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姨:陕理工之光——写在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合并三周年之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0:56:02
刘诚

2002年6月6日,是一个必将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史册的日子。这一天,来自原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的15000名师生员工欢聚一堂,隆重举行陕西理工学院成立庆典。国家教育部、陕西省政府有关领导和全国部分高校领导,汉中市党、政、军领导和社会各界约500余名特邀嘉宾,满怀喜悦出席了庆典,见证了一座万人大学在陕南大地上的诞生!

整个校园彩旗飘扬,处处洋溢着浓重的节日气氛。走进富于现代感的学院大门,迎面是三座刚刚竣工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成环抱状矗立在那里;由一百余张桌子拼接而成的阶梯式主席台前,装点着几万盆鲜花;宽阔的广场上,万余名师生精神抖擞,手举彩球,着白色上装、系红色领带,成方阵排列。当陕西省副省长陈宗兴和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名誉会长李滔为陕西理工学院揭牌时,全场顿时掌声雷动,雄壮的铜管乐队高奏快乐的乐曲,礼花竞放,鞭炮齐鸣,百泉喷涌,3000只信鸽腾空而起,欢乐的气氛达到高潮,——场面之整齐壮观、气氛之热烈隆重,为汉中近年罕见!

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性的事件。虽然两校合并早成定局,人人皆知,可是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只是在经过了成立庆典浓墨重彩的涂染之后,一座簇新的高等学府才正式面世,自立于全国高校之林。

时间过去了将近三年。现在,成立庆典上那些热烈、庄重的场面,庆典晚会上那激动人心的欢歌劲舞,在湛蓝的夜空相继绽放的缤纷烟火,以及在庆典的日子里那些在校园内外徘徊流连的身影,都已经织进了汉中这座古老城市绵密的记忆。三年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正在我们身边书写着血与火的历史。一些原来比较明亮的部分,慢慢熄灭归于黯淡;一些被遮蔽的事物走上前台,成为时代的亮点。但是我没有忘记,在这个充满痛苦和欢乐的过程中,作为一个生活在汉中大地上的普通人,我曾经非常光荣地与一座年轻的高等学府同在!我所关心的是:在社会运动的巨轮推动历史碾过流水的时候,这座诞生在汉中人身边的高等学府,是怎样和我们一同走过?

陕理工,在布满鲜花和荆棘的道路上,你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世界,回答未来人们叩问的目光?

百年梦想:谁为陕南高等教育揭开新的一页

汉中筑城早,有关教育的文字记载也早。据《汉中志》,汉中教育积微于先秦,勃发于两汉。西汉景帝、文帝时,文翁在蜀郡成都兴学。当是时,“蜀学比于齐鲁,巴汉亦立文学。”(《华阳国志·蜀志》)。“文学”即儒学,为习儒之场所,——这是汉中有关教育的最早记载。《华阳国志·汉中志》载:“自叔(田叔,前197-前177年任汉中太守)之后,世修文教,有倜傥之士,异人并挺。”“自建武(东汉初年号)以后,群儒修业。”“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两汉时,汉中人才济济,出现了外交家张骞、思想家扬王孙、东汉著述家祝龟、陈述、经学博士李颉、宰相李颌、李固等。居官太守以上者达18人。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取汉中,尽迁汉中民20余万于北方各地,汉中人文散佚殆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汉中地处战略要冲,兵革不息,教育不兴,民俗荒犷,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寇俊任梁州刺史(治今汉中市),令郡县立学校,教以礼让。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洋州(治今西乡县)在城东建州儒学,这是《汉南续修郡志》所记历史上最早的学校。此后汉中地面,儒学此起彼伏,如野火春风绵延不绝。然而旧中国积贫积弱,战乱频仍,即使是在全国范围,大学犹凤毛麟角,上大学只能是少数特权阶层子弟的专利,更别说像汉中这样边远地带的小城,——至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里,汉中大地上并没有过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初,抗日战争爆发,作为抗日大后方,全国多家知名学府先后迁来汉中,最知名的当数西北联合大学。最初因为平津沦陷,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于1937年9月10日,奉令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2月再迁汉中,分设于城固、南郑、勉县三县,4月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本部设在城固,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法商学院设于城固,工学院设于城固鼓楼坝天主堂,医学院设于南郑县黄家坡,农学院设于勉县武候祠。7月,工学院、农学院独立建院。8月,西北联合大学分为“国立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此外,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陕西师范专科学校南郑分校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一分校(校长蒋介石、一分校校长祝绍周)等也比较有名,一时汉中高等教育呈异常繁荣之态。但这毕竟属国难所迫,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些高校纷纷回迁,汉中只剩下中学教育和几所中专维持正常教学,高等教育人去楼空跌落低谷。

在汉中这块地面上引入高等教育,拥有一所像模像样的大学,一直是汉中人多年来挥之不去的梦想,一代又一代汉中人为此前仆后继,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1958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央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指示精神,给当时的中共汉中地委发出“筹建汉中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各类中学师资”的通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运作,有关方面顺利完成了确定校址、修建校舍、制定教学计划、调配教师等复杂工作,汉中师范专科学校宣告成立。时下已经很难想象办学当年的动人细节了,但打开汉中师范学院校史,还是可以看到无数感人至深的场景:从西安老高校选调的支援教师和刚刚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身背行李风尘仆仆,相继来到了汉中这块陌生的土地。校址最初选定在著名的汉中文庙,系原汉中日报驻地,经协商,汉中日报社迅速为师专让路迁出文庙,校址问题圆满解决;校舍不够,在筹建人员积极努力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征地、绘图、备料、施工等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由汉中师范、城固师范、安康师范等学校保送的44名应届毕业生,作为师专第一批学员,于7月上旬提前到校参加建校义务劳动。基建期间,一些单位即使推迟本单位的修建项目,也要把基建材料让给师专;汉兴砖瓦厂为师专无偿赠送了大量砖坯;文庙附近农民在霖雨天纷纷前来为基建工地义务挖沟排洪。1958年底,汉中师专经有关部门批准升格为汉中大学,一座设有医学、农学、中文、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综合大学至此初具规模。

汉中大学开办后,一大批教师相继在这里汇集;一批批学生从这所学校毕业,解决了汉中广大城乡各专业中教师资奇缺的燃眉之急。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所学校后来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前后经过了十四年时停时办的汉大时期、两年时间的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时期,直到1978年文革结束恢复高考,省有关部门批准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为汉中师范学院,这所在时代的波涛里几经沉浮、险遭夭折的学校,才真正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走出多年的政治动荡,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社会全面进步,经济体制向市场转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勇于进取的汉中师范学院人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奋力拼搏,励精图治,加快发展,整个校园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工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专业领域迅速扩大。到2001年底,汉中师范学院已拥有11个系23个本科专业,有了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拥有各类在校学生6396名(其中全日制在校学员5286名),正在按国家教育部评估要求,把学院的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陕西工学院从诞生之日起,则始终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78年,原北京大学汉中分校撤回北京,留下一些干部、工人、一批教学仪器设备和10万多平米建筑。陕西省利用该址建起陕西工学院。比起历尽曲折的汉中师范学院,陕西工学院可谓尽得天时、人和而不占地利。何谓尽得天时、人和?即从时间看,陕西工学院建校适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际,国家百废待举,各方面人才奇缺,正是高校发展壮大的极好时机。从人事看,陕西省采用家属“农转非”的优惠政策,从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等17所高校和6个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调集150名“一头沉”(指夫妻一方及其子女为农业户口、长年在农村生活)骨干教师和干部,使陕西工学院办学必需的第一批骨干人才迅速到位。何谓之不占地利?乃因在地理上,北大汉中分校是因备战需要而建立的,选址秦岭南麓连城山脚下、褒河之滨,三面环山,交通不便,孤此一家,信息不灵。在这种情况下,陕工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依靠智慧和双手,稳步拓展学科领域,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技术人才。经过23年的努力,陕西工学院建设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一跃成为陕西一所举足轻重的高等院校,截止2001年底,已拥有9个系、19个专业、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在校生4873人,教职工841人,并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个校园面貌较之北大汉中分校时期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时势造英雄。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势,永远结束了汉中高等教育起落不定的历史,尤其是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这两座高等学府,已经成为汉中大地上两颗耀眼的明星,成为370万天汉儿女的骄傲。但在一个更大的格局里看,这两所学院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就是办学规模小。小,限制了办学层次的提升;小,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更大的知名度;由于小,有限的高教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两所学院只能被迫长期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爬行。这些问题总根于计划条件下形成的旧教育体制,与全国高校多而小、小而全的致命弱点是一脉相通的。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种高等教育格局与迅猛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已越来越不适应。陕西理工学院的组建,以响亮的声音回应了全国高校大合并的汹涌浪潮,也回应了汉中人民一个世纪以来挥之不去的教育梦想,汉中大地上高等教育的伟大事业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合并的秘密:两条河流的相互敞开和完全接纳

