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飞正传 电影:《成佛之道》——妙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4:37:17
《成佛之道》——妙善

许多已修行证道的古大德、善知识曾言道:“开悟之前,无论你修何法门,如何用功,都跳不出盲修瞎炼的范围”。
佛曾言道:“正法时期,持戒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智慧成就”。所谓智慧成就,既是开悟明心后,彻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真正做到持戒和禅定,并依靠这种真实智慧才能取得修行成就。如今正是末法时期,要想进入真正的修行,必须先解决开悟问题。如果你没有开悟,即使你能修到一心不乱,也难以成佛。因为“觉者为佛,不觉者为凡夫”。有些高级科学家在思考问题时也能一心不乱,但他仅仅是科学家,而不是佛。由此可见,成不成佛的关键所在是觉不觉悟。这就为我们点明了成佛的关键首先是觉悟。
真正的修行,是要按照宇宙真相以及它所包涵的宇宙规律为标准,来修正自己不符合宇宙真相及规律的各种习气,使自己的世界观、宇宙观更贴近宇宙本性,最后达到与本性合一。因此,真正的修行就是改习气,改不符合本性的意、言、行。但是,未开悟之前的修行者,不知道宇宙的真相及规律是什么,没有明确的修行标准,更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习气是违背宇宙本性的,又如何谈的上修行呢?因此古人云:“修在悟前,非真修也”。
不仅如此,许多修行者,由于以自己的分别心来理解本门经典,难免解错悟偏。如果修行者再加上执着,不仅谈不上修行,反而造了更多更大的业障。因此古人云:“地狱门前僧道多”。
因未开悟明心,虽修某法,但不可能不起疑惑,虽也诚心努力用功,但由于始终处于疑惑之中,有疑惑则心不安定,不安定则是生死的根本。不安定则不可能一门深入地精进,因此难以成就。
观察世间目前的修行者,心虽很诚,但大都处于十字路口,不知所从。笔者曾在一些道埸向同修们提问:“什么是修行?”竟然没有一人能答出来的。他们心虽很诚,但由于不明理,故不知如何才是修行。佛和善知识都点的非常明确,修行就是修清静心,断分别心,立平等心。但有许多人还在到处找法,不知从何处修。如同在茫茫大海,无方向地游来游去,何时才能登达彼岸?
为使同修们早日开悟,少走弯路,提前进入正修阶段,故将自己参悟的一些心得奉献给同修们。
在书中道明了各道及十法界的成因,点明了修行是修什么?怎样修?以及如何修炼和证悟。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通过向一部分同修道友讲授此法,很快在他们身上得到了验证。并有一些特别真诚的修行者,在短短几个月里,已得到明显的精进和成效,甚至已经有人坐入那朵绽开的金莲。
原本不想再动念写书,因为宇宙本性是不可能用语言描述真切的,越是描述,反而离道越远。但又因许多同修有求悟道之法,只好随缘提笔再续心得,与同修共勉,作抛砖引玉之为。
佛法的内涵非常深奥,尤其是大乘佛法更是深秘难懂。难怪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讲大乘佛法时,一万二千听经者中,就有五千人当场退席。那还是在正法时期,五千修至较高层次者尚且难以接受大乘佛法,何况如今是末法时期,修行者的根基远不如当初的正法时期,故更难接受。
因此,望同修们无论当下能否理解,千万不要起分别心。如带着分别心来阅读此书,不仅难以受益,反而会生瞋恚心而造业,那不是作者的本意。真诚心是不加分别的,真诚心是受益和精进的基础。如果带着分别、挑剔的眼光,在进入内涵之前就已经被文字相障碍在外围
两边不立中何见?欲求反已离道远。 真空妙有本自然,一法不见佛自现。
妙善    2004年3月1日
再版前言
此书自2004年出版,并在一些网站上粘帖,同道们从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许多正处于十字路口的同修们兴奋地说:“我们从这本书中清晰地找到了该走的道路”;许多正处于盲修瞎炼的同修们说:“我们从这本书中明白了什么是修行,修行是要修清静平等心,有了明确的修行目标,心里豁亮多了”;还有些同修们说:“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全是在盲修瞎炼,走了许多弯路,现在才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许多同修纷纷来电要求邮购此书,将书中道理分享给同道们。有些同修为了使当地更多的同修受益,自己出资在当地翻印;有些网上的同修,积极在网上传播;还有的同修已把本书转换成MP3的语音光碟,都体出一颗大慈大悲广度众生之心。在此,妙善向各位同道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为满足广大同修们的要求,使更多的同修们能从中受益,本书经修改后第三次再版印刷,望各位同道们多多指教。    2007年3月
测 验 题
为了使各位同修能够自我检验,知道自己目前证悟到什么程度,特出以下各题,当你看完每一题时,自己先把答案写在纸上,先不要看后面的答案,当你全部看完后再对照后面的答案,看自己答对了多少,就知道自己目前证悟到什么程度。同时也可以查找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以便及时纠正。(答案在本书的最后)
1、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对不对?
2、佛的两位大弟子中,须菩提专乞富不乞贫,自言:“贫者已经很困难,不应该再给他们增加负担,而富者多施一碗饭,对他来说并不少什么”。而大迦叶是专乞贫不乞富,并自言:“富者因何富?是因为过去时种福田,贫者为何贫,是因为过去时未种福田,我为了给贫者提供种福田的机会,所以才专乞贫”。二人所说,谁对谁不对?
3、佛像是不是佛?为什么?拜佛像的作用是什么?
4、“舍去小我得大我,舍去大我得无我,无我方为永恒我”,这里面什么是小我?什么是大我?什么是无我?为什么无我还又有个永恒我?
5、一些有天眼的人,当看到师父或佛菩萨显像时,常说某某师父或某某佛菩萨来了,此说法对不对?是师父和佛菩萨真的来了吗?为什么?原理何在?
6、饿鬼、罗刹是好是坏?
7、既然众生皆有佛性,与佛平等不二,为什么还要修佛?
8、比如:一个人感冒了,主要原因是什么?
9、有些人能遇到善知识,有些人却总遇到恶知识,无意中总接触一些恶友,或偏知邪见之人,原因何在?
10、凡夫肉眼所见的各种物体认为都是真的;有天眼的人认为肉眼看到的相是假的,而天眼看到的相才是真的。这两种认识对不对?
11、比如:洗好一盆苹果,一个没有修行的人去挑了一个大的,另一个修行人却挑了一个小的,二人谁对谁不对?
12、“杀人者将来必下地狱”,此话对否?“杀人是坏事”,此话对否?为什么?
13、“有些事情是永远也不能改变的,比如母子,母亲永远是母亲,儿子永远是儿子”,这句话对否?
14、“凡是修佛的都是修内道,凡是练气功的都是修外道”,这句话对否?为什么?
15、什么是修行?修行是在修什么?
16、到底有没有鬼、仙、神、佛?如果有,为什么我们看不见?
17、念一句佛号为什么可以成佛?什么原理?
破障
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就是一真法界,本来是不存在任何障碍的,是由于人们心理有障碍,才使六根、六触、六识产生了十八界,这些界就是自己心理所设的障碍。要想证到一真法界,必须先破除自己心理的一切障碍。
障碍越多离道越远,破除一重障碍,你就向道靠近了一步,因此,修行的本身就是破障的过程。而这些障碍都是自己多生多劫以来,执着于自我的心理需求,在逐渐背离宇宙本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长此以往,习惯成了自然,使自己已经完全察觉不到这些属于背道的东西,故非常难破。
一、障碍在内不在外
许多修行者,当自己修行中遇到各种障碍时,总爱眼睛盯着社会、家庭和别人。认为是社会、家庭和别人给自己设制的障碍,在阻碍自己修行。
有些慧根较好的人可能有些小神通,常以神通显示自己。或常以神通来判断事物的对错、是非。正因为用神通来指导生活中的大小事物,似乎对自己有利,并有一定的准确性,还自以为了不起。其实,这是在以神通来搞分别,不知道神通是末而非本,等于自己的心时刻在随着末稍转。执着顺境,本身又是在培养自己的贪心,时刻都在背离本性,并在造三恶道之因,不仅加大了分别心,而且障碍自己的修行。相反,有些慧根较差的人总有一些自卑感,认为自己慧根差就永远赶不上别人。这种思想等于经常在给自己输入“自己慧根差”的程序。在分别“自己慧根差”的前提下又羡慕别人的慧根好,细查深究又属于嫉妒心,嫉妒又属于瞋恚心,同样是在造三恶道之因,其结果只能更加障碍自己的修行。如未明心细查,一般修行人很难透过表象查出这些背离本性的实质和细节。
其实,一切障碍都来源于你自己的心。“万法唯心造”,那么,障碍肯定也是你自己心理所造,无论你是否承认,事实就是如此。你可能会不相信,我可以告诉你,这些都是我已经反复验证过的,你不必怀疑。即使你一出门偶然扭伤了脚,也完全是你自己心里事先输入了矛盾的程序所造成的。偶然和必然是一对阴阳,偶然和必然也是一不是二,因此,一切偶然之中定存在着必然。
如果你遇到障碍总是强调客观,查找别人的原因,这就是本末倒置,这就是偏知偏见。这样找下去,你永远不可能破除障碍,这正是你修行无法精进的主要原因之一。
甚至有些修行者,自己遇到了一些障碍,遇到一些小灾、小病时,常把责任推到师父和神佛身上。经常会说:“这是师父、佛在惩罚我”。其实,你又想错了。师父和佛从来不会惩罚任何人,他们是以大慈大悲之心和平等心在普度众生,哪有心思和精力去管你这些小事,他们是大超脱、大自在的圣人,绝不可能活得那么累,这只是你自己以凡夫之心度圣人之腹罢了。
其实,在开悟者眼里是没有障碍的。所谓顺境、逆境也都是凡夫以分别心分别出来的。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分别为顺境、好事;对自己不利的事就分别为逆境、坏事。而在开悟者眼里,已无我无他,何有顺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一切境都是帮我修行的助缘,来者不拒,顺其自然。那些总想顺境的人,认为顺比逆好,其实还是分别心。从本性来讲,顺境和逆境完全是平等的,只是作用不同而已,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助你修行,如果在顺境中把握不好,同样形成障碍,会使你栽大跟头。许多当领导的不正是在顺境中栽了大跟头吗?
凡夫和圣人都生存在同一空间,同一环境里,所遇之境是同样的。为什么凡夫有障?而圣人无障呢?为什么凡夫有烦恼而佛菩萨无烦恼呢?关键在于自心,魔由心生,障从心起,一切源于自心。如果能够认识到障碍在内不在外,出现一切障碍都从自心找原因,这就是正知正见,如果出现问题总是强调客观,埋怨别人,总是找外面或别人的原因,就属于偏知偏见。许多修行人,心虽很诚,但正是由于知见上的偏差,越精进反而离道越远,其结果很可能修入地狱,实为可怜!可惜!可叹!
因此,要想破障,首先要明白障碍都是自己心里设置的,不要向外找原因。然后从自己心里把它放下,一切障碍将会不破自除。其实,本来就不存在什么障碍,只是你没有悟道而已。
二、目前修行者中存在的一些障碍
1、最大的障碍——分别心
人们由于不明白宇宙本性和真相,一切以自己的五官感知判断事物,由于五官受三维的局限,把一切能感触到的东西都判断为“实有”,由此而分别出有、无,继而分别出好坏、取舍等等。
人们站在自我利益的角度上,进行着更加细致和执着的分别。一切习惯于以自我利益为判断事物好坏、是非、对错、善恶、取舍的标准。今天对我有利则判定为好事、好人,明天对我不利则判定为坏事、坏人。多生多劫以来,人们就是这样来判定事物的。人们就是这样,被你自己错误的认识反反复复地输入的程序控制着,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分别心。
但是,宇宙的本性中是没有分别的,万事万物中都包涵着宇宙本性。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宇宙本性变现出来的一种相和作用。既然万事万物之中都包涵着宇宙的本性,我们可以对任何一种事物进行剖析,验证一下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是否无分无别。
例如:辣椒的本性没有好坏之分,但爱吃辣椒的人就说它好,不爱吃的人就说它不好。它本身并没有好坏,而这个“好”与“不好”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分别出来并强加给它的。
又如:一套普通住房,让一般工薪阶层的人住,就认为正合适;如果让一个乞丐来住,他会认为这套房子如天堂一般;但是,如果让一个亿万富翁来住,他就会认为这房子如贫民窟一般。房子的本性也没有好与不好,而好与不好完全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需求分别出来的。如果不信,你可以此方法类推一切事物。
由此可见,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中是不存在任何分别的,而人们的分别心是完全背离宇宙本性的,正是由于人们错误的分别心,才导致出一切烦恼障。
分别——善恶(好坏、是非、对错)——取舍——执着——欲望——得失——烦恼
再往下分析,除了人们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烦恼以外,社会的动乱,杀、妄、淫、盗以及战争等一切不安定因素,都源于人们的分别心。而由于分别,才使得我们这颗心产生了种种不安定。而成千上万的修行人多生多劫未出六道,也正是由于这颗不安定的分别心。
2、某些修行人为什么会产生更大的分别心
许多修行者,在未接触佛法之前,对善恶的标准以及佛法中的一些戒律懂得较少,脑子象一张白纸,分别也较少。但修上几年之后,懂了一些佛法,知道了一些善恶标准,或懂得了一些戒规。但由于尚未开悟,分别心没有减,却把分别心用在了学佛上。一切按照自己所理解的程度,加上分别心,则产生了更大更多的分别。自己在执着修善的同时,眼睛看到社会、家庭、别人都在作恶。看社会处处是邪恶腐败;看别人都是自私、作恶;埋怨家里人不修行,强求家里人都不吃肉;这个人自私,那个人可恶;甚至还分别出“上贡不能贡梨”,有“让佛离开之意”;念佛不能在卫生间里念,有污佛之意;还有人分别的非常细致,到同修家里专挑毛病:“我闻到你家里有葱味?;在修行者内部,眼睛时刻盯着别人,这个是破戒,那个是造业,这个是外道,那个不如法,这个要受恶报,那个要下地狱;甚至还公开攻击诽谤佛法和善知识,有些修净土的攻击修密的,有些修佛的攻击修炼气功的,这个是邪道,那个是外道,甚至还有人攻击净空法师传的是邪法,等等如此都是大分别心在作怪。
若以平等心来看,众生皆是过去佛、现在佛或未来佛。每个不同的人和物只是表相不同,作用不同而已。如同钳子、锤子、锣丝刀,只是作用不同,没有好坏之分。但分别心较大的修行者,表相上是厌恶从善,实际上眼里看到众生和社会处处都是恶,其实说明自己心里念念都是恶。在分别善恶,执着修善的同时,另一面却在造恶。因为善恶是阴阳互根的,是一不是二。只要执着善,另一面肯定是造恶。这种人等于天天在往自己心里收垃圾,特别执善的人,等于连细小的垃圾都不放过,反而使自己烦恼重重。在执着善的心理支配下,总想朔造完美的别人和社会,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其结果是好心办坏事,自己还觉的很委屈,还认为是别人不领情。这种执善的行为实属攀缘,而不知是自己的分别心所造。在你执着造“善”的同时,另一面肯定是在造恶。因此,带着分别心执着修善的人,反而给自己造成了更大障碍和更多的烦恼。不仅越修越不清净,而且执着善的同时,实属偏在了善恶两边,其埸能因偏而不平衡,很多附体现象都出在执着善的人身上(乘虚而入),因为这种人是在背道而驰,执善的同时是在造恶业,当然要受到因果的惩罚。
真正悟道者,应知道佛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佛法,是一不是二。那些攻击气功修炼或道家修炼是外道的人,一是根本不了解现代气功的内涵,纵观现今社会上的气功门派,绝大多数都是性命双修,最终目标同样是成佛得道,绝非历史上专炼气功的门派同比;二是自己对佛法尚未真正悟道,会读几本经典就自以为悟道,执着本位而排斥他门,以我执偏见来偏解“不二法门”,是自己尚在二法的分别之中。只要你还不能以平等心看待一切法门,就是分别心,就尚未真正地契入佛法,不知万法归一,平等不二。修行是要放下分别和我执我见,如果未立平等心,仍用执着心去研究佛法及法门,其结果只能是产生更大的分别心。自以为已契入正法,未入外道,实已离道更远。把本来是互为存在的内、外,看成是截然分开对立的法门,而且硬要排斥和消灭另一方,这本身就是背道的偏知偏见,要想排斥和消灭另一方是永远不可能的,因为双方如同手心手背,本来就是一不是二。
在各门各派的修行者中都有许多法执者,在本门经典的长期熏陶中,并未理解经典的真实内涵,反而养成了执着经典的“文字相”。例如:佛家称“佛”、“修行”,基督教称“神”、“主”、“操练”,法执较重者,听到不同的名词就会起反感。又如:在佛教中,对佛就有上百种称呼,其中“大医王”也是对佛的称呼。在末法时期,为了适应现代众生的需要,大多数佛都以“气功师”的方便法门出现来度众生,并以祛病健身为方便法门引其入门,然后再把众生引入佛法。观世音菩萨在无数次度生中,曾称谓过“妙善”、“妈祖”、“大罗刹王”、“圣母玛利亚”等。佛门常念的《大悲咒》,里面的每一句都是观音菩萨曾经来世间度众生时用过的名子。而且曾转生过鬼道。这些变化是佛在恒顺众生,随着时空及众生的需要而变化,所传的法门也是应时、应地、应众生的方便法门,这才体现了佛的大智大慧。而执着“名字相”、“文字相”的人,就是转不过来这个弯,换一个名称就不认识佛与佛法了,而且又在有意无意中攻击毁谤了佛法,造下了地狱的果报。实在是对佛的本性一无所知,对佛法并未契入实质,而是执着在表象上。
在末法时期,要想普度众生,佛就不可能仅以某一个宗教门派的面目出现,如果仅以佛教的面目出现,只能度与佛有缘之人,就不可能普度众生。现在是大开普度、万法归一万教归宗的时代,使命要求佛必须以能统领所有门派的面目出现。那么,为了适应这一使命的要求,在当今时代只有“气功”不带任何宗教色彩,可以使众生都能接受,因此,“气功”就成了引导众生进入修行之门的方便法门。而今的“气功”却完全不同于古代的“气功”,古代的“气功”大多是以修神通为主,而今的“气功”是性命双修,绝非同比。
有些人看到气功在度人时显示神通为人治病,就认为是外道。其实这是度众生的一种方便法门。如今未法时期的众生是无利不上,因此,给他们治病和显示神通都是行方便法门而已。当年释迦牟尼佛曾有“空拳度子”的典故:一小孩爬至井边,将要掉下,释佛明知叫他回头是不可能的,因此手握空拳,说给他糖吃,于是小孩回头。释佛也是以利益行方便法门。如果我们只执着在表相上,而且认为佛是不变的,当然认不出佛的无量变化和方便法门。有不少佛门中人,由于自己未识佛性,还以“气功和道家是外道、邪道”来障碍别人,造下了谤佛、谤法的大错。
佛的空无本性中可产生无量无边的变化,而不变的是本性,因此,不变的本性与变化的表象和作用也是一不是二。在接触许多修行者中,这样的问题和障碍非常普遍,因此,特别需要引起修行者的注意。修行是在修自己,而不是去修别人,因此,对其他法门千万不要妄加评论,应以平等之心视之,以免造下地狱口业。
3、傲慢心产生的所知障
有些修行者初修时尚可虚心求教,但学了一些经论戒律之后,自认为懂了不少佛法,甚至背的很熟,心位反而越来越高。自以为是,对他人总是生疑生嫉,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向别人请教。此时,只能说是对经论的字面上稍有理解,离真正开悟尚有十万八千里。但由于傲慢心产生的所知障,把自己障碍在经论的字面上,而不能深入参悟其中内涵。真正的开悟不是从经论的字面上得到的,是从清静心里自然流露的。有傲慢心的人却认为已有所得,对不如自己者轻慢瞧不起别人。对比自己强的却心生嫉妒,甚至千方百计找一些理由去攻击诽谤别人。说:“不是大德高僧讲的法我不听”。首先分别出来一个“大”和“高”。甚至看到书中有“量级”二字,就大肆攻击说:“佛经里没有说过这两个字,必是外道”。因此就以此二字来否定全书的内容。那么请问:“佛经里没有说过电视机三个字,你家里为什么还要买电视机呢?这种人学佛不是越学障碍越少,而是学入了死胡同中,这正是大分别心造成的。
有的人甚至还说“净空法师讲的太浅了,重复的太多了”。自己不度众生,反而站在一旁讥讽他人。别人在苦海里救度众生,自己却站在岸上指手划脚地挑毛病。真正做事的人,其精力大都用在利益众生的事业上,而正是那些不做事的人才会无事生非,专挑别人毛病,说穿了实际是在嫉妒别人,是分别心引发的瞋恚心。
这种傲慢心不仅障碍着自己不能进步,在攻击、嫉妒别人的时候,反而又造下了身、口、意三业。而且你攻击的对象场能越大,自己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也越大,其结果也越惨。过去曾有一女尼,讥讽一老尼:“念经像狗叫”,她不知这位老尼已证得罗汉果位,结果使自己转了五百世的狗,受到上万年为狗的果报。
其实,一粒石、一滴水、一片落叶都能为众生说法。只是看你会不会悟。“要想佛法兴,必须僧赞僧”。修行者如果都是相互轻视、讥讽,实属破和合僧,是自灭佛法,不仅障碍着自己难以成道,还造下了毁灭佛法的大罪,是无间地狱的果报。有傲慢心的人,今生即使积累很大的功德福报,充其量也只能修至修罗道。如果造业较大,入地狱倒可能有份。
有些修行人尚不明白,由于自己的嫉妒而挑拨或障碍了别人与善知识的缘分,使别人失去了请明师点化的机缘,就是障人修行,断人慧命。断人慧命比害人性命还要严重的多,害人性命只是害了人家一生的性命,但是断人慧命等于杀人无数次。因此,“障人修行,地狱果报”,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修行之缘很可能多生多劫才能得遇一次,障人修行既是障误了别人多劫难遇的修行和成佛的良机,耽误和浪费别人多劫的生命就等于杀生,而且等于杀害了别人无数次生命,因此必下地狱。而且必须等待被其所害的人们都出地狱之后,他才能从地狱里出来。被他所障的人越多,他在地狱里停留的时间也越长。如同人道里杀人越多被判的刑期也越长。如不明白此理,等到自己下地狱时还不明白是怎么下的,多么可悲!可叹!可怜!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修行的人,会有一种紧迫感,知道今生时刻改自己的过错都恐怕来不及,哪有时间去挑别人的毛病?在悟道者心里,没有是非、善恶之分别,一切都是正常的,因而不见世间过。
傲慢心源于分别心,首先分别出有我有他,然后又执着于我的虚名、利益和偏见,总想处处表现自己,而且别人还不能比自己强。如此心态在多生多劫中养成了傲慢的习气,仍然是分别心的扩大。
要想破除傲慢心,首先要破掉“我执”,要想放下“我执”,首先要看破宇宙和万事万物的本性和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事物都只能用它的作用,但实不可得,包括自我肉体,何况虚名、利益和自我的见解?
修行人应该明白,众生平等无别。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是众生,如同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与我平等无别,皆我兄弟姊妹,皆可为我说法。攻击众生就等于伤害自己。如明此理,才能树立平等无分别之心。如能树立平等心,傲慢心不攻自破。在飞机上看下面的人如同蚂蚁,在宇宙中看一个太阳系、银河系如同微尘一般,几乎都看不见,何况我们如此渺小的人,简直是微不足道,因此,我们人类不应该自以为是,妄自尊大。4、五官被三维所障
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的生命维层也是无限的,对于同一个事物,每一个维层所看到或感知到的结果都是不同的。人类属于三维生命层次,因此,人类的五官被限制在三维层次中,障碍着自己对宇宙真相及多维层的认识。
例如,宇宙及万事万物里面所存在的空间,肉眼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用手也摸不到。空间属于四维,时间属于五维。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但是,我们的肉眼只能看见这一秒钟的事物,前一秒钟和后一秒钟的事物都看不见。因此,人们判断和认识事物的标准是脱离时空的。人类的五官只能感知到长、宽、高三维以内的阳性事物,而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互根的,但是,人们却感知不到四维以上的阴性事物(肉眼可见的阳性事物连宇宙空间的1%也不到,而肉眼看不见的阴性物质却占宇宙空间的99%以上)。因此,人们看一切事物都是只看阳而不知阴;只看现在而不看过去和未来;只看事物的本身而不知道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及因果关系;只看事物的表相而不知内在的实质;只能看到事物的某一个角度,而不能全方位、多维层地认识事物。这就使我们对宇宙及万事万物的认识产生了重重障碍。
例如,多数修行者不知佛的真相,认为佛如果来到人间,都是驾着彩云,头顶放光,身坐莲花,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的如神话影片中的描述。其实,神佛与我们同在一个空间,只是由于生命维层不同,我们的肉眼受三维所限,神佛能看见我们,我们却看不见他们。如同我们可以看见蚂蚁、微生物,而两维生命层次的蚂蚁和微生物,却看不见我们三维生命层次的人一样。即使蚂蚁和细菌爬在人的身上,也不知我们是人。同样,即使是佛在我们身边,我们也看不到他们。
由于生命层次不同,相互之间很难勾通,因此,人们不相信有鬼怪神佛。修行人虽然相信,但由于理不通,再加上被三维肉眼所障,信中总带有一些疑惑,或者干脆就是迷信。由于疑惑而不能正信,就会不同程度地在修佛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障碍。
一个修行人,如果判断和认识事物,仍以肉眼可见为参照标准,说明你还被三维的界限所困。如果你还是认为眼睛只能看,耳朵只能听,鼻子只能闻,这还是仍被三维所障。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六根相对“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从而产生“六识”,加在一起称谓“ 18 界”。而这 18界都是人的分别意识自造出来的。认为眼只能看,耳只能听。这就是自己给自己划定了界限,有了界限,人们就被这些界限所束缚。因此,“界”都是自己设置的障碍。
有此障碍,说明尚未悟到本性,不知道能看的,能听的,能闻的是自己的本性。如果人死后灵体离开了肉体,你的眼、耳、鼻、舌、身还在,为什么不能看,不能听,不能闻?说明真正能看、能听、能闻的是真我本性。比如,你自己可以作一个小试验,你默念一句“阿弥陀佛”,虽未发出一点声音,但你自己却能听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对于有神通的人更无界限,你在千里以外乃至他方世界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他都知道,无障无碍。“天眼”可以突破时空,观察过去和未来的一切事物。因为清静心使他回到本性之中,从而打破了一切界限。在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中,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 18 界,所谓的“界”,都是自己心理设置的。如果能先从自己心理打破一切界的障碍,断掉以眼、耳、鼻、舌、身来判断和认识事物的习气,就接近了本性。无障无碍的“五眼六神通”,都是从你那清静法身的本性中变现出来的作用。
5、疑惑障
由于不明宇宙真相,没有一个明确的总目标和某个修炼过程的阶段目标,修一段时间就开始疑惑了。“我修的这个法对不对”?“我修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会有灾?为什么身上还有病”?“我修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不出功能”?“为什么我没有一点感应”?“是不是这个师父教我的法不对?或者是不适合我修炼此法”?由于种种疑惑,又开始找法,或者改弦异辙,另修他门,或者对师父失去信心,甚至半途而废,不再继续修炼了。更严重的还会攻击或毁谤师父,造下地狱果报。
这种现象所产生的障碍,基本原因仍在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主要原因还在于自己的心是否能做到“真诚相信”。由于不能真诚相信,对师父和佛讲的话,不能原原本本、不打折扣地如实去做,所以未见成效。不察自己的原因,反而向外找障碍,其本身就是自己偏见过重。结果再去找法外求,反而背道更远。例如,一些人打坐怕腿痛,炼功怕冷、怕热、怕起早,自己懒惰怕吃苦,然后给自己找一堆借口,强调一些客观理由,这都属于偏知偏见。由于自己内心有这种偏知偏见,在接触一些恶友中,说一些劝你退转的话,正合自己的心意,于是就停止了修炼,甚至退转不修了。
疑惑心比较大的人,虽然也有遇到明师的机缘,但是,由于对明师的指导和点化不会认真去听,更不会原原本本地照做,只能是有缘无份,实为可惜。
出现这种现象的修行人,你如果说他心不真诚,他可能不会承认,认为自己对佛是一片真诚,毫不疑惑。但是这并非真诚。真诚之心是对佛和代表佛的明师所说的话,不加任何思索,不加任何分别,不加任何疑惑,把自己的思想放空。如此才能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按照佛和明师的教导去做,才能见到成效。6、法执障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碍在法执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脱。法执的表现一般都是执着乃至停留在对经论的研究上,整天钻在经论里不停地研究佛法,甚至研究到钻牛角尖的地步,反而使自己脑子不停地在想问题。甚至执着在经论的字面上,执着在“名字相”上,生出许多自相矛盾的怪问题。越研究思想越复杂,反而越不清静。
真正的开悟者,没有一个是研究经论才开悟的。经论都是开悟后的圣人写的,它只能指导你走哪条路,如何走才是捷径。但是,研究经论不能代替走路,路还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走,修行必须自己去修,才能在修行过程中亲身证道。
有些修行者总是抱着圣人的经论不放,总以为只要把圣人的经论研究透彻,自己也就开悟了。其实,凡人读懂的仅是文字字面的意思,如此研究下去,永远也不能开悟。有些长期研究佛法的人,讲起法来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习气一点也没改,只是增长了浮躁和傲慢的习气。这种人还不懂得什么是修行,他研究佛法不是用来修行的,而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增长虚名的。
研究用的是识,而开悟用的是智,而且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开悟是在清静入定的前提下真智慧的自然流露。首先要把自己的头脑思想放空,进入真正的禅定状态。从古至今,千门万法都是修一个“定”字,定能生慧。相反,头脑使用的越多,分别也越多,越制造出更多的障碍,把自我本性给层层封闭起来,把自己从宇宙的本源中拉出来,背道而驰。因此,使用头脑修行是违背道的,不空掉自己的头脑是无法进入修行档次的。
因此,经论里的道理懂了之后就应该放下,“解”之后应扎扎实实进入“行”的阶段。如同“愚公移山”,只停留在讨论和研究上,就是不动锹去挖,永远也少不了一点土。只有“行”才能在行中得到真正的“解”,只有“行”才能说明你是真信。“解”、“行”合一才能在“证”的过程中靠近本性,达到真正的解——开悟。如果一直停留在研究中,永远也不可能开悟,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位佛学研究家。仍属于“识”的范畴,而与真实智慧相比仍属本末关系。
在修行者中还存在另一种法执。见到一些“名望高”或所谓“神通大”的人,则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去接近他们,总想求他们给个什么大法,几个月就可修成佛。最好是求他们的金口玉言说上一句话,自己就可不修而成,或者在将来有大灾难时能保住全家平安。这种现象从表相上看类似法执,其实是一种更大的贪心。这种人不想脚踏实地的修行,更不愿付出,是一种投机赌一把的机会主义心理。这种人不仅给自己设置了更大的障碍,反而易走火入魔,进入邪道,十分危险。其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不仅是半途而废,而且贪心又造下了饿鬼道之因。还有不少修行者只看表象是出家人,是有名气的修行人,就盲目地跪拜求法,要求给点开示,不知“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往往被一些邪师领入歧途。
在宇宙中,得与失是平衡的,欲得先失,不失不得,得与失的总量是相等的。抱有投机思想和贪法之心修行的人,只能背道而弛,修入饿鬼道。一个连不失不得原理尚未理解的人,对于宇宙本性的“无失亦无得”则更难契入。
法执还会表现在修行的各个阶段,在六道中必须先修得人天标准,以修善为主。但是,要想修出六道,又必须放下善恶之分别,此时,如果仍放不下善恶之分别,则形成法执障碍,不可能脱离六道。大多数人正是因修善而又执着善,才障碍着自己生生世世未出六道。因为六道正是三善道和三恶道组合而成,你心里只要还有善恶之分别,你就难出六道。
7、被急功近利所障
有相当一部分修行人被眼前利益所障,每天也烧香拜佛,磕头念经,但求的是全家平安、消灾免难、身体无病、发财致富等福报。欲求近利,必失远利。如细分析,还是一种贪图享受的心理,其实还是在修更大的贪心,仍在造三恶道之因。即使修得一些福报,不过是眼前近利。即使是天人,当福报享尽之后,依然要下堕恶道。何况你修的那点眼前之福,更是过眼烟云。由于为享受而修福报,因此,这种修行人为得大利也会舍些小利。但是,要想出离六道,成佛证果,前提条件是忘我,是彻底的舍,要放下一切。为享受而修福报的人,其实是在修贪心,是在向恶鬼道靠近,更不可能放下一切彻底的舍。因为他心里还在执着“小我”,这就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修行是逆水行舟,需要吃苦耐劳的各种付出,这种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一旦吃苦辛劳的各种付出大于所换得的享受时,他就认为不合算而退缩了,就不会再继续修行下去,许多人被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障碍得步步后退,以至半途而废。这种人其实尚未进入正式修行,还等于一直在外道上徘徊。
舍去小我得大我,舍去大我得无我,无我方为永恒我,永恒之我方证果。这时的“我”,已不是凡夫概念中的“我”,这个“我”是宇宙的真我本性,是无我之我。而执着于近利,计较得失者,自认为很聪明,做事不会吃亏,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抱着“我执”不舍的人,是在背道而驰,怎会有得道之日?
8、悟前障和悟后障
许多修行者在开悟之前不知道什么是开悟,这属于“悟前障”。例如:有些人认为自己把钱财名利看得淡了既是开悟;有些人懂了一些因果既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有些人由于在家有烦恼,能舍得家庭,总想出家修行既认为是开悟;有些人懂得一些佛法,从经论字面上得到一些参悟既认为是开悟;还有的人知道了自己前世的一些事就误认为是开悟;还有相当多的修行者把神通看得很重,认为有些神通的人是高人,用神通判断事物比较准确既是开悟的象征,还错误地认为这就是真智慧的显现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开悟,而且离开悟还有十万八千里。真正的开悟是悟透了宇宙本性、宇宙和人生真相,这才是初步开悟。而且开悟的过程并非一次完成,所谓“大悟十八九,小悟无其数”。由多次小悟、大悟的积累才能达成智的升华。
在以上举例中,因有烦恼想出家,实为躲避烦恼,不是悟道而是背道。尚不知烦恼由心而生,心若不转,躲到天涯海角也照样生烦恼。那些认为出家到寺院就是一片净土的想法,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末法时期,寺院里也同初会一样,形形色色,鱼龙混杂。如果出家后难遇明师,这可能会误此一生。其实,真正的净土不在寺院,不在山林,也不在某一国土,正所谓“一片净土在心中”。
因此,修心才是从根本上修。至于执着“有神通既是开悟的人”,更是本末倒置。神通无论多大,只不过是本性中显现出来的作用而已,如果神通出在开悟之前,不知如何把握,难免用神通造业,反而比没有神通的人造业更大。有些已经开悟的人并不一定显现神通。开悟之后,只有在长期的修行过程中除尽各种习气,神通才能自然出现。因此,有无神通并不是开悟的象征,鬼神都有五通,天魔则有更大的神通。如果迷信、追求有神通的人,将是舍本求末,心外求法,则会导致走火入魔,更严重的还会被魔所控制。
悟后障是指某些人认为“一开悟既已大功告成,就不用再修了”。其实,开悟仅仅是“信、解、行、证”中的“解”,“行”才是刚刚开始进入正修阶段。开悟后才刚刚悟透宇宙真相,自己多生多劫养成的各种习气,只有在开悟后才能觉察到。此时才能进入一个长期的改正自己习气的阶段。因此,开悟后才刚刚开始进入正修阶段。笔者在各地讲法时,曾多次问过:“什么叫修行?”几乎没有人能回答正确。所谓修行,就是改习气,修正自己不合道,不符合本性的意、言、行。
在千千万万的修行人中,能够真正开悟的人微乎其微,万里挑一,非常难得。如果认为一开悟就万事大吉,不用修行了,实为可惜。这种人不仅误己而且误人。开悟只是“明心”,将开悟的真实智慧灵活变通,随缘不变地运用在各种事物中,对样样事物都能证道才为“见性”,见性才能成佛。修行人千万切记,不可自设悟后障,以免自误误他。
9、外道障
何为“外道”?心外求法称为外道,并非有些人误解的歪门邪道。即使你是在修佛法,只要尚未从心上修,都可称为外道。有许多修佛者攻击气功和道家的修炼是外道,实属偏见。目前大多数气功门派也同样是性命双修。在悟道者眼里,不存在什么“外道”和“内道”之分别,内外本来就是一不是二。但是,对未悟道者来说,只是两个不同的修炼阶段。没有初修的“外”,何有进修的“内”。所有的修行人都是由外渐内的。因此,在悟道者看来,此处的“外道”并非常人所误会的贬义,只是内外的作用不同而已,其本性是一无别。
内外虽是修行的不同阶段,无好坏之别,但要识得真我,回归本性,只有内求修心,别无二路。许多修行者不明此理,长期停留在心外求法上,执着于一些跑山、跑庙、烧香、磕头、放生、捐钱、印经书等方面。现代宗教大多都在搞一些表象的形式,以超度、做佛事、唱念坐打等这些为主要功课,很少有实质性的修行内容。虽可积累一些功德福报,但仍是外围功勋。它的作用是正修前的一种熏陶,这个过程起着对佛与佛法初信的作用,虽不可缺,但又不可停留于此。众生本来皆有佛性,多生多劫以来,在欲界凡尘中待的时间长了,迷失了本性,但由于那个佛种的程序还保留在阿赖耶识中,因此,生生世世总在找一条回归之路。由于生生世世已经养成了向外寻找的习气,因此,总以外求为道,反而背道。形成了回归本性的障碍,欲求反已离道远。这就是内求自心与心外求法之别。
修行者既然承认“境由心生,境随心转”之理,就不要把时间耽误在外求上,“即心是佛”的内在超越才是无上大法。整个修炼过程就是觉醒和转变自己的心,以及以心对应所表现出来的习气。心若能转,境自然转。那么所谓的开悟、解脱、成佛都已大功告成。反之,心若外求,虽也心诚,却被开悟、解脱、成佛的假名表象所转,终难成就。
10、性命偏修,互偏互障
随着现代人越来越忙于工作、生活的社会发展,对修行也越来越淡化,越来越简单。乃至自古以来就是性命双修的大好佛法逐渐流失。一些人只炼功打坐而不修心养性;更多的修佛者是只念经、念佛不修命;甚至有些多年的修佛者还不会打坐。性命无论偏于哪一方都会影响修行的进程。
性与命也是一对阴阳,它是一不是二。而多数修行者把它看成二。只炼功不修心者,等于还在执着身体的祛病,或是执着一些小神通。只念经、念佛不打坐炼功者,属于偏修性,使本来是一的性命变成了互偏互障。修命虽非根本,但命与性息息相关,如无命,性又显在何处?偏在性命两边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理不通,仍然是自己的偏知偏见所造成的。因此,理不通,则法不明。
性是本我主人,命属外壳房屋。只修性不修命者,如同主人住在一个破烂不堪、漏风漏雨的房子里,神不能安,又如何入定修性?如果只修命不修性,如同豪华房屋中住着一个痴呆儿,如此互偏互障,使双方的作用都不能充分地显现。
修性相当于造卫星,修命相当于造火箭,火箭是能量和动力,把卫星送入太空是目的,故双方缺一不可。有些只念佛、念经者,刚念了两个小时就头晕眼花,上气不接下气,或者腰酸背疼,身患多病。气虚和病痛的干扰使你无法静心念佛。即使能坚持几个小时,也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惘然”。
有这种现象的修行者,大多是在家修行的居士,他们误认为净土宗只教念一句佛号,而不教如何打坐、修命。其实并非如此,只是因他们没有拜师的师承关系。一是打坐修定之中有许多深奥的技术问题,如无师指点易出偏差,因此,只有在师父的指导下才能修炼。如果你没有拜师的前提,又有谁会来指导你打坐呢?自古以来千门万法都要打坐修定。打坐更重要的一面是“定能生慧”,还是修性。二是由于自己的分别心认为打坐、修命、炼功都属外道。不明白内外本来就是一不是二,本无好与不好之分,这依然是在空和有两边执着,实属偏知偏见,尚未悟到真空妙有之间的关系和妙用,执着真空而不知妙用,才造成了互偏互障。其实,佛门各派皆有坐禅修定之功,现代人只是改称“气功”一词,就迷惑了大多数修行人,说明上未悟道。佛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佛法。就连吃、喝、拉、撒皆是佛法,何况炼功?
在实践中验证,大多数先修炼气功后又入佛门的修行者,无论是从理论基础还是修炼基础都打的比较坚实。入佛门后的精进速度较快,虽后入佛门,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明白了“磨刀”和“砍柴”不偏不障之理。而观察许多直接修佛的居士,普遍的身体状况及原理基础比较差,多数都不会打坐,因此障碍较多,精进速度较慢。这正是认为“磨刀”会误“砍柴”功,而不“磨刀”,反而障碍了“砍柴”速度,这就是理不通则法不明。
近几年,许多佛弟子在看了这本《成佛之道》后,一些有正见的居士,已经认识到自己以前因缺少基础原理这一课,而使自己的修行进展很慢,反过来要求我给他们补上这一课,因为许多最基本的原理都在气功课程里讲的非常清楚,可使他们在理解佛法上有一种一步登天、通达本质的感觉。例如:“有没有神佛,如果有,为什么又看不见?”;佛法中讲的“来者实无来,去者实无去”是什么原理?;“佛为什么是无处不在?”;“为什么修佛主要是修心?”;“为什么念一句佛号就可以成佛?”;“因果是如何产生?又如何循环?如何才可以了因果?”;“各种神通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有神通的人可以知道过去和未来?”等等这些问题,理通之后,迎刃而解,并确立了正确的信念。除此之外,从身体上也会消除许多障碍和顽疾。仅仅在他们听课的过程中,两三天内一公分多的肾结石自动排下;多年的子宫癌只听了两天课就自动化掉了。减轻或消除了这些病障痛苦之后,他们才能更好地入静念佛,这难道有什么不好吗?甚至还有一些慧根较好的居士,听了三天课就结了丹和性光,有的已产生了自动胎息。三天甚至超出了别人十几年所修之功,这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深奥之理。
近几年,许多佛弟子在看了这本《成佛之道》后,一些有正见的居士,已经认识到自己以前因缺少基础原理这一课,而使自己的修行进展很慢,反过来要求我给他们补上这一课,因为许多最基本的原理都在气功课程里讲的非常清楚,可使他们在理解佛法上有一种一步登天、通达本质的感觉。例如:“有没有神佛,如果有,为什么又看不见?”;佛法中讲的“来者实无来,去者实无去”是什么原理?;“佛为什么是无处不在?”;“为什么修佛主要是修心?”;“为什么念一句佛号就可以成佛?”;“因果是如何产生?又如何循环?如何才可以了因果?”;“各种神通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有神通的人可以知道过去和未来?”等等这些问题,理通之后,迎刃而解,并确立了正确的信念。除此之外,从身体上也会消除许多障碍和顽疾。仅仅在他们听课的过程中,两三天内一公分多的肾结石自动排下;多年的子宫癌只听了两天课就自动化掉了。减轻或消除了这些病障痛苦之后,他们才能更好地入静念佛,这难道有什么不好吗?甚至还有一些慧根较好的居士,听了三天课就结了丹和性光,有的已产生了自动胎息。三天甚至超出了别人十几年所修之功,这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深奥之理。  11、各种畏惧障
  在修行人中,许多人由于各种畏惧心理,反而被障碍的寸步难行。一是畏惧生活。整天为眼前的生活和未来生活顾虑重重,总怕生活没有保证。因此虽修行,心却不能清静,总有后顾之忧,故难以修出清静心。其实,今生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今生挣多少钱花多少钱皆是定数,何况天无绝人之路。修行人的生活越简单越好,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行,其它一切时间、精力都放在修行和度众生上,其它别无多求。担心生活者,只是杞人忧天,心生妄念,反而给自己修清静心设置了障碍。
  印光大师在深山修行时,每年只种365棵芋头,每天只挖一棵,下面长几个就吃几个,没有就不吃,一切随缘。我曾见过一位现代修行者,每月300元的退休工资,供养师父200元,自己只留100元,每天只吃一个馍,但此人现在已修成正果,随时可坐着“走”,毫无牵挂。
  二是畏惧恶名。在修行、度众生的过程中,总怕别人议论自己。由于一些人暂时不理解,或许还会毁谤、误会、攻击自己。怕落下不好的名声,由此而心生委屈和烦恼。并障碍自己在修行路上畏首畏尾,畏缩不前。
  这是由于一方面还未看破、放下虚名,才畏惧落下骂名。另一方面,还未悟到凡是这些误会、诽谤、攻击自己的人和事,都是帮自己修定力和忍辱的助缘。在开悟真修者看来,实为难得,是大菩萨来助自己修行证道,不仅不生委屈和烦恼,反而应该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是他们在帮助自己断尽尘沙烦恼。如果没有这些修行的助缘,菩萨行“六度法”中的“忍辱”又如何成就?
  过去有一典故:一对未婚男女相恋,女有身孕生子,父母逼问与何人所为,女不敢说出真情,谎称是临村寺中的老和尚。乡民围寺怒骂和尚,并把孩子推给和尚,和尚一句话也未解释,接过孩子回寺抚养。几年后,女子良心不忍,说出实情。乡民知错,跪拜寺门请罪,和尚仍无一句怨言,把孩子还给女子,回寺打坐。此乃已修行证道的高僧,对恶名和清白已无分别,只是借此因缘修炼忍辱和定力而已。
  如果畏惧恶名,说明还在分别善恶,执着虚名。别人夸赞你时,你就高兴,同样是动心动念,在分别好坏,失去了定力和清静心。别人对你的误会和毁谤,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大多是业障现前,如明此理,既修忍辱,又可随缘消业障,有何烦恼?其实,顺境、逆境都是人心里分别出来的,对自己有利就认为是顺境,对自己不利就认为是逆境,然后又分出个好坏来。从宇宙本性的角度来看,顺逆只是两种不同的客观存在,根本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缘聚缘散的作用而已。如明此理,无论何境都是帮自己净心修定的助缘。如此才能精进,才能在万缘之中放下万缘,在万境之中修出清静心。如能悟透本性真空,骂名何在?有位同心大德,别人由于观点不同曾骂他“放狗屁”。他却恢谐地说:“放是放下、轻松之意,狗是忠诚之意,屁是通畅之意,又有何不好,尽管来吧,我这里已经开始接功了。”这就是开悟者的烦恼转菩提。
  三是畏惧死。人们畏惧死是多生多劫以来所形成的。由于人们的肉眼看到的只是阳性的、表象的生死,但看不见时间和阴性物质的灵体,误认为人和万物都有生死。时间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但人的肉眼只能看到现在,前一秒和后一秒的事物都看不见。人和万物是沿着时间坐标轴运行的,因此,人和万事万物也同样有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你肉眼看不见,不等于它不存在。如同小草、树叶秋天黄了,冬天枯萎了、落了,从表相上及现在的时空看,它似乎是死了。但是“春风吹又生”,年复一年地生、长、衰、落地运行着,重复着。它死了吗?人也是如此。
  许多修佛人都承认有“六道轮回”,但仍然悟不透人和万物是不生不死的。其实,你只要承认六道轮回,就应该明白不生不灭之理。如果有生有灭,一生就完结了,怎么又一直在六道里轮回呢?又是谁在六道里轮回呢?如果认为有生有灭,说明你还没有真正弄懂什么是轮回。即使相信有轮回,也不过是迷信,而非正信。更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轮回,怎样轮回。
  现代科学已经验证了“物质不灭定律”。人和万物是物质的,是由阴性物质的波与阳性物质的基本粒子的因缘结合。当人和万物表相上死的时候,正是阴阳两大物质暂时分离的时侯。分离之后,阳性物质即使化成灰,仍然是基本粒子,只是这些基本粒子又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此时,另外一种阴性物质——灵体进入,它又以另外一种生命形式而诞生。原来的阴性灵体分离出去之后,根据上世的因缘,又投入了另一种阳性体中,又重新随着阳性体的诞生而显现出新的生命。万事万物都是永不停息地如此运转,从来没有生灭。而你肉眼看到的所谓生灭,只是生命的一个变化过程和阶段。如同大海表面的层层波浪,波浪只是表相,波浪的起伏是水在生灭吗?它无论如何起伏变化成无限的形态,它依然是大海,永远是水的本性,这个本性却是不生不灭的。
  由于人们分别出生死,而且最怕死,因此,在自己的意识中反复输入了生死的程序,你就会按照你自己编入的生死程序运行。因此,由自心产生的生存环境,也显现出表相上的有生有死。这就是你自己心理制造的障碍,障碍你难出六道。只要你心理还有生死,还畏惧死,那么,你就永远不能了脱生死,永远出不了六道轮回的界与障。四是畏惧恶道。许多修行人,正是由于身受“八苦”及“三灾八难”的折磨,心有余悸。认为在人道尚且有如此多的苦难,何况是三恶道?所受之苦就更无法想象。因此,由于畏惧入恶道,才想修行出离六道。但是,由于有“怕”,有“求”的心理在逼你修行,依然是以分别心在修分别事,反而产生了更大的障碍。
  修行是在修清静心。若以分别心在修分别事,其本身就是在造业,就是不清静。如同用又脏又混的水洗东西,只能是越洗越脏。其实在开悟者心里,恶道也是本性中显现出来的一种假相,是由自心幻化出来的。正如佛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假相有何可怕?问题在于自心不觉,把这些虚空假相误以为真,才心生畏惧。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在三恶道里住过多生多劫。在地狱道里都多次经历过“锯分身、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等等的刑罚,但是如今你不是还活得很好吗?不仅没死,连丝毫伤痕也没有。当时所感到畏惧的只是你的心理,无论受刑受罪,是轻是重,时间长短,都丝毫伤害不了你的法身。由此可见,问题还是出自你的心理。
  如果悟透了此理,无论你入何道,心都不迷。明知不生不灭,那些假相皆是虚妄。如同你在梦中不觉,认为梦中的事都是真的,吓得你非常紧张,当你醒来之后,大梦已觉,方知一切梦中之事都是假相,有何惧哉?那麽,你畏惧恶道的心理不是和梦中一样吗?佛菩萨无处不在,既然无处不在,就说明他与我们生存在同一个宇宙,同一个空间,所不同的只是是觉与未觉而已。觉者看宇宙是一真法界,不觉者看宇宙却是六道轮回。如能开悟,你将会无所畏惧,无所畏惧还有何障碍?
  五是畏惧过失。害怕自己有过失,怕别人不理解而埋怨自己,因而在为众生做事或度人时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不敢大胆地行菩萨道。甚至躲在家里不愿与众生接触,怕自己粘上什么是非。这样的修行并非真修行,真修行的人必须在生活中磨炼自性。在与众生交往之中,错误是难免的,是很正常的。如果怕脚上磨泡就不敢爬山,你就永远也不能领略山顶的无限风光。如果你怕风浪而不敢行船,那么你永远也到不了辉煌的彼岸。风浪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不正常的是你的心理,这仍然是你心理自设的障碍。如细分析,害怕过失实际上是尚未放下虚名和小我,宁可放弃度众生,也不愿为众生承担责任,还是自私自利、心胸狭小的心理。
  在修行过程中,要想断掉尘沙烦恼,必须在度众生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和消除。由于你畏惧过失而不敢度众生,你就不可能发现自己的尘沙烦恼。烦恼和障碍不除,何日能登达彼岸?因此在末法时期,只靠自己修行而不度众生是不可能成就的。
  这种畏惧过失而不敢行菩萨道的人,不明白自己与众生的关系。修行者如大树,众生如土壤,是大树需要土壤,而不是土壤需要大树。大树要想成材,如同修行人想成佛证道,在修行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助缘来助你成道。即使是你已开悟,也仅仅是修行的开始。你需要在世间与众生的交往中去证,去检验你悟得真理。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磨性和渐修过程。因此,有过失是正常的,无过失倒非正常,而且不可能没有过失。而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是没有的。
  深一步来讲,宇宙的本性中是没有过失和缺点的。所谓的“过失”也是人心里分别出来的。即使你做的再适当,也难满足众人之心。所谓“众口难调”正是此理。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挑毛病,怎能不分别出所谓的“过失”?其实,所谓的过失也是虚妄,也是人心里想出来的,这本身就不是正知正见。如果因此而畏惧过失,则是心随境转,障碍着自己寸步难行。这种畏惧过失的心理,大多是由过于执着“善”所形成的。在一个开悟者的心里,自己和别人都没有什么过失和缺点。
  宇宙的一切都是本性中显现出来的自然现象,只有作用,而无好坏。一切都只是随缘去做,即使是杀盗淫妄,也都是正常的,不过是因缘果报的显现而已。只有存在分别心的人,才会分别出“过失”,而且因畏惧过失而被其所障。
  六是畏惧困难。许多修行人误认为学佛道路非常艰难 ,只有慧根好的人才有希望修成,自己没有希望。因而自暴自弃,知难而退。这些人不明白慧根是怎样产生的。一般修行人所说的慧根,是指你前世修行所打下的基础,前世修行过程中清静心多一分,习气少一分,就离本性近一些,慧根就相对好一些。反之慧根则差一些。慧根既然是你前世修行的基础,自己如果慧根差,说明自己前世没有下功夫修,今生对于来世而言也是前世,今生如不努力,更待何时?
  但是,在开悟人心里,根本不存在慧根的优劣问题。众生是一个法身,本性完全相同,无优劣之别。只是你自己因放不下而被障盖了本性的显现。说得再确切一些,是你自己的大脑不停地在思想,被妄念转成的“识”,障盖了你的根本智。其实,“修道不难,唯嫌捡择,成道不难,放下既是”。
  更多的修行人则是被惰性所障,贪图享受,害怕各种困难。例如:打坐时腰酸腿疼而不能坚持;炼动功怕冷、怕热,怕起早而不能睡懒觉;有一点病就疑惑动念,畏惧不前,停止了修行。由于贪图享受,还会给自己找出种种借口:“我工作忙,生意忙”;“家里有孩子上学”;“我还要照顾孙子”;“我爱人不支持我修行,总干扰我”;“我还要照顾老人”等等。总之,如果不想下功夫去克服困难,破除惰习,能找出一百条理由为自己开脱。这些障碍都是来自内心,贪图享受的懒惰习气是修行的最大障碍,是尚未修出浩然正气的表现。科学的发展,是在引导人类走一条逐渐享受之路,使人类惰性越来越大,在这种大环境中,修行人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堕落的非常快。因此,修行人必须时刻提起警觉之心,万不可贪图享受,滋长惰性。只要惰性还在,就必然堕入三恶道,又何谈成佛?
