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那有搅拌站:名家十日谈:马志明与相声规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1:16:06
         在“马三立与相声文学性”的讨论中,就不能不提及马志明(“少马爷”)在继承发展中的锐意进取精神和他与黄族民演的一批文学性强、艺术特征鲜明、人物活灵活现的精品。从中,当可发现传统相声的艺术规范与现代节目的形象感染力与思想说服力、蕴含力、迸发力、艺术张力。马志明擅演的《开粥厂》、《卖五器》、《白事会》、《夸住宅》等马派相声代表作,均有着见仁见智、与时俱进的更易表达,使老、中、青听众于喜见乐闻中理解了相声以说逗为主的文学要求和马氏特有的幽默才情和语言运用。

 

  在《纠纷——派出所见闻》中的思想递进与人物刻画,更有力地证实了庄谐并重、真实再现特定环境和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正是以相声规范诠释文学性和提高表演艺术的前提。在每段相声开前,马志明均认真进行案头分析,找出人物、事件、语言、动作要领,反复切磋语调、手势、眼神及特技安排,务求从内容出发、从人物出发吸收生活养分,使今日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欣赏者听来更有吸引力、凝聚力、亲和力。

 

  为促使传统艺术菁华与个性创造光芒交相辉映,马志明对马氏成名作《文章会》、《饭馆论》、《拴娃娃》等,同样有着得其庭训、悟其堂奥的巧妙处理,如《文章会》中的车厂与“拉胶皮”,他引用“骆驼祥子”、“仁和车厂”唤起听众联想,起到了以少胜多,兴味盎然,模拟时真实醒目,于夸张中体现生活实感,给听众以“温故而知新”的启示。在《拴娃娃》中则借乙的出身家事传播民俗风情,听众于若真若幻中乐于究竟。

 

  就相声规范类师承,马氏之艺源于1860年盛行于京的朱(绍文)、阿(燕涛)、沈(春和)三派中的阿门,其弟子恩绪、春长隆传至马德禄,马德禄曾与李德锡(万人迷)合作红遍京津,其子桂元、三立自幼随父学艺。1930年起,马德禄主持“连兴相声大会”,收高桂清、郭荣启、尹寿山为徒。长子桂元拜万人迷为师,三子桂福(即三立)拜周德山为师,均擅演文哏、贯口、子母哏,并在演出实践中创作幽默文学的个性节目。

 

  以师承倡规范,应珍视马志明的艺术创造和教学实践。务求后学者努力继承如《大保镖》、《开粥厂》、《夸住宅》等节目,并创作《新百家姓》、《对春联》、《西江月》一类文哏节目,使之伴随时代前进。马桂元先生1942年仙逝后,其子敬伯随三叔学艺,曾在“声远相声大本营”学艺,1958年归属吉林电台曲艺团,后在吉林曲校任教,在承传中功绩昭著。目前,马志明弟子卢福来、于浩等均有新的奉献。班德贵弟子范振钰收徒赵津生所演《白事会》、《汾河湾》、《精打细算》等,颇具马氏风范,均在文而不瘟,雅而不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