两条河流能够汇合在一起,乃因为:它们属于同一片土地,处在同一个方向,合并是它们壮大自身所需要的;只有走到一起,才有可能成为一条汹涌澎湃、最有可能抵达海洋的大河。合并的秘密在于彼此敞开胸怀相互接纳,并将每一条支流里那些最有价值的部分保留下来。陕西理工学院的情形就是如此。两所学院合并前均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都具备了一定的办学基础和实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学科,先后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中等教育师资,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两校的合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现有学科的全面融合,达到了优势学科的联合、交叉和互补,促进了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生长,形成了更强的科技合力。新组建的陕西理工学院,占地1500多亩,建筑总面积35.8万平方米,有21个系46个专业,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理学等九个学科门类;相关的一级学科有26个,其中有12个省、院级重点学科。各类实验室35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图书馆藏书85万册以上,中外文报刊3450种。现有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类学生19772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6167人);教职工1551人,其中专任教师79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306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获得者20余人。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有多名外籍专家和教授在学院常年讲学任教。论规格,陕西理工学院现为陕西省属高等院校;论条件,各类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两校合并,为学院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两校的合并在为陕理工人带来规模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迫切问题。其中之一是:两所传统不一、各具特色的高校,是否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度过一个相互磨合的必经阶段,并将所付出的代价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呢?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难题。磨合的过程,涉及到办学理念、学术方向、组织人事、财务后勤、教学管理等广泛的领域。陕理工人明白,它们所需要的是两座高校实质性的完全融合、融为一体,而不是表面的合并,更不是两大板块貌合神离、永无宁日的痛苦磨擦和相互消耗。就像人造卫星在进入新的轨道后必须将助推的火箭毅然甩掉一样,新生的陕理工必须突破两校原有的坚硬外壳真正获得生命;它必须是一种生命的新,一种生命的脱胎换骨和回天再造。为了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两校实质融合,陕理工人独辟蹊径,大张旗鼓地开始了资源整合、创办国内名优高校的伟大工程。全院上下确立了“立足汉中,面向陕西,服务西部,放眼全国”的指导方针,下大功夫优化资源配置,从体制上全力推进由原来两个办学实体向一个办学实体变革过渡的实质性融合进程。在这个特殊的时段里,院党委十分重视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院党委书记王立新多次主持召开务虚会,在领导班子内部统一思想,在全院干部师生中组织学习,开展“讲团结、顾大局、比贡献”教育活动。提出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五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财务,统一规划;“四融合”,即:学科的融合,教职工队伍的融合,办学资源的融合,校园精神的融合。学院还根据实际反复修订,出台了“十五”改革发展计划及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及时召开了全院教学工作会议,与教学单位签订了提高教学质量目标任务书;稳步推进四项改革:即以学分制为突破口,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参照国家关于高校内部编制的有关规定,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特别是陕理工实际而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了塑造一所万人大学的整体形象,学院以大气度、大手笔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按现代化的要求对原有建筑布局进行了调整,先后筹资5亿(其中从农行贷款3.6亿,自筹1.4亿)大搞校园基本建设。为适应未来长远发展,有关部门积极运作,与汉中市政府多次协商,在汉中市南环路以北、梁州路以东、七里大道以西为学院预留用地2445亩,妥善解决了学院大规模扩建的用地问题。

在两校合并初期的那些日子里,无论在北区,还是在南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尽快实现两校实质性融合”的大红横幅高高悬挂,学习气氛浓郁,教学秩序井井有条,基本建设热火朝天。种种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凝聚人心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全院师生,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新旧,各项事业全面展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

抢占制高点:让区域经济为学科建设插上翅膀

在现代高等教育格局中,学科建设和一大批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和成长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各大学立校和竞争的核心,也是一所大学具有力量和神秘感的根本原因。叶孟理院长对此认识非常清醒,并有紧迫感。他说:“合并组建的陕西理工学院与合并前的自身相比,在发展空间、办学实力、学科覆盖面等方面都获得了新的相对优势。这种优势是机遇性优势,即它只提供了一次形成某种优势的机会,并不必然成为现实性优势。对于陕西理工学院来说,能不能把机遇性优势转变为现实性优势,走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关键在于能不能实现学科发展中的质量优势。”叶院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抓学科建设,没有人可以给人,没有钱可以给钱,一路绿灯。

可是,什么是一所学院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如何将机遇性优势转化为现实性优势?如果说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找到自身的优势,那么,陕理工的优势在哪里?

为了在这些涉及学院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学院集中全院智慧,对此进行了充分论证。他们认为,陕理工作为一座新兴的学院,虽然地处陕南,远离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受诸多限制,但惟其新,因袭的负担较少,正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学院有可能从一个较高的起点起步。经过几十年发展,两所院校已经在一些学科上积累了一定的优势。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陕西理工学院地处陕南汉水上游的汉中盆地,毗邻周边四省八地市,北有秦岭,南有巴山,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自西向东流过全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一个南北气候、物质、水系、土壤的过渡交汇地带。这里是两汉、三国文化的发祥地,汉魏遗迹密如繁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水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工业方面,基本形成了以飞机制造、核工业、机械加工、食品工业、建材工业、医药化工以及采矿冶炼为主的工业体系。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西大发展的展开,学院所在区域也呈现出大发展的局面,出台了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优惠政策,提供了许多新的项目,注入了发展资金,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动力。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急需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成果,为学院提供了人才技术需求的巨大市场,对学院的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拉动力量。另一方面,陕南及临近地区研究生教育尚属空白,如果能审时度势,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将极大地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同时极有利于学院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正是在这里,陕理工实现了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为了紧紧抓住合校的历史性机遇,学院从一开始就把注意力转向区域经济建设,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申报硕士授权单位及硕士点为突破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全面抓的基础上,特别突出重点学科,形成了重点学科和支撑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在申硕问题上,学院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坚定不移,几年来坚持不懈,苦练内功,对于申硕成功始终充满信心。学院成立了以院长叶孟理教授为组长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一个覆盖全院的学科建设和申硕工作网络体系。