  每个人都有根深蒂固的惰习,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从小未吃过苦,更贪享受,主要表现在贪吃、贪睡方面。虽信佛,但又不能吃苦修行,即使修炼,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长期乃至生生世世被自己的惰性所障。如果惰性不除,来世连人身尚且难保,又如何修行证果?因此,修行的过程,就是改正习气和战胜自我的过程。只有破除自我个性,才能融入那整体的、平等的真我本性。......12、学修脱节障
  有些修行者学了不少经典,能说会道,自以为修得不错。但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与众生交往中,种种习气发生之时,自己却毫无察觉,任其发展,不会返观内照。结果是虽然学佛很用心,修行却不用功,习气不改。说佛法条条是道,修行时完全脱节,虽学佛法不仅不得妙用,反而因“不力行,但学文”造成“长浮华,成何人”,生出种种傲慢之心,障碍了自己的修行。
  “信”是为了“解”,是为了开悟。“解”又是为了“行”和“证”。如果只有“信、解”而不“行”,信非真信,解也非真解。“信、解、行、证”是一个完整的修行程序,缺一而不可成就。因此,在解的基础上,必须下苦功夫去实践“行”和“证”。在行、住、坐、卧之中,“念念返观察分别”,“把握随缘不变”。这样才能使学、修连贯,学为修用。
  有些修学者并未真解,只是知道了一些佛经中字面上的意思,而无真正悟明真谛,就用一些经中的话或自己知道的一些戒条去对照别人,眼睛时时盯着别人,这个人做的不对,那个人不如法,甚至闻到别人家里有葱味也要指责。即使是某个修佛的居士,他家的其它成员不一定都信佛,他家的其它人就不能吃葱了吗?家里有葱味又有什么不正常的呢?其实,不正常的正是自己的分别心。这些人学佛念经也很下功夫,但所学之用,不是用在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而是专挑别人的毛病,不仅对自己学无所获,反而在增长自己的傲慢心和所知障。这种修学脱节者也是一种严重的习气,如不认识和改正,则会给自己修行造成很大的障碍。
  还有另外一种相反的现象,就是只盲修瞎炼,不学佛法经典,不明道理,一直在弯路上绕来绕去。这就是《弟子规》中说的:“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有一修行者十几岁就开始修行,修了四十多年,一直在跑山跑庙,招了附体,并已被附体控制,自己已经不能做主。当看到这本《成佛之道》后,激动地掉下伤心之泪。后悔自己走这么多年的弯路,今天才找到正路。如果今生遇不到这本书,还不知道要盲修瞎炼到何年何月?很有可能会误此一生。
  13、被疾病表象所障
  许多修行人,常以有无疾病来判断修行的好坏。认为修行好的人就不该有病,如果有病,说明你修的不好。看某些人脸上气色好,就认为他修的好。许多人被这种认识所障碍,甚至还认为,修行好的人不仅不会出事,而且一切都应该很顺利。有这种认识的人,稍有疾病或不顺之事,则心生疑惑和诸多妄念。其实,有病和不顺利完全是正常的。有三维肉身存在,必然要受到“生、老、病、死”规律的控制,即使是佛在人间,也同样给我们示现一些病态,同样会有不利之事。
  例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昏倒七天七夜后大彻大悟,当时面色黑瘦,皮包骨头。然而,大彻大悟的是心,而不是面色,佛说“是心是佛”。有大成就的人,必然要经历比常人更大的磨难,这是史命,这也正是“大魔成大佛”的必然修行过程。看一看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释迦牟尼佛以及耶酥等,哪一位没有经历过大的魔难?哪一位又是一帆风顺成就的?
  又如:唐僧西天取经时,传法的是印度的戒贤律师,戒贤律师当时虽已修成,但由于前世的因果现前,其腰部溃烂,生蛆流脓,痛疼难忍,但已照见五蕴皆空,身受心不受,等待唐僧十年之久,传法给他,成就了大唐中国的宏法大业。如果不明此理,当看到师父或善知识有病或有难时,则对他们产生怀疑,必然会影响对师父或善知识的诚信程度。开悟与有病、有难并无直接关系。因此,有病和不利之事都是正常的,是自然规律,不正常的仍然是你自己的心。
  修行人应该明白,修行修的是心,觉悟的也是心,能出六道的还是心,而不是肉体。肉体的疾病和事物是否顺利,都是外境,是末而不是本。如果因此而动念生疑,则心随境转,被其表象所障。如明此理,则不再分别有病无病,顺与不顺,只管一心清净地修下去,即使临终病未痊愈,往生的并不是你的肉体,心既成佛,何憾之有?14、所知障
  所知障是指:以已知的事物和知识作为参照标准,形成一种固定的思想模式,障碍接受未知的事物和知识。比如,一些修行人,当得知或修行某一法并从中受益后,则认为如获法宝,执着此法,难以放下。当再接触其它法时,就以先学之法为参照标准,只要是与先学之法有所不同,就一概排斥,不能接受。又如:在我们生活中,许多人都是有病就去医院,只认打针吃药,当有人告诉他气功可以治病时,他会毫不犹豫地说:“气功如果能治病,还要医院干什么?”这就是典型的所知障。执着一法的同时又排斥另一法,这就是偏知偏见。
  但是,这些人不知道,一是法法平等,各种法都不矛盾,都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二是虽法法平等,但在不同的修行层次中要用不同的法。如同过小河只能用小船,渡大海必须乘大轮船,如果你乘小船去渡大海,就必然被大浪打翻,不仅过不去,还会葬身于大海。又如同上小学时学语文、数学,到了中学、大学还要学语文、数学,但是所学的内容和层次却有所不同。如果你被小学的内容所障碍,就不可能再提高层次了。
  修行学法也是如此,有些修行人听过某一法师讲法,当再听别的法师讲法时,如有不同,就听不进去,也可能正因此障碍了你得到那些更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大多数修行人都知道,“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结果是什么人都不敢再接触了,往往又因此障错过了真正的明师和善知识。
  修行人都是在修“善”,而且有些修行人还特别执着善,当你告诉他宇宙本性里无善无恶时,他就不易接受。这是因为他一开始对“善”的理解就有偏差,他把“善”理解为善恶之善。其实,古人所编造的“善”字并非善恶之善,是接近本性的为善。如“人之初,性本善”,是指刚有人类之时,人的思想心理很单纯,习气较少,很接近本性,故谓之“性本善”。如果在修行道路上执着修善,另一面却又在造恶,这正是不懂得善恶互根和本性中无善无恶之故。第一步让你修善,是让你先修至人天标准,第二步又让你放下善,是让你修佛道标准,如果仍执着在善上放不下,这就造成了所知障,执着修善反又被善所障。
  当年释佛在世之时,许多修小乘佛法者,因所知障而不能接受大乘佛法,当佛讲大乘佛法时,一万二千听经者中,竟有五千人当埸退出,这些人都是被所知障所障,万劫难遇的真佛当面指点,就这样被自己的所知障白白给错过了。
  在当今的修行者中,被所知障障碍者也非常多,他们的修行之心都非常真诚,但正是因为放不下所知障,所以一直在走弯路或停滞不前。通过实际接触和观察,所知障比较严重者,大多都是执着善的修行者,但恰恰正是因为执着善,使自己偏在了一边,一直不能进入正见和正修,因此,所知障是执着修善者的最大障碍。
  15、门户障
  许多修行者以前都学过各种功法,现在许多同修又进入了佛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问题,由于理不明,就会产生门户之障碍。
  一是:一部分同修仍站在原气功的角度,放不下本门的“名字相”,仍然停留在只练功不修心的层次上,这就形成了障碍,障碍自己不能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二是:一些原来炼功,进入佛门之后,又开始反对炼功,说炼功是外道。只念佛、读经、绕佛,不打坐练功,这都属于性命偏修,也是由偏见引起的。
  三是:在各种宗教中,站在本宗教的立埸上,攻击其它宗教;或在某一宗教内,站在自己宗派的立埸上攻击其它宗门。这些都是心胸狭小的门户之见。
  当然,修行人对某某功法或某宗教有感情,这是可以理解的,让你放下名字相,并不等于不让你修炼原法门,但是要从心里放下这个名字相。只有心中不立门户,胸中才能装下无量的“门户”。
  经常会有人问我:“你修的是哪个门派”?我回答说:“无门无派,虽在不同的时期也修不同的法,虽修某法,但心中却不执着任何法。虽入某门,但心中却无任何门。只有心中无门无派,你才能以一个平等的心去接触各门各派的所有众生,才能和各门各派交往,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谈得上普度众生。”其实无论何门何派,都是为了共同的修行目标——成佛得道。只是名称的表象各异,修的方法不同,殊途同归。
  你如果还站有本门户的立埸上,你充其量只能度这一门派的人,就谈不上普度二字。而佛是要普度三界众生,已经给我们明示了:不是只度某一宗门的弟子,而是普度三界众生。
  我们现在不仅要放下对原修门户的执着,而且,即使是已经进入佛门的同修们,还要再提高一个层次,放下宗教的门户之见,有些修密的反对修净土的,修净土的或修禅宗的反对修密的,这些都是心胸狭窄的门户之见。
  我们修行的层次如同上台阶,如果你的脚不离开(放下)下面的台阶,你就上不去上面的台阶。你要想提高自己的层次和心胸,就必须从放下开始,这就是让我们放下门户之见的意义所在。否则,这个“门户”就会把你圈在里面,反而成了我们前进的障碍。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放下门户之见是否符合道,本性是空,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任何自我见解的。当我们在修行道路上还没有达到本性的时候,还需要用各种法来修行,但又不要执着在这些法上,更不要执着在某一宗门或派别上。
  修行是逆返归元,如同一棵大树,执着门户等于爬到了末稍上,自己的道路越走越狭窄,放下门户等于退到了树根部位,树上的一切都看明白了。如果执着在树稍上,只能看到这一细枝,而且已无路可走,只有回头方是岸。
  各宗各派,千门万法,都是法身本性的显现,皆是同一个法身,同一个整体。如同一体内的各个脏腑,各个细胞,有何好坏?有何不同?在一个人体中,所有的脏腑和细胞,不都是这一整体中的一员吗?又有何分别?为什么非要分别个你、我、他?为什么非要分出个我好你不好呢?
  只有竖立了平等心,才能断分别心,断了分别心,才能真正达到平等心,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根子还是在分别心上,认为我这个法门好,才放不下这个假名,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别,一下子就从心里放下了。《心经》中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一切都是实不可得的假相,何况门户之虚名?只有看破万法空相,才能放下,放下了就破了一个障碍,破一个障碍就前进了一步。
  宇宙是一个整体,宇宙间本来是不存在任何障碍的,一切障碍和界限都是你自己心里制造的,当你修到心里没有任何障碍时,哪还有障?何处有界?宇宙对你来说就是无障无碍的一真法界。 16、因缺乏根基所障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道、医、儒、武,而儒家学说中包含了做人的基本标准,如能完全做到儒家标准,基本上可以达到小乘罗汉的层次,因此,儒家学说又是修大乘佛法的基础,可见儒家学说的重要性。
  但是,近百年来,中国在反对封建迷信的各种运动中,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迷信进行批判和打击。使儒家学说在中国已断档了近百年。经调查结果发现,目前70岁以下的中国人,都没有学习过孔孟学说。因此,在我们这几代人身上都缺乏做人的基本标准。因此,现代的修行人几乎都缺乏做人的根基。
  我们每一个修行人都应该知道,我们修行是为了出离六道,而六道中人道的标准尚未做到,甚至可怜到尚未知道的程度,又怎能谈得上出离六道,圆成佛道呢?
  人道标准中要孝敬父母,如果连孝敬父母还做不到,又怎能谈得上恒顺众生呢?人道标准中要尊敬师长,如果连尊敬师长还做不到,又怎能得遇明师指点呢?末法时期是“离师无法,离法无成”,没有明师点化,又怎能修成正果呢?人道的标准是利己利他,而现代人大多是以自己的现实利益来判断是非,今天对我有利就说你好,明天对我不利就说你坏,这样的道德水平尚未修成人的心胸,又怎能向更高的层次上迈进呢?而天道的道德标准是利他利己,菩萨道的标准是舍己利他,如果连利己利他尚做不到,又怎能谈得上利他利己和舍己利他呢?
  现代人中,尤其是年青人,许多人还不懂得起码的礼貌知识、谦恭卑下、虚心求教、知恩图报、吃苦耐劳、不贪不求、布施精进、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一些起码的因果常识、待人接物的交往常识还不懂,又怎能向更高的层次修行呢?由于缺乏做人的根基,虽也修行,但同时又在造更多更大的业,业比功多,不仅不能上进,反而可能在倒退。这种障碍可以说是当前我们修行人中最大的首要的障碍。
  因此,为了破除这一首要障碍,建议同修们一定要补上这一课。目前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的孔孟学说。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的汤恩比教授曾经说过:“要想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问题,只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因此,我们要想补上这一课,要从《弟子规》学起。
  同修们可能都听说过“三期龙华”,第一期龙华会是太上老君以道家的面目出现度众生;第二期龙华是释迦佛以佛家的面目出现度众生;这次是以儒家的面目出现度众生。为什么这次要选儒家出头呢?正是因为现代人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背道越来越远,要往上修行已没有基础,等于是空中楼阁。只有儒家学说是一套完善的人道标准,不仅我们修行人需要学习,要想挽救这个世界,全人类都需要学习,补上人道标准这一课。因此,我们修行人更应该首当其冲,为自己往上修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想破掉这层缺乏根基的障碍,我们每一个修行人不仅应当主动补上这一课,而且应当积极倡导,用我们的努力去带动全人类补上这一课。初识宇宙概况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无大无小,无生无灭,宇宙间的物质无增无减、无垢无净、无多无少。因为宇宙的本性是空。
一、宇宙大小的无限性
宇宙究竟有多大?它无边无际,不存在大小的概念。用每秒30万里的速度(光速),要飞出太阳系需要20万光年。象这样大的太阳系,仅在一个银河系中至少有3000亿个太阳系。象如此这样大的银河系,在河外星系中仅仅是一粒微尘。而在宇宙中又飘浮着这样无数个“微尘”。无边无际的宇宙,在“黑洞”中也仅仅是一粒粒微尘,在“黑洞”中又飘浮着无数个所谓的宇宙。
宇宙无边无际,谁也无法形容它的大小,只有佛法称它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小无内”是指宇宙中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用现代科学手段可把物质分为分子、原子、电子、质子、基本粒子、中微子、光子等。当然,科学条件准许的话,还可以永无止境地一直分下去。上古时期道家曾言道:“一尺之杆,日去一半,永世不竭”。早在几千年前,释佛曾证到:一根羊毛立着分为七份,称兔毛尘;再立分七份为水尘;再立分七份称为金尘;再立分七份称为实聚微;再立分七份称色聚微;再立分七份称极微之微。一般的天眼层次只能看到实聚微,再往下分,现代高倍显微镜也看不见。但是,释佛早在几千年前就已验证,宇宙间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近些年曾有一些有特异功能的人,从阴性的角度对宇宙物质进行了深入探索。甚至已经探索到时间和空间的10-220。同时并发现,当物质的长度“米”分到10-35时,称谓“一普米”,此时物质的长度又越分越大,当把一个所谓的“一普米”分开时,它会变成两个同样大小的“一普米。其结果是越分越多。如果把时间也如此分下去,当把一秒钟分到10-43的时侯,称谓“一普秒”,此时如果再往下分,一个“一普秒”就变成二个“一普秒”其结果也是越分越多。这正是遵循物极必反,阴极生阳的宇宙规律。但是,现代科学目前还远远达不到如此水平。
二、宇宙物质的无限性
宇宙的无边无际、无大无小,决定了宇宙物质的无限性。如果宇宙有边际,就可在其内计算出有多少星系,多少星球 。而对于一个无边无际的事物来说是无法计算的。它已经超出了人类数学的范围。
先不谈宇宙间有多少星系和星球,仅我们地球上的物质,别说数量,就连物种也无法说清。肉眼可见的阳性物质都无法计算,何况占宇宙99%以上的阴性物质?我们的肉眼根本看不见它,它以各种波的形式存在,充满空间而又不占有空间,由此可见,宇宙间的物质也是无限的。
三、万事万物变化的无限性
宇宙间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一个人躺在床上,表相似乎没什么变化,但是你的呼吸、血液、各器官、细胞都在不停地变化;气在体内不停地运行;细胞在不停地生灭;你就在这一点也看不出的变化中逐渐成长和衰老。如果你今年六十岁,那么五十岁、四十岁、十岁的你又在哪里呢?昨天的你,前天的你又在哪里呢?
古人早就认识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万事万物又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永不停息地变化下去。
四、宇宙的启示
宇宙大小的无限性,物质的无限性,变化的无限性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它使我们证悟到:
1、有限的事物,就存在有多有少的概念。有多有少就存在有增有减的概念。而宇宙是无限的,无限的就不存在多少和增减。由此使我们证悟到:宇宙的本性是不增不减的。
2、如果有增有减,则导致出有生有灭。例如:一个人的寿命(从人的肉眼观察到的表相)如果有限定的时间期限,那么就有增有减,从表相上看就有生有灭。由于人的肉眼只能看到现在,看不见空间(四维)、时间(五维)的过去和未来。因此,错误地判断寿命有增有减,生命有生有灭。
宇宙既然是无限的,是无始无终的,因此,宇宙既是不生不灭的。你所看到万事万物的所谓增减、生灭,只是事物变化过程的一个阶段表相,而非本性。
3、万事万物无限地、永不停息地变化,使我们证悟到:万事万物只是显现它不同的作用,我们只能用它的作用,但是得不到它,因为它只是一种变化的假相。只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才是真的。那么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说明它不是真的,只是一种能表现其作用而又实不得的假相。
4、再进一步证悟:什么样的东西才能不增不减、不生不灭,而又实不可得呢?只有实质是“空”,而又什么东西也不是的宇宙本性。它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它虽在宇宙及万事万物中,你却看不见它,也找不到它。既无法形容它,又无法描述它,它只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即使你有五眼六神通也看不到它,你只能在真正的清静入定中才能悟到它。它空的一无所有,就连“空”的痕迹也没有。但它能显现出一切相,显现出万事万物的不同作用,来供众生享用,佛法称它为“妙有真空”。众生只能看到它的表象,享用它的各种作用,但又得不到它。因此,佛家又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因为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体、相、用”三位是一体的,因此,它所表现出来的相和用也必然是空。既然体、相、用都是空,所以它实不可得。
凡夫正因为不明白宇宙的真相,不知道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万事万物只是宇宙空性里变现出来的假相。更不明白这些假相只能显现各种不同的作用,而实不可得。迷惑颠倒地认为都是实有的、可得的。因此贪欲横生,无止境地追求,造成了种种烦恼和痛苦。
觉悟者悟透了宇宙的真相及本性,既随缘起用万事万物的奇妙作用,而又丝毫不执着,不追求,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既生活在世间,融合于世间,又超凡脱俗。是一种大超脱、大自在的极乐境界。这就是觉悟的人,觉悟者既佛菩萨,不觉者既凡夫。
五、宇宙是阴阳物质在不同时空的组合
宇宙是由阴阳两大物质的组合,但由于维层不同,所处的时空也不同,其运行速度也不同。
宇宙太大了,没有人能看清它的形状,太阳系可以说是宇宙的微缩,我们可以通过太阳系的形状得知整个宇宙之形。在太阳系中,太阳是中心,相对来说,太阳是不动的,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旋转,如同一个巨大的立体车轮。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相对时间似乎越短,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相对越长。比如,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而离太阳较近的星球可能只需200天,比地球离太阳更远的星球可能需要500天。
我们再分析车轮,车轮无论旋转的快慢,相对来说,中轴是如如不动的,是永恒不变的。在旋转过程中,最外边的时空旋转一圈,在最靠近中轴的地方也同时是旋转一圈,时间似乎相同,但是内圈与外圈的时间、空间又是不相等的。比如,绕太阳一周需200天与365天,都是绕太阳一周,但它们的时间差是0.825,就是说200天的一天,相当于我们地球运行的1.825天,由此可见,越靠近中轴的相对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
再看宇宙,宇宙也同样可以视为一个不停旋转的立体车轮。与太阳系不同的是,宇宙这个立体车轮是无边无际的,是无限大的。宙心从表相看是如如不动的,紧靠宙心并能旋转的地方,与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有着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差,那个地方的一秒钟,相当于我们银河系的12亿8千万年。由此可导出以下结论:
1、相对来说,宙心如如不动,越靠近外圈,相对的时间也越短。
2、相对来说,宙心如如不动,无始无终,不生不灭。宇宙车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无论处在宇宙车轮的任何部位,也都具有宙心(中轴)的特性,也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的。
3、从表相上看,越接近宙心,一天的相对时间越长,相对寿命也越长。相反,离宙心越远,一天的相对时间越短,相对寿命也越短。但这只是从表相上看,是维层的不同所决定时空的不同。比如:人的寿命约100年;而狗的寿命只有20年;而细菌在一天里就生灭几次。相反,在所谓的“北瞿卢洲”,人的寿命是一千岁;在兜率天,天人的寿命是56亿7千万年之久。这些不同时空变现的不同寿命也同样是一种表相。佛从本性的角度所看到的是一真法界,是不生不灭的宇宙真相。因此,寿命也是无限的。由此可见,我们各道众生所看到的有生有灭以及寿命有长有短,只是被肉眼所障的一种假相。
4、修行者从以上结论应当悟到什么呢?越靠近那个如如不动的宙心(本性),其生命层次越高,寿命相对越长。如果把自己的心修入那如如不动的本性,见性成佛。因此启示我们,修行就是修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之心。这才是回归,这才是归依自己的本性,这才是最根本,最究竟的皈依。                                         宇宙基本规律宇宙的本性中融涵着无限的规律,这些规律与宇宙本性一样,也同样是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都在按着规律运行。但规律丝毫却没有指挥、控制万事万物的痕迹。这就是宇宙本性的特征,掌握宇宙基本规律,是在帮助我们修行人树立正知正见,对指导我们学佛修行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可使我们在修行路上少走许多弯路。
一. 阴阳根本律
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相对的阴阳两种物质互为组成。它导出了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互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阳阴平衡等规律。
阳性物质的定义:阳性物质是三维(长、宽、高)以内,以基本粒子的表现形式存在,肉眼或借助科学仪器可见,其速度在光速以下,它占有空间。
阴性物质的定义:阴性物质是四维(空间)以上,以各种波的形式存在,肉眼或借助现代科学仪器也看不见它,一起步既是超光速,它充满空间而又不占有空间,有穿透性、存留性、全息性。只有用特异功能(神通)才能感知、接收、控制和转化它。
阴阳这两种物质包涵在同一事物里,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两种物质组成的,因此称“阴阳互根”。下面,我们仅对阴阳根本律中的“阴阳互根”理论作以简单的认识,以打破多生多劫以来,阳性五官对我们产生的种种障碍。
1.神佛的存在形式
关于宇宙间有没有鬼怪神佛的问题,一直是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说有神佛,我们肉眼为什么看不见?如果说没有神佛,为什么许多人潜意识或用神通能感知到神佛的存在。即使许多信佛、修佛的人也并非完全明白。认为神佛如果来到人间,应该像小说、电影描述的那样:神佛驾着彩云,脚踩莲花,头顶放光,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等等。
其实,鬼怪神佛都是以阴性物质的波群为主体的生命,是超光速的,凡夫的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有神通的人才能看见或与他们勾通。他们与我们虽在不同的维层世界,但与我们同在一个空间,只是无法勾通而已。如同我们看电视,各个频道比如是各维层的生命(佛家称十法界),都同在一个电视机里显象,如同十法界都在同一空间,但各频道又不能相互勾通。这是宇宙规律的自然法则所决定的。如果把所有的频道(十法界)都同时显现在一个屏幕上,整个宇宙就乱套了,而且什么也看不清。
神佛存在的另一种方式是,他们可以从以阴性为主的生命形态,通过投胎转化为以阳性为主的生命形态。可在各道中现象,从表象上看,他们与六道众生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佛是大彻大悟的觉者,而凡夫却在迷惑颠倒之中。
2. 神佛与人勾通的方式
神佛要想与人类勾通并非易事。相反,人要想与神佛勾通则更非易事。勾通方式大致归纳为两种形式。
一是神佛要想度众生,必须把宇宙的真相以及佛经真理讲解给众生。那么,神佛只有倒驾慈航,到人世间来投胎转为凡人。但是,投胎转世后,从以阴性为主的生命转化为以阳性为主的生命,原先的能量大部分都已转化为肉身各部位的神识。原先的记忆都被储存在第八识(阿赖耶识)中。此时,则表现为以阳性功能为主,由于阳性的大脑在不停地思维和工作,阴性的功能被抑制而不能显现。因为人是三维层次的生命,所以此时显现的是以阳性为主的功能。由于佛是大彻大悟的觉者,阿赖耶识中有着较深的程序,因此,他们投胎成人后就会主动修行,使原来的佛种发芽结果,使他们大彻大悟的阴性程序与阳性大脑勾通,并通过阳性大脑接收和显现出来。成为一个虽有肉体而又是大彻大悟的佛。有了这些前提条件,佛菩萨才能用人的普通功能与人勾通,向众生凡夫讲法传经,普度众生。
这就是佛菩萨来人世间与人勾通的形式。从表相上看,他是非常普通的人,吃喝拉撒睡,一切与凡人一样,所不同的只是他是觉悟的人,凡夫还在梦中未觉而已。
第二种勾通方式,是以人为主动的方式。人通过修炼,通过入静入定让大脑停下来,达到阳极生阴,开发出自己的神通之后,运用自己的阴性功能在灵性层面上,可以主动与神佛等超高级生命进行勾通,可以得到神佛的指导和加持。另一方面,定能生慧,你本来就是佛,在你的本性中本来就俱足一切智慧,只要你能进入定态中,本性中的智慧可以自然流露。使你悟透宇宙本性和生命真相,并知道应如何修行才能证果。
其实,众生本来皆有佛性,都是来自宇宙中心发出的一滴灵光。由于动念,则顺光流而下,流入各维层及十法界。当你肉身变化(表相是死)灵体离开肉体时,灵体这团光会自然与宙心之光融合为一体。但是,由于众生多生多劫背道而驰,养成了各种个性和习气。那么,正是由于这些个性和习气使你的光谱频率与宙心之光不能融合,只能随着你执着的习气而转世,随业缘转生于六道,而不能与本性佛光相融。
3. 阴控制阳,并提前运行   
万事万物是阴阳互为存在,阴性物质必须通过阳性物质才能表现出来。但阴性物质是超光速的,从层次上来讲,超光速的能量和作用远大于阳性物质。因此,在万事万物的运行中,阴快于阳,并在一定条件下控制阳,而且阴比阳提前运行。
例如:我们要做什么事,都是先有想(阴)后有做(阳)。电脑工作也是如此,先需输入程序,程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无形无相,因此它属阴。程序是预先输入的,制作文件是按照程序运行的。因此,也可以证明阴提前运行,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指挥和控制阳。再看看你周围的一切事物,家里的一切用品,哪一样不是由人心里先想出后,才制造出来的。因此佛家讲“一切事由心想生”。心想是阴,事物为阳,先想后生。天界以上的生命层次,心动则相生,一切都是从心理幻化出来的。
又如:清末有一朱举人的经历。有一天,朱举人在梦中听见有人敲门,出去开门(梦中神识),见一骑马差官,口称元帅有请,并连推带拉地把朱举人扶上马。来到一地,见聚众议论,问元帅是谁,人称“岳飞”。朱举人大惊,我是清朝人,岳飞是宋朝人,我这不是死了吗?此时有差官传朱举人进帐见岳元帅,岳元帅说:“招你作帐前参军,要与金兵作战。”朱举人说:“我现在还不能死,家中还有一些事没办完 ”。岳元帅说:“现在还送你回去,半年后的某月某日才招你来。”梦醒后记忆犹新,与家人讲述却都不信。到了半年后预定之日,朱举人设宴请亲戚朋友以示告别,他人皆视以玩笑。时辰一到,朱举人躺在床上,见有差官来带他走,向父亲说:“他们来带我了”。其父怒骂差官,朱举人劝父说:“算了,骂也无用,胳膊拧不过大腿,你们知道我不是去做坏事,是跟随岳飞打金兵”。父无奈说:“算了,走就走吧。”话音刚落,朱举人断气身亡。半年后发生了武昌起义,国民革命军打响了推翻满清政府(金兵)的战争。这一实例验证了以下几点:
一是说明阴阳互根。二说明阴比阳先运行。三说明阴控制阳。阳间的战争与阴间的战争是相对应的,这是阴阳互根。阴间的战争先打,阳间后打,说明阴提前于阳先运行。阴间是哪一方战胜,在阳间运行时也是哪一方战胜。说明阴控制阳的运行。
另外还证明了一个很重要的因果问题,岳飞是受世代万众敬仰的民族英雄,为什么现在还在地狱道领兵打仗?由于瞋恚心对应的是地狱道,岳飞虽保国为民立下不朽功勋,但是,由于恨金兵,恨朝庭,恨秦桧,憎恨既是瞋恚心,对应地狱道。此案可警示众生,所造的业因果报,不是在你做了什么事,关键在你生的什么心。
4. 阴阳是一不是二
万事万物虽分阴阳,那只是站在人的角度对宇宙阴阳物质的认识和划分。但是,万事万物虽分阴阳,但阴阳却不分好坏、善恶,好坏、善恶都是人们心里分别出来的。
例如:人类把方向分为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是为了便于交往、交通、生活等各种需要,以方便有个明确的地理定位。但在超时空的宇宙里就不存在这些方向。比如我们站在地球上,认为地的一方是下,天的一方是上。那么当地球旋转到你的头朝下时,你没有任何感觉,仍然是认为头朝上,地球一直在旋转,根本不存在什么方向。所谓有方向,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求而分别设定的。
又如:一只手,人把它分别出“手心”和“手背”。这就分出个阴阳来,其实“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手心(阴)和手背(阳)是一不是二。如果离开了手心,手背何以存在?相反,如果没有手背,手心又在何处?
又如:善恶、好坏、是非、对错这些概念,都是人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从心里分别出来的。阴阳是平等无分别的,宇宙平等的本性中根本不存在相对立的善恶、好坏等概念。
例如:一般人们判定事物的标准是,对我有利的事既是好人、好事;对我不利的就定为坏人、坏事。今天对我有利,今天就是好;同样的人和事,明天对我不利了,明天就变成了坏。再扩大一点,人类把对人类有利的动物判定为益虫,把对人类不利的动物宣判为害虫。人吃粮食,就不准许老鼠、麻雀吃粮食,此为人类的偏向我执之理,而非平等的天理。
有人会说:“如果连善恶都不分了,那还算人吗?”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宇宙的本性和阴阳都是不存在是非善恶的。是非善恶都是人心里分别出来的。有人会问:“杀人犯难道还不算恶吗?”从人道来讲,当然为恶。从天道来讲,他为什么会杀人?是前世别人杀了他,那时他也可能是人,也许是动物。今生有缘相遇,第八识里的程序自动起动,他就会杀原来杀他的那个人。一切都是平等的、自动循环的因缘果报,丝毫不会错。如果把阴阳表相与时间、空间分开,就会分别出是非善恶来。如果把一切联系起来,把它作为整体事物来看,它又不存在善恶,只是因果循环中的一还一报而已。
当然,人道有人道的法律,天道有天道的法则。从现在的表相来看,杀人已经触犯了人道的法律,必然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如果从天道的角度来看,则不一定违反天道的法则。一方面来说,因果报应是宇宙平衡的法则,另一方面,有些从天道来投胎转世的人,是带有各自使命的。如《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和貂蝉,其本身就是11级能量的佛,下凡的使命就是杀董卓,平乱世。吕布虽杀人无数,是使命加身,平乱世才能保护更多的生命,完成使命后回到佛界照样是佛。又如毛主席和周总理,其本身就是上界的罗汉转世,下界的使命就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一个新中国。从表相上看,毛主席领导的人民战争,不也杀死了敌军无数的生命吗?但实际上又保护了国土和更多人的生命。从天道来看,杀人只是一种表相,关键在于心理和动机。
由此可见,杀人只是事物的表相,关键在于存的什么心。做同样的一件事由于心的不同,其果报也不同。如果带仇恨杀人,属瞋恚心,入地狱道;如果为了贪财而杀人,属贪心,入饿鬼道;如果是因愚痴糊里糊涂而杀人,入畜生道;如果为了自卫或保护别人而杀人,仍在人道;如果是上界下凡,带着使命来治世收人,同样也是杀人,只要完成使命,仍入天道或佛道。
《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有一位杀猪人,有一位是妓女,都修成了菩萨。如果单从表相看,他们从的是恶行,造的是恶业,杀猪者一生中杀生无数,应该是下地狱的果报,为什么能修成菩萨呢?所以说,问题不在表相上做了什么,关键在于生的什么心。但一般人很难理解,可能会问:“在现实中,对犯罪分子应如何对待?”在现实中,对犯罪分子当然应依法惩处。但是,作为公安人员来说,只要依法办案即可,无须生憎恨之心。作为司法人员,只要依法审案即可,不带任何个人憎恨或偏袒之念即可。无论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各有作用,其为妙用。如果在发挥作用时带有个人情绪和观念,则是执着“有”。如果不发挥作用,则是执着于“空”。既不偏空,又不偏有,才算真正理解了佛法“真空妙有 ”的涵义。
“顺境”和“逆境”的好坏也是人心里分别出来的。例如:人们在走路行船时,顺风、顺水行驶可省时省力,对自己有利则定为顺境。相反则定为逆境。在生活环境中,能使自己又省力又享受的则认为是顺境,相反则认为是逆境。由此可见,水、风、境的本身是没有好坏、顺逆的,所谓的善恶、好坏、顺逆也是人心里分别出来的。从宇宙本性的角度来讲,所谓的顺逆,只是在客观地描述一种事实存在,而这个顺逆却没有好坏之分别。
由此可见,宇宙及万事万物虽由阴阳两种物质组成,但阴阳是一不是二,应该把阴阳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一切事物,这才是正知正见,才能达到心理平衡。正是由于人们错误地理解“阴阳根本律”,错误地把阴阳理解为“一分为二”,并把它们对立起来,才分别出善恶、是非、对错、顺逆。并在执着一方的同时,又想消灭另一方,这就是邪见。当遇到自己设定的所谓恶、非、错、逆时,则心生烦恼,人们的种种烦恼就是由此而生的。
5. 阴阳互偏互障的原因
根据人类三维肉眼的习惯,认识事物基本上是以阳为主,偏向于表相的、现代的、当时的、近利的阳性一面。修行人由于多生多劫养成的这种习气,因此,障碍着自己修行不得精进。
例如:(1) 一个人修炼的如何,不是从修心悟道(根本)的角度来看,而是从枝末表相的身体状况来判定一个人修炼的如何。错误地认为,修炼层次高的人就不会有病,甚至认为气色好就是修的好。不知道色身肉体都要受三维“生老病死”的规律控制。从古至今,哪个转世投胎的佛如今肉身还未死呢?不生不灭的是法身,肉身的死只是一种表象,病又何尝不是表象?由于不明此理,在修炼过程中,一旦自己有病或原来的病一直未愈,则心生疑惑:是否我修的法不对?或者我不适合修此法?如果看见师父或善知识有了病,则对师父和善知识产生怀疑,师父、善知识还会有病吗?则对师父和善知识的相信程度大打折扣,就不能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按照师父或善知识的教导去修炼。结果障碍了自己修行的进度。
(2) 有些修行人把是否得到眼前的福报作为修行好坏的标准。一旦遇到灾祸或坎坷,则产生种种疑惑,或者认为我修炼了这么长时间还有灾祸,说明修行不管用,或者埋怨佛菩萨不保佑自己。不知道修行的本身就是逆水行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种贪图近利仍是贪心的表现。总想小舍得到大便宜,却不知道“占小便宜吃大亏”之理。过去有一修行者,“昔借一勺盐,今还一盐山”的典故发人深省。修行人更不能只看阳而忽视阴,只看近利而忽视远大的目标。如果无灾无难,无魔的助缘,你如何修成佛?如果只图眼前的近利,只看表相的阳,而不知修行是阴德的积累,得到一些眼前近利之后,就不想再继续修行,则半途而废了。
(3) 许多修行人执着看了多少部经,念了多少万句佛号,跑了多少山,拜过多少庙,捐了多少钱,做了多少善事。如果随缘去做这些事情,当然也无可非议。如果执着攀缘地去做这些表相事物,还可能是造业。如果不从心上修,只能得些福报而没有功德,尚未回到修清静心的根本上。如果不从心上修,整天在外面乱跑乱求,只能使自己的心越跑越乱。由于心不清静,身上的病也不易好转。我曾经提示过几位心虽诚,但又经常在外面乱跑、乱求的修行人,告诫他们不要到处乱跑、乱求,要自己在家安心修静修定。但当时听不进去,几年之后有些招了一身附体,才承认我告诫他是对的。
(4) 在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有许多人也打着宏扬佛法的旗号,在民间及寺院里传法,利用修行人心诚而又不辨真假的无智心理,骗取钱财或者假传佛法。许多修行人正是因为只看见他是寺院,是出家人,是在传佛法的表相。末法时期,真佛不一定在寺院内,更不一定是在单纯的传佛法。如果佛只在寺院,多数众生都不在寺院,佛如何普度众生?如果佛只以佛教一个门派的面目出现,其它无信仰或有其它信仰的众生又如何普度?如果佛为了方便度众生,改头换面以“气功”或者其它名称把众生先引至佛法门口,然后再引其入门修佛法。你如果没有慧眼,认不出真佛,更认不出这是佛法变通之后的方便法门,甚至去分别,去攻击,才真正应了“末法时期许多人是以佛法反佛法”的象征,怎能不让众佛痛心?
那么在末法时期如何才能辨认真伪,少走弯路呢?首先不要被表相(阳)所迷惑,不要以寺院、出家人、居士、高僧、高人(有大神通)来定论。关键先要看他开悟没有。是否开悟的重要标准是“有没有断分别心,立平等心”。如果某人分别心还很明显,张口闭口攻击别人:“我这个法好,别的法不好”;“这个人是邪法,那个是外道”;或者总想显示自己的神通;或者总想控制别人等等,都是未开悟的表现。佛曾言道:“即使能讲经十二部,如未开悟全是魔说”。 
开悟者应以平等心待人,既不攀缘又不想控制别人;既不抬高别人,也不能贬低他门;既不谦虚也不傲慢;他不一定是大德高僧,也不一定显现什么神通;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觉悟者。当你跟他接触时,你会感到有一股强大而又平静的吸引力;当你跟他交谈时,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能使你心里清静豁亮;他能给你自由,能使你从心上解脱苦难和烦恼;他指给你的修行道路是从心上修,是改习气,断分别,是让你修出清静心。
人们要想在修行道路上少走弯路就要正确地把握阴阳,把握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既要看阳又要看阴。把阴阳视为一个整体。如果你只看阳的一面,实属偏知偏见,肯定会互偏互障。
2.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要把表相与内在的实质联系起来去悟。这里为什么是“悟”而不是“看”?因为“看”仍是三维肉眼功能的层次,只能看表相。而实质和内涵是要靠悟才能明白。例如:济公活佛表相上又吃肉又喝酒,衣服破,身上脏,表相上看像佛吗?而人们认为佛起码应该是吃素的,而且要有仪表堂堂的好像。这就是只看表相而不悟实质的互偏互障。而千劫难遇的善知识就会与你擦肩而过,有缘无份。
3.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要把过去、现在、未来全方位的时间、空间联系起来看,而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用超时空的清静心去悟。
4.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要从因果的角度去悟。因为一切事物都离不开因果关系。如果只看现在的果,不看过去的因,就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就会造成心理不平衡。二.宇宙因果律
万事万物有前因必有后果,无一件事物只有前因而无后果,或只有后果而无前因,什么因造什么果。前事之因成为后事之果,此果又成此因,而达于彼事之果。因果循环永不停息。
世间许多人不信因果,以至不停地在制造因果。修行人虽信因果,但对因果如何产生,又如何循环的原因不明白。因此,虽信因果,怕因果,但遇到事时又学用脱节。一是不会用因果律来认识事物,仍然是只看现在的果,不知过去的因。二是更不会用因果律来对待事物,遇事则迷,造成心理上的烦恼和不平衡。
1、因果实例
首先讲几个现代的因果实例,然后再剖析因果是如何产生和循环的。
(1)公交车上踩脚
有两位老师下公交车,一位女士上公交车,女士穿着尖高跟鞋,无意踩了一位老师的脚,却无道歉之意。另一位老师想说她几句,被这位老师阻拦。此时他天幕上出现了过去的图像,并说:“我知道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因果,那时她还是条蛇,我是割草的小孩子,在草地上无意中踩了那条蛇的尾巴,现在有缘相遇,才有了今生无意中踩脚的因缘果报”。
(2)一对夫妻的前世今生
一位经理太太,在家侍奉经理尽心尽力,除了干一切家务,还给老公点烟、倒茶、倒洗脚水、剪指甲等,照顾老公无微不至,但老公从来不给他好脸,并经常训斥她。由于她心里不平衡,经常生气患了一身病。她来找我看病,我问她:“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她说:“不知道”。我告诉她说:“前世你们就是俩口,但那时你是男的,他是女的,那时的她就是这样侍奉你,但你从未给她过好脸,总是说一些很难听的话来训斥他,今生翻过来让你也尝尝同样的滋味,你前世如何对待她,他今生如何对待你,因缘果报,丝毫不差”。
(3)老头外遇的前因
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也是位有天眼的修行者,发现老头有了外遇,心里想不通,气了一身病。我告诉她“你用你的追眼功,看一下过去的事就不生气了”。她用追眼看到了前世的事:前世她就是一位很执着的修行者,并与今生的老公就是两口,但那时她是男的,她老公是女的,由于他经常外出只顾个人修行,他老婆在家寂寞,偶尔与一男人发生过关系,这是前世的因。今生到了六十多岁,她老公恰恰又与前世的那个男人(今生又转为女人)有缘相遇,前世储存在第八识里的程序自动起动,就有了今生她老公的外遇。并非她老公是个色鬼,而是前世之因缘。老太看到了过去的一切因缘真相后,不仅不生气了,在忏悔自己前世(只顾自己修行而不管自己老婆)的同时,又发心要度她今生的老公。
(4)同性恋的前因
现在社会上有不少所谓的“同性恋”现象。大多数世人都不理解,把他们视为低级下流。其实,这种现象也是有前世因缘的。前世两人曾经是一对男女异性恋人或夫妻,而在今生有缘相遇时,他们却同时转为同性男人或女人,由于前世的感情之因,今生就表现为同性恋。所以一切事物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切偶然中都存在必然。因此,一切所发生的现象都是自然的,无可非议的。如果只看今生的表现,则会产生分别异见和不平衡心理。如果对事物从阴阳、因果的全面角度来看,则一切都是正常的。
(5)半身不遂的小女孩
有位患有脑瘫及半身不遂的小女孩来找我看病,她母亲说:“生她时,大脑受到压迫才造成此病”。从因果的角度来看,她身上附了一只大狐狸。用追眼可以看到过去的事实:大约在一千多年前,这个小女孩曾经是一位很强壮的猎人,袒胸露背,臀部围着兽皮裙,头上系一布条,手持一把钢钗。就是那时打死了这只狐狸。今生有缘,狐狸的灵体附身来报复她。她今生一瘸一拐的样子,正是被他钗断腿的那只狐狸一瘸一拐的样子。
( 6 ) “窦娥冤”因缘果报至今未了
有位姓张的女士,现年60多岁,台湾人,目前健在,她亲口讲述了亲身经历的一段往事。目前我还保存着她亲口讲述自身经历的录音带,简述如下:
当我34岁时才知道,我家世世代代中,男(长子)36岁,女(长女)34岁,全部是生日这天准死,历代无一幸免。我33岁怀上第四个孩子,预产期是34岁生日这天。我母亲虽然是很虔诚的佛教徒,从不杀生,但听说后坚持要我把孩子打掉。我当时还不知道家庭世代的经历,故没有打胎。怀胎六个月时,一次在坐公交车时因刹车摔倒造成早产。在此之前,当怀孕三个月时,一位台北的师父来我家,我拜她为师,而且要求同时收肚里的孩子为徒。奇怪的是我刚刚怀孕,就必须天天要求我丈夫和三个孩子轮流打我,不打我就受不了。另一奇怪的事是,6个月早产时,我第一眼刚见到这个孩子,就莫名其妙地觉得我很对不起他。
早产后,我求台北这位师父,能不能帮我保住孩子,师父叫我天天念《白衣大士神咒》,念一万遍。当我念到第29天时,夜里睡觉梦见这个孩子来拉我,我也拉他,突然孩子的脸变黑了。我突然醒来,预感到这孩子死了,往医院打电话询问,果然是夜里三点死的。一大早,台北的师父就赶来了,并说:“恭喜,我就是为这事来的。你的孩子是不是夜里三点死的?”我说是。师父说:“夜里三点他(指灵魂)也去找我了,他说他三点后急着去投胎。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在她家了?”他说:“我来她家并不是要待在她家,是来要她命的,她过去当官时冤枉我,害了我的命。所以,她刚怀上我,我就让她受折磨。”台北师父问我:“有没有这回事?”我说有,你不信问我丈夫和三个儿子,我一怀孕就要求他们几个天天打我,不打我就难受。台北师父又接着说:“我问这孩子,那你为什么现在又要走了?”他说:“我在医院里住着还是不甘心,我天天想去要她的命,可是因她很孝顺她的母亲,而且她天天在念白衣大士神咒,并有观世音菩萨的佛像在她身边护持,我几次去都无法靠近她,以我身体这么弱,我活不了多长时间,但我不甘心,一直等到今天,还是无法害她,我万不得已才走了。说完他跟我拜别后就走了”。
以上是我20年前经历的一段真实故事。20年后,我的大儿子36岁生日这天也死了。我悲痛欲绝,什么工作也干不下去了,就到美国去看三儿子。他家旁边有个寺院,我以前来美国从来没进去过,这次我想进去求求菩萨,看看能不能帮我解脱心灵上的痛苦。奇怪的是,刚一进去,就有一个昨天才从香港来的高僧叫我,他的师父在香港打坐时看(天眼)到了我的事,派他这个徒弟到美国来找我,帮我解脱,真是千里有缘来相会,他昨天刚来美国,今天就见到了我,并说:“你的事我管定了。”此后,他经常约我谈话,更奇特的事情发生了。他让我把自己的身事都写在一张纸上,写完后不要让任何人看,把纸烧掉。过了几天我去找他,他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的内容与我写后烧掉的那张纸上的内容一字不差,共1600多字。我非常惊奇,同时又非常信服他。这时,他讲出了我的真实因果身事。早在元朝,举世闻名的《窦娥冤》案,你家的祖先就是当时错判窦娥冤案的那个贪官太守,结下了血海深仇,她世世代代都在追杀你家的后代,你的第四个儿子就是窦娥转世来要你命的。要想了此因果,你只有好好忏悔,才能消除过去这个最大的业障。听到这里,我才明白,我家祖先为何世世代代长子36岁,长女34岁生日这天准死。千古之谜,现在才知,因果报应,丝毫不虚。从此我就天天忏悔,为自己消业障,要使我的后代得到解脱,了却这千古的业障。我只有天天忏悔,求得人家的原谅,才能得到解脱。
以上这个闻名于世的千古奇冤,造成的因果报应至今未了。说明今生有缘相聚者有善缘也有恶缘,善缘来报恩还债,恶缘则来要债索命,善有善报,恶有恶果,业因越重,积怨越深,其果报越重,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越长。此案警示人们修善断恶,尤其是掌握权势之人,一定要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千万不可因贪利而错断公案,造出冤案,给自己造下无边的恶果。
( 7 ) 恶语伤人,转世为狗
佛经上释尊曾讲过这样一件真实因果。从前有一名叫君提的七岁男孩被僧人带到寺院修行,当他证到罗汉果位时,用天眼看自己的前世。在五百世以前也曾出家修行,在寺院内自以为自己嗓音清亮很会唱念,心生傲慢,轻视一位老比丘,说她唱念的声音好像狗叫。其实那位老比丘已经修成罗汉果位,君提因不识真相,恶语伤人,就因这一句恶语,转世为狗,并一直延续五百世为狗,一句恶语就得到了这么严重的果报。五百世后罪业已满,才得到舍利佛尊者的救度,转世为人,才有今天得成阿罗汉果。此真实因果,提醒教育众生要心无分别,尊重众生,不说是非,不见人过,以免因一句恶语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 8 ) 妒人建塔,口业如山
佛经上又有一口业如山的果报实例。有一释尊弟子证到罗汉果位后,可用自己的五眼六神通中的宿命通看自己的过去宿世。他看到自己在很早以前曾转世为人,别人在修造佛塔的时候,他心生嫉妒,劝别人不要修造那么大的佛塔,建的小一点又省时省钱,也一样有功德。结果就此一句风凉话导致自己来世得了下地狱的果报。自己死后坠落地狱,遭受烦恼烈火的燃烧,天天呼救,痛苦难忍。后来自己知道这是因自己口业造出来的,忽然心生忏悔,忏悔自己过去的口业,得此一念悔过的善根,地狱的惨报才告结束。从地狱出来之后,转世为一个形态丑陋粗俗之人,经常受到人们的讥笑,从此生生世世都遭受如此的残酷果报,直至数万年。后来连这个丑陋的人身也失掉了,转世为一只受人厌恶的乌鸦。因为造口业之因,无论飞到哪里,都被人视为不祥之物,受人唾骂,被人驱赶。自己这时虽是一只乌鸦,但因自己以前在地狱中有一念忏悔的善报,还可以记得自己是因过去的口业才得到如此悲惨的果报。这时我在大树上看到众僧们在寺中修佛,我在大树上也随众听经,并且发心忏悔,求佛怜悯。以后我经常随在释尊身后哀鸣,请求释尊慈悲,准许我忏悔罪业,使我早日脱离恶道之苦。我致诚的忏悔,得到释尊的慈悲加持,不久就脱离了恶道。再次得到人身,而且能有缘跟随释尊学佛修道,后得到罗汉果。看到自己这些过去的口业果报,真实可怕,如果不是得到释尊的慈悲加持,何时才能脱离恶道痛苦呢?
这个真实的故事提醒我们,祸从口出,口业造下无边的罪业,提醒人们不可轻言。但因有一念悔过的善根,真诚忏悔还可改变命运。又因发心学佛,最后脱离六道,证得阿罗汉果位。
2、因果实例对人们的启示
通过以上几个因果实例,使我们验证到因果真实不虚,警示我们以下几点:
(1)因果真实不虚。不可以肉眼为标准,无论你是否看见,因果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何因造何果,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丝毫不错。
(3)今生遇到一切事物,明知因果是自己前世所造,不能只看现在的果,而怨天忧人,造成自己心理不平衡,旧业未了又造新业。
(4)既知今生的果是自己前世所造之因的继续,就应该明白,要想断掉来世的恶果,自己今生决不能再造恶因。
3、因果循环的基本原理
我们虽然知道因果真实不虚,那么因果又是如何产生?如何循环的呢?是谁在控制着因果能如此精确,自动地运行呢?有人错误地认为,这些因缘果报都是佛或上帝的安排,其实,你又想错了。你是在用三维层次人的思维来判断事物,而佛和上帝是如如不动的,什么是如如不动呢?用思维是不可能明白的,只能“悟”而不可知。如果佛和上帝连每一个人的因果事物都去管,早就累死了。别忘了,佛是清静无为如如不动的。
其实,一切因果都是你自己造的,因是自己造,果是自己受,一切因果的产生和循环都是你与那些相关者之间,意、言、行的程序输入和运行。
(1) 程序是如何输入的?
程序的输入并不仅是你做了某件事,而你的一句话,一个念头,就已经将程序输入了你的第八识。第八识如一个无量的信息库,它能将你无数劫以来,生生世世的点滴信息全部储存进去。现代最高级的电脑所储存的信息容量,也是无法与第八识的无量相比拟的。如果你反复地想某种事,反复地爱或恨某一人或事物,这种程序就会反复地输入进去,形成牢固的程序。每个人都有不少习气,而这些习气都是多生多劫反复输入的程序形成的,习气的长期积累形成了个性。为什么同一父母教养的几个孩子,有着完全不同的个性?正是这个牢固的程序之因。这个程序是由自己转世的灵魂所带,并非父母所传。
所输入的程序如何,即所谓的善因或恶因,是由你的第六识(意识)所决定的。用四句话来恰如其分地形容八识:“弟兄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伶俐,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来往传消息”。“最伶俐”指的既是第六意识。当你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感触到外界事物后,传给第六意识,它开始分别出好坏、善恶、爱恨、对错、是非、丑美等,然后决定取舍。第六意识将分别出的信息传给第七识(末那识),它的作用是执着和往第八识里传递信息,第七识把第六识分别取舍的一切信息,全部储存在第八识这个信息库中。“一个痴”指的既是第八识,无论是什么信息,它都无分别地储存。这一切都是自动的,而且在一瞬间,即可完成任何复杂的信息传递和储存。
(2) 程序的储存
生生世世的信息都储存在第八识里。有些修行人可能会有疑问:人死之后肉体化成了灰,这些储存的信息又怎会传递到自己的来世呢?其实,第八识与灵魂是一体的,佛家把灵魂就称为第八识。所谓的转世只是灵体的转世。因此,这个灵体只要生生世世地转下去,第八识里储存的信息就永远不灭。当你修出追眼功的时候,你可以把自己或别人生生世世的信息调过来看,追眼功的层次越高,追看过去的年代也越远,功能强的还可以一直看到你最初从宙心来时的情景。比在电脑里查阅档案还快捷。
(3) 程序是如何运行的?
“生物仪器说”的理论道明了:人体及各种生物都是一部非常高级,非常完整,完全自动化的生物仪器。它有发射、接收、分析、处理、自我调节等各种自动化系统。因此,第八识里的程序输入、储存和提取也是完全自动化的。
任何信息的输入都是一个独立分项的程序,既是一个因。第八识里虽储存了无数劫以来生生世世的信息,但都不会紊乱。一旦有缘起的时候,第八识里的程序会自动起动,自动进行分析处理。
例如:前文讲的“公交车上踩脚”一案例。前世割草小孩无意中踩了蛇尾,蛇瞬间的憎恨念头即已输入了恨的程序,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在公交车上相遇既是“缘起”。有了这个缘起,穿高跟鞋的女人,第八识里储存的程序就会自动起动。这个女人的大脑并不知道,就是这个人过去世踩了我的尾巴,一切都是第八识中程序的自动运行。前世是无意中踩的尾巴,今生回报时,也是无意中踩的脚,踩的都是末稍部位。而且前世踩尾时没有歉意,今生反过来踩脚时也毫无歉意。由此可见,这个完全自动化的储存、分析、处理系统是如此精确和不可思议的高级。无论双方阳性外形千变万化,也无论过去了多长时间,这个高级自动化的阴性系统都能自动把你认出来。而且恰如其份地按照前因,分析处理出应得的后果,并回报在你的身上。因此说“因缘果报,丝毫不差”。但是,在人世间的确没有多少人能领悟到,自己灵体中竟有如此妙不可言的自动化系统。
(4)因果是如何循环的?
你无论是哪一世造的业因,并不一定就在本世或紧接着的下一世受果报,果报的前提条件是“缘”。这个“缘”也须有几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一是因果的双方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相遇;二是所报的一方必须具备报复另一方的能量和能力,如果暂时无足够的能量和能力,即使相遇也无法报复对方;三是在双方有缘相遇时,受报的一方必须处于心理和生理的虚弱或不平衡状态时,才能使其乘虚而入,有可乘之机。甚至有些修行有素者,只要有丝毫的动念、不定,都会造成债主的可乘之机,形成现前果报。当人在年老、有病、临终的时侯,特别是平时心理不平恒的时侯,都会给债主造成可乘之机,此时受果报的机率比较高。因此,有因有缘才能有果有报,这就是所谓的因缘果报。
当受报者受到果报之后,因不明白是自己造的前因伤害过他人,不知忏悔自己,反而憎恨并想报复他人。此时这一动念,在自己的第八识里又已经输入了憎恨他人的程序,将来有缘时必会自动报复他人。然后他再报复你,你再报复他。因又变成果,果又变成因,因缘果报就是这样生生世世永远不停地循环下去。(5) 如何才能改变因果?
