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言之隐txt:刘伟:重庆山洪卷走驴友始末(南方都市报 2009-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8:20:43

重庆山洪卷走驴友始末

35人穿越未开发未开放峡谷地带遇险仅16人获救,事发前山谷里下着雨但未得到重视

类别:深度调查 作者:刘伟 原创 浏览量:1513  发布时间:2009-07-16
版次:AA17 版名:深度 稿源:南方都市报  

    7月11日15时,重庆市万州区潭獐峡流域因降雨引发山洪。一支通过网络自发组织的35人自助游团队,在穿越潭獐峡下游未开发、未开放的峡谷地带时,被洪水卷走。   图/CFP

    看到3个人从眼前被冲走,“我是真想抓住他们,真想救人啊!可是什么也抓不住,一抓就被浪打开,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冲走啊。

    ——— 获救者“烟花”

    我只有平静地抚摩着肚子对孩子说:“宝宝,爸爸去了遥远的地方。他会永远快乐旅行,再也没有羁绊和牵挂。他将永远踏足雪山,畅游江海,远行沙漠。”

    ——— 遇难者之一王虎的妻子在重庆最大的驴友群上留言

    浑黄的山洪沿着细窄的潭獐峡狰狞而下的时候,其实已经给足了警告。它低沉的怒号震耳欲聋,只是速度更加迅疾,不给见到它的人丝毫反应机会。

    如果仅从这一点判断,7月11日下午发生在重庆市万州区潭獐峡的山洪悲剧似乎无法避免。但实际上,悲剧发生之前,它曾数次发出过警告,对自然伟力的一再轻视让人们放弃了起码理性的判断。然后,它傲慢地吞噬掉至少16条鲜活的生命。

    再然后,活着的人开始在天灾与人祸之间进行反思,那些“自发群体式”驴友户外运动存在的缺陷也得到审视——— 山洪也许终究会发生,但脆弱的生命不该如此被轻视。

    截至昨日,已有16人获救,打捞起遇难者遗体16具,尚有3人失踪。基于人道考虑,重庆市政府还给每位遇难者的家属发放了抚慰金2万元。

    一线天·暴雨·山洪

    事发时,这支35人的队伍居然正在峡谷中最窄的一段漂流,根本没有避险可能

    斜风、细雨,幽谷溪行。雨水最初开始汇集的时候,它甚至让旅程变得更加的惬意。

    这种共识,在这支35人组成的自助旅游团队达到重庆市万州区潭獐峡“地缝峡段”时达到了最高点———峡深、水幽,深潭恍若无数珍珠———阴无天日、凉爽可人,此时行程已尽大半,脚下的溪水仍是涓涓细流。

    因为熟悉路程,万州驴友“烟花”走在最前面,领队超哥断后,年近60的何小华夫妇相伴走在队伍的中间。因为不会游泳,身着救生衣的“四黄”紧跟着一同来自重庆的小张哥,而“小妖”则边走边跟男朋友打闹……队伍慵懒地缓慢向前推进。

    下午3时许,队伍挺进“一线天”。这是一段位于万州地宝乡与云阳泥溪乡之间的峡谷,原始而未开发开放。事后,率先到达这里的救援人员艰难地发现,这里谷深达50-60米左右,最窄处却只有2米,最宽处十余米,河床坡降2.1%。

    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候,邻近的万州区和云阳县开始下雨。当地气象台数据显示,在此后一个多小时内,邻近的万州区地宝乡降雨量24毫米,云阳县泥溪乡降雨35.9毫米。狭窄的河谷像漏斗细窄的尾端,激增的雨水迅速汇集,如管涌般喷奔而下。

    人群听到了雷鸣般的咆哮声,但为时已晚。在这间隙,小张哥听到走在队伍最后面的超哥扯着嗓子喊了句“洪水”,他误听为“猴子”,转身正要问个究竟,却看见两米高的巨浪夹杂着泥沙从超哥背后袭来,一下子“就什么都没有了”。

    事发4天后,小张哥仍无法准确描述当时的情形:巨浪将众人一次一次打入水底,水在耳边呼啸而过,身体无法控制地在水中翻滚——— 像正在转动的洗衣机里的衣物。

    明亮的世界瞬间模糊了起来。走在最前面的“烟花”甚至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就被汹涌的巨浪推到峡壁,他顺势抓住岩缝,凭着求生的本能奋力向上攀爬,竟一口气爬了十几米高,后被困于半岩上,以致救援难度加大,成为16个被救人员中最后一个获救者。

    7月14日中午,记者见到双手仍缠着纱布的“烟花”,他一再强调,这完全是出于求生的本能。一度,他也声音哽咽地回忆,当时巨浪一个接着一个打过来,完全抓不住任何东西,看到3个人从眼前被冲走,“我是真想抓住他们,真想救人啊!可是什么也抓不住,一抓就被浪打开,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冲走啊。”

