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总统集体嘉奖:大连“城事”的惠民情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6:34:55
大连“城事”的惠民情怀   大连日报  2011-06-25 01:35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本报记者 魏宇娜 仇宝红 

    前不久,“千名市民看大连”活动完美收官,这是大连城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邀请市民参观在建大项目。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这个清爽宜人的夏日,大连如同一位画师,和我们促膝而谈她将描绘的未来城市建设的故事。那些曾经的疑虑、不满和抱怨,在亲自见证后化为理解、信心和建议;所有关于这座城市未来模样的想象、惊叹和渴望,都在这个美好时节签下约定,许下承诺。

    城市建设,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休戚相关,住得好、行得通、玩得好、享受多,是人们追求的幸福指数。无论是打通城市交通的“大动脉”,还是改善街巷路面的“微循环”;无论是铺设世界级风景线的滨海木栈道,还是开辟便民利民的山间健身路径……大连城市建设的每一步都体现了察民情恤民心的民生情怀。这情怀,让人民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老百姓想着什么,什么 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代表作 “神来之笔”滨海木栈道

    “眼前碧波万顷、脚下山泉潺潺”,顺着海之韵公园亲海木栈道蜿蜒而下,来到观海平台,就置身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之中。在大连南部海滨绵延起伏的海岸线上,每走一步都陶醉在这山海一色的独特风景中。而连接这美景的就是堪称“世界第一木栈道”的大连滨海路木栈道。她似“神来之笔”与山、海、林、石、沙滩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如今已成为人们感受大自然魅力的精神之旅。

    国际花园城市颁奖大会上,一位来自英国的城市规划专家说,“我很向往你们的滨海木栈道,真是太美了,一定要到大连。”

    但是,她的诞生却颇有些“惊险”。大连滨海路建成后,成为中外宾客感受大连风光的必经之地。平均宽仅7米的双向道路,每年承载游客量在500万人次左右,白天平均5秒就会有一辆车经过。而随意停车看风景、留影等现象,更使道路上人车拥挤不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多次为此提出建议。为改变这种状况,市城建部门结合提议抱着“拓路让行”的想法研究对策。但在现场仔细观察后,发现问题并不在“给车让路”,而是“人车混行”使人没有走的路。于是,规划一条“人行步道”成为滨海路升级改造的共识。

    那么,修一条什么样的人行步道呢?方砖的?理石的?似乎并不能衬托出滨海路之美。这时,在韩国釜山的考察经历为大连城建人提供了启发。那里为方便人们亲海修建了滨海木栈道,虽然不长,但是走上去的质感和由木质地板产生的亲近自然的感觉却是普通方砖路、理石路无法比拟的。“如果大连的老百姓走在这样的滨海路上,那该多美!”虽然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却成为今天中国最美滨海木栈道的创意原点。

    从那开始,选木料、研工艺、精设计、细铺装,城建人由木栈道“门外汉”,在实践的摸爬滚打中锻造成了业内专家:从木板表面一道道细防滑槽工艺到断头螺钉的锈点防腐处理,从栏杆强度及外观设计到沿途景观及公用设施设计……无一细节不体现着城建人的用心;工人粗心大意将螺钉直接揳入木板要返工、拼接木板颜色深浅不同要返工……无一标准不体现着城建人的细心。

  “我们要对老百姓的每一分钱负责,要对市委、市政府的信任负责。”正是在这种高度自觉的约束下,长20.99公里、平均宽2米的滨海路木栈道拥有了30年以上的寿命,成为大连首个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老百姓想着什么,什么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则成就了市民眼中最优美、最具有大连味儿的休闲去处,成就了大连城市精神的榜样载体……

    回馈民意,就能收获民心。在滨海路木栈道竣工仪式当天,一位摄影记者的镜头记录下这样一个瞬间:一位常年在滨海路散步的老奶奶向第一次试走的市领导高高竖起了大拇指。这不仅形象地折射出每一个百姓的心声,也成为城市建设者最为自豪的记忆和动力。

    “老百姓需要什么,什么就是我们的工作内容”