因与果有着必然的联系,有因必有果,何因造何果,因一旦造下,早晚必会产生果,要想改变是很不容易的。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发自内心地忏悔。因为自己过去有意无意地伤害过别人,通过发自内心地忏悔,来求得对方的原谅。如同我们在单位里犯了错误,只有作出深刻检讨,才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原谅。在社会上如果犯了法,只有彻底坦白交待自己的罪行,并认真改造自己,才能在量刑上得到从宽处理,改造的好还可以减刑。但是忏悔并不是一两次就可以改变因果的。由于许多人有着很大的瞋恚心,动物有着很深的愚痴心,要想劝说他们回心转意原谅你,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需要很长时间的反复忏悔,忏悔的过程等于在还他能量,还够能量时,才有可能减轻果报。
二是回向和放生。有一些较大的因果会造成附体现象,要想还他的债,主要体现在具体的能量上,你什么时侯还够他(足够投胎转世)所需的能量,他才会离开你的身体。回向就是把你念经、念佛、念咒所积累的功德回向给他,给他增积能量,等于还他能量。回向的能量越多,你所欠他的债就能提早还完。另外,放生也是一种还债的方法。当你放生时,附在你身上的灵体看到他的同类被放生,就会主动随着他们出去,从而了此因果。
三是要想断掉因果,只有在断因上下功夫。一方面不要再造新因,如果还继续造因,果是必然产生的。另一方面,当果报产生时,心里很清楚,是过去自己欠了别人的债,随缘去还就是了。欠债积累的时间越长,要还的债也越多。因此,晚还不如早还。在随缘还债的同时,千万不要有丝毫的心生怨恨和不满。如有丝毫怨恨,在自己的第八识里又输入了憎恨之因,如果心平气和地随缘还债,此因果从此而了断。
如果今生所受的是附体果报,要以平等心去跟他商量,向他深刻忏悔,以求得他的原谅。千万不要找一些所谓的高人,用神通法术把他赶走,或把他收灭掉。这样做不是出于慈悲平等之心。他也是众生,要平等对待他。如果凭借他人神通法术把他赶走,虽然暂时他不敢来逼债了,因果不但未了,反而会更憎恨你,只要有机会,他还会来报复你。不仅如此,他还会憎恨那个用神通法术驱赶他的人,那个人因此也惹上了因果。
我曾遇到过一位师兄,因自己有神通,经常帮别人捉鬼治附体,欠下了许许多多的因果债。许多恶鬼缠着他讨命,自己病的快要死了,受人指点只好出家当和尚。到了寺院里,众僧都不收留他,磕了一天的头,才算勉强收下他。从第二天开始,每天为扩建寺院干重活,背石头。由于他的业障太重,众冤鬼作怪,促使寺院众僧天天折磨打骂他,就连来寺院拜佛的居士、香客,一见面互不相识,无缘无故就想打死他。正是由于他虽有神通而没有慈悲、平等心,才造下了深重的罪业。
四、最快最有效的消业障方法就是忘我无我地利益众生。以上的三种方法虽也有消业障的效果,但是,还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为,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如果能达到忘我无我地去普度众生,利益众生,在无求无念的前提下反而积累了大功德。俗话说“将功补过”,当你立下大功德的同时,就会自然抵消许多业障。而不是低层次的消业障,天天在为自己着想,仍然停留在利己利他的人道标准上。
认识和把握宇宙因果律,不仅要了断眼前的小因果,对于修行者要想了脱生死,出离六道也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里转来转去,正是因为我们自己造的是六道之因,才有生于六道之果。那么,我们要想脱离六道,就不要再造六道之因。当你能真正断掉六道之因时,你自然就脱离了六道。这就需要你对宇宙因果律有一个深刻的领悟和把握。
三、中成极反律
“中成极反律”是我们把握和处理事物的重要规律。万事万物在运行过程中,虽然都是蛹动式发展的,但是,它都是沿着一条中线上下摆动。摆动的幅度不可超出上下限,一旦超出上下限,则会导致事物的失败或极反。因此,把握万事万物,以中为度方能持久,持久才能发展,发展才能成功。偏左偏右都会导致物极必反。我们平时在处理事物时总是出问题,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以中为度。
1、左右偏执的根本原因
人们在处理事物时总是出问题,但又不明白导致事物失败的根本原因。甚至怨天忧人,埋怨社会或他人于事不公、不合情理。这种向外找原因的思路,实属偏知偏见,是永远也找不到根本原因的,只能是离道更远。
根据“意念力理论和心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心和物是辩证的关系。所以导致事物的偏极和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心。心如不正,就连写出的字都是歪的,何况其他事物。心偏则事偏,心乱则事乱。佛家讲:“心净则土净”。因此,要想把握事物的中度,首先要从自己的心态上保持平衡和中度。
例如:人类事物的焦点是利益二字,如果心偏于自我,起了贪心,只顾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别人的利益,就会发生种种矛盾和因果。其原因是失去了我与他、公与私之间利益的平衡和中度。处理事物时,如果完全偏于私是肯定行不通的;相反,如果完全偏于公,一点也不考虑某些人的私利,也同样办不成事,其原因正是偏于两边,失于中度。
利益又分近利和远利,如果心偏在急功近利上,必然失去远利,其原因是自己的心失去了兼顾远近的中度。大多数人的因果或因果病,都是只顾自利不顾他利,只顾近利而不顾远利所造成的。根据诊断和分析,现在许多人得病,无论成人和儿童,80%以上都是因吃的过多造成的,其原因正是由贪心所致。大多数人患的肺病、气管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等,几乎都与贪吃有关。到了吃饭的时候,即使肚子不饿也非要吃,总怕亏了自己的身体,这都是贪心养成的不良习气。反而使自己身体失去了平衡。
从修炼的角度讲,许多修行人也是偏于懈怠和执着两边。执着时偏于极左,想拉都拉不住,好言相劝也听不进去。情绪低下时又一落千丈,懈怠放任,想带也带不起。忽左忽右的修炼行为,完全是随着心的摆动。心未在中,行为必偏。
2、修行如何中道行?
修道者成千上万,得道者凤毛麟角。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失于中道,因而失去了持久、发展和成功。
(1)性命双修方为中
某些宗派倾向于从修心上下功夫,或倾向于从身体能量上入手修炼,而佛家的密宗以及现代的许多气功门派皆主张性命双修。
真正的修炼必须从心态和生理两方面同时入手,因为身和心本来就是一不是二。如果把它分开来看,失去了整体,失去了正知正见,肯定会互偏互障。命无性不立,性无命不显。心物也是一不是二。例如:有些人只修性不修命,刚念了两个小时的佛,就头晕眼花支持不住。有些人炼功就是为了单纯地锻炼身体,而不知修心养性,由于心不净而经常生气烦恼,结果使身体也无法保持健康。保持身体健康只是修行的基础,进入正式修行不是修身体,而是修心和能量。
佛教不谈论能量,并非因佛教不谈能量就没有能量,清静心中本身就包涵着能量。道教、印度教、瑜珈功、现代气功都谈能量,也并非你相信有能量才有了能量。能量本身就是宇宙中的客观存在。地球有能量,表现为磁场和引力,万事万物都围绕依附它而生存。太阳的能量更大,太阳系的星球都围它旋转,并受到它光明的照耀。宙心的能量是无限的,它变现出无边无际的宇宙,整个宇宙都围着宙心运转。这既是能量大小表现出来的不同作用。
能量的作用表现在生理上,但同样会对心理产生影响。比如:一个人心理上并没有想到淫,但生理上的这股能量积累的多了,就会迫使你要去发泄,心力不坚定的人就易被生理的这股力量拉下去。这就是心物、性命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此时通过一定的修炼方法,炼精化气可以使能量转化,转化了生理的压抑,进而可以使这股能量和心力一起流向灵性大道。火箭和卫星只有同步,才能运用火箭的能量,达到把卫星推入太空之目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身心也不应分开修炼,也无法分开修炼,因为身心本来既是一。因此性命双修方为中。
(2)无善无恶方为中
多生多劫以来,修行人都是在修一个“善”字,以善为本,“诸善奉行,诸恶莫做”。妙善在此说无善无恶,可能许多修行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可能会有人疑问:“难道我们修善错了吗?”宇宙间万事万物根本不存在什么对错。断恶修善只是一个修行阶段,断恶是在断三恶道之因,修善只是修三善道之因,同时又是向上一台阶修行的基础。在修人道和天道的过程中,修善断恶是渡这一河界的法船,而不要把断恶修善当成最终目的。当这一过程完成之后,就要舍弃这一法船。你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佛得道,而不是修至天道为止。佛道是见性成佛,而性中是清静无为,无善无恶的。
但是,许多修行人即使是在修善,也同样没有把握好中度。修善应随缘修善,如果攀缘修善既是执着。只要还有攀缘之心,就永远出不了六道。由你所攀因缘输入的程序,又身不由已地生于六道。另一方面,善恶是一对阴阳,根据阴阳互根、互为存在的原理,你只要执着一个善,另一面肯定又造就一个恶。越执着善也可能造恶越大,这正是造成修行人难出六道的重要原因。
例如:有些修行人执着度人修善,劝人修道,不管别人信不信,也不辨别人有没有慧根和修行之缘,一厢情愿地反复劝人修道。虽是善念,但造成别人对佛反感。因为自己的执着,造下了让别人因谤佛而下地狱之因果,执善的另一面却又造了大恶。
又如:有些人执着修善,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别人付出。该收费的不收费,在众生受益的同时,该让他付出的也不让他付出。从表面上看是在修善,也许会得到大家的赞扬。但是,在自己贪图虚名的同时,又在培养别人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的贪心。执着一个君子,必然造就一群小人。这正是执着修善所造下的恶果。
该让他付出的必须让他付出,只有懂得并进入了“多失多得,不失不得”的道理后,才能向更高层次“无失亦无得”的宇宙本性靠近,否则就无法理解和悟入“无失亦无得”的微妙境界。该付出的不让他们付出,从表相上看是慈悲,其实只是一种小慈悲,还没有进入菩萨的大慈大悲。一旦你开悟了,放下了虚名,实事求是去做事时,也许大家会认为你变了,变得不慈悲了,变得贪财了。这只是凡夫眼里看到的表相。其实,开悟者放下的是小慈悲和让众生得到的眼前小利。不能再得眼前小利者,可能会产生疑惑和不满,甚至会毁谤和攻击。但是,他们却不明白,此时,觉者已进入的是大慈大悲的境界,这个境界会使那些失去眼前小利者困惑和不解。然而,无论你是否理解,他却不偏不倚地进入了无善无恶的中道。
修善虽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如果把握不好中度,反而会给自己的修行造成障碍。多数修行人只知恶能障碍你,但不知善也同样会障碍你。恶能使你产生烦恼障,善能使你产生所知障,两种都是障碍,但所知障比烦恼障还难破。诸佛菩萨虽也行善,却没有障碍。道理就在于他们的行善,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他们一无所求,不动念头地随缘修善,而非攀缘行善。未觉悟的修行者,却是带着分别、执着和有求之心去行善。譬如“我今生努力行善,来生可以升天道”;“来世会有福报”;“只有多度众生,我将来才能成佛得道”等。这些就是你修善的条件,有分别所修的是善恶之善。一无所求,才是纯善、真善,是本性的自然流露。如有丝毫为自己求利益,就是习气,不是本性,必落入善恶的分别之中,只要还在攀缘,就是在造业。
如果细察这些修行人为什么会这样执着善,其根本原因还是分别心。例如执着度人,首先他分别了“我修的这个法特别好”,无论是否有缘,都总想传播给别人,不考虑客观是否有缘份,只想主观一厢情愿,这就是攀缘,是分别心造成的执着善,其结果另一面又造下了恶。
佛菩萨们在做事的时候,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面对现实。一切都是随缘,从不勉强自己去做什么,更不会强求别人去做什么。他心里没有善恶、对错、是非、好坏。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包括喜、笑、怒、骂都是自自然然地合于道,都是本性的自然流露。
(3)真空妙有方为中
宇宙的本性是空,空性中显现出万事万物,空性又无形无相地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只能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作用,但空性又决定了万事万物的实不可得。
但是,由于人们不明白宇宙和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眼、耳、鼻、舌、身确实又能感触到万物的存在,因此,误认为万事万物皆是实有。多生多劫以来,在拼命地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养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正是执着这个所谓的“有”,才使众生跳进了无边的苦海,去拼命地追逐、打捞那些利益的苦根。想捞的却捞不到,捞到小的还想更大的,捞得之后又失去了,正是这种得失之心,才使你产生了种种烦恼和痛苦。其根本原因是偏执了“有”的一面,而失去中度。当误认为自己得到所追求的东西时,身心已经成为它的奴隶,为它拼命追逐了一生,甚至付出了生命。怎能不痛苦?怎能无烦恼?当没有得到或又失去这些所谓利益的时候,误认为什么也没有了,又偏在“空”的一边。总在空和有两边执着,怎能不生出无尽的烦恼?
有些修行人似乎懂了一些道理,认为“反正死后什么也得不到,活着的时候也就不执着去追求了”。这种对“空”的认识是相对“有”之空,称“顽虚空”,是对空的错误理解。
有些修行人认为“修行就是要空掉一切”。把“放下万缘”理解为“要空掉一切”。结果是什么事也不想做了,有些人甚至认为“只有出家修行才算放下万缘”。这种对空的认识是偏解的,仍然执着在空、有两边。这种对“空”的理解称谓“断灭空”。表面上看是放下万缘,不执着“有”,但在执着“空”的同时,又在执着成佛这个更大的“有”。同样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痛苦和修行上的障碍。因为“有”和“空”本身也是一,空与有本来就是阴阳互根的。你无论在“空”、“有”哪边,只要执着其一,就必然总在左右两边走极端,就必然有受不尽的痛苦和烦恼。
“真空妙有”才是宇宙的真相。宇宙的本性是真空,它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空得连空也没有,故谓之“真空”。但是,空又能生有,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宇宙空性变现出来的。本性虽空,但它又能显现出万事万物的作用。万事万物虽能显现各自不同的作用,但又实不可得,因为它的本性是空。
如果你能真正悟透了“真空妙有”的涵义,你就达到初步开悟了。大乘佛法所开释的也正是真空妙有。只有悟透了真空妙有,才能把握随缘不变。在世间生活、工作中,既随缘起用万事万物的作用,又明明白白知道它实不可得,丝毫也不执着,使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这才是把握中道行。这才是一种大超脱、大自在的境界。
所谓“以中为度”的“中道行”,也不过是在修行过程中的一个法门,一条渡船而已。在修行过程中,在你走到目的地之前的路上,为了防止你走偏走错,才叫你以中为度,取中道而行。当你真正走到了目的地的时候,进入了那个无形无为的“道”中,自自然然已在道中的时候,此时,心中要把“以中为度”的“中道行”也放下了。因为“中”是相对左右而言,如果心里还有“中”,说明你心里还有左中右的痕迹。因此,最后要把“中”也放下,是自自然然地“道中行”,而不是有意的“中道行”。                                    宇宙生命层次概况表宇宙维层是无限的,宇宙间的生命层次也是无限的。人类数学中的数也是无限的。宇宙分为阴阳两大物质,而人类的数学中分正数和负数。
宇宙归纳分类,大致可分为十大基本维层,佛家称谓“十法界”。在我们人类的数学中,一切数无论大小,都离不开0至9,也是十个数。
在这十大基本维层中,又可分化出无限的维层。数学中在每个数后面点上一个小数点,就可以产生无限的数。而这无限的维层又是“一”,是一个宇宙,是一个法身。因此说“万法归一”。人类的数学中又恰巧是逢十进一。无论多大的数都必须逢十进一,万数归一。而这个“一”又来自“零”,零就是代表宇宙本性的那个“空无”。“零”就是那个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的宇宙本性。而人类数学中的一切数都是从零开始,都从零中产生。
其实,人类运用的数学中已经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奥秘,所有的数字,无论多大的数字,都是从零中生出的。零似乎小得一无所有,但在零中却包涵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从零开始,而零却无始无终。在“宇宙生命层次概况表中”,各道众生虽然所处的维层及生存环境各不相同,但共同的一点,都是由不同的心理原因所造成的。什么心对应什么道,丝毫不错。
此概况表为我们提示了“六道”的成因,由于人们的分别心分别出善恶,因而产生出“三善道”和“三恶道”。所以,无论那些执着善还是执着恶的人,都是在造六道之因。这正是那些修善而又执着善者出不了六道的重要原因。
此表中的另一共同点是,各道都在梦幻境中,所谓“人生如梦”,各道都在作着不同之梦,都认为万事万物及所修之法可以得到,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过眼烟云,实不可得。许多修行人更不知道“诸法空相”之理,只是梦中不觉而已。只有佛是大梦已觉,究竟无梦。
此表还为我们揭示了“一真法界”的心因,正是佛无分无别、清静平等之心所现。明确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真相是“有分别就生出十法界,无分别就是一真法界”。此表为修行人提示了明确的修行目标,修行就是修心,只有修清静平等心才能圆成佛道。
宇 宙 生 命 层 次 概 况 表(十法界) 十法界 三恶道 三善道 四圣法界
各道 地狱道 饿鬼道 畜牲道 人道 修罗道 天道 小乘罗汉 中乘缘觉 大乘菩萨 佛道
维层 一维 二维以下 二至三维 三维 二至六维 四至六维 七维 七维 八维以上 九维以上
量级 -7至-12级 -3至-7级 -1至-3级 -1至4级 -7至6级 4至6.5级 7级 7级 8级以上 9至12级
活动
范围 不动或被动 小范围
活动 地球 地球及
周围 太阳系 太阳系周围 超越时
间空间 超越时
间空间 超越时
间空间 宇宙无
处不在
心因 瞋恚心 贪心 愚痴心 良心 傲慢心 善心 自我成道心 自我成道心 大慈大悲自觉觉他 清静平等心
行因 憎恨仇怨嫉妒烦恼 贪图财色名食睡 吃苦受罪不明道理 利已利他修持五戒 积大功德傲慢好斗 利他利已修十善业 修四谛法
自我了脱 修十二因缘法自我了脱 修六度法舍已利他 清静无为如如不动
梦幻
境 受苦受刑之梦 忍饥挨饿之梦 吃苦耐劳之梦 富贵名利之梦 争强好斗之梦 安逸享乐之梦 有余涅磐之梦 独善其身之梦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梦 大梦已觉究竟无梦
苦乐果报 受苦受刑有苦无乐 忍饥挨饿有苦无乐 吃苦耐劳不明苦乐 有苦有乐各有不同 虽享大福但有好斗之苦 享尽天伦有乐尽苦 幻身仍受果报之苦 仍有法执无明 看破苦乐未达圆满 本无苦乐究竟涅磐
                                        
修行须知基本原理一、意念力理论和心物辩证法
意念力是指:“由想而产生的力就叫意念力”。人是阴阳两种物质的组合,思维属超光速的阴性物质,物质是有能量的,因此,在思维过程中也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这种能量叫意念能,它具有阴性物质超光速的一切特性,有穿透性、存留性,而且不受时空限制。能量的释放必然要产生一定的作用力。而思维属于阴性物质在释放能量,阴性物质的特性决定它一起步既是超光速,思维在超光速中所产生的能量非常大,因此意念力在一定情况下,往往大于机械力。
现在你首先把精神和身体都放松下来,随着我的思维做一次意念力的试验。每个人的手腕处都有两道横纹,你现在把双手腕的横纹比齐后,两手掌相对合并在一起,看一看两只手的手指是否一样长,然后放下一只手。这时你闭目观想没有放下的这只手,似乎好象看见了这只手在一节一节地向上长,长得象《西游记》中如来佛的大手,象五根柱子插入云天,就这样放松地去观想三分钟,然后把两只手的横纹对齐再比一下,这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这只手果然长了一厘米左右。然后还是这只手,闭目再观想一下,观想这只手迅速地在缩小,小得只有一厘米左右,这样想半分钟就可以了,再比一下,你可能又惊奇地发现这只手又短了一些。
物理学中做功的公式是 W = F?S  。物体在一定力的作用下,使它发生位移或形变这就是做功。W代表做功,F表示力,S表示距离或位移。在以上的实验中,手产生了位移和形变,其间并未运用机械力,只是想了一会儿。由此证明,想是一种意念能转化的意念力。
这就是意念力的作用。我们可以再做一个试验,在两只手相比一样长的情况下,不加任何意念,只是用一只手抓住并用力拉另一只手的手指,然后再比一下,似乎一点也没有长。这两个试验可以证实,在一定情况下,意念力大于机械力。你试想一下,这么想一会儿,手就能长能短,那么,能不能把腰想的细一点,能不能把瘤子想化,能不能把钢针想断------以至各种神通神变等,都是意念力的作用。
通过两次实验,可以证明意念力远远大于机械力。那么其原理何在呢?我们再看一下力的公式:F = М?α ,公式中F表示力,М表示质量,α表示速度。速度越快,作用力越大。由于这个加速度是超光速的意念能,在质量Μ不变的情况下,得出来的力F必然远大于机械力。
心物辩证法是指心(思维、意念、精神)和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前面的试验不正是在意念力的作用下,使心能力量转化为物质的位移和形变吗?而这个“一定条件下”就是松、静中的一种“定态”,也就是在无任何杂念的情况下去“想”,可能改变物质的结构、质量、硬度、体积等。甚至可以使物体破碎或复原,乃至宇宙间许许多多特异现象和奥秘都与此论有关。那么你可以把它作为打开宇宙奥秘大门,去破译神秘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西汉名将,号称飞将军的李广,曾有一段传奇故事,被称为千古之谜。一天傍晚,飞将军李广骑马走近一片山林,忽见一只老虎卧在地,来不及看清,搭弓射箭,一箭射中虎身,虎纹丝未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块带条纹的大石头,可是箭却射入石头,只剩箭尾在外。李广疑惑:“此箭为何能射入石?这块石头难道这么软吗?”再搭弓射石,怎么用力也射不进去了。此案被称为千古之谜。
现在,我们用“意念力理论和心物辩证法”的原理来破译此案,即可迎刃而解。因李广当时确确实实地认为射的是一只虎,在这种念力下,心物之间发生了变化,石的质量就改变了,变软如虎肉,当然一箭即可射入。当他知道确确实实是一块石头时,心里知道箭是射不动石头的,因此再射不入。有的人可以用意念把钢勺变软,拿在手里能象面条一样晃来晃去,其理如同。那么,体内的结石、肿瘤可不可以用意念化掉?不畅通的身体能不能把它想通?心理能不能改变周围的磁场?如果能,人能不能心想事成?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此论已有所认识,并已运用于生活、学习、修炼、诊治疾病、生产、科技、军事、农业等多个领域。这种意念力的应用效果往往超出人们的意料之外。甚至有些高层次的特异功能所运用的预测、搬运、穿墙、腾空等等各种神通,都是“全凭心意用功夫”,并在意念力的作用下使阴阳物质相互转化。
由以上各种论证可以得知,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因此,心为根本,《楞严经》中说:“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中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中说:“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又说:“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中说:“罪从心生,还从心灭。”因此,一切万物由心所生。
既然宇宙间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那么,我们的生存环境呢?我们所生于哪一道呢?我们来世又要去哪一道呢?不都是由心所生吗?这就为我们明示了:修行必须从心上修才是根本,而不应执着在各种外求的方法中,那些一直执着在外求法中的修行者们,应当立即放弃外求法,回到修心的正路上来。
“意念力理论和心物辩证法”本身就是顿悟之法,它为我们每一个修行人道明了宇宙的真相: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这里所谓的“心”是指本性,本性是空,是0,是玄牝,是万物万法之母。动念则生万象,无念则回归本性,如如不动。我们每一个修行人不都是想回归本性,成佛得道吗?所谓的顿悟之法就是从心上修,回归本性,不要向外面找。向外面找不仅找不到,而且越向外找离道越远。因此,“意念力理论和心物辩证法”看似简单,大道至精至简,但它道出了宇宙最根本的道理,为我们修行人指明了修行的正确方向。
生物仪器中还有完全自动化的自我调谐系统。宇宙规律中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为的“宇宙自控调谐律”,不用人为地干涉,它就可以把宇宙、大自然调谐的非常平衡,有条不紊。宇宙间无数的星球,都是按照“宇宙自控调谐律”在自动地运行,都有自己不同的轨道,而且它们绝不会超越自己的轨道而运行。
各种生物都是一个小宇宙,当然也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为的自我调谐系统。人们的心态、行为、语言只要不是长期严重地违背宇宙规律,人体所出现的一些不适和疾病,不需要以外求法去吃药、打针、理疗。只要放松、入静、脊椎松直地坐上一两个小时,即可恢复。特别需要记住的是“放松(包括精神和体态)、入静(大脑不胡思乱想),脊椎松直”。这是人体自我调谐装置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有了这个前提条件,自我调谐系统即可自动调谐身体,治疗疾病达到平衡。我们平时工作一天,非常疲乏,躺在床上睡上一夜,第二天早上为什么就完全恢复了,这正是人体自我调谐的作用。如果夜里作了一夜梦,早上起来就没有恢复,而且觉得很累。这是因为身体虽放松了,但大脑没入静,做梦过程中又使精神紧张也等于没放松,因此,生物仪器中的自我调谐系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那么,如果你懂得这个原理,你就不难理解佛家的坐禅,道家的内丹功,以及炼功静坐是何道理。甚至更高层次修定,正是因为人体生物仪器中有如此神秘的自我调谐系统。
生物仪器的完全自动化,是现代科学所发明的任何高级仪器都不可比拟的。比如,当你身体有病的时候,生物仪器会自动调动全身的白血球与细菌作战,同时它又以痛疼、刺痒、发热等方式发出警报。这都是生物仪器的自动化系统发挥的功能。
人体自身具有如此高级的生物仪器,可惜尚未被人类自己发现。也可能是太高级了,高级得使人类不会使用,如同外行去摆弄电脑,无从下手。人类如果能放下偏见,早日去研究探讨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它,人类将会从中受益无穷。
             
三、生物全息能理论
“天人合一律”是宇宙八大规律之一。天与人是超巨系统与子系统的密切关系,人和各种生物都具足宇宙的全部信息。将这一规律延伸到每一个生物也是同理,生物整体又相当于一个超巨系统,而生物各部位的细胞又等于一个子巨系统,这只是从阳性角度来讲。从阴性角度来讲,这个生物整体或者每一个细胞都会自动发射阴性信息。这种信息不仅包含了这个生物的全部信息,而且还包含了宇宙的全部信息,每一个信息元都具有全息功能。这就是生物全息能理论。
人以及各种生物、物体的信息都是一种全息能信息,它的每一个信息元中都包含着这个生物体的全部信号和遗传密码,而且包含着它的全部能量、能力、功能和作用,生物体能做的一切,在一定条件下,这个隐形的信息元都可以做到。通常它以生物波、生物电、生物磁、生物光、生物能、生物声等各种形式存在。
比如:人在化验血的时候,抽一滴血进行化验即可知道全身血液的数据。化验一滴海水就可以知道整个大海各类物质成份的数据。那么,电台、电视台在演播厅里演播,播出后在宇宙空间充满着电波元,被收音机、电视机所接收到的每一个电波元,通过变极放大,都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像。这就说明,每一个信息元中都具有演播厅中所播演的全部信息,可以完整地几乎不走样地再现演播厅的实况。而且无数台功能相同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所收到的信息都是完整的全部信息。这就足以证明了信息具有全息能的特性。现代科学用人或动物身上的一个细胞,就可以复制出一个完全一样的人或动物来,这种从科学角度的验证,也同样是生物全息能原理。
阴性信息是超光速的,它有着更微妙的特性。每个生命或物体的信息都是每时每刻在自动向外发射信息,甚至一张某国家、某城市的地图,就包含了这个国家或城市的全部信息。一张照片或一根头发,乃至某个人用过的物品,都包含着这个人的全部信息。在地图上就可以找水、找矿、找人,或测出你需要的各种信息。那么,我们由此可以类推一切事物,各种事物都会自动地往外发射信息,都可以把它的信息波变极放大进行调治或调整。
这些信息都具有全息性质,每一个波都可以做你所要做的事。如同孙悟空可分身出无数个孙悟空,每个孙悟空都可以如孙悟空一样,而且都可以与妖魔作战,因为他们都具有孙悟空全部信息和能力。他们既是孙悟空,又不是孙悟空,但又能做孙悟空所要做的一切事情。这既是全息能原理。
又如,有些有天眼的人看到某某佛菩萨来到了自己身边,或看到师父来教你功夫,指导你如何修行,或在某人临终助念时看到了佛菩萨来接引,都误认为是真的佛菩萨或师父来到你家了,其实,并不是佛菩萨或师父来你家了,这都是他们无处不在的波,被你这部生物仪器有意无意地进行了变极放大,而这些波都具有全息能信息,可以做佛菩萨或师父要做的一切事情。这既是他们无限化身的作用,其实他们本人根本不知道,也根本没有来,只有这种“生物全息能原理”才能解释这种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来者实无来,去者实无去”的原理所在。
根据这一原理,在用神通给人诊治疾病时,并不需要直接接触这个人,甚至也不需要见到这个人,无论这个人在什么地方,你只要定向(这个人的信息波)接收,就可以确诊他有什么病。你只要定向(这个人的信息波)调治,就可以治疗他的病。你所诊治疾病的对象甚至根本不需要知道,就可以收到治病的效果。因为各种生物仪器中都有自动接收和变极放大系统(而且这些系统都是高级自动化的)。在这个诊治过程中,你所诊治的是他自动发射在宇宙空间那个无处不在的波,因为这个波具有全息能性质,当你把这个变极放大的波治好时,那个人也就自然好了,这就是“生物仪器”和“生物全息能原理”在临床中应用之理。                               修 行 八 正 道修行八正道大致包括以下内容,粗略注解如下:
一、正见
凡是合于规律,合于本性,合于中道的知见为正见。凡是以分别心来认识、判断、处理事物的知见,都属于偏知偏见。以分别心把一切事物分为善恶、好坏、是非、对错等,然后执其一边,排斥另一边,这既是偏见。如果反对和攻击另一边,则属于邪见。佛法是不二法门,看一切事物都是一不是二,没有对立的法门,也没有谁排斥谁,谁要消灭谁的事物。如果存在谁排斥谁,或谁要消灭谁的观点,既是偏知邪见。
二、正思维
合于正知正见的思维属于正思维。不分别、不攀缘、不执着、不烦恼的清静思维属于正思维。一切胡思乱想的妄念、邪念都不属于正思维。
三、正语
古人讲:“非礼勿言为正语” 。何为“礼”?符合道德为礼。在正知正见的前提下,凡是不符合正知正见的话不说。如大菩萨,不度众生不开口,开口必利生。具体讲,不说是非,不说人过失,不攻击毁谤人和事物,不说废语妄言,谓之正语。
四、正业
做利国利民,利益众生的职业为正业。凡是破坏环境和道德的职业为邪业。如开赌馆、吸毒、贩毒、贩卖牲畜、杀业、妓院、电子游戏、电脑赌博、贩卖黄色影视书籍、养畜生为卖给他人宰杀等,此类属于邪业。
五、正命
所作所为都是光明磊落,没有见不得人的行为,谓之正命。有五邪命:一是标异现奇(为图名利搞一些违反常规的名堂,如现在社会上、电视里推出的“挑战者”之类);二是说己功德;三是占相吉凶(给人看相算命);四是高声现威;五是说人供养。
六、正精进
在正知正见的前提下修行“五戒” 、“十善” 、“六度”等法,依八正道而精进修行为正精进。邪精进是修旁门左道,执着神通,执着修无益苦行,为有所求而精进等。
七、正念
时刻心系佛、法、僧(觉、正、净)既是正念。邪念是念偏见、念情爱、念私欲、念财、色、名、食、睡等。
八、正定
修四禅八定,一法不见,心如如不动为正定。邪定是执着定中境界,着相、着魔为邪定。                                树立正知正见是修行的首要因素修行人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成就正果,首先要走一条正确的道路,佛为我们指出了“修行八正道”。修行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第一要素就是“正见”。
在修行八正道中,正见是第一要素。一个修行人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后面的七道就可能都出偏差。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就不会有正思惟和正语,也不会选择正业、正命,更不会有正念、正定。在相当多的修行者中,虽然心都很诚,也非常精进,但是,正是由于没有正知正见,越精进反而离道越远。因为修行是修心,往往因心中知见的差之毫厘,行之其果则谬之千里。      
许多修行人也都想竖立良好的正知正见,但却不知道什么是正知正见,更不知道正知正见包括哪些内容。更可悲的是,一些我执我见比较严重的修行者,往往把自己的偏知邪见误认为是正知正见,而且长期按照自己的错误知见精进地修下去,结果是越修离道越远,难怪古大德们常说:“地狱门前僧道多”。这里所说的“僧道”并非单指出家的僧道,是泛指修行者。
在十几年的修行道路上,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修行同道,有些人虽有一定的正知正见,但正知正见不牢固,思路不清晰,当遇到正见者所说,认为很有道理,当遇到偏知邪见攻击正见者时,也认为有道理。反过来却又认为是正见者做的不对,做的还不够完美。这种人认为,如果没有一个人反对正见者,这个正见者才算做的完美。这种人的正见思路不够清晰,属于虽有正见,但对理还未真正悟透。偏知邪见的本身就是违背本性的,当然不可能与符合本性的正见者有共同认识。当年释迦牟尼佛讲《大涅槃经》时,一万二千听经者中,由于接受不了大乘佛法,当场有五千人退出道场,甚至谤佛谤法。这是因为释佛讲的不对吗?还是释佛讲的不好呢?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是释佛做的不完美吗?还是释佛人缘不好呢?有这种认识的同道,由于理未通透,又过于执善,在与那些偏知邪见者的接触中,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时间久了,就慢慢地增长一些偏知偏见,反而对明师和善知识产生了种种疑惑。或者背离明师,严重者还会反过来攻击明师,失去了千载难逢得遇明师的大好良机。实为可悲!可叹!
为了帮助同道们深入了解正知正见的内容,笔者根据自己所学所悟,将正知正见所包含的内容整理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一、不二法门,不偏两边,谓之正见
看待一切事物不偏不依,不偏于某一边,谓之正见。
宇宙中虽然一切事物都分阴阳(如:善恶、美丑、高低、顺逆、正反、主次、我他、上下、左右、佛魔、曲直、正邪等),但是,从正见的角度讲,它们都是一不是二,因为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衬托、相互成就的作用,是阴阳互根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无论你偏在哪一边都是错误的,都是背离大道,背离本性的。
例如:一台戏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他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衬托、相互成就、不可分割的作用,而不是谁要消灭谁的敌对关系。那些执着偏于“善”的人,总是憎恨坏人,总想消灭反面人物,而不懂得如果消灭了反面人物,正面人物也同时不存在了。正面与反面,公与私等都是一不是二。因此,执着一方,敌对另一方的观点属于偏知偏见,是违背本性的。
又如:我和他也是一不是二,自私自利者正是偏在了“我”的一边,才执着我见和私利,而不顾他人和众生之利。由于这种偏知邪见是违背宇宙规律的,因此,这种我执我见较重者,却被规律抛入了饿鬼道和地狱道。公与私也是如此,如果消灭了私有制,公有制也同样立不起来。世界上的二十多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正是由于消灭了私有制而无法发展下去的吗?而我国正是因邓小平英明地恢复了私有制,公私并存,才使我国平衡地发展起来了吗?
因此,我们看待一切事物,不可产生对立的观点,应树立一体互根的观点,这才是正知正见。佛法就是“不二法门”,如果你还有二法的观点,就不是佛法,就属于偏见,如果执着一方而去攻击另一方,则属于邪见。
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谓之正见
一般人在遇到问题或障碍时,往往都是找别人和外面的原因,这种观念属于偏见。但他们不知道,一切障碍都源于自心。万物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看一看我们周围的各种物体,哪一样不是由人心里想出来,然后再造出来的呢?宇宙中一切万事万物都是本性的变现,因此,我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和障碍,都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而不应该去查找别人和外面的原因。
例如:有些人今生贫穷,是因为自己前世没有布施积福;有些人今生慧根较差,是因为自己前世没有好好修行;你今生找到什么样的爱人,也是自己前世所结之缘;每个人来世去哪一道,也是自己今生所造之业和修行的结果;有些人多生多世遇不到佛和佛法,遇不到善知识,是因为自己多生多劫以前谤佛谤法所至。
包括自己所得的各种疾病,也是自心所造。例如:中医所说的思伤脾、怒伤肝、悲伤肺、恐伤肾、喜伤心,各种结石、肿瘤、癌症都是因生气所得;脑血栓偏瘫都是由思想偏执而得,由于心理偏执一方,因此,所造成的病态也是身体的偏瘫;比如感冒发烧,一般人都会找外面的原因,错误的认为是受凉了,这仍然是一种偏见,感冒的真实原因是自己心理或身体的不平衡,内里有火,才易感冒,如果说是受凉而引起感冒,大家都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环境,同一种气温,为什么你感冒而别人不感冒?为什么冬天那么冷大家都没有感冒,而有些人夏天那么热反而感冒?这难道是外面的原因吗?
又如:大多数人去某一道埸或去某善知识家,身心都感觉很舒适。但有个别人去这些地方却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有时转几圈也找不到门,这种现象仍然是自己的原因,是自己的心理和埸能与整体相差太远,其阴性生物埸格格不入,有这种现象的人,应该认真查找自己的原因,这种障碍完全是自己的心理与别人相差太远造成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自己的个体性太强,整体观念太差,业障深重,其心性、光谱、埸能、业力与大众融不到一起。道埸中的护法神知道这种人进来会不利于这个道埸,因而不让其入内。
又如:佛法的兴衰和毁灭,同样也是障碍在内不在外,佛早就在经中告诫过我们:“将来佛陀正法的毁灭,不在天魔外道的破坏,而是在僧团的腐化与崩溃”。
古圣贤早就教导过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正是因为古人早就悟透了“万法唯心造”的宇宙真相,非常明白“障碍在内不在外”的道理。因此,行有不得,反求诸已,遇到问题和障碍时,都应反观内照,查找自己的原因,谓之正见。
三、三世因果,贯穿时空,谓之正见
由于人类肉眼的障碍,只能看到现在的事物,只知道有今生,而不知道有前生和后世。宇宙间万事万物以及一切生命,都是延着时间坐标轴运行的,时间有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因此,万事万物也都有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一切生命也同样都有过去生、现在生和未来生。懂得这个道理之后,我们认识一切事物,都不应脱离三世因果来看问题,这才是正见。
但是,一般人看问题只看现在,而不知有过去和未来,仅以现在所知所见来判断事物,肯定是偏面的,这种断开三世因果来看问题的方法,只看到现在的果,而不知过去的因,因此,所判断出来的结果也肯定是错误的,这就是逻辑学里的以偏盖全,实属偏知偏见。
例如:今生贫富不均、福祸各异、聪愚相差、慧根有别、因果不同、命运不同,都与前世因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人今生作恶多端,还很享福。不懂三世因果的人看到这种现象就想不通了,这个人作恶多端为什么没有恶报,还这么享福?这是因为他前世所积之福尚未享完,一但享尽前世所积之福,则会得到应有的果报。如果不明此理,会因此而不再相信因果,甚至会谤佛谤法。不仅仍然处于偏见之中,而且还因谤佛谤法而下坠地狱,得到更惨的果报。
又如:有些人认为自己今生没有欺骗或欺负过别人,为什么经常被别人欺骗或欺负?这同样是前世之因。如不明此理,则会生气烦恼,又继续造下业因。如明此理,随缘还债,无债一身轻,晚还不如早还,何烦之有?
因此,我们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都不能脱离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如果只看今生,就会对现实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理解。因不理解而想不通,不通则生障碍。这种障碍小则会使自己今生生活中烦恼重重,多生灾难,重则障碍你不能出离三界,成就佛果。
四、本性是空,不住表象,谓之正见
世间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知到宇宙“真空妙有”的真相,当看到一切事物时,都认为自己眼睛看到的事物是真实的,不知道一切事物都是本性变现出来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一直在变化的东西不是真有,你只能用它的作用,而不可能得到它。由于它们都是从本性里变现出来的,而本性是空,因此,空性中所变现出来的东西,当然也具有本性的“空”性,因而它是实不可得的东西。
但是,不明白此理的众生错觉地认为,凡是眼睛看到的都是真的,因而执着在这些事物的表象上,总想得到它,甚至贪求它。正因为这种本末倒置的偏见,因此而生出种种烦恼。
例如:现代人只追求表象的享受,而不顾内在的道德修养;社会表象上似乎越来越发达,但绝大多数人却已经失去了做人的标准;现代科学从表象上看似乎越来越进步,但人类的思想反而离道越来越远。
又如:吃饭的实质作用是吃饱肚子为了生存,而现代人是讲求表象的色、香、味,放入许多添加剂,整天在吃拉圾食品,现代人大多数的病都是吃出来的。古人早就知道“病从口入”之理。
又如:许多修行人寻求善知识,不是看他开悟没有,修行的如何?而是从表象上看,是否是出家人?是否有名气?是否有很大的神通?是否有很多人崇拜追随他?相貌是否象佛?有没有佛的三十二象、八十种好?讲经说法是否合自己的意?等等,往往就是因为追求这些表象而失去真正善知识指导的机缘,有许多人因此而有缘无份。如果存有这种偏知偏见,不仅是错过善知识的问题,还很有可能招引来恶知识或恶友,因而断掉自己的慧命。又如:有很多修行人执着名字相,有许多基督教徒只认主“耶酥”这个名,主耶酥实际上也一直在世间度众生,象观音菩萨一样,已无数次地来世间普度众生,大悲咒里八十四个名字,都是观音菩萨多世在各道度众生时的名字。耶酥也是如此,但每次来的时侯都不会再叫耶酥这个名字,换个名字就不认识主耶酥了,说明还没有悟透圣经的真谛,而被“名字相”所障。
又如:许多虔诚的佛教徒不懂得什么是“外道”,只要一听说“气功”二字,就攻击对方是外道。对气功、道家的修炼有偏见,甚至对密宗也有偏见。其实每个人都离不开外道,因为内外本来就是一。佛在《大涅槃经》中说:“善男子,或言佛性,即是外道。何以故?菩萨摩呵萨于无量劫在外道中断烦恼,调伏其心,教化众生,然后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佛性即是外道。或言佛性即是内道,何以故?菩萨虽于无量劫中修习外道,若离内道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佛性即是内道,是故如来遮此二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名内外,是名中道。”其实,内道和外道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我们每一个修行者时时刻刻都处在外道中,正是在外道中修心才是内道。内和外本来就是一不是二。你每天吃饭、穿衣、生活、工作等等,不都是外道吗?修行者不正是在这些外道中修内道工夫吗?不正是在这些日常生活的所谓外道中修心吗?如果离开这些外道,你的心在什么地方修呢?
许多修行人都恨魔、怕魔,如果离开了魔,又怎么谈得上修佛呢?外道的作用就是为了成就内道,魔的作用正是为了成就佛。因此,那些执着表象的人根本没有搞明白外道和内道的关系,就攻击这个是外道,那个是外道,实属只看表象,不知本性。只看表象别人是在练气功,你怎么知道别人不是通过练气功法门同时又在修心呢?只看到表象就去攻击别人,正是因为自己心中常生外道之念,在攻击外道的同时,自己也失去了内道,(因为攻击别人时已经失去了清静心的修持)不是偏见又是什么呢?当年释佛在世时,许多外道修至很高的层次,当他们皈依佛的时侯,有些当埸剔度,当埸就证到罗汉果位,还有一些本来就是罗汉或菩萨,是为了度化外道众生,特意进入外道之中,长期以修外道为表象,实修内道。如果你去盲目地攻击他们,自己肯定是要下地狱的。真正明白道理的修行人是不生分别心的,更不会只看表象就盲目地去说三道四,攻击他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总挑别人错,即非真修者。
又如:绝大多数人都执着在顺境、好事、利已这些表象上,遇到顺境、好事、利已就高兴,反之就生气烦恼。其实,从阴阳互根的角度来讲,顺境的另一面肯定是逆境;好事的另一面肯定是坏事;利已的另一面肯定是害已;福的另一面肯定是祸。当你划船顺水行舟时,心里很高兴,但有顺必有逆,当你逆水回来时,你心里又会不高兴。是自己的心在随着顺逆二境而动念。这个顺逆二境本来是不存在的,是你自己分别出顺逆二境,把对自己有利的分别为顺境,把对自己不利的分别为逆境,然后又分别出顺好逆不好,才有了高兴和烦恼。这正是执着表象所产生的偏见而造成的后果。
五、不执末稍,回归本性,谓之正见
我们认识事物,研究佛法,应该从理上下工夫,理通法自明。所谓“一经通,经经通;一法明,法法明。”但是,不明此理的人,总是在末稍上下工夫。一个一个地去研究事物,不仅费工费时,而且由于偏见在末稍上,因此,越研究越糊涂,结果发现各种事物之间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偏于末而失于本的后果。
例如:观察了解一棵大树,如果爬到树稍上,道路越来越窄,而且观察每一个枝叶都不一样,不仅研究不清,而且会因相互不同而矛盾。如果退到粗枝上、树杆上,一切都看明白了。处理事物如同放倒一棵大树,如果执着末稍,就等于爬上大树一枝一枝地去剪,既费力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永远也难放倒这棵大树。聪明人就会从根部下手,锯断根部,就会很容易地放倒这棵大树。
例如:学习佛法的目的首先是要开智慧,如果把时间和工夫都用在对佛法的逐条研究上,则会断章取义,越研究越糊涂。宇宙间万事万物是无量的,如果一个一个地去研究,是永远也研究不完的,而且每一个事物的表象和作用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完全明白呢?如果回到本性上,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则对一切事迎刃而解,一通百通。而古大德早就告诫我们:“定能生慧”。定就是回到“一”上,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修行者是研究佛法而开悟的,因为真智慧既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研究出来的,真智慧是每个人本身就具有的。是在入定中,使阳性大脑受到抑制,本性中的无量智慧才能自然显现。如果停留在偏见的末稍上去研究佛法,不仅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而且永远也不会使真智慧得到显现。
又如:现在世界上,人们不知道为什么,庄稼和各种植物生虫越来越多,只是一味地喷撒农药,结果只是起到暂时的作用,不仅不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使各种虫害越来越严重。按照自然常识,虫子的天敌主要是各种鸟类,而鸟类生存的基本环境是森林。人类为了贪图近利而大面积砍伐森林,破坏了鸟类生存的基本环境,鸟类大量减少,使繁殖很快的虫子失去了控制它的天敌。人类在盲目地喷撒农药时,身中剧毒死后的虫子又被鸟类吃掉,鸟类又二次中毒身亡。如此恶性循环使虫害越演越烈。这正是人类处理问题执着末稍而失去根本的结果。
又如:人们的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于自己心理不健康而引发的,那么,要想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应该首先从解决心理问题下手。但是,由于人们执着于本末倒置的偏见,舍本逐末,只知用吃药打针来处理,由于西药的负作用非常大,在治病的同时又伤害了其它内脏,又制造了其它疾病。另外,由于心理这个根本病因并没有解决,还在继续造病,因而加重病情,在不断更换和增加药量的过程中,使人体病情产生了恶性循环。
人们如果悟透了末稍与本性的关系,回归到本性上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才是正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处理好一切事物。从修行的角度也是如此。
又如:修行的根本是修心,因为万法唯心造。包括我们的正报和依报都是自心所造,所以修行要从心上修才是根本。法虽然可以帮助我们修行,但万法都是本性的变现,是末而非本。因此,修行人不可执着在法上,应明白“诸法空相”,修心为本。这样在修行上才能把握好本与末的关系,树立了这种正知正见,才能走上正确的修行道路。
六、法无定法,不下定论,谓之正见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除本性外,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事物,古人早就知道“天下事,法无定法,非法既法。”因此,对一切事物不能妄下断语和定论。如果妄下定论,必然落入错误的论断。
例如:种子就不一定永远是种子,有缘即发芽,此时称芽,而不叫种子;芽也不可能永远是芽,芽又会长成小树,小树又可能会长成大树。但不能说“小树一定会长成大树”。为什么呢?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意外之缘,如风折、人砍、虫灾、干旱、洪水、火灾、车压等,它就不可能长成大树。因此,“小树一定能长成大树”的定论,就是错误的定论。
又如:有人常说“天上的神仙好,可以长生不老”。这同样是一种错误的定论。天界虽然比人间享受,生活的时间也非常长,但是,享受的时间再长,八万大劫之后还得下来。因此,神仙也不可能永久地享受。有诗为证:“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天上有风灾,任君修至非非想,不如西天归去来。”
又如:释佛在世时,一老人要求出家,佛弟子(罗汉层次)用天眼看他八万大劫以内没有修过佛法,说他没有善根,不同意收他出家。佛出去应供回来的路上遇见此人,同意他出家修行,佛弟子不解其意。佛说:“他虽然八万大劫以内未修过佛法,但他八万大劫以前修过佛法,故而收他为徒,许他出家”。即使是罗汉层次,即使是能看八万大劫那么久远的事,如妄下断语,仍然出错,何况我们这些凡夫呢?
又如:我们对一些人的行为、思想、修行现状等,都不可产生固定不变的看法。每个人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向道的方向或向背道的方向变化都是暂时的,有时间性的。今生是人,来世即使是下地狱,多劫以后又出来了,无量劫以后又可能修成佛果。佛在讲经时,其中专门有一品为菩提达多(佛在世时专门与佛作对,多次谋害释佛,来世必下地狱)受记,说他无量劫之后必定成佛。
又如:多数修行者都执着善,认为“善好,恶不好。”不知一切万事万法都是佛性的变现。佛在《大涅槃经》中说:“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名万法,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切善、不善、无记,尽名佛性。”由此可见,执着于善的修行者还不懂得什么是佛性,而妄加攻击和排斥,虽然心诚向善,但就因为执着善,自心的另一面肯定是恶,因而造下恶业,结果又下了地狱,真是可悲!可叹!可怜!
