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电弓充电:揭秘春宫画为何以男白女赤来描绘男女裸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8:59:58

揭秘春宫画为何以男白女赤来描绘男女裸体(一)

2011-08-24 09:03:53  

红潮导语:中国古人认为,女人是红,是火;男人是白,是弱。所以,有男白女赤之说。在古代宫廷中的房中书和春宫画中,就经常以男白女赤来描绘男女的裸体,意思是说在性事上女人优于男人。

负责安排宫中皇帝与他们的妻妾们性生活的官员,称为女史,她们是宫廷之中的女官。她们了解皇帝的生辰八字,也了解皇帝妻妾们的生日、习性和经期情况,她们尽量按照正确的时辰、合适的礼仪,为皇帝和他的女人提供优质的安排和完美的服务宫院深处,面对春风中娇艳的数千美女,皇帝有时感到力不从心。如何按照女史的安排得到快乐?而久锁深宫的女人们则更为不安,她们的丈夫并不是平常人,她们的痛苦亦非常痛,如何能在冰冷的宫中暂留青春?幽怨深宫中的饮食男女,又有几多未解之谜?谜底何在?

1.男人和女人的美丽传说

《礼记》上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焉。

《孟子》也说:食、色,性也。

饮食男女,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人之为人的本能和天性。

中国最早的哲学书籍《易经》,就曾探讨过男女生活: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这是说,天地交合,化成万物;男女交合,生育万物。

中国古人认为,云是地的卵子,雨是天的精子,云雨交合,也就是天地交合,化生万物。

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中国的北方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称为夏,先后定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1600年,商取代夏,先后定都于亳(今山东曹县)、殷(今河南安阳)。公元前1100年,周取代了商,先后迁都于周(今陕西岐山)、丰(今陕西长安)。

据研究,商代的甲骨文中,有关男子娶妻的象形文字,其象形文字的字义是,男子手执一个女人的耳朵,宣布与这个女人成婚。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的甲骨文中,女人的女字,作跪伏之状,然后就是不成比例的一对大乳房。这就是女的象形字。而男字则是田中使力,就是一个人在田地中劳作。商代的男人、女人,已经有了明显分工,女人就是生儿育女,男人则是种田养家。

《易经》是中国古代占卜类的典籍,大约公元前六世纪前后,用阴阳二字,代替了天地、日月表示自然正负之双重作用力。阴是指河之南,山之北,指的是阴影;阳是指山之南、水之北,是指光明。后来,阴阳分别指女人和男人。

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就分辨出了金、木、水、火、土,并把这五种东西与季节、方位、八卦相配。

水-阴-冬季-北方-玄武;火-阳-夏季-南方-朱雀;

木-少阳-春季-东方-青龙;金-少阴-秋季-西方-白虎。
玄武是一种龟,喜与大蛇交媾。朱雀是一种美丽的雉,又称为凤。青龙、白虎,从公元初期开始,成为男女及其性能力的代称。

男女在性事上,有一种自然的不平衡,就是男子弱于女子。这在中国早期的生活之中,就有这些表现。赤在甲骨文中是红色的燃烧的火焰,红色是性的象征,也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象征。喜庆的场合,要涂上红色;婚礼的时候,要布置成一片红,称为红事。与红相对应的就是白,白是性低下的代称,也是死亡和悲伤的象征。中国古人认为,女人是红,是火;男人是白,是弱。所以,有男白女赤之说。在古代宫廷中的房中书和春宫画中,就经常以男白女赤来描绘男女的裸体,意思是说在性事上女人优于男人。

不过,进入父权制社会之后,男人的地位远远高于女人。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斯干》篇,就记载了男孩、女孩降生所获得的待遇完全不同: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而另一篇《硕人》,又生动地描述了齐庄公的女儿,也就是卫庄公的妻子是如何的美丽:

看那美丽的女人,

她的身材多修长!

穿着绣花的锦服,

外罩精美的衣裙。

她是齐王的女儿,

也是卫王的妻子。

……

她的手柔软如草,

肌肤凝结如油脂。

脖子又白又长啊,

牙齿像齐整瓠子!

两绺长发多迷人,

一双眉毛如蚕蛾。

笑时两个大酒窝,

秀丽眼睛亮晶晶!

多么美丽的女人,

多么高挑的身材!

她是那样地幽静,

停车休息在郊外。

四匹驾车的大马,

红巾翎饰的轿车。

朝见大臣回去了,

不要让国公太累。

……

中国宫廷之中,有身份的女人才能与君王享受甜蜜,而没有身份和地位的女性则必须在天亮之前离去,她们的内心充满哀怨。
《诗经》中和《小星》篇这样描述:

小小星儿发微光,

三三两两在东方。

急慌慌地连夜走,

为了官家早晚忙,

只因命运不一样!