    代表作 市民健身路径等“五个一”工程

    在软件园内上班的王女士,每天午后都会驱车到滨海路动物园门前的“金银山”锻炼,之所以从大老远跑来,就是为着踏踏环山678米的塑胶路,呼吸海边清新的空气,消解一天的疲劳。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她发现这里的人气更旺了。

    无独有偶,海之韵至旭日广场、燕窝岭公园、卧虎山(北大桥东山坡)、炮台山(华乐街南)、南沙街老麻沟、棠梨沟以及森林动物园至仲夏路、同香山庄等新开辟的10条健身路径从去年也开始人气兴旺。到今年,绿山、玉山、石门山附近的居民也将享受新修建的健身路径。“老百姓踩出的路,肯定是老百姓需要的。”对于路径的选择,城建负责人心里自有“路数”。而这样的选择也令常走这山路的人们感到非常方便。

    而方便并不局限于健身路径。自2009年以来,大连城建部门推出了以“开发改造一片旧城区、新建一座停车场、改造建设一个集贸市场、新建一处市民健身场所和改造提升一条路街环境”为内容的市区惠民项目“五个一工程”以及县区惠民项目“三个一工程”。将山林防火通道与健身路径有机结合,将改变旧城面貌、整齐商宇牌匾、修缮破损道路、建设区域停车场、规范集贸市场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情小事统统纳入工作范畴、有序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0年年底市区“五个一工程”已完成鞍山路、疏港路、西安路、东联路、西北路、中山路西段等重点路段景观升级改造工程;当年完成开发改造旧城区项目11个,完成拆除旧区建筑面积31.57万平方米,完工9个新建停车场和3个市民健身场所。区县“三个一工程“完成开发改造旧城区项目24个,改造集贸市场6个,改造路街6条。今年,我市城建部门加大惠民力度,“五个一工程”中计划开展106个改造项目,包括整治弃管楼院44个,新建停车场33个,新添泊位6907个,新建市民健身场所7处。

    现在,不仅城市的大环境日新月异,百姓生活的小环境也越来越舒适、方便、美观,细节处的人性化元素彰显着“老百姓需要什么,什么就是我们的工作内容”的执政理念。

    “老百姓盼着什么,什么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

    代表作 畅通城市交通主动脉和微循环

    城市高速发展,车辆骤然增加,拥堵近在眼前……几乎每一个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大都市都回避不了这个问题。而道路是否畅通不仅关乎城市的发展后劲,更关乎百姓出行心情和幸福指数。

    畅通交通,无疑是当下老百姓最为盼望的事情。而“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跟随被动型工作方式早已落后于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对未来需求进行主动规划引导并适度超前,才能站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百姓盼望与未来工作方向有机结合。

    “2010年大连市内出现交通拥堵,2012年将严重拥堵。”以目前的交通状况,几乎人人都能看到这个问题。但是在3年前,当城建部门作出这个预测时,许多人不以为然。2008年很多人还觉得“北京限行”离我们很远。仅过了两年,“出门堵得慌”变成了城市交通常态。幸亏城建部门着手早,在2008年便邀请国内有关智库对大连经济发展与机动车增长速度、道桥承载能力等相关因素作出科学预测,为政府提前谋划和决策提供了依据。目前我市正在推进的“七纵七横”快速路网建设便得益于当年的科学预测。其中,西部通道、东联路、胜利路东段改造、西部通道南段高架桥等城市快速路网体系中的重点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建设完工。此间还完成了东北路椒金山新建隧道、迎客广场立交桥、胜利桥、菜市桥、北岗桥的扩建改造项目,拓宽改造了山东路、西安路、解放路、七七街、鲁迅路、五一路、太原街、胜利路西段等多条线路,大大改善了主城区交通道桥状况。