又如:人们平时常说“十五的月亮圆,初一的月亮不圆”。这同样是错误的定论。其实,月亮始终都是圆的,而不是时圆时不圆,由于人们视觉上的错误,把自己的错觉误认为是正确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的这类错误特别多,往往都是错在过于自信,认为“眼见为实”,因而造成许多错误的论断。
又如:许多修行人都认为,善知识和有修养的高僧大德,对所有的人都应该是和和气气,从来不会发脾气。如果遇到批评你,或有时对你发脾气,就认为他修的不好,不是善知识或大德。佛在《大涅槃经》中说:“第一真实善知识者,所谓菩萨、诸佛、世尊。何以故?常以三种善调御故。何等为三?一者毕竟软语,二者毕竟呵责,三者软语呵责。以是义故,菩萨诸佛即是真实善知识也。”真正的善知识在普度众生时,也同样是法无定法,根据不同慧根,不同层次的众生,来选择不同的教导方法。如果你按照自己的偏见,在自己的心中先预定出某一种标准,则会与真正的善知识擦肩而过,有缘无份。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处理事物时,不可妄下定论,以免落入偏知偏见中。
七、中道修行,把握平衡,谓之正见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虽分阴阳,但阴阳不分好坏,阴阳是一不是二。阴阳之间的作用就是为了起到相互平衡的作用,无论偏左偏右都会使事物失去平衡,导致物极必反而失败。只有平衡才能生存、发展和长久。那么,如何才能保持事物的平衡呢?只有把握中道,不偏不依,才能保持事物的平衡。
我们要解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通”与“不通”的问题。办事情时,路子打通了,事情就办成了,路子不通,就被障碍给挡住了;身体不通就会有病,通了就没病,正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修行也是如此,只有中道修行才能达到平衡,才能在捷径中通达佛道。因此,把握一切事物平衡,都是一个调节“中度”的问题。
例如:人们都认为细菌很可怕,但是,我们的身体如果没有细菌,就没有任何抵抗力,就无法生存下去,难道细菌坏吗?我们平时打的防疫针,不都是细菌吗?相反,细菌如果过多,又会危害人类的身体。有些特别执着“卫生”的人,反而体质特别虚弱,这正是缺少细菌而无抵抗力的原故。因此,要想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对待小小的细菌方面,也存在一个保持中度的问题。
又如:人类和动物首要的大事就是吃,但是,人们的疾病大多数都是吃出来的,正是因为吃得过多、过细、过好。吃得过多不消化,形成宿食、宿便,积累毒素而生病。尤其是小孩的疾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吃出来的病。这里同样是一个把握中度的问题。
又如:社会上大多数不修行的人,几乎都偏在执着“有”的一边;而许多修行人由于没有树立正知正见,往往又偏在“空”的一边。在修行过程中也是如此,有些人只修定力,不看经悟道,结果是定多慧少,定慧失衡,即使将来修到很高的层次,充其量修成天魔。有些人是慧多定少,或是只修慧不修定,只会夸夸其谈,而不实证实修,结果成为狂慧而傲慢。因此,在修行的全过程中,无论是修至哪一个阶段,都要中道修行,把握好平衡,方能少走弯路,早登彼岸。八、同体观念,忘我无我,谓之正见
宇宙是一个整体,宇宙间的一切生命和万事万物都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分子。因此,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越是从整体的观念出发,则越靠近道,故属于正知正见。相反,越是自私自利,个性越强,或是只从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则是背道的偏见。
我们的人体相当于一个小宇宙,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相当于众生,你能说哪一个细胞不是你自已?哪一个脏腑不是你自己?每一个细胞都是整体的一分子,你能说哪个细胞好,哪个细胞不好吗?如果团体之间,个体之间都是站在自我的利益上,分出有他有我,都只顾私利,胃不为这个整体消化,心不为这个整体供血,脚不为这个整体走路,手不为这个整体工作,试想,这个整体能生存下去吗?在人的身体中,每一个细胞都在无私忘我地工作,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佛性,就是没有自我,都是在为这个整体无私地付出,只有保证这个整体的生存,所有的细胞和脏腑才能生存下去。因此,为整体就等于为自己。相反,只顾自己则破坏了整体,同时也等于在毁灭自己。我们人类也正是如此,总是以我为中心,为得近利而破坏自然,破坏了生态平衡,当温室效应发生的时侯,毁灭的不仅是人类,而是毁灭这个整体中的一切众生。
例如:当一个人该死的时候,也并不是全身有病而死,只是某一个局部的疾病就会造成一个人的死亡。我们人类虽然只是宇宙中的一个生命物种,但是,我们人类破坏自然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却影响到包括天界的各个维层。因此,众生是一个法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佛菩萨正是悟透了这一真理,才能使平等心、大慈大悲之心油然而生。这种平等慈悲之心,不是可以学来的,是悟道后真智慧的自然流露。
例如:社会上有些人,执着自我,什么都认为是自己对,别人不对,经常和别人争执,争来争去争到了什么呢?别人都不再理睬他,他反而失去了这个整体的关爱。
又如:有某些信仰的宗教徒,由于不懂此理,经常自赞毁它,说自己信仰的宗教好,别的宗教都不好。有些门派站在小团体的角度说:“学我的就不能学他的。”这种分别心产生的分裂主义思想,实际上是在自己攻击自己,自己毁灭自己,却还糊涂地认为自己是在坚持真理。      
这些人不懂得,宇宙中的一切众生,个体性越强,造业也越重,来世形成的生命层次也越低。相反,整体性越强,越是无私忘我者,越靠近宇宙这个整体,其来世的生命层次也越高。因此,修行人常说:“舍去小我得大我,舍去大我得无我,无我方为永恒我。”当你修到忘我无我的境界时,你就进入了“道”,道是永恒的,你在道中也同时得到了永恒。
九、清静平等,无分别心,谓之正见
从本性的角度讲,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平等无差别的。但一般人只看事物的表象不同,因而生出种种分别。如果延着分别心的偏见走下去,自己就会制造出种种烦恼的程序:分别——执着——捡择——取舍——计较得失——烦恼——造业——病、灾——生命层次下旋。如果延着平等无分别心的道路走,其结果完全相反:平等心——无分别——无执着——无捡择——无取舍——无得失——无烦恼——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真空妙用——大超脱——大自在——生命层次上旋。从这两个简明的程序不难看出,哪一个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正见之路。
例如:锅、碗、瓢、勺,表象上虽千差万别,但都有不可缺少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它们是完全平等的。又如:米饭、面条、馒头、饺子,虽然表象和味道各不相同,但也都有其不可缺少的作用。一般有分别心的人会说“饺子好吃”,如果让你在一个月中,天天顿顿吃饺子,你还会说饺子好吃吗?因此说,它们都有不可少的作用,没有高低好坏之分。那些所谓的好与不好都是你自己心理分别出来的。
又如:小学、中学、大学也是平等无差别的,但一般人可能会说“当然是大学好”。如果没有小学、中学,你又怎么可能一步进入大学呢?当你上了大学的时侯,你能攻击小学、中学不好吗?你能说小学、中学上错了吗?即使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各个学科,也同样是平等无差别的,因为它们都有其必不可少的作用。
又如:佛、道、医、儒、基督、天主、依斯兰、气功、武术等各门各宗,同样是平等无差别的,只是为适应众生不同之缘而生出万法。如果只有佛教,只能度与佛有缘之人,那么与佛无缘或今生与佛无缘者则失去了修学和向善的机会。如果只有基督教,只能度与基督有缘之人,那么与基督无缘之人就不能得度。又怎能谈得上普度众生呢?即使是佛教内部也是如此,无论是净土宗、密宗、禅宗、天台宗各个教派,也没有谁高谁低,谁好谁不好的问题,皆是因缘生法,殊途同归,法无高下,平等无别。
但是,由于许多人不懂得这些道理,总是以分别心来看待事物,非要分别个我好你不好,然后去攻击或排斥另一方,这就是偏知偏见。由于偏知偏见,使自己心不清静,又因攻击或排斥另一方而造业,增长为邪见,虽也修行精进,但越精进反而离道越远,结果是仍在六道里转来转去,因此,分别心、不平等心属于偏知偏见。“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修行是在修自己,而不是修别人。“不见世间过”,不是世间人有过我不说,而是世间人本来就无过,你认为世间人有过,这个“过”是你自己心里分别出来的,是你心里分别、不平等的偏见所产生的。
以上所说的不分别,只是一种相对本性而言的不分别,是要求我们不生那种有好坏、是非、对错、善恶之分别心,但是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为了生存的需要,又离不开各种分别,比如让你去商店买东西,你必须分别出你要买的东西;比如上卫生间,你就必须分别出男和女。不分别中又有分别,但这种分别的作用是为了正常的生活和生存,这种分别是不会产生烦恼的。
从另一方面讲,当你开悟之后,要想修成佛果,也同样需要分别,但这种分别与所谓的“分别心”又有完全不同的作用。这种分别称“分别智”,是在开悟之后有了“根本智”的前提下,才能生出“分别智”。根本智是悟透了本性,有了最究竟最根本的智慧。分别智是在根本智的基础上,以本性为参照标准,来分别判断事物是否符合本性。有了分别智,才能使你在修行道路上不迷失方向,快速地回归本性。
因此,分别与不分别也是一不是二,它们有着很微妙的辩证关系,只是作用不同而已。切不可偏之一方,或死搬硬套,前面所谓的“分别心”,有这种分别心,是站在个人自私的角度上,是从末稍的角度来分别,会使人产生烦恼,使生命层次下旋;而“分别智”是站在宇宙整体的角度,其作用是让你以本性为参照标准进行修行和处理事物,不会产生各种烦恼,并使生命层次上旋。表象上虽都是分别,都其作用和结果却截然不同。因此,分别与不分别也是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这就是佛法“不二法门”的深层内涵。十、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谓之正见
如能把前面这些道理深解悟透,明白了本性是空,一切法都是从空性里变现出来的,既然本性是空,那么一切法也都具有本性的特征,也必然是空。因此,《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说的正是一切法的本性是空。当我们看到一切事物时,应当直接看到它的本性是空,对一切法都不执着,故称“一法不见”。
同时,正因为一法不见而无取,无取当然也无舍。一切法的作用都是平等的,对一切法都不执着的前提下,又都不排斥,需要用哪一法就顺其自然地用哪一法,这就是“一法不舍”。如果你心中还有好与不好之分别,就会在执着“好”的同时而舍弃“坏”的,那么,被舍弃的这一法,其作用你就不能用,这就是自设障碍,有障碍就不自在。
例如:杀人也是一法,一般人都会说杀人不好,如果舍弃这一法,该枪毙犯人的时侯谁来执行?抗日战争时谁来拿起枪去消灭日本鬼子?在这里,杀人的作用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因此,杀人这一法也不能舍。
又如:中医、西医、特医、民间医方等都可以治病,但各有所长,又各存所短。西医的特长是来的快,但治表不治本,负作用较大;中医治病的负作用小,虽然治本,但见效较慢;特医是从阴性角度入手,层次虽较高,但又不易被现代人接受和普及;民间土方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俗话说:“偏方治大病”。省时、省钱、方便;特医是从阴性的角度来处理疾病,因为阴性是超光速的,因此它的疗效更快,但因首先需要有特异功能(神通),它的短处是不易普及。西医是从阳性入手,特医是从阴性入手,中医是从界于阴阳之间入手。只有这三种医学结合在一起,这个世界才能称为“有了完整的医学体系”,才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随时采用最适当的疗法。如果你有分别心,排斥其中的某一种方法,该用这一法的时候,就会因自设障碍而不能得到最佳的疗效。
又如:八万四千法门,法法平等无差别。根据每个人的慧根不同,以及某一阶段修到不同的层次,遇到不同的问题,给不同的法,这正是大菩萨所修的智慧,修恒顺众生的必经之路。比如:遇到不识字的,或工作特别忙的修行者,就教他持念一句佛号;对于识字的,就可以根据他的慧根层次,叫他读某部经;工作不太忙有时间的,除了念佛、诵经以外,还可以教他打坐修定;对于业障较重的,可以教他念金刚萨垛咒或《地藏经》等,也可以叫他多去放生,先以此法来消业障;有病的还可以教他一些治病方法;定多慧少的失衡者,教他多看经悟理;慧多定少者,教他多修定力,戒骄戒躁;-------总之,根据修行者不同的慧根及修行情况,给各种不同的法,而不是自己证悟到什么层次,给所有的人都教同一层次的法,那就不是恒顺众生,而是执着一法,有法可见,必然也有法可舍。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修行者,要想少走弯路,合道而行,都应该树立这些正知正见。特别是修行人,修行的本身就是改正自己的偏知偏见,逐步树立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才算刚刚开始进入正修阶段。当你真正悟透和掌握了这些正知正见时,你的修行也就步入了正轨,可能会使你的成佛得道提前多生多劫,这正是树立正知正见的重要性,因此,树立正知正见是修行的首要因素。                                     心物辩证,相互转化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是精神是第一性的?这是哲学界唯心和唯物两大哲学观点,被哲学界喋喋不休地争论了几百年。凡是认为宇宙是物质的,精神现象不过是物质的影响作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就是唯物论。凡是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出来的,即精神是第一性的,就是唯心论。为什么两大阵营争论至今却不见分晓?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各偏执一方,不明白心物之间是辩证关系,他们是阴阳互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并可以相互转化。
其实,一般人所认识的物质和精神,实际上都属于物质的范畴。一般人所谓的物质属于阳性物质,具有一切阳性物质的特征。所谓的精神属于阴性物质,它具有阴性物质的一切特征。根据“阴阳根本律”中“阴阳互根”的原理,阴阳两大物质是互为存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缺一不可。根本不存在何方为第一性的问题。比如,物质是客观存在,是精神这个“识”感觉到物质的存在,如果没有精神去认识物质,又怎么知道物质的存在呢?相反,如果没有物质,那么精神又能感知到什么呢?由此可见,物质和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一不是二。
有不少人误认为佛法强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就是唯心主义,其实,佛法的“不二法门”就完全证实了佛法对心物统一的认识。“心物辩证法”直指佛性,直接道出了心和物是统一的辨证关系,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是一不是二。因此,“心物辩证法”其本身就是顿悟之法,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悟道而已。
物质和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可以相互转化。例如:贪、瞋、痴属意业,多生多劫以来,人们贪、瞋、痴的习气是从哪里来的?不正是物质对意识的影响和作用吗?所谓的“饱思淫,饿思盗”,不也是生理的物质需求对心理的影响吗?如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贪污、腐化,不也是物质对精神的诱惑所致吗?从上古时期的“人之初,性本善”,发展到今天末法时期的人心险恶,相互欺诈,不也是物质对人心的影响和作用吗?正因为物质对精神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人们的心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才不断升级自己的享受和贪欲。从佛家的观点来说,众生本来都有佛性,那么,为什么如今又被物质世界所染,变得迷惑颠倒,不明宇宙真相了呢?正是因为来到三维以阳性为主的物质世界,被肉眼所障,才被物质诱惑所迷。由此可见,物质对精神的确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反,正是因为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精神这个心理意识同样可以作用和转化物质世界。无论哪一个修行宗门,都是以修心为要,来转化物质世界,转变你生存的环境,以及最终使你脱离六道这一生死环境。观察一下你的家庭和社会,哪一样东西不是由人心所想,而后制作出来的呢?我们这一代人,从上一世纪过度到这一世纪,亲眼见到社会环境日新月异地变化,哪一样东西不是由人心所设计?就连你自己如何梳装打扮,完全是按照你自心所想;家庭的如何装修、摆设,以及家具的颜色,也完全是按自己心理所设计;世界如何建设,如何改造,也完全是由人心所设计,而后再按图纸所施工的。万事万物为什么永不停息地变化?为什么变化的这么快?正是由于人心永不停息地在变化,人心变得更快所致。
日本科学家对水分子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可以改变水分子的结构。在两个试管中装入同样的水,在一个试管上贴上“爱”字,在另一试管贴上“恨”字。20分钟后,在高倍显微镜下观看水分子,贴“爱”字的水分子结晶体,像雪花一样美丽,贴“恨”字的水分子结晶体却杂乱无绪,非常难看。然后把“恨”字去掉,也换上“爱”字,20分钟后再看,水分子结晶体也变的很美。这一实验,充分验证了心理对物质的作用力。
当人心理生气发怒的时候,人体里会产生一种“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剧毒。经科学家验证,在人发怒的时侯往水杯里呵一口气,浓缩以后给小白鼠注射一滴,五分钟就会死亡。这种几分钟的生气发怒或烦恼,立即就会使自己中脉堵塞,造成百脉不通。甚至在梦中紧张、生气、发怒,也会使中脉堵塞。
从以上两方面的论证可以证实,物质和精神(心理意识)是互为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物质第一及物质决定精神的论点,肯定是偏极一方的。但是,精神决定物质,精神是第一性的论点同样是一分为二,偏执一方,又忽视了物质对精神的反作用。
佛法认为“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般人会误认为佛法是唯心主义,这里存在一个理解问题。一般人以及绝大多数未开悟的修行者,看到“唯心所现”,大多理解为唯心主义。其实,这里所谓的“心”,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意识、心理、精神”之心。此“心”意为真我本性。万事万物都是真我本性的显现。从此角度讲,万物唯心所现,却也真实不虚。而唯识所变的“识”,才是指心理意识。唯识所变讲得正是心理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和转化。在佛法的“唯识论”中讲到:“现行熏种子,种子起现行”,正是心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如果是上根器的人,仅一个“心物辩证法”就可使你顿悟,就可使你成就。成佛得道不正是心和物的转化作用吗?因此可以说,“心物辩证法”就是顿悟之法。
要想正确地把握心物辩证的关系,不要把心物一分为二来看,心物本来就是一。在强调一方的同时,又不可忽视另一方。心和物各有各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心可以转境,境也可以转心,就看你如何把握。
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是修行或不修行的分界线。不修行的人则心随境转,随波逐流,追逐物质利益,生命层次趋于下旋。而修行者则是把心定在本性上,身虽入境,但心不受物质利益所诱惑,心却不被境转。心若能定则境随心转。生命层次和生存环境皆趋于上旋。这正是千门万法修心为要的根本原理。
当你认认真真地把“宇宙生命层次概况表”看完之后,你会发现,该表中有两项是十法界的共同特点。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既是“心”。所有的法界以及你在六道里的生存环境,都是随着你的心识所转化出来的。不同的心转化为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法界,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正报和依报。因此,修行必须修心。一、修行必须修心
既然我们已经明白了心能转境,否则,心必被境所转。我们想脱离苦海,不就是想转苦海为极乐之境吗?我们想脱离六道,不就是想超越轮回之境吗?觉者为佛,不觉者为凡夫,“觉”是心的“觉悟”,而不是身和境的觉悟。这就为我们修行点明了回归本性的奥秘,修行必须修心。
纵观六道及十法界的成因,瞋恚心对应地狱道;贪心对应恶鬼道;愚痴心对应畜牲道;良心对应人道;傲慢心对应修罗道;善心对应天道;慈悲心对应菩萨道;清静平等心对应佛道。各法界对应的都是一个“心”字。
许多修行人虽然也知道修行既是修心,但“知道”不等于“悟道”。悟道不等于“得道”,得道不等于“了道”。口上说修心,但在行动上仍然是在向外找,向外求。行为总是与修心联系不起来,整天身在外跑,心往外驰,心驰则神往,心又怎能清静?执着于一些表相的修行。如:放生为了自己治病消业障;捐钱印经、建寺为了自己积功德;跑山拜佛为了保佑全家平安得福;长期研究经典,功夫用于字面上的理解,谈论佛法时,能说会道,似乎懂得很多,但实际又不按佛说的去做,仍然在执着文字相。这些外求法虽也有些作用,但仍未回到修心的根本上。因此,长期修行虽也诚心,但不见效果。问题正是由于偏知偏见而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几年以前,我曾对一些执着跑山拜庙的修行人讲:“不要到处乱跑,越跑心越乱,应在家里修清静心,清静入定之后才能开悟,开悟之后才刚刚开始修行”。但当时听不进去,跑了几年毫无长进,这才承认我没有骗他。这一个小小的障碍就障碍了三年。每个人都有无数的障碍,如尘沙之多。如果每个障碍都需要三年才能认识和突破,一生才能突破多少障碍?如果无人点化,有时一个小小的障碍就会障碍你一辈子。因此,修行的过程是漫长的,需多生多劫才能成就。
但是,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多生多劫才能成就。任何事情都是有捷径的,那就是必须真正地回到修心的本源上。许多人正是由于执着外求,在外圈转得时间太长了,才误了自己的修行进程。如果你不从修心入手,即使修上千万劫也难成就。
许多修行人都知道修行是修心,但又不知道怎样才算真正的修心。修心是要按照宇宙的本性,修正自己不符合宇宙本性的认识和习气。那么,要想进入正式修行,首先必须开悟,先须明白宇宙的本性是什么。如果不明白宇宙本性,当然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认识和习气是违背宇宙本性的。这个问题放在后面再谈,在本文里你需要明白的是心能转境,修行必须修心。
二、修心要修什么心?
在“宇宙生命层次概况表”中,已经明确了各道的心理成因。我们修行的目的是要出离六道,了脱生死,成佛得道。那么,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六道的心理成因。六道分别为“三恶道”和“三善道”。由此可以分析出“善恶”二字是六道的基本特征。继而分析“善恶”二字又是怎么来的?宇宙本性是如如不动、无作无为的,因此,宇宙本性中没有善恶之分别。善恶是由人的分别心造出来的。
几乎所有的修行人都是在修一个“善”字,但修行人恰恰又被这个“善”字所障碍,难出六道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从阴阳根本律的角度来分析,善与恶是一对阴阳,是互为存在的,是一不是二。只要你心里还执着一个善,另一面又必然造下一堆恶。因此,你的心只要还在善恶之中,你就符合六道的特征,这就是你多生多劫修不出六道的根本原因。其实,古人所讲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并非“善恶”之善,此“善”是指宇宙本性,“人之初”是指刚有人类之时,人的心很单纯,离道(性)很近。而后人却把“人之初”误解为刚初生的婴儿,把“性本善”误解为善恶之善。这些都是人们分别心的造作。
因此,善恶都是人的分别心造出来的,宇宙本性里没有善恶、是非、对错、好坏。
例如:辣椒的本身不分好与不好,爱吃辣椒的人就说它好,不爱吃辣椒的人就说它不好;大家都爱闻香味,不爱闻臭味,但是臭豆腐、臭干子都非常臭,爱吃的人就吃着很香。
由此可见,万事万物的本性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好坏是由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分别出来的。而且是越急于需求的越认为好。因此,由于人们多生多劫养成了分别心的习气,对一切事物都要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分别和捡择。这种念念都要分别、取舍的习气,在人们的第六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定式思维,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所知障,如同烙印一样,并牢牢地输入在第八识的程序库里。既然已形成了习气,才会使这种违背宇宙本性的分别心习以为常,难以察觉。因此,分别心是人们最难改变的习气。
正是因为念念分别的习气,才使你难离六道的束缚。为什么?修行人应该都知道,宇宙中的生命由圣入凡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由凡入圣应该是逆炼归元:万物归三,三归二,二还一,一还道。根据此理形成的程序,我们分析一下形成六道的分别心在哪个层次上。显然,只要还有分别,你的层次就还在二、三、万物的层次中。六道里还分别有善恶、是非、对错、好坏,正是在二、三、万物的层次里。你只要还有分别善恶之心,怎能不在六道里轮回呢?分别心离“一”尚远,离道还有十万八千里,又怎能成佛得道呢?
因此,你要想出离六道,首先要断掉分别心。不要遇事总爱分别个好坏、是非、对错,随缘做事而不要执着修善。许多修行人,生生世世都在修善,但又被“执着”二字束缚在六道之中,还一直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当你随缘做事而又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你的心自然从枝稍末节的万事万物上逆反归元,从万物、三、二归还到一。此时菩萨的慈悲心,佛道的清静、平等心才能油然而生。
但是,佛为什么又教导众生“诸恶莫做,诸善奉行”呢?佛并没有说错,这话是针对六道众生所言。因为六道之内的众生都有贪、瞋 、痴三恶道的习气,要改掉这些习气,就要“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这样才能断掉三恶道之因。诸善奉行是在修三善道之因,而只有达到了三善道的标准,才有资格向更高的台阶迈进。因此“诸恶莫做,诸善奉行”是六道众生修行中必须经过的台阶。对于那些已经出离六道的罗汉、辟支佛、菩萨来说,此处的“善”字又非彼“善”的涵义。这时的“善”是指符合宇宙本性的为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而此处我讲的不要分别善恶,是指虽随缘修善,但又不动念,不执着。如果执着修善,则同时又在造恶,不正是在造六道之因吗?。然而要想出离六道,必须断掉善恶,是非、好坏的分别之心。修行人万不可偏解、误解,以免给自己修行造成障碍。
在本文中,要使你真正明白三个问题。一是修行主要是修自己的心。二是修什么心?要断分别心,修清静平等心。三是要明白修善是修行某一阶段的法船,而不是目的,不可执着在法船上。只有心里无善无恶之时,才是真正放下了善恶之分别,才能断掉善恶之业,回归于道。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真空妙有一、宇宙的本性及真相
千百劫以来,修行人都在寻找真理,探求宇宙真相。佛家讲“见性成佛”。性又是什么?没有人能够真正说清楚,而且越说得多,比喻、描述得越详细,反而离它越远。只有真正明心见性的人才能证悟到它的存在。
性有许多代名词,如:真我、本来面目、道、真如、本性、实相般若、菩提、如来、如来藏、法身、涅槃等。纵然用上百个代名词来表达也不够准确,只能说接近它,相似它。正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宇宙的本性只是一种存在,虽存在,但又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万事万物中都有它的存在。但你看到或感知到的只是万事万物的表相,你却感知不到,更看不到性的存在。说它是空无,它连空无也无,故谓之“真空”。一个连空无也无的“东西”(它什么东西也不是,此处只是方便讲),当然没有分别,清净无念,无作无为,只是如如不动。
佛以及古大德们,为了度化众生,引导众生去接近本性,因此,劝众生不要分别,不起心动念,无为,修定等等,都是在让你靠近它。为此,还让你破除障碍,万缘放下。但是,众生由于不明白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有,是可以得到,可以占为已有的东西。因此又怎能真正放下呢?
宇宙的本性虽是真空,但又能无中生有,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宇宙空性中变现出来的。性虽真空,但性又表现出无限的作用。它是通过变现出来的万事万物,来显现它无穷无限的作用。这个万事万物表现出来的作用既是“妙有”。性在万事万物中,因此,万事万物的作用都是性的作用,也只有通过作用才能显现出性的存在。
真空的本性中能显现无限的事物,无限的事物又在永不停息地无限的变化,从而显现无限的作用。难道这还不够“妙”吗?仔细悟来,真是妙不可言。故谓之“真空妙有”。
万事万物虽能显现无穷无限的作用,但它是真空本性中变现出来的一种假相。看上去似是实有,但由于它都是从真空本性中变现出来的,俗话说“本性难移”,为何难移?因为“性”与“相”本来就是一不是二,是不可分割的。万事万物既然都内涵着真空的本性,因此,万事万物也是真空。真空也是万物。这就是佛法所谓的“不二法门”。
正是由于万事万物都是真空的显相,真空的本性决定了万事万物实不可得的特性。人们只能用万事万物的各种作用,但实际却得不到它。这正是佛在经里告诉我们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真言。佛用最简捷的八个字道破了万事万物的真相。又用“真空妙有”四个字道破了整个宇宙的真相,又用“不二法门”道破了本性真空与万物妙有之间的关系。
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虽然在经里明确地告诉众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众生还是疑而不信,半信半疑。原因还是不明道理,只知表相。
由于人类是三维层次的生命,认识和感知一切事物,都是用三维层次的眼、耳、鼻、舌、身去感触。而眼、耳、鼻、舌、身只能感触到事物的表相及现在,而看不见内在的空间和时间。人们的肉眼只能看见现在这一秒钟的事物,而前一秒钟和后一秒的事物都看不见,过去和未来更看不见。因而只知事物现在的表相,而每个事物都是有时间和空间的。时间和空间又是永不停息地在变化,这些变化过程是肉眼所不能及的。因此,只看事物表相而不知本性,只知表相似有而不知本性是空。所以,生生世世迷惑颠倒,本末倒置,才生出了无尽的烦恼。
为什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由以下三个原理可以证实:
1、万事万物皆是缘聚缘散
万事万物既然都是宇宙真空本性中变现出来的,因此,它本无自性,因缘而生,缘散而灭。例如:种子,只是人给它定的假名而已,只有能发芽生长的,才能称其为种子。但它自己是不会发芽的,要想发芽,必须有土壤(地)、水、温度(火)、空气(风)以及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缘。没有这些因缘的聚合,它不会发芽,也就不能称其为种子。因此,种子只是一种没有自我的假名。
又如:火,也要有四大之缘组成。火不能凭空而生,需有地,木生火,木、油、气可燃,都源于地;木、油、气中都有湿度为水;生火的木、油等物也需有一定的温度,结冻成冰是点不着的;生火需要有空气,无氧不能燃,这就是风。同时也要有时间、空间等因缘。离开这些缘,也无火可言,无火可见。
又如:风,也是凭借各种缘的聚合才能体现出来。通过观察到水被吹动的波浪,树木、物体的摆动,飞沙走石的流动,这都属于地缘;风中有湿度属于水缘,风中有凉热的温度属于火缘;风本身既是空气的流动。再加上时间、空间,才能体现风的存在。
前面三个实例证实了万物由缘而生,对于万事也是如此。例如,“讲课”是事,要有授课老师,听课的学生、场地、设备、讲义、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缘组成,才能称其为讲课,否则就不存在“讲课”这件事。
由此可见,万事万物之名都勉强其名,实无自我和自性。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实物,全是因缘而生,离缘而灭,无缘而不存在的事物。因此谓之:“名可名,非常名”。从以上几个举例展开,你可以对万事万物进行分析,无一不是缘聚缘散,均无自我。而人们认为它有自我,这就是“我执“,是追求万事万物和贪心的起源。
2、万事万物永不停息地变化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没有一样是固定不变的。你说是它,它又已经变得不是原来的它了。虽然不停地在变化,但由于肉眼观察不到细微的运动和变化过程,看上去似乎没变。例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但他的肌肉、内脏、呼吸、细胞等一切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随着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及整个宇宙的时空在运动变化。
只要随时在变化的事物,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种瞬间之相,这种瞬间之相是无法留住的,过去就过去了。人们只能在录像、录音中回忆过去,而不能真实地留住它。只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才是真的,但宇宙间只有本性是如如不动的,是永恒不变的。它变现出来的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固定不变的。
例如:一粒树种,它的变化过程是:芽、苗、小树、大树、原木、方木、木板、新桌子、旧桌子、糟木、灰、土。又如:你今年如果是50岁,你曾经有过20岁、30岁、40岁,但是,那时的你如今又在哪里?留住了吗?等到老时,如今的你又在何处?今生你是谁?前世谁是你?来世你又是谁呢?不仅长远的相无可保留,即使是当天的相也无法留住。一天中的你至少也要有几万个动作,哪一个动作之相又留住了呢?
你所看到的各种相都如同在演戏,你自己也要在这台戏中扮演各种角色,戏散之后空空如也。如同你看电视,里面演得红红火火,电视机一关,什么也没有。人生也正是一台戏,每一个人都是戏中的演员,戏中的妻儿母女都是扮演的假相而已,过后什么也没留住,所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3、万事万物实不可得
根据前面所谓“缘聚缘散”和“不停变化”这两条原理,决定了万事万物实不可得的原理和真相。万事万物虽是一种存在,而它们的存在,只是在自然地表现各自不同的作用。人们只能用万事万物的作用,但又不可能得到它。即使你错误地认为你得到了它,也只是在欺骗自己的心,你得到的只是一种心理欲望的满足。然而连这种心理欲望的满足也是虚假的。你的心理欲望和满足也是缘生缘灭的,也是每时每刻在变化的。例如:当你饮食之时,所谓的色、香、味只是暂时地骗一骗你自己的舌头、鼻子、眼睛而已,刚咽下去,这些色、香、味的感受就都消失了。因此,所谓的欲望满足也是虚空假相而已,实不可得。
人们总想得到和占有更多的东西,但是却不明白,不仅你想得到的万事万物这些客体是一种假相,实不可得,就连你这个想得的主体也是一种假相。你这个所谓的主体能保持不变吗?能永远留住世间吗?显然不能。你的肉体也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缘组合而成,也是一种虚名假象。那么,连你自己的肉体都在不停地变化而不能保持,更不可能得到永不停息变化着的万事万物,因此,万事万物实不可得。
三、宇宙真相的启示
前面我们浅谈了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这些真相为我们提示了什么呢?
1、宇宙的本性是真空,是清静、无为、如如不动的,空的就连“空无”二字也不能确切地描述它。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它变现出来的。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在不停地变化,而本性却永恒不变。宇宙及万事万物是相,而本性是体。体和相是一不是二,相中有体,体既是空,故相也是虚空假相。体是永恒不变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体是真空,相是妙有。万事万物从表相上看,它的变化过程似乎有生灭、垢净和增减,但由于本体的如如不动,没有生灭,决定了万事万物这个相也没有生灭。而人们肉眼看见的生灭,只是一个蛹动阶段和某一变化过程,如同水面的层层波浪,当波浪起伏时,水生了吗?当波浪平息时,水死了吗?它既没有生,也没有死,因为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这就是真空和妙有的关系。
2、如果真正明白了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明白了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实不可得,但它又有无穷的妙用。这种妙用仅仅是各种不同的作用,而非可得的实体。那么,我们再面对世间的一切事物时,就不会再去为了得到某些物质和利益而动念追求。心不动念,心静神安,无忧无虑,无求无欲无烦恼,是何等的快乐。
但是,佛法并不是消极的,虽不动念追求,但又随缘起用万事万物的作用。如果执着空,不去起用它们的作用,则自堵其路,受到空的束缚和障碍,而难以生活和生存。如果执着有,则动念外求,心神不安。贪无止境的欲望会使你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生活得又苦又累,如同一生泡在苦海里难以解脱。
如能把握好真空妙有的宇宙真相,在遇到任何事物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不再分别和执着事物,不再追求利益和结果。心里很明白,我只是在用它的作用,而不想得到它。心里没有分别,没有取舍,没有欲望,没有得失,没有成败,那么,无论得失、成败,对你来说都是通达的,都是清静平等的。这就是一法不见,一无所求,而又达到一法不舍。这种生活境界是何等的大超脱,大自在。不是极乐,又是何处?
因此,觉者为佛,迷者凡夫。觉者当下就是极乐,迷者当下既是苦海,关键在于对宇宙真相的认识。                                          照见五蕴皆空观世音菩萨为我们留下的《心经》,后来又经过释迦牟尼佛的印证,流传下来。《心经》仅260个字,却与《大般若经》600卷其意相同。文字精美,涵义深奥,揭示了宇宙真相,大道之理致精致简。
我们修行人生生世世地精进修行,就是为了求解脱。解脱什么?解脱苦难。苦难由何而生?自心而生。为何自己给自己造苦难?只有迷惑颠倒的人才会如此。被何所迷?被五蕴所障。如能照破五蕴,云散日出,心不再迷,不再造苦,何苦之有?则能度一切苦厄,无苦则极乐。因此,“照见五蕴皆空”是《心经》的核心。
一、何为五蕴?
五蕴又称五阴,蕴是积聚之意,是指五种妄想聚积不散,象阴云一样遮住了我们智慧的光明,使我们本来具有的真智慧不能显现,不能发挥作用。五蕴为“色、受、想、行、识”。
1、色,是指一切有形有相的阳性物质和一切无形无相的阴性物质,以及人们对事物认识产生的各种法,都统称谓“色”。
2、受,是指人们的眼、耳、鼻、舌、身对万事万物接触后的感受。由于每个人多生多劫以来,对各种事物认识不同,养成的习气不同,因此,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程度的感受。人们把感受分别为苦受、乐受、舍受三种。
人们对某一事物感受后认为是一种享乐,这既是乐受。如果感受后认为是一种痛苦,既是苦受。如果认为无所谓苦乐,则称谓舍受。
例如:爱吃辣椒的人,吃辣椒就是乐受;不爱吃辣椒的人,如果到了四川,样样菜都是辣的,他就认为是苦受。吃辣椒既不认为是享受,也不认为是受罪的人,属于舍受。
又如:喜爱运动锻炼身体的人,就认为运动锻炼是一种享受,不爱锻炼的人,就认为是一种吃苦受累。婴儿刚刚出生时,为什么都只哭不笑?人们都不知其中的奥秘。婴儿当时不会说话,长到会说话时又早已忘了。其实,这就是受。婴儿刚刚离开母体,皮肤突然接触空气,还未适应,会有一种剥皮似的痛疼感。因此,婴儿此时是因皮肤痛疼而哭。但是,这时的婴儿心理并不会分别,却不认为这是苦受。因此,他们此时的哭,只是对皮肤疼痛的一种自然反应。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的本身是没有好坏、苦乐的,而苦受和乐受完全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欲望、习气,由分别心里生出来的。
3、想,由于人们分别出苦受和乐受之后,就产生了享乐离苦的欲望,总想少吃苦,多享乐。就这样不断地产生了想。由于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因此,人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想,而且已经形成了习气,使大脑永不停息地想下去,甚至夜里睡觉作梦也在想。
4、行,只有想是办不成事的。办事也须阴阳互根,必须把想的事借助于行动来完成。就产生了争取乐受,避开苦受的各种行为。
5、识,在色、受、想、行的过程中,人们的大脑思维对事物产生了一定的认识和经验,从而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概念和习气。这就是所谓的“识”。例如,最初时,人们看到树上掉下的苹果(色),先尝一尝,感觉红苹果很好吃(乐受);尝了尝又小又青的苹果,感觉有些酸涩不好吃(苦受);想上树多摘一些苹果来吃(想);然后就上树摘苹果(行),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人们对苹果产生了“苹果能吃”的认识和概念,并产生了“长熟的苹果好吃,没长熟的苹果不好吃”的经验,最后形成了识。
二、五蕴使人们产生错觉
由于人们受五官三维的限制,在人们眼里所看到的万事万物这个“色”,认为是实有的,可以得到的,并可以享受的。因此,产生了后面的受、想、行、识都是一种错觉。
前面在“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中,已经道明了,万事万物(色)的本性是空,你只能用它表现出来的作用,但得不到它。但由于人们只看到事物的表相,而不知道它的本性,把缘聚缘散、实不可得的事物,误认为是实有可得的。由此产生的受、想、行、识,都是在追求那些实不可得的东西。无止境的欲望使人们贪心越来越大。当他认为,别人在阻碍他得到那些更大利益的时候,开始憎恨别人。当看到别人所得的利益比自己多时,就开始嫉妒别人,一系列的瞋恚心由此而生。贪、瞋之心又是由于不明白宇宙真相,迷惑颠倒的愚痴心造成的。而贪、瞋、痴的心理,又使你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烦恼。因此,这一切烦恼之苦,都是由于五蕴的错觉。只看到事物的表相,并去追求表相,反而障盖了事物的真相和本性。由于这种错觉是长期的,多生多劫以来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概念和习气。因此,人们生生世世一直在这种错误认识中循环,才导致了生生世世在六道里轮回的结果。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了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实不可得,就应该明白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既然色即是空,受、想、行、识都是对色而生,那么,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当然也是空。
三、“受”也实不可得
虽然在前文中道明了“色即是空”的原理,但是,人们还是难以理解。原因在于人们对各种事物都有亲身感受,认为这些感受是实实在在的,并不是空的,实际上这还是人们执于表相的一种错觉。
万事万物虽本性是空,但又显现各种不同的作用,而人们所感受到的也正是它的作用。这种作用也只是一种表相的存在,但是,哪样作用你又可以永远留住它呢?例如:当你吃苹果时,那种香甜的滋味只是在欺骗一下自己的舌头;又大又红的形状和颜色只是在欺骗你的眼睛;“好吃的苹果”这句话只是在欺骗你的耳朵;苹果的香味只是在欺骗你的鼻子。当你这一口苹果咽下去后,这一切色、声、香、味、触都荡然无存,什么也没留住,你在欺骗自己眼耳鼻舌身的同时,只是得到一种心理欲望的“满足”。但是这种心理欲望真的得到满足了吗?你可能会说:“满足了”,既然满足了,你为什么还有欲望?为什么欲望越来越大?说明并没有满足,就连这种暂时的心理满足也是一种虚空假相,在欺骗自己的心而已。
例如:狗啃骨头,骨头上一点肉也没有,狗却啃得津津有味,欺骗狗的只是骨头上的肉味。狗啃了半天,其实什么也没得到,只是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被欺骗的满足。
人也是如此,穷人每顿吃一碗饭,百万富翁也只能吃一碗,让他吃三碗,肚子受不了。可能认为比穷人吃得营养好一些,那只是食物的表相。骗了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及心理而已。反而可能会得更多的病。牛、羊、鹿、马吃的是草,不是长的比人还壮吗?也并未缺什么营养。每个人一生应吃的食物,以及应花的钱都是定数,吃得好,吃得多反而减少寿命。穷人夜里睡一张床,百万富翁也只能睡一张床,让他八张床轮换睡他受不了。你认为比穷人享受了,享受的结果保留住了吗?其结果仍然是实不可得。享受只能使人心理上增添欲望,堕落腐化,来世生命层次向下旋。你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呢?只是在满足自己心理的占有欲,填补自己欲无止境的空虚。
人们把病和死都分别为最大的苦受,最害怕的就是病和死。其实,这也是你被五蕴错觉形成的一种假相所障。认为病和死是真的,不知道这种感受也是空,只是自己心理的一种分别而已,是你的分别心把病和死判定为一种苦受,因此才产生心理恐惧。
例如,爱好登山运动的人,在高山上又滑又冷,空气稀薄,又困又累,腰酸腿痛,还会冻伤或有生命危险。但他们却认为登山是一种乐受,而不是苦受。有些人虽不登山,但稍有腰酸腿疼就觉得苦不堪言,难以忍受。
其实,有病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有它特定的作用。是在提醒你,应该注意些自己的心理或行为,也许是提醒你该锻炼或休息了,或者提醒你该修行了。许多修炼者,不都是因为有病才被迫走上修行之路吗?那些养尊处优的享受者是很难走上修炼之路的,除非他是佛菩萨再来。
每个人都经历过病的折磨,但有些人却毫不在乎,不放在心上,病痛反而减轻。有些人非常害怕,心理压力很大,反而将小病养成了大病,加重了病情。这个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自己的心,心若有受则苦,心若不受则无苦。《三国演义》中关公刮骨疗毒,刮骨声噌噌作响,血流成盆,关公难道不痛吗?首先,他为了疗伤,心理不认为是苦,心有所不受,没有分别苦的概念。第二,他在下棋,运用了精神转移法,思想不去接受刀刮臂膀的痛疼。由此说明,心不分别苦乐,心无所受,则受而不受。病痛也只是一种暂时的假相,在你无病之前是不痛的,病好之后也是不痛的,病痛只是生理变化的一个过程而已,它不是永久保持的,因此,它也是一种虚空假相。
当一些大因果现前的时候,往往也以病痛表现出来。如果你能悟透“受”也是空,则会以另一种心理对待病痛。
一是明白病痛是一种生理的自然现象,任何阳性物体都跳不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因此,有病有痛是很正常的。真能如此想,病痛对你来说,已经减轻了一半。
二是明白病痛是因果现前,自己过去欠了债,如今该随缘还债。晚还不如早还,有何不好?过去欠债时就高兴,现在还债就烦恼,不是平常心,更不是平等心。应该发自内心地忏悔自己的过错。只有切身体会过去给别人造得如此之苦,才能升起慈悲心和平等心。同时又消除了自己过去的一个业障,无债一身轻,有何不好?心理果能如此转化,病痛也必能转化,这就又减轻了一大半。
三是,如能从根本上悟道,一切色受都是空相,无苦无乐,心无所受,何苦之有?佛菩萨也有过去的因果,他们也并非不落因果。但由于他们是觉悟者,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无苦乐之分别,虽落因果,但不昧因果。心无所受则无恐惧。无恐惧则度一切苦厄。这就是一种大超脱、大自在的心理境界。
人们对于死的恐惧是最大的,人们最怕的就是死。正是因为平时执着“有”,总是想贪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得到更多的爱情和物质享受等。认为人一死,一切都结束了,一切皆空,什么都没有了。有一种无限的失落感,这是人们恐惧死的第一种原因。
第二种原因是人死之后,灵魂离开肉体,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不着边际地飘荡,如同大海上飘浮的一粒海藻,身不由已地长期飘流,没有着落,总想抓点什么东西使自己停下来,但又很难遇上有缘的东西。这种过程非常恐惧,并深深地输在了自己的第八识中。正是由于身不由已的飘荡过程,使人产生难以忍受的恐惧,因此,人刚一出生时,手里总想抓点什么东西,而且不愿撒手。
其实,死只是生命变化过程中的一个表相。如水的一个波纹,浪的一次起伏而已。波纹、旋涡、大浪、平静都依然是水的本质。只是这种蛹动起伏的表相,使你错误地认为水是水,波浪是波浪。一次波浪的起伏过去后,波浪死了吗?它还是水的本质,水的特性。
人和万事万物都涵有宇宙本性,宇宙是无限的,不生不灭的,人和万事万物也是不生不灭的。你肉眼看到的生死,只是生命的某一次转化过程,如同一次波浪的起伏。小草冬天枯萎了,从表相上看似死了,第二年春风吹又生。一粒麦种长出麦苗后,麦种似乎是死了,到了夏天又结出麦穗,一棵麦穗又结出60粒麦籽。它也永远不会死,只是一次转化过程而已。人的肉体只是房子,并非真我,表相死的时候,只是房子旧了,主人再换一套房子而已。主人不生不灭,肉体化成灰仍然是基本粒子的组合,肉体和灰土都是基本粒子,只是变化了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科学也证实了物质不灭定律。
人为什么认为自己有生死?还是肉眼所障,肉眼只能看到今生,看不见过去和未来。在大脑里反复输入了这种错误的信息和程序。因此,人们最恐惧死的来临。大多数修行人都相信有六道轮回,但只是一种迷信。如果你真正相信有六道轮回,只有在悟透不生不灭之后才是真信。真正悟透不生不灭的人是不会怕死的,是无所畏惧的,你如果还怕苦怕死,说明你还没有开悟。
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里轮回,如果你只有一生就死了,那么在六道里一直轮回的又是谁呢?你曾多生多劫在地狱里,经历过下油锅、锯分身、割舌、挖眼等酷刑,你死了吗?你曾多世在畜牲道里,惊恐万状地被人和其它动物捕杀,你死了吗?你如果死了,今天的你又是谁呢?怕死的只是你的头脑,只是你五官反映给头脑的错觉,真我从来不怕死,从来就没有生死。因此,生是你的心理在生,死也是你的头脑心理在死,本我是永远不生不灭的。
人们认为有生有灭,是你自己的错觉形成的一种所知障,正是这种畏惧死的障碍,束缚你不能靠近真我。因此,必须超越你头脑思维中种种原定的概念。空掉你的头脑,道才能出现。否则道也被你那复杂的头脑给遮蔽了,被你那不停的错误思维给障盖了。
佛菩萨们就是证到了不生不灭,因此,他们敢于倒驾慈航,又回到六道里来渡化众生。证道以后,无论去哪一道都如同旅游一样,在哪一道里都不着相,都无所住。这就是灵的状态,这就是超越十法界。超越者已无界可言,心中无界,又有何界所障?
这就是从心理上,对病和死等等一切受与不受的觉悟,如果你有所受,就产生恐惧,如果不受,则是大超脱、大自在。这种解脱和超越,其根本是你心的解脱和超越。
四、如何照见五蕴皆空?
前面阐述了色、受是空的道理,但要想明白并非易事,必须亲自照见。
何谓“照见”?并不是我们五官及肉眼的观察所见,也不是大脑思维的想象。相反,真正的照见,首先要关闭五官和大脑的思维。因为五官和大脑的思维正是障碍你真智慧显现的五蕴。“照”,是以无上般若智慧所观照,是指真智慧的显现。“见”,是以无上般若智慧灵悟和证悟到宇宙真相,证悟到五蕴皆空。因为宇宙的本性是空,五蕴也是本性显现出来的作用,因此,五蕴也是空。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五蕴只是一种作用,也不分好坏。只是你在悟道过程中应当先关掉五蕴,启用真智慧,才能入道。如果是平时做事,还必须运用五蕴的作用,离开它还不行。但是,要想靠近道,必须先关闭它,才能使真智慧显现,只有真智慧才认识道。
何谓空?众生对空有各种理解,大致分为以下五种:
1、顽虚空:就是我们平常人所谈的有、无之空。东西得到了就是有,没得到就是空。这个空是相对有之空。
2、断灭空:有些初修行之人对佛法的误解。以为佛法是消极的,要想修行,就是把一切东西都空掉,把“放下万缘”,错误地理解为“空掉一切东西,什么都不要,什么事也不做”。这是未开悟者和世上某些人的一种偏解。他们认为,人活时还是有的,人一死什么都没有了,白忙一场。所以活着也不用追求了。是一种对物质的所谓空。
3、析法真空:是小乘罗汉所修。就是把万事万物分析到最后,全没有了,空了。这种认识虽然也悟到了空,但又属于偏空,不能起任何妙用。认为色是色,空是空,色和空是二不是一。
4、体法真空:是大乘初门菩萨所修。他们虽然知道当体即空,但却不知色相本身就是本性的显现。把性、相分离了,所以仍是偏于空的一边。
5、妙有真空:是大乘佛法所主张的。虽然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实不可得,但妙用无穷。故曰“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妙有非有,真空非空,谓之妙有真空”。彻悟到本性的“体”与万物的“相”是一不是二。万事万物的相正因为内涵着真空本体,故实不可得。而真空之体正是通过万事万物的作用,才证实有真空本性的存在。见性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作用上见。既然有作用,当然是有相,有相才能用,所以体不离相。相体如水和波的关系,水就是波,波就是水,是一不是二。所谓妙有,就不是实有,因为它的本性是真空,妙有只是本性中显现、变化出来的无穷作用。
《金刚经》中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说,我们无论见到任何事物之相,心理很明白这些相都是假相,而显现这些相的本性是真空,这个真空才是真实不虚,永恒不变的。只有透过事物表相,照见里面的本性才是见性,才是见如来。所谓见如来,并不是见到身外和万事万物之外的某尊有形有相的佛,而是见到我们的真我本性,即宇宙和万事万物的本性。佛曾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这里所说的“我”,既是本性。                                          悟   道“道”是什么?是无数修行人生生世世都难以靠近的那个本我。修行人都在修道,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道不是修出来的,它原本就是现成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宇宙的本性在你体内丝毫不少一点。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所谓的努力修行,只是针对你的大脑而已。因为你头脑里的障碍太多了,多如恒河沙,障碍着你不认识道。当你头脑转变后,道也就自然显现了。因为道本来就在万事万物之中。
仔细分析千门万法,都是在让你放下再放下,清静再清静。所谓的努力和修行都是针对放下和清静所设计的。这是进入道之前的那段距离,需要努力去修。一旦你进入了道,你才知道,道不需要修,它本来就无处不在。道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你不可能见到它,也不可能找到它。它在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皆是它的自然流露。它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但又能通过万事万物显现出它无穷的妙用。万事万物无处不在,真我本性也无处不在。山河大地,动潜飞植都是真我如来。虽不可见,但又无处不见。
你的肉体不是真我,思想也不是真我。许多修行人认为灵魂是真我。其实,灵魂还不是真我。灵魂还是针对肉体这层外壳而言,是这个肉体的灵魂。肉体与灵体都是物质的,只是一阳一阴,阴阳互存而已。灵魂出壳与悟道解脱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平常人所讲的灵魂出壳,是你的潜意识这个“识神”出去玩一玩而已,它根本不能超越三界。只有悟道之后,找到了你那个真我,才能超越三界,得到彻底解脱。道无处不在,当然不存在三界之界。道无我无他,无我又如何生?无生又如何有灭?因此,道本身就不生不灭,本身就是最彻底的解脱。因此,你只有进入道里,你才能证悟到不生不灭的彻底解脱。
但是,无论你用多丰富的语言来描述道,来形容本来面目,都无法准确和贴切。我们要想接近它,只有通过它表现出来的特性为标准,通过修行改变自己。与道达成同一频率,才能进入道。道最明显的特性就是清静无为、平等无分别、无我无他、如如不动。
悟道如同品茶,别人品茶(开悟)后,无论怎样给你描述,你还是不知道此茶(悟道)是什么滋味。只有亲自去品茶(证悟)。当你品过(开悟)之后,第三者依然不知道茶的滋味,也必须亲自去证。
如何才能进入道呢?有人认为应该多学知识,多看经书,但是书本和知识都不可能让你进入道,只能在某个阶段引导你如何走路,指导你走哪条路可以接近道。道不是来自于外面的知识,因为知识来自于头脑的思维,是“识”而非“智”。道不是靠思维进入的,你脑子越复杂,想得越多,反而离道越远。六祖慧能不识一字,未看一经,却能悟道和讲经,是清静心中的自然流露。只有当你彻底空掉你的头脑,进入一种清静无为的入定状态时,你才能进入道。此时你才发现道本来就是现成的,只是自己一直都在玩头脑游戏,总在向外求,向知识里面找。被自己所知道的那点可怜的知识,一直障碍在门外了,这就是所知障。
古大德说:“悟道不难,唯嫌捡择”。“捡择”就是分别和取舍,有了分别心才会去捡择,道是平等无分别的。心里有二、三,才会去捡择,回到“一”就不会再有什么分别和捡择,因为“一”已经接近了道。道如同一面镜子,无论什么事物照在镜子里,原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镜子不会分别这个事物好坏、丑美、善恶。人不仅有分别,而且样样事物都要分别个好坏、是非。如果你能回光返照,留心察觉自己刚才起动的每一个念头,你才能觉知自己念念都是分别。这是多生多劫养成的最大习气。因此,要想接近道,首先要断掉分别的习气,因为道是没有分别的。
古大德说:“成佛不难,放下既是”。但是,人却有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亲情,放不下钱财名利,放不下所执着的一切。而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因此,最大的放不下就是“我执”。一切都是我想得到的,我不愿失去这些可以使我享受的即得利益。而且我执较重的人最爱显示自己,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因此,悟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我执。道的特性是无我、无他,也正是佛家所说的“无我相、无佛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只要心里还有我,还不能达到忘我、无我的心境,围绕着我的一切都不可能放下。
笔者在一次闭关中曾与各种物体对话,从中证到了“万物皆有佛性。首先我进入了暖水瓶的思惟,暖水瓶说:“我没有思惟”。我说:“不对,你这句话就是思惟”。暖水瓶说:“我的思惟非常低级,我们只有从属性,而没有主动性”;第二个又进入了水的思惟,水说:“我没有思惟,我一切都是服务众生”;第三个又进入了一块砖的思惟,砖说:“我也没有思惟,无论把我放在任何地方都一样”;第四个又进入了太阳的思惟,太阳说:“我也没有思惟,我一切都是按照规律运行”。这四种物体的共同点都是没有自我,一切都是恒顺众生。这就是佛性,因此说万事万物皆有佛性。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净,有我就是在执着个性,有我就失去了整体性,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进入道。
第二个最难放下的是“我见”。 我见就是执着自己的见解,一切都认为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见解不对,总不愿恒顺众生,还是在处处突出自我的个性,当别人的见解与自己不同时,就生气烦恼,并与别人发生矛盾和纷争。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对我见越执着的人反而离道越远,这就是个性。个性越强反而离整体性越远,宇宙是一个整体,因此,越执着我见离道越远。
道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万事万物虽然都是它的显现,但它却无念。这一切显现都是自然的缘聚缘散。绝非道的有意安排,也不是佛和上帝的造就。有些人或一些宗教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佛或上帝安排的,其实你想错了,佛和上帝是清静无为的,他们绝不会活的那么累。但是,人的习气却总爱琢磨事,琢磨人,脑子不能有一点空闲,闲一会儿就觉得无聊和寂寞,总想表现自己,显示自我的个性,发表自我的见解,总要千方百计想出点事来填补无聊和空虚。这就使人们多生多劫以来养成了攀缘、动念的习气。这种习气使你的心从没有清静过,心总往外驰,心驰则神往。
古人造字非常合道,“心”是三点魂,外加一把钩。古人知道人有三魂,其中在外面的一点是“光魂”,光魂在天不在身,因为它特别亮,人体色身难以承受,当人投胎转世时,它只能留在外面。外面的另一点是“阴魂”,由于众生妄念外散,神魂常在外面,为财色名利终生奔波不息,因此,阴魂也在外不在身。中间一点谓“色魂”,由于此魂投胎后被肉体所困,一把钩代表肉体色身。人在受孕刚刚成胎直到出生前,都是这种弯曲身体的形状。此身像一把钩钩住色魂,直到死亡的时候,色魂才离开肉体。可见人的心时刻不停地被外界事物所诱惑,为外界事物所奔波,虽有三魂,却有两魂在外。这些都是古人用天眼所看到的,“心”字如此构造确有其理,绝非胡随意编造。
如果我们能把这颗好动的心停息下来,把自己的思想彻底空掉,使它常处于清静无为之中,你就接近了道。但是,人们却爱自寻烦恼,不停地在制造妄念。以至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许多修行人甚至想静也静不下来,大脑形成的惯性,自动地、不停地在想,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即使睡着了,做梦还是在不停地想。人体95%的能量都是胡思乱想消耗出去的。因此,所有的法门,包括念经、念佛、念咒、打坐、结印、修定、戒律、节食、辟谷、不倒单等,都是在帮你把繁杂的思想停下来,使你的心清静无为。
有些人总爱攀缘,攀缘本身就是分别心,分别出有好有坏,你才会去攀缘。攀缘使你攀附两边,远离中道,产生“爱见”烦恼。“爱”烦恼是思惑,“见”烦恼是见解上的迷惑。有“见思惑”二障就不能出离六道,不能了脱生死。因此佛说:攀缘心是生死的根本。如何辨别攀缘心呢?可从怨亲的分别上看,放不下对亲属、亲朋、情侣的执着过爱,放不下对怨家对头的记恨,总是挂在心上。经常想过去的事,以后的事,未发生的事,与自己无关的事,担心儿孙将来的事,甚至找别人算卦,看命问吉凶等等,都属于攀缘。甚至做好事,度人也在执着攀缘,不知另一面却是在造恶。道是清静无为的,攀缘则是有为,有为就是在造业,造下业因,将来必因缘而生。因此,只要还存有攀缘之心,就背离了道,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所谓佛法无边,即不落两边之意。而凡夫都是在执着两边,不合中道。只有随缘做事,而又不思善恶,不计得失,不求结果,不为回报,虽也做事,但清静无为,合道而行。
道如如不动,修行的千门万法,其共同点都是在修一个“定”字。修定就是靠近那个如如不动的道。修定的关键仍在于心,当遇到外缘时,正是考验你是否见境动心,是否心随境转。如能把握随缘不变,这就是定力,定力就能使境随心转。当你清静无为时,你就接近了道。当你静极生定时,你就能进入道。当你定中生慧时,你才能真正悟道。当你能把智慧灵活变通地运用在实践中时,你才是真正地证道。这就是悟道的程序和过程。当你的心真正达到清静无为,如如不动时,你就是法身佛;当你的心真正达到平等无分别时,你就是报身佛;当你的心平等到万事万物无差别时,你就是化身佛。                                              立平等心人们生生世世起心动念都在分别,形成了最严重的习气。而且在未开悟之前很难察觉,即使常看经书佛法的人,虽然经论的字里行间,常提示我们断分别心,但依然与自己的分别心难以对照,遇事依旧分别,不知在心理行为上如何修正自己的分别心。
不破不立,正是由于人们习惯于用分别心来看待事物,因此,平等心就难以确立。而佛性是清静平等的。你要想证得佛果,必须破分别心,立平等心。下面以一些生活、修行中的实例,来帮助我们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学会如何在实践中断分别心,立平等心。
一、众生平等
众生皆有一定的慈悲心,但大多属于小慈悲,还属于情爱的范畴。比如关心儿女,只能对自己的儿女关爱,但不能关爱所有众生。菩萨是大慈大悲之心,无私情,无狭隘的关爱,他视众生皆如儿女,一视同仁。但是大慈大悲之心是如何产生的呢?是从平等无分别心中自然生出的。佛法常讲“同体大悲”,一般修行人很难真正理解,不悟明同体之理,是绝对不可能生出大悲之心的。
佛菩萨正是悟到了宇宙是一个整体,众生是一个法身。而众生只看到了表相上的个体,而且由我执产生了自私及不平等的心理。在宇宙这个整体中,每一个星球都如同宇宙的一个细胞,每个星系都相当于宇宙的一个脏腑,它们与宇宙同步运行,同呼吸,共命运。具体到众生来说,与宇宙星系的关系同样。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脏腑都相当于众生。根据“生物全息能原理”,一个细胞就可以复制一个你,因此,你身上每一个细胞都是你,而不是有你有他。如果某一些细胞,某个脏腑由于自私,只顾自己个体的利益而去伤害其它细胞、脏腑,受损伤的还是你自己这个整体。因为每一个细胞、脏腑都是相互依存,缘聚缘生的,而相对独立的只是表相。如同车轮的轴、圈、条、内胎、外胎,似乎是独立的,但都是这个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个法身,整体叫人,叫车轮,叫宇宙。
既然宇宙中众生都是一个整体,如同一个人身上的各个细胞,它们必然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无我的状态中无私地为这个整体付出和工作,只有保证这个整体生存的前提下,每一个细胞才能生存下去。无论伤害了哪一个细胞或脏腑,都会使你这个人(整体)感到难受和痛疼,以至毁灭这个整体,难道不是这样吗?一个小小的牙痛或痔疮都足以使你坐卧不安,全身难受。其原因正是由于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又都是这个整体。因此,众生是一个法身,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佛菩萨正是悟透了这一真理,才能使平等心、大慈大悲之心油然而生。这种平等慈悲之心,不是可以学来的,是悟道后真智慧的自然流露。
由于多数人不明此理,只有自私自利的分别心,而没有平等之心。做事只顾自己或小团体利益,而不考虑地球、宇宙是一个整体,才使得这个世界相互欺诈,世风日下,杀盗淫妄,恐怖丛生,战争四起,伤害了多少无辜的众生。
我们地球,在此之前曾经有过七次文明时代。由于人类自私自利,只顾近利而拼命发展,破坏了大气的臭氧层,产生温室效应后,一、二十年之内,造成南北极冰山融化,海水上涨几十米,使大部分陆地淹没,给众生造成灭顶之灾。七次文明时代,都是葬送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如同人的皮肤,如果达到70%以上的皮肤烧伤,人就有生命危险。人类破坏大自然,等于在损伤自己的皮肤。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诺亚方舟,都记载了灭顶之灾后的残景。这些大灾难就是对人类自私、分别、无止境贪欲的警告和惩罚。每当灾难临头之时,伤害的不仅是那些自私作恶的人,所有的众生都在灾难之中,甚至祸害到三禅天的众生。因为众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是众生的共业感招。如今内蒙荒漠引起的沙尘暴,不仅影响到国内许多省市,就连邻土的日本、朝鲜、韩国都受到波及。一个人的死亡,也并不是全身细胞都产生病变,只是由于某个脏腑或器官产生病变,就造成这个整体的死亡。因此,局部既是整体,每个细胞都互为存在,不可分割,充分证实了一个平等的真理——众生是一不是二。
菩萨自己觉悟后为什么要普渡众生,甚至生生世世转世人间为众生说法,正是为了让众生明白宇宙真相,不再造业自损。如能悟透了众生平等之理,你就会以平等心关爱众生,关爱众生生存的这个大环境,不再为自己的私利、近利而损害他人和环境。众生都是“我”身上的细胞。因此,关爱众生就是真正的关爱自我。环境也不是“我”身外之物,它如同“我”的皮肤和血管,同样是整体之我的一部分。因此,保护环境也是在保护自我。我就是众生,众生就是我。这就是无分无别的平等之心。
在我们周围稍一观察就可发现,那些分别心越大的人,个性越强的人,对整体的意识反而越差,平等心的比率也越少。在这些人自私自利的心理趋使下,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着这个整体。人体的肝脏如果不给心脏供血,心脏出了问题,难道伤害的不是这个人的整体吗?但是他们却丝毫不考虑整体的利益,在他们眼里总是把自己与整体分开来看,他们却不知道,破坏这个整体的后果也正在伤害着自己。这就是迷惑颠倒,不明宇宙真相的结果。而且这正是在社会上引起是非、纷争、矛盾、战争和一切不安定因素的根原。要想消除这些不安定的根原,就必须使整个人类逐渐竖立起平等心,并逐渐减少自私自利的个性,回归那平等无别的本性。
有了众生平等之心,你就不会再议论是非,说众生我好你坏,众生皆我手足,你能说手好足不好吗?不会再因贪图私利而占有他利之欲;更不会因利益的纷争去憎恨众生;有了众生平等之心,你就不会为了自己贪图口福再去杀生;不会为了人类的利益而伤害其他众生;也不会为了人类的眼前近利再去破坏自然。平等心能使你心平气和,顺其自然,无形中又断掉了身、口、意三业。
二、法门平等
修行路上,佛、道、医、儒、武等宗门诸多,佛教中分禅、密、净土、天台等宗。至于修行的法门更是多如牛毛。仅佛教就称谓八万四千法门。近些年,为适应现代人的修炼,仅国内就出现了上千个气功门派。观其所修炼的内容,皆不外乎佛、道、医、儒、武的范畴,只是变化后的方便法门而已。其它国家也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依斯兰教、印度教等千门万法。全世界修行人虽宗教不同,法门各异,但是,都是为了同一目标,都是在寻找那个真我本性,都是在各条道上向着本性回归。
各宗各派,千门万法,都是法身本性的显现,皆是同一个法身。如同大车轮上的诸多车条,都来自同一个中轴,又都在围绕着同一中轴旋转。条与条之间不仅不可分割,而且有着相互支撑,互为依存的关系。无论少了哪一根条,车轮就不能正常旋转。条与条有何分别?有何好坏?有何不同?