小小星儿光线微,

还有参昂大星辰。

急慌慌地连夜走,

只好抛弃衾和枕,

只因命运不如人!

中国古代大诗人宋玉在《高唐赋序言》中,记载了动人的巫山云雨故事:先王游高唐,疲倦极了,昼寝。梦见一个美丽的女人,她说:我是巫山之女,是高唐佳客,听说大王游历高唐,愿意自荐枕席。大王很高兴,与巫女交合。临别时,她说:我在巫山之阳,高丘阻隔,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相会!从此,巫山、巫阳、高唐、阳台、巫山云雨等,成为中国男女欢爱的代名词。

当然,久居深宫的男人和女人们也不例外。

在中国历代的宫廷之中,为帝王提供“服务”的制度,称为嫔御制度。

古代宫廷中规定,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后宫之中,这些正式名号的女人和无数没有名号的共同组成皇帝的妻群,她们为皇帝提供性服务,生儿育女。

负责安排宫廷中皇帝与他们的妻妾们性生活的官员,称为女史,她们是宫廷之中的女官。她们了解皇帝的生辰八字,也了解皇帝妻妾们的生日、习性和经期情况,她们尽量按照正确的时辰、合适的礼仪,为皇帝和他的女人提供优质的安排和完美的服务。她们用一种彤管的红色毛笔,专门 - 记录皇帝和他的女人们的性生活,称为彤史。彤史是中国宫廷之中十分重要的文献,是研究中国历代皇帝、后妃们极其重要的原始宫廷史料。

 

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最自然的天性,在深宫之中也遭到扼杀。权力与财富并非给人们带来原生态的快乐。

2.溯源养生之道

男女之间的性生活,古人称为房帏之事。有关房事方面的书籍,被称为房中书。历史上的这方面记载又与养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有关房事和养生方面的书籍。

古代规定男女行为规范的儒家书籍是《礼记》,书中指出: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之嗣也。……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这是说,男女之间,除了夫妇肉体接触之外,不能有任何别的接触;即使是夫妇,也严格限制在婚床之上,一旦离开婚床,就要避免一切接触,送东西时不能碰到手,取食物时不能共用餐盘。

儒家的这些严格规定,只是限定在书籍之上而已,实际生活之中,是很少有人去遵循的。即使是倡导儒家礼仪的皇帝和皇室成员,也很少有人严格按照《礼记》的规范去生活。
才子司马相如一生浪漫,是位爱书、爱剑、爱女人的文人。他曾这样记载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有女独处,婉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

睹臣迁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国之公子?所从来无乃远乎?遂设旨酒,进鸣琴。臣遂抚弦为幽兰白雪之曲。

女乃歌曰:

思佳人兮情伤悲,

有美人兮来何迟!

日既暮兮华色衰,

敢托身兮长自私!

玉钗挂臣冠,罗袖佛臣衣。

时日西夕,元阴晦冥。流见惨冽,素雪飘零。闲房寂谧,不闻人声。

于是,寝具既设,服玩珍奇。金殿熏香,黼帐低垂。裀褥重陈,角枕横施。

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时来亲臣,柔滑如脂。臣乃气服于内,心正于怀。

《玉台新咏》收录了许多女性作品,其中就描述了另一番景象:

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

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

空床独难守!

汉代出现了房中术方面的著作,正式使用了房内、房事、房中术之类的词语,讲的是房中男女交合的艺术。

汉代史学家班固谈到这个时期的书籍时,认为当时形成一家之说的房中术有8家,他们分别著书立说,随之有8部重要著作问世:《天一阴道》、《害成阴道》、《尧舜阴道》、《汤盘瘦阴道》、《务成于阴道》、《天老杂子阴道》、《黄帝三五养阳方》、《三家内房有子方》。这里所说的阴道,并不是指生殖器,而是指房事的方法。

班固在他的文章中说:房中者,性情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

因此,流行世间的竹简《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说》等书,都是汉宫皇帝们喜欢阅读的房中书。
这些广泛流行于先秦时期的房事书籍,成为中国宫廷之中的宠物,不仅皇帝们喜欢,后宫中的女人们也很喜欢,她们甚至于在出嫁和下葬的时候,特地让这些书籍也成为重要的陪嫁品和随葬品。

后宫中的女人,还是向往平凡幸福的生活。在民间,把房中书作为陪嫁品的女子,自然向往男女之间的美好生活,她们在果熟时节,会聚于树林之中,高声欢唱:

击打梅李落纷纷,

三成落地七成存。

令我倾心好儿郎,

切要珍惜好时辰!

