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莎:色影无忌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7:48:44
昔日光学工业的超级明星Ultra-Micro-Nikkor
作者:钛刀  发表时间:2003年05月
Ultra-micro-nikkor 28/1.8E
近日意外的得到了一只Ultra-micro-nikkor 28/1.8E镜头,个头细长,全铜制作的前后盖、黑幽幽的镜身、外观极其精致,拿在手上掂量还挺有分量,因为只有光圈而没有对焦环,光圈范围从F1.8-F8,转动光圈定位的手感丝毫不亚于俺手里的罗墩斯得镜头。开始俺以为是一只放大镜头,因为镜头的PG是39的螺口。据俺所知,尼康没有出过28mm焦距的放大镜头,而且尼康的放大镜头都标有EL字样。显然,这不是一只放大头,那它会是作什么用的呢?
镜头的正面刻着:Ultra-Micro-Nikkor 28mm F1.8,红色的 M=1/10e让俺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俺琢磨此头应该是用于微距的,请看图片: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微距镜头,使得俺对这只镜头的身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查找关于这只镜头的背景资料,结果发现此头的确有来历。
超显微尼克尔镜头的历史
关于尼克尔超显微镜头的资料非常有限,很多尼康玩家可能从未听说过“超显微尼克尔”——Ultra-Micro-Nikkor。不过,在说这些镜头之前,先得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微距摄影的用途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还不太一样。现在我们要想保存文件,可以存盘,刻光碟等等,因为我们有计算机;但是那个时候要想保存文件,必须使用显微摄影系统来做影印拷贝。
50年代日本大量进口了美国生产的显微复制相机,但是这些相机是按照翻拍拉丁字符的分辨率来设计的,而日文里有不少文字笔画比较繁杂,要想复制这些文字,美国佬做的相机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很多公司都要求日本的镜头厂商推出能够满足复制日文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头。
就这样,1956年10月,当时的Nippon Kogaku(就是尼康公司的前身——日本光学)推出了第一只用于135相机的显微摄影镜头:Micro Nikkor 5cm F3.5。镜头的设计者是当时被称为镜头设计专家的Zenji Wakimoto.
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早期,日本的一些大型电气生产厂家和大报社对日本光学生产的显微镜头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能得到更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头。这是因为很多电气公司已经开始研发集成电路,他们需要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头来对半导硅进行电路的光刻。日本光学公司于是开始着手研制新的超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头,应那些严格要求而做出来的这些镜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超出了普通显微镜头分辨率的极限!
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条件下做这样的镜头是多么的困难,即使是那些生产镜头的欧洲巨鳄也没有做出来过!生产超高分辨率的镜头不光需要巧妙的设计和工艺,而且还需要极高精度的镜片打磨手段。镜片表面的弧度,也无法在当时的条件下用机器切割和打磨,完全是靠手工,可以这么说,日本光学的工程师不仅是能工巧匠,同时也是镜头的超级发烧友,他们带着极大的热情来研制这些新镜头。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调校,日本光学在1964年终于完成了第一只超高解象度镜头的研发,这只用黑色记号笔写着通过测试的105/2.8显微镜头,被装在一个结实而华丽的木头盒子里,它的名字叫“Ultra-Micro-Nikkor”。而“Ultra”这个单词用在这只镜头上,也有来历:
1964年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办,“Ultra”这个单词随着奥运会在日本迅速流行起来。在体操的运动项目里,高难度的动作被称做“Ultra C”,电视里不断反复播报的日本运动员获得金牌的新闻,被称为“Ultra”,电视节目也叫“Ultra Q”,那些日子里,连小孩看的一个电视节目也叫“Ultra Man”。所以,这只镜头在当时也起了一个时髦的名字。
Ultra-Micro-Nikkor 105/2.8的问世和接下来Ultra系列镜头的生产,是日本光学工业的里程碑,可以说没有这些超高分辨率的镜头,我们可能很难看到今天蓬勃发展的电脑工业。
Oana博士与尼克尔镜头
让尼克尔镜头处于时代前沿的是Oana博士,他是东京大学的教授,曾经发明了用于暗房设备中的Oana式放大镜,另外,《朝日相机》的第一任主编也是他。Oana博士为日本光学设计超过1000线/mm分辨率的超显微镜头,这只镜头的设计原理类似于显微镜上的40倍物镜(有可能是APO复消色差的)。日本光学设计的镜头在e线(546.1um波长的单色光)上有着标准的1/25X放大率,这也是第一只有多层度膜的显微摄影镜头。
1964年11月,又一只传奇般的镜头诞生了——Ultra-Micro-Nikkor 29.5mm/F1.2被成功的研制出来。这只头重800g,由9片6组镜片构成,具有1260线/mm的超高分辨率,-1.3%的失真率!29.5mm /F1.2使用了萤石玻璃。当时日本光学还无法制造人工合成的萤石玻璃,只能使用天然的。为了得到这些天然萤石,日本光学也许寻遍了全世界才收罗得到。
Onan博士把330页的英文小说《查泰徕夫人的情人》摊开,通过这只镜头复制到12.5平方毫米的显微胶片上,他在显微镜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胶片上的文字,更有创意的是他又用这只镜头,能把胶片上的影象重新放回到原始的尺寸。Onan博士自己也非常喜欢这只镜头,而且他很有幽默感,选择了《查泰徕夫人的情人》这本小说来测试镜头,他觉得《查》比莎士比亚的作品来得更有激情。
关于超显微尼克尔镜头家族的资料很有限,因为这些镜头的用途过于狭窄,在1993年尼康公司出版的《Nikon 75 years》一书中能见到关于这些镜头的资料,但是书中并没有列出所有生产的镜头型号,而且这本书因为没有再版也很难找到了。超显微尼克尔镜头家族有几只镜头,其指标也许是无忌坛子里一些泡菜的梦想,呵呵。比如:300mm/F1.4和225mm/F1.0!!!这两只镜头在世界上真的存在,他们就是超显微尼克尔镜头家族的成员!
超显微尼克尔镜头图