    而一味的拓宽道路并不能彻底改变拥堵的状况,合理规划道路环网、消除断头路,形成“大动脉”畅通、“微循环”灵通,并提高彼此间的通行效率才是解决拥堵的根本出路。

    为此,市城建部门今年正重点解决人们盼望和抱怨较多的东西南北大通道联通问题。到年底,胜利路东段改造完成后新胜利路将成为除中山路以外第二条东西大通道;西快路北段打通后,整个西部通道将成为市中心通往机场除疏港路以外的第二条大通道;中华路跨华北路、朱棋路立交桥完工后,将使泡崖区居民到市内除了疏港路、拓宽的西南路之外,又多了一个选择,即从西快路跨此立交桥而经东联路到市内;中华路到东联路的全互通立交桥建成后,将使开发区到市内除了通过振兴路—东快路一线外,又多一条通过振连路—光明路—中华路—全互通立交桥—东联路而进入市内的大动脉,从而使东联路发挥出更大的城市疏通作用。

    除了打通城市大动脉,调整不合理的上下匝道、合理组织立交和平交、优化交叉口通行能力、修补破损路面,以及建设地下停车场库从而减少路边停车致堵情况等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持续开展。毫无疑问,人们所盼望的畅通出行,正在一步步实现。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将达到近万亿元,其中用于轻轨、城市道路建设的投资1335亿元,是“十一五”的6.8倍;普湾、梭鱼湾、东港新区及体育新城等区域投资1210亿元;地铁、跨海交通和新机场等影响深远的工程投资1365亿元;住房保障、热力、燃气、公共交通、“五个一”等民生工程投资1185亿元,是“十一五”的6.5倍。由此,城市核心区将形成“七纵七横”快速路系统网络,主城区和新城区之间通过跨海通道形成环路交通,城区间通过快速路通道连接海港、空港等对外交通枢纽,从而大大疏解核心区交通压力。此外,城市照明、排水、环卫、绿化等各项工程建设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再上新台阶。用三五年时间,打磨出一个“干净、整齐、绿色、有序”的城市环境,赶超深圳、杭州,问鼎“中国环境最美”城市,已成为城市建设者回馈民意的行动目标。

    “爱民者,民恒爱之;为民者,民恒为之”。实践证明,想民之所想、做民之所需、利民之所盼,就能收获民心和不竭的动力,使城市建设与群众利益相衔接、相互动,将建设成果充分体现在群众需求和长远利益上。正是这样的惠民情怀,在时时刻刻温暖着这片黄渤海岸;正是这样的惠民情怀,民生改善之路才能越走越畅,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才能越来越高。

大连“城事”的惠民情怀   大连日报  2011-06-25 01:35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本报记者 魏宇娜 仇宝红 

    前不久,“千名市民看大连”活动完美收官,这是大连城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邀请市民参观在建大项目。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这个清爽宜人的夏日,大连如同一位画师,和我们促膝而谈她将描绘的未来城市建设的故事。那些曾经的疑虑、不满和抱怨,在亲自见证后化为理解、信心和建议;所有关于这座城市未来模样的想象、惊叹和渴望,都在这个美好时节签下约定,许下承诺。

    城市建设,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休戚相关,住得好、行得通、玩得好、享受多,是人们追求的幸福指数。无论是打通城市交通的“大动脉”,还是改善街巷路面的“微循环”;无论是铺设世界级风景线的滨海木栈道,还是开辟便民利民的山间健身路径……大连城市建设的每一步都体现了察民情恤民心的民生情怀。这情怀,让人民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老百姓想着什么,什么 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代表作 “神来之笔”滨海木栈道

    “眼前碧波万顷、脚下山泉潺潺”,顺着海之韵公园亲海木栈道蜿蜒而下,来到观海平台,就置身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之中。在大连南部海滨绵延起伏的海岸线上,每走一步都陶醉在这山海一色的独特风景中。而连接这美景的就是堪称“世界第一木栈道”的大连滨海路木栈道。她似“神来之笔”与山、海、林、石、沙滩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如今已成为人们感受大自然魅力的精神之旅。

    国际花园城市颁奖大会上,一位来自英国的城市规划专家说,“我很向往你们的滨海木栈道,真是太美了,一定要到大连。”

    但是,她的诞生却颇有些“惊险”。大连滨海路建成后,成为中外宾客感受大连风光的必经之地。平均宽仅7米的双向道路,每年承载游客量在500万人次左右,白天平均5秒就会有一辆车经过。而随意停车看风景、留影等现象,更使道路上人车拥挤不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多次为此提出建议。为改变这种状况,市城建部门结合提议抱着“拓路让行”的想法研究对策。但在现场仔细观察后,发现问题并不在“给车让路”,而是“人车混行”使人没有走的路。于是,规划一条“人行步道”成为滨海路升级改造的共识。

