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娜邪武全彩:少一点戾气,多一点和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9:25:04

少一点戾气,多一点和谐

2011年05月14日 16:11:32分类:未分类

  我们的社会氛围中,总让人感到戾气太重,缺少和谐关爱的气氛。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股戾气实在是有着太长时间的积累。从批判胡风运动开始,几十年间,运动一直没有断过,反右派运动,反右倾运动,四清运动,直到集所有运动之大成的文化革命运动。这些运动之前、之后和之间还有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反精神污染运动,反自由化运动,总而言之,无微不至的批判,伤心动肝的检讨把所有的人的生活都搅得七荤八素,先是把人们变成狂热分子,狂热地批判和被批判,走到极端之后,社会发生了一种令所有人始料未及但是又十分合乎逻辑的转变:几乎所有的人都变得玩世不恭起来,每个人都成了反讽大师,民间传播的大量顺口溜,影视作品中大量无厘头话语,都鉴证了这一无可挽回的转变。
   过去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最值得研究的就是阶级斗争理论,这个理论一度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千万不要忘记。记得我父母有一位同事朋友,转行去做中学教师,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心理压力太大,有一次在课堂上板书竟然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写成了“千万不要阶级斗争”,这让人联想到心理分析理论中关于口误能暴露内心恐惧的说法。这件事最令人震惊的结局是,这位女教师竟因此自杀身亡。这个事例太极端,太富戏剧性,但是它竟然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当时的社会气氛由此可见一斑。
   最近翻老报纸,见到80年代人们对爱情的一个讨论,在爱情的超阶级性或说非阶级性上夹缠不清,走投无路。因为经典的浪漫爱情的特点就是跨越阶级界限,穷小子爱上贵妇人,王子爱上灰姑娘,如果说人们之间的主要关系是阶级关系,人性的主要内容是阶级性,怎么解释爱情呢?报纸文章纠纠结结地写道:“人的阶级性和人的阶级感情是阶级社会中人性和人情的主导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如果看不到这一方面,把超阶级的爱看作一个随时可以创造奇迹的神,这是十分错误和反动的。但是,纯粹的人类感情在阶级社会中虽然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但不是完全不存在。只是不能把这种纯粹人类感情尊崇为宗教,即不能把它提到人类感情中主导的决定性方面。可见,阶级社会里的人性、人情除了决定意义的阶级因素外,还有非阶级的因素。”从这段话,我们看到的是,在阶级斗争时代,人们的头脑陷入了多么令人绝望的错乱。
   从“将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口号开始,中国渐渐摆脱了阶级斗争的魔咒。但是几十年养成的恶习是无法一朝摆脱干净的,阶级不在了,斗争还在,社会动不动还是要斗争这个,打击那个。社会机体要健康发展,有些东西是一定要斗争要打击的,那就是伤害了他人(包括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社会的斗争和打击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被打击的对象必须造成了伤害,必须是有受害人的。如果一桩行为并没有伤害他人,也没有伤害自身(吸毒、赌博属于虽然自愿却伤害自身的行为),那就原则上不应当属于打击之列。
   我们的社会上之所以显得戾气很重,就是有一些没有伤害他人的行为也会时常受到打击,比如有人写了色情小说在互联网上发表,有些人自愿地聚在一起玩性游戏,有些同性恋者举办选美活动等等。对于这样无害的自愿活动为什么要打击呢?没有道理呀。我希望我们的社会少一些戾气,多一些和谐关爱。老祖宗说:和为贵。这是古代人与人相处的智慧,也是我们改善社会气氛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