    狭窄的河道、突降的暴雨促成了可怕的山洪。参与现场营救的工作人员说,事故发生时,这支35人的队伍居然正在峡谷中最窄的一段进行漂流活动,根本就没有避险的可能。

    显然,山洪在“一线天”并没有半刻的停留,人群在短暂的抵抗之后便被彻底击垮:领队超哥甚至未能再次清晰喊出“洪水”,何小华夫妇失踪了,“小妖”的男朋友再也没有回来,他们还包括红女黑、海盗、王虎……短短数秒,十几条鲜活的生命在山谷中消失。

    下午3时27分,这是山洪出现在“烟花”眼前的时刻,在被巨浪抛起的一瞬间,他下意识地看了下手表。获救后,他将这一刻作为人生的新起点,但对于同时遭难的19名同伴,这差不多正是人生的终点。

    “小妖”是16名幸存者中唯一至今情绪波动很大的。山洪到来时,身边的男友果断地将救生圈套到了她的身上,“小妖”因此逃过一劫,男友却至今下落不明。

    欺山不欺水·欺水莫欺峡

    “为什么活动之前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成为悲剧之后被讨论最多的话题

    早在11日下午1时左右,雨就在山谷里有一搭没一搭地下着,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观的原因在于,当时峡谷里的水位还没有太大变化,深的地方可以游过,浅的地方水只到膝盖,“可以走着过去。”

    灾难发生后,一名当地驴友在论坛里不无感慨地写道:2006年我们去穿越这条峡谷,只下了一个小时的暴雨,我们却花了11个小时去逃命———与大自然搏斗的惊恐与慌张,那一幕幕从不曾在我的记忆中消退过。

    “欺山不欺水,欺水莫欺峡”,这几乎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丛林法则,此刻却受到了不应有的轻视。这是这一天最后一个被严重轻视的警告。此后,积蓄力量的洪水再也没有给这支35人的队伍任何机会。

    作为万州当地驴友,“烟花”与“沙浪”早先已经来过潭獐峡几次。原本,“烟花”因父亲病重,并没有打算参加这个活动。在11日凌晨这支队伍到达月亮湾准备露营时,“烟花”说,自己至少曾提出过两次不同的意见,未被采纳。

    “露营的当晚,天气闷热,天气预报说有暴雨,还在车上的时候,我就提醒超哥,天气不好,我们早去天峰山看日出吧,然后到潭獐峡入口看一看就行,晚上回到万州请大家喝酒。”超哥一直默不作声,作为多年的朋友,“烟花”明白这通常意味着拒绝。

    据“烟花”与“沙浪”讲述,月亮湾与潭獐峡相距60多公里,他俩当时也反对在此露营,“咬咬牙就到了”。但最终一行35人还是在月亮湾扎营住下。11日上午10时左右才到潭獐峡,近12时才开始穿越。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事故地点距峡口出口不远,如果他们一早就进峡的话,山洪到来时,这一行人至少应该已在返回万州的路上。

    这是那天最早被轻视的两次警告信息,同样被轻易地忽略了。

    幸存驴友TT至今也没能走出阴影,她说,事发那天,她还特地看了天气预报。预报说当晚会有阵雨,但并没说有山洪之类的预警。作为参加户外活动的新人,这尚可解释,但作为一支有组织的户外队伍,对天气预报的轻视是个不应有的错误。

    记者后来查知,7月8日、9日、11日,重庆市气象局曾先后发布3期重要天气服务快报,指出从9日夜间开始到11日,全市各地自西向东将会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雨量为中到大雨,其中东北部个别地方可达100毫米以上。

    到11日16时,暴雨已造成万州、开县、云阳、城口、合川、潼南等6个区县106个乡镇受灾。

    “为什么活动之前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成为悲剧之后被讨论最多的话题。

    还在将要进入峡谷的时候,37岁的当地人卢延双试图做最后的劝阻。这个当时对天气“唯一判断正确的人”,事后懊恼地回忆说,“那一伙人,他们分成好几拨陆续向河里走去。我见到一拨人都劝他们不要下去,要下雨了,很危险。可是,他们只管走下去,走在最后的一个人,还跟我握了手。”

    当一系列的警告宣告失败之后,悲剧就发生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此时在潭獐峡景区旅游的,还有47名旅行社组团的游客,他们通过入口购票进入景区,就在天气骤变时,成为这一天最及时将死神甩在身后的人。

    生者·逝者

    所有失踪驴友的家属都已绝望。领队超哥的姐姐在电话里挤出一句“天塌下来了”之后,就再也说不出任何话语。

    因为正好处在山洪出口处,云阳县火山峡风景区餐馆厨师长王平成为最早参与救援的人。当时,峡谷有4人被冲出,“其中一个女的还在河里挣扎,就立即下河救人,但水流湍急,我拉起两人,女的救起来是活的,男的却早已断气!”

