建设现场会、全省生态文明新村创建现场会先后在谷城召开。在城镇,超过60%的居民参加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整个社会祥和安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全县幸福指数、人的安全指数和全面发展指数、社会和谐指数名列全省各县市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卫生县城、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和全省平安县。 谷城面积2553平方公里,辖9镇l乡,村委会、居委会分别为252个、27个。年未有16.79万户、54.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87万人,男性28.15万人。人口出生率7.91‰,死亡率5.51‰,自然增长率2.40‰,符合政策生育率96.66%。县城区29481户、1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1万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23.43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第二产业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2008年3月,谷城县被省科技厅批准为“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谷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建设工作,编制了《湖北省谷城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走出一条“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谷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09年9月3日,科技部等18个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对试验区评审和科技部2009年第24次部务会的审议通过,谷城终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牌匾。

所辖乡镇

城关镇

  2002年,城关镇辖村委会28个,居委会11个。年末有29481户,1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349人。总面积147.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03公顷。在耕地面积中,水田1415公顷。2002年全镇有各种果林面积1500公顷,种植蔬菜6346公顷,瓜类933公顷,亩平纯收入分别为220元,1700元,600无。镇区建成面积10.664平方公里。居民29481户14.5万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70%。2002年,镇属工业有25家,总产值6838万元,其他权属企业7家,总产值1579万元。工业企业完成税收372万元,比上年增长8.77%。农业总产值35125万元。粮食总量7156吨。生猪年未存栏49547头,年内出栏48903头,畜禽鱼肉总产量5330吨。全镇完成税收1609.8万元,财政收入2014.4万元,支出2014.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10%、10.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0元。全镇有中学4所、小学35所,在校学生17021名,在任教师1566名。小学入学率l00%,升初中率98%,初中巩固率97.7%。  城关镇是鄂西北蔬菜第一大镇。全镇种植蔬菜3333.33公顷,建成蔬菜高科技示范园2个,春暖式、冬暖式大栅3000个,有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7个,外设100余个销售窗口,蔬菜外销率达95%,蔬菜产值2.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5%。

石花镇

  2002年,石花镇辖村委会37个,居委会8个。年末有28068户,10.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286人,总面积28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71公顷。在耕地面积中,水田3170公顷。2002年全镇有果林面积350公顷,种植蔬菜2739.1公顷,瓜类130公顷,亩平纯收入分别为2000元,3500元,2000元。镇区建成面积5.6平方公里。居民8552户38208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42.1%。2002年,镇属工业有28家,总产值53365元,其他权属企业1108家,总产值124342万元。工业企业完成税收1389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农业总产值15432.9万元。粮食总量31093.7吨。生猪年末存栏48445头,年内出栏63378头,畜禽鱼肉总产量3611吨。全镇完成税收2624.1万元,财政收入2624.1万元,支出2622.6万元,分别比上年持平、持平、增长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8元。全镇有中学6所、小学40所,在校学生18932名,在任教师1508名。小学入学率99.8%,升初中率98.9%,初中巩固率100%。  石花是谷城的工业大镇,工业总产值占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70%。2002年湖北骆驼蓄电池有限责任公司,产值1.1亿元,利税过1000万元。石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和金洋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值近亿元,利税都过500万元。

冷集镇

  2002年,冷集镇辖村委会29个,居委会2个。年末有12444户,52610人,其中农业人口48184户。总面积266.8平办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10公顷。在耕地面积中,水田2698公顷。2002年全镇有果林面积100公顷,种植蔬菜1216公顷,瓜类30公顷,亩平纯收入分别为l000元,2500元,1500元、镇区建成面积1.6平方公里。居民2240户8064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2002年,镇属工业有8家,总产值1050万元,其他权属企业62家,总产值1340万元。工业企业完成税收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业总产总值12850万元。粮食总量33317吨。生猪年末存栏24902头,年内出栏36455头,畜禽鱼肉总产量4160吨。全镇完成税收654万元,财政收入786万元,支出78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8%、8%。农民人均支配收入1700元。全镇有中学3所、小学32所,在校学生9473名,在任教帅646名。小学入学率100%,升初中率100%,初中巩固率98%。  冷集镇有湖北省花椒第一镇之称。全镇种植花椒2000公顷,实际收获1000公顷,产值3000万元。

