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射击场多少钱:[]美智囊:美应维持南海现状 限制中国进攻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9:49:44
美智囊:美应维持南海现状 限制中国进攻性
2011-8-17 10:01  来源:东方网  评论 9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核心提示:美国国防政策委员会委员罗伯特·卡普兰在最新一期《外交政策》发表一篇名为《未来的冲突在南海》的文章中指出,“定义21世纪地缘政治的战场是海洋,确切地说,是南海。”

资料图:中国船只与美国海军监测船在南海对峙

  罗伯特·卡普兰

  曾任职于多家美国媒体,2008年成为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2009年被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任命为国防政策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他十分关注中国崛起问题,2005年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名为《我们为何要与中国一战》的文章,阐述美中之间冷战情结的“必然性”,2006年又在这本杂志上预言朝鲜“崩溃”和中国在亚洲的力量平衡前景。2010年,他出版《季风》一书,探讨了印度洋地区对于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21世纪的能源供应状况,认为掌控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能源和全球航运。

  “定义21世纪地缘政治的战场是海洋,确切地说,是南海。”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在最新一期《外交政策》发表一篇名为《未来的冲突在南海(the south china sea is the future of conflict)》的文章,预言未来在南海可能发生的冲突将会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大海成为冲突障碍

  卡普兰称,随着地球的人口和经济轴心转移到巨大的“欧亚岛”最东端,21世纪的地缘政治与冲突将迥异于20世纪,上世纪主要冲突在欧洲,当时焦点是所谓的陆权,而东亚的地理轮廓预示着一个海军世纪,焦点在海权。也正因此,他认为,海上作战与陆地作战有着显著区别,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宏伟战略才能赢得胜利,或者说避免战争。

  卡普兰称,西太平洋首要地位的斗争,并不必然意味着要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更多时候是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或在人迹罕至的海面上。如同冰川缓慢融化,战争远未能说是不可避免的,即便国家之间的竞争时时存在。而且假设中国和美国能成功完成传接球,那么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将变得更加安全、繁荣。“还有比这个更道德的吗?记住,这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现实主义——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战争。”

  卡普兰定义的东亚幅员辽阔,几乎从北极延伸至南极,从南千岛群岛南缘直到新西兰,包括漫长的海岸线和绵延的群岛。他认为,大海一定程度上成为冲突的障碍,而且考虑到船舶的速度,即便最快的军舰也相对缓慢,因此给了军事上减少失误的机会,也给了外交官更多时间重新考虑决定。本质上,海军和空军的作用不同于以占领土地为目的的陆军。因此,在大海环绕的东亚,尽管各国军备采购攀升,但仍有可能在21世纪避免20世纪的巨大军事灾难。当然东亚在20世纪也是战火连连,从日俄战争到越南战争,海战事实上从未成为东亚战场主角,而且战争核心是为巩固国家或民族解放。东亚各国军队都已从关注向内的、低科技含量的陆军,转向向外的、高科技含量的海军和空军。

美国无暇号测量船曾在南海与中国船只激烈对峙。

  东南亚深入“后冷战”

  卡普兰认为,把“一战”前夕的德国与现在的中国拿来类比是有缺陷的,因为当时德国因欧洲地形关注于陆权,而现在中国则因东亚地形更关注于海权。相较于东北亚,东南亚已深入后冷战时代。占据南海西海岸的越南,革新开放之后寻求与美国更紧密的军事关系。中国在邓小平主导改革开放之后成为当今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体,迫切想要海军冲破“第一岛链”,挺进西太平洋。印尼是穆斯林世界的庞然大物,经历几十年军事独裁后有望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稳定的民主国家,变成第二个印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涌动着活力。尽管这些国家都存在国内问题,但它们都打算跨过自己的海岸线,行使海上领土权利。

  这位学者称,南海不仅因重要的地缘战略重要性和能源储备,也早就因长期存在的领土争端,让纠纷和冲突在这片水域不断。这导致的结果是,周边国家或多或少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发生对立,转而寻求美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而且随着亚洲地区能源需求不断增长,问题将更加尖锐。如今南海已经成为一个武装起来的大兵营。