在多方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学院根据陕西省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及省学位专家组和学院聘请的顾问专家的意见,确定以文艺学、植物学、分析化学、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五个学科为拟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着力加强文、理、工的相互渗透,推进学科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大力培植新兴交叉学科,运用交叉学科的力量构筑新兴学科群落。提出把申硕工作放在决定学院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地位来认识,进一步强化全院对申硕工作的认识,着力强化申硕意识,营造申硕氛围,动员各职能部门、全院师生积极投身到申硕工作中来,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举全院之力,保申硕成功,实现学院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跨越。学院从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聘请了四位学科建设资深专家教授担任申硕顾问,协助论证学科方向,评估学科点。据发表在《光明日报》的署名文章介绍,三年来,陕理工根据所处地域特点突出办学特色,大力培植新兴交叉学科,着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谋求学院超常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学院坚持走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以服务陕西、重点是陕南改革开放建设需要为方向,站在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的高度,选择特色、设计特色、创造特色,在打造办学特色上狠下功夫;着眼于培养社会急需的适销对路人才,确立了汉水流域历史文化、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机电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化工三大学科方向为特色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院充分利用汉水流域丰富人文资源、地理资源,进一步研究和发掘“汉文化”、“三国文化”,先后成功地召开了“三国文化国际研讨会”,出版了《陕南文化概览》等专著。部分教师承担的“汉中绿色产业发展战略”课题已被汉中市政府采用。学院建立了陕西省资源生物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植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同当地林业部门长期合作,连续几年利用署假对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级珍稀动物进行基础性研究与人工保护研究,并对汉中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进行了系统研究。学院建立了“秦巴山区动植物标本馆”,完成了“朱鹮饲养与保护系统研究”科研项目,为保护朱鹮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院还在中药材基地建设和中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科技主导作用,并在板栗、核桃、柿子、山野菜等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开展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三线建设时期一批国防、军工企业迁至汉中、带动汉中工业发展的实际,学院将机械设计与理论省级重点学科、机械电子、材料加工、化工等院级重点学科、以及工业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作为学科建设重点项目来抓,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本着“拓宽专业,加强基础,注重实际,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立了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在内部管理方面,按精减、高效的原则,压缩机构,确定职责,以责设岗,以岗定薪,全员聘任,并在全院实行了旨在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岗位津贴制度。

学院在战略高度看待人才,坚持把那些能团结人、有水平、有强烈竞争意识、能够为本学科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的人选拔进来,成为学科、学术带头人。他们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定期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有计划地推荐年轻教师深造,提供各种优厚待遇和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一方面,学院十分注意用优厚待遇引进人才,比如对于博士的引进,学院规定凡博士进院,给予20万元补助,凡硕士进院,也给予一定的补助,着力为引进人才创造宽松的条件。在这一政策感召下,一批硕士博士陆续到学院建功立业,迅速提升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实力;另一面,学院着力于稳定人才,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学院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完成硕士学业。学院还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工艺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英国语言学会和澳大利亚月亮桥基金会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针对原来每年用于教学科研的经费,要么完全没有,要么瞻前顾后、舍不得投放、教学科研经费每每为别的项目挤占、最多一年也只有25万元投入的现状,学院加大学科建设投资力度,在保证逐年递增师资培训费、教学经费、科研经费、学科建设日常经费的基础上,2003年拿出三个一百万,启动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等“三个百万工程”,规定:凡在美国《科学》杂志、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一篇论文,重奖20万元;科研论文入选SCI,重奖1万元。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新进师资49名,引进、委培博士6名,委培硕士研究生38名,另有6名工程硕士在读,教师队伍中高学历人员显著增加;教学、科研工作获较大突破,全年教学科研成果达800余项,其中SCI、EI、CA收录近15篇,实用新专利3项。年底实际投入资金仅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项,即高达296万元。这些措施在全省高校产生了广泛影响。进入2004年,学院又审时度势,再投入800万元:30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500万元用于教学设施建设,初步兑现了在学科建设投入方面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庄严承诺,进一步彰显了陕理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打造名优高校的坚强决心。

目前全院师生对学科建设和申硕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高,搞好学科建设和申硕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陕理工学科建设成效必将逐步显现出来,一批在全省和全国叫得响、站得住的学科带头人,将在教学科研领域和陕西区域经济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放异彩。

重回母校:见证招生与就业双赢的美丽秋天

2003年9月,5000余名新生相继来到了陕理工。时晴时雨的天气,丝毫不能影响到这所年轻高校的喜悦和亢奋:校园里,各色展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校园规划蓝图》和《中省媒体上的陕理工》让师生们心情振奋;高空飘扬的气球,盛开的奇花异卉,吸引着众多学生和家长驻足留影。学院党政领导忙碌着深入各点检查慰问,迎新师生精神饱满,热情主动,校园里秩序井然,喜气洋洋。

据有关方面介绍,全院当年录取新生的数量、分布、第一志愿录取率均为有史以来最好。在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录的5002名新生中,有的热门专业甚至出现了符合条件的第一志愿报考者超过计划招生人数几倍之多的火爆局面。而毕业分配方面传来的消息也很令人振奋。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当年招生近160万。这些学生绝大部分在2003年毕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们联系工作的黄金时段,正值非典施虐时期,全国多场大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被迫取消;不少大的企业用人单位因非典影响暂缓进人,许多学生受此影响没有落实就业岗位。大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引起党和政府重视,更成为全国人民的关注焦点。7月初,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大学生平均就业率达到60%。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陕理工红杏出墙、一枝独秀:到6月底,2065名本科毕业生有1970人落实了就业岗位,占毕业总数的96.8%以上。在毕业生中,有的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有46人被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录用为公务员,35%的毕业生在省外市场获得就业,其踪迹遍布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各地。这一年的秋天令人倍感兴奋:在组建以来的短短两年时间里,陕西理工学院在招生和就业两条战线上实现了双赢!

陕西理工学院组建以来雄心勃勃、不断开拓、锐意进取的稳健姿态,也引起了中省市新闻媒体的广泛注意。仅2003年以来,《光明日报》先后在“大学校长(书记)访谈”栏目内对学院党委书记王立新、院长叶孟理分别进行了专访;2003年4月14日,《光明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署名文章《天汉飞虹著辉煌,与时俱进写华章》,对陕西理工学院学科建设进行了全景式的报道;《中国教育报》于2003年7月10日对陕理工毕业生走俏市场的事迹进行了报道;2004年元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新闻联播”中对陕理工近年校园文化、学风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进行了专题报道;元月29日,《光明日报》对陕理工学科建设方面的情况再次进行了报道;2月5日,《光明日报》又以《为贫困生撑起一片蓝天》为题,对陕理工千方百计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道;2月10日,《人民日报》也用较大篇幅报道了陕理工的有关情况。此外,《陕西日报》、《汉中日报》、汉中电视台等地方新闻媒体也对陕理工求实奋进、锐意进取的办学事迹进行过一系列专题报道。种种事实表明,陕西理工学院在组建以来的短短三年时间里,正在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全国高校之林,其学术影响日益扩大,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发展势头强劲,为社会各界普遍看好,为党和政府、也为全省人民、尤其是汉中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毕业学员就像流水一样走了,新的学员又像流水一样涌来,每一届学员都在这里度过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他们不会停下来,只是从这里取走能量,以便在以后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大学是人生能量的最大供应者。在从这里获得了能量之后,这些学子都将重新回到社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一展抱负。多年来,陕西理工学院已经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出了3万多名中等以上教育师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许多科研成果得到市场认可,被用于地方建设,正在产生着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众多毕业生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如现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张保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秦振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涛,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海忠,华为集团广州公司副总裁付恒科等,就是历届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除此,学院还为陕西培养出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的作家、艺术家,培养了大量的地方政府官员、中级以上教师和学校校长,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工程师、设计师、经济师、建筑师,这些人至今依然活跃在教学和生产第一线。毕业学员中还有不少人出国留学深造,成为国内各专门领域里的一流科技人才,其数字目前无法确切统计。在陕理工采访的那些日子,恰逢学院招生就业处即将对毕业学员进行新一轮跟踪走访之际。据介绍,这一工作难度较大,一是毕业生的量非常大,二是毕业学员分布遍及全国,有不少学员工作地点已经变动,但是这样的跟踪走访工作学院每年都搞,历届3万余名毕业生,就是学院伸向全国各个角落的神经末梢,能够把社会对学院教育活动的反应真实、及时地反馈回来,学院希望走上社会的毕业生们成为学院教育质量的传感器,藉此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反馈网络体系。