    那么,修一条什么样的人行步道呢?方砖的?理石的?似乎并不能衬托出滨海路之美。这时,在韩国釜山的考察经历为大连城建人提供了启发。那里为方便人们亲海修建了滨海木栈道,虽然不长,但是走上去的质感和由木质地板产生的亲近自然的感觉却是普通方砖路、理石路无法比拟的。“如果大连的老百姓走在这样的滨海路上,那该多美!”虽然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却成为今天中国最美滨海木栈道的创意原点。

    从那开始,选木料、研工艺、精设计、细铺装,城建人由木栈道“门外汉”,在实践的摸爬滚打中锻造成了业内专家:从木板表面一道道细防滑槽工艺到断头螺钉的锈点防腐处理,从栏杆强度及外观设计到沿途景观及公用设施设计……无一细节不体现着城建人的用心;工人粗心大意将螺钉直接揳入木板要返工、拼接木板颜色深浅不同要返工……无一标准不体现着城建人的细心。

  “我们要对老百姓的每一分钱负责,要对市委、市政府的信任负责。”正是在这种高度自觉的约束下,长20.99公里、平均宽2米的滨海路木栈道拥有了30年以上的寿命,成为大连首个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老百姓想着什么,什么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则成就了市民眼中最优美、最具有大连味儿的休闲去处,成就了大连城市精神的榜样载体……

    回馈民意,就能收获民心。在滨海路木栈道竣工仪式当天,一位摄影记者的镜头记录下这样一个瞬间:一位常年在滨海路散步的老奶奶向第一次试走的市领导高高竖起了大拇指。这不仅形象地折射出每一个百姓的心声,也成为城市建设者最为自豪的记忆和动力。

    “老百姓需要什么,什么就是我们的工作内容”

    代表作 市民健身路径等“五个一”工程

    在软件园内上班的王女士,每天午后都会驱车到滨海路动物园门前的“金银山”锻炼,之所以从大老远跑来,就是为着踏踏环山678米的塑胶路,呼吸海边清新的空气,消解一天的疲劳。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她发现这里的人气更旺了。

    无独有偶,海之韵至旭日广场、燕窝岭公园、卧虎山(北大桥东山坡)、炮台山(华乐街南)、南沙街老麻沟、棠梨沟以及森林动物园至仲夏路、同香山庄等新开辟的10条健身路径从去年也开始人气兴旺。到今年,绿山、玉山、石门山附近的居民也将享受新修建的健身路径。“老百姓踩出的路,肯定是老百姓需要的。”对于路径的选择,城建负责人心里自有“路数”。而这样的选择也令常走这山路的人们感到非常方便。

    而方便并不局限于健身路径。自2009年以来,大连城建部门推出了以“开发改造一片旧城区、新建一座停车场、改造建设一个集贸市场、新建一处市民健身场所和改造提升一条路街环境”为内容的市区惠民项目“五个一工程”以及县区惠民项目“三个一工程”。将山林防火通道与健身路径有机结合,将改变旧城面貌、整齐商宇牌匾、修缮破损道路、建设区域停车场、规范集贸市场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情小事统统纳入工作范畴、有序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0年年底市区“五个一工程”已完成鞍山路、疏港路、西安路、东联路、西北路、中山路西段等重点路段景观升级改造工程;当年完成开发改造旧城区项目11个,完成拆除旧区建筑面积31.57万平方米,完工9个新建停车场和3个市民健身场所。区县“三个一工程“完成开发改造旧城区项目24个,改造集贸市场6个,改造路街6条。今年,我市城建部门加大惠民力度,“五个一工程”中计划开展106个改造项目,包括整治弃管楼院44个,新建停车场33个,新添泊位6907个,新建市民健身场所7处。