    这是目前唯一被证实的最直接的抢救。灾难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抢险预案,并组织干部群众1500多人全力搜救遇险人员。12日天刚亮,山洪退却,现场又采用岸上、水上、上游、下游等方式齐头并进搜救。

    14日开始,搜救仍在继续,但像王平这样令人振奋的救险场面却再也没有出现。所有失踪驴友的家属都已绝望。领队超哥的姐姐在电话里挤出一句“天塌下来了”之后,就再也说不出任何话语。超哥,谭超,30岁,孩子才两岁。他在重庆九龙坡区杨家坪开了一家户外用品店,这次组织出去“驴行”,也是在他的行健户外店外集合。

    记者翻看了他通过网络的组织计划:6月30日16时10分,其在重庆“驴友空间”和“中联车队”论坛上发表了《“非A A活动”7月10号-7月12号:万州潭獐峡朔溪!(人满封帖)》的帖子。帖子中,超哥图文并茂讲到,潭獐峡,万州有名的风景地,但现在一般游人去潭獐峡游玩后,回来都说不好耍,为什么?因为一般游人去的都是已开发出来的上半程,潭獐峡真正精华部分应数第二天要穿越的地缝峡和海螺峡。

    而所谓“非A A活动”,是驴友界的一个术语,A A和非A A,分别指的是驴友在互联网等平台上自发自愿的组织出行和商业化运作的带有一定盈利目的的驴友出行。也就是说,该帖在第一个词语,最醒目的地方就明确了这次出行的性质。

    帖子人气极高,很快人满封帖。王富贵、何小平夫妇快要退休,这次跟同公司的另外5人一同报名,在缴纳了每人220元的费用之后,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对最年长者。12日凌晨5时左右,在被“其他5人已经得知平安的消息,唯独没有我爸妈的消息”煎熬了一夜之后,一度要连夜从重庆赶到潭獐峡的女儿终于知道“他们不会再回来了”。

    天下驴友是一家。从知晓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起,驴友们在互联网和电话中互通信息,搭建了真实的信息平台。万州驴友黑哥最先了解事情真相,在确认重庆驴友遇难的消息后,他迅速与这次穿越组织者重庆行健户外店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同时也与他们赶赴云阳帮助获救驴友和死者亲属。

    驴友林妈几人把整个峡谷走完了,却仍没有发现失踪人员,他们拒绝了来自政府组织的救险队员“赶紧撤离”的要求,在消防人员已经搜索出来时,仍没有死心:“只有几条暗河没法寻找,要等水完全消后再看。”

    7月13日晚上,在重庆最大的驴友群上,遇难者之一王虎的妻子曾留下简短的语言:一场灾难带走了爱人的生命,洪水退后留下了亲人无尽的眼泪。我的丈夫走了,悲怆、恐惧、无措。我只有平静地抚摩着肚子对孩子说:“宝宝,爸爸去了遥远的地方。他会永远快乐旅行,再也没有羁绊和牵挂。他将永远踏足雪山,畅游江海,远行沙漠。”

    冒险·反思

    很多人不具备户外运动经验和救援知识,亲友结伴坐上车就走,只图兴趣和新鲜

    驴友是自助旅行爱好者自喻,一个风靡世界的名词,意即像驴子一样吃苦耐劳。近年来,自助旅游发展迅猛,很多驴友更是放弃成熟景区,走向那些待开发的区域,把探险慢慢演变为冒险。

    超哥和他的驴友队走的正是这样的路。多名幸存驴友证实,本次队伍并非每人花50元买门票从景区大门进入,而是从景区其他地方绕道进入,并直奔尚未开发、未开放的地缝峡和海螺峡。

    实际上,驴友团发生伤亡事故绝非个案。2008年5月3日11时许,新疆4名驴友随队穿越狼塔C线,驴友昆仑老玉遇难,另有一人重伤,两人轻伤;2007年9月,6名俄罗斯探险者在和田玉龙喀什河自助漂流时突然失踪,中俄双方的搜救工作进行了21天,仅成功营救3名幸存者;2006年10月,4名探险者在穿越夏特古道时被困在木扎尔特冰川,后当地政府出动几百人搜救,探险者才幸免于难。

    重庆市探险协会秘书长王吕刚说,户外运动伤亡事故频发,表明人们对危险的认识不够,从思想上无安全意识;活动召集渠道随意,大多都是通过网络组织,队员间互不了解,一旦发生事故无法与队员亲属联系;不具备户外运动的经验和救援知识,很多亲友结伴去户外运动,坐上车就走,只图兴趣和新鲜。

    生前,超哥是多个户外驴友Q Q群的群主,遇难后,一名驴友写道,我们的“清明临时活动群”后来被改名为“死了就要走群”,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也许是天意吧。“超哥死了,但我们还是要走下去,超哥用他和其他驴友的生命提醒我们户外安全的重要性,美景在等着我们,但我们会更理性地去看去走。”

    只是Q Q群中,那个属于超哥的头像已不再闪烁。

    采写:本报记者 刘伟

http://gcontent.nddaily.com/d/63/d6317f80523fdf2a/Blog/e64/c43b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