世界上为何生出千门万法?为什么要设八万四千法门?由于众生的国家、民族、语言、信仰不同,一个宗教是无法满足众生修行需求的。所以,应缘而生,自然就形成了许多宗教。如同教学一样,需设立门类不同的各专科学校,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由于众生的慧根不同,慧根是指前世修行的基础,以及心理靠近道的程度。因此,在修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法也不可能相同。如同在一个学校里,根据学历不同,要分出不同的年级,使用不同的教材。你能说数学好,语文、历史、物理都不好吗?你能说大学好,小学不好吗?分出八万四千法门,正是佛的大慈大悲,恒顺众生的不同根器。如果只设一宗一法,只能适应一种信仰、一种根器的人,则不能普渡众生。
这些不同的宗教和法门是怎样产生的呢?如同各种各样的植物,是因地、因时、因缘、因各种不同的气候和地质环境而自然生成,全世界不可能只生同样的一种植物,一种植物是不可能适应一切众生的。全世界的人都只吃同一种食物也是不可能的。这就不是恒顺众生,更不可能普度众生。
各个宗教法门也是如此,无有好与不好之分,都是真我本性的显现,平等无别。你攻击其他法门,就等于攻击你自己。但是,自从有宗教门派以来,由于各门信徒中那些尚未开悟者,还有我执,分别有我有他及门户之见,站在自我小团体的立场上,不明白千门万法是同一法身,因而相互轻视。随着长期的发展,逐渐转化成轻视或仇视。宗门派别之间相互攻击,相互抵毁,表相上都是在自赞毁他,但实际上都是在破和合僧,在造地狱果报。
基督教与天主教虽同读一部圣经,却互相抵毁。在本教内部又分化出上千个大小宗派,都说自己传的是正法,别人传的是邪法。佛教内部也是如此,净土宗的某些人不理解密宗的一些密法,则出言毁谤。宗门内部也相互攻击,甚至搬着经典来攻击对方。
近十几年内,我国同时出现了上千个气功门派,让群众从健身入门,以“气功”为方便法门,并逐渐引导一部分有缘人,从健身逐步走上修行之道。这正是佛法的随缘和便通。但有许多佛教徒或基督教徒根本没有接触过气功,并不知道里面所修的内容,只看“名字”表相而不知其中博大精深的内涵,则大肆攻击气功都是外道。其实,大多数气功门派都是以修心为主,并性命双修的。气功界在初期度人的时候,为了方便度人,以示法的形式表演过一些特异功能。有些修佛者则攻击气功就是为了出神通,是外道、邪法。
许多基督教的信众,也不知道佛教的内涵,只执着圣经中“不要拜众泥胎偶像”一句经文,就攻击佛教是“拜泥胎偶像”的迷信邪法。甚至劝说佛教徒把佛像砸毁。如此等等现象,都是分别心和攀缘心的扩大。其实,主耶酥所谓的“不要拜众泥胎偶像”,其寓意是指“对万事万物不要执着其表象”,其中的“众”字正是指的万事万物,而非单指“泥胎偶像”。是基督徒们的理解之误而恰恰又落入了对“文字像”的执着。又如,圣经里主耶酥对亚当和夏娃说:“不要吃善恶树上的果,一吃必死”。此处的真实含义是不让众生起分别心,不要分别善恶、是非,只要一生分别心,就脱离不了生死。而绝大多数基督徒们都不理解这句话,还是在执着本门的同时又抵毁他门,其所作所为正与主耶酥的教导相违背。既然一切法都出自同一本性,因此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你无论攻击哪一法,都是在攻击佛法,都是在攻击自我本性。因为佛法是不二法门,你心里还在分别二、三,本身就已经背离了佛法,背离了本性。
只要还有门户之见就是大分别心,只要对其他门派指手划脚,轻视毁谤,就是大瞋恚心。还在造三恶道之因,不是在修道,而是在造业。这些都是尚未开悟的表现。打着信奉基督的旗号反基督,打着修佛的幌子攻击佛法,这正是末法时期魔法横行的象征。
真正的开悟者没有分别心。虽修某宗某法,但心里却已无门户之见。他心胸豁达,站在宇宙本性的层次上,哪有你我?何为他门?都是一个整体,即使连内外之道也是方便讲,内外本来就是一不是二。如果你不接近门外,又怎能进入门内?因此,在开悟者眼里,不分内外,皆是一体两面的显现,如同一个硬币,是不可分开的两面。
佛在经中说过:“大菩萨宁可死,也不说别人的过错”。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说别人的过错是在断自己的慧命,如果被你攻击的那个人已经修成罗汉或菩萨果位,你攻击他,如同鸡蛋碰石头,自己反而被撞下地狱,一下地狱就是千万劫,远远超出你一生的生命,大菩萨很有智慧,所以宁可死也不说别的过错。
其实,在开悟者眼里,千门万法都是真我本性的显现,只是为了适应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慧根的众生而已。即使是吃喝拉撒、喜笑怒骂,也都是本性的显现,都与佛法是一不是二。如果把佛法变化一下你就不认识了,甚至去攻击毁谤它,说明你还没悟透佛法,还未明心见性。如果真正达到明心见性,无论佛法如何随缘变化,你都会见到那个真我本性,都会在无言之中“拈花微笑”。
三、万事万物平等
人们分别最多的几乎都在事物上,无论遇到、见到或听到什么事,脑子里立刻会作出分别和判断。什么都要分别个彼此、你我、对错、是非。其分别取舍的判断依据,主要是以我的利益为标准,或者是以小团体的利益为准则。即使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判断事物,依然是偏知偏见。因为宇宙是一个整体,动物、植物、各种物体、固体、液体、以及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鬼怪神佛等阴性生命都是众生,而人类只是众生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你即使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判断事物,仍然是背道的偏见。
例如:过去人类把鼠、蛇、蚊、蝇、麻雀定为害虫,全力去消灭他们。不就是因老鼠、麻雀也吃粮食吗?只许人吃粮食,而不许别的动物吃粮食;只许人类为了享受杀生害命,碎尸食肉,喝血吸髓,而不许为了生存的蚊子吸一点血。这只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这只是人类的自私之理,而非道理。人类为什么不能站在动物和其它众生的立场来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呢?他们都是众生的一员,众生是平等的,如同你身上的一些细胞,有着相互依存的生物链关系。比如狼和鹿,人们都认为温顺的鹿好,凶恶的狼坏,如果把狼都消灭掉,鹿失去了追赶它的天敌,久之则失去了奔跑运动的能力,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如果没有狼控制鹿的数量,无限发展的鹿则会把草吃光,导致难以生存的后果。继而给人类带来的却是荒漠和沙尘暴。
又如:人们最害怕细菌,谈菌色变,认为细菌是最坏的东西。其实,人类及各类生物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细菌。人类及各类生物的抵抗能力,都是各种细菌的作用培养出来的。我们平时所注射的保健防疫针,不都是各种细菌吗?它的作用正是为我们提供抵抗能力。
又如:桌、椅、沙、石,人们认为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其实都是有生命的,只是外形与人不同,里面都有阴性的灵体,同样是众生的一员,与我们无分无别。我们被称谓有情众生,它们被称谓无情众生,只是它们的生命层次较低而已。但是,一般人不把他们看作生命,只把他们作为可以任意摆布的东西。甚至任意毁坏它们。不能做到平等无差别,更不能把它们与自己看作一体。如能证到万事万物平等无差别,你就是化身佛,并可以化身无限。
又如:许多修炼人害怕“病气”,有天眼的人,可以看见“病气”是灰、黑颜色的。其实,所谓的病气也是能量,能量虽分阴阳,但不分好坏。体内能量阻塞,则颜色发灰发黑。如同水蒸汽上升成云,积厚则发灰发黑,散之无色。根本不存在病气之说,所谓病气也只是方便假名而已。所谓:“流水不腐”,能量只要流动起来,即可通畅,气的颜色也由黑变亮。因此,能量也同样不分好坏,只是表象和作用不同而已。
由此可见,万事万物平等无别,不分好坏。在宇宙中,他们各自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这些作用虽有不同,但都是必不可少的。
人们都认为黄金最好,最贵重,而土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如果没有土地,我们这些生物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又如何生存?人们都认为香味好,臭味不好,香味仆鼻的粮食都是由臭不可闻的大粪转化过来的,只是欺骗了你的眼、耳、鼻、舌而已。修佛人都向往那朵美丽的莲花,又有谁想跳进那又脏又臭的污泥呢?然而,真正的莲花恰恰是生于污泥里,开放在污泥中,而又不被污泥所染。并且污泥越脏越臭,莲花生长得越茂盛,更散发出无限的芳香。难道臭不好吗?然而,正是“臭”衬托和造就了“香”。
修行人常以“善”来要求自己,但是,在修善之时,心里最厌恶所谓的自私自利、品德败坏之人。眼里看到社会上到处都是腐败的恶行,淫乱的世界,天天议论纷纷,怨声载道,心生不平,等于天天往自己心里收积垃圾。其实,腐败也是正常的,有腐败才有灭亡和诞生,有诞生才有昌盛。因此,腐败中又孕育着昌盛,死亡中又孕育着诞生。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蛹动的,蛹动曲线有高峰必有低谷。因此,无论是高峰或低谷,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如果按照执善的心理,去避免和消灭低谷,高峰能单独存在吗?如果消灭了一切恶,善能单独存在吗?那些执着善的人,另一面不是等于在消灭善吗?
一切事物之间都是在起着相互衬托的作用,并无好坏之别。你心里不平衡,是你自己不正常,是你自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整体和规律。外面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正常的,不正常的只是你自己的心。
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是烦恼和妄念,每个修行人都想断掉它。其实,这依然是分别心。分别出“烦恼、妄念不好”,因此总想断掉它。佛曾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烦恼即菩提”,烦恼妄念的作用就是在助你证菩提。当烦恼和妄念越多时,只要有警惕照觉之心,此时的智慧照觉越易显现。所以,烦恼和妄念起的越多,觉知也越多。久而久之,觉知代替了妄念,妄念就变成了觉知,烦恼一转既是菩提,因此说烦恼既是菩提。如果你已真正开悟,时刻照觉,即使酒色财气都不会障碍你证道,它们的作用正是助你证道。因此,烦恼和妄念犹如一块黑板,菩提如同白字,白字需要黑色的背景来衬托,才能显现出来,背景越黑,字显得越白。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起着相互衬托,充当对方背景的作用。根本不存在好坏、善恶、是非、对错之分别。就连生病和死亡都是必要的,没有生病就不知健康的重要,就不会去锻炼身体。没有死亡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如果没有生病、死亡等等所谓的灾难和各种苦难,又怎会促使你想得到解脱,走上成佛证果的修行之路呢?
因此,万事万物都是宇宙本性中显现出来的作用,必须具备各种不同的作用,才能组合成一个完美的、自然的、和谐的世界。因此,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是无意义的,因为它们都是佛性的显现。如果你认为还有没意义的事物,只能说明你尚未开悟,还在分别。如果你能悟透“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是无意义的”,你才能真正悟透佛法所谓的“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的含义。
万事万物如一棵树,如一台戏,需要枝叶花果的相互衬托,需要各种角色的相互配合。在一台戏中,反面人物演得越毕真,表现的越“坏”,才能把正面人物衬托得越“好”,这台戏才越精彩。如果按照一些修行人执善厌恶的思想,戏中都是好人没有坏人,此戏如何演下去?好人又是谁衬托出来的呢?因此,想消灭恶和坏,等于同时在消灭善和好。因此说,执善的同时另一面却又在造恶。其实,它们都是客观存在,正义和邪恶斗争了几千年,几万年,双方谁又把谁消灭了呢?只是起着相互衬托,相互成就的作用,不存在善恶、好坏之分。
修行人最向往成佛,最厌恶恐惧地狱,这依然是分别心。前面已讲过,众生在宇宙中如同一个车轮,每个部位都是平等无别的。宇宙中十法界如同十个台阶一样,地狱如同下面的台阶,佛道如同上面的台阶。如果把下边的台阶都去掉,最上面的台阶立在何处?其实,十个台阶缺一不可,各有各的作用,没有好坏之分,这就是台阶为我们说法。即使是一棵大树也能为我们开释:人们都认为树杆好,歪曲的树枝不好,如果把树枝都砍掉,树干能活吗?红花必须绿叶衬。人们认为自私自利及品德败坏的人,如同歪曲的树枝,弯曲的作用是衬托笔直。那么,所谓“自私自利及品德败坏”的作用,就是在衬托大公无私和品德高尚,因此,它只是在起着一种正常的、自然的衬托作用。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不可缺少的。由此可见,十法界也是平等无别的。如果你能平等看待万事万物及十法界,你还有何分别?无分别则无欲望,无欲无求还有何放不下呢?还会有烦恼和妄念吗?当你平等心升起的时候,无执着,无烦恼,无妄念时,清静之心也自然生成。当你心里还有十法界之障碍时,你就被十法界所障。当你真正放下十法界之分别时,展现在你面前的不正是佛的一真法界吗?
四、佛魔平等
有些佛教徒可能刚看到这个题目就开始有异议了。魔是佛的对立面,佛与魔怎么能平等呢?其实,佛与魔也是一不是二。
妙善在未开悟之前也和许多修佛人一样,认为自己是在修佛,凡是外界干扰障碍我的都是魔。甚至家庭亲属不支持自己修行的,也认为是魔,是外界的魔来帮自己磨性,开悟之后才知道是自己错了。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魔是从哪来的,魔由心生,魔与佛一样,都是宇宙本性里的自然显现。魔与佛也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佛又是魔,当你的心清静无为时,符合了佛性,此时你既是佛。当你的心烦恼、执着、偏执一方、瞋恨发怒时,此时你又是魔。因此,佛与魔都是你本性的显现,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既然魔与佛都来自你的心,是一体所生,当然是平等无分别的。如果从真我本性的角度来讲,佛魔都是心里生出的一种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然都是虚妄假相,又有何分别呢?从这个角度上讲,佛魔也是平等的。
继而分析佛与魔的作用,当然他们也是相互衬托、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作用。修行人常讲“小魔成小佛,大魔成大佛,无魔不成佛”。可见要想修成佛,必须魔来磨。每个修行人都可以回忆一下,如果没有病魔、灾魔、烦恼魔、生死魔来磨你,你能被迫走上修行之路吗?在你修行路上,哪一分清静的产生,哪一分定力的成就,不是魔来助你的?相反,在你修行路上,心魔逐渐被降伏,在减少,又何尝不是佛对魔的度化。魔与佛都是你的心在相互转化,当你中道行的时候,即显现为佛,偏左偏右的时候即显现为魔。当一个人修行到较高层次的时候,心如果稍偏一点,则会产生更大的魔力。因此,古大德所谓的“德高才能功高”,是非常有道理的。当你功高而又德不稳定的时候,心稍偏一点,造业极大,又抵消了你所修的功德,这正是修行中所谓的“火烧功德林”。所以说:“德高才能功高”。
《西游记》虽是描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实际上是在描述一个修行者的修行过程。修行路上九九八十一难,难难都有魔来挡道。你仔细想想,那些魔都是从哪来的?都来自于佛的身边,寓意着佛与魔同出一处,本心所现。同时又寓意着“无魔不成佛”的深奥之理。
如能悟透此理,修行路上再遇魔时,就不会埋怨外境,明知魔由自心而生,心若平静魔自灭,心若执着魔自生,一切都是自心的变现。另一方面,当外界有干扰时,心里很明白这是帮自己修定的助缘到了,不动心,不动念。如能把握好助缘之机,则未辜负魔的作用。此时,魔转为佛,在你眼里,他是佛菩萨来度化你,而不是魔来干扰你,还会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修行路上,正是这一次次地由魔转佛的过程,才使你靠近了佛的本性。当你眼里看到人人都是佛,物物都是佛的时候,此时,你就是佛。此时你心中无魔,魔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当你眼里看到人人、处处都是魔的时候,此时,你自己就是魔。当你心理达到无佛无魔、无分别的境界时,才能真正证到平等心。因为分别和平等本来就是互为存在的一对阴阳,是一不是二。
怎样才算达到平等心呢?当你再看到所谓的“好坏、是非、善恶、对错、丑美”等一切事物时,自心如同镜子,只反映事物的本象,而不再分别好坏、是非、善恶等。在你眼里,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正常的,自然的,无分别的。不仅要这样断掉分别心,而且还要在无分别的基础上,断掉取舍和捡择之念。如无取舍捡择之念,还有何求?如无所求,还动何念?果能如此,你的心自然就会清净下来。因此,只有修出平等心,才能真正修出清净心。才能真正证到清净法身佛和平等报身佛。生命的奥秘除了觉悟的佛菩萨以外,各种生命都害怕死亡,那是因为众生不了解生命的真相。生命如同宇宙奥秘一样,使人们难以探索和破译。
一、生命的本源
生命及万物的本源是什么?就是宇宙那个无形无象、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的本性。生命的阴性物质是来自宙心发出的灵光(光子流)。生命的阳性物质是由被称为“宇宙蛋”的光团爆炸后,能量转化,阴极生阳,转化为肉眼可见的阳性物质。我们生存的银河系,可能就是由传说中的“盘古大帝”这个宇宙蛋的爆炸而形成。阴阳两种物质都源于道。生命就是由阴(灵体)阳(肉体)两种物质组合而成。不同的是,相对来说,低级生命呈现以阳为主,高级生命呈现以阴为主。所谓的“高级”或“低级”只是运行速度的不同,并无高低之分。
生命既然都来源于宇宙本性,那么,说明每一个众生原本就有佛性。众生来到这个世界,可是,在这个世界上,物质对精神的诱惑力太大,众生误以为这个世界的东西都是实有可得的。整天向外追求,久而久之,也忘记了自己原本就俱有的佛性,迷惑颠倒的久了,也和内在的真我本性失去了联系。由于长期在红尘这个舞台上游戏人生,也忘记了自己原是为了发挥佛的力量,加持这个世界的使命,甚至否认佛的存在。这就是物质对心理的作用和转化。这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是心物辩证关系中,物对心起的转化作用,可见物对心的作用和转化之力也非同小可。
但是,众生毕竟都有佛性,灵魂的深处储存着过去的佛种,因此,万事万物都具有宇宙的真我本性。为了寻找这个真我本性,所以众生在找不到自己的本性之前,永远不会满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永远不会满足的原因。但是,众生不知道,他要找的那个真我本性就在自身之中,万物皆有,本来早已俱备。却一直向着外界的方向,追求外面物质世界的东西,来填补内在永不满足的空虚。却不知道,外面的物质世界只是本性中变现出来的妙有作用,是末而非本。
二、无限的生命层次
宇宙是无限的,因此,宇宙中的生命也存在无限不同的层次。佛家将宇宙生命粗略分为十法界,即地狱、饿鬼、畜牲、人、修罗、天、罗汉、缘觉、菩萨、佛。在每一界中,又可细分出无数的生命层次。每个不同的生命层次,都有着不同的时间、空间、速度以及不同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和勾通方式。
三维(长、宽、高)以内的众生称为“欲界”众生,都有基本粒子(阳性物质)组成的身体,其运行速度远在光速以下;四维(空间)的众生称为“色界”众生,以光的形态为身体,其运行速度可在光速上下摆动;五维(时间)、六维(速度)称为“无色界”众生,当他们处于深妙禅定之中时,连光体也没有。其运行速度一起步即超光速,对他们来说,已不存在任何空间障碍,可以穿透一切物体。虽然已达到超光速,但是,仍未突破时间和速度的极限,因此,还在三界六道之内。七维以上为四圣法界,已无任何时间、空间、速度限制,对宇宙的任何地方都可瞬间即到,无处不在。
生命是无限的,仅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而言,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说出地球生物种类的确切数字。那么,我们人类作为地球主人的高级生灵,至今尚不清楚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更何谈对宇宙生命层次的认识。
我们人类的五官只能感知到三维以内,并且与人类生命层次较接近的生命,如动物、植物。对于其他万物,如石、土、水、桌、椅、冰箱、电视等物体,人们却认为它们是没有生命的。其实,它们也都有生命,只是生命层次较低,里面也有灵体,只是外形与人不同,本身没有主动的能力,它们只有从属性而无主动性。另外,在宇宙空间,绝大多数的生命是肉眼看不见的,它们充满空间而又不占有空间。
假设宇宙间有10大维层,把每个数的后面加上一个小数点,就可以变化出无穷无尽的维层,每个维层中又存在着无限的生命。
三、寿命和命运
从宙心不断地、自动地向四外放射光子流,产生出各种不同维层的生命。用天眼观看,生命就是一个光团,但维层不同,能量和亮度也不同。光频和亮度越接近宙心之光,其生命层次相对越高,反之,其生命层次也相对越低。众生虽然都具有宇宙不生不灭的本性,但表象上又显现出不同的变化速度。维层和生命层次越低,变化频率越快,显现出每一变化阶段的寿命越短。反之,相对寿命也越长。例如,宙心边缘的每一秒钟,在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既是12亿8千万年。假如他们的寿命只有一百岁,其寿命就相当于我们403亿亿年寿命。可见不同维层的相对寿命差异之大。
众生每当一次阶段生命表象上结束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人类所谓死的时候,他的那团光本应自然回归,自动融入那宙心之光的本我之中。但是,由于众生执着有我、有为,动而不静,而真我本性是无我无为,清静无念,如如不动,使这团光的频率与宙心之光不能融合。而众生这些习气正与六道维层之光相适应,故总在六道里转世轮回。
人们通常以为,自己的命运是上帝、神佛来主宰和安排的。但你又想错了,上帝和神佛更贴进那如如不动的本性,怎会管你这些锁碎繁杂之事。一个人多生多劫养成的习气形成了自我个性,而正是这种个性,在决定你一生或多生的命运和生存环境。正是这种个性,才使你背离了整体和自然,才使你淡忘了真我本性,而不能回归和融入宙心之光。因此,你的命运、生存环境及寿命都是由自心所决定。要想改变它,也完全由自己所主宰。因此说:我命在我不在天。
四、生命本来就不生不灭
生命也不是人们认为的有生有死,生命是不灭的,永不停息地循环在宇宙时空中。如同水,水可以证明宇宙和生命的本性。每当水分子表象灭亡的时候,其实它自然地、自动地蒸发(回归)到天上,从表象上看水没了,但人们从来不认为水是死了,而是认为它蒸发化成了水蒸气。在天上聚积到一定程度,它又化成雨水落下来,水似乎又诞生了。其实,它本来就没有生死,只是永不停息地运动在水、气、冰、雪雾的变化之中。众生也是如此,所谓生死,只是表象的一次阴(灵体)阳(肉体)分离、组合的变化过程而已。这种变化的表象使你大脑形成了错误的意识,所谓有生有死,只是你头脑和意识,怕死的也是你的头脑和意识,真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死。
生命如同水分子,随时都在流动和变化,只要你没有我执,这股水流自然会把你带到生命的终极——大海。在这股水回归大海之前,所流经的一切旅途中,它曾有缘遇到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只要你不攀缘留恋,就不会被其所障,终归大海。如果水分子想在路途上停留,想执着和得到沿途的草木沙石,只是妄想而已,其实它什么也得不到,只会障碍自己的自然回归。当然,水分子是不会动念攀缘的,因为它本身就俱有恒顺众生的佛性。所以,水分子可以在自然的流程中回归大海。但是,人却不同,人执着于生命流程中的财、色、名、利,总想得到那些实不可得的东西。因此,人们被那些假象障碍在回归的路上,总在六道里转来转去,难以解脱。
生命临终的一念至关重要,临终时你记得什么,就往生到什么地方。如果你舍不得家人亲属,则会转成人或动物来到亲属身边;如果你执着性欲,只想做爱,临终时必然还是记得性欲,毫无疑问必往畜牲道去,因为畜牲除了第一需求的吃,第二需求既是性欲;如果你生前贪财,临终时就会舍不得你一生积蓄的财物,来世必转饿鬼道。生前的习气和爱好已经注定了你的临终一念,这一生的行为已经注定了你来世的命运,你今生这样的生活环境,就是你前世的习气和行为所决定的。因此,你今生有什么习气赶快突破吧,今生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赶快放下吧,以免又带到来生。你今生有这些习气,本身就说明你前世就没有突破。
正是因为临终一念决定你来世的生命去向,因此,佛在各法门经典里反复告诫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在点化我们,不要去执着那些过眼烟云、实不可得的东西。以免临终时难以放下。但可惜的是,众生迷而不觉,一是不相信,二是放不下。正是被你自己放不下的那个东西,障碍着你难以解脱。
五、异性相吸的奥秘
在人、动物、植物等各种生命中,有一个最普遍而又最神秘的现象,既是男女、雌雄的相互吸引和交配。植物虽不能动,花草也要自射芳香,引诱蜂蝶代为传粉。为什么异性之间会相互吸引?也是阴阳两种物质能量互根互存的驱使。
其实,每一个人或动植物都是由阴阳两种能量组合而成的,这符合阴阳互根的原理。如果你是男人,在你身上有51%是阳性能量,有49%是阴性能量。如果你是女人,在你身上会有51%的阴性能量,有49%的阳性能量。在每一个人身上,几乎都有一半的能量在沉睡。因此,每个人都会在不停地寻找另外那49%的能量,来填补这49%的空虚。因此,就产生了异性相吸,由此而产生了爱情和做爱。
天与地也是阴阳组合相对的生命,地水蒸发升于天上,天空下雨落于地下,是天地阴阳勾通和阴阳协调的一种方式。长期不下雨,地面干裂、空气干燥,万物都会生病,这就是天地阴阳不协调。男女异性之间如果缺少交往和做爱,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难受感。众生凡夫皆是如此,世上只有一种人不会向外追求这种能量的协调,那就是开悟的圣人。
开悟者并非不需要那一半能量,但是,开悟者知道自我本身就是阴阳合和而成,并不需要向外寻找那另一半异性能量。只要回归到本性上,自身就是最完美的阴阳合体。但是,还在迷惑的众生,却不知道自己本身既是阴阳合和之体,只从表象上看到了男女、雌雄之别。其实,众生看到的表象都是阳性的一面,因为精、卵都是基本粒子组合的阳性物质,无论男女,都属于以阳为主的生命。只是阳中之阳(男、雄)和阳中之阴(女、雌)而已。通过结婚配偶,男女、雌雄整天生活在一起,表象上找到了另一半异性能量,但是,为什么他(她)们还是永不满足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他(她)们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另一半“阴中之阴”和“阴中之阳”的能量。所以,那种交合的满足只是生理上暂时的。众生在没有真正找到另一半能量之前,心理上总是偏在阴阳两边,就必然去寻找另一半,也必然被另一半能量所吸引。就在这种异性能量的吸引下,由于人们不明白生命的真相,总以淫欲来填补那无底的空虚和寂寞,才使人们淫欲心理越来越盛。
人们的淫欲心理养成的淫欲习气越来越重。但是,人们却不知道,淫欲乃生死之门。有淫必有“生”,有生就必有“死“,因此,淫欲乃生死之门。只要还未断掉淫欲,就在生死门内,难出六道,不能了脱生死。
开悟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因为他们已经悟透了生命的真相,本性中本来就俱全生命的全部能量,那一半能量就是“阴中之阴”和“阴中之阳”。他们通过修炼向内找,使内在的另一半能量在修炼中苏醒,并合二为一。他们既是男人,又是女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当修炼到一定层次时都会结圣胎(体内的那个金娃娃,佛家称圣胎,道家称道婴),这才是阴阳和合的产物。首先在他们的心理上断掉了男女之别,把众生平等地视为,皆是完美的阴阳合和之身。然后再通过修炼,激活那另一半能量。当另一半能量激活之后,那种真正的阴阳合和的感受,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能量通过中脉上升时产生的磨擦力,能使身心感到无比的喜乐,男女男女时那种舒适的感受却不及它的万分之一。但是,真正的开悟者却不能沉浸在这种享受之中,必须放下并突破这一关,否则仍难成道。我讲这些只能帮你从道理上突破,至于心理和生理的突破,那就看你自己的努力了。
六、人道利于修行
要想不使自己的生命随波逐流,靠的就是悟道和修行。只有转为人身才能有更多机会修行。畜牲们整天要为吃喝奔忙,既要去寻找或捕捉食物,又要时刻提防自己被别的动物吃掉。吃饱后就是交配和养子,没有修行的时间和机会,更不可能听闻佛法和悟道。从表象上看,畜生道的寿命比人道短,但是,只要进入畜生道,要想出来就不容易了。稍大一点的畜生在畜生道里一般要转五百世左右才能出来,少说也要一万年。那些小微生物之类可能要在畜生道里待上几亿年之久。
饿鬼和地狱道的众生更是苦不堪言,只有受刑受罪的份,每天都在惊恐万状地经受熬煎,更谈不上修行。饿鬼道的一天是人道的一个月,饿鬼道的寿命最短是一千岁,相当于人道一千万年。寿命稍长一点的相当于人道几亿年。地狱道的一天是人道的二千七百年左右,寿命最短是一万岁,相当于人道十亿至万亿年。可是人生只有百年,与住三饿道的时间相比,简直就是一瞬间,所以说人身难得。
天道的寿命也很长,仅“兜率天”的寿命就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在天道的修行速度,远远没有在人道修得快。人间是苦乐参半,顺逆皆有。天人则样样如意,想啥来啥,种种现成,日日享爱,不思超越三界,当然修行不易精进。有一方世界称“北瞿卢洲”,那里人的寿命是一千岁,正是由于样样现成,事事如意,从不思念出离三界,因此也不相信佛法,所以那个世界与佛法无缘。三国时期的曹操,死后虽升天界,但几千年过去了,他仅仅才提高了0.1级的能量。而在人道,如果努力修行,用功得法,几个月或几年就可能增加1级能量,甚至更快。从各个角度来看,只有人道易接触佛法,但相比之下人道的寿命又非常短暂。佛在《大涅槃经》里说:“世有六处难可值遇,何等为六?一是佛世难遇,二是正法难闻,三是善心难生,四是难生中国,五是难得人身,六是诸根难俱。”所以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如不珍惜努力修行,更待何时?因此,修行人要有紧迫感,切不可有丝毫懈怠之心而空耗生命。
七、死后及再生之谜
对于每一个活着的人来说,死亡是未知之谜。只有体验过死亡又生还的人和有一定神通的人,对死亡之谜才略知一二。无论从佛学的“不生不灭”道理,或是科学的“物质不灭”原理来看,都可论证到生命是不灭的。
生命表象上的死亡,是阴(灵体)阳(肉体)两种物质暂时分离的一种现象。灵体相对肉体来说是真我,肉体是房子和躯壳。但是,相对本性来说,灵体还不是真我,灵体只是真我本性阴性的能量外壳,而本性才是不生不灭的真我。灵体在宇宙空间不由自主地飘荡,随着你生前造下的业力之缘,又进入另一阳性躯壳中,新的生命又诞生了。转世之后,你可能还是人,也可能是一只老鼠,也可能是一棵小草。如果你生前特别喜欢宠物猫狗,就可能因缘转为猫狗,除非你是大彻大悟的觉者。
1、灵魂之迷 
灵魂是一种带有阴性能量的光团,民间称之为灵魂。佛教的专用名词称其为“第八识”,即“阿赖耶识”,属于一种带有阴性能量的神识,而无阳性实体。因此,凡人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有天眼神通的人可以看见。灵魂出窍离开肉体后,可以看见自己的肉体以及身边的人在做什么。此时与他们已无法勾通,灵魂说话因无阳性的声音,所以常人是无法听见的。此时,灵魂摆脱了肉体的束缚,非常轻松舒适,如释重负。对于生前饱受疾病之苦者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解脱。灵魂出窍后丝毫也不带走肉身的残疾和病苦,但仍带有一些前世疾病的信息。在刚离肉体的几天里,灵魂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多生多劫以来所造的一切身、口、意业因,以及多生多劫养成的一切习气,如同程序,都储存在第八识里,灵魂无论转世到哪里,都会携带着这些信息。
因为灵体属于阴性物质,阴性物质有穿透性,因此,灵体可以从人体和物体中穿过,感觉非常轻松自如。一般来说,人的灵魂被称为“鬼”;动物的灵魂被称为“妖”;小植物的灵魂被称为“怪”;当众生修炼到比较高的层次,有了很大的能量,而又未开悟,灵魂的心理意识如偏极一方,此时则称为“魔”。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妖、魔、鬼、怪。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他们不了解,肉眼看不见他们,但第六意识有时又会感觉到他们,有天眼的人有时也会看到他们,因此,人们常感到迷惑和恐惧。其实,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是普通的众生,只是我们对他们不了解而已。我们是以阳性为主的生命,他们是以阴性为主的生命,相互间不易勾通,才会产生恐惧。鬼都有五通,只是没有漏尽通,因此,鬼对我们世间的事,几乎什么都知道,但在道理方面又是较糊涂的,也保存了多世以来的各种习气。其实,他们每时每刻都与我们在同一体中,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人的肉体和灵体本来就是阴阳互根,相互依存的。
2、中阴身
何谓“中阴身”?自死者断气,灵魂离开肉体后,至转世投胎前的历程称为“中阴身”。这一中阴身的时间过程称谓“中阴期”。灵魂本应是一个光团,没有人身幻影之象,但由于生前执着肉体这个形象是我,故死后便有个“意生身”,即中阴身。只有大善和大恶之人,灵魂离体后,因能刹那间升降,则无中阴身。大善者可刹那间往生极乐或升入天道,大恶者则刹那间下至地狱,故无中阴期和中阴身。此时,中阴身是一团超光速的能量光团,极其轻灵敏捷,其智力是生前大脑的七倍。可以超光速穿透山河大地,于一念之间即可投生或到达他方世界。此段时间不长,或七日,十四日,乃至四十九日。若在四十九日内未投胎,则轮为孤魂野鬼,极难超生。中阴身每七日为一周期,每七日即有一次转世之机,因此,佛家的七七四十九天的助念,就是为了超度亡灵,助他免入恶道。3、中阴历程
中阴身在刚离肉体的几天内,尚不知自己已经死亡。见亲属设供、埋葬或火化时方知自己已死。此时业力开始显现,由于中阴身经常处于昏沉不能自主的状态(由于业力的牵引),此时,无数的食人夜叉、野兽之灵、孤魂野鬼围绕中阴身紧追不舍,如同鹰犬争吃腐尸。由于中阴身不明白不生不灭之理,不知这种现象丝毫伤害不了真我法身,因此惊慌失措,恐惧万分,到处逃遁躲藏。在这一过程中,一般要消耗二级能量。如果生前悟道,深知法身空而不灭之理,此时没有恐惧,则不损或少耗能量。如果生前修行的能量比较高,临终时心识不迷,非常清醒,毫不昏沉,则无大碍。生前如能在梦中不迷,面对此境丝毫不惧,方有把握。
在中阴身游荡的49天之内,可交替见到五方佛界及各道之光,色彩亮度各不相同。五方佛光为极其强烈耀眼的蓝光、清净白光、金光、紫光、绿光;天道为微白光;人道为浅黄光;修罗道为淡绿光;地狱道为黑烟;饿鬼道为淡红光;畜生道为浅蓝光。因佛光极其刺眼明亮,中阴身见到此光皆不敢直视,吓得立即避开。而六道之光暗淡柔和,故愿接近,因此又入六道。在六道之光中,自己生前身、口、意对应何道,中阴业力就感应何道,此时,中阴身之光的频谱就对应何道。中阴身之光与此道之光频谱亮度很接近,因同类相聚,因此,同类之光在此时就越显而易见,故不由自主地投入了那一对应之道。如果对应人畜之道,此时显而易见之光,正是你来世父母的行淫之光。
4、中阴身行进方向
中阴身以其生前善恶业力不同,可感受行进方向上升、下降或水平飘移。若生天界,中阴身头部朝上直飞;如生前向往某一国,中阴身则平行横向飞越,瞬间投生于某国;如投胎为畜牲,则向前直视;如投至地狱则头朝下降落。
中阴身在行进中见景入境,若见天界宫殿,天神来迎,则转生天界;若见豪华宅院,则投生富贵之家;若见山石洞窟,深洞穴巢,则投生畜牲道;若见寸草不生之荒漠、戈壁、地中浅洞,朽草枯根等,则转生饿鬼道;若闻悲凄之声,身不由已地被驱赶到昏暗之处,中阴身感到烈火焚烧,则投生火热地狱,可能就是我们所谓的地心火热岩浆之处;若见寒冰酷冷,则投生冰寒地狱,可能就是我们所谓长年不化的冰山、冰川及南北两极的冰雪地带或海底。
八、生命记忆中断之谜
生命既然是不生不灭的,转世的过程证明了生命有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但是,人们为什么记不得过去世的一切经历,这确实是一个难解之谜。
生命是由阴性物质的灵体与阳性物质的肉体组合而成,生命的一切经历和记忆都储存在第八识(灵魂)中。第八识如同一个巨能数据库,能储存无穷无尽的信息。它调出信息的过程如同电脑,首先需要有充足的电能和电压,才能使电脑启动。灵魂在转世的过程中,中阴期间因被追杀而产生恐惧,要耗去一定能量。投胎之后,灵魂把携带的能量转化为肉体各部位神识,所谓的三魂七魄等各脏腑神识,以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内都分有神识。此时,灵魂原来携带的能量几乎消耗已尽。阴极生阳,以阳性为主体的生命诞生后,阴阳难以勾通,信息虽在,阴性能量不足,如同电压不足,电脑无法使用,无法调出信息来阅读。一旦在定中修出阴性功能,并达到一定能量,随时即可查阅前世档案。至于民间流传的“黄泉路上喝了迷魂汤”之说,只是迷信和比喻,并非如此。
但是,在我们周围,偶尔也能见到少数不忘前世之人。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特异功能尚未减退的幼儿。在性成熟之前,幼儿的“松果体”仍有透视作用,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功能强一些的,还可以追忆自己过去世的经历。还有一些少数人,其中阴身在行进的路上比较清净,没有遇到饿鬼夜叉的追杀和缠绕,或者没有遇到各种外界磁场的干扰,因未消耗能量,并投胎较快,因此,阴性能量较强,也可记忆起自己以前的事。在较偏僻的山村之间易出现这种现象。但由于城市中各种磁场干扰较多,因而不易出现这种现象。
另一种属于“夺胎”现象。生前场能很强,突然暴死,中阴身转世前未遇饿鬼夜叉追逐缠绕之恐惧,很少消耗能量。在孕母怀胎八九个月或临生产之前进入母胎,赶走或控制原来胎内的灵魂(神识),可不受胎狱之苦。进入母体后,原胎中已有三魂七魄及各细胞神识,不必再消耗自己灵体所带的能量,因此,阴性能量较足,出生后仍可记忆前世之事。但是这种现象较少,而且也难以自主去夺胎而入,也是因缘而生。
有些高僧大德及佛菩萨,为了来世间度化众生,完成使命,因本具福报,可免受胎狱之苦,因此可以自选生母,夺胎而入,仍可保持过去的记忆和智慧,以备成人后度化众生。
九、中阴解脱之捷径
“中阴解脱法”是莲花生大士所传密法之一。莲花生大士系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三体合一,莲花生身之体。他曾言道:“修而成佛众皆有,无修成佛我独有”。所谓不修成佛之法,即指“中阴解脱法”和“颇哇法”等。
前面已讲过,中阴身在中阴期间可见各道之光,其中天界之光,明亮程度足以使人望而生畏。佛光更是难以形容,常人难以想象出它的亮度,如同亿万个太阳的凝聚之光,使中阴身不敢正视,立即躲避。如能毫不畏惧地勇猛投入此光,当下成就。但修行人生前未见过此光,无任何心理准备,一见此光必然生畏。因此,“中阴身解脱法”就是让你在生前做到心中有数,反复理解,加深记忆,使程序反复输入在阿赖耶识之中,临终只生一念:“毫不犹豫地直奔最强之光而去”。则可即身成就。
此法虽谓之“不修成佛之法”,但只是省去了长期吃苦修炼的过程,如果没有对佛诚信的前提条件,仍无成功的可能。不信佛法者,根本无缘接触此类捷径佛法。信而不诚者,即使有缘接触此法,但又不可能深信不疑,因此不能成功。其实,对佛与佛法的诚信,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修炼和磨性过程。
道家一生修炼金丹,佛家及其他门派修炼性光,其亮度及频谱与佛光近似,就是要在生前常见此光,做到心中有数。生前如能修出性光,如日中天,常显现于眉心,临终与佛光合一则有一定把握。修出性光就等于已经拿到了登达彼岸的船票。关于“中阴身解脱法”和“性光修炼法”,因内容较多,并有专门书籍和修炼方法,修炼者可专门阅读和修炼,在此不多赘文。
一般修行者,都把生命的解脱希望寄托于死后,在真正开悟者眼里只有当下,只有此时此刻,从不把希望寄托于没有把握的死后或来世。当下对生命的那一顿悟就是终极,当下对万缘的彻底放下既是解脱,当下一法不见既是如来,当下一无所求就是大自在。因此,真正的修行者在修行路上丝毫不会懈怠,决不把精进推到明天,成功的希望就在于觉悟今生,把握当下。                                               成功八要素要想突破四维、五维、六维,成佛得道,首先要具备“法、侣、财、地、师、德、慧、悟”这八个要素,这是取得修行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法:
法的涵义有四,一是在修行道路上选择哪个法门。古今中外,法门诸多,使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除了各种宗教,仅气功门派就有上千种。宗教中则又是枝蔓繁多,仅一个基督教就下分两千多枝,佛教又分密宗、净宗、禅宗、天台宗等,其各种经典又号称八万四千法门,面对如此之多的法门,的确难以选择。
要想在诸多法门中选择出一种适合自己修炼的方法,首先要打破自己所在国家、民族的思想界线,在选修法门时不要受本国家、本民族的局限,只要符合标准即可选修。
第一条标准:首先要看其是否能讲透宇宙真相和生命的真相,能否将大道之理和基本原理讲得明白透彻,理通法自明。如果讲不透道理,怎能使你开悟?因此,在选修法门时,无论是何法门,只要是圣人所传,皆是真理,不要分别何好何坏,何高何低,它们同出一个法身,只是适用不同众生而已。要用平等心看待一切法门,更不要攻击其它法门。因为一切法都出自同一本性,无论你攻击哪个法都是攻击佛法,都是在分别和造业。
第二条标准:其法是否性命双修之法。有些法门只重“修性”,有些却只重“修命”,各偏一方,则影响成功的速度。如果只修性不修命,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心性无安稳的存身之处,神则不安。如同一个人住在到处漏雨进风的破屋里,怎能安心修道?相反,如果只修命不修性,仅要一个好身体又有何用?如同豪华室内住着傻子。其实,这个好身体也难以维持。因此,须选择性命双修之法门。
第三个标准:要选择适合自己修炼条件的法门,根据自己的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随缘选择。也可以运用自己的第六感觉或阴性功能对某一法门进行感知。比如,听闻佛法立刻心悦欢喜,你则与佛法有缘;在佛法里又有“穷学显,富学密”之说,可量力而行;如看到圣经爱不释手,你则与基督教有缘,因此,可随缘而定。即使是一家人,并不一定勉强去信仰一种宗教或选定同一法门,以免障碍自己的修行之缘。曾有一位与佛有缘之人,因其父母信仰基督教,自己却认为“一家人不能有两种信仰”,结果正是因为这种所知障,障碍了他十几年未敢深入佛法。因所知障使自己错过了十几年的修行机缘,实为可惜。
法的第二个涵义是:入某一法门之后,要选择好具体的修炼方法,从各个角度准确地掌握每一个修炼方法的技术要领。比如佛法里的修四禅八定,里面有很深奥的技术要领,在某一不同的阶段该如何修炼,都有不同的方法。同时,要根据自己的慧根类型以及某一阶段应选择的修炼内容,来循序渐进地修行。这对于加快精进速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懂者可遵师指导,依教奉行。
法的第三个涵义是“学道时要博采众长”,取各宗教、门派之长,参透其中之理。有些门派标榜自己的最好,“学我的不能学他的”,甚至必须烧毁其他门派的书籍。这都是心胸狭窄的门户之见。应当明白,“法”只是修行工具,只是作用不同,而无好坏之分。因此,要选择先进而又适合自己当前修行的法,才能提高修行进度。但是,“修道时要一门深入”,进入专修阶段后,就不能三心二意,得陇望蜀。如果今天修此法门,明天修彼法门,等于走几步此路,又去走几步彼路,终无进程。如同上了几个一年级,结果还是一年级。
法的第四个涵义是:“不可执着于法”,法是修道的工具而非目标,若执着于法,则本末倒置,累及自身。因此,古圣贤教导我们“为学日增、为道日殉”。在学道期间要博采众长,多积累知识。敲门砖的作用是敲门,一旦开悟,敲门砖已完成作用,因此要“为道日殉”,将其放下。修心的本意就是要去掉分别、执着,如果执着于法,仍在梦中迷惑。因此,对法也不可执着。应明白“诸法空相,实不可得”。
二、侣:
“侣”的第一层含义是指你的生活伴侣和亲属。修行是在走一条与凡人思维完全相反的道路,凡人在为财色名利你争我斗。修行人则是舍私利而布施,走着一条舍得道路。因为修行不离生活,因此,家庭伴侣亲属是否对你理解和支持,也非常重要。如果对你不支持或极力反对,则对修心养性,布施积善阻碍极大。轻者使你心烦意乱,重者造成家庭不和。因此,要想修行精进,首先要使家和,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要以极大的耐心、爱心,去关心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以自身的良好心态来感得伴侣的支持。这种支持包括经济、时间、环境、参悟、心理等。
有许多修行人不知道如何改变家庭,取得亲属的支持。在此,我教你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改变自己,不要再去埋怨别人,不要把眼睛老盯着别人的过错,要反观内照捡查自己,修行不是在修正别人,而是在修正自己的不良习气,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定力,提高自己的平等心和慈悲心。当你的亲属看到你改变后,他们才能通过你的改变,对你所修之法产生信心和理解。不仅会支持你修行,他们可能也会走上修行的道路。你不必怀疑,有许多人已证过此路。
在你这一生临终之时,侣的意义则尤为重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判定人的死亡,是以断气无脉为准。这种判定并不科学。其实,人在死亡之后,灵魂并非立刻离开身体,有时会长达四至八小时才离开肉体,最长的还可能长达十二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灵魂特别需要安静,不希望别人干扰。如果亲属大哭小叫,急于洗身更衣,则对其灵魂的安定极为不利。这时如果灵魂稍有烦躁,顿生瞋恨之心,其再转世的生命层次则急转直下,因为人在临终时的念头决定他转世的境界。因此,亲属如懂此理,则应该帮他助念。佛教及许多宗教都有临终助念之仪。
灵魂在脱离肉体后及转世前的阶段中称为“中阴身”,此阶段可长达四十九天。此时“中阴身”恍恍惚惚,迷惑昏沉,如同人在梦中,对宇宙空间的各种阴阳信息及磁场的干扰常常迷惑,惊恐或无所适从,如有因缘,很容易坠入三恶道。佛家更讲究助念,而且是助念七七四十九天,以便“中阴身”的解脱。这时的助念则是在时时提醒“中阴身”心中念佛,免入恶道,并向预期的超高级生命的神、佛升华。那些出家修行之人,临终有同修同道助念。对于在家修行之人来说,此时的伴侣亲属如何作为,则关系到“中阴身”下一世的命运和前途。因此,在家修行之人,要在这一生中,首先度化自己的伴侣和亲属,使他们懂得并深信此理。否则,你修行一生,临终却被自己最亲近的伴侣,在哭叫更衣中断送了你一生的努力,细思想之,多么可惜、可悲、可叹!可见侣之重要。
侣的另一层涵义是指修行的伴侣,在修行大道上,常结善缘,尊重师缘,是保障你树立正知正见不走邪路重要因素。尊师才能重道,才能在此缘中得道。同时,正确地选择修行同道也尤为重要,如果选择不当,则易受到旁杂思想或邪知邪见的感染,易偏离大道,有时接触一两次恶知识或恶友,就会断掉自己多生多劫的慧命。当你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了偏知邪见,不仅不能精进,而且是越精进反而离道越远。
三、财:
财有两种涵义,一指财是修道人必不可少的道资道粮。古人云:“无财不足以养道”。你要想修道,首先必先学道,学道需交学费。游历名山大川,遍访世间高人,为寻拜明师,求法学道,需要川资路费、学费,以及对师父的供养。现在社会有些自私自利之人,认为学功、学道不该交费,这是一种只想得,不想失的自私观念。宇宙法则是能量守衡的,得与失的总量是相等的。只想得不想失的人,反而什么也得不到,得来容易不会珍惜,早晚还会失掉。而且欠了别人的钱、情之债,加上利息,在阴性程序的控制下,早晚必还。因此,小便宜是不可占的,俗话说:“占小便宜吃大亏”,既是此理。
宇宙法则不仅是得失平衡,而且应该是先失后得,如同进商店购物,须先付款后拿东西。学法求道也是如此。在商品社会中,各种法也是一种商品,有它无形的,或者可以说是无价之宝的无形资产,而且你在学法求道中所付出的,远远低于它的实际价值。有时师父给你一句话则千金难买。你在学法求道中付出一些微薄之资,也是在用你的劳动所得换取别人的劳动,是一种价值交换,符合商品经济规律。但是“道”又是一种无价之宝,有时师父给你一句话,则可使你受益终生,或者教你一招一术,足以使你养家糊口,得益一生乃至多劫。因此,在学道中的价值交换又是非等价的,只要你愿意舍,所得到的无形价值,远远超过你付出的有形价值。
可是,人们往往迷惑留恋于表象的钱财,连一点学道学法的微薄之资都不想舍,甚至毫不掩饰地说:“如果不收费我就学,收费就不学”。而不知道自己生生世世挣了多少钱,又花了多少钱,何止千金?其结果连开悟也未达到。如果为自己求道学法都不想舍,又怎能为众生去舍?更不可能彻底的舍。正是因为不愿舍,才障碍着你生生世世难出六道。
财的第二个涵义,是不要把财看得过重。如果你明白修行的最终目标是要突破四维、五维、六维,达到超高级生命,成佛得道,首先要能够舍掉以财为总代表的三维物质利益。如同我们上楼梯一样,要想上一层台阶,必须先把脚离开下一层台阶。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舍”,先失后得,不失不得,小失小得,大失大得,彻底的失才能彻底的得。何况钱财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身外之物,其本性是实不可得。因此,要把它看淡、悟空。修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点一滴培养你舍的精神,一点一滴的小舍,正是为将来彻底的舍打下量变到质变的基础。但是,很多人修行未果,就是败于舍不得财,因为财是一切利益的总代表,故财舍在修行过程中也尤为重要。
四、地:
“地”是指修炼的环境。一般要选择环境清静,空气清新的地方。同时还要注意地下磁场,如果选择地下磁场不适之地,不仅不利于修炼,而且易伤身体。选择时主要靠看光或其它感知功能来判定。如果不会看光或感知,可以在此打坐几次,如感觉良好,则可以在此修炼。如果总是不舒服,则可更换地方。
修炼环境还包括你经常接触的人,如出家修行的僧、道,长住在寺院、道观,在这种集体专修的环境中,其环境本身就时时刻刻熏陶着修行之心,是一种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相互参悟、集体并进的良好环境。
但是,世间毕竟还是在家修行的人较多。在家修行之人由于居住分散,各自为是,缺少相互参悟和提醒、鼓励之机。再加上天天接触世俗之见,随顺各种习气,如无恒心、定力、悟性,则很容易盲修瞎炼,长进甚慢,或是误入歧途,或是因惰性半途而废。因此,在家修行之人应寻找那些在修行方面知识渊博、悟性较高的善知识,能经常在善知识的指导和磁化下提醒精进。如有条件,修道人可常定期或不定期地聚集在一起,相互参悟,相互鼓励,并在集体汇成的巨大场能里共同提高。
五、师:
师有几层涵义:一是学法修佛入门时,要寻找和选择自己的师父或指导老师。俗话说:“离师无法,离法无成。”选择师父或导师的标准,并非看其有多大名气,多大年龄或多老的资格。主要应选择“明师”,所谓明师,就是明白大道之理及宇宙真相的师父。至于名气、年龄、资格等都无需计较,对于长相和身份更不可以貌取人,俗话说:“真人不露相”。一般人都认为世界冠军水平高,站在人前显赫出名、立功受奖的都是世界冠军,实际上是其教练的水平高。如果没有通达原理,指导得当的教练,就不可能培养出世界冠军,世界冠军固然水平高,但仍然是教练手下的产物。因此,要选择参透原理,品德高尚并深明大道之理的明师。如果选择了连他自己都不明道理或分别心较大的师父,怎能指导他人修佛证道。求拜明师,是帮你破迷开悟。当你不知道路时,要给你引路,把你带领到认识路之后,你能进入了正常的修行状态,则是开悟,古时称“出师”。开悟之后,才可以自己把握修行方法,才算进入正式修行阶段。
师的第二层涵义是:要想求道、学道必须恭敬师父。古人最讲究“尊师重道”。古时,学生成年之后,除了名字以外,还要起“字”和“号”。为了尊重,同学和旁人不能直呼其名,只能称“字、号”,唯有自己的父母和老师可以直呼其名。对师如同其父,故名“师父”,可见古人对老师的尊重非同一般。因此古人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日之师,终生不忘”,“受人点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父母虽对自己恩重如山,但只给了你一生的生命,但师父给你的却是慧命,慧命却是多生多劫所难以得到的。尤其是在修道过程中对师父尊敬与否,首先是一个道德品质问题。如果一个徒弟连自己的师父都不礼不敬,更不会慈爱众生,这样的人学道何用?因此,师父是不会把真技绝学传授于他的。试想,一个没有慈爱之心的人,学了高功夫只能祸害众生,师父如果把高功夫传授给他,等于师父也跟着造孽。因此,古代一些明师高人为了避免后患,许多高功夫“宁可失传,也不误传”。
尊敬师父,还要经得起师父的考验和长期磨性,古时有“徒弟、徒弟、三年奴隶”之说。古人学手艺,学功夫,要给师父干各种杂活,以作对师父的供养,有时还要忍受师父的打骂。有些人不能忍受而离师回家,结果是一无所获,半途而废。其实,师父并非有意折磨徒弟,是在帮徒弟磨性,让你明白功夫得来不易,才知珍惜。使其降低心位,空掉自我的一切,你才能很快接受师父传授的东西。古时传授功夫一般是言传身教,为防失密,非常高级的功夫则以心传,只有心位调整到极低的徒弟,甚至师父给一个“眼神儿”即能深解其意,方可心传。古成语中“心领神会”正是如此境界。
古时有一典故:一师收教三徒,三年内只让干杂活和练基本功。三徒性急难忍,认为跟这个师父已经没有什么可学了,想辞师而去。师父说:“你们想走可以,须先去办一件事,到河边取回沙、石子、水各一满盆”。取回后,师父将一盆沙倒入石子盆中,沙不见了,又将水倒入石子盆中,水也不见了。师父问三徒:“满了吗?”三徒恍然大悟,非自学功夫已满,实是自心太满。三徒跪地拜师,继续求学。所以学功求道要有恒心,经得起磨性,勤奋求学,刻苦精进,持之以恒,方能得道。
尊师重道、持之以恒还体现在,当师父处于低谷、有病或遇师难、法难之时,能否与师同舟共济,心不退转,并经受长期的磨练和考验,才能跟定明师,随师成就。
师的第三层涵义是:在学功求道中,到了高级层次,不是谁都可以学,也不是徒弟找师父,而是师父找徒弟。要想学高功夫,首先须具备“德、悟、慧、缘”四个条件。德是指道德品质要求极高,因为“德高才能功高”。二是要有极高的悟性,才能达到心领神会,领悟精髓。三是要有很好的慧根,否则教也难会。四是要与本师有缘,如无缘分,虽相遇而不识。如无缘则“踏破铁鞋无觅处”,如有缘“得来全不费功夫”。一般来说,与本师前世就有师徒之缘,今生上师可凭前世打入徒弟灵体的法印寻找本门之徒。因此,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师的第四层涵义是,同修同道之间要虚心谦恭,相互学习。“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修行人应当明白,修行是在修正自己的不良习气,而不是在修正别人。而许多修行人都有专挑别人毛病的习气,这就颠倒了修行秩序,是专门在修别人,而不是在修正自己,这仍属于偏见和习气。因此,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要专挑毛病,反而自满,失去取长补短之机。即使是自己百分之九十九都强于别人,别人有百分之一优于你,也要虚心地向人学,学到这百分之一,自己才能达到圆满。如果只看到别人那百分之九十九的缺点,则失去了那百分之一的所获。挑人之短于人于己都无利。学人之长,不仅利己,也可勉励他人扬长避短,提醒求学改过之心。此乃功德。因此,有智慧者不仅可以人为师,还能以万物为师,因为“道在万物中”。
六、德:
修行主要是修德。但是世上很多人对“德”之涵义并无深解。俗话说:“积德行善”,故世人误认为“行善既是积德”。把单纯的做好事认为既是修善。修道中的“善”和“德”都是广义的。那么,“德”的真实涵义是什么呢?