五山镇

  2002年,五山镇辖村委会21个,居委会1个。年末有9400户,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170户,总面积250平办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82公顷,在耕地面积中,水田1310公顷。2002年全镇有各种果林面积2670公顷,种植蔬菜308公顷,亩平纯收入分别为500元,120元。镇区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居民1500户5000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8%。2002年,镇属工业有23家,总产值1002元,工业企业完成税收37.2万元,比上年增长4%。农业总产值9620万元。粮食总量16541吨。生猪年末存栏23698头,年内出栏19445头,畜禽鱼肉总产最3608吨。全镇完成税收313.2万元,财政收入659.2万元,支出659.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3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0元。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25所,在校学生5856名,在任教师353名。小学入学率100%,升初中率100%,初中巩固率98%。  五山镇坚持“以茶为主,多业并举“,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镇种植茶叶1733.33公顷,杜仲33.33公顷、花椒333.33公顷、板栗666.67公顷、黄姜66.67公顷,形成了多元化绿色经济格局。2002年全镇产茶1380吨,产值4000万元,实现利税280万元。

紫金镇

  2002年,紫金镇辖村委会27个,居委会1个。年末有7753户,25336人,其中农业人口20389人,总面积37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00公顷。在耕地面积中,水田535公顷。2002年全镇有果林面积600公顷,种植蔬菜140公顷,瓜类50公顷,亩平纯收入分别为500元,1000元,400元。镇区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居民842户3171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9%。2002年,镇属工业有6家,总产值2163万元,其他权属企业3家,总产值520万元。工业企业完成税收124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业总产值21340万元。粮食总量9842吨。生猪年末存栏15540头,年内出栏18061头,畜禽鱼肉总产量2087吨。全镇完成税收171.6万元,财政收入171.6万元,支出1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5.S%。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7元。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6所,在校学生3696名,在任教师301名。小学入学率100%,升初中率95%,初中巩固率98%。  紫金镇发展公司制农业为全市树立了典范。紫金镇运用动态股权制,在镇村干部中募集股金80万元,争取市县“112”工程配套资金80万元,注册绿源黄姜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带动黄姜种植。全镇种植黄姜333.33公顷,年产量1000万斤,产值1000万元,并运用公司制运作管理模式规范茶叶、板栗、耳菌生产。

赵湾乡

  2002年,赵湾乡辖村委会10个。年末有3101户,14970人,其中农业人口12844人,总面积3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308公顷。在耕地面积中,水田45.3公顷。2002年全镇有果林面积258公顷,种植蔬菜180公顷,瓜类75公顷,亩平纯收入分别为780元,718元,600元。镇区建成面积0.3平方公里。居民148户1001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0%。2002年,镇属工业有6家,总产值108万元,其他权属企业42家,总产值1012万元。工业企业完成税收18.8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业总产值4366万元。粮食总量5607吨。生猪年末存栏6272头,年内出栏9344头,畜禽鱼肉总产量1328吨。全镇完成税收76.1万元,财政收入64.21万元,支出15l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7%、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5元。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21所,在校学生2439名,在任教师172名。小学入学率100%,升初中率95%,初中巩固率100%。

盛康镇

  2002年,盛康镇辖村委会27个,居委会2个。年末有17205户,65267人,其中农业人口56821人,总面积3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01.7公顷。在耕地面积中,水田2187.5公顷。2002年全镇有果林面积1700公顷,种植蔬菜590.47公顷,瓜类1.33公顷,亩平纯收入分别为1200元、2100元、600元。镇区建成面积2.5平方公里。居民2596户8446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8%。2002年,镇属工业有7家,总产伉840万元,其他权属企业3家,总产值4360万元。工业企业完成税收26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农业总产值1.33亿元。粮食总量30040吨。生猪年末存栏33291头,年内出栏47429头,畜禽鱼肉总产量5530吨。全镇完成税收615.22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元。全镇有中学3所、小学29所,其中,村完小14所,初小15所,在校学生9879名,教师712人。其中:在任教师568名,现有离退休职工144人。小学入学率100%,升初中率95.1%,初中巩固率97.24%。