在陕西理工学院采访的日子里,我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无论是在北区还是南区,在宽阔明净的林荫道上行走,那种独特的感觉非外人所能体会。在“文革”结束后的巨大历史变动前夕,作为一名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学员,我就是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几年时光。打开汉中师范学院校史,我能够确切地知道,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一”,我就包含在那些艰难累积的统计数字之中。从汉中师范学院毕业以后,我又沿着命运的轨道到陕西工学院工作了十年,对两所学院的情况可谓相知甚深。我喝过从它水管里流出来的自来水;听过它夏日午后飘进耳朵的歌唱,熟悉它那与地方完全不同的温文尔雅的学术气氛。这两座学校曾经给我以理想、诗情和面向生活的勇气;——这两所学校原是有恩于我的。现在,就像投向大地的甘霖一样,新组建的陕西理工学院,正在以母亲的慈爱,把这无尽的恩惠再普施于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们。

存在就是希望:汉中人精神的栈道将这样建成

陕西理工学院的诞生,使汉中从此笼罩在一种更为浓重的学术氛围之中。无数青年学子,大批学有专长的教授、讲师、高技术人才怀抱利器,在陕理工这块圣土上汇聚,为汉中社会添加了无比明亮的色彩。今天的陕西理工学院,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伟大事业中思想和人才资源的宝库,成为汉中人民手中一张走向世界的名片。两校合并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动作,唤醒了汉中人民心中蓄积千年的热情,所形成的巨大合力,正在把古老的汉中向小康社会稳步推进,也促使自身不断革故鼎新、提升层次、扩大规模,以天下国家、舍我其谁的宏大气度向国内名优高校的方向大步迈进!

大学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大学就是生产力;谁抓紧了大学,谁就抓住了希望。在一个现代社会里,大学像永动的巨轮一样推动着社会前进。工厂、企业,通过追求财富和聚集财富,最终将文明的恩惠让渡于社会,使社会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到物质文明的果实;大学通过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使更多的工厂企业得以产生,并通过对真理的不懈探索点燃人类理性的火炬,使人类精神之光在炼狱的山顶熊熊燃烧、永不熄灭。一方面,社会进步的需要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成为它生生不已的源头活水,使大学呈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另一面,大学教育使越来越多的现代知识人进入社会,成为社会前进的推动力量,从而使社会的有效需求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强劲。然而,什么才是使一座大学真正自立于世界高校之林的根本支持?一座大学,固然离不开那些凝结着沧桑岁月的壮观的建筑群落,这些群落间高大的廊柱和美轮美奂的校园雕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青年学子,以及弥漫其间的浓重的学术氛围,但是,我相信除了这些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一定还有一些更为内在的东西。追踪这些内在的因素,有可能使我们深入一片地域国民精神的源头,这可能不是一篇小文章所能胜任;但我们知道,正是这些沉得更深的东西,使人类最伟大的精神圣殿得以成立。

汉中最早以栈道闻名于世。在遥远的古代,汉中人民就在战争与和平相交替的漫长历史时段里修路,前仆后继,从来没有停止。受当时生产力的限制,汉中人民发挥聪明 刘诚

2002年6月6日,是一个必将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史册的日子。这一天,来自原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的15000名师生员工欢聚一堂,隆重举行陕西理工学院成立庆典。国家教育部、陕西省政府有关领导和全国部分高校领导,汉中市党、政、军领导和社会各界约500余名特邀嘉宾,满怀喜悦出席了庆典,见证了一座万人大学在陕南大地上的诞生!

整个校园彩旗飘扬,处处洋溢着浓重的节日气氛。走进富于现代感的学院大门,迎面是三座刚刚竣工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成环抱状矗立在那里;由一百余张桌子拼接而成的阶梯式主席台前,装点着几万盆鲜花;宽阔的广场上,万余名师生精神抖擞,手举彩球,着白色上装、系红色领带,成方阵排列。当陕西省副省长陈宗兴和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名誉会长李滔为陕西理工学院揭牌时,全场顿时掌声雷动,雄壮的铜管乐队高奏快乐的乐曲,礼花竞放,鞭炮齐鸣,百泉喷涌,3000只信鸽腾空而起,欢乐的气氛达到高潮,——场面之整齐壮观、气氛之热烈隆重,为汉中近年罕见!

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性的事件。虽然两校合并早成定局,人人皆知,可是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只是在经过了成立庆典浓墨重彩的涂染之后,一座簇新的高等学府才正式面世,自立于全国高校之林。

时间过去了将近三年。现在,成立庆典上那些热烈、庄重的场面,庆典晚会上那激动人心的欢歌劲舞,在湛蓝的夜空相继绽放的缤纷烟火,以及在庆典的日子里那些在校园内外徘徊流连的身影,都已经织进了汉中这座古老城市绵密的记忆。三年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正在我们身边书写着血与火的历史。一些原来比较明亮的部分,慢慢熄灭归于黯淡;一些被遮蔽的事物走上前台,成为时代的亮点。但是我没有忘记,在这个充满痛苦和欢乐的过程中,作为一个生活在汉中大地上的普通人,我曾经非常光荣地与一座年轻的高等学府同在!我所关心的是:在社会运动的巨轮推动历史碾过流水的时候,这座诞生在汉中人身边的高等学府,是怎样和我们一同走过?

陕理工,在布满鲜花和荆棘的道路上,你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世界,回答未来人们叩问的目光?

百年梦想:谁为陕南高等教育揭开新的一页

汉中筑城早,有关教育的文字记载也早。据《汉中志》,汉中教育积微于先秦,勃发于两汉。西汉景帝、文帝时,文翁在蜀郡成都兴学。当是时,“蜀学比于齐鲁,巴汉亦立文学。”(《华阳国志·蜀志》)。“文学”即儒学,为习儒之场所,——这是汉中有关教育的最早记载。《华阳国志·汉中志》载:“自叔(田叔,前197-前177年任汉中太守)之后,世修文教,有倜傥之士,异人并挺。”“自建武(东汉初年号)以后,群儒修业。”“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两汉时,汉中人才济济,出现了外交家张骞、思想家扬王孙、东汉著述家祝龟、陈述、经学博士李颉、宰相李颌、李固等。居官太守以上者达18人。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取汉中,尽迁汉中民20余万于北方各地,汉中人文散佚殆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汉中地处战略要冲,兵革不息,教育不兴,民俗荒犷,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寇俊任梁州刺史(治今汉中市),令郡县立学校,教以礼让。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洋州(治今西乡县)在城东建州儒学,这是《汉南续修郡志》所记历史上最早的学校。此后汉中地面,儒学此起彼伏,如野火春风绵延不绝。然而旧中国积贫积弱,战乱频仍,即使是在全国范围,大学犹凤毛麟角,上大学只能是少数特权阶层子弟的专利,更别说像汉中这样边远地带的小城,——至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里,汉中大地上并没有过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初,抗日战争爆发,作为抗日大后方,全国多家知名学府先后迁来汉中,最知名的当数西北联合大学。最初因为平津沦陷,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于1937年9月10日,奉令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2月再迁汉中,分设于城固、南郑、勉县三县,4月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本部设在城固,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法商学院设于城固,工学院设于城固鼓楼坝天主堂,医学院设于南郑县黄家坡,农学院设于勉县武候祠。7月,工学院、农学院独立建院。8月,西北联合大学分为“国立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此外,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陕西师范专科学校南郑分校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一分校(校长蒋介石、一分校校长祝绍周)等也比较有名,一时汉中高等教育呈异常繁荣之态。但这毕竟属国难所迫,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些高校纷纷回迁,汉中只剩下中学教育和几所中专维持正常教学,高等教育人去楼空跌落低谷。

