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你还能爱谁结局:技术评审那些事儿(一):评审的必要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3:57:59

同行评审那些事儿(一):评审的必要性

字体:  小  中  大  | 上一篇 下一篇 | 打印  | 我要投稿  | 推荐标签: 软件测试管理 同行评审 质量管理

  本文主要由整理而得,转载原作者在需求与设计评审学习与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内容包括评审的必要性、评审的目的、评审的流程、评审的层次与角度,评审的准备工作、评审角色构成、评审角色职责、评审人员的选择、评审中的常见问题、注意事项,以及评审工作的持续改进等。

(一)评审的必要性

  软件阶段评审是软件质量管理中较重要的措施之一,做得好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一些错误。对于评审的必要性相信读者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认识未必是一致的,这里列举一个社会新闻中的典型事例来说明:

  前一阵子在电视上有一条新闻,为了防止长途客车上的抢劫与盗窃,有关单位在福州开往漳州的大巴上安装了摄像头监控装置。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些乘客,大部分的乘客都表示这是一个防抢防盗的有力措施,必将有效控制日益猖獗的车上抢劫与盗窃行为。然而也有少数乘客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小偷只是少数,安装摄像头监控让他们的个人隐私暴露无遗。有时想和女友亲热一下都要被人监视,没有必要为少数犯罪分子来侵犯大家的隐私权。由以上事例可见,对于某些问题的防范措施的出台的必要性并不是大家都有共识,而是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我们也没有必要以对错来评判,每一种意见都要考虑才能更好地做到适度管理。

  在质量管理方面,每次出台一项措施也会有不同的声音。这些措施包括检查、评审、测试和验收等,必然会给辛勤劳动的一线人员带来一些不便,给公司增加预防成本。但采取必要措施而增加适当的预防成本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是要遵守适度控制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当然质量管理不是监视,更不是对付坏人,而是针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本图转自于波、姜艳的软件质量管理实践 一文】

  为了进一步说明评审的必要性,我们引述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诺曼(Donald A. Norman)先生在其《设计心理学》中的一段精辟的论述:“每一项新技术问世时,新一代的设计人员总会重蹈覆辙。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是技术人员的专长。他们总是展望未来,而不愿回顾历史,因此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这个观点是不是有点打击技术人员,不知读者是否认同他的观点?技术人员可要争口气!)

  中国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神仙打鼓,也会出错”。老外说:“It’s a human error!”。所以人都可能有错,而且有些错误较容易逃过自己的眼睛。特别是有些人,比较容易看到别人的错误,却难以看到自己身上的错误。其原因不外乎思维定势(即思维习惯和心智模式等)、学识局限(没有谁是万能的),以及无意疏忽(老虎也有打盹时)。

  Karl E.Wiegers在《软件同级评审》中说:“如果你没有时间采用同级评审来提高产品质量,则将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纠正测试人员或客户发现的缺陷。……评审的最主要障碍来自开发人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犯了多少错误,因此他们也看不到查找或减少错误的必要性。”

  所以为了有效地提高软件质量,我们很有必要用他人的眼睛来审视自己。邀请不同背景的评审人员从不同的角度检查,弥补个人的不足,及时发现并解决自己发现不了的错误,即使是两次发现同一个错误总比把它漏掉好。需求与设计评审就是在进行下一步工作之前“互相用他人的眼睛来审视自己”,必然会提高项目的成本。而这种成本是质量成本的一部分——预防成本,其目的是减少失败成本(包括返工、维护、变更、重新测试、满意度下降、形象损坏,以及顾客流失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