超显微尼克尔镜头的生产年表(来源:《Nikon 75 years》1993)
1962 105mm/F2.8
1964 29.5mm/F1.2
1965 28mm/F1.8;55mm/F2;125mm/F2.8;135mm/F4
1967 28mm/F1.8h;55mm/F2h
1969 30mm/F1.2h;50mm/F1.8e;300mm/F1.4g;50mm/F1.8h;
225mm/F1.0g
1970 165mm/F4
所有的这些镜头出厂时都有特制的精美原木盒子包装,与当时的普通尼康镜头的纸合包装待遇完全不同。那些镜头光圈后面的e、g、h指的是适应的光波长,下文会提到。
精美的木头盒子

光圈、光波长与镜头解像力的关系
地球人都知道把照相机上的光圈收到最佳光圈值的时候,拍出的照片最为锐利,但是对于显微镜头来说情况并非如此,显微镜头的工作光圈越大,解像率就越高,所以就出现了上文所提到的两只特大光圈的长焦镜头。
另外,光波长与解像力也有关系,光波长越短,镜头的解像力也越高。镜头的e、g、h指的就是适应的特定光波长。e指的是546.1微米的光,如果想用尼康相机接超显微镜头摄影,推荐使用带e的镜头。
尼康专门制作了40.5的转接圈来使超显微镜头接在普通的尼康相机上拍摄

尼康收藏家们梦想得到的尼克尔超显微镜头28mm/1.7e,十分稀有

使用28mm/1.7e和NIKON F2拍摄的发光二极管


最高品质的音响往往被称为HIGH END。这些尼克尔镜头也一样被狂热的尼康爱好着称为Super High End Lens。因为这些镜头,具有理想镜头的特性。它们曾经是工业发展史上的超级巨星,为大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实际上,这只镜头对于俺来说实际意义不大,因为俺很少拍摄微距方面的题材,更不要说显微摄影了。何况现在用数码拍摄微距非常的方便,这只镜头也只能成为我橱柜里的摆设品了。晚上在台灯下细细把玩这只镜头时,看着镜片反射出来的幽幽红光,还是让俺感受到了忍者手中的那把寒光凛冽的武士剑,隐隐地像在对俺述说什么。
写在俺24岁的最后一日以记念
资料部分基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