在汉中这块地面上引入高等教育,拥有一所像模像样的大学,一直是汉中人多年来挥之不去的梦想,一代又一代汉中人为此前仆后继,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1958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央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指示精神,给当时的中共汉中地委发出“筹建汉中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各类中学师资”的通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运作,有关方面顺利完成了确定校址、修建校舍、制定教学计划、调配教师等复杂工作,汉中师范专科学校宣告成立。时下已经很难想象办学当年的动人细节了,但打开汉中师范学院校史,还是可以看到无数感人至深的场景:从西安老高校选调的支援教师和刚刚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身背行李风尘仆仆,相继来到了汉中这块陌生的土地。校址最初选定在著名的汉中文庙,系原汉中日报驻地,经协商,汉中日报社迅速为师专让路迁出文庙,校址问题圆满解决;校舍不够,在筹建人员积极努力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征地、绘图、备料、施工等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由汉中师范、城固师范、安康师范等学校保送的44名应届毕业生,作为师专第一批学员,于7月上旬提前到校参加建校义务劳动。基建期间,一些单位即使推迟本单位的修建项目,也要把基建材料让给师专;汉兴砖瓦厂为师专无偿赠送了大量砖坯;文庙附近农民在霖雨天纷纷前来为基建工地义务挖沟排洪。1958年底,汉中师专经有关部门批准升格为汉中大学,一座设有医学、农学、中文、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综合大学至此初具规模。

汉中大学开办后,一大批教师相继在这里汇集;一批批学生从这所学校毕业,解决了汉中广大城乡各专业中教师资奇缺的燃眉之急。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所学校后来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前后经过了十四年时停时办的汉大时期、两年时间的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时期,直到1978年文革结束恢复高考,省有关部门批准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为汉中师范学院,这所在时代的波涛里几经沉浮、险遭夭折的学校,才真正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走出多年的政治动荡,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社会全面进步,经济体制向市场转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勇于进取的汉中师范学院人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奋力拼搏,励精图治,加快发展,整个校园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工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专业领域迅速扩大。到2001年底,汉中师范学院已拥有11个系23个本科专业,有了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拥有各类在校学生6396名(其中全日制在校学员5286名),正在按国家教育部评估要求,把学院的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陕西工学院从诞生之日起,则始终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78年,原北京大学汉中分校撤回北京,留下一些干部、工人、一批教学仪器设备和10万多平米建筑。陕西省利用该址建起陕西工学院。比起历尽曲折的汉中师范学院,陕西工学院可谓尽得天时、人和而不占地利。何谓尽得天时、人和?即从时间看,陕西工学院建校适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际,国家百废待举,各方面人才奇缺,正是高校发展壮大的极好时机。从人事看,陕西省采用家属“农转非”的优惠政策,从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等17所高校和6个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调集150名“一头沉”(指夫妻一方及其子女为农业户口、长年在农村生活)骨干教师和干部,使陕西工学院办学必需的第一批骨干人才迅速到位。何谓之不占地利?乃因在地理上,北大汉中分校是因备战需要而建立的,选址秦岭南麓连城山脚下、褒河之滨,三面环山,交通不便,孤此一家,信息不灵。在这种情况下,陕工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依靠智慧和双手,稳步拓展学科领域,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技术人才。经过23年的努力,陕西工学院建设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一跃成为陕西一所举足轻重的高等院校,截止2001年底,已拥有9个系、19个专业、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在校生4873人,教职工841人,并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个校园面貌较之北大汉中分校时期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时势造英雄。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势,永远结束了汉中高等教育起落不定的历史,尤其是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这两座高等学府,已经成为汉中大地上两颗耀眼的明星,成为370万天汉儿女的骄傲。但在一个更大的格局里看,这两所学院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就是办学规模小。小,限制了办学层次的提升;小,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更大的知名度;由于小,有限的高教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两所学院只能被迫长期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爬行。这些问题总根于计划条件下形成的旧教育体制,与全国高校多而小、小而全的致命弱点是一脉相通的。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种高等教育格局与迅猛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已越来越不适应。陕西理工学院的组建,以响亮的声音回应了全国高校大合并的汹涌浪潮,也回应了汉中人民一个世纪以来挥之不去的教育梦想,汉中大地上高等教育的伟大事业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合并的秘密:两条河流的相互敞开和完全接纳

两条河流能够汇合在一起,乃因为:它们属于同一片土地,处在同一个方向,合并是它们壮大自身所需要的;只有走到一起,才有可能成为一条汹涌澎湃、最有可能抵达海洋的大河。合并的秘密在于彼此敞开胸怀相互接纳,并将每一条支流里那些最有价值的部分保留下来。陕西理工学院的情形就是如此。两所学院合并前均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都具备了一定的办学基础和实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学科,先后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中等教育师资,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两校的合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现有学科的全面融合,达到了优势学科的联合、交叉和互补,促进了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生长,形成了更强的科技合力。新组建的陕西理工学院,占地1500多亩,建筑总面积35.8万平方米,有21个系46个专业,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理学等九个学科门类;相关的一级学科有26个,其中有12个省、院级重点学科。各类实验室35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图书馆藏书85万册以上,中外文报刊3450种。现有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类学生19772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6167人);教职工1551人,其中专任教师79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306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获得者20余人。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有多名外籍专家和教授在学院常年讲学任教。论规格,陕西理工学院现为陕西省属高等院校;论条件,各类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两校合并,为学院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两校的合并在为陕理工人带来规模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迫切问题。其中之一是:两所传统不一、各具特色的高校,是否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度过一个相互磨合的必经阶段,并将所付出的代价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呢?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难题。磨合的过程,涉及到办学理念、学术方向、组织人事、财务后勤、教学管理等广泛的领域。陕理工人明白,它们所需要的是两座高校实质性的完全融合、融为一体,而不是表面的合并,更不是两大板块貌合神离、永无宁日的痛苦磨擦和相互消耗。就像人造卫星在进入新的轨道后必须将助推的火箭毅然甩掉一样,新生的陕理工必须突破两校原有的坚硬外壳真正获得生命;它必须是一种生命的新,一种生命的脱胎换骨和回天再造。为了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两校实质融合,陕理工人独辟蹊径,大张旗鼓地开始了资源整合、创办国内名优高校的伟大工程。全院上下确立了“立足汉中,面向陕西,服务西部,放眼全国”的指导方针,下大功夫优化资源配置,从体制上全力推进由原来两个办学实体向一个办学实体变革过渡的实质性融合进程。在这个特殊的时段里,院党委十分重视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院党委书记王立新多次主持召开务虚会,在领导班子内部统一思想,在全院干部师生中组织学习,开展“讲团结、顾大局、比贡献”教育活动。提出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五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财务,统一规划;“四融合”,即:学科的融合,教职工队伍的融合,办学资源的融合,校园精神的融合。学院还根据实际反复修订,出台了“十五”改革发展计划及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及时召开了全院教学工作会议,与教学单位签订了提高教学质量目标任务书;稳步推进四项改革:即以学分制为突破口,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参照国家关于高校内部编制的有关规定,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特别是陕理工实际而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了塑造一所万人大学的整体形象,学院以大气度、大手笔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按现代化的要求对原有建筑布局进行了调整,先后筹资5亿(其中从农行贷款3.6亿,自筹1.4亿)大搞校园基本建设。为适应未来长远发展,有关部门积极运作,与汉中市政府多次协商,在汉中市南环路以北、梁州路以东、七里大道以西为学院预留用地2445亩,妥善解决了学院大规模扩建的用地问题。

