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余一同人:哪些国家对华暗存敌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2:00:53

哪些国家对华暗存敌意?

丁咚 文

 

中国香港旅游团在菲律宾遭劫杀事件从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升级为一场外交战。中国官方以菲方尚未查清案件原因,拒绝菲方派官访华解释的要求,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也无限期推迟原定对菲律宾的访问。

这是因为,在劫持事件发生后,菲律宾政府反应迟钝,处置不当,致使香港游客8人被杀,引起华人公愤。在此次事件中,菲律宾警方不顾游客生死强行武力进攻劫匪,菲特种部队到了劫持现场也只是摆摆样子,更有甚者,菲律宾新任总统阿基诺在视察现场时面露冷笑,劫持人质事件中的枪手门多萨亲属办丧事时,为其遗体着一套警察制服作为“寿衣”,其棺木更覆盖菲律宾国旗,供人吊唁。

其实,菲律宾以往给中国人的印象并非如此糟糕,阿罗约政府期间,中菲关系取得了很大进展,正因如此,中国人才饶有兴趣地关注菲律宾大选,对阿基诺竞选过程乃至花絮多有了解。特别是近期菲律宾官方做了一件令中国人印象深刻和高兴的事情,在美国国务卿明确表态要介入南海争端、相关国家集体保持缄默、越南甚至与美暗通款曲之际,菲律宾外长阿尔韦托·罗慕洛公开表示,南海谈判应该严格地在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进行,不需要美国或其他任何第三方的介入。

菲律宾官方正式表态与从总统到警察和平民对中国香港人质的冷漠与无情,无非是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对待中国,菲律宾表现了某种内在分裂的症状,一方面从正式立场来说对华友好,另一方面在官方人士和部分民众之中暗存对华敌意,一旦出现涉华事件,官员和国民的这种微妙情绪就会暴露无遗。

中国香港旅游团在菲律宾遭劫持事件,正是把菲律宾潜藏的对华敌意显露出来的一个典型事例。而对华暗存敌意,并非菲律宾独有。全世界对中国表面上友好、实则敌视,或者总体上友好、某些方面仍存在敌意的国家数量绝不可小觑。不过,与几十年前相比,那些对华敌意保持绝对优势的国家,今天已经近乎绝迹。

但是,即使是大局友好、暗存敌意,在社会转型尚未成功实现、国家发展仍存在诸多变数、中国发展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对中国来说,这也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挑战。特别是在涉及中国重大利益的时刻,这些潜藏的敌意很有可能转化为陷阱,令中国身陷危机。

那么,哪些国家对中国暗存敌意?为什么它们对华存有敌意?

对华暗存敌意的国家有几种情况:

一是在意识形态、价值观领域乃至政治制度方面与中国存在根本差异的国家,由于在此方面的不同,这些国家从官方到民间都有对华敌意者,发作情况要视彼时双方关系密切程度而定。光这一划分法,就可以将大批国家列入其中,其中典型的包括加拿大、德国等。

二是在历史或领土问题上与中国存在矛盾的周边国家,这样的国家有蒙古、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

三是在地缘战略上对中国心怀疑虑、唯恐中国取得地区霸权地位、实施大国沙文主义的国家,它们有新加坡、韩国等。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除了上述原因中的某一点或全部,它们与中国更存在战略上的利益纠葛,有现实的利益博弈和潜在的利益冲突可能,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涉及多重层面,极为复杂,这些国家包括了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它们的敌意更深刻,但也因是之故,有的不易觉察,也不轻易表露。

以最近的菲律宾劫持华人事件为例,华人普遍感到愤怒,在这一巨大声势之下,成龙发出的理性的声音被完全淹没,公众的愤怒矛头也因此转向他。之所以造成以如何对待人质事件划线的结果,是因为华人社会都从8.23劫持人质事件中感受到菲律宾从官方到民间对华潜藏的敌意。

众所周知,菲律宾与美国传统关系深厚,是美国在亚太的重要盟友,但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周边国家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良多,中国的地区影响力也显著提升,东盟国家基于现实利益与中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然而双方关系的密切并不能掩盖潜藏的矛盾和敌意。比如菲律宾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到价值观都与中国不同,双方在南海海域还存在领土争端,这些差异,在双方的现实利益关系面前,暂时被置于次要地位,但在发生重大冲突事件中它们就会形成实质性的挑战。即使是发生像劫持香港游客这样的偶发事件,其对华敌意情绪也会莫名地流露出来。

在中国国家大转型的进程中,如何处理这些国家对华敌意,既需要实力作为基础,又需要纯熟的国际战略和战术。所谓的外交,是理性的取舍和妥协的艺术,而非意气用事。第一位要做的是进行合理的区分,既要区分这些国家对华敌意的性质,又要区分这些国家对华敌意的程度、层面和范围,从而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既不能被民族主义冲昏头脑,也不能在涉及国民生死问题上冷漠以待。既要强有力地对菲表达国家意志,又要把握策略,掌握火候,避免外交崩盘。

失去一个菲律宾不算什么,但要失去东南亚这一对华极具战略意义的地区,则非同小可。须知菲律宾是东盟的一份子,同时东盟集体性地对华心存疑惧。何况从官方立场来说,菲律宾尚属对华友好。这是中国处理对菲关系所要依据的重要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