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霖会几国语言:语文,让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1:10:13



 
语文,让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 今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一案举国震惊。一是因为马加爵竟是学校、老师、同学和父母眼中的“优秀”学生,二是因为受害者竟是马的同班同学。此事立刻引发了全国媒体和学者的广泛讨论。社会学家认为贫富悬殊是最根本的社会因素,心理学家则认为心理缺陷是犯罪的根本原因,而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则实实地感到这是教育的不幸,是教育的悲哀! 也有人认为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无关学校的事。只要想想中国那么多纯朴、善良和老实巴交的农民,想想他们对于子女上学,对于教育的期望和热情,就该想想我们学校从小学到中学毕业十二年如此漫长而又对于成长如此关键的时间内,我们的教育在做什么,我们教给了他们什么。 很早以前,可以说至少在十年前,就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我们的教育千万不可忽视情感教育,而我们的教育却恰恰严重缺乏情感教育,这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危机,其后果将不堪想像。不幸的是,这预言果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就被证实了。假如说马加爵仅是个个案,不能说明什么,那么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黑熊,齐刚弑母,还有杭州的一毕业生因公务员未录取而报复杀人等等这种已在报纸上屡见不鲜的事又说明了什么呢? 令人震惊的还是,这些人都是所谓的“优生”。人们不禁都会想:他们为什么小小年纪就这样冷酷无情,不说对社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就连起码的亲情、友情也荡然无存。试想,假如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哪怕有点儿真正发自内心的对亲人对友人的爱,他们就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不能不让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和教育改革者对于我们的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 我们的教育在做什么?我们的教育最缺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以“知识”为中心,以“智力”培养为目标,受到各种观念的引导,如“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再逢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盛世,人们的知识的追求更加狂热。人们根深蒂固的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虽几经改革,认识到学生是“知识的书橱”“知识的容器”的错误,提出“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会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变聪明起来”等新的观念,但其本质仍是以“知识”为核心,以“知识”为教育的本质。 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极大误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是“知识”,而是“人”。教育应是“人”的教育,理应以“人”为核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塑造人的灵魂,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的品格,提高人的精神。马克思就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切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其实就是真正的“目中无人”,这样的教师根本谈不上是真正的“教师”,而是“教书匠”。韩愈很早就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并指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师不正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吗?教育界不少人士提出的“目中无人”其视野狭窄,给广大教师以误解,仅认为“无人”就是上课时只顾教材,不研究学生,不了解学生,而造成所教的知识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则无法下手,这固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不是我所要说的“目中无人”。真正的“目中无人”是指教育无视人的存在,无视人的情感,无视人的生命,无视人的精神,无视人的本质。在这一点上我十分赞同特级教师韩军所提倡的“人文精神”,他认为我们的教育过分崇尚“科学”和“理智”,而忽视了“人文”,即人的“本质”“精神”。 我们的教育虽然也在大刀阔斧地改革,虽然也在提倡“教育的终极目标”,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但仅只是一个口号,只要教学的中心任务“知识”不变,教育就会异化,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无法达到,就永远是一个“理想”。尽管不少人把这归咎于“应试教育”。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好像西方14世纪的修道院,漠视人的情感,漠视人的生命,漠视人的精神,对知识的崇拜必然会对人实行另一种意义的“禁欲”。经过了十二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学到的是冷冰冰的,枯燥抽象的知识,难怪学生考试一考完,就会把书撕得粉碎;难怪学生一踏出校门就欢呼雀跃,而且从此不再敢碰书;难怪学生作文表现出情感贫乏,语歇词穷;难怪这些走上犯罪的“优生”会如此“冷漠”。这难道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吗?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几种,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需要”。这也许是迄今为止对应试教育对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最佳的理论阐释。我们的教育只停留在“生存”这一低级需要的层次上,教育学生只是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找一个好工作,能够在将来的竞争中取胜,能够在社会立足,解决学生将来的饭碗。更有谬者提出“读书”是为了“买豪宅,坐名车,娶美女”。这种教育忽视了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尤其是情感和精神上的需要,这就无怪乎我们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将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社会精神文明为什么会滑坡! 知识、智力与情感、精神,哪一个更重要,我想谁都明白。拥有再多的知识,智力再高,没有高尚的情感和精神,就根本不会对社会有太多的贡献,甚至相反,会给全社会全人类带来灾难。古今中外,永垂青史对人类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哪一个没有高尚的情感和精神呢?马克思对妻子的爱,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不正是鲜明的例证吗?