古人在入定状态下,以其神通发现宇宙蛋刚爆炸时,最初的模式图是以十四个圆组合而成,而且这十四个圆均匀围绕座落在同一个圆心上。这就是古人在造字时将“德”字的右半边写成“十四一心”的用意。这种形象化的造字,其真实内涵是这“十四一心”的宇宙模式图,包涵了宇宙的总规律,也是宇宙本性的显现。左半边的双人旁是在提示人们,人人都要按照宇宙本性及规律去办事,使每个人的行为紧紧地靠在宇宙本性和规律上,人类才能长久不衰。所以古人把“德”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可见其用意之深。
佛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中也为我们揭示了“德”的真实涵义,观音菩萨在谈到自己的修证过程时说:“如果众生在苦恼灾难中,怖畏恐惧中,能一心称我名,就能从我身心中,得到十四种无所恐怖的功能德用。”也就是说,这十四种功能德用出自一心。
古人为了让人们更进一步理解“德”,又把“道德”二字并为一词。“道”即宇宙本性,大道无形。对于无形、无象、无声、无息的如此抽象之“道”,使人们无法可依,因此,“德”是由无形的“道”生出有形的模式,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有形的标准作为行为准则,方可依“德”行“道”。所以有德才合道,无德则逆道。“修行”正是古人悟出了其中的奥妙,而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使自己的意、言、行逐渐合于道,故称“修德”、“修道”。
要想修德,使自己的行为逐渐贴近道,首先须研究道的特性,懂得规律,才能在实践中把握规律,逐渐靠近宇宙本性。因此,我们无论认识某一事物,都要从道的角度去看,才能正确地认识这一事物。而我们一般人看问题和认识事物,只从“自我”及分别的角度来看,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定是非,来进行分别取舍,岂能不错?即使是从两、三个角度来看,仍然离宇宙本性相差甚远。人类所作所为大多是违背宇宙自然规律的,所以反过来,宇宙自然规律必然要惩罚人类的多种不规行为,这就是人类共业所受的果报。
即使是从宇宙八个角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也只能是基本正确,不犯大错而已。宇宙八大规律包括:“阴阳根本律”、“宇宙因果律”、“天人合一律”、“五行生克制化律”、“蛹动螺旋律”、“宇宙自控调谐律”、“质量互变律”、“中成极反律”。从宇宙八大规律中,每条又可分出八条规律,八八六十四,能从这六十四面来研究事物和处理问题,才能不犯大错。
佛家看待事物也是从八个方面:“体、相、用、因、缘、果、事、理”。这八个方面总结得非常简捷精辟。而且也是每个方面又可分出八面,六十四面中每一面又各分八面,以至无穷。世间的上智之人观察事物能达六十四面,但在人世间上智之人极少。绝大多数人看问题都是以我为中心,以自我见解、习惯、利益为标准,完全无视宇宙规律,所以大多是背道而行。但是,由于人们有“我执”而自私,都不愿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因此执迷不悟。岂不知,谁看待事物越靠近自我,个性习气越强,离道越远,只有忘我,才能真正进入真我本性之中。
修德标准除了要研究把握宇宙八大规律以外,更重要的是应逐渐去贴近哪个无形无为的道。
在修德的具体标准中,能够融入世间生活、工作的“八德”、“八念”是宇宙规律的具体运用。
八德:
一、功高,不专横傲慢; 二、位显,不以权谋私;
三、受荣,不得意忘形; 四、遇挫,不颓唐弱志;
五、临财,不见利忘义; 六、见色,不起淫生邪;
七、待人,讲利他宽宏; 八、营职,比鞠躬尽瘁。
八念:
一、尊师重道            二、礼让和气
三、整体意识            四、效益效率
五、爱国守法            六、遵纪保密
七、勤俭持家            八、守信重义
“八德”中的前六条,是对宇宙八大规律中“蛹动螺旋律”、“中成极反律”的认识和具体运用,并且暗涵了“阴阳根本律”、“质量互变律”和“因果律”。同时又包括了佛家“戒、定、慧”的修持。对平时所遇的一切外界环境要能做到“我心如如不动”,不正是在修定吗?不正是“随缘不变”的具体运用吗?“七、八”两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及舍己利他的上士标准。不正是让你舍己忘我,回归本性吗?
这“八德、八念”的修德标准,如果作为企业的道德标准,每一个职工都能如此律己,则企业必兴旺发达。如果每一个公民都能如此去做,国家必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稳定长久。
修德的层次又分“三士”标准。修下士者,利己利他;修中士者,利他利己;修上士者,舍己利他。此“三士”标准中的共同之点都是“利他”,而且层次的高低关键在于“舍己”的程度与“利他”的程度。下士是先利己后利他,在利己的同时利他,但不能损人利己,这是修人道的标准。中士则把比率颠倒相反,是先利他后利己,在利他为目的的同时利己,这是修天道的标准。上士标准则是舍己利他,达到无私忘我状态,这是修菩萨道的标准。上士开悟之后,深知彻底的舍才能彻底的得。这里面不加杂丝毫的为自己所求,在舍得同时并不是为了得,不仅能彻底的舍,而且舍得自自然然,毫不造作,毫不攀缘。
因此,要想修德,首先要认真研究把握宇宙八大规律及宇宙本性,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七、慧
“慧”是指慧根,顾名思义是智慧之根。一般人很难理解,慧根和“天生聪明”并非等同。天生聪明是指阳性大脑生下来就聪明,是指“后天”。而慧根是指前世修行的基础及靠近宇宙本性的程度。每个人的本性、智慧都是一样的,都是本性中本来俱全的,因此说,这种本性的智慧,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无别的。所谓“在佛不增,在凡不减”。但表相上为什么又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烦恼、不良习惯及各种我执我见造成的障碍,使自己生活在迷惑颠倒之中。看不清宇宙和事物的真相,因此,造成了不同的慧根。谁的障碍越多,迷惑越重,背离本性、真相越远,慧根也越差。反之,慧根越好。
智慧是本性的自然显现,对众生都是平等无别的。如日当空,众皆可见,有障碍者,如云遮日,不显智慧。关键在于我执、我见造成的各种心理障碍。由于心理障碍程度的不同,相距规律、本性的远近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慧根也不同。
对于修行人来说,慧根优劣相当重要,它虽然是前世修行程度的见证,但又是今生修行的基础。譬如:有些人前世修过佛法,今生一听到佛法即心生欢喜,则可能在佛法中修行得度。但是,在佛弟子中又存在各种不同的慧根层次,都与前世修行程度有关。有些人前世与基督有缘,今生则喜读圣经,在基督教中操练得度。但有些前世与各种修行法门无缘者,以自己我执我见、不良习气为主导的人,背离本性甚远,慧根较差,今生你怎么劝他都不愿加入修行。有些慧根更差的还会讥讽、攻击、诽谤他人修行。这都是因为前世所修的慧根不同。
前世慧根较好的人,对于今生修行非常有利。闻大道之理或听闻佛法则心旷神怡,心生欢喜,理解和接受速度比常人快。因为在前世修行过程中已经有听、学、悟、修(闻、思、修)的基础,如同过去已输入有关程序,现在一经调出立即生效。慧根较好,如果今生不修,非常可惜,不进则退,以后不知何世才能碰上修行的机缘。因此,今生要把握良机,在良好慧根的基础上努力精进,早成正果。
对前世慧根较差的人,应当自知过去的基础尚未打好,不要恢心丧志,要比别人更下功夫,努力修行。慧根较差最好的弥补方法有两条,一是勤奋刻苦,努力精进。二是提高悟性,提高悟性则可以加快破迷破障,破障越快,离规律和本性越近。
有些人慧根较好,平时会自然出现一些特异功能,佛家称“神通”。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人由于尚未开悟,把神通看得很重,各种神通究竟有何用途?一是可以验证自己修行的程度,离明心见性的距离。二是神通可助你悟透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古今许多有“天眼通”的人,以其天眼洞察宇宙人生而开悟,直达明心见性。三是在随缘度众生的前提下,有时需要示法,可用其神通来验证一些真理,以启发他人开悟,这时可以运用自己的神通。但丝毫不能加杂卖弄显示的念头,更不可居功傲慢,如果加杂则是动念造业。八、悟:
“悟”是指悟性。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可使生产力成千、万倍的提高。在修道过程中,悟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很有相近之处,只是一阴一阳而已。
悟有浅悟、深悟之分。但“悟”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外界,而是自己思想上的重重障碍。因此,悟的过程和关键就是破“所知障”。笔者为什么把“破障”写在本书的最前面,而且“破障”一文中又把“障碍在内不在外”放在第一篇,正说明破障的重要性。如能破除一层障碍,则接近一分本性。因此,破障越多,离本性越近,最后见性成佛。
悟有小悟大悟之分。小悟是悟一些功法,修行方法的原理,使自己在修炼、修行技术、方法上提高速度。学习功法不要死记其中的一招一式,参悟修行方法,也不能死守其中的一戒一持,而是要悟透其中原理。悟透佛法原理,你就能举一反三,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编出各种更灵活高效的法门进行运用。悟各种修行方法也是如此,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而且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不明此理,只死守戒条,也可能这一生就白白死在戒条里。
谈到悟性,我们就先悟一悟“西游记”给我们的启示。《西游记》中描写了四人西行取经,其实是在描写一个修行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他既有唐僧的慈悲善心,但执着慈悲的同时却又造下恶业,因为善恶是一不是二,俗话说“小慈悲生祸害”;他又有孙悟空聪明灵活的慧眼悟性,但过于争强好斗,缺乏耐心和慈悲;他又有猪八戒贪吃好色,贪财懒惰的各种习气,被外境财色勾引,因而常起半途而废之心,回高老庄享福之念;他还有沙悟净本分老实的特性,但由于过于老实,则有时显得愚钝。作者巧妙地把一个人的各种思想性格和各种习气,以及他们在修行中的转化过程,通过四人活灵活现地演示出来。是为了让世间的修行人以此为镜,时刻对照和检查自己的不良习气,以利修行。
孙悟空虽有广大神通的七十二变,但仍然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此处如来佛的掌心则代表宇宙总规律,暗谕你再有神通也跳不出规律之掌。所以,“万般神通皆小术,唯有空空为大道”。宇宙的本性是真空,因此,给他起名“悟空”,以“悟空”来对治执着神通,点化他“神通”是末而非本。对于猪八戒的贪图财、色、名、食、睡,要用佛家的各种戒条来对治,故起名“八戒”。对于沙僧的愚钝则以清静心来对治,静能生定,定中生慧,智慧出现才能消除愚钝,因此起名“悟净”。给三人戴在头上的“紧箍”,实际上就是“戒律”,使其自我约束,改正习气,才能坚持西行,取得正果。“紧箍”提示我们,要以规律为戒条,时刻自觉约束自己,不可任随和放纵自身的习气。他们的紧箍都是自己戴在头上的,谕意修行持戒要自己主动约束自己。因此,真正的修行人要自觉约束自己,等于给自己戴上一个无形的紧箍。觉悟者明白,宇宙间最根本、最大的戒条宇宙本性,能时刻把握在宇宙本性上,就是守根本戒,也是最究竟的戒。
我们如果从生命维层上来悟,孙悟空出世之前是一个石猴。石头属于一维生命层次,经过多年运化修炼,可以达到灵性极高的三维猴子,再经过多年学道修炼,又可以达到神通神变的四维至六维以内的层次。而唐僧、八戒、沙僧原先是四维至六维天界的层次,由于天福享尽又被“四舍五入”法则给退转至三维层次,只是由于上世慧根好,有些神通而已。这又向我们揭示了宇宙维层的蛹动螺旋规律,在四维六道中不升则降,循环不已。提示我们通过修行可以突破维层而升华,造业也可使生命层次下降,向人们明示了修行的作用和果报。并向人们明确揭示了“宇宙蛹动螺旋律”。
所谓的取经过程,完全是对修行人的磨性过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过一难则离西天近一步。这里的“西天”指的是真我本性,而不是某一个具体地方。那么,为什么要经历八十一难呢?佛家将思惑分为三界八十一品。我们所处的欲界天有九品。色界天有四禅天,每层天有九品,四九三十六品。再往上是无色界天——四空天,每层九品,共三十六品。合计共八十一品。寓意修行路上必须突破八十一品思惑障碍,才能冲出三界,成佛得道。
再想,魔都是来自何处?几乎都来自佛的身边,说明佛与魔是同一法身,因此说:“小魔成小佛,大魔成大佛,不魔不成佛”,可见佛与魔也是一不是二。
西天取经的磨性过程,也同样是“舍”得过程,磨性帮他们逐渐改掉自己的各种不良习气,使自心逐渐清静。最后在西天藏经阁中取经之时,两位佛向他们索要“小费”。有些人不明此意,心想:“佛界办事也要送礼收小费”。其实是误解其中涵义,佛界是九维以上的生命层次,何须用三维“金钵”?佛是在试他们愿不愿意彻底的舍。他们随身所带唯一值钱的只有这一紫金钵,愿意连最后一件东西也舍掉,才能成佛。修行人如有一样事物舍不得,下世则必因此因缘而生,不可成佛。
以前曾有一典故:一位修行极高的老太,临终前得一孙儿,千喜万爱,舍不得孙儿,死后因此因缘而转世一女童,长大后由因缘又嫁给了她的孙子。娶嫁这天,来一高僧大笑曰:“古古怪,怪古古,孙子娶祖母,亲朋锅里煮”。当事人全然不知,而高僧可以看到过去的一切:祖母因舍不得孙子之因,又转世回来嫁给了孙子。以前的亲朋因作恶转世为猪、羊。因与其有缘,则被自己以前的亲人给炖煮于锅中。因此,有一样不舍则有一样因缘果报。只有从心底里彻底的舍去万缘,达到一法不见,一无所求,才能成佛得道,彻底解脱。
因此,悟的第二层涵义则是悟“空”,悟大道之理,悟宇宙和人生的真相。当你把这些都悟透了,你就是一个觉悟的人,觉悟即可证到佛性,不觉悟乃凡夫。因此,佛与凡夫的区别就在于觉悟与迷惑。
要想觉悟,你必须首先放下自己各种思想障碍,“悟”是打开你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但是,这里所说的“悟”,不是阳性大脑的思维,而是在入静入定状态下,回归真我本性,真我本性中本来就已俱全的真实智慧则能自然流露。
以上八要素,是取得修行成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修行者可以自我对照,如有缺项,要尽力弥补,否则因一条不备而前功尽弃,实为可惜,故应努力使之完备,方可成功。
我在讲课时,有个别同修提出异议,认为这八个方面并不一定都要具备,也同样可以成佛得道。例如,有人说:“从师的方面讲,老子就没有听说过他有老师”;“从修行之地来讲,就不一定要有较好的磁埸”;“从财的方面讲,没有财的贫穷人也能修成佛果”。关于这些问题,解答如下:
在前面的“树立正知正见是修行的首要因素”中谈到,“三世因果,贯穿时空,谓之正见”,“本性是空,不住表象,谓之正见”。从阴阳根本律中阴阳互根的角度来讲,只看阳而不知阴也是偏知偏见。
从师的方面讲,既不应该从某一生某一世来看其是否拜过师,又不能只从阳的一面看其是否有阳间的师父。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生一世修成的,都已经修了无量劫,在这无量劫中,我们每一个修行者都会有无数个师父对你进行指教。在其中的某一世或某几世中,可能因机缘问题不会遇到老师指点。但是,这还只是对阳性师父而言,那么,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阳而不知阴,只看一生,而脱离三世因果来判断问题,这就落入了偏知偏见之中。每个修行人,都有其阴性师父,只是层次高低有所差异。另外,在以上所讲的“师”中,还包含同修之间也同样是师,万事万物也是师。甚至,佛在经中还讲过,当佛不在世时,可以戒为师,以经为师。这些都是师的范围。那么,有人说,“老子是无师自成”,这又是一种只看今生,未联系三世的偏见,老子本来就是成就者,我们所知道的老子来世间,其实已是他成就后的倒驾慈航,但是,在他过去无量劫的修行中,同样也有无数个先师对他进行过指教。另外,即使是那些倒驾慈航的再来者,在上界也同样有佛菩萨在时刻关注和点化他,以便使他早日恢复原有的智慧,在世间度化众生。因此,即使是老子在他身为“老子”的那一世没有阳性的师父,也同样有上界的阴性师父对他进行关注和指导。因此,要想明了事物的真象,不能只看阳而不知阴,也不能只看表象而不明实质及深层的内涵,这样就易落入偏知偏见之中。
关于“财”的问题,无论你今生或某一世财多财少,但首先都要有一定基本维持生存的条件,只是多少各异而已。这还是从某一生的角度来看问题,从这一点来看,也已确定了无财不足以养道。
如果只从一生一世来看,又落入了偏知偏见之中。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多生多世财物的布施也是阳性和表象的一面,但是,这种多生多世的布施所积累的阴德,它的总代表就是福报,在佛家称为“福德”。要想修成佛果,必须要福、慧双修,缺一不可成佛,如果只有慧而无福德,充其量只能修至罗汉层次,还要在极乐世界中长期进修福德,或者倒驾慈航,回到人间加行福德,只有等福慧具足时方可成就佛果。如果只有福德而无智慧,只能修得人、天福报,不能出离三界。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财的阴性一面所积累的福报,也是成佛得道的必要条件。
关于“地”的问题,地不是单指修炼打坐地方的地磁如何,它首先是需要一个清静的环境,我们要想修禅定,就必须有一个清静的环境,对于初修者来说,别说修禅定,就是念经、念佛,如果没有一个清静的环境,你也同样念不下去。即使你修定已达到较高的层次,如果没有一个清静的环境,你同样无法修下去,甚至还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我接触的一位同修,入定能达到八小时以上,但是,由于没有一个较清静的环境,他不敢继续深定下去,因达到深层入定时,鼻子可停止呼吸,家里人常误认为他出事了,一直摇晃他的身体,如果这样定上几天或十几天,家人会误认为他已经死了,还没等到出定,就会被家人给火化了。因此,修行的清静之地也必不少。
从更深层的修行角度来讲,我们在人道修行还只是修行的一个小阶段,并非从人道上升至极乐世界就修行到头了,修至极乐世界才等于刚刚出离了六道轮回,只是不再退转了。在极乐世界里的最高层次才能达到九地菩萨或辟支佛(修小乘佛法的最高层次只能修至辟支佛,九级能量)。到了极乐世界,才等于刚刚开始上佛学院,还要经历漫长的修行道路,只有在极乐世界毕业后,才能成为一真法界之真佛。到了极乐世界时,这八个要素也并非全部具齐,只是相对人道来说要多一些,比如罗汉还缺福德。但是,我们在人道修行时,这八个要素具备的如何,不仅决定着我们在人道的修行层次,同时还决定将来到极乐世界时的品位高低。极乐世界从一品至九品,而这个不等的果位,是由我们在因地修行之因所形成的。由此可见,我们在因地修行时的成功八要素是如何的重要,不仅决定了某一生的修行进度和层次,而且还决定着将来在极乐世界的品位。品位高的就可以早些从极乐世界毕业,甚至要早许多劫成佛得道。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对“成功八要素”的深解,进一步阐明了“成功八要素”的必要性。正是由于我们各种机缘的不成熟和各生条件的限制,才使我们没有可能在一生中全部具备这八个要素。所以才会出现各方面不同的进度。比如,前世虽悟性好一些,但又缺乏明师的指点;今生也许会因缺财而无修道的资粮,天天忙于为生活奔命,而无精力和时间修行;来世又可能遇到明师,但因慧根较差而提高较慢。等等这些都是因未具备八要素而误了修行的进度。
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些修行人,根本不知道修行必须要具备这八个要素。俗话说“心想事成”,佛法里讲:“一切法由心想生“。如果没有心想,当然也不会有事成,所以,明师在今生为我们指明了修行必须的“成功八要素”,我辈应当珍惜,万不可误认为可有可无,其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离师无法,离法无成所谓明师,是指大彻大悟,明白道理并能指导他人修行的老师。佛门又称谓“善知识”。密宗称谓“上师”。“明”师非同“名”师,明师是一个彻底平凡的,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人,并非有名气。正是这种平凡使他抛弃了所有不平凡的抱负,抛弃了雄心勃勃的成名之路,使他进入了无分别的生活。只要你与他有缘并诚信,他可以指导你走一条成佛的捷径,因为他已经通达此路。这就是明师的作用。除此以外,他比普通人还普通。
在修行路上,“离师无法,离法无成”。佛在“楞严经”里讲:“慎无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修行证到四果罗汉之前,因未真正开悟,不可相信自己的意思,最好还是要听从善知识和明师的教导。因为修行到一定层次时,由于理未悟透,有些事情很难辨别,如无明师指点很容易走偏。因此,明师对于修行人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
明师已经证到了真我本性,因此,他的智慧是无量的。如同浩瀚的海洋,你只要把心位放低,你敞开多少就能接收到多少。如果有缘,明师几句话就能使你沉睡以久的灵性苏醒,就可能使你从此改变生命轨迹。根据“生物全息能原理”,明师的一衣一物,甚至是一根头发,乃至他用过的一切物品,都具有同明师一样的功能功力。如果你比较敏感,只要靠近明师,就可以感受到他强大的震动力吸引着你。
现代多数修行人都不懂得明师的价值,如能经明师指点,也许会使你节省多生多劫的修行时间,以及多生多劫需要的财力、物力、体力的付出,提前证得佛果。这个价值是无量的,是不能用金钱计算的。即使你在一生中把全部的身、口、意都供养给明师,也不及你所得到的分毫。《大智度论》中说:“善知识是父母故;善知识是导航故;善知识是明灯故;善知识是般若故;善知识是六度故;善知识是衣食故;善知识如灯塔;一切众生见善知识当以舍身命一切供养”。《菩萨戒》中说:“日日三两金供养法师”。可见佛及古大德们对善知识重要性的明示。在修行道路上,如无善知识的指导和点化,往往会因一个小小的障碍自己破不了,就可能误己一生不能前进。
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前修苦行时,释帝桓因(玉皇大帝)试他心诚否,变成罗刹说了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释尊一听这半偈乃是三世诸佛之正道。释尊问罗刹下半句偈,罗刹言:“我现在已经饿的说不出话来了”,释尊问以何为食?罗刹言:“以活人肉和热血”。释尊说:“你如果能告诉我下半偈,我听后当以此身奉施供养”。罗刹即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释尊听后深悟此义,然后上于高树往下跳,自断身命,施于罗刹。当他自投树下未落地时,被罗刹接住。此时,释帝桓因变回本相,与诸天王皆顶礼于释尊足下,赞言:“善哉!善哉!真是菩萨,能大利益无量众生,于未来定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尊正因为往昔在修菩萨道时,以此因缘,愿舍此身得此半偈,使自己成佛一下子提前了十二大劫,原应在弥勒菩萨之后成佛,因遇此善知识点化,故在弥勒之前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这一实例充分证实了得遇善知识的巨大作用,以及应如何珍惜善知识之缘份。
在上万个修行人中,也很难有一个真正的开悟者。在十万个修行人中,也很难出现一个真正开悟的明师。明师本来就少如凤毛麟角,但是,真正与明师有缘之人又有多少呢?即使有缘,又有多少人能够识得明师,相信明师呢?即使是相信明师,又有几人能达到真诚虔信呢?然而,要想进入高层次的修炼,又有几人具备慧根、悟性、德性、缘份的全部条件呢?在末法时期,要想寻求一个真正的明师指点,是非常难遇的。但是,由于众生迷惑颠倒,习气太重,无慧眼难识明师,即使有缘相遇也会错过千载难逢的机缘。主要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塑造明师,教、学颠倒
众生由于多生多劫养成的分别心,往往在未见明师之前,自己心里先塑造一个明师的标准:“我心中的明师应该是......。”比如,在某些人心里先塑造了一个完美明师的形象,首先必须是大彻大悟,对宇宙真相、生命真相、经论、戒律都非常通达,而且要口才好,能讲经说法,又有组织和领导大家修行的能力,还要有很高的神通,能给众生治病破灾,口才,身体,长相都要好,还要很慈悲,最好是无代价的教我们,使大家不用花钱和供养就能得到大法,而且是很快就大见成效等等。心里有了这么一个完美明师的标准之后,遇到稍有名气的修行人,就开始用自己预定的标准去衡量,结果没有一个达到标准的。即使跟着学一段时间,也不可能心诚。稍遇考验或挫折,就会弃师而去,或是稍有不合自己利益的事,就会对师父攻击诽谤。并能找出一大堆师父的不是,来为自己背师行为而开脱。末法时期的如今,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明师虽然难寻,但真正够资格的徒弟也的确了了无几。
信徒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心理在塑造明师,要求一个完美的明师,没有给明师一点自由。本来徒弟是向明师学习的,反而成了徒弟塑造和教导明师,去指点明师应该怎样做,完全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报着这种心态的人怎能学到东西?更谈不上成就。其实,这种塑造完美明师的想法,本身就是分别心,是不合道的。
这种总想塑造明师的人,其错有四:一是不明理,认为只要有人反对明师,这个明师就是不完美的。其实,不完美的不是明师,而是众生的分别心。每个人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同一事物,必然会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因此,对明师有不同看法,甚至攻击毁谤明师都是正常的。即使是佛,也同样会有人不理解或攻击毁谤。释迦牟尼佛在讲大乘佛法时,一万二千人听经,当时就有五千人因不能接受而退场。是佛讲不清道理呢?还是众生有分别心和所知障难以接受呢?
二是疑,认为明师还不完美,其本身就是大疑。是用自己的分别心在衡量明师,站在自己的层次和角度上怎能理解明师的心胸。因此,必然影响对明师的信任程度,对明师的教导总要打个疑问,在执行中也必然大打折扣。
三是由“疑”而生“慢”,你想塑造明师,你已经把自己的心位摆在了明师之上,是居高临下的心理。“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更何况是挑明师之过,不是傲慢又是什么?这种有傲慢心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其实,他们今生最大的失误就是因自己的傲慢而失去了明师指点的良机,而这个良机却是千载难逢之机。
有些傲慢心较重的人,不仅障碍自己,而且还障碍别人。由于自己不理解而攻击明师,还阻碍了别人遇明师接触,但他们却不知道,“障人修行,地狱果报”。为什么?明师千载难遇,你障碍别人得到明师指导的机缘,延误了他多生多劫成道的时间,使他无数次的生命白白浪费,等于杀害了他无数次生命,此为“断人慧命”。所以障人修行,必受地狱果报。因此,修行人应明此理,对他人不可妄加批评。
四是不安分守己,失去了做学生的本分,学生的职责是向老师学习,而不是塑造明师。不安分的同时又是攀缘,因此连学生也做不好。
有些人还担心,明师教学传法收受学费,是否会起贪心。其实这都不是你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商品社会中,功法也是商品,明师只是顺应经济规律,在付出的同时合理收费,也是先失后得,并非不失而得。明师也是人,也要生活和生存,但是他懂得取之于道,用之于道。至于明师如何支配自己的收入,也不是你应考虑的问题。真正的明师肯定懂得“取之于道,用之于道”,决不会贪图享受。根据多失多得的原理,明师既然比一般人层次高的多,正说明他比一般人舍得多。舍得少的徒弟,反而担心舍的多的师父是否会起贪心,不是妄念又是什么?明师舍给众生的法,都不是你用那点微不足道的金钱能买来的。有此担心,说明对师父不信任,又怎能学道?另外,说明对金钱还有分别,认为金钱是恶源,害怕接触钱财而起贪心。不是执着“有”,就是执着“空”。
开悟的明师,敢于谈金钱,敢于谈性,说明他已真正超越了金钱、物质和性,有何不敢正确地面对它呢?它们也只是表现不同的作用而已,而无好坏之分别。你不敢正确地面对金钱、物质和性,说明你还没超越它,说明你还被它束缚着。反而对明师的超越疑惑不解,只能说明自己离道尚远,还执着在空有两边的偏见之中。宇宙间万事万物各有各的作用,不可能某一种事物能代替所有的事物。明师当然也不是完美的,各有各的特长和作用,因此,只有圣人,没有完人。
开悟的明师所作的一切,甚至喜笑怒骂,都是真我本性的显现。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凡夫的思维所能理解的范畴。如果只看表相,不仅你不能理解,可能还会毁谤他,根本不象个修行悟道的明师。当你不知道济公是活佛时,他又吃肉又喝酒的行为你能接受吗?你会想到这样的人是大彻大悟的明师吗?恐怕他告诉你他是活佛,你也不会相信,只会嗤之以鼻,离他而去。
开悟的明师都是大慈大悲的,他已经舍弃了原来的小慈悲,不再执着修善,对众生平等无别。而凡夫却执着得到眼前利益,最好是只得不失。如果明师让他舍得时候,他不理解明师的远见卓识,是为了让他明白此法来之不易,才知珍惜。是为了让他能真正得道,才让他必须失舍于先,反而埋怨明师不慈悲。不仅没学到东西,反而造下了更大的口业。明师都具有较大的场能,你攻击毁谤的对象场能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所受果报也越重。但是,千万不要认为是明师惩罚你,惩罚你的完全是你自己输入的不良程序。
明师的作用就是教导你如何成就,对徒弟来说,明师只要能达到这个标准就已经足够了。如果你要苛求明师应该如何,用你自己塑造的标准来衡量明师,可能没有一个会使你满意的,只会影响你的诚信和修行。你能把自己的心交付给明师多少,那么,你便能从明师那里得到多少。交付并不意味着你交给明师多少财物,而是你对明师的信任和接受程度,是你那颗真诚的心。
2、放不下所知障
在得遇明师之前,由于多年的修学,许多修行者都掌握了一些佛学知识。有些人读过许多经书,甚至还能熟背,或者讲起经论头头是道。但是,每个明师各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他不可能按照你的习惯和意愿来教学。因此,有些人就不理解,或者接受不了明师的教学方法。或者总爱拿自己以前学习和理解的佛学知识来分别,来判断明师的每句教导是对是错,这就是分别心和所知障。
有些人确实心也很诚,也很想依教奉行。但是,由于多生多劫形成的所知障,形成了严重的“我执、我见”习气,遇事先按自己的分别心来判断对错,总是把明师的教导障碍在外,因此难以精进。有了所知障,你对明师教导的修学方法就会大打折扣,不可能照样去做,如此必然影响自己的修行进度。修行人应该明白,你所学的佛学知识是“识”而非“智”,一般人充其量也只能达到对佛经字面的理解,但真正的智慧不是从经书字面上得到的。所以,许多人读书越多,反而障碍越大,分别心越重,正是所知障造成的。
如果你说他心不诚,也并非如此,是所知障障碍着他放不下原来所学的东西。由其是那些执着善的修行者,是多生多劫在修行中养成的习气。当明师指导他应无善无恶时,他就很难接受。只有不折不扣地依教奉行,完全照做,毫无分别,才算真诚。你如果真想在明师那里得到东西,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东西,把你脑子里原来装的思想和观点全部空掉。如同你有一杯陈水,你倒掉半杯,明师只能给你倒进去半杯。你把杯子倒空,才能得到一杯新水。如果你一点也放不下,你就一点也学不到。
3、误以神通判断明师
许多修行人都执着神通异能,这是多生多劫以来,由猎奇心理养成的习气。听说哪里有位神通较大的人,就认为是高人,是明师。并千方百计地攀缘接近,总想在他那里很快就得到点什么神通或大法。其实,你如果执着神通是很危险的,精怪鬼神都有神通,所谓的“着魔”、“走火入魔”,都与执着神通有一定关系。
真我与神通是本与末的关系。神通只是真我本性中显现出来的一种作用,作用是末而非本。其实,我们平时的穿衣、吃饭、工作、学习不都是本性中显现的作用吗?电视机能演播与电视台同样的节目,不是也很神通吗?其实,在人们眼里它又非常普通。神通只不过属于阴性功能而已。轻视阳性作用而重视阴性作用,其本身就是分别心。有了分别,你才会去执着它。其实,有神通的人,甚至有较大神通的人,并不等于已经开悟和证道。有些已经达到穿墙、搬运汽车的人,仍在迷惑颠倒,尚未开悟。有些人表相上有些神通,治病、算命都很灵,但属于附体现象,执着神通的人就很容易招来附体。如果神通出在开悟之前,神通越大,很可能造业也越大。因此,执着神通倒是很危险的。
开悟的明师并不一定显现各种神通,因为他已经把神通看的很普通了,普通的如同穿衣吃饭一样。他并不以那些小神通来显示自我,因为他心里已无我无他。佛在经中曾言道:“未开悟者,虽有天眼,等于肉眼;开悟的大菩萨虽不修天眼,等于佛眼。”因此,明师虽不显现神通,但是,他几句话就能改变你的生命轨迹,他能度你成佛,甚至他看你一眼就足以穿透你的心。这难道不算神通吗?这才是真正的大神通,是五眼六神通里最高层次,是度人类型的“佛眼通”。
如果你不明白这些道理,只执着神通表相,就障碍了自己得遇明师的机缘。相反,由于你的执着正与魔相应,很可能被魔所控制。因为魔总想控制别人,如果你不随顺他,不服气他,他就会用神通控制你。而佛和开悟的明师只有平等心,从来不强加于人,而是恒顺众生。
4.对明师无诚信
师与徒的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要想达到成就的目的,其实也非常简单,简单的甚至使你不敢相信。只需要真诚地相信明师,就能达到自己求学和成就的目标。因为明师是已经开悟证道的过来人。他已经过千辛万苦,闯过了这条证道之路,你只要相信他,按照他指给你的这条路,毫不犹豫地走下去,你也必然成就。但是,往往问题就出在徒弟的心理障碍上,不能死心踏地、毫无疑惑地相信明师。总爱背者明师耍些小聪明,不由自主地就走入了叉道,误了自己的修行进程。
在密宗所传的密法里,有一种称谓“不修成佛之法”。其中有“系解脱”、“眷属解脱”、“中阴解脱”法等。“系解脱”就是你身上系有(佩带)上师赠给的信物或饰品,就凭着这个“系”,使你时刻想着自己的上师,与上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将来灵魂离体以后,上师在宇宙空间的每一个波(化身),都可以度你去极乐世界。而这个系只是表象之“系”,真正的“系”是心系上师。“眷属解脱”是指生前曾是上师的亲眷,以及在上师身边长期追随或侍奉上师的人,与上师的亲近程度远超于儿女,他们能够时刻心系上师。灵魂离体以后,就凭借生前与上师的亲缘和诚信,临终一念自然会想到上师,此时,灵魂瞬间即可与上师勾通,上师或上师的化身就可以度他到极乐世界。但是,这两种解脱,一个最根本的共同点就是诚信,一个诚信就足以使你得到解脱。真正的诚信就是无我,空掉自己的一切思想,心里只有上师。只有你达到时刻心系上师,何愁上师不来接引?无论你死在上师之前或之后,无论上师是否知道你的死,只要你临终一念能想到上师,他或他的无数个化身,都会起到接引你的作用。
大彻大悟的明师就象太阳一样,给众生带来光明和温暖。只要你去接近他,你总会从他那里得到光明和收益。可是,那些有分别心的人,会埋怨夏天的阳光太热,冬天的阳光太短,阴天太阳没出来。然而,太阳不会在意人们对他是好是坏的评价。有人说他好,必然也有人会骂他坏,有人需要他,也有人不需要他。然而,太阳不会因为人们的谴责与赞叹而动念,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运行轨迹。明师也是如是,无论别人怎样误会或诽谤,他都不会去解释,心里有委屈才会向人解释,明师已无分别,何生委屈?因为他心中无我,何况虚名?他仍然一无返故,默默无闻地去普度众生。
在修行人的一生中,要想得遇明师,谈何容易?多数人一生无缘得遇明师,空修一世,未达成就而抱憾终生。古人讲:“明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无缘,求也求不到。即使天天得见明师,不知珍惜求教,不能依教奉行,不能努力付出,仍难得道。这就是有缘无份。
净空法师有今天的如此大成,曾拜李炳南老居士为师。如果有“出家人不能拜居士为师,不能听居士讲经说法”的分别心,何有今日所成?拜师前李老师提出三个条件:“一是,从今天起跟我学,不能跟任何人学,不能听任何人讲经说法;二是,我让看什么书,什么经,你就看什么。其他任何书、经都不准看;三是,你以前所学的东西一律作废,一切从头学起”。乍听起来,李老师似乎过于自傲,目中无人,条件苛刻。但三个条件只限五年,净空法师当时虽不理解,但心真诚,能完全照做。结果四、五个月就大见成效。心清净了,智慧多了。此时才理解李老师的严格要求,是为使自己定在一处,一心不乱。才能定中生慧。受益之速,自己也难以始料。五年之后,自己主动向李老师提出再续五年。如此按师承之规教学,真心虔诚,才有今日大成。
古时拜师修行,徒弟必须时刻追随师父身边,时刻倾听教诲,开悟之前是不能离师出山的。古之教法,很有道理。开悟之前,如果接触的人过多过杂,必然接受各种不同的思想,以及各种偏知偏见,因徒弟此时尚未开悟,而无辨别能力。从表相上看,有些他人教诲似乎是对的,有些做法从人道的角度来看,似乎无可挑剔,但从修佛的角度看,又会使你产生障碍。例如,一位居士,每天都有人主动给她按摩。从表相上看,此为好人善事。但是,她的阴性师父却告诫她:“不要遇此人来往,他现在还未修入正道,不是在教你从心上修,而是在引你执着肉体的享受。”从这一实例上可以说明,在未开悟之前,要一心一意地接受明师的指点,不可过多地接触他人,以免在你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旁杂感染。从而会使你分心,影响对明师的虔信程度。其结果还是误了自己的修行进程。在修行的同道中,有不少人因此而走入叉道,却难以自知。虽旁观者清,但入事者自迷。
虔信明师,就再也不会否认明师;迷信明师,则意味着随时会否认明师;如果用分别心去挑剔明师,早晚会离开明师;如果用瞋恚心对待明师,早晚会毁谤明师;如果以贪法之心去接近明师,只能是一无所得的背叛明师。只有把自己的思想完全放空,把一颗心彻底地交给明师,你才能在明师那里得到最多的收获,甚至可能达到今生成就。
古人非常懂得师承教学之理,因此,在收徒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考验。收徒之后还要经过三年以上的磨性期,要达到对师父的教导言听计从,甚至师父给个眼神儿即能心领神会。磨性合格后才能教你真功夫。而现在的人又有多少能经得起三年磨性呢?师父即使把平生的功夫都教给他,因没有磨性和各种付出,仍然得不到。一个连自己师父都不能尊重的人,尚不够做人标准,又何谈学道呢?即使得到一些,也不过是皮毛而已。更不会珍惜,因为得来的太容易了。不失不得是宇宙间千真万确的真理。
大彻大悟的明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无不是教理,无不是真我本性的自然流露,所说所行都是佛的代表。供养明师就是供养三世诸佛,轻慢明师就是轻慢三世诸佛。明师所说的一切都是在说事实真相,而没有个人的分别和观点。他既不傲慢,也不谦虚,而是把宇宙真相原原本本地表述出来。在他心里根本不存在邪正、善恶、是非、对错,一切言论皆是方便假说。
开悟的明师已经断掉了私情,表相上看似无情,他心理已经放下了亲属和过去的朋友。更不存在过去的仇人或毁谤过自己的人。他平等地善待一切众生和万物,在他眼里,没有远近,没有亲疏,视一切众生皆兄弟手足,以大慈大悲之心放弃、代替了过去的小慈悲。如果你与明师有缘,你就认真地去珍惜吧,应该常常主动去求教于明师,而明师不会主动来攀缘找你。“缘”是过去结下的因,“份”却是靠自己努力挣来的,份的多少就看你对明师的心诚程度,主动求教程度,以及对明师教导的接受和努力修炼程度。如果缺乏这些条件,即使你有缘接触明师,也只能是有缘无份,失去千载难逢之良机。
佛菩萨无处不在,没有来去之说,他所能做到的一切,他那充满空间,而又不占有空间的每一个波也都能做到。佛家所说的“来者实无来,去者实无去”正是如此。仍未离开“生物全息能理论”的深奥之理。你如果把“生物全息能理论”悟透了,你自然就能接通阴性的明师,阴性的明师时刻就在你身边,观察你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你的每一个念头。只是你不懂得与他们勾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不能和那些超高级生命的佛菩萨、明师勾通。
在你修行的道路上,明师指导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虽然众生皆有佛性,若不遇明师指导,终究不会悟道和成就。古人很懂得尊师重道,有些人为了访寻明师,争取这个必不可少的修行要素,走遍名山大川,吃尽千辛万苦,甚至倾家荡产作为求道的川资路费,因为他们知道,明师是无价之宝,明师可以使你开悟和成道。
但是,现代大多数修行人,缺乏诚心信任明师,更经不起明师对他的磨性考验。要想进入高层次的修炼,必须经过长期的磨性,否则,明师教你,你也学不会。因为修行与学知识是不同的,学知识靠的是大脑的记忆,修道靠的不是大脑,是悟性。现代修行人只是一味的想得到东西,但又不想在财物、体力、磨性等方面做些付出。当明师让他付出的时侯,他就会以为是明师贪财,这个明师还不合格。而没悟到,这正是明师对他的磨性和考验,在考验和培养他从小舍到大舍,从大舍到彻底的舍,不彻底的舍,就不可能进入那个终极的“道”。其实,明师已进入了道中,已经成为海洋,他什么都不需要,他并不需要你所供养的财物,只是为了让你真正地得道,才让你作出必要的付出,你如果误解明师,就被障碍在门外了。
母亲只能生下你的肉体,并给予你所需生存的物质,给予你的是一生的生命。明师可以给你灵性,可以打开你沉睡已久的心灵,给予你的却是多生多劫的慧命。经明师灌顶后,可以消去你过去的业障。经明师点化后,可使你漫长的修行之路缩短千世万劫。如果有缘,还可能今生达到解脱或成就。
爱明师就是爱道,明师就是道的化身。明师虽然也有肉体的存在,在世的时间也不过百年。但是,明师对于众生有永恒不灭的加持力,他的能量以波的形式超越三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虽早已圆寂,但他们又何时离开过我们呢?又何时不在人间及各道度化众生呢?                                  诚信是修佛的第一要素宗教信仰与科学研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层面,科学研究是属于知识层面,所以需要怀疑,才能去探索和进入。而宗教属于灵性层面,它已经远远突破了阳性物质的范畴,进入更广阔的阴性领域。阴性领域是不能靠知识进入的,它需要虔诚相信才能进入。科学不怀疑就不会去探索和研究,而宗教不虔信就不会去修行,只有修行到最深入的层次,才能见到真我的本来面目。如果没有虔信,就不可能持之以恒地深入下去,更不可能取得成就
科学研究需要复杂的头脑,周密的思维。宗教却恰恰相反,大脑需要单纯和天真,单纯到空无一物,才能使那个被压制已久的阴性司令出来工作,达到真智慧的自然流露。
科学和宗教是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努力,但这两股力量都无对错。科学是朝阳性的最高目标去探索,宗教是朝着阴性最高目标去证悟。但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当双方都达到终极目标的时候,会发现他们原来就是一。如同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进发,在地球的另一面,双方又相遇合一了。科学于宗教所不同的就在于,科学是在创造发明,并制造出以前没有的东西,而宗教所探索的是本来就存在的东西,就是去寻找那个真我本性。要最终进入真我本性,所依靠的第一要素就是诚信。
信、解、行、证是修佛的必经程序,而“信”是最首要的。因为“信是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世间众生都是在拼命地追求和贪图眼前利益。修行却是在让你彻底的舍去眼前利益,而那个要修出的“真我”,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没有诚信,又有谁愿意舍弃眼前利益,去修炼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呢?
修行人要想断掉贪、瞋、痴三恶道之因,首先要修出一股浩然正气,凭此浩然正气才能持之以恒,勇猛精进地修炼下去。只有持之以恒、勇猛精进才不会堕落。因此,只有修出这股浩然正气后,才能保住人身。那么,要修出不甘堕落的这股正气,首先靠得就是虔信。
修行是一个漫长的道路,绝非一生一世可以成就。今生的修行者,在过去不知已经修了多少劫,如今尚未成就。在这漫长的修行道路上,如果没有虔信,必然会半途而废。修行是逆水行舟,如果没有虔信,就会顺流而下,随波逐流。我们虽修行了多生多劫,也历经千辛万苦,为什么如今还未有果?正是信而不深,犹如不信,所以总在进进退退的反复之中。仅看你自己今生的修行过程,已经反反复复地动摇了多少次?就能知道你生生世世都是如此。有些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明尚未修出正气和正性。如无正气和正性,尚未达到做人的标准,又怎能谈得上修道和成就呢?其根本原因就是信而不诚。如果没有诚信,你就不可能沿着这条修行道路一直走下去,总在反反复复的疑惑和动摇之中,并被许许多多的魔难障碍在半路上,何日才能取得成就?
真正的诚信就是无我。只有无我,你才能毫无分别地相信佛说的每一句经文;只有无我,你才能毫无分别地按照明师的教导去做;只有无我,你才能放下所知障,倒空你的思想,去接受那未知的东西;只有无我,你才经得起一切磨难而勇往直前,达到终极目标,证得佛果。这一切都起源于诚信,如无诚信,一样你也做不到。
一个修行人,对于明师的诚信至关重要。诚信明师和迷信明师是绝对不同的。诚信明师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明师的教义、思想以及行为都有了深入的理性认识,虔信是智慧的表现和结晶。迷信则是愚昧的表现,恐惧的表现。迷信则意味着自己的智慧尚未开花,并没有真正从理性上认识明师。虔信明师就再也不会否认明师,迷信明师则意味着随时都会否认明师,背离明师。信仰也是如此,有些人信仰和修行了一段时间就半途而废了,这正是因迷信而非虔信。只有真正的虔信。无论遇到千难万险,甚至是刀枪架在脖子上,也丝毫改变不了你的信仰和修道之心。
虔信与无我是同一等级,只有无我才算虔信,只有虔信才能进入无我。无我方为真我,无我又与真我本性是同一等级,因为真我本性既是无形无相、无作无为、无声无息、无我无他,由此可见,虔信等于无我,等于真我,等于解脱,等于成就。能够持久地虔信就是解脱,根本不需要再修什么,也不需要再改变什么。因为虔信、无我、解脱本来就是同一等级。由虔诚产生的无我,已经达到了与万物同体的境界,无我何有生灭?你不是已经证到了不生不灭吗?
关于虔信,我不想再过多地叙述理论,我想举一些实例,给修行者一些真实的验证。
例一:张某,女70左右,上根器,从未读过任何经书。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001年有病,我去家给她治了一次,当时我说:“你把一切都放下,该下功夫修行了”。她当时未听进去。2002年又病,我又去给她治了一次,又提醒她该下功夫修行了,但她仍未在意。不久,她家里出了一些事,一急之下,双目失明。住在医院里,这时她的心反而静了下来,灵性出现。此时,她已知道自己是谁。她在医院里给我打电话说:“ 我已经知道你就是我今生的导师,我的后半辈子就交给你了。”并要求我给她治疗失明的双眼。我在家只给她遥治了一次,她的双眼就复明了。出院后她来到我家,并真诚地说:“我的后半辈子就交给你了,你怎么指导,我就怎么修行,完全听你的。”
我把修行方法教给她之后,由于她的真诚虔信,一丝不苟地如教奉行,仅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就出现了连我也意想不到的奇迹:一天早上正在吃饭,她突然定住不动了。看见佛来到面前接引她。女儿不知怎么回事,立刻推醒她。她说刚才看见的是“金刚萨垛佛”来接引她。因为我一开始教她念的就是“金刚萨垛佛”的心咒:“唵班则(儿)萨垛吽”。
2003年5月,我讲“成佛之道”课的时候,她家里正在盖房,家里住着许多民工,还要给他们做饭,忙的程度可想而知。但她听说后,心中非常明白“明理、修行、了生死是头等大事”,毫不犹豫地放下家里的一切,前来听了五天课。听课之后,精进的速度非常快,不仅心很清净,而且遇事时能把握一心不乱。10月份她真智慧里自然流露出许多首随口诗,都是指导她如何修行的诗。12月份她已经结丹、结胎,看见了自己体内的“圣婴”,并看见自己坐在莲花上升起。在短短几个月里,她的定力已经修到较高的层次,在一次打坐时,天眼看见几条大蛇把自己缠绕住,一直缠到脖子上,缠的她全身冰凉,但她牢记我讲的:“打坐时看到任何景象都不要理睬它”,她丝毫未动念头,过了一会儿,几条大蛇慢慢松开后爬走了。她不仅依教奉行,毫无分别,而且每隔一、两个月,都会主动汇报和请教。正是由于她的诚信达到了忘我的程度,才能在短短几个月里,有如此大的进步。
例二:李某,女,58岁,中上根器,没有文化。由于慧根不错,有天眼、天耳,有阴性师父常在耳边指导她修行。但由于她悟性差,又没文化,师父讲得东西都听不懂。有一次阴性师父生气地对她说“你这个人素质太差”。她又去问自己的儿子:“啥叫素质呀”?当她听完“成佛之道”讲课之后,一下子悟开了许多道理。她说:“你讲的这些道理跟我阴性师父讲的完全一样,过去我都听过,但是听不懂,这次系统性的听课,我都听懂了”。
她虽然不识字,但她看到别人都在看我写的书,她也很想看,我说“你不识字怎么看”?但她还是坚持要看,结果奇迹发生了。别人是用眼看书,而她是用清静心看书,当她的眼睛看到哪一行时,我的声音就在她耳边给她念到哪一行。第一天她就看了八页,很快她就看完了这本书。在此之后,她一遇到问题就去翻书,而且随机翻到哪一页,正好就是她要找的问题。不仅如此,在她的修行进程中曾遇到过种种魔难,但她没有被诸难所挡,都在同道的帮助下闯了过去,毫不懈怠地努力修行。
例三:从前曾有一修行者,每天都虔诚地诵“大悲咒”,有一天他赶着马车去城里卖粮食,回来的路上看见前面有土匪劫路,当时想躲已经来不及了,他停下马车站在那里念起“大悲咒”,正念着,突然从土匪群中跑出一人来到面前,接过他手中的鞭子,赶着马车直对着土匪群冲了过去,如入无人之境,土匪们看着他的马车过去,好象都没看见,无一人拦截。马车走出很远,已经看不见土匪的影子了,那个人把鞭子还给他,他感激地问:“请问恩人尊姓大名,以当后报”?那人说:“我叫阿逝孕”。说完突然就不见踪影了,他愣了一会心想:“阿逝孕是谁呢?”忽然,他想起了“大悲咒”里有个名子叫阿逝孕,这时他忽然明白了,他在非常诚心地念“大悲咒”时,是观音菩萨来为他解救危难。这正是心诚则灵,有求必应。
例四: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并未与其妻同房,其妻说想要一个孩子,释佛手指其腹即有身孕。释佛出家六年后,其妻才生子。(其子因前世中见一鼠洞,为了好玩,用木塞将洞口塞住,六天后才想起此事,才去把鼠洞拔开。正是因此因缘,今世出生时受了六年胎狱之苦的果报。)当时世间人议论纷纷,说其妻有外遇。其妻如何解释也解释不清,她当时发誓说:“如果我没有说谎,我抱着孩子跳入火坑,火不能烧我之身。”发誓后她就抱着孩子跳入了燃烧的火坑。此时,奇迹出现了,熊熊燃烧的火坑突然变成一池清水,从坑中升起一朵莲花,把她们母子托起。现代人很难相信这类事情的真实性,但是在上古时期,这类事情却很多,因为那时的人心都特别真诚,这也是心诚则灵的真实写照。
以上这五个实例,虽然他们的根器不同,经历不同,年代不同,但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诚信。有的是在“痛到极处”时达到了转折。所以“痛”并非坏事,许多人没有这个“痛”之前,是不会珍惜的,更不会有发自内心的虔诚。有的是在危难之中心诚至极,感动上天,为之护佑,出现奇迹。如果是为了求福报、发财而学佛的人,则不会真诚虔信,更不会出现这种奇迹。
作为一个俗家弟子,每天还要工作、学习、忙于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抽不出更多的时间用来修禅坐。实际上,也没有必要象出家人那样拼命地修禅定。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虔信,凭着“虔信”二字就可解脱。
有许多修行人,说起来心也很诚,但在做事的时候则不然。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既放不下分别心,又放不下所知障,更放不下利益和享受。有些修行多年者虽能放下钱财名利,但却放不下我见,尤其是执着善的修行者在这方面比较难放。真正的虔信是先空掉自己的头脑,对佛和明师的话,毫不经过自己头脑的思想和分别,就立即照样执行,这才是真正达到了虔信和忘我。如果还要经过自己的头脑去判别,佛和明师的话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我的利益?我是否能接受?我是否能完成?甚至能预想出一大堆障碍等等,这些都是对佛和明师的不相信,还没有达到忘我的虔信。在执行中必然大打折扣,不能照原样去做。其结果只能是障碍着自己不能精进。如果对明师的教导都等到理解后才去照做,那么,有一个问题不理解,就可能障碍你一生。有人会疑惑地问:“这样不是让我没有自己的思想了吗”?说这种话的人,不仅还没有虔信,而且还不懂什么叫虔信。“凡是你大脑想出来的东西都是违背真我本性的”,这句话绝大多数人难以理解。因为你脑子想出来的东西都是“识”,而非“智”。因此,正是要你空掉自己的思想。除掉你的“我执”,佛和明师的力量才能进的去。否则,佛和明师的力量再大,也被你那复杂的头脑给障碍在外面了。                                           祛“三毒”“三毒” 为贪、瞋、痴, 属意业。因为心能生境,并能转境。因此,意业是一切诸业之根本。祛三毒是从心上断掉三恶业之根,才能保住向上修行之人身。
一、贪,古人造字绝非随意,都有深刻的涵义。“贪”字是以“人、二、贝”组合而成。在上古时期,人们把一个贝壳穿上线,挂在脖子上作为饰品,后来有人起了贪心,在自己脖子上挂上两个贝壳,以示占有。而现在的人更贪得无厌,挂上一串或多串珍珠项链,以示富贵。
人只要有贪心,心就被财色名利所牵,因执着贪欲而心生烦恼。心被境所束缚而失去自由,怎能不生烦恼?不仅今生今世被烦恼所困,贪心对应的是饿鬼道。转世是由多生多世输在阿赖耶识里的程序所决定,灵魂出壳后,不由自主地就会转入饿鬼道。贪心主要执着的是财、色、名、食、睡,只要贪图其中一项,必入饿鬼道。
贪心为什么对应饿鬼道呢?所谓“饿鬼”,即无食可吃,饥饿难耐。在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得与失都是自动平衡的,得的总量等于失的总量。贪心较大的人,前世或今生已经把来世的财物、饮食都提前享用了,即使不是自己的东西,也要采取一切不正当的手段来占为己有。相当于银行取钱已透支,不仅不能再取,还得强迫你偿还欠债。因此饿鬼忍饥挨饿,无饭可食。
祛贪最根本的方法是明白宇宙真相,万事万物只显作用,但实不可得。如果真正悟透了实不可得的真相,你就放下了。过去是认为有所得,想得到才起贪心,悟透无失无得还会再起贪心吗?