在两校合并初期的那些日子里,无论在北区,还是在南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尽快实现两校实质性融合”的大红横幅高高悬挂,学习气氛浓郁,教学秩序井井有条,基本建设热火朝天。种种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凝聚人心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全院师生,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新旧,各项事业全面展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

抢占制高点:让区域经济为学科建设插上翅膀

在现代高等教育格局中,学科建设和一大批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和成长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各大学立校和竞争的核心,也是一所大学具有力量和神秘感的根本原因。叶孟理院长对此认识非常清醒,并有紧迫感。他说:“合并组建的陕西理工学院与合并前的自身相比,在发展空间、办学实力、学科覆盖面等方面都获得了新的相对优势。这种优势是机遇性优势,即它只提供了一次形成某种优势的机会,并不必然成为现实性优势。对于陕西理工学院来说,能不能把机遇性优势转变为现实性优势,走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关键在于能不能实现学科发展中的质量优势。”叶院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抓学科建设,没有人可以给人,没有钱可以给钱,一路绿灯。

可是,什么是一所学院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如何将机遇性优势转化为现实性优势?如果说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找到自身的优势,那么,陕理工的优势在哪里?

为了在这些涉及学院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学院集中全院智慧,对此进行了充分论证。他们认为,陕理工作为一座新兴的学院,虽然地处陕南,远离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受诸多限制,但惟其新,因袭的负担较少,正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学院有可能从一个较高的起点起步。经过几十年发展,两所院校已经在一些学科上积累了一定的优势。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陕西理工学院地处陕南汉水上游的汉中盆地,毗邻周边四省八地市,北有秦岭,南有巴山,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自西向东流过全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一个南北气候、物质、水系、土壤的过渡交汇地带。这里是两汉、三国文化的发祥地,汉魏遗迹密如繁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水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工业方面,基本形成了以飞机制造、核工业、机械加工、食品工业、建材工业、医药化工以及采矿冶炼为主的工业体系。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西大发展的展开,学院所在区域也呈现出大发展的局面,出台了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优惠政策,提供了许多新的项目,注入了发展资金,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动力。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急需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成果,为学院提供了人才技术需求的巨大市场,对学院的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拉动力量。另一方面,陕南及临近地区研究生教育尚属空白,如果能审时度势,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将极大地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同时极有利于学院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正是在这里,陕理工实现了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为了紧紧抓住合校的历史性机遇,学院从一开始就把注意力转向区域经济建设,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申报硕士授权单位及硕士点为突破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全面抓的基础上,特别突出重点学科,形成了重点学科和支撑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在申硕问题上,学院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坚定不移,几年来坚持不懈,苦练内功,对于申硕成功始终充满信心。学院成立了以院长叶孟理教授为组长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一个覆盖全院的学科建设和申硕工作网络体系。

在多方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学院根据陕西省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及省学位专家组和学院聘请的顾问专家的意见,确定以文艺学、植物学、分析化学、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五个学科为拟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着力加强文、理、工的相互渗透,推进学科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大力培植新兴交叉学科,运用交叉学科的力量构筑新兴学科群落。提出把申硕工作放在决定学院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地位来认识,进一步强化全院对申硕工作的认识,着力强化申硕意识,营造申硕氛围,动员各职能部门、全院师生积极投身到申硕工作中来,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举全院之力,保申硕成功,实现学院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跨越。学院从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聘请了四位学科建设资深专家教授担任申硕顾问,协助论证学科方向,评估学科点。据发表在《光明日报》的署名文章介绍,三年来,陕理工根据所处地域特点突出办学特色,大力培植新兴交叉学科,着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谋求学院超常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学院坚持走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以服务陕西、重点是陕南改革开放建设需要为方向,站在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的高度,选择特色、设计特色、创造特色,在打造办学特色上狠下功夫;着眼于培养社会急需的适销对路人才,确立了汉水流域历史文化、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机电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化工三大学科方向为特色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院充分利用汉水流域丰富人文资源、地理资源,进一步研究和发掘“汉文化”、“三国文化”,先后成功地召开了“三国文化国际研讨会”,出版了《陕南文化概览》等专著。部分教师承担的“汉中绿色产业发展战略”课题已被汉中市政府采用。学院建立了陕西省资源生物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植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同当地林业部门长期合作,连续几年利用署假对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级珍稀动物进行基础性研究与人工保护研究,并对汉中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进行了系统研究。学院建立了“秦巴山区动植物标本馆”,完成了“朱鹮饲养与保护系统研究”科研项目,为保护朱鹮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院还在中药材基地建设和中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科技主导作用,并在板栗、核桃、柿子、山野菜等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开展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三线建设时期一批国防、军工企业迁至汉中、带动汉中工业发展的实际,学院将机械设计与理论省级重点学科、机械电子、材料加工、化工等院级重点学科、以及工业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作为学科建设重点项目来抓,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本着“拓宽专业,加强基础,注重实际,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立了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在内部管理方面,按精减、高效的原则,压缩机构,确定职责,以责设岗,以岗定薪,全员聘任,并在全院实行了旨在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岗位津贴制度。

学院在战略高度看待人才,坚持把那些能团结人、有水平、有强烈竞争意识、能够为本学科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的人选拔进来,成为学科、学术带头人。他们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定期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有计划地推荐年轻教师深造,提供各种优厚待遇和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一方面,学院十分注意用优厚待遇引进人才,比如对于博士的引进,学院规定凡博士进院,给予20万元补助,凡硕士进院,也给予一定的补助,着力为引进人才创造宽松的条件。在这一政策感召下,一批硕士博士陆续到学院建功立业,迅速提升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实力;另一面,学院着力于稳定人才,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学院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完成硕士学业。学院还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工艺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英国语言学会和澳大利亚月亮桥基金会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针对原来每年用于教学科研的经费,要么完全没有,要么瞻前顾后、舍不得投放、教学科研经费每每为别的项目挤占、最多一年也只有25万元投入的现状,学院加大学科建设投资力度,在保证逐年递增师资培训费、教学经费、科研经费、学科建设日常经费的基础上,2003年拿出三个一百万,启动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等“三个百万工程”,规定:凡在美国《科学》杂志、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一篇论文,重奖20万元;科研论文入选SCI,重奖1万元。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新进师资49名,引进、委培博士6名,委培硕士研究生38名,另有6名工程硕士在读,教师队伍中高学历人员显著增加;教学、科研工作获较大突破,全年教学科研成果达800余项,其中SCI、EI、CA收录近15篇,实用新专利3项。年底实际投入资金仅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项,即高达296万元。这些措施在全省高校产生了广泛影响。进入2004年,学院又审时度势,再投入800万元:30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500万元用于教学设施建设,初步兑现了在学科建设投入方面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庄严承诺,进一步彰显了陕理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打造名优高校的坚强决心。

目前全院师生对学科建设和申硕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高,搞好学科建设和申硕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陕理工学科建设成效必将逐步显现出来,一批在全省和全国叫得响、站得住的学科带头人,将在教学科研领域和陕西区域经济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放异彩。

重回母校:见证招生与就业双赢的美丽秋天

2003年9月,5000余名新生相继来到了陕理工。时晴时雨的天气,丝毫不能影响到这所年轻高校的喜悦和亢奋:校园里,各色展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校园规划蓝图》和《中省媒体上的陕理工》让师生们心情振奋;高空飘扬的气球,盛开的奇花异卉,吸引着众多学生和家长驻足留影。学院党政领导忙碌着深入各点检查慰问,迎新师生精神饱满,热情主动,校园里秩序井然,喜气洋洋。

