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展博:平利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1:41:23

平利县

平利县地处北纬31度37分至32度39分、东经109度至109度33分之间,东邻湖北竹溪县,南接重庆市城口县, 西连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北靠陕西省安康市、汉宾区、旬阳县、居陕、鄂、渝三省交界处,属典型的省际边关县。县城距安康市府驻地60公里, 距省会西安市447公里。和湖北省境内交通以公路为主,207、308两条省道横穿县境南北,安平二级路直通安康市。

目录

·                                 • 地域概况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工业概况

·                                 • 经济发展

[显示全部]

平利县-地域概况

 

在陕西东南,有一块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秀色可餐的宝地,那就是被称为绿色休闲家园的女娲 故里—平利。  

县境东接湖北竹溪,南邻重庆城口,西北分别与本省本市的岚皋、汉滨和旬阳接壤,属典型的省际边关县。境内大巴山横亘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山地、丘陵、川坝纵横交错,造就了复杂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生物种群。全县国土面积2627平方公里,辖9镇3乡,总人口23万人。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7.16亿元,财政收入4500万元,

平利县

农民人均纯收入1611元。  

茶业是平利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优越的气候,远离工业污染的环境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平利茶深受海内外消费者青睐。“女娲云雾”、“女娲银峰”系列绿茶品性高雅、清香诱人。平利被确定为国家绞股蓝规范化种植基地县,绞股蓝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认证。  

平利是生态旅游的处女地。女娲和八仙两大传统文化赋予生态旅游业以浑厚的文化内涵。千家坪森林公园、八仙大草原、廖乾五故居、女娲山、西岱顶、佛殿山、古仙洞和琵琶岛茶艺村等旅游景点已成为人们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勤劳、纯朴、善良的平利人将以生态立县为主旨,以绿色产业、环保工业、生态旅游三大经济板块为支撑,保护绿色环境,经营绿色产业,弘扬绿色文化,建设休闲家园,为人类奉献一方碧水蓝天。

平利县-行政区划

 

平利县

平利县辖9个镇、3个乡:城关镇、兴隆镇、老县镇、大贵镇、三阳镇、洛河镇、广佛镇、八仙镇、长安镇、西河乡、正阳乡、女娲山乡。

平利县-历史沿革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以上廉水为名设置上廉县(地域包括今平利、镇坪县及岚皋县部分乡镇),系平利县前身,为置县之始,属房州上庸郡。南朝宋初分上廉增设吉阳,不久撤上廉县,辖地并入吉阳,名吉阳县;南朝齐,又划吉阳分置吉阳、上廉两个县,平利仍为上廉县,先属新兴郡,后属上庸郡;梁时仍为上廉县,属新兴

平利县

郡;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上廉为吉安县,属安康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吉安改为金川县,属金州西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划金川县东南(今平利县、镇坪县及岚皋县花里镇),在上廉故城,以平利川名置平利县,属金州。大历六年(771年)废,并入西城县。长庆年初,复置平利县。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县设镇,平利属西城县地。宋元年间,复置县,属金州。元代废县设巡检司,平利属兴元路金州。明洪武三年复置,先属大宁州(今重庆市巫溪),后属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年)金州改称兴安州,平利遂属兴安州。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兴安升州为府,至清末,平利属兴安府。
  
中华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民国6年(1917年)撤府设道,平利属汉中道;民国11年(1922年),今镇坪由平利划出17个保置县,平利定为三等县;民国16年(1927年),陕西省政府成立之后,行政区划中道一级取消,县改为省直接领导;民国25年(1936年),省下增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此后,平利县属第5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分县为6等,平利为5等县。1949年,平利解放后,先属陕南行政主任公署安康专署、安康专员公署领导,后属安康地区行政公署,安康市政府领导至今。(以上摘自“平利县政府网站”)

建国以来,全县行政区划作了20余次调整,其中大的调整有9次:解放初,撤销民国时期8乡镇、52保、1125甲,建立8区、52村、1125闾。1958年10月,全县建立8个人民公社,下辖39个管理区;11月,镇坪与平利合并为平利县,全县共设12个人民公社,54个管理区;1963年4月,恢复镇坪县,遂将所属4个公社、15个管理区分出。1981年,成立平利县人民政府,39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管理委员会,城关镇“革命委员会”改称城关镇

平利县

人民政府。1996年,通过乡镇机构改革,全县共设城关、老县、兴隆、三阳、大贵、洛河、广佛、八仙8个镇和牛王、长安、双杨、西河、秋河、八道、松鸦、张家、正阳、女娲山10个乡。(以上摘自“平利县政府网站”)

2000年,全县辖8个镇、10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0139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28820兴隆镇12304老县镇18737大贵镇11799三阳镇12529洛河镇14734广佛镇8573八仙镇16828长安乡13228双阳乡4240牛王乡11903西河乡8974秋河乡9285八道乡4197松鸦乡11110张家乡3465正阳乡4258女娲山乡6408 