悟透道理后,但多生多劫养成的贪心习气还在,还需要在长期的修行中去改自己的习气。有些很微细的习气,是一般修行人难以察觉的,如果一个闪动的念头都能察觉到,才算进入高层次修行。
目前大部分修行人,尚未放下财、色、名、食、睡,放不下亲情友朋,最难放下的是儿女。却不知儿女多数是你前世的债主,大多数今生是来讨债的,有些甚至是来要命的。他不转成你的儿女,你能心甘情愿地还他债吗?明白此理后,随缘还债就行了,千万不可执着,去贪恋那些实不可得的虚假情义。其实,迷惑颠倒的众生,都是被利益的关系链串锁在一起,却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利益,都是实不可得的空相。
二、瞋,瞋是指瞋恚心。“瞋”字是“目、真”二字相组合,意思是眼睛把事物看的太认真了,才会计较、发怒、憎恨别人。“恚”字是“双土”压在“心”上,意思是,人们的心被层层污秽之土障盖住了,识不得自己的本性。瞋恚心对应地狱道。
瞋恚心为什么对应地狱道呢?地狱道没有乐只有苦,只有受苦受刑,苦不堪言。而瞋恚心的表相是嫉妒、愤怒、憎恨、仇怨,实际上埋藏在心里的烦恼最重,只有自己气的要命才会憎恨别人。自己心里有恶,才会看别人是恶。因此,这种眼里处处都是“恶”的人,才会对应处处都是“恶”的地狱。今生烦恼、生气,心里最苦的人,才会对应地狱最苦之境。
瞋恚心起于何处?仍起于贪心。由于贪心欲望过盛,当以为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得利益多时,则心生嫉妒;当认为别人阻碍自己利益时,则心生愤怒、憎恨和仇怨。因此,瞋源于贪。前面讲的祛贪之理如能悟透,瞋恚之心也迎刃而解。贪心如果能祛,还会与人计较利益得失吗?那么,愤怒、嫉妒、憎恨、仇怨又从何而生呢?“一明照亮千古暗”。如能悟透“实不可得”之理,不仅当下断掉了今生的瞋恚心,还会发自内心地忏悔自己多生多世以来的怨恨,消除阿赖耶识里输入储存的过去仇怨。
瞋恚心的另一种主要原因是我执我见,由于执着自己的见解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而且总想强求别人都按照自己的见解、意愿去做。当别人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和见解时,则心生烦恼、怨恨,甚至发怒。这就是我执我见的习气,这是一般人最常见的习气。人与人的矛盾,家庭的纷争,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动乱,都是我执我见所造成的。我执我见是以我为中心,失去了整体性。个体性越强则离道越远,整体性的比例越多离道越近。佛菩萨一切都是恒顺众生,与众生无争无斗。表象是弱,但弱的另一面却是强,外表争强好胜的人,必然是外强中干。执着我见的人活得不仅累而且很苦。
这种我执我见者突出表现在对家庭亲属的矛盾上,问题出在哪里呢?其根本原因是执着私情。我曾经问这种人:“如果是别人和你的意见不一致,不听你的,你会强求他吗?你会因此而生气吗?”他说:“不会,如果是别人,劝他不听,我就不管他了。”我问:“为什么对自己家的人放不下,非要强求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呢?这是私情,是不平等心,是攀缘心,是强加于人之心,是控制人的欲望。为什么不能把自己家的人与众生一样平等看待呢?这不是执着私情又是什么呢?这种想控制人的欲望是魔而非佛。如明此理,你就放下了对私情的执着,这样会使你减少许多家庭矛盾和纷争。如果不信,你可以去验证。
三、痴,是指愚痴心。“痴”的造字之意是:“知”字加上病字旁。“知”是指人的知见。知见属“识”而非智,知再加上病字旁,是指失去了智慧的偏知邪见,造成人们迷惑颠倒,不明事物真理、真相为愚痴。如果从“不明道理”的角度讲,凡是没有开悟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愚痴。愚痴心对应畜牲道。三恶道的根本原因在于迷惑颠倒,不明白宇宙真相。
愚痴心为什么对应畜牲道?因为畜牲一生只知道为吃喝奔忙,交配养子,除此之外,什么道理也不明白。当你俯视蚂蚁的时候,你会发现,蚂蚁一生忙忙碌碌,爬来爬去,就是为了吃、住和繁殖。笔者曾经在农村闭关时细心观察过蚂蚁世界,蚂蚁白天一天到晚都在爬来爬去地找吃的。到了夜里,它们又夜以继日辛辛苦苦地在挖地造穴,尽管是下小雨也从不停息,一生中就是这样忙忙碌碌地爬来爬去,但什么道理也不明白。人如果也是如此,糊里糊涂地混此一生,什么道理也不明白,正对应畜牲的心理,境随心转,因此,来世必转生于畜牲道。
愚痴不仅是畜牲道的心因,同时又是造成饿鬼道和地狱道的根本原因。因为瞋源于贪,而贪又源于痴。正是因为众生愚痴,不明白宇宙真相,才生出贪心。因此贪、瞋都源于痴。由此可见,愚痴心是造成三恶道的根本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破愚痴心呢?首先要悟宇宙真相。这就是修行过程“信、解、行、证”中的“解”。“解”的过程就是“悟”的过程,只有真正开悟之后才能进入“行”,开悟之后才算刚刚开始进入正式修行。
开悟的程序大致有三步:一是在清净心的前提下阅读一些佛经,以及善知识写的经论,论是善知识对经文的理解和注释,可以帮助你理解经文佛理。观看善知识讲经说法的影碟。这第一步虽不能使你开悟,但经过反复听、看,可使自己得到佛经的熏陶,在长期熏陶中加深映象,以为静中的闻思修打下基础。
二是请教明师指点,可以直言地告诉同修,在你这一生的修行中,如无明师指点是不可能成就的。因此,在此生中一定要寻找和把握明师的机缘。但是在未遇明师之前,可与同修们集体参悟,相互启发,把心位放低,多向同修请教。悟性较高者,也可以万事万物为师,因为万事万物中都有真我本性,都有宇宙规律,都有道的存在。
三是要真正明白,“定能生慧”是千门万法总结的真谛。这时就要放下一切经书,专心修定,只读经书是读不开悟的。慧是定中的自然流露。这就需要每天有一个长时间的打坐修禅定,把自己的心和身体放空,空到无我。无能生有,真智慧是从空无本性中自然流露的。师父曾说:“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到我这里只传一个字:定。”因此,要想开悟必须修静定之功。
但是,修禅定并不局限在打坐的功夫上,除了每天抽出一定时间打坐之外,而且还要在生活中,在一点一滴的事境中去磨炼定力,修出随缘不变的功夫,就是生活中的大定。
三毒业因,祛除不易,因已养成习气。如果真正深信贪、瞋、痴是三恶道之源,三毒不祛,人身难保。人身不在,以何修行?人们平时最难察觉的就是贪图享受之习,尤其是表现在吃和睡上,因而养成惰性。难改能改,难舍能舍,持之以恒,方为勇猛。勇于断恶,要每日反省自己,才为精进。并逐渐警觉自己的微小过错误。真正断贪、瞋、痴,是要从心上断,从第六识、第八识上改。改的是否真诚彻底,最准确的检验方法是在梦中,在梦里的境界中,还起不起贪、瞋、痴之念。梦中如果动念,说明还相差甚远。如果梦中属于半昏迷之中尚不能把握,死后灵魂出壳在全昏迷的状态中就更难把握。
                                     持“五戒”持“五戒”是人道所对应的修行标准。人道对应的心因是“良心”,何谓良?古人造字之意是:上面一点,下面是“根”字的右半边“艮”字,意为尚保存一点根本的东西,即真我本性的东西,既是良心。如果丧失了这点良心,来世就难保人身。你再看古人造的“食”字,意为人有良心才能得食。贪心坠入饿鬼道而不得食。
做人的基本良心,在佛教里对应的基本标准既是“五戒”。五戒正与儒家做人标准的“仁、义、礼、智、信”相对应。
一、不杀生(不暴力)
杀生和暴力是贪欲私心的扩大,或是瞋心引起的暴力和仇杀。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伤害众生的利益和性命,失去了众生平等的慈悲之心,属于不仁。
杀生和暴力不仅伤害了众生的性命和利益,根据因果循环之理,还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和疾病。前面在“因果实例”中,大家看到的“窦娥冤案,至今未了”能给我们什么警示呢?我们所看到世间的一切凶杀、恐怖、战争,都源于过去的杀生和暴力。我们平时肉眼所看不见的附体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大多源于过去杀生和暴力结下的仇怨。
要想戒掉杀生和暴力,最彻底有效的方法仍是从悟道入手,悟众生与我是一个法身,是一个整体。我与众生都相当于同一人体的各个细胞,每一个细胞都是众生,也都是我。关爱众生就等于关爱自己,伤害众生就等于伤害自己。我既是众生,众生既是我。如明此理,平等慈悲心则油然而生,杀生暴力之念自然断灭。
二、不偷盗
偷盗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是失去了良心,扩大了贪心,属不义。
人们在宇宙中,必然受宇宙自然平衡规律所控制。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得了不该得的东西,早晚必还。而且欠的时间越长,将来还的越多。“夕欠一勺盐,今还一盐山”的实例正是如此。
戒盗的根本有效方法与戒杀相同,仍是明理悟道,众生皆我手足,无我他之分,只有断了我执,无我才能无分别之心,无分别才能无执着取舍之心,无执着取舍之心,贪心何在?偷盗之心不戒自灭。
文殊菩萨曾与众菩萨说:“我多生多劫以来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不信可以验证。”随将一串宝珠放在城门口最显眼的地方,“以三天为限,在三天之内如无人捡,则说明我多生多劫以来没有拿过人家的东西”。三天过后,果然没有人捡。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呢?当你被别人抢劫、偷盗时,正说明你前世曾经也这样伤害过别人,今生就会被别人用同样的方法回报在自己身上。相反,如果你生生世世都是关爱众生,那么,回报在你身的也同样是众生对你的关爱。如果明白此理,你就不会再去偷拿别人的东西,即使是让你去偷拿别人的东西,你也不敢去拿,这就是理通法自明。
三、不邪淫
修行人常说:“万恶淫为首”,“邪淫破坏人伦”等等。其实,邪淫主要并不是破坏人伦的问题。人道讲人伦,看到的只是今生今世的表面现象。从天道来讲,并不存在什么人伦问题。如果把三世连续起来看,今生的夫妻可能是过去的母与子,也可能是孙子与祖母,也可能是人与蛇。所以,从天道角度来看,不存在人伦问题,万事万物皆是一个“缘”字。
修行人所谓的“万恶淫为首”。主要有阴阳两大原因。一是,现在社会上,家庭的不合,妻离子散,情杀,大事的失败,人的堕落,社会的腐败等等,多与乱淫有关。给个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和烦恼,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安和动乱。这是从阳性角度来看。二是,从阴性及长远的角度来看,修行人是逆炼归元。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使生命层次上旋。但是,淫属于一种“精生形”的生命下旋行为。因此,邪淫属于无智,无真智慧的人、畜才会如此。即使夫妻之淫,虽非邪淫,也为“有漏”,其生命层次必然趋于下旋。
原理在于,由于平时常思淫事,即使是夫妻之淫,程序已输入你的第八识中。人死灵魂出壳后,第八识自动显像,把你平时执着的各种念头、行为都一一暴光成像。由于你平时执着淫事,看到这些暴光的像,就提醒你动念思淫。此时你的灵魂到处游荡,见到人或畜牲正在行淫交配,就不由自主因动念而投入胎中,转世为人或畜牲。说句不太好听的话,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是看见自己的父母正在同房时投胎转世的吗?
如果淫习不断,即使你修大善而入天道,见到“天花”(天界女子称天花)时,稍一动念,以成邪淫。由于维层的不同,在人和畜牲道有淫的行为才为行淫。在天道并无行为,彼此念头一动,就已完成,就为邪淫。《西游记》中的天蓬元帅(猪八戒),不正是只对嫦娥动了动念头,就触犯天规,贬下天界,投胎为猪吗?成语中有个“五花八门”,说的正是这类事。在天界犯一次天花就被贬下天界,能量最高的也只能犯五次天花,然后被天龙八部(八门)扣押能量后,贬下天界。这种下界之人,被古人称谓:“从五花八门而来”。这就是成语“五花八门”的原意。
由此可见,只要还有淫心尚存,就难出六道,何况邪淫还属贪欲之列,造得还是三恶道之因,更谈不上出离六道。
断淫并非易事,因为人、畜到一定时期,都自然萌生一种性的生理需求。要想控制这股能量的外泄,需要有很强的定力。首先,要从心理上断掉淫念,然后在定力的持续中修“忍”,修到一定程度后,心能转境,生理也能随心所转。正是由于多生多劫淫的心理才养成了生理上淫的习气。心若能转,境必能转。
除了心理上修定、修忍以外,在修炼的方法上,也有炼精化气的具体方法。在“男丹”和“女丹”功中都有具体的修炼方法,也可依师指导进行修炼。
四,不妄语
妄语是指说谎骗人,说了不算,不讲信誉,属于无信。古人说:“人无信不立”。人如果不讲信誉,则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妄语虽只是动口,但身、口、意三业俱全。想了才会说,产生了意业;别人听后可能会去做,又产生了身业。你妄语的对相越多,范围越广,造业也就越大。
你如果对一个人失信,就欠了这一个人的债。如果对一个集体失信,就欠这个集体的债。失信并不一定都表现在妄语上。比如,你发心修行,但是,由于贪图享受而不能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半途而废,同样属于妄语,这就对你当初的发心欠下了债,形成一种矛盾的心理和程序。这种矛盾的程序就会给你造成一定的灾祸或矛盾的结果。不明道理的人,还会误怪佛菩萨在惩罚自己,其实,都是自己的心理所造。
多数人认为自己说谎欺人,人所不知。其实又犯了“以肉眼为参照”的错误,连鬼神皆是五眼六神通,何况超高级生命的佛?古人尚知“头上三尺有神灵”。你的一念一言皆会产生无限的超光波,此波充满宇宙空间。根据“生物全息能原理”,你的每一个意念波,都会做出与你此念此言相同的事。别忘了前面讲的宇宙是一个整体,你的一念一言都会影响这个整体。如明此理,即使你背人所言,暗室所为,无形之念,皆不可瞒,而且造下很大的业因。
许多修行人都执着修善,但由于善恶互根,执善的同时,眼里看到别人都在作恶,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自己心里念念都是恶。在议论、鄙视这些所谓恶的现象时,却时时在打妄语。但是,由于未开悟,却不知自己在以妄念、妄言作恶,反而认为自己在修善憎恶。比如,人人都在议论社会腐败,社会腐败减少了吗?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现象,你的议论只是妄语,丝毫不能解决问题,这是其一。其二,人们议论的多了,反而使人们对这些腐败现象习以为常,更加肆无忌惮,明目张胆地为所欲为。故《弟子规》里说:“扬人恶,即是恶”。你在执善表相的掩盖下,另一面不又在作恶吗?同时又使自己产生不平衡心理。
有许多修行人总爱把眼睛盯着别人的过错,张口闭口都在挑别人的毛病,攻击这个不修行,那个不如法,这个是破戒,那个是外道,这些都是在打妄语,都是在造口业。因此,修行人不能不明此理,否则,一边修善,一边作恶,何时才能精进?
五,不饮酒
酒能乱性,令人昏醉无智。人生本来就障碍诸多,迷惑颠倒,如果再饮酒乱性,迷上加迷,因而增加自己一生所造的过恶。譬如,昔有一人,独居饮酒,醉迷之中,见邻居家鸡飞至院内,捉杀为己下酒。邻居家女来找鸡,诳称未见,反起淫心,酒壮色胆,强而奸之。因此,在饮酒乱性之中犯下四罪:一是邻居家鸡不予而取,所犯偷盗;二是偷后杀之为己下酒,所犯杀生之罪;三是邻女来找,诳称未见,又犯妄语之罪;四者,随起淫心,强奸邻女,又犯暴力邪淫之罪。
饮酒不仅乱性造孽,而且给社会、家庭、自我都造成不良后果。饮酒还会伤害自身,伤肝造病,肝火易怒,失去冷静的头脑,则会引发许多不堪设想的后果。家庭不睦,车祸死伤,打架斗殴,工作失误,事故发生等,大多与饮酒有关。
上古之人最忌饮酒,因为他们最清楚,“酒伤大灵”之理。灵魂投胎之后,能量几乎都转化为身体各部位的神,此时灵魂能量极弱,在饮酒昏醉之时,灵魂易被外界阴性生命所控制,或乘机吸取你的能量,还有可能造成附体现象,被其他生命长期控制。人生本来就整天生活在昏沉痴迷之中,如再饮酒,只能是迷上加迷,更加昏沉无智,因此修行人应当下决心戒之。
其实,修持五戒不犯,才刚刚达到做人的标准。但是,许多修行人连此做人标准尚且难持,关键仍在习气难断。如能悟透宇宙本性,明白实不可得,也就容易放下了。杀生、偷盗、邪淫、饮酒,都是为了满足身体享受的欲望,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满足空不可得的心理欲望,妄语也是如此。如能照见五蕴皆空,才能明白,杀、盗、妄、淫所享之受也是空。明理之后,才能放下,达到不持而持,不戒而戒。                                      修十善十善是天道对应的心因,是针对前文所谈“祛三毒”、“持五戒”的内容,不外乎此十条。归纳起来,分身、口、意三方面。
身三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口四善: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
意三善:不贪,不瞋,不痴。
修十善业,就是把十恶业颠倒过来,严守不犯。十恶业的共同心因就是自私自利,诸恶都源于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即源于我执。相对来讲。自私自利则是万恶之源。相反,大公无私则为诸善之因。
其实,虽修十善,还都是修人道的内容。人道是天道的基础。因此,欲修天道,先修人道,人道修好,天道自成。天道与人道所修内容虽然相同,但关键的不同之处,在于标准的差异。人道的标准是“利己利他”,但不可损人利己,损人利己是三恶道的心因。而天道的标准是“利他利己”,先利他后利己。
从表象上看,利他利己与利己利他,只是颠倒了两个字,但其内涵特别深奥。“顺则凡,逆则仙,奥妙就在颠倒颠”。颠倒了什么?颠倒了我与他的先后,颠倒了利益的取舍,颠倒了个体与整体的比率。这就给我们一个真理的启示:越自私自利,执着我和私欲的人,个性和习气越重的人,其生命层次反而越低。相反,越大公无私,舍己忘我,宇宙整体比率越高的人,其生命层次反而越高。
大树启示我们:越执着私利者,越接近枝稍末节,其道路越狭窄,他只能看见和得到这一个枝稍上的果子。相反他越往回退,其路反而越宽,当他退到粗枝上,他就看清和得到了这个粗枝上的全部枝叶花果。如果退到棵杆上,他似乎全部舍弃了,但他却看清和得到了这棵树上的全部枝叶花果。只有彻底的舍,才能彻底的得。
但在天道层次上,还没有达到彻底的舍,还在修一个“善”字。还符合六道“善恶分别”的心因,因此,虽修善至极,但只不过在天界享些天伦福报而已。待福享尽,还要下界轮回,仍有乐尽苦。
因此,修行人应该明白,虽修十善业,但非最终目的,只是向上升华的一个台阶而已。虽修善而千万不可执着善,一定要随缘修善。如果执着修善,为了修善而修善,则属攀缘,另一面必又造恶,故不可为。修行人只知修善,却不知自己又被执善所障。所修十善,既非目的,也非可得。只是在你修行道路上,起着一个台阶,一支渡船的作用而已。行“六度”
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法门。是菩萨所修之法。“度”的梵语谓“菠罗密”。其涵义是:“从此岸渡到彼岸”,使众生脱离苦海,了脱生死,圆证佛果。因此,“波罗密”又涵“究竟圆满”之意。
关于六度法修行的具体内容,各类经论中已有祥述,在此不多赘文。只讲一讲六度法之间的关系及关键所在,以利修行者在修行中把握。
前四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是基础和手段,都是为禅定打基础的。而禅定是关键和枢纽。但禅定并不是目的,只有通过禅定,才能达到真智慧的自然流露。因此,对于般若(圆满的智慧)来说,禅定又成了方法和手段。
为什么说前四度是达到禅定的基础和手段呢?禅定的前提条件是放下,是忘我。这就需要对布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的布施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仅仅是舍财助人或捐钱印经,那仅仅是一些表象而已。真正的布施就是在让你舍,舍就是让你放下,舍就是要你从心上断掉我执,放下我见,看淡万缘,改掉习气,最后达到彻底地放下,进入忘我、无我之状,才能真正进入禅定。
持戒是对自己的约束。由于众生多生多劫养成了贪的习气,在欲望贪心的趋使下,很不容易自觉放下。因此,用持戒的方法来强制约束自己。使自己在长期的戒律约束中断掉贪心,放下对万事万物的执着,才能逐渐进入禅定。佛门中多至几百条戒规,要想全部记住都很难,要想全部守持不犯则更不容易。那么最究竟,最根本的戒律是什么呢?就是遵循宇宙规律办事,时刻保持清静平等心。不分别,不攀缘,不动念,则不造业,不造业则是最根本,最究竟之戒。这样才能进入最根本的清静定。
忍辱是对万事万物诱惑自心的一种忍耐。由于习气深重,尚未悟透各种利益及万事万法皆乃空相,实不可得。即使开悟,习气也非一日即可除尽。这些欲望习气使人凡心不断,时时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使自心不得清净。因此,忍辱正是对外界诱惑及内心习气的忍耐,只有在长期的忍耐中,才能断掉这些习气。如无忍辱,在世间很容易被世俗所染,从而随波逐流,懈怠坠落。忍辱并非只对逆境而言,无论顺逆之境都是境。而且顺境之中更易使人麻痹松懈,得意忘形,心生傲慢。因此,无论何境,都能忍得过去,才能在万境之中不动心,最终才能真正进入禅定。
精进是对你破障和放下程度的检验,许多修行人虽也心诚,但多年修行却无精进。主要原因是,尚不明白什么是精进。许多修行者认为,只要每天坚持念经、念佛、打坐修禅定就是精进,其实不然。真正的精进是指你在修行过程中,每天破除了多少障碍?放下了多少执着?改掉了多少习气?心清净了多少?向本性靠近了多少?在这些有质有量考核内容的前提下,体现出你在修行过程中迅速地靠近本性,才能称为精进。脱离这些实质性的内容,就是空谈精进和修行。这些内容,正是对布施、持戒、忍辱三法修持程度的检验。如无精进,说明你前三度修持不得法而无效。精进的检验方法,一是每天晚上,对当天修持情况作以分析总结,从破障碍、断执着、改习气、心清净四个方面检查自己。二是梦中检验,如果白天可以做到不动心,梦中还有贪财、贪色、贪吃、瞋恚、恐惧等念生起,仍不过关。如果梦中动念,醒后要立即忏悔,逐渐才能在梦中警觉。如此修行,才能精进。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必退。
前四度如能为禅定打好基础,做到心里完全放下,在修禅定之时,方能使你那颗心平静下来,不被外境所牵。
修禅定的方法分两个方面:一是动态中修禅定,二是静态中修禅定,二者必不可少。动态中修禅定是指,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一点一滴各种境界时,心是否能不被外境所牵。例如,吃饭时,认为今天的饭菜对自己的胃口,就多吃一些。否则就少吃一些;当别人误会、攻击、毁谤你,甚至故意刁难你的时候,你有没有丝毫的委屈、烦恼、记恨等念头的出现。这都是遇境动念的表现。如果再细分析,“今天的饭菜对自己的胃口”这一念头,本身既是分别心。再继续分析,这里还有“自己”,则是“我执”未断,有我执而产生分别,由分别而产生贪心。在吃饭中的禅定,则是“食而不知其味”,无分无别不动念头,吃饱即可。但是,就从吃饭这样的小事上,能够做到禅定也绝非易事。对别人的误会、毁谤,如生委屈、烦恼之念,说明心理还在执着“有”,执着虚名,仍未看空和放下。
二是静态中修禅定,主要是靠静坐,也称打坐、坐禅。这是开真智慧的前提条件。许多修行者也经常静坐,但由于不得法而未生智慧。分析原因,大概有四种:
1、打坐时思绪万千,胡思乱想,虽也能做上一两个小时,但始终心未清净,不静又怎能入定?
2、有些习气较重的人,一打坐就瞌睡,始终处于昏昏欲睡之中。这种打坐昏沉的原因:一是贪吃的习气过重,吃的太多,吃饱就想睡。二是由于身体气血不通,气虚而使大脑气血不足。或是因坐不直使气血堵塞。三是因平时思虑过度而伤神,造成大脑失神而昏沉。
3、有少数人在打坐时,很快既能入静入定,但是,定得什么都不知道了。这种定属于“顽空定”,虽能入定,但不起妙用,不能生出智慧。这种顽空定如同石头,即使定上一万年也不能生慧。
4、有的人在打坐时,由于天眼天耳已开,能看到一些阴性生命,或能听到一些阴性生命跟自己说话,就不由自主地与他们对话。不懂道理的人还自认为有此神通,心生得意。其实这是见境动念、心被境牵,是着魔的一种表现,如不迅速纠正,非常危险。一般没有天眼天耳的人,平时肉眼所见的而被境所牵的都是阳性物质。而有天眼天耳者则更易被阴境所牵。他们错误地认为天眼看到的都是真的,其实,无论你是肉眼看到的相,还是天眼看到的相,都是虚空假相。应该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为什么这四种修定都不能生慧呢?其中有两个原理:一是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互根的,修定也必须如此。人在定态中,是在有意抑制阳性大脑不去思考,使它清静下来。阳性大脑只有停止工作,阴性功能才能自动显现作用,从本性中自然流露出真实智慧。本性中流出的真实智慧,还要通过阳性大脑的接收,进行阴阳交接和转换,你才能知道这些真智慧的内容。第二个原理是,阴阳互偏则互障,不能把握以中为度,因而不能生慧。
根据这两个原理,我们对以上四种现状作以下分析:第一种在胡思乱想,阳性大脑始终未静,阴性功能被压抑,当然不出智慧。第二种昏沉之状,等于在睡觉,更谈不上清净修定。第三种属顽空定,阴性功能虽不被压抑,但由于阳性大脑进入顽空,什么都不知道,即使阴性的本性中流出智慧,而阳性大脑不能接收,仍然什么都不知道。第四种是阳性虽入静,却又被阴境所牵,实属着魔,不仅谈不上定,反而很危险。因此,修定应该是身空忘我,在阳性大脑非常清醒的状态下,而又不起心动念,使阴性功能不受压抑,充分得到解放,只有在这种阴阳互根,以中为度的静定之中,才能生出真智慧。
这种修定方法,对于修行人来说,只是理论方法上的指导。在修定过程中必须经修行者自己亲证,方可体会它的真谛。
般若即究竟圆满的真实智慧。禅定的目的正是为了般若。只有真实智慧的显现,你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你才能突破重重障碍,见到真我本性,才能悟透宇宙和生命的真相。悟透宇宙和生命真相后,并非已达成目的,智慧的显现是为了运用,是为了指导人们的实践。如果不能在实践中运用,智慧又如何显现?因此,在智慧出现之前,禅定是手段,般若是目的。在智慧出现之后,般若又变成了手段,而指导众生实践又是目的。
因此,在整个修行过程中,六度法仍是必经的一个台阶,一只渡船而已。当你渡到菩萨彼岸时,这个台阶和渡船已经完成了它的作用。修行人应该明白,如果渡到彼岸,仍执着在法船上不上岸,就是法执。因此,法无定法,非法即法,法即非法,无法即法。                                           修   炼在修行过程中,修心虽是根本,但又不可偏废命功的修炼。身心是辩证的一体关系,因此,不应分开修炼,也无法分开修炼。如果你硬要各执一端,偏修一方,属于偏知偏见,如果攻击别人修炼,实属偏知邪见。你如果是在用偏知邪见在指导自己的修行,走的是偏路,不仅会影响你的修炼进程和效果,而且是越修反而离道越远。
“修行”是修佛人较熟悉的词,但“修炼”的内涵是什么?尤其是佛教的净土法门中,许多在家修行的居士,由于没有师承关系,未教打坐修炼,故许多人不懂修炼的涵义。如果分别心较大,还会不加思索地把“修炼”扣上一顶外道气功的帽子,而且不会理睬和接受。“修”是指修心养性;“炼”是指炼入定的功夫。难道炼入定的功夫是外道吗?
修行是指修正自己不合道的意、言、行,使自己的意、言、行逐渐合于道。而修炼之中的“修”,已经包涵了修行的全部内容,当然也包括修心。而“炼”则是通过集中思想,使心神能量不向外散,聚精会神,达到身空忘我的境界,真空之后才能产生真实智慧和各种妙用。这些妙用中,首先是心的开悟。其次是修炼出自性之光,佛门称之谓“性光”。第三是阳神出壳的训练,至于强身键体,祛病延年,以及出现一些神通等都属于修炼中自然而得的付产品。第四是修炼“四禅八定”,要在长时间的打坐中修炼“虚空大定”。
一、定功修炼
所谓“定”,本身就是功夫 。所谓修炼定力,就是在修炼“定”的功夫。
定的功夫主要表现在头脑放空的程度。头脑的思维不放空,不停息,那个“ 真我”就不可能显现出来。头脑用得越多,思维越复杂,那个真我就越出不来。当你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时候,头脑却一刻不停地在胡思乱想。这就需要你修炼放空身心的功夫。在本书的前面所讲的全部内容,都是在帮你从心理上放下万缘。此时的炼,则是炼你放空的功夫,也是在静坐之中检验你放空的功夫。如果你把此时的炼,分别为无用的外道,内外是一不是二,说明你自己还没修入正道。
在静坐过程中,头脑里会出现许多念头和境界,如果你随着念头想下去,则心被境转。如果你能时时警觉,念起不随,修到任何境界都不能动摇你心的时候,这才算有了初步的定功。佛门所谓的“四禅八定”修成之后,才能达到色界天,还不能冲出无色界,离成佛尚远,将来灵魂出壳后,才能刚做到不迷。灵魂出壳后只有不被任何境界所牵,才能出离六道,了脱生死。否则,灵魂一出去,身不由已,见境则迷,则又随境投胎转世了。因此,前面所讲的让你放下万缘,不去执着的诸多道理,以及此时的修定功夫,都是为了灵魂出壳后的那一瞬间。要想保证那一瞬间不迷不惑,需要很深的定力,而这种定力的修成,绝非一日之功,一般也需要三至七年的长期打坐和修心。
一般修炼者在打坐时,首先遇到的是腿部痛麻问题。要突破这一障碍,首先要把会阴、尾闾(长强穴)所处的海底轮守开,此轮守开后,腿部就不再痛麻。
在修炼定功过程中,打坐的时间非常重要。一般人只能打坐1至2小时,效果则不明显。如同烧水一样,由于时间短,每次只烧至八九十度,就把火关掉了,一辈子也烧不开一壶水。因此,打坐的时间每次要在2至3小时以上,而且是有效时间。胡思乱想,心不清净的打坐属无效时间。
在修定功之前,首先要打通小周天,这是修炼的第一步。使身体通畅,通而不痛,方能久坐。否则,刚要入静又腰酸腿痛,必影响修定效果。
修定功除了静心以外,体内能量是否充足,也直接影响入定效果,一般情况下,下丹田结丹之后才易入定。能量如果不足,如半瓶之水,则易动荡不定。
在修定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注意节食少睡。更不易食肉动荤,多食和动荤可产生浊气,使腹部胀满,气堵上逆,难以进入静定。尤其是晚饭最好不食,佛门的“日中一餐,过午不食”,正是为了清净入定。食之过多过饱,不仅难以入定,而且在生理的反作用下易生淫念。
为何要求少睡?人所不知,一般人的大脑,每天只需要休息16秒钟,既可维持生存之需,剩余的时间,都是在以胡思乱想向外耗散能量。睡眠时间过多,多以做梦向外耗神。因此,如无条件炼子时功,后半夜一觉醒后既可起身打坐,不可贪睡。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不贪食睡本身也是在修定功,“不贪图享受”是战胜自我的第一步。也是修定的前提条件。
修定的目的,并非为了延长打坐入定的时间,而主要是为了定中生慧。关于如何修定才能生慧的要点,前文已有叙述,也需把握阴阳互根及以中为度。
修定的目的除了开慧以外,另一重要作用,既是在事境中不着相,在境相之中自心如如不动,毫不动念。才能在将来灵魂出壳时,不被任何境界所牵,无障无碍地通达宇宙各维层。如果定功不深,途中见境生心,遇相动念,则被重重障碍所缚,更不可能通达宇宙各维层。关于禅定功夫中四禅八定的修炼可以参考专修指导书籍,也可以按师父指导进行修炼,内容比较深,技术比较细,在此不多赘述。
二 、定力可使能量转化
人们的能量,95%左右都消耗在平时的胡思乱想和性排泄上。在修炼定力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关闭六根,心神内守,才能使能量聚积体内,不外泄漏。但是精气神不充足,六根则关闭不住。人们体内平时聚积的能量,除了胡思乱想消耗之外,几乎都是从性之门所流失,习惯地为性的需求所服务,这就是生命下旋的根本。性能是一种很大的能量,它的控制部位就在人的尾椎之中。通过意守尾椎部位,可彻底激活性机能,会出现一股巨大的能量。激活之后,从生理上会产生更强的性欲望。要迫使这股能量不化成精液和经血,此时需要很高的定力。首先要从心理上转变,要明白性欲是生命的下旋行为,也是一种空相,逐渐从心理上克制和淡化性欲。心如能转,这股性能量则能转化为气和神,不再生精(经)外泄。心若未转,能量则往下走,才会产生精液和经血。反之,则能变为先天的精气神。只有使先天精气神充足,才有可能成道。这就是“顺着凡,逆则仙,奥妙就在颠倒颠”。
这种修炼逆反归元的原理,与水的自然变化很有相近之处。地上的水遇热而蒸发,并在空中变成云,积而成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化为雨又落下来,如此循环,周而复始,才能生长万物,人体也是如此。心理的转变,也既是心灵的升华,人体的能量才有可能往上升。地球虽有万有引力,但万物生长为什么都是向上?很简单,地球虽有引力,但宇宙更有吸引力。但是人们只知道地球有引力,却不知道宇宙有更大的吸引力。
人的能量如何才能转化为精气神呢?与水蒸气一样,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上升。要使能量往上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激活能量库。要想使能量上升,首先要有能量,地面有水才能蒸发。人体的这股能量就储存在生殖轮和海底轮里,如同取之不尽的能量库。而尾椎是打开能量库的闸门。因此,应首先意守尾椎及海底轮、生殖轮,使性机能彻底激活,在下丹田处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二是收心养能。能量的外散,一是胡思乱想,二是精、经外泄。收心内守使气内收,不向外散。二是断掉淫念,如果还时有淫念,即使不行淫,这股能量也同样会转化为精(经),精、经只要形成,精(经)满自流,必然外泄。要想使这股能量转化为气,最好是在转精(经)之前。通过心神内守,清净无念,使下丹田达到能量充盈,守开尾椎,使能量沿着脊柱和中脉向上走。世间所传的“内丹功”及“女丹功”中,均有炼精(经)化气之法。
三是打通“中脉”。中脉是由百会直透会阴的中央通道,是能量向上升华的最佳捷径。也是人体命脉(命根)。道家称“玉柱”,医家称“冲脉”,佛家称“中脉”。本人通过临床验证,中脉如果堵塞,百脉不通。心理又是直接控制中脉的总闸门,心理稍不平衡,中脉则堵。要想使下丹田储备的能量向上升华,必须把中脉守开,否则,能量上升时则会受堵。要想守开中脉,可以从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间轮、顶轮依次守开,为能量的升华修好通道。为使修炼者便于掌握,在短时间内打通中脉,在此,为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易行通中脉的方法:
1、观想聚能法。观想自己从百会至会阴有一条明亮的光柱,此光柱上下一致,整体快速旋转,男顺时针,女逆时针,产生向心力,带动宇宙四面八方的光能向光柱旋聚。
2、观想通透法。观想自己体内中脉为一条明亮、透明的空管道,如手指粗细。观想一明亮刺眼的太阳,从百会进入中脉,停留一分钟,沿中脉下行至会阴,在停留一分钟,然后沿中脉上行至百会,如此返复进行。
3、百会呼吸法。观想头顶百会穴处如漏斗状,吸气时,意念真气由此漏斗进入,沿中脉行至会阴,呼气时,由会阴上升至百会。如此反复,久之可感到神行遍体,有返老还童之快感,还可使大脑尚未开发使用的90%的潜在功能得以开发。
4、中黄直透法。于阳升之时,活子时已到(男无欲自举,女无欲自开之时),身体正直,两眼微闭,从内直视会阴,配合呼吸,吸气时自会阴沿中脉上升至百会,停留片刻,呼气时沿中脉下至会阴,如此返复,待活子时过后收功。
5、真言开通法。此法简易,不用苦思冥想地观想,只需意守中脉,念动观世音“六字大明咒”:唵(嗡)、嘛、呢、呗、美、吽(轰) ,用鼻音震动,声音似从中脉发出,可整体震动中脉,也可在某一脉轮上震动,长期震动,不仅可震开和阔宽中脉,还可治疗体内顽疾。念时需注意意守中脉,并口念耳听,字字分明,方能不走神。长期依此法念咒,可消旧业,使心清净下来,还可出现性光。
通中脉时注意事项:一是在修炼时必须上身正直,全身放松,使中脉气路无阻。二是不可意念过重,以防头部不适。经常习炼,即可见效,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三是习炼之后要气沉丹田,养气收功,
有了前面能量升华的三个条件后,要实施能量升华还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静心,人在静心之中能量则往上升,相反,在躁动之时,能量则往下降。因此,要时刻保持清净之心。二是须将能量加热,能量如水,遇热蒸发为气而上升,遇冷化水而下降。人体能量要想上升,也须加热。可用意念观想会阴处有一团火,向上熏蒸下丹田的能量,使其化为气自然上升。每次打坐之后,体内应有温热膨胀之感。如果发冷,则说明没有收效。
三、性光修炼
1、什么是性光?
性光又称天光,灵光,是真我法身显现出来的神光。密宗称谓“摩尼珠”。
性光不在阴阳物质的范畴内,它是阴阳物质的本源。常态下,它深藏在生物体内,只有修炼到一定层次,它才能显现出来。它虽是真我本性的显现之光,但还不是真我,因为它还有相。说它是真我,因为它是真我本性显现出来的光团,它与真我本性是灯与光的关系。再继续修下去,当这团光也不存在的时候,你才真正融化在真我本性之中。
2、为什么要修炼性光?
性光在整个修炼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迈向高层次修炼的入门证,是由无明到有明登达彼岸的船票。见到性光已入船中,早晚可达彼岸,不见性光便会使你终生枯坐此岸。今生如能修出性光,即使你今生不能成就,但死后出壳的灵魂会继续自行修炼。今生如果不见性光,死后只有再次转世为人,才有可能重新修炼。可见,性光修炼是在生前把握生死而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
性光修成之后,其亮度频谱均与宙心佛光非常接近。宙心之光如同亿万个太阳融汇之亮,一般人的灵魂见到此光,则因亮的刺眼而产生恐惧,不敢接近,立即避开。而六道之光色彩亮度却很柔和,一般人的灵魂容易接近,因此,进入六道之光又投胎转世了。
如果此生未修出性光,对宙心佛光的强度则无任何心理准备。由于自己灵魂之光与宙心佛光反差极大,当你临终灵魂离体后,即使佛就在你身边专来接引你,佛也不可能把你带出三界。三界共28层天,行至10层天左右,你就已经被那三界内刺眼的亮光吓的不敢前进了。除非你生前对佛已经达到了忘我、无我的真诚虔信,不惧生死地跟着佛勇往直前。否则,佛也无法接引你去极乐。
而生前的性光修炼,正是使你常见此光,熟悉和适应此光的亮度,以为将来把握去向作好充分的心理和能量准备。由此可见,性光修炼是在生前把握生死的重要途径。
3、性光修炼的层次
性光初现,也就是性光的初级层次,闭目可见淡白色的小点,时隐时现,如有意看它,反而散而不见。
性光修炼进入中级层次时,性光开始呈现不规则形状,有方形、不规则圆形、梯形、条形、屏幕形等,并逐渐过度为圆形。颜色和亮度也逐渐变化。由白渐黄,由黄渐蓝,而后进入金黄,名为蟾光。当蟾光炼至又圆又亮时,则进入性光修炼的高级阶段。
性光修炼进入最高层次,上丹田时时如日中天,它说明已达明心见性。在这一阶段修炼中,主要训练阳神出壳,阳神不仅可以出入自如,而且可以外出采撷能量,并反复带入体内。经过长期的性光及阳神出入的修炼,最后达到阳神出入自如,才完成了生命来去自由的全部生命自控工程。
人们平时最怕死,死对人们来说,似乎是未知数,心中无底才会恐惧。而性光修炼以及阳神的出入,正是让你在活着的时候,去训练和把握死后那个未知的过程。只有熟悉和把握了将来的未知,才能使未知变成已知。使将来的不由自主变成把握自如。因此说,性光修炼是预定登达彼岸的船票。不再寄托于无把握的死后,而是把握在今生的当下。4、性光的修炼方法
(1)在打坐时,两眼微闭,两眼向中间,注意力集中在上丹田部位,如肉眼看事物一样微微向前看,不是睁着眼睛看,而是神光内视,闭目意观。
(2)在入静入定之中,就这样静静地耐心等待,在恍恍忽忽的状态中,性光才能自然出现。出现后仍须保持不动念,不可有意去观,一用意动念,性光则散。
(3)当性光出现后,可稍加意念,使光团顺时针(时针对着面部定位)慢慢旋转,如同旋转磨镜,使光能越聚越亮。
(4)在性光修炼过程中,眼前无论出现什么景象,或出现仙佛之像,都不要惊喜动念,那只是天眼见到的幻象。是你自身这部生物仪器,对充满宇宙空间的各种信息波的自动接收和变极放大,如电视图象,不必惊奇。
(5)各种图象出现后,不要主动有意观看,如此会耗散性光能量,仍须意念微微旋转,使光能聚积而加强。
(6)天眼功能出现后,要保持慧而不用,不要给人看病、看事,要继续进入更高层次入大定的修炼,万不可去显示功能而耗散能量,则使性光得而复失。若执着在枝稍末节的小术神通上,虽得道却难以成道。
(7)由于性光修炼主要是意守上丹田,因此,有高血压、脑血栓、脑溢血的修炼者,暂不要修炼性光,可先修周天功打通病灶,待身体基础打好后再修性光。也可采用“三密相应修炼法”或其它方法修出性光。
关于性光修炼的具体方法,需要有师父指点,由于每个阶段的火候难以掌握,如把握不好,易造成毁丹,使前功尽弃。
四、三密相应修炼法
三密相应是密宗修炼方法,即身密、口密、意密。密宗修炼方法得能量较快,功效也非常明显,无论是何等根器,都能在短时期内明显见效。
虽说能量不分好坏,但心却各异,如果心性躁而不稳,急功近利,道德基础不坚实,一旦贪功求利,心起瞋恚,如同引爆炸药,伤人害已,后果严重。因此,要想修密,需先修显,要在显宗修行中取得一定的磨性和道德基础。最起码也要达到做人的标准,如果分别心及瞋恚心太大,不可直接修密。要修出一定的心胸和忍辱,在此基础上进入密法,可快速提高修行进程。
1、身密
身密包括打坐形态姿势和结手印。打坐形态一般是盘坐,盘坐分散盘、单盘、双盘。由于每一种形态都是一种特定的宇宙符号,能产生不同的场能和作用,因此,不同的盘坐姿势也能产生不同的场能和作用。散盘可产生二级能量,单盘可产生三级能量,双盘可产生四级能量。因此,能做到双盘的尽量双盘。盘坐时臀下可垫一1寸多高的垫子,软硬适当,打坐时要坐在垫子的前三分之一处,不要压住会阴穴。不要坐在过厚过软的垫子上,以免压迫会阴穴。身体正直,眉心舒展,面带微笑,全身放松,下颚微收,含胸拔背。
手印也是各种不同的宇宙符号,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打坐时不同的修炼阶段可采用不同的手印,不懂的可以请教自己的指导老师。
2、口密
口密主要是念咒语。咒语也是特定的宇宙音符,是宇宙“唵、啊、吽”三元音的变化,可产生不同的特定的作用,如金刚萨跺佛的咒语是:“唵、班、则(儿)、萨、垛、吽”,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是:“唵(嗡)、嘛、呢、呗、美、吽”。念咒时可出声念,也可用“金刚持”念法——嘴唇动不出声。在不同的阶段念什么咒,可根据自己的指导老师或上师的教导进行。
3、意密
意密是指意念和观想。在打坐念咒的同时,意念观守在某个部位。一般情况下应从海底轮(尾骨尖平行)守起,依次是生殖轮(与下丹田平行)、脐轮(与肚脐平行)、心轮(与中丹田平行)、喉轮(与咽喉平行)、眉间轮(与眉毛平行)、顶轮(与前发际平行),由下至上逐一守开。念咒的同时,意守在各轮的中脉部位,以咒音震开中脉和各轮。打通中脉后才能进入正式修炼。
在打坐念咒时,也可观想自己的尊师或某尊佛,你与谁比较相应,就观想谁,并同时念谁的咒 。比如,你与观音菩萨比较相应,就念“唵、嘛、呢、呗、美、吽”,同时观想观音像。观想观音像从头顶进入身体,逐渐放大,和自身融为一体。
在打坐念咒时,也可观想明点,先在下丹处观想出一轮明月,当明月越来越清晰时,然后用意念把它移至上丹田,再观想太阳。并加上“亮”的意念,使其越来越亮。这种观明点的意密修法,实际上也是在修性光,密宗称其谓“摩尼珠”。
五、修炼的基本程序
修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使修炼者做到心中有数,不仅知道修炼的基本程序,而且知道自己目前修炼的程度在哪个阶段程序上,因此,勾划出一个简单的基本程序,仅供修炼者参考。
六、修炼的注意事项
1、持之以恒,修出正气。修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是停止不前,便是半途而废。修炼过程难以把握,有时会多次推倒重来,从头炼起。因此,要想修炼成功,首先须培养出一股浩然正气,单凭这股浩然正气就不会坠落,不坠则必然精进。要想培养出这股浩然正气,需要在长期的修炼中培养不怕吃苦的精神,不能有一点惰性的心理,只要还有惰性,就是在消减自己的浩然正气。
2、修炼必须有明师指点。修炼不同于修心,有一定的,甚至是很高的技术性,尤其是火侯自己不易把握,古时修炼有“传*不传火”之说,因此,修炼必须求明师指点。如无明师指点,可能会因某一关过不去而前功尽弃。因此说“离师无法,离法无成”。
3、修炼过程必须静心节欲。修道之人,荤食不断身不轻,思虑不止神不安,声色不弃身不健,功名不休心不宁。因此,在修行过程中,应少食、少睡、不动荤。六根关闭不外用,方可使精气神充盈而上升。修炼初期就要开始节制性欲,进入高层次修炼时,必须断掉房事。这股性能量不彻底激活,修炼不能进入高层次,但激活之后把握不住,同样也无法进入高层次修炼。
4、在修炼过程中,尤其是进入修炼禅定过程中,可能有一阶段会出现如痴如呆现象,一般属于正常现象,这是淡化我执,头脑放空到一定程度出现的自然状态。过去这一阶段,能使你升华至一个较高的境界。如果亲属不懂或不支持你修炼,此时会阻止你继续修炼,或认为你精神失常。如在此时被迫中断修炼,则前功尽弃,非常可惜。
5、慧而不用,方能精进。进入正修阶段后,为了保持精气神充足,要暂时停止用功能为人看病等事项,以防止精气神的耗散。
6、在整个修炼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平常心态,不可带有求之心,更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如果有求,反而离道更远。如果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反而易走火入魔。
7、防止生气和发怒。在修炼过程中,要与修心同步,德高才能功高,要心胸豁达,万缘放下,遇事把它作为修定的助缘。如果生气发怒,则易伤气毁丹,使真气变为浊气、毒气。甚至几分钟生气发怒,可能会毁掉你一星期或几个月修炼的功能功力。如果生了气,待心平气和之后再继续炼功,万不可带气修炼。
8、修炼的全部过程都须注意调息。修炼者要把调吸贯穿于修炼的全过程。呼吸要做到细、长、深、匀、柔。做到“心气合一”就能打开中脉和脉轮,就能出现一些神通。有些人功效总是不明显,其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把握好呼吸方式。常人呼吸,气只能入喉至肺;修炼者呼吸,应气入丹田;而圣人呼吸,气可入脚。呼吸深长,寿命才能延长,呼吸不乱能量才能不乱。《楞严经》里讲:“心气合一,便生神通”。
9、见境如镜,不动念头。天眼开后,在打坐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景象,有时还会见到妖魔鬼怪或神佛仙境。应该明白,这些景象皆是充满宇宙空间之波的变极放大,皆属幻象,切勿动念。如见魔则惧,见佛则喜,实已动念。这些境界都是对你定力的考验和磨炼。当心如明镜,只反映万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动念分别是非,则定力提高。即使见到蛇狼虎豹、妖魔鬼怪,它也丝毫伤害不了你的法身。
10、修炼过程不要被病症所障碍。修炼的过程是逆炼归元,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逆反正常生理的,但这只是在某个阶段中表现明显。常人的能量是往下行,修炼者达到一定程度时,能量向上行。在这一阶段中易上火,并因上火引起一些其他症状,如:咽喉干痛、牙痛、鼻出血、出大汗等等现象。体温比常人高半度至一度左右,有时还会发烧,这些都属修炼中的正常现象,是症而不是病。
在修炼过程中,由于内分泌旺盛,会出现排毒、排浊现象,出热汗、冷汗一般都是排除心脏、血液、肺部的脂肪、酸、碱、风寒、热、湿的重要途径。排毒过程中,有时身上会出现红色血斑、疱疹、丘疹、水泡,有时还会排出恶臭之气等等。如果不明此理,会产生疑惑和畏惧心理,怀疑自己方法不当,或怕出问题而停止修炼。
在修炼的某个阶段中,不仅没有年轻,可能还会消瘦和衰老,这是邪气与真气交争的结果,待真气滋长,足以祛邪,即会朝着还童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修炼过程中要把生死置之度外,无论出现什么现象都是正常的,只管勇猛精进地修下去。山穷水尽之处,必是柳暗花明。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畏惧险峰不愿吃苦的人,就不可能领掠那无限的风光。
                                   修行捷径十锦言
修行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若依菩萨的智慧,要修成佛果,尚需三劫的时间。第一劫要去掉尘妄执,第二劫要去掉细妄执,第三劫要去掉极细妄执。一劫大致是十几亿年。罗汉和辟支佛要想修成佛果,大致需要60至100劫的时间。可见修行之路漫长,说明众生习气深重,破迷和改习速度太慢,故修行之路才如此漫长。
究其原因,仅一个开悟问题就障碍了绝大多数的修行人。根据末法时期的现状,一万修行人中难有一人开悟。开悟之前虽也修炼,但皆属盲修瞎炼。开悟之后,才刚刚开始进入正式修行。那么,对于绝大多数尚未开悟的修行者,看到他们心诚可佳,但又不易掌握佛法博大精深的内涵,修行起来无从下手,多走弯路。为此,笔者总结出十句锦言,作为修行捷径推荐给大家,仅供参考。
有人可能认为,修行只有长期苦修苦炼,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其实,任何事物均有捷径,为什么?有漫长之曲径,就必有快速之捷径。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一对阴阳。因此,修行之路也必有捷径,你不必怀疑,怀疑只能障碍你自己。这条修行的捷径,已在一些修行人身上得到了验证。其关键问题就在于是否真诚。
如能时时刻刻、认认真真地按照以下十句话去做,即使你目前尚未开悟,也同样可以进入高层次修行,可使你少走弯路,快速精进。
1、时刻笑容满面。     2、咒、印、念佛不断。
3、念念反观察分别 。  4、不说妄语废言。 
5、念起不随既无念。   6、松、静、定中慧现。
7、悟透真空妙有。     8、把握随缘不变。        
9、修到万缘放下。     10、一法不见佛自现。
以上十句话的涵义已经包含在前文内容之中,在此,再作以简要注解:
1、时刻笑容满面
此乃“微笑大法”,要求修行者无论做什么事,包括睡觉时,都要保持眉心舒展,面带微笑。
其原理和效果:一是微笑可使全身放松。笑由心生,心笑则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会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随心放松,松才能通,可保持全身畅通和柔软。不仅减少疾病,全身畅通并为打坐修定打下良好的基础。心面相通,心紧面则紧,面松心则松。其次,松是静的前提,修行的简要程序就是松、静、定、慧、灵。因此,放松之后才能修静。
二是,松可使你面对和处理一切事物时,时刻保持不急不躁,以中为度。微笑和放松又是与阴阳各层次的众生融洽交往的前提条件。微笑能使众生关系缓和,给众生以亲切相融之感,以至勾通天地,度化众生的前提要素。
2、咒、印、念佛不断
咒是指各种佛的咒语。宇宙呼吸时发出“唵、啊、吽”三元音,当然,这种声音用耳朵是听不见的。
“唵”(嗡)是宇宙原始生命能量的根本音,是宇宙吸气时发出的声音,因此,含有无穷无尽的能量和功能。宇宙中的一切生命皆是赖于它而生存。
“啊”是宇宙吸气之后呼气之前,中间停止状态发出的声音,是宇宙开辟万有生命发出的根本音,它是一种推动力,宇宙十法界的循环皆由它推动。
“吽”(轰)是宇宙呼气时发出的声音,是宇宙万有生命潜藏的根本音。也是修道人回归宙心时的根本音,必须把他唤醒,成道才有希望。
我们平时念的各种佛之咒语,都是从这宇宙三元音中变化出来的。如同宇宙万物一样,各自有着不同的作用。如同宇宙红、黄、蓝三元色,可以调出无数种不同的颜色,起着不同的作用,才能把宇宙、世界装扮的万紫千红。因此,不同的咒语各有不同的作用。
印是指各种手印,各种手印也是一种特定的宇宙符号,能产生特定的能量和不同的作用,也是人与宇宙勾通的天线和符号。
我们修心主要是修清静心,但人们万缘难放,思绪万千,很难使这颗躁动攀缘的心停息下来。因此,“咒、印、念佛不断”,就是用不断持咒、结印、念佛号或念经的方法,占据你的大脑。用佛的加持力迫使你的大脑清静下来,不去胡思乱想。无论念咒、念佛、念经、结印、打坐、观想、意守等,目的都是让你心系一处,以一念代万念,修出清静心。但是,在某一阶段念咒或念佛,以及念什么咒?如何念?都要根据这一阶段的需要,针对各种咒语不同的作用来决定,有师父的可依教奉行。
念的方法可以“金刚持”为主。但在预修加行过程中,需要消业障,开中脉,以及调理疾病时,可采用出声加重鼻音的念法,以加强声波的震动力。金刚持的念法是,嘴唇动而不出声,在音不在声。
无论哪一种念法,关键掌握两个要点:一是不间断,无论走路、做饭、坐车、睡觉,都要不间断地念,甚至梦中也在念。二是要做到口念耳听,即使不出声,耳朵也可听见,要听的字字分明。打坐时还可加上观想。如此念咒、念佛,才能使你心不散乱。如果不加耳听和观想,一边念咒、念佛,照样可以胡思乱想。如此等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惘然”。
3、念念反观察分别
由于分别心是生死的根本,分别心不断,难出六道,此原理在前文已有叙述。“念念反观察分别”,目的就是断分别心,是高层次修炼的“心中心”法。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用最实质、最直接的方法断分别心。并且断在当下。既是在念头刚刚起时,立即回想:“刚才的念头是不是在分别?”如果是,立即停止不再往下想。久而久之,分别的习气才能消除。这就是反观内照,观照自己,察觉分别,剪除习气。这种修法,是直接从第六识及第八识上修,不仅断掉当下的分别,而且可以修改第八识里过去储存的程序。因此,它是较高层次的修心方法。
但是,一般人对自己的分别心,以及分别的念头察觉不到。甚至当别人分别时,自己也随着分别心上加分别,自己却毫无察觉。平时,你只要稍一留心,人们几乎念念都在分别,习气深重,习以为常。因此,要求你“念念反观察分别”,才能逐渐改掉分别的习气。
4、不说妄语废言
说废话不仅造口业,同时也造下意业。此句为使自己把好口关,断掉口业。话多伤气耗神,损伤能量,不利修行。不说废言妄语,省去了自己和他人的许多时间。佛菩萨是不度人不开口,开口必言利众生。许多人都有拉家常的习气,见面就是“张家长,李家短,婆婆坏,媳妇懒。”在一起说长道短,搬弄是非。俗话说:“来说是非事,必是是非人”,爱说是非或议论他人,属分别和瞋恚心,仍在造恶道之因。因此“祸从口出”。如能断掉口业,能减少许多灾祸,同时又杜绝了攀缘和出口伤人的习气。
5、念起不随既无念
修行人都想清静无念,但大脑却会自动不停地生出念头,甚至还会生出一些离奇古怪、不可思议的念头。当念头起来时,既不要讨厌它,也不要压制它,更不要怕它,而是不理不睬,不跟它走,将它转空,就自然清静入定了。假如压制念头不起,如同搬石压草,石下生草,石去草长,终不是究竟之法。这样用压制的方法,即使能达到不起一念,却又落入了“无记业”中,如同石木,没有知觉,不起妙用,终不能成佛。
因此,修清静心要会用善巧转化功夫,当念头起时,念佛之人只要提起佛号,修密之人只要提起咒语,妄念自然转空而消失。因此,念起不随既是无念,而不是不生念头。这正是佛经里所说的“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只要念起时能警觉到,就没有离道。如果念起不觉,随之想下去,则已离道。
在做事时,要思想专一,不想他事。做事之前不去攀缘,不去想尚未发生的事;做事之中只管认真去做而不求结果,不求完美;做完事之后立即放下,不再想它。如能在事境中做到这三条,等于无念。既不误做事,又能保持清净心,既是无念,虽做事而处于无为中,这才是真空妙用。
6、松、静、定中慧现
修行最简捷的程序既是修松、静、定、慧、灵。由松而静,由静入定,定能生慧,慧为所用,妙用通灵。环环相续,前为后基。此处所讲“松静定中慧现”,松静定是出真智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修出松静定,自然无求而生慧。慧既指明心开悟,只要时刻保持松静定,开悟明心也并非难事,必能自然流露。
7、悟透真空妙有
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真空,显现出万事万物的作用是妙有。既要随缘起用万事万物的作用,又不执着和追求它,心里很明白本性真空,实不可得。这才悟透了真空与妙有是一不是二。比如金钱财物,各有妙用,如果面对财物而执着追求,心生贪欲,则偏在执“有”一边。如果认为金钱财物是坏东西,会使自己起贪心而不敢接近和使用,更不敢合理的收取,则又偏于执“空”的一边。造成互偏互障。如能真正悟透真空妙有,这既是宇宙真相,你就算初步开悟了。
8、把握随缘不变
只有在真正悟透了真空妙有的前提下,才能在生活实践中去证道。证道过程既是见性的过程,性虽不见,性却表现于作用之中。随缘是在随因缘起用万事万物的作用,而不是攀缘去动念起用。不变是在把握真空,心不被外界事物所牵,时刻保持在如如不动的真空本性之中,而又随缘起各种妙用。如在任何事境中都能把握随缘不变,才算见性证道,见性成佛。
同时,能在事境中把握随缘不变,也是在断贪、瞋、痴,改除习气,放下万缘,不动念头以及断分别心的过程。这些全部修行内容,都在这一句话中进行实证和检验。因此,它是见性证道的过程。
9、修到万缘放下
放下万缘是出离六道的前提条件。如果还有一缘放不下,舍不掉,则会被此缘而缚,造下业因,来世必因缘而生,重转六道,不能了脱。
所谓万缘放下,是要从心理上放得干净彻底。舍到一念不生时,执着世间法之妄念已除,还不算彻底,还必须进一步舍离佛法。尚若还有佛法放不下,执着佛法不舍,仍未达到究竟。如同船至彼岸而不舍船登岸。因此,舍要舍得彻底,放要放得干净,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一概舍净,方能究竟成佛。
但是,在未修到一定层次之前,万不可偏空误解,放弃佛法,不修不炼。修而不求,炼而不执,才是对万法真空妙用的正确把握。
如何才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万缘放下了呢?你可以自我检验:比如,此时就让你离开三界,现在立即就走,此时你会想些什么?还有什么牵挂?还有什么要交待的事?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人?还有什么舍不得的事和物?这一切你所想到的,都是你所放不下的。如果无一牵挂,无需交待,才算真正万缘放下。
10、一法不见佛自现
当你真正修到心空忘我,无我无他,无念无为之时,要将以前所修诸法全部放下。所谓“诸法空相”,也实不可得。罗汉虽按照佛传的“四谛法”证得罗汉果位,缘觉(辟支佛)虽按照佛传的“十二因缘法”证得了辟支佛,菩萨也是按照佛传的“六度法”证得了菩萨果位,但是,观世音菩萨在“心经”里对他们明确开示:“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段经文明示缘觉:“十二因缘法”也是空相,实不可得,仍不究竟。又开显罗汉:“无苦、集、灭、道。”四谛法也是空相,仅起渡船的作用。同时又开显菩萨:“无智亦无得”。本无般若智慧可证,也无佛果可得。众生本来既是佛,智慧也是本性中本来具有的,有何可证?有何可得?心中如还有什么可证可得,还在得失分别之中,仍未进入真空本性。
“一法不见”除不执着修行之法外,是泛指对一切法、一切物、一切事都不执着,当看到任何事物的表相时,都不会被相所迷,都能直接看到它的本性是空,不执着一切事物,这才叫一法不见。但是,要把握中度还要“一法不舍”,什么叫“一法不舍”呢?就是在对任何法都不执着的前提下,对任何法又都不排斥。如对哪一法有执着,肯定对它的另一面就会排斥,这就有法可舍,有法可舍就还有障碍,有障碍就还不自在。因此,真正的大超脱、大自在是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真正达到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时,你已一无所求,你已经回到了清静无为、如如不动的本性之中,你既是佛,佛既是你。
以上十句锦言几乎含概了修行者应修行的全部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逐一落实。十锦言由前往后逐渐深入,看似简易,实做非浅。要想精进,不仅时时照做,事事印证,并且每晚要对照一天所思所为,检查自己做的如何,能有如此诚心,方可快速精进。
                                                  答   疑
在修行过程中,修行者会经常遇到疑惑不解的问题,根据同修们平时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在此试作以简要答疑,供同修们参考和指教。
1、末法时期修佛困难较大,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又稳妥又方便的法门?