南河镇

  2002年,南河镇辖村委会19个。年末有5044户,20056人,其中农业人口19086人,总面积24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91.6公顷。在耕地面积中,水田262.3公顷。2002年全镇有果林面积1020公顷,种植蔬菜85公顷,亩平均纯收入分别为750元,480元。镇区建成面积O.2平方公里。居民221户992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2002年,镇属工业有3家,总产值542万元,其他权属企业,总产值900万元。工业企业完成税收95万元,比上年增长2.3%。农业总产值7336万元。粮食总量5162吨。生猪年末存栏6095头,年内出栏9215头,畜禽鱼肉总产量1535吨。全镇完成税收142万元,财政收入215万元,支出21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20.7%、19.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8元。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13所,在校学生4895名,在任教师212名。小学入学率100%,升初中率98%,初中巩固率98%。  南河镇旅游业是镇财政主要支柱。2002年共接待游客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00万元,提供财政收入175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45%。

庙滩镇

  2002年,庙滩镇辖村委会34个,居委会1个。年末有10989户,5.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135人。总面积23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04公顷。在耕地面积中,水田2140公顷。2002年全镇有果林面积136公顷,种植蔬菜1061公顷,瓜类200公顷,亩平纯收入分别为568元,1500元,1800元。镇区建成面积2平方公里。居民4200户1.8万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8%。2002年,镇属工业有28家,总产值2244万元,其他权属企业227家,总产值1O290万元。工业企业完成税收83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业总产值14858.7万元。粮食总量24509吨。生猪年未存栏21772头,年内出栏35616头,畜禽鱼肉总产量3568吨。全镇完成税收587.7万元,财政收入355.8万元,支出587.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3.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元。全镇有中学3所、小学4所,在校学生9078名,在任教师625名。小学入学率100%,升初中率97.13%,初中巩固率97.02%。

茨河镇

  2002年,茨河镇辖村委会15个,居委会1个。年有5368户,21473人,其中农业人口14730人。总面积1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27.2公顷。在耕地面积中,水田1064公顷。2002年全镇有果林面积1047公顷,种植蔬菜145公顷,亩平纯收入分别为360元,430元。镇区建成面积1平方公里。居民345户1366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2002年,镇属工业3家,总产值101万元,其他权属企业1家,总产值30万元。工业企业完成税收29万元,比上年增长3%。农业总产值6443万元。粮食总量14097吨。生猪年末存栏9409头,年内出栏10855头,畜禽鱼肉总产量1678吨。全镇完成税收188.6万元,财政收入398.06万元,支出405.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62.5%、13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0元。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9所,在校学生2857名,在任教师210名。小学入学率100%,升初中率96.2%,初中巩固率92.6%。  茨河镇经过几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形成“红、白、黄”三色高产农业产业结构,即以红提葡萄为主,早枣红板栗为辅的“红色产业”,种植美国红提葡萄66.67公顷,早枣红板栗3333.33公顷;以朝贡御米为主,豆制品加工为辅的“白色产业”,种植朝贡御米1000公顷,投资10万元建成豆制品加工厂,种植大豆333.33公顷;以盾叶黄姜为主,山黄瓜、金银花为辅的“黄色产业”,种植黄姜200公顷,反季节山黄瓜333.33公顷,金银花6.67公顷。三色产业的兴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300元。(周圣甫)  谷城:平阴县东阿镇,相传黄帝在此种五谷。《辞海》记:“春秋时齐国谷邑,秦代称为谷城,也称小谷,明洪武八年后设东阿县”。

薤山林场

地理位置优越

  。薤山位于鄂西北,武当山东南麓,距汉十高速仅半个小时车程,并且处于古隆中、武当山、神农架的旅游线路,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景区之一

自然资源独特

  薤山南有南河,北有北河(是汉江的一级支流),分别在山脚下形成平湖,即南河大坝和潭口水库。正是这两河加两湖的灵气,使薤山年均气温只有12℃,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并且多是东南风,年均风速为1.3M/S左右;年均日照为1512.9小时;年降水量为1413mm;无霜期为220天-250天;相对湿度为79%,年均蒸出是972.3mm。

文化底蕴厚实

  一是褐色文化,也就是神农文化,薤山是炎帝神农尝百草,植五谷的地方,至今仍保存有神农洞、五谷堂等遗址。今年的五月八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重走神农路,寻根鄂湘行”活动,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圣土圣物交接仪式,《中国日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
扩展阅读:
  • 1

    1、中国谷城网:www.hbgucheng.gov.cn

  • 2

    2、行政区划网-谷城:http://www.xzqh.org/quhua/42hb/0625gc.htm

  • 3

    3、谷城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