2001年3月和11月,相继两次并乡建镇。截止2003年7月,全县共设城关、老县、兴隆、三阳、大贵、洛河、广佛、八仙、长安9个镇和西河、正阳、女娲山3个乡。

平利县-工业概况

 

平利县

平利县生物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以矿产可法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近年来,全县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突破口,以加快资源开发和兴办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招商引资,产权转让等方式,兴建和改造了水泥生产、重晶石开发,茶饮品开发,水电开发,缫丝生产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全县初步形成了绿色饮品,绿色医药、绿色水电、水泥建材和矿产开发五大支柱工业,使全县年工业总产值达2.38亿元,年创税2000余万元。

平利县-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刚性不断增强,与县域资金的分流形成强烈的反差。资金问题始终是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等等,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而县域资金分流严重,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近年来县域资金主要通过邮储、银行、保险市场等渠道外流。一是邮政储蓄。2005年6月末,全县邮储存款余额为1.56亿元,占县域金融机构同期储蓄存款的26.3%,而且近年来县域邮政储蓄存款业务扩张明显加快;二是国有商业银行。以县农业银行为例,到2005年6月末,上存资金余额达1.39亿元,新增上存资金1.3亿元,而同期各项存款仅增加1.15亿元,上存

平利县

资金增加额高于存款增加额。三是保险市场。到2005年6月末,全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共4019万元,扣减理赔支出,分流县域资金2386万元。仅三项相加就意味着约有30%左右的资金未能用于县域经济。这一状况影响了县域资金的供求平衡,加剧了地方信贷资金的逆向流出。同时县域经济环境欠佳,缺乏优势项目。财政资金无法匹配,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低,财务透明度不高,与银行的信贷标准有很大差距等,也是重要原因;四是县域金融创新不足,金融产品单一,与县域经济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的情况不适应。目前,县域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基本退出,出现了个体、民营、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并存的局面,而且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同时也对县域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不同层次的要求,但金融部门创新能力不足,固守传统的业务领域,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金融服务弱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县域金融机构大量撤并,现有机构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据调查,平利县金融机构网点由1999年底的83家下降到2005年6月底的39家。工行、建行的县支行及农行的9家营业所都退出了平利县,只剩下农行县支行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及乡镇的26家信用社。网点的收缩削弱了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导致县域经济资金供求失衡,使相当部分边远乡镇已形成金融服务的空白和信贷支持的断层,这将严重堵塞平利的筹资渠道,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危及县域金融的生存和成长。二是县域商业银行贷款增量明显减弱,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以农业银行平利县支行为例,2005年6月末存款总额2.19亿元,比2001年末增加了1.15亿元,而贷款总额6402万元,比2001年末减少了1145万元,存贷比29.3%。三是信贷投入结构不合理,使总量投放不足的矛盾加剧。2002年至2005年6月,平利县新增贷款5542万

平利县

元,其中农业贷款新增12180万元,工业贷款下降437万元,中长期贷款下降1724万元,农业是县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县域经济决不等于就是农业。依靠农业自身解决不了“三农”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出“三农”的圈子,走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的路子。四是农村种、养业保险缺失。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种、养业基地。目前,种、养殖业面对自然灾害和畜牧疫病,难以承担无法预见的灾害和损失,迫切需要保险保障。但县域保险公司认为种、养业保险成本高,风险大,均未开办此类保险业务,致使种、养业贷款风险大。五是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尚未畅通。一方面,目前县域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之间尚未建立起长期、科学和诚信的信息传递渠道,信贷投入与经济增长无法做到有效吻合,致使县域一部分经营相对规范,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因无法达到金融机构制定的信用等级标准而无法取得银行的贷款,另一方面,目前金融机构自上而下自成系统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对基层行、社的调控力度,同时也相应使金融部门淡化了与地方政府、企业的主动沟通联系,造成在许多问题上难以协调一致。

平利县-旅游简介

 

平利县地处巴山北坡腹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南高北低,四河北流,各流域沿岸风景如画,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平利县

由平利县向东可达神农架和武当山,向南经瀛湖、南宫山、千家坪可到著名的大小三峡,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加之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得县境内“一山一水是胜景,一丘一壑藏小品。”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比比皆是的生态自然景观,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难尽其详。纵观平利旅游资源,山山水水皆为景,野老村童有仙风,清山碧水,山间小溪低语细唱;河里鱼儿跳跃嬉戏。汉江一级支流坝河、岚河、黄洋河、吉河等千回百转,蜿蜒向西北流淌,时而涧潭沸腾,时而平潭如镜,形成诸多奇特景观,有十里钓场琵琶岛,有高峡碧波古仙湖,有道教圣山西岱顶,有秦楚关隘古长城、有巨石幽潭芍药谷等正在开发的景区,串连点缀在通渝接楚的安平百里绿色长廊上。南部有原始林海千家坪,有八仙万顷大草原,有悬崖百米彩虹瀑,有秋山原始林区、廉泉让水清水河等诱人的自然景观。走近平利山水,回归自然怀抱。随着山区“三通”条件的改善,这些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闺秀”开始显露温馨素雅,展开绿色的双臂笑迎山外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