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怎么追求吴淑珍:郭启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8:08:19
中文名:郭启儒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00
主要成就:
代表作:夜行记 改行         郭启儒, 生于1900年的北京,满族人。幼时家境贫寒,小时候读过私塾,但由于生活所迫,很小就担当起养家糊口的重担。25岁向刘德智学说相声。从27岁开始,先后和刘德智、于俊波、焦德海等当时著名相声演员合作,在北京天桥、先农市场、东安市场、隆福寺等地卖艺。在和这些名家合作过程中,即捧且逗,虚心求教,取众家之长,继而,形成自己沉稳幽默、憨厚智趣的表演风格,奠定了扎实的相声艺术的基础。        1940年开始,与侯宝林合作说相声。在天津、北京、上海各剧场演出。 1951年抗美援朝时期,参加赴朝慰问演出团曲艺服务大队,到炮火连天的前线慰问最可爱的人——志愿军。 1955年5月,正式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团。 其弟子有全长保、于连仲、佟大方、李福增、邵其炳、齐信英、李文华等。 

        通过相声艺术的实践,郭启儒总结出捧哏经验为四个字:严、衬、带、净。“严”是讲尺寸、讲火候。“包袱儿”必须翻得脆。翻早了,把“包袱儿”挡了,观众没法乐;晚了,拖延了时间,观众还没乐出来就憋回去了。要不紧不慢、尺寸得当。“衬”是不喧宾夺主,红花要由绿叶扶。甲有来言,乙有去语,要陪衬、烘托好。应站在那儿不多余,没他就不成。“带”是要做好垫砖儿、搭桥儿、递肩膀儿。给逗的创造条件,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净”是语言忌贫语俗语,是说不是喊,声调不高不低,恰到好处,不抢不挡,滴水不漏。

作品集

  • 《夜行记》
  • 《捉放曹》
  • 《贼说话》
  • 《阳平关》
  • 《橡皮膏》
  • 《相面》
  • 《戏迷》
  • 《戏剧杂谈》
  • 《跳舞迷》
  • 《北京话》
  • 《三棒鼓》
  • 《卖布头》
  • 《买佛龛》
  • 《离婚前奏曲》
  • 《空城计》
  • 《婚姻与迷信》
  • 《规矩套子》
  • 《关公战秦琼》
  • 《改行》
  • 《打百分》
  • 《串调》
  • 《卖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