    现在,不仅城市的大环境日新月异,百姓生活的小环境也越来越舒适、方便、美观,细节处的人性化元素彰显着“老百姓需要什么,什么就是我们的工作内容”的执政理念。

    “老百姓盼着什么,什么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

    代表作 畅通城市交通主动脉和微循环

    城市高速发展,车辆骤然增加,拥堵近在眼前……几乎每一个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大都市都回避不了这个问题。而道路是否畅通不仅关乎城市的发展后劲,更关乎百姓出行心情和幸福指数。

    畅通交通,无疑是当下老百姓最为盼望的事情。而“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跟随被动型工作方式早已落后于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对未来需求进行主动规划引导并适度超前,才能站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百姓盼望与未来工作方向有机结合。

    “2010年大连市内出现交通拥堵,2012年将严重拥堵。”以目前的交通状况,几乎人人都能看到这个问题。但是在3年前,当城建部门作出这个预测时,许多人不以为然。2008年很多人还觉得“北京限行”离我们很远。仅过了两年,“出门堵得慌”变成了城市交通常态。幸亏城建部门着手早,在2008年便邀请国内有关智库对大连经济发展与机动车增长速度、道桥承载能力等相关因素作出科学预测,为政府提前谋划和决策提供了依据。目前我市正在推进的“七纵七横”快速路网建设便得益于当年的科学预测。其中,西部通道、东联路、胜利路东段改造、西部通道南段高架桥等城市快速路网体系中的重点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建设完工。此间还完成了东北路椒金山新建隧道、迎客广场立交桥、胜利桥、菜市桥、北岗桥的扩建改造项目,拓宽改造了山东路、西安路、解放路、七七街、鲁迅路、五一路、太原街、胜利路西段等多条线路,大大改善了主城区交通道桥状况。

    而一味的拓宽道路并不能彻底改变拥堵的状况,合理规划道路环网、消除断头路,形成“大动脉”畅通、“微循环”灵通,并提高彼此间的通行效率才是解决拥堵的根本出路。

    为此,市城建部门今年正重点解决人们盼望和抱怨较多的东西南北大通道联通问题。到年底,胜利路东段改造完成后新胜利路将成为除中山路以外第二条东西大通道;西快路北段打通后,整个西部通道将成为市中心通往机场除疏港路以外的第二条大通道;中华路跨华北路、朱棋路立交桥完工后,将使泡崖区居民到市内除了疏港路、拓宽的西南路之外,又多了一个选择,即从西快路跨此立交桥而经东联路到市内;中华路到东联路的全互通立交桥建成后,将使开发区到市内除了通过振兴路—东快路一线外,又多一条通过振连路—光明路—中华路—全互通立交桥—东联路而进入市内的大动脉,从而使东联路发挥出更大的城市疏通作用。

    除了打通城市大动脉,调整不合理的上下匝道、合理组织立交和平交、优化交叉口通行能力、修补破损路面,以及建设地下停车场库从而减少路边停车致堵情况等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持续开展。毫无疑问,人们所盼望的畅通出行,正在一步步实现。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将达到近万亿元,其中用于轻轨、城市道路建设的投资1335亿元,是“十一五”的6.8倍;普湾、梭鱼湾、东港新区及体育新城等区域投资1210亿元;地铁、跨海交通和新机场等影响深远的工程投资1365亿元;住房保障、热力、燃气、公共交通、“五个一”等民生工程投资1185亿元,是“十一五”的6.5倍。由此,城市核心区将形成“七纵七横”快速路系统网络,主城区和新城区之间通过跨海通道形成环路交通,城区间通过快速路通道连接海港、空港等对外交通枢纽,从而大大疏解核心区交通压力。此外,城市照明、排水、环卫、绿化等各项工程建设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再上新台阶。用三五年时间,打磨出一个“干净、整齐、绿色、有序”的城市环境,赶超深圳、杭州,问鼎“中国环境最美”城市,已成为城市建设者回馈民意的行动目标。

    “爱民者,民恒爱之;为民者,民恒为之”。实践证明,想民之所想、做民之所需、利民之所盼,就能收获民心和不竭的动力,使城市建设与群众利益相衔接、相互动,将建设成果充分体现在群众需求和长远利益上。正是这样的惠民情怀,在时时刻刻温暖着这片黄渤海岸;正是这样的惠民情怀,民生改善之路才能越走越畅,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才能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