据有关方面介绍,全院当年录取新生的数量、分布、第一志愿录取率均为有史以来最好。在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录的5002名新生中,有的热门专业甚至出现了符合条件的第一志愿报考者超过计划招生人数几倍之多的火爆局面。而毕业分配方面传来的消息也很令人振奋。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当年招生近160万。这些学生绝大部分在2003年毕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们联系工作的黄金时段,正值非典施虐时期,全国多场大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被迫取消;不少大的企业用人单位因非典影响暂缓进人,许多学生受此影响没有落实就业岗位。大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引起党和政府重视,更成为全国人民的关注焦点。7月初,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大学生平均就业率达到60%。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陕理工红杏出墙、一枝独秀:到6月底,2065名本科毕业生有1970人落实了就业岗位,占毕业总数的96.8%以上。在毕业生中,有的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有46人被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录用为公务员,35%的毕业生在省外市场获得就业,其踪迹遍布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各地。这一年的秋天令人倍感兴奋:在组建以来的短短两年时间里,陕西理工学院在招生和就业两条战线上实现了双赢!

陕西理工学院组建以来雄心勃勃、不断开拓、锐意进取的稳健姿态,也引起了中省市新闻媒体的广泛注意。仅2003年以来,《光明日报》先后在“大学校长(书记)访谈”栏目内对学院党委书记王立新、院长叶孟理分别进行了专访;2003年4月14日,《光明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署名文章《天汉飞虹著辉煌,与时俱进写华章》,对陕西理工学院学科建设进行了全景式的报道;《中国教育报》于2003年7月10日对陕理工毕业生走俏市场的事迹进行了报道;2004年元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新闻联播”中对陕理工近年校园文化、学风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进行了专题报道;元月29日,《光明日报》对陕理工学科建设方面的情况再次进行了报道;2月5日,《光明日报》又以《为贫困生撑起一片蓝天》为题,对陕理工千方百计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道;2月10日,《人民日报》也用较大篇幅报道了陕理工的有关情况。此外,《陕西日报》、《汉中日报》、汉中电视台等地方新闻媒体也对陕理工求实奋进、锐意进取的办学事迹进行过一系列专题报道。种种事实表明,陕西理工学院在组建以来的短短三年时间里,正在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全国高校之林,其学术影响日益扩大,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发展势头强劲,为社会各界普遍看好,为党和政府、也为全省人民、尤其是汉中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毕业学员就像流水一样走了,新的学员又像流水一样涌来,每一届学员都在这里度过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他们不会停下来,只是从这里取走能量,以便在以后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大学是人生能量的最大供应者。在从这里获得了能量之后,这些学子都将重新回到社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一展抱负。多年来,陕西理工学院已经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出了3万多名中等以上教育师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许多科研成果得到市场认可,被用于地方建设,正在产生着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众多毕业生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如现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张保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秦振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涛,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海忠,华为集团广州公司副总裁付恒科等,就是历届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除此,学院还为陕西培养出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的作家、艺术家,培养了大量的地方政府官员、中级以上教师和学校校长,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工程师、设计师、经济师、建筑师,这些人至今依然活跃在教学和生产第一线。毕业学员中还有不少人出国留学深造,成为国内各专门领域里的一流科技人才,其数字目前无法确切统计。在陕理工采访的那些日子,恰逢学院招生就业处即将对毕业学员进行新一轮跟踪走访之际。据介绍,这一工作难度较大,一是毕业生的量非常大,二是毕业学员分布遍及全国,有不少学员工作地点已经变动,但是这样的跟踪走访工作学院每年都搞,历届3万余名毕业生,就是学院伸向全国各个角落的神经末梢,能够把社会对学院教育活动的反应真实、及时地反馈回来,学院希望走上社会的毕业生们成为学院教育质量的传感器,藉此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反馈网络体系。

在陕西理工学院采访的日子里,我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无论是在北区还是南区,在宽阔明净的林荫道上行走,那种独特的感觉非外人所能体会。在“文革”结束后的巨大历史变动前夕,作为一名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学员,我就是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几年时光。打开汉中师范学院校史,我能够确切地知道,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一”,我就包含在那些艰难累积的统计数字之中。从汉中师范学院毕业以后,我又沿着命运的轨道到陕西工学院工作了十年,对两所学院的情况可谓相知甚深。我喝过从它水管里流出来的自来水;听过它夏日午后飘进耳朵的歌唱,熟悉它那与地方完全不同的温文尔雅的学术气氛。这两座学校曾经给我以理想、诗情和面向生活的勇气;——这两所学校原是有恩于我的。现在,就像投向大地的甘霖一样,新组建的陕西理工学院,正在以母亲的慈爱,把这无尽的恩惠再普施于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们。

存在就是希望:汉中人精神的栈道将这样建成

陕西理工学院的诞生,使汉中从此笼罩在一种更为浓重的学术氛围之中。无数青年学子,大批学有专长的教授、讲师、高技术人才怀抱利器,在陕理工这块圣土上汇聚,为汉中社会添加了无比明亮的色彩。今天的陕西理工学院,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伟大事业中思想和人才资源的宝库,成为汉中人民手中一张走向世界的名片。两校合并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动作,唤醒了汉中人民心中蓄积千年的热情,所形成的巨大合力,正在把古老的汉中向小康社会稳步推进,也促使自身不断革故鼎新、提升层次、扩大规模,以天下国家、舍我其谁的宏大气度向国内名优高校的方向大步迈进!

大学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大学就是生产力;谁抓紧了大学,谁就抓住了希望。在一个现代社会里,大学像永动的巨轮一样推动着社会前进。工厂、企业,通过追求财富和聚集财富,最终将文明的恩惠让渡于社会,使社会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到物质文明的果实;大学通过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使更多的工厂企业得以产生,并通过对真理的不懈探索点燃人类理性的火炬,使人类精神之光在炼狱的山顶熊熊燃烧、永不熄灭。一方面,社会进步的需要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成为它生生不已的源头活水,使大学呈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另一面,大学教育使越来越多的现代知识人进入社会,成为社会前进的推动力量,从而使社会的有效需求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强劲。然而,什么才是使一座大学真正自立于世界高校之林的根本支持?一座大学,固然离不开那些凝结着沧桑岁月的壮观的建筑群落,这些群落间高大的廊柱和美轮美奂的校园雕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青年学子,以及弥漫其间的浓重的学术氛围,但是,我相信除了这些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一定还有一些更为内在的东西。追踪这些内在的因素,有可能使我们深入一片地域国民精神的源头,这可能不是一篇小文章所能胜任;但我们知道,正是这些沉得更深的东西,使人类最伟大的精神圣殿得以成立。