……

此外,在深宫还流行葛洪的著作。

晋人葛洪,写有《抱朴子》一书,有许多关于房事的记录。葛先生还曾写过《玉房秘术》,可惜失传。

葛洪说: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纵情瓷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能兼行运气,其益更速。

他又说:不知阴阳之术,屡为劳损,则行气难得力也。知房中之术,则令人老有美色,终其所禀之天年。房中之事,能生人,能杀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死矣。

他还说:养生之要,在于爱精。爱精之德,在于交合有度。若能一月再施精,一年二十四气施精,能寿一百二十岁。交合之法,在于弱入强出,知生之术。房事之中,禁忌有三,一是天忌之大寒、大热、大雨、大雷、地动、雷震、日月蚀,二是人忌之吃饱、喝醉、喜怒忧愁、悲哀恐惧,三是地忌之社稷井灶、山川神祇。

隋代主要有《素女方》、《玄女经》、《玉房秘诀》、《素女秘道经》、《彭祖养生经》等等。

唐代最有名的房中书,是孙思邈所写的《千金要方》,其中的《房内补益篇》堪称杰作。

宋代产生了一些房事名著,包括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竿》、南宋张果《医说》、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明代房事作品较为丰富,主要有明代万全《养生四要》、徐春圃《古今医统》、尤遵叙《食色绅言》、张景岳《景岳全书》。

清代压制性文化,房事方面的作品主要是石天基《长生秘诀》、汪昂《勿药元诠》、曹庭栋《老老恒言》。石氏提出房事七戒,曹氏认为老年断机是盛衰自然之理,汪氏则驳斥了流传的返精补阳之说,认为如火之有烟焰,岂能复返于薪哉!

人生苦短,精力有限,即使坐拥天下的帝王也会感到心虚。面对春风中娇艳如蝶的美人,特别是在香雾袅袅、静寂无声的月夜,只有清风能够抚慰皇帝的叹息,只有明月能够明白皇帝的苦痛和隐秘。

月华似水,道士们踏着斑斑竹影,笑吟吟地来了,他们送上了让皇帝赏心悦目的《春宫图》,这在深宫中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而道士的养生法也一度流行于各朝宫廷之中。

中国早期道士们的养生方法,形成于先秦时期,是神仙家们的修炼功夫。经过秦汉方仙道、汉代黄老道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进入东汉之后,就形成了道教法术之一
它又称为黄赤之道,是讲男女性生活的禁忌、方法、祛病之术。
中国古人讲求天人合一的天道观和形神合一的人体观,认为自然由阴阳化合而成,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人要求得健康,必须取天地之精华,达到合适的和谐状态;男女之间,也要阴阳互补,通过适当的性生活,滋阴补阳,返阳补阴,方可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

 

男女适度的性生活,不仅能够维持人类的繁衍,而且还有益于身心健康。正常的性生活,会使男子加速造血功能,促进肌肉发达,减少体内的多余脂肪。女子则可以增强生理功能

,强化了四肢、关节、肌肉多方面的运动,增强了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地推迟更年期。

《寿世保元》说: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精盛则思室,血盛则怀胎。若孤阳绝阴,独阴无阳,欲心炽而不遂,则阴阳交争,乍寒乍热,火则成劳。……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世之人若不能秉灵烛以照迷津,伏慧剑以割爱欲,则流浪生死之海,害生于恩也!

一首著名歌谣,就是劝告世人,不要纵欲:

劝人美色切莫贪,

美色好比是刀山。

色字头上一把刀,

不损眼睛即损腰!

同时又强调八忌:

一是欲不可禁,二是欲不可早,三是欲不可强,四是欲不可纵,五是切勿失情入房,六是切勿酒醉入房,七是切勿劳累入房,八是切勿病时入房。

禁欲与纵欲均非养生之道。

再回过来说中国历代的皇帝们,几乎都是女色的痴迷者和房中术的热心参与者。皇帝们热衷于房中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私欲,他们从中看到了滋阴补阳、长命百岁的好处。

男子之精,一直被认为是男人元气之本。固精就成为中国房中术的核心,也是历代帝王所津津乐道的养生之道。

《类经》说: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益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守精也。

《抱朴子》说:凡服药千种,三牲之养,而不知房中之术,亦无益也。

《太平经圣君秘旨》说: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为一。久则彬彬自见,身中形渐轻,精益明,光益精。

汉代著名大臣董仲舒说:精积于其体,血气本承受,则形体无所苦,身可得而安。能致精明,合明而寿。

生活在7世纪中期、活了101岁的道家名医孙思邈先生,写了一部著名的医书《千金要方》,原稿三十卷,到明代时增加到九十三卷。其书内十分重要的一节名为《房内补益》,讲的就是男女之间的性生活,提出只要房事得当,就会有益无害,长命百岁。

这部书是宫廷之中的必备书,少年皇帝和成年皇帝都会读到这部佳作。书中关于房事之时的年龄、对象、时间、禁忌以及神秘抱雄守雌的回精术等等,都对皇帝们充满了吸引力。

这部著作16世纪之后就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受到极大的欢迎。英文译本的名字是:《健康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