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企业信用信息网:彼岸如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0:46:44

彼岸如花

(2011-08-18 17:01:21)转载 标签:

人生感悟

分类: 心路历程             
    凉风习习,吹起轻盈的裙摆,寒冷一点一点地侵蚀身体,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蓝天已不再明朗。树叶已不再和谐地发出动人的旋律。路上行人步履匆匆,向前方等待着他们的目的地奔赴着。
  彼岸如花。也许!
  夏雨将至,厉烈地扯下页页郁悒,剪不断,理还乱。翻着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的手,在李煜的世界停下了。
             
  南唐后主,独上西楼,弯弯的月牙钩不起嘴角的微笑,庭院梧桐锁住了清秋的寂寞,却锁不住内心的寒冷。家园故国的离愁,雕栏玉砌的朱颜已改,那一份落寞失魄是难以拭去的。恰如,此时此刻,我内心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涟漪,莫名地,泪水湿润了双眼。心底沉寂好久的曲子,又再低吟浅唱,悠悠地飘荡,随着全身的血液,疯狂地沸腾着,充斥着。
  是的,我不该读词,不该读李煜的词。
             
  一直,他只是沉潜在自己的那片诗词创作的祥和的天地里,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他无心当皇帝,无奈之下又无心地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于是,亡国之后,三年的囚禁生活,内心的苦恨与对故国的怀念,从他的笔尖流荡出来了。我只是一个离家在外求学的孩子,我只是一个没有失去什么的孩子,相比之下,我是如此的黯淡,我只是用思念撑起了一把孤寂的伞,独自徘徊。
  天朦胧,地朦胧,李煜依旧“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一词《望江南》,不尽的怀念与哀痛便奔泻而至,一切一切都朦胧了,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意,那份眷顾的思念。而我只是一朵孤独的花,在下雨的屋檐下,睁开了流泪的眼,轻轻地敲了一下紧闭的心门,尽是儿女情长,一抹纸巾湿润的双眸。
            
  又是一曲《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何曾不是匆匆的一瞥,一往一来,时间已如白驹过隙;留人醉的胭脂泪,何曾不也是太匆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暮春残景,人生无限的惆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换而来之宋太宗的一杯毒药。悲叹,只能再悲叹。
  帘外雨声潺潺,阑珊了汴梁的春意,李煜心底的那股寒流,岂是罗衾能抵挡的了?词人也只能“夜长人无奈”,只赋作“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多少繁华,多少惆怅。
  李煜,因亡国而悔恨,因失去而孤寂。
            
  不禁想起,我们的台湾宝岛,纵然仅一水之隔,却难以逾越,于我们,正是“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或许,犹如泰戈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这样一种苦苦的盼望并不亚于李煜的心情。
  李煜,泣尽血泪,到头来对祖国深深的怀念,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纵使源长,但也会随流水飘向远方,就像我们期待的祖国团圆,终有一天会来到。
  突然明了,彼岸如花,有着我温暖的避风港,满怀的思念,对祖国的希望。
            
  走出了李煜的世界,走出了想家的淡淡忧郁,在凉风的吹拂下,忽然一阵恍惚,心曲依旧弹起,或许,那份思绪如一丝青纱,在我的血肉里,抽不尽,敛不完。
  不知不觉,读到晏殊的《蝶恋花》,愁惨的烟雾笼罩在清晨栏杆外的菊花丛中,兰花上似泪珠的露水,缕缕清寒慎入罗幕,“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同叔亦“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只是此时他只想给自己的心上人寄封信,没有李后主如滔滔江水般故国家园的深切的怀念,在他笔下,相思之情也只是含蓄内敛地打动着我们,没有波涛的汹涌。
            
  再听,晏几道的一首,忽而想起了前些天看到的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所爱分别时的心情。晏几道说“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文字简约却传神地让我看到了几道的精神痛苦,仕途上的,感情上的。
  似曾相识的感受,凝成心底的一汪清水。
  曾经无数个星儿都隐而不现得夜晚,守着窗儿,凭着栏杆,夜深人静之时,那一份孤独感渗入骨子里,对远方朋友的那份期待相会的心意,对几小时前才见过的恋人的那份思念。一直,一直弥漫在我心底里那个安静的湖。
            
  是否会像李清照那样“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呢?浅显的语言,深思挚爱之情如此娓娓道来,我内心的曲调如这般的轻柔,只是,鸟掠过,四溢的忧思已散去。
  纵管白天习惯了繁忙的生活,又甚于无聊的乏味,晚上却如暗香盈袖般的淡雅,蕴藉着思念。残夜渐沉,寥落的世界万般寂籁,我已不是独自撑着油纸伞走在长长雨巷的那个女孩了……
  突然明了,彼岸如花,有着远在天涯的思念,近在咫尺的眷恋。
            
  心随飘叶,漫溯天地。太多的迷茫铺在脚下。西湖仍然留存着西子坠湖的涟漪,乌江边依旧有虞姬把刀横向脖子的记忆,马嵬坡前贵妃挂在树枝的白绸还在空气中飘着,黛玉葬花的呻吟还在回响。
  多少词人,心中满满的遗憾,不尽的情思,写儿女情长,写雄心壮志,写时代感慨,都只为寻找属于自己内心的声音罢了。抑或是满篇婉约之作,散发着阴柔之美;又抑或是豪放的凝结着阳刚之美的气势,词人所想要的也只是,像方文山的词所写那样“举杯饮尽了风雪”,“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最终都只为汇成一股清泉,“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如泰戈尔的诗歌,“歌声在天空中感到了无限,图画在大地上感到无限,而诗,无论在空中,或是在地上都感觉无限。因为诗的语言会舞动,诗的音韵会飞翔”,在词的世界里,跟着韵律的节奏跃动,仿佛置身其中,所有的一切都被一语点破。
  彼岸如花。品读一曲曲的词,瞬间的震撼,永恒的醇香。
  诉不完的情,解不尽的思,淡淡的书香,翻过一页又一页,残留手中。一个一个的词牌,又再次地把那平静的心湖沉寂在了那夜晚深邃的天空下,轻轻地,划过一道足迹。
  词牌,是对词创作的一种束缚,而我却读到了词牌背后那动人的故事。
            
  同样是歌者,念奴与何满,在盛唐的君王世界里辗转,当风华成为一缕青烟,韶华不再时,竟落得肠断,或是高昂嘹亮,或是凄哀婉转。一曲《念奴娇》,一曲《何满子》,不觉中把人带到了思绪飘飞的时代悲歌去了。
  词牌中最喜欢的要数《蝶恋花》和《如梦令》,喜欢如此美丽清雅的名字,总是莫名地沉浸在那品读过后拭去了泪水,挡去了苦难的每一段心醉。
  从冯延巳独自登上小楼,“惆怅还依旧”,朱颜瘦却反复叹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到苏轼在残红褪尽,春意阑珊的时候,对韶光飞逝,对仕途的失意的感慨,道出“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坦然,《蝶恋花》已是一辈高于一辈之作。依旧有着淡雅的芳草作伴,依旧诉说着点点滴滴的呢喃。
            
  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许只有那个把酒东篱的女子,才能用如此简练的笔法,将我们带到美丽的花丛中,舒展酒醉的慵懒,享受那份别致的闲雅。
  跃动着的每一个词牌,有着属于自己的声音,那便是词对我无法抗拒的诱惑。
  彼岸如花。
  雨,终究还是下了,天地笼罩在混沌中,心却只剩下洗涤过后的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