  他称,中国与东南亚诸岛国的关系,如同美国和加勒比海岛国。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承认加勒比海现状和欧洲列强在该地区的各类领土主张,不过它也试图占领该地区。对于加勒比海“盆地”的统治,令美国更有效地控制了西半球,这使得它能向东半球延伸霸权。按他的说法,如今中国面对南海“盆地”也有相似意图,希望海军能从印度洋到南海保障来自中东的能源供应。

  卡普兰分析,曾经在世界文明史上遥遥领先的中国在近代被西方列强瓜分,这让它更有一种历史情结,驱使着这个国家想要挺进南海,前往太平洋。中国的发展会更开放而非更封闭,与法西斯主义或军国主义不同,中国和东亚其他一些国家都还存在着某种老派的民族主义,19世纪以来就一直吸引着知识分子,即便中国未来变得更多元,民族主义也会持续增加。民族主义仍是亚洲政治的主要驱动力,海军和空军在本地区的发展都源于捍卫主权的主张,并声称要保护有争议地区的自然资源。

美国海军与马来西亚军队战舰在南海集结举行“卡拉”演习

  美国不应起主导作用

  卡普兰称,南海可能构成未来几十年的军事前沿。中国海军实力倍增,周边国家也进一步发展海军能力,它们还将越来越依靠美国,美国则为了让本地区保持平衡,不得不将更多资源从中东转移过来。外交和经济是全球多极化的特点,但南海似乎更能反映军事意义上的多极化。

  他认为,南海冲突与我们熟知的冲突类型大相径庭。20世纪以来,我们一边经受着大规模的洲际战争,另一边也忍受着小规模战争的创伤,大量平民伤亡。但在未来,冲突可能会更纯净,仅限于海域。这是积极的变化,因为冲突不可能完全从人类的生存状态中被淘汰,马基雅维利的一大主题便是冲突,适当的冲突或能比刚性稳定更带来人类进步。海面上拥挤的军舰,并不与大有希望的亚洲时代相悖,不安全感往往孕育活力。

  卡普兰还探讨了南海冲突能否适当控制。他的论述前提是本地区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而是以各国军舰在公海上“赛马”的形式出现。不过南海各国军备竞赛已经发生,过去10年,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武器进口分别上升了84%、146%和722%,而越南最近花了20亿美元购买了6艘最先进的“基诺”级潜艇和价值10亿美元的俄制战机。

  此外,美国现在的角色是维系南海现状,限制中国的“进攻性”,美国和中国之间要保持某种平衡,使得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国处于自由空间,尽管东南亚国家也存在着某种联合形式,比如东盟,但支撑平衡力量的还是中美之间。两国延展开一系列复杂问题,从贸易到货币再到互联网空间。美国感到威胁的前景是:东亚各国转向青睐中国。

  卡普兰认为,亚洲经济格局的变化不可能脱离政治和战略格局单独发生,因此中国经济的增长,自然不会对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感到满意。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现有在亚洲的优势本身就意味着亚洲的不稳定。

  卡普兰认为,美国常推断中国向外扩张“令人难以接受”,但中国本身的政治哲学是良性的、非霸权的、不干预的。中国视自己为“中央王国”,想要恢复的是自己在本地区原有的地位,而不是向他国输出体制。美中未来可能会发生矛盾,因为中国不愿意他国限制其力量。卡普兰建议美国在亚洲的目标应该是平衡,而非去主导。毕竟当今国际关系的关键仍是硬实力,美国必须给中国以足够空间,美国不应增加在西太平洋的海军力量,但也不能大幅度减少。
菲总统称若与中国在南海开战菲自取灭亡

[上世纪最惨冲突在欧洲 本世纪将在南海] [南海局势由中美主导] [越南指责中国侵犯其主权] [美智囊:美应维持南海现状] [阿基诺将来华谈南海问题] [俄罗斯才是中国在南海的大患]

 

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