汉中最早以栈道闻名于世。在遥远的古代,汉中人民就在战争与和平相交替的漫长历史时段里修路,前仆后继,从来没有停止。受当时生产力的限制,汉中人民发挥聪明才智,用火烧水激之法,在悬崖绝壁上凿眼搭桥,修起绵延千里的栈道,使天险变成通途。栈道有七条,向北四条通往关中大平原,与秦陇文化相衔接;向南三条,穿过巴山山脉的重峦迭嶂与巴蜀文化相接,谓之蜀道。无论从哪个方面讲,蜀道都是中国交通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于大一统华夏民族在漫长历史时期里的形成和巩固,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古代汉中人民对于这个世界的一个了不起的创造。汉中人民还在世界交通史上第一次将隧道用于交通。只要看看公路沿线石壁上那些至今尚存的规则的石孔,想想乘坐现代交通工具,非几十个小时的行程而不能成功穿越的崇山峻岭,就知道古代汉中人民为突破天险付出了多么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我以为,在这条用于交通的栈道之外还有一条精神的栈道——这就是多年来坚持不懈、愈挫愈勇、兴办教育的惊人努力!正如栈道的修筑,汉中人民兴办教育的工作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停止!用于交通的栈道现在已完成了从实用到审美的转变,要么残存于青山绿水之间,要么被文物馆所收藏;而通过现代教育、修筑一条突出重围、走向未来的精神栈道的伟大工作,只能由今天的汉中人在现代的条件下才能完成。作为陕南大地上惟一一所万人大学,陕理工必将在这一伟大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世纪。第四次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全球一体化的浪潮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正在极为宽广的领域里改变着这个世界。一些国际知名大学无不在重新评估着全球化给予世界的影响,适时地调整着前进的步伐,试图顺应这一潮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面对全球化给高等院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强手如林的国内外兄弟院校,陕西理工学院深感责任重大。院党委书记王立新教授和院长叶孟理教授表示,将带领学院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增强实现学院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坚强决心,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特定内涵,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举措,全面推进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至2005年,争取建成55到60个专业,建成二到三个省级名牌专业;新建省级重点课程15门,新建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取早日成为硕士授权单位,建成一批硕士点。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教师的职后教育。全日制在校生将从目前的1.6万增加到2.5万人。至2015年,根据社会需要,再建成一批本科专业,争取硕士点和硕士生的数量有较大的增加。届时,各类在校学生将达到3500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5000人,成教生10000人,教职工总数3000人,专任教师1600人。与此同时,学院在硬件建设上也将有显著进展,校园规模将更大,建筑群落将更雄伟壮观,绿地面积将更大,整个校园必将更美丽、更富于现代气息。

三年时间肯定是短了一点;比较国际上那些动辄百年历史的老校、名校,三年时间对于一座成长中的年轻高等学府,几乎短暂得不值一提。在一份名为《陕西理工学院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的文件上这样写到:“2006年至2015年十年间,学院在适当发展规模的同时,将办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上。在办学思想、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管理方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紧密围绕推进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并充分利用各种内外部条件,把我院办成一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能为区域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综合性大学。”这当然不算最理想的终极目标,但肯定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要做的事情很多。从这个意义上看,陕理工的生命才刚刚开始。两校合并的意义,需要在很长的时间以后,才有可能在世人面前慢慢突现出来。可是透过岁月的滚滚烽烟,得益于陕理工人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拼搏精神,一座凝结着人类智慧和理性精神的现代象牙之塔已经赫然成形,一条人类精神栈道的宏伟建筑正在向未来延伸,变得越来越清晰。

在陕西理工学院,你将感受到一座年轻大学跳动的脉搏;在这里你将明白,什么是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急剧变动的时代里的真正希望,而古老的汉中大地在今夜为什么如此熠熠生辉。

2004年10月

才智,用火烧水激之法,在悬崖绝壁上凿眼搭桥,修起绵延千里的栈道,使天险变成通途。栈道有七条,向北四条通往关中大平原,与秦陇文化相衔接;向南三条,穿过巴山山脉的重峦迭嶂与巴蜀文化相接,谓之蜀道。无论从哪个方面讲,蜀道都是中国交通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于大一统华夏民族在漫长历史时期里的形成和巩固,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古代汉中人民对于这个世界的一个了不起的创造。汉中人民还在世界交通史上第一次将隧道用于交通。只要看看公路沿线石壁上那些至今尚存的规则的石孔,想想乘坐现代交通工具,非几十个小时的行程而不能成功穿越的崇山峻岭,就知道古代汉中人民为突破天险付出了多么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我以为,在这条用于交通的栈道之外还有一条精神的栈道——这就是多年来坚持不懈、愈挫愈勇、兴办教育的惊人努力!正如栈道的修筑,汉中人民兴办教育的工作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停止!用于交通的栈道现在已完成了从实用到审美的转变,要么残存于青山绿水之间,要么被文物馆所收藏;而通过现代教育、修筑一条突出重围、走向未来的精神栈道的伟大工作,只能由今天的汉中人在现代的条件下才能完成。作为陕南大地上惟一一所万人大学,陕理工必将在这一伟大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世纪。第四次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全球一体化的浪潮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正在极为宽广的领域里改变着这个世界。一些国际知名大学无不在重新评估着全球化给予世界的影响,适时地调整着前进的步伐,试图顺应这一潮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面对全球化给高等院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强手如林的国内外兄弟院校,陕西理工学院深感责任重大。院党委书记王立新教授和院长叶孟理教授表示,将带领学院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增强实现学院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坚强决心,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特定内涵,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举措,全面推进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至2005年,争取建成55到60个专业,建成二到三个省级名牌专业;新建省级重点课程15门,新建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取早日成为硕士授权单位,建成一批硕士点。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教师的职后教育。全日制在校生将从目前的1.6万增加到2.5万人。至2015年,根据社会需要,再建成一批本科专业,争取硕士点和硕士生的数量有较大的增加。届时,各类在校学生将达到3500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5000人,成教生10000人,教职工总数3000人,专任教师1600人。与此同时,学院在硬件建设上也将有显著进展,校园规模将更大,建筑群落将更雄伟壮观,绿地面积将更大,整个校园必将更美丽、更富于现代气息。

三年时间肯定是短了一点;比较国际上那些动辄百年历史的老校、名校,三年时间对于一座成长中的年轻高等学府,几乎短暂得不值一提。在一份名为《陕西理工学院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的文件上这样写到:“2006年至2015年十年间,学院在适当发展规模的同时,将办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上。在办学思想、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管理方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紧密围绕推进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并充分利用各种内外部条件,把我院办成一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能为区域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综合性大学。”这当然不算最理想的终极目标,但肯定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要做的事情很多。从这个意义上看,陕理工的生命才刚刚开始。两校合并的意义,需要在很长的时间以后,才有可能在世人面前慢慢突现出来。可是透过岁月的滚滚烽烟,得益于陕理工人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拼搏精神,一座凝结着人类智慧和理性精神的现代象牙之塔已经赫然成形,一条人类精神栈道的宏伟建筑正在向未来延伸,变得越来越清晰。

在陕西理工学院,你将感受到一座年轻大学跳动的脉搏;在这里你将明白,什么是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急剧变动的时代里的真正希望,而古老的汉中大地在今夜为什么如此熠熠生辉。

2004年10月

陕理工之光——写在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合并三周年之际 —写在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 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中国奇迹——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 功夫之王的记忆瞬间——写在李小龙逝世35周年之际 青春宿迁——写在宿迁建市十周年之际2006.9 永载世界文明史的光辉一页——写在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50周年之际 写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作中流之砥柱 [学术]宪政民主萦怀录——写在罗尔斯《正义论》发表四十周年之际 展望“后课标时代”——写在数学新课改实施8周年之际(下) 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 人民日报:舟曲重生——写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一周年之际 “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 长策谋国运 良言济苍生——写在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之际 人民满意的壮丽答卷——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之际 两岸携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写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 特殊部队的神圣使命——写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之际 创业板背叛了中小企业——写在创业板开通两周年之际 创业板背叛了中小企业——写在创业板开通两周年之际 浩歌发煤海?壮志撼太行——写在五阳煤矿建井55周年之际--山西频道--人民网 晴雨三十载 海峡涌春潮——写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之际 2011年司考,民法重点复习什么?——写在开博一周年之时(三) - 日志 - 段波 - 学... 陕西汉中著名樱桃之乡(西乡)樱花和樱桃果 - Qzone日志 统计和您在一起——写在首个“中国统计开放日”和“世界统计日”之际 林贤治:回顾与前瞻——写在新年到来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