我国大圣人孔子从来不是以“学富五车”而闻名于世,为后人影仰,他一直就谦逊的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由此看来,我们的教育严重贫血,它从来缺的不是“肉”,而是“血”。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是“有血有肉”的情感丰富的人,而是“光长肉而无血”的冷漠的“非人”。试想,人和动物,人与“非人”的区别就在于丰富的情感,尤其是人的高级情感和精神。从马加爵之流的事实看来,这并非耸人听闻,或骇人听闻。 二、 我们的教育该做些什么?该改革什么? 教书育人一直以来是我们教育界喊得最响的口号,可现实是,教书“轻车熟路”“改来改去”;“育人”却令人困惑,无从下手。“教书”和“育人”孰轻孰重,谁都明白。古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是后者。教书当是传授知识,育人则是培养人的精神。教育当以“育”为先,以“育”为核心。如何“育人”,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只认为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情感教育”,这其实不错,但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思想”重于“情感”,把“思想教育”替代“情感教育”,这就是“育人”的最大误区。于是乎对学生进行空洞的思想灌输,教师成了真理的“说教者”。也就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对学生讲一些大道理,如学习的重要性,如何做人等,也可谓是苦口婆心,学生则低头束手站立,看似认真聆听,实则表情麻木。但教育后学生依然没有多大改变。为什么我们的思想教育收效甚微,不是道理讲得不够多,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情感教育。学生不是不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从小就被教师耳提面命,这些道理他们都懂,关键是缺少情感体验,没有情感的思想就根本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感情的,仅靠灌输、强制等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难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即使学生有深刻的道德认识,懂得很多道理,但并不一定能产生相应的行为,只有同时激起相应的道德情感,才能使学生产生所要求的道德行为。 因此“育人”不是“思想真理”的“灌输”,应是“情感”的滋润,“育人”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说到底,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应是“育人”的最佳途径。因此不少人都认为忽视情感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小蔓就说过“我们的教育只注意发展孩子的读、写、算能力,而丢掉了另一半教育,却人的情感教育。这种以牺牲人的生命情感为代价的偏向教育,越来越影响着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近一个世纪来,中国的教育……注重认知,忽略情感,学校成为单一传授知识的场所。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情感意志及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 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没有什么能比情感对于人格精神的形成有更重要的作用。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列宁就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也说:“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19世纪德国著名的天才卡尔威特的父亲在他的育儿书中就说过:“失去感情人就会变成冷冰冰的机器……陶冶好孩子的感情直接关系到孩子他将来的幸福。” 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核心即是情感教育。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功,智力因素的作用只占20%,而80%则是感情。“情感已成为人行动的动力机制和调控机制,让学生在拥有高智能的同时拥有健康情感已是各类教育的题中之义。”许序修在《情感家园》中说道。不少人一提到“情感教育”,就以为是爱护学生,关心学生,这也是对情感教育的误解。情感教育不是单纯的“爱”的教育,它应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品质,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个性和精神。还有不少人只是把情感教育当做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辅助手段,误以为情感教育是为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成绩服务的,这就本末倒置了。我们应该对情感教育有更高的认识,它不是“教育”的附庸,而是一个在教育的天平上比知识的法码更重的法码。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才是教育的“真谛”。 三、 语文的伟大使命 语文,一直以来,是“育人”的主阵地,如果说中国教育的情感教育的缺失导致了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滑坡,人类精神家园的迷失的话,那么语文应负有最大的责任。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情感,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可以说,语文是一座人类情感,人类文化、人类精神财富的巨大宝库。可是一直以来,由于对知识的盲目崇拜,我们把语文也强行拉入了“知识”的行伍,教语文变成了教“语文知识”,这就有了语言学、修辞学、语法、写作学、文章学,就有了道貌岸然的森严的知识逻辑体系,就有了对一篇优美文章的剖肚挖肠,对句段的条分缕析,这就好比丢了西瓜拣了芝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言的本质是情感,语文的“人文”本质也是情感。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媒介。在只注重知识,忽视情感教育的今天,语文将担负着情感教育的伟大使命。如果说语文也要传授知识的话,那么这知识不是他物,应是“情感”,语文课的核心任务就是丰富学生的情感。我们应当充分开发和挖掘语文这座人文的宝藏,这座人类情感的宝库,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随着我们的课文快乐、幸福、痛苦、忧伤、甚至绝望,让我们的语文使学生体验到人生的各种况味,体验到人生的真实和意义,体验到各种追求和渴望,体验到各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那么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悲伤、他们的绝望就都不是消极的、破坏的情感,他们都将变成一种积极的无法抗拒的力量,一旦投入到社会将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创造巨大的财富。 但如果我们的语文不能让学生触动,教师也不能利用语言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只是带着现实急功近利的思想去挖掘其中所谓的知识,而不是把语文看作是一座精神和情感的冶炼炉,这应是语文教育的莫大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末日。 因此,让我们大声疾呼:语文,让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

 
2004-9-22 1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