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对武田由美的感情:正文显示页面ddq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9:28:46
初中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刘海连

【专题名称】中学物理教与学
【专 题 号】G36
【复印期号】2009年06期
【原文出处】《中学教学参考(理科)》(南宁)2009年1期第66~67页
【作者简介】刘海连,广西苍梧县龙圩镇社学初级中学(543100)。
【内容提要】 本文阐述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实验活动开展的目标,突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初中物理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 键 词】初中/物理实验/问题/办法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都还没有形成,因而,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物理实验活动开展的目标
    初中物理实验活动开展的目标:主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工作方法,并且通过长期的实验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活动获得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
    1.获得知识的能力:①听讲:能注意听并且能对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②能正确仔细地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③收集:能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方式查找资料、引用资料和判断资料的价值;④质疑:能善于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大胆提问;⑤处理数据:能完整记录、综合分析实验数据;⑥能确立课题,设计实验,归纳结论。
    2.操作能力:①使用和维护仪器:能了解仪器的结构、安装使用仪器的方法、仪器的保养和维护、仪器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②进行实验:能了解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按实验方案或实验要求准确操作、记录好实验过程和数据、懂得整理数据;③能按实际要求制作简单的实验装置,具备校准仪器的基本知识。
    3.整理能力:①整理:能对记录进行整理,并且将项目序列制成表格、图形等进行分析;②分类:能根据事物的异同分类、取舍;③能了解和评价各种相互关系的优劣,知道如何改进。
    4.沟通能力:①提出问题:能提出有科学意义的问题,最好能自己设计方法验证、寻求答案;②讨论:能善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听取别人的意见,能有耐心地把重点加以解释;③能将重要资料写成书面报告;④相互协助:能将自己熟悉的实践经验告诉或者帮助别人。
    5.创造能力:①实现计划:能理解预期结果及可能的进行方式,建立假设;②求新:能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方法、新设计、新技术;③综合:能将各种事物综合起来考虑,从中发现新事物。
    二、初中物理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知识为本的课程设计限制了课程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的科学过程;过于强调科学方法领域中的教育功能、学科的科学体系及学生实验活动和教师实验教学的学科严谨性。另外,为了便于实验管理和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往往要求采用划一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统一的实验步骤,一致的实验结果。有时候甚至为了应付实验开出率的完成情况检查,走过场式地进行实验,严重地挫伤了学生探究自然和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学生慢慢厌烦重复、枯燥的操作,这样的实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更不用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了。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解决上述问题,在物理的实验、实践教学中,就要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尝试着对其中的一些实验、实践活动进行了改革和尝试,激发了学生动脑、动手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使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能利用生活中的器材再现、优化实验过程。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并培养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1.学生分组实验。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良好机会,从现实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每学期安排的实验数量太少,这也是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想办法扩充学生的分组实验,如水的沸腾,欧姆定律,冰的熔化,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等。只要我们稍作努力,就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分组实验,从而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的验证、探索和运用达到提高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以往的分组实验更多的是书本实验步骤的单一重复。老师先讲原理过程,强调注意点,学生再按程序进行操作。笔者认为分组实验应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实验的主持者,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如何设计实验步骤,这样做能解决什么问题,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等。
    2.课堂演示实验。课堂演示实验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进行演示实验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是体现和验证物理规律和结论。如果是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演示实验,要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它获得丰富而具体的感性认识,从而启发思维。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组对比实验来导入新课。利用一大一小两个试管,将小试管插入大试管中,一次在两管之间没有注入水,另一次注入水,发现没有水注时小试管下落,而有水时小试管上升。为了增加实验效果,在小试管中沾一根红色的鸡毛。我们将一只吹足了气的气球先在酒精中浸泡一会儿,将气球拿出后,发现气球的体积变小。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酒精蒸发要吸收热量,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变小;如果用扇子扇风,实验效果更明显,说明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也越快。对于体现和验证物理规律和结论的演示实验,规定一些实验操作步骤是必要的。因为良好的实验结果有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主要实验过程和方法的运用。当然,我们不能只是课本上简单机械的重复,要注意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更好的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并理解物理规律和结论的能力。对于有些演示实验,观察效果不是很好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除了改成分组实验之外,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对实验加以改进和进一步地研究。如学生利用去外壳的钢笔来演示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用竹筷子下端绕铅丝制成简易密度计,用包装香烟的锡箔和金属杆制成简易验电器等等。
    3.兴趣小组活动。课后兴趣小组活动是对课堂知识的有益补充,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动手实践的广阔天地,能激发学生的灵感,点燃猜想火花。教师应起到指导辅助作用,避免学生无所适从。当然,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让学生经历适当的挫折,从而总结经验教训,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体验成功的喜悦。兴趣小组活动要密切联系实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在完成“机械功和机械能”的学习之后,兴趣小组开始研究自行车的力学问题。首先,笔者提出了几个指导性的问题:
    ①自行车由哪些部件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②自行车有哪些部件是利用杠杆来工作的?它们属于哪类杠杆?
    ③自行车哪些部件是对摩擦的应用?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
    ④如何利用自行车来估测一段距离?
    ⑤体验自行车在上坡、下坡时的状态,有哪些能量转换?
    ⑥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简述自行车对我国目前交通的存在意义。
    学生通过观察自行车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同时查阅一些资料,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完成了一份实验报告,虽然不是很完满,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来自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利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带领学生乘车,体验开车、刹车、转弯时的惯性;开展小制作活动,学生自制了分度值是厘米的米尺、量筒、密度计、弹簧秤等;让学生自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例如用多种方法测定液体的密度,学生利用实验器材设计出了五种方法,并动手完成了实验和实验报告。
    4.社会实践活动。初中物理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学生了解自然,接触社会的自主学习方式。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宗旨。通过社会调查,针对一些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从而得到结论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社会实践的形式多样化,灵活机动。既可以是个体的活动,如了解一个家庭中的用水用电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可以是集体协作的活动,如了解城市目前的交通状况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同样既可以做单纯的物理方面的社会实践,如热水瓶的保温效果与热水量多少的关系;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如城市的热岛效应的研究。对于初二的学生,笔者首先尝试开展了读家用水表和煤气表的小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观察用表,请教家长,翻阅说明书等方式,学会了读表,并记录家庭一天、一周、一月的用水用电量,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节能的合理化建议。在假期中,我们进行了城市目前的交通状况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调查研究各个小项目,如不同时间段城市主要交通路口的车流量;目前城市主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现状及发展;未来中小城市交通发展的设想及建议即高架桥、地铁在我市发展的可行性;城市交通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和节能问题等等。在活动中,学生们分工合作,他们充分运用图书馆的资料、互联网了解各种信息,走上路口作数据收集和统计,进入车辆管理所了解近几年的车辆发展状况,查阅报纸结合目前我市主要交通路口的改造状况。面对他们的实践报告,笔者惊喜于学生能力、思维的活跃和了解社会、参与城市建设的强烈愿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是确立调查目标、指导方法和信息来源;二是进行组织协调;三是组织讨论,作出总体评价,指出成功和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人文教育,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噪声问题等,体现了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和社会,是培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指导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我们正是以此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利用现有的教材和实验器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达到“授人以渔”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NU1DA20091028
相关文章 数学问题提出的实证研究述评
浅谈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论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关系
问题表征过程的一项研究
数学问题提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