答:六道既然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何心对应何道,那么,要想出离六道,就要从心上修,因为修心是从根本上修,所以是最稳妥的。直接修心也是最方便的捷径。
佛曾言道:“正法时期,持戒成就;象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智慧成就。”如今正是末法时期,要想成就,必须先从开悟入手。悟相当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从开悟下手本身就是捷径。开悟前是盲修瞎炼,误时误功。开悟后可使精进速度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从实践中已验证到,一些人在开悟后的几个月里,已远远超出开悟前十年之功。佛法最终的成就不是依功夫,而是依智慧的成就为最究竟的成就。
2 、八万四千法门,不知自己目前阶段该修何法?
答:修心的简要程序是修“松—静—定—慧—灵”。在每个阶段程序中,佛家都有对应法门,可根据自己目前的层次,选择对应的法门进行修心。首先要围绕开悟方面下功夫,开悟后要围绕改习气下功夫。总之,修行的自始至终都要围绕“看破”和“放下”去用功。具体到所修之法,要先破贪、瞋、痴、慢、疑三恶道之习,然后持“五戒”,修好人道,继而行“六度”,最后修出清静、平等心。如果前面已达标准,也可直接修清静、平等心。
修炼的简要程序在前面“修炼”一文中,已有明确的“修炼程序图”,可自我对照自己目前修炼在哪个阶段程序中,即可选择对应之法进行修炼。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无论修炼何法,均需先悟透原理,理通法自明。要学思路,而不要死学一招一式。所谓“法无定法,非法即法,法即非法,无法即法”。要学会灵活运用,变通法门。悟透原理之后,自己就会编法、变法,才能运用自如,把法用到灵的状态,才算真正悟道。
在修行方法的选择方面,如果没有师父指点是很难走好每一步的,因为你所修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阶段,所用之法都有不同的内容,如无明师指点,你自己很难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因此,在你修行的道路上,首先要寻找明师,因为师是“成功八要素”之一。
3、何谓 “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
答:所谓法、报、化三身是佛家术语。万事万物皆有本性,既是法身;报身是指你生在何界,比如你今生生在人道,你的这个身体就是你的报身,也叫正报,你的报身所生存的生活环境就是依报;化身是指你自动发射的,充满宇宙空间的,无处不在的波,每一个波都具有全息性,都是你的化身。说的再简单一些,体(本性)是法身,相是报身,用是化身。
所谓法身佛,是指万物及生命的本性,它的特征是清静无为、如如不动。因此,佛家称“清静法身佛”。证到了本性即法身佛,是修清静心而证。
所谓报身佛,是指证得本性中的真实智慧,使这种真实智慧得到自受用(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他受用报身)。佛家称平等报身佛,证得了平等无上的智慧即报身佛。是修平等心而证。也就是说,当你已经成就佛果的时候就是报身佛。
所谓化身佛,也称应化身。佛为了度化众生,应不同众生的需要,化出不同作用之身,是在修功德过程中,证得万事万物平等无差别,则能化现出无限的化身。化身同样具有佛的一切作用和加持力。是修平等无差别心而证。
证得本性为法身,证得真实智慧为报身,证得智慧的起用为化身。其实,法、报、化三身本性中本来俱全,不需要外求,只是一般人没有悟到和证到而已。
要证到法身佛,必须见性,即证到真我本性。要证到报身佛,必须悲智双修,广度众生,积累功德。智慧与功德均圆满,才能证得大放光明的报身。要证到化身佛,必须证得诸相无别,本性是一,法身是一。并能从本性中显现出智慧,从智慧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作用于度化和利于众生之中。其作用无限,化身也无限。
4、有没有极乐世界?在什么地方?
答:所谓“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种比喻。“西方”是比喻日落西方时,太阳又红又大,取究竟圆满之意。
所谓极乐世界,是指修行者断掉一切烦恼,脱离苦海,得到身心的彻底解放,是一种大超脱、大自在的极乐境界。真正觉悟之后,无论你生存在哪一道都是极乐世界,自心的解脱既是极乐。
由于不同的心转化出不同的境界,佛家所谓的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土”也是方便讲,实指境。既然境由心生,心能转境,故心净则境(土)净,心既是土,土既是心。所谓的世界既是自心的转化。
至于极乐世界在什么地方?用凡夫的思维水平,总以为“世界”就必须在某一个具体地方。其实,极乐世界既是自己的心。十法界众生都在同一个环境中生存,为什么有苦有乐?自心所生吗?极乐世界并不是如我们凡夫想像的在某个固定的区域或星球,它与我们共同生存在同一个宇宙,同一个空间,可能在遥远的时空,也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宇宙对于超光速的生命来说,已不存在时空界限,无论多少亿光年的距离念起即到,宇宙间的一切都如在眼前,因此说佛菩萨无处不在。
《大佛顶首楞严经》上讲,“但有能住之心,就有所住之境”。因真心是无住的,极乐世界是真心所现,它只是一个生命维层,而无固定之境。因此佛即使去地狱道、饿鬼道,也同样是极乐世界,因为心无分别,因此,来者实无来,去者实无去。整个宇宙在佛眼里就是无分无别的一真法界,何处不是极乐呢?如果极乐世界仅限于某一个区域,出了这个区域就不是极乐世界,那还能称为一真法界吗?我们看不见极乐世界的众生,是因为我们的生命维层较低,被五官肉眼所障。如同电视机,由于频道不同,故不能同时显现,这一频道不能与那一频道勾通。这是宇宙规律的自然控制,如果几十个频道的图象,都同时显现在一个屏幕上,不仅什么也看不清,而且整个宇宙就乱套了。
欲生净土,必先净心,心若不净,净土难生。心若清静,又有何处不净呢?如果你现在还认为地狱不净,说明你还有分别心,还没有悟道。当你悟到十法界平等无分别时,不正是一真法界吗?何处不是净土呢?决定往生净土。
5、修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答:法的作用是离不开世间的。功法上可独居僻境,在山洞里修成,心法上除了红尘世间能修成外,绝无第二个地方。
修佛要想成就,须破三惑(烦恼):无名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是指,我们因迷惑所养成的习气,多如尘沙,是多生多劫形成的。因已形成习气,平时不易发现,只有在与众生的交往中,众生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习气,如果自己也有此习气,则会与众生发生矛盾。由此才能发现自己的各种习气,才能在修行中改正。修佛要恒顺众生,既是在断自己的尘沙烦恼。如能恒顺众生,说明自己的尘沙烦恼已断尽。只有恒顺众生,才能与众生融洽交往,才能普度众生,才能证到真智慧的妙用。
第二个原因是,在末法时期,只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能成就的。如同大海行船,小船易被风浪打翻,必乘大船(大乘之意)。大船并非一人所能驾驶,需要掌舵、划浆、瞭望、扬帆等工作。末法时期几乎没有小乘自修的能力,因此要靠大乘佛法才能成就。需要相互参悟,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和鼓励。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同达彼岸。因此,必须普渡众生,才能使自己同船得渡。
6、修佛为什么必须断烦恼?
答:烦恼是由分别、执着而产生。有分别和烦恼,说明还在二、三、万物的层次中,而佛在一真法界,只有断掉烦恼才能进入一真法界。佛是清静无为,有烦恼则未达清静,烦恼与清静是相背的,所以有烦恼是不可能成佛的。佛是平等无分别,不平等的分别心才会生烦恼。因此,修佛必须断掉烦恼,才能证到清净法身佛。
7、怎样才能做到一心不乱?
答:一心不乱,就是达到无心可乱。一无所求,外境对你才没有干扰。悟透了“诸法空相,实不可得”,才能万缘放下,一无所求。
一心不乱,有深有浅,有理一心和事一心。事一心者,是在念佛、念咒、念经时,做到口念耳听,字字分明,毫不散乱,脑子不糊思乱想。或是在生活、工作之中,心无二用,既做事又不执着,就是虽然做事,但又始终处于无为之中。怎样才能达到既做事又无为呢?一是在事情未发生之前不去攀缘,不动念去想;二是在做事中只管认真去做,但丝毫不求结果;三是在做事后立即放下不再想。只要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这三个不动念的原则,就是无为,即事一心不乱。
理一心不乱,是悟透了一切事物平等无别,生佛不二,自他不二,因果不二,净秽不二,苦乐不二,取舍不二,生死不二,菩提烦恼不二。不二即一,心若归一,无可分别取舍,还动何念?如能悟透六道与极乐不二,则一法不见,心无所求,即理一心不乱。
明理之后要在生活中去证,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接人待物中去证得一心不乱。如果遇事则迷,见境则乱,仍偏于有。如果什么事都不想做,怕外境干扰自己,则又偏空。如能证得空有不二,才算真正证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才能证得清静法身,见性成佛。
8、为什么福慧双修才能成佛?
答:智慧和福德必须双圆满才能成佛,这是证得报身佛的前提条件。只有智慧而无福德,是积累的能量不够,缺乏成佛的道资道粮。如同进修小学、中学、大学,需要足够的学费,学费不够,只能上完小学,而不能进入中学、大学。因此,只有智慧而无福德,最高只能证得罗汉果位。要想积累福德,必须积德行善,舍财作福。度化众生则是最大的福德积累,在三布施中以法布施为最大功德,是成佛的资粮。
如果只有福德没有智慧,连罗汉果位也证不到,充其量只能得点人天福报。没有智慧,说明没有开悟,没开悟又如何谈修行?盲修瞎炼又怎能成就?许多没有智慧的修行者,虽然心都特别真诚,也非常精进,但正是因为知见上的偏差,却总是在偏道上精进,越业进反而离道越远。佛曾告戒我们:末法时期是智慧成就。因此,只有福慧双修才能成佛。
9、以前炼气功,现在修佛法,还能继续炼功吗?
答:这个问题在前文里已讲过,修和炼不仅不矛盾,而且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佛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佛法。如果把其他法与佛法矛盾起来,说明还有分别心,是偏知偏见。用分别心修佛法是修不成的,而且偏解佛法,实属谤佛、谤法。
许多修行者把“不二法门”误解为“修我的法门,不能再修别的法门”。此解与佛法本意谬之千里,完全背道。所谓“不二法门”,是指一切法门是一不是二,没有分别对立的法门。各种法门都来自一个法身,都是真我本性的显现。只是各有不同作用,适应不同慧根的众生,无差无别,更不对立矛盾。
只修不炼的人,自己未开悟,还障碍别人,因分别心又造下口业。阻碍他人修行,其业最深。因此,修行人应该明白,一切法门各有作用,如钳子、锤子、螺丝刀,各有作用,都不矛盾。比如拧螺丝时,虽用螺丝刀最方便,但先用锤子把螺丝钉进一半,再用螺丝刀拧,这种方法是否更快捷省力。如果把它们矛盾起来,不会灵活运用,则互偏互障。
有些人把只修不炼认为是一门精进,其实,是把修和炼分别为二门,然后偏执一方。许多修行人不懂得,这种表面看似忠于佛法,恰恰又与佛法背道而驰。不仅误了自己修行进程,还用这种真假难辨的偏理去误人。如能真正地契入佛法经典,许多经文中都谈到修炼的词句,只是后人越炼越少,逐渐把“炼”给失传了。有些居士认为净土法门只念佛不打坐,其实在许多寺院里,师父都教徒弟如何打坐。但是,在家修行的居士们,因无真正拜师,无师承关系,没有学过打坐,是自己缺了这一课,反而误认为炼功打坐是外道。从古至今,各门各派都是修心与修禅定同步进行,从未分开,而且也不可能分开。菩萨所修“六度之法”中的“禅定”,不正是修炼的内容吗?难道修“禅定功夫”、“坐禅”不属于“炼”吗?如果说修“禅定功夫”或“坐禅”,修行人尚可接受,还是这个内容,为了适应现代众生,用现代语言变通一下,改为炼功、静坐,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呢?其实还是分别和着象,是执着了“名词”、“文字”之表象,说明自己还未真正理解佛法“不二法门”的真谛。
10、既然因果是一直循环的,那么,最初的那个因果是如何产生的?
答:一切事物都无自性,都是缘生。那么,最初的那个因果也同样是因缘而生。如果追根寻源,缘由何来?缘于自然。因此可以说,最早的那个因果也是缘于自然。例如,树上熟透的果子被风吹落,正好落进树上的鸟窝,果子成为鸟的美餐。此果与鸟之遇皆是缘生,而又是大自然的造化。因此,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的,无不自然,即使是缘也同样缘于自然,即使是道,也道法自然。
11、修到什么程度才谓“明心见性”?
答:明心见性的标准要从修和炼两个方面来讲。一是从修心方面,悟透了宇宙和生命的真相既是初步开悟。开悟后心明眼亮,不再迷惑,达到了理无碍,因此,开悟即为明心。见性是指开悟后,在世间一切事物中的运用。性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只能表现在各种作用上,故谓“性显在作用”。当你把悟透的宇宙真相,自自然然地灵活运用在万事万物之中时,达到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才谓见性。
二是从修炼方面讲,当你炼到(天眼见到)体内通明透亮,一片光明时,谓之明心。当你见到上丹田如日中天的性光时,谓之见性。
最后达到,明心也非明心,见性也非见性时,才算最究竟的明心见性,才算到家。
12、有人说他前世是王母的女儿,有人说他前世是某某神仙、菩萨,这是怎么回事?
答:前世无论你是谁,那都是过去的事,只是在上一场戏中你扮演过那个角色,对今生和将来不能说明任何什么。张三前世纵然做过观音菩萨或六祖惠能,但今生毕竟是张三,没有什么老本可吃,更没有什么可炫耀自得的。去印证自己在上一场戏里扮演过什么角色,对今生和来世又有何意义呢?只能障碍自己。说明心中还是执着“有”,执着虚名而已,而且还是执着前世的那个虚名,来为今生的脸上贴金,毫无任何意义,无非在显示自己。                 继而分析,为什么要拿前世的虚名为今生的脸上贴金呢?只能说明今生想让更多的人承认自己,拥戴自己。但又说明今生的自己目前又不具备让人们拥戴的条件和能力,只好借过去的虚名来抬高今生的自己。只能说明这种人尚未开悟,起码说明还存在执着自我和虚名的习气。         
生命的意义在于当下,即使过去是佛,今生不修,仍是被迷所困的凡夫。即使过去世中有过辉煌或暗淡,皆是空相而已。过去不可得,今生不可得,未来也依然不可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当下,那个终极的东西不在过去和未来,而是在当下,一旦瞬间觉悟,你将变成永恒的觉知,瞬间足以铸就永恒。
即使你前世是只狐狸,或是一条蛇,都是平等的众生,也没有什么可自卑的。只要把握好今生,同样可以成就。如果前世是佛,今生不下功夫修行,照样不能得到解脱。
13、如何知道自己是何等慧根?怎样才能提高慧根?
答:慧根是指你前世修行打下的基础,表现在自心的清静程度以及对道的接受程度上。也可以从分别心和障碍的多少上来判断某人的慧根。为什么说可以从对道的接受程度上来判断呢?古人讲:“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既是说,上士听闻大道之理及佛法,不加任何分别,没有任何个人观念和怀疑,毫不犹豫地,而且是很精进地完全照做;中士闻道,当时觉得有道理,但又不会下决心立即去做,总是疑虑重重,不能诚信。即使去做,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停滞不前,稍遇困难或挫折则半途而废;下士闻道,大笑之,不仅不信,反而用自己的观点讥讽和反驳大道之理,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多是背道而驰的。除以上这些对道的不同态度外,在上、中、下各慧根层次中,如果细分,主要是看分别心的轻重以及思想障碍的多少。分别心越大,越不清静,障碍越多,习气越重,离道越远,慧根也越低。
提高慧根又称“增根”,增根的方法,一是主要靠悟性。悟的过程中主要是提高对理的认识,理通法自明。有时悟通一点理,往往能使你的层次成多倍的提高。悟是提高智慧的捷径,悟性可以弥补慧根的不足。
如果慧根又差,悟性也不高,怎么办呢?那么只有把心位彻底放下,达到忘我状态,完全彻底地把自己教给佛或明师,一丝不苟地照着佛或明师的教导去做,真能如此,无论什么根器的人都能很快见效。
从修炼的角度讲,上根之人,闭目内视眉心时,可见一圆形光团,并可内视到体内一片光明;中根之人,闭目内视眉心时,可见米粒大小的一个白光点,平时对光、声、气比较敏感;下根之人,闭目无光,一片黑暗,无气、光之感。
修炼的增根方法,一是聚能聚光,多看太阳和灯光,看后内守,逐渐延长残留光感的时间;二是用辟谷同时进入黑洞闭关的方法,快则几天内即可见光;三是用长时间念咒、念佛的同时,加上长时间拜佛(小拜或大拜)的方法,达到心静无念的境界,一至两个月即可见效。
14、既然佛法无边,佛为什么不惩罚世间的恶人?
答: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还不明白什么是佛。佛是大彻大悟的觉者,在他眼里没有善和恶,是和非。有善恶、是非的是凡夫。佛是恒顺众生,不会做出违背道的事。俗话说:“自作孽,不可活”。一切随缘由规律来惩罚,佛不会强勉他人去改变什么。佛虽有极大的神通和场能,但是,佛却更知按规律办事。佛有三不能:众生定业,佛转不了;无善根者,佛度不了;信愿行不具备者,佛接不了。佛所做的一切都是随缘,如果有意惩治恶人,一是动了善恶的分别之心。二是动念。三是有为。四是攀缘强为。这些都是背离真我本性的。因此,在佛眼里已无善恶,没有恶人,又何谈惩罚恶人呢?只有魔才总想控制别人,总想让别人顺服自己,你不顺服他,他便会施展魔法来控制你。因此,如果你还有想控制人、财、物的心,既是魔心。佛是恒顺众生,但又如如不动的。
当然,在缘的作用下,如果遇到不可回避的问题时,佛有时也会以慈悲为本进行惩戒,但惩戒的本意是为度众生,。例如,莲花生大士当年在西藏传法时,常有一些群魔作乱,莲花生大士为了开辟弘法之路,才显现神通,用降伏之法收伏了群魔,群魔都转化为莲花生大士的护法神。从表象上看是惩戒,但本意和实质是度化,在佛眼里,魔也是众生,与佛无别。佛魔是一而不是二,佛魔也是互为存在,起着相互衬托,相互成就及转化的作用。
15、如何才能破除贪、瞋、痴?
答:“贪、瞋、痴、慢、疑”均属于思惑,但思惑不易一下子除掉,须在开悟之后,才能逐渐改掉贪、瞋、痴、慢、疑的各种习气。因此,要想真正破掉贪、瞋、痴,必须在开悟之后,明白了万事万物本性皆空,实不可得。最重要的是悟透:我们真我本性中,本来已俱足法、报、化三身及圆满的智慧,不需向外去求。悟透此理,才能不被外境所迷,不被万事万物所牵挂,才能逐渐破除贪、瞋、痴。
因此,开悟之前虽也在破贪、瞋、痴,但由于理不通,不可能真断,只是在事上压制自心,不但断不了贪、瞋、痴,反而易偏于空的一边。只有开悟明心之后,理通法自明,方知为何要断贪、瞋、痴,才能从根本上断掉贪、瞋、痴。
16、打坐时如何解决腿痛腰酸的问题?
答:打坐初期都会遇到腿痛腰酸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真气不足,以及腰椎、尾椎、腿部和腰部不通畅。一般来说,凡是腿部不通,其根在腰椎和尾椎的不通,以及两肾的气虚。如果不先打通腰椎、尾椎和两肾,两腿是不可能打通的。解决方法如下:
(1)打坐时身体要松直,不要弯腰弓背。先意守命门及腰肌,然后意守两肾,腰肾守开后,肾气充足,即可解决腰酸问题。
(2)要解决腿痛问题,必须把会阴、长强(尾骨尖处)所处的海底轮守开,因为腿部是由腰椎、尾椎所控制,最关键的既是海底轮。
(3)打坐的时间长短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时间短,等于水未烧开就已关火,天天如此,一辈子也烧不开一壶水。因此,在打坐中,当腿出现痛麻之感时,尽量不要去想腿,此时会越想越痛,越想越难忍。此时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意守观想其他部位,也可以出声念咒、念佛,可减轻腿部痛麻。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忍,你想反正死不了,腿也坏不了,由它去吧。时间一长,一旦气冲过去就不再痛了。
(4)打坐时心是否清静,也关系到打坐的时间长短和腿是否痛麻。心若清静,打坐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延长,腿痛也会很快冲过。要想做到心清静,关键要少吃,日中一餐或者辟谷,对打坐时保持心清静非常有利。
(5)在打坐初期,如果腿痛的实在难忍时,可以稍微抬一抬两臀,使气冲过去。如果还不行,可将腿松开几分钟后再继续盘。逐渐就不痛了。
(6)打坐时意守在海底轮,用出声念咒的方法,加重鼻音,在海底轮震动,很快既可冲开海底轮,可早日冲开腿疼之关。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冲开双腿,而且还可以开各个脉轮、消除病灶、开中脉、出性光、消业障等。这些作用都经过了反复的验证。
(7)另外,对于初学打坐的人来说,打坐的座垫也很重要。我平时看到不少人打坐时坐着又厚又软的海棉座垫。这种座垫坐上后中间下陷,下陷的越深,向上压迫臀部的反作用力越大,周围不下陷的地方反而压迫了会阴穴和长强穴,不利于腿部的气血通畅。因此要选择不硬不软的坐垫。而且在打坐时只能坐在座垫的前三分之一处,不可压住会阴穴,方能保持气血的畅通。
17、年轻人婚后要同房育子,如何断淫?
答:结婚育子皆是缘,随缘即可。但修行之人生子之后,定要节欲,尽量度化爱人断欲同修,这时充分体现“成功八要素”中“侣”的重要。如爱人不能理解和配合,也不要为此而疆持,只有在随缘的同时,把握自心不动,做到随缘不变。如果是自己的问题,要注意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来把握:从心理方面,应明白淫欲是生命下旋的行为,是入生死之门,不能解脱。从生理方面,一是要少吃,食之过饱必思淫,尽量饮食清素,不食荤肉。二是每当活子时(男无欲自刚,女无欲自动)来临,立即行武火提肾功,配合呼吸提肛缩肾。即吸气时,肛门、肾、小便部位同时使内劲往上提缩,意念气沿脊椎向上至百会,呼气时肛、肾放松,意念气沿任脉降至下丹田,提缩20次左右即可收功。
身体是修行必不可少的前提,但又是修行最大的障碍,一直到证果时才能彻底转变身体,但在心态上一开始就得转变,心态上转变不过来,根本谈不上修行。但是,要想进入高层次及上乘功法的修炼,必须断淫,否则,一次行淫即可化丹。即使是交而不泄,由于动念,已造成五脏六腑之神离位,造成伤神伤丹,可使性光一星期不亮。“六通”中有一通称“漏尽通”,此“漏尽”一方面暗指生理上证得无漏,二是指不再造六道之业,证得“三界”的无漏。此漏不止,难出三界。
18、何谓“三界”?如何超越三界?
答: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众生是以三维阳性物质为身,有肉质之身。色界是四维众生,以光的形象为身体。无色界是四至六维众生,连光体也没有,只有意识存在。前面在“修炼”中所谓的“四禅八定”修成后,也仅能突破色界天,还不能冲出三界。
欲界之欲是指财、色、名、食、睡五欲,以色欲为主,故古人讲:“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醒来几个悟。如今不断生我门,来生必入死我户”;色界之色是指物质世界,其本质是光和光团。无色界已无物质之形,连光团也无,只有意识,但无形色众生的居所,做一切事都在一念之间。无色界虽已达到超光速,但是,还未达到无限,还在时间和速度的范围内。因此,仍未达到彻底解脱。
修佛所谓的要超越三界,既是指此三界,超越三界方证佛果。关于如何才能超越三界的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可以道明。要想解决出三界的问题,首先应明白三界是如何产生的。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根本不存各种界的问题,只是因为众生迷惑,心中自设障碍才有了“界”。根据“境由心生”的原理,你心里有多少障碍,你在宇宙中就自造了多少个界,你就被这些界障碍在界中而不得出离。如明此理,要想出离三界,首先要在自心里破除各种障碍,心中无障,境障何生?心中无障,三界何在?此时,你应该明白笔者为什么在本书的第一篇就先写“破障”?而且“破障”的第一篇又是“障碍在内不在外”?佛家所谓的“顿悟”,即可谓:“一念之间,十地顿超”。心的超越没有时空限制,正是由于自心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等界的限制,才被障碍在时空三界之内。如果悟透,超越三界的不是肉体,而是自心的超越。“十地顿超无难事,不历僧祗获法身”。因此,顿悟之后既可一念超越三界。
19、有些人在看佛经或看善知识写的书以及听看有关影碟、磁带时,自己的身体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映,这是为什么?
答:根据“生物仪器说”和“生物全息能原理”,凡是佛经和善知识写的书以及有关影碟和磁带,都具有与佛和善知识同样的信息和场能,这些经、书、碟、带等,或是他们的一根头发,以至他们散布在宇宙空间无处不在的每一个波,都可以做他们所能做的一切事。
因此,当人们接触这些经、书、碟、带等物品时,必然受到佛和善知识强大场能的磁化和加持。根据“阴阳互根,相互转化”的原理,接触者的身体(阳)也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但是,由于个人的心诚程度、敏感程度以及慧根、缘分的程度各有所异,自身的阴性频谱与佛和善知识的频谱接近程度也不同,因此,在每个人身上的反映和体会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大致有以下几种状况:
(1)在接触佛和善知识的经、书、碟、带等时,自己的心理和身体感觉很舒服,越看越想看,越听越爱听,甚至感觉是一种身心的极大享受,有些人还会不自觉的流泪。
这种状况是经书之中的真理渗透了你的心灵深处,与心灵的频率非常接近,与你心灵碰撞产生的火花,可以迅速启发你的灵悟。当你真正用清净心去听看这些经、书、碟、带时,还会感觉到一股暖流自然地缓缓地充满你的身体,不仅非常舒服,而且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治好或减轻你的病。
有些人在拜佛时会不自觉的流泪或痛哭,这是由于前世修行过,第八识中存有佛种,今见佛像,程序启动,如见亲人,故会不自觉地出现流泪或痛哭现象,这是与佛灵性勾通、心心相应的一种表现。
(2)在接触佛和善知识的经、书、碟、带时,会出现连续打哈欠的状况,似乎感觉大脑有些困倦,有些不明理的人就会认为自己与佛或善知识无缘,不该听看这些经、书、碟、带等,因此而放弃,甚至还可能背离或毁谤佛和善知识,因而造业。
其实,对修行人来说,这恰恰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在修行过程中,此现象叫“哈欠连天”,是在修行过程中达到人天相应,与神佛勾通的一种表现。此时阳性大脑被抑制而暂停思维,阴性功能自动出来做功。也只有在阳性大脑被抑制的状态下,阴性功能才能出来做功。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是阴性(灵性)层面与神佛勾通,人天相应。而恰恰相反的是,此时阳性大脑以及身体出现的正是“哈欠连天,似睡非睡”之状。有时在念佛、念咒、打坐、拜佛,甚至在大拜时,达到一定的清净程度时才会出现这种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修行人比较少,百里挑一或是千里挑一。有些修行人只能偶尔出现这种状况,很少有人每次一接触经、书或念佛、念咒时都能出现这种人天相应的状况。
但是,这只是人天相应的一种自然状态,人天相应时也会出现其它各种状态,并非仅此一种。修行者应顺其自然,不可执着追求。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平时和此时一定要保持心理清静,千万不可有所求。有许多因有所求者,在这种状态中招来鬼神附体。世间的许多巫婆、神汉大多是因有所求,执着神通而招引附体上身的。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只要有所求,鬼神都有五通,一求既灵,有求必应,你就很容易被鬼神控制,有不修行人出现过这种现象,因此,千万不可有所求。
当然,以上所说状况应当与真正的昏沉瞌睡区别开来,有些人是一看书(无论什么书)或者一打坐就昏沉瞌睡,这是神不足的表现,是因贪吃等欲望过重或思虑过多造成的,因此要与以上所说的“呵欠连天,天人相应”区别开来。
(3)有些人在听看这类经、书、碟、带时,身体不但没有轻松舒适之感,反而会难受或疼痛,或是使原有的病症疼痛加重,甚至还会出现心理烦躁,难以接受之感。
这种现象是由于自身业障较深重,与佛和善知识的频率相差太远,不但不能立即产生共鸣,反而还会产生抵触。由于他抗不过佛和善知识的巨大场能,因此,在一定阶段内会产生身体的疼痛或不适。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气冲病灶”现象。如果你此时对佛和善知识没有信心,则会心烦意乱而更加疼痛。如果此时对佛和善知识有信心,能放松入静地坚持听看下去,则能使佛和善知识的巨大场能在你身心内充分发挥加持作用,久之,不仅能治愈或减轻病痛,甚至还可以改变你的生命运行轨迹,能使一个不修行的人奇迹般地走上修行之路。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修行或不修行的人,在听看此类经、书、碟、带时,所出现的各种不适现象,都要从自身找原因,因为障碍在内不在外。千万不要因此而放弃或者攻击毁谤佛和善知识,因而又造下大业。不明白的事要虚心主动去找善知识求教,如果自己偏解误会而又不去主动求教,很可能会把“呵欠连天,人天相应”、“采能大法”的良机误解为我与佛或这个善知识以及该书无缘,因而放弃。
出现这种情况的人,一方面说明对佛和善知识缺乏诚信,多生疑惑。遇到问题不但不主动求教,反而疑惑别人,这是修行人最大的“慢、疑”之障。另一方面说明自己判断事物的标准是错误的,一般层次较低的人判断事物,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有利的人和事就认为好,相反就认为不好。今天对我有利就认为好,明天对我不利就认为不好。这种标准是人道中最低层次的标准,是自私自利、我执深重的表现,是偏知邪见,尚不够做人的标准。对于修行人来说,如果不放下我执,何谈修行?很可能就因这一个小理不通就障碍延误你一辈子的修行良机,那才真是可悲、可叹。因而,此理不可不明。
20、民间所谓的“鬼打墙”现象是怎么回事?
答:所谓的“鬼打墙”现象是指某个人在去某个较熟悉的地方时,在路上莫名其妙地转来转去,却总是找不到地方。产生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依然是自己的业障较重。这里存在着一个阴阳差异问题,也就是肉体的表象与神识的差异。如果从肉眼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人似乎都在人道,但这只是表象。如果从神识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神识却在不同之道。由于神识属于阴性物质,其运行速度是超光速的,加上“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之原理,因此,平时贪心较重的人,其神识却早已进入了饿鬼道;平时瞋恚心较重的人,其神识却早已进入了地狱道;平时愚痴心较重的人,其神识却在畜生道;相反,大彻大悟者,其神识已在佛道。其神识已在饿鬼道或地狱道的人,神识昏昏沉沉,其深重的业障已超出了阳性大脑所控制的范围。因此,阳性大脑虽未错乱,但经常在昏沉的状态下被神识的阴性程序所控制。因而就产生了所谓的“鬼打墙”现象。由于地狱道与人道不是一个维层,又因为不同维层之间的差异造成不同维层之间难以勾通,因此就出现了虽在人道却又找不到人道的门。同样的道理,我们虽在人道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接受和弄懂佛理呢?
另外,由于此人心性所处的维层较低,比如在恶鬼道和地狱道,心识已经处于昏沉状态,此时被鬼所惑,迷迷糊糊,被鬼牵着转来转去,故形成“鬼打墙”现象。或是由于此人的埸能、心性较低,想去一个维层较高(如埸能较高的善知识家)的地方,就被护法神当住去路,不许入内。比如,我们一个普通人的灵体想去天界,则被天神挡在门外,不许入内;如果是菩萨去天界,天神肯定要下跪相迎。
这种肉体虽在人道的人,其表现并非只反映在“鬼打墙”方面。在平时的许多方面都表现出迷惑昏沉之状,甚至给他讲一些人道中的普通道理他都难以接受。悟道之人不需用天眼,只用肉眼就可看的明明白白。这类事情已经过反复验证,而且通过解救他的神识就可以将他从地狱道或饿鬼道中解救出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原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无论在哪一道并非指肉体,而是指心和神识。肉体虽在人道,但其神识却可能在各道。例如,佛菩萨倒驾慈航来渡众生,肉体虽在人或各道,但他们的心识却始终在佛道上觉而不迷、如如不动。
(2)此理启示我们,真正的解脱并非是肉体的解脱,而是心的解脱。肉体并非真我,因此,修行不是肉体成佛,而是心证到了真我本性而成佛。所以,那些执着肉体享受的人,是不可能修成佛的。
21、如何理解“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
答:对于尚未开悟的人来说,很难理解这个问题。万事万物、万法都包含“体、相、用”三个角度,所谓“体”是指本性,一切事、物、法的本性都是空;所谓“相”是指由本性中变现出来的万事、万物、万法的表相;所谓“用”是指万事、万物、万法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作用。
所谓“一法不见”是从见性的角度来讲。当你见到万事、万物、万法时,所见的并不是它的表象,而是透过表象见它的本性。由于它们的本性都是空,自心不被其表象所牵,达到一法不执,放得干干净净,故称一法不见。这正是“道”显现的“无为”特性。
“一法不舍”是从“用”的角度来讲,万事、万物、万法都是本性显现出来的作用,这些作用都是让人所享用的。但是,有分别心的人,凡事都要分出个好坏、是非、对错。有了分别就必然要有捡择,有了捡择就会对万事、万物、万法有取有舍。只要有“取”,就必然有“舍”。你就不会用那些你认为不好的事、物、法,这就形成了障碍。只有修出平等心,才能无分无别无捡择,在这种心态下,该用哪一法就顺其自然地去用哪一法,而又不执着一切法。这就是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这正是“道”的“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圆满特性。
比如,杀人放火也是一法,一切执着善的修行者肯定都会厌恶杀人放火。但是,如果要舍弃这一法不用,该枪毙犯人的时候谁来执刑呢?如果都不敢用这一法,抗日战争时期,又有谁来消灭日本鬼子保卫国家呢?杀人放火这一法掌握在无德人之手,则会造业和毁灭众生;如果掌握在有德人之手,则会保护人民,利益众生。因此,法的本性也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别,只是有其不同的表象和作用。所以万法平等无别,该用哪一法就用哪一法,但又对一切法毫不执着。
虽然说一法不舍,但是,该用什么法,要根据所处的时间、空间、人物、环境、地点以及各种条件来定,这正是千变万化的法无定法,这同样需要有很高的智慧。该用什么法就用什么法,没有任何障碍。如果有分别取舍,该用某法就会被自己的分别心给障碍住了。只有证到本性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
22、万法归一,万法归宗,到底应该归于谁?
答:万法归一,万法归宗,绝不是归哪一个人,也不是归于哪一个宗门。这样理解就已经谬之千里。所谓的万法归一,万法归宗是回归本性之意。为什么呢?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万法来源于何处,万法都出自同一本性,都是本性的变现,万法与本性是末与本的关系。万法只是帮助我们回归本性的渡船或路径而已,目的是回归本性。因此,我们修行不要向外找,向外找是永远也找不到真我本性的,只会离道更远。如果执着于向外找,很可能会招来各种魔。因为向外找的本身就是动念,就是心随境转,就是本末倒置,怎能不招来魔障?因此,我们必须把心静下来,定下来,才能真正回归那个你要找的真我本性。
23、末法时期如何判断和选择明师?
答:《弟子规》中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经多年的验证,千真万确,丝毫不错。今生是否能得遇善知识,也不是随便得到的,也是你多生多劫愿意亲近善知识,供养善知识,修来的“善知识根”。前世如果毁谤过善知识,就会使你多生多劫遇不到善知识。有些人虽有缘相遇善知识,但不知珍惜,只能是有缘无份,自误机缘。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众生在没有开悟之前是很难判断清楚的。释佛在将要涅槃时问阿难在何处,桥陈如说:“阿难现在几里以外的地方,被六十二万亿魔所围困,魔全都能显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讲佛经与佛讲的都一样。”阿难虽跟佛二十多年,但因当时尚未开悟,故被魔所迷,难以判断。  
佛曾说过:“即使能讲经十二部,如果尚未开悟,全是魔说”。何为邪师?在没有开悟之前,自以为已开悟和通达佛理,并给人讲经说法者,视为邪师。因为未开悟之人对经文只能理解其字面上的大意,讲不出本性及最究竟之意,把修行人指导偏了,此时偏之毫厘,照此偏见修行下去则谬之千里。因讲错经文把人引入了邪路,断了修行人的慧命,甚至把人引入魔道或地狱,因此,讲错经文是要得下地狱果报的。
因此,在没有把握找到善知识(明师)之前,最好是以净空老法师、慧律法师等讲的经解为准,多看他们讲经说法的光碟,这是比较稳妥的方法。万不可急于寻求,如急于寻求,心已动念,则易着魔,可能会感招来恶知识,因为未法时期邪师远远多于明师。在末法时期,十万个修行人中也难出一个真正的善知识(明师),但邪师说法到处都是。这些人并不认为自己是邪师说法,不仅认为自己很正,而且也的确是发自内心地在宏扬佛法,但因自己知见上的偏差,虽出发点也是好的,却在起着相反的作用。正邪其实就在一念之间,而没有竖立正知正见之前,以偏知偏见讲经说法,绝非明师。
判断明师或邪师的方法主要从以下几点:
一是首先看其是否做到了人道的起码标准,按照《弟子规》中的要求,是否都能达到人道标准,是否谦虚平等地待人,如果是只能夸夸其谈,自己却连人道的标准还做不到,即使他再会讲经说法,也是假修行者。《弟子规》中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种人所学佛法不是为了修自己,而是为了显示自己,拿自己学的佛学知识去与别人斗法、辩论,来显示自己学识渊博。或是用学到的佛学知识专挑别人的毛病,甚至在抠字眼,钻牛角尖,对别人的每一句话都能挑出所谓的毛病来。这正是因为没有做到《弟子规》中做人的标准,而生出浮华之心,这种心用在学佛中,就会生出大傲慢心和大分别心。其实是自己念念都在生分别,学佛的目的是在修别人,而不是在修自己。
二是看他在讲法时还生不生分别心,如果没有平等心,在讲法时总是攻击这个不好,那个不对,这个是外道,那个不如法,则说明此人尚未开悟;如果说我这个法门好,别的法门都不好,这说明此人还在生分别心,这种表现说明此人尚未开悟。
三是在你接触他的一段时间里,你感觉心里是越来越清静,还是心里越来越执着、越烦恼,或者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抑感;他是教你从心上修,还是在教你神通和外求;他是教你修清静心,还是叫你去跑山跑庙,到处找人,寻找什么法器或宝物,来证明自己是什么身份。教你在生活中修清静心,还是教你必须出家才能修行。
四是他在各个道埸里是能包容万法,还是拉山头搞宗派,以我为中心;他在度众生时,是以攀缘心、执着心去强求,还是以平常心随缘而度。如果还存有门户之见,排斥其它法门,说明尚未悟透佛法是“不二法门”,尚未开悟。
五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看其是否还有控制人,控制物,控制财的欲望,总想控制人、财、物的人就是魔心,这种欲望越强的人,其心魔越大。真正的佛菩萨或明师是“真人不露相”的,普普通通,从不显示自己。但邪师或魔总是和别人说:自己是某某佛菩萨再来,自己是天界的某某等。这都是为了显示自己,非真修行者。着魔比较严重时,甚至连说话都与人争抢,压制着别人不能说话,总是在强压别人。这种人连做人的标准尚未达到,反而处处想表现自己,甚至强求别人请他去讲经说法,强求别人给他磕头,处处在突出自己的名利,当其魔性大发时,则撕掉自己的伪装,露出真实面目,甚至如发疯一样,可以不则手断地要整倒对方。当正修者不理睬他时,他就会以得胜者自居,说你害怕他了,不敢跟他辩论了。或者讽刺你说:“怎么样,答不上来了吧?”甚至连人道最起码的礼貌二字还不懂得。这些都是着魔的表现。而真正的善知识(明师)很谦躬,生活很简单,补实无华。他一切都很平淡,恒顺众生,绝不会去攀缘强求做事,对众生也同样是随缘而度,绝不攀缘。更不会突出自我,贪图名利。
在未法时期,邪师或大魔往往都是披着修行人或讲经说法的外衣,这些人也都很下功夫地研究佛经,有些甚至表象上讲得层次很高,这种人也有一定的或是很高的埸能,从表象上你很难分清他是明师还是邪师。但是,如果你有智慧,就能透过表象看透本质。
首先看他是否做到了人道应做到的标准,如果连人道的标准都没有做到,他必定不是明师。这种人都是打着修行的旗号,有时也会从表象上舍一些,但是,他的本质还是要图更大的名利。魔或邪师有一种压人的气势,为了显示自己对佛理的知识渊博,每当别人说话或讲法之时,他都会以大分别心去挑你每一句中所谓的毛病,甚至强词夺理,进行诽谤或攻击。这种人不仅没有开悟,而且连起码做人的道理和礼貌还不懂,怎能为人之师呢?笔者在许多地方讲法的时候,几乎都会遇到一两个这样的人。有的是在当地以法师的面貌出现,经常讲经说法,当别人请了外面的法师来讲经说法时,他就会生嫉妒心,有意挑毛病,害怕别人听了正法后看破他的真面目,因此千方百计地去障碍和破坏,而且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能迷惑一些不明理的而且又非常虔诚的修行人。这类现象都属邪师或着魔的表现,没有智慧的修行人很难辨别清楚。
《弟子规》中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经多年的验证,千真万确,丝毫不错。今生是否能得遇善知识,也不是随便得到的,也是你多生多劫修来的“善知识根”。前世如果毁谤过善知识,就会使你多生多劫遇不到善知识。
这些只是一些基本判断方法,在没有把握确定善知识之前,不要急于拜师,要相互观察半年至三年之久。经过多次验证,有些修行者只接触一次恶友,就断了今生修行的慧命,如果接触了恶知识(邪师),就会断掉你多生多劫的慧命。这可以说是用无数人血的教训证实的。所以,一旦跟错人,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发现所跟之人不是善知识,要果断善离(虽远离他,但又不要去攻击他,由于这种人都有一定的埸能,如果搞僵,他会因憎恨或心生邪念而伤害你),万不可被情所困,否则后果是很可悲的,甚至将来会隋入魔的眷属。                                   生命旋回的奥秘——道法自然
佛家所谓的“六道轮回”,是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修罗道、天道。此六道众生在六道里轮回转世,多生多劫根据生前所造业因的不同,或升或降地在六道中循环,但无论如何升降,始终难出六道。六道如同一个难以逾越的圆圈,六道众生长期循环在这个难以突破的圆圈之中。
六道为什么如此难以突破呢?这也是一个难解之谜。从前面的“宇宙生命层次概况表”中可以看出,六道基本上属于四维以内的生命层次。由肉眼可见的长、宽、高三维组成了四维空间。五维是时间,六维是速度。畜生道的低级生命,如微生物、蚂蚁等只能感知到两维的平面;高级动物及人只能感知到长、宽、高三维;天道属于四至六维之间的生命层次。他们已经完全突破了四维空间的概念,空间对他们来说已经无任何障碍和阻挡,再大的星球都可以穿透运行,他们的运行速度已经超过光速。相对人类三维生命层次来说,四至六维的天界,其运行速度和时间差已有天壤之别。但是,他们仍然尚未突破时间和速度的极限,虽已超空,但尚未超时,他们仍然生存在时间和速度的范畴之内。因此,神仙在天界无论享乐再长的时间,时间一到,仍然下旋在各道中。
阴性的灵体和天界的神仙,其运行速度虽已超过光速,但是,由于六道最高的天界也没有突破五维的时间和六维的速度,因此,六道众生尚存时间概念,是时间之界限定了六道在空间中的轮回。因此,我们可以把六道众生判定为四维以内的生命层次。由于时间是一个很难突破的界限,因此,六道众生长期在四维空间里循环,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奥秘。
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宇宙就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由于六道众生尚未突破五维时间之大界,因此,在宇宙的不同生命维层之间,就形成了“四舍五入”的规律。我们人类的数学中,巧夺天机地运用了“四舍五入”的宇宙法则,看似偶然,其中都包涵着必然。不知道发明“四舍五入”的数学先躯们是如何发现的,原理依据是什么?但是,“四舍五入”正是宇宙生命旋回中的一个奥秘。
五维时间与六维速度密切相关,呈现反比趋势,速度越快,相对时间越短,速度越慢,相对时间越长。时间和速度只要突破其一,二者皆可突破。罗汉、缘觉、菩萨、佛所谓的四圣法界,均是六维以上的生命层次,他们已经完全突破了时间和速度的界限。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存在空间、时间、速度等一切概念和界限,宇宙对他们来说,已经无障无碍,一切法界来去自如。
本文要提出的问题是,六道众生以转世轮回的方式,来表现生命的运动和循环过程,而整个宇宙十大维层(佛家称十法界)的生命,又是怎样运动和循环的呢?六道以上的维层是否也存在生命层次升降循环的现象?又是什么力量在控制十法界生命的上旋和下旋呢?这一系列问题,对一般修行人来说,似乎过于深奥难解。但是,这些问题似乎是已经接近彻悟的问题,提出来与同修们共同探讨,如有所悟,必有利修行。或许会有一些悟性较高的上根器者,当下即可顿悟入道。
“道”是什么?道就是那个无形无象、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的真我本性。这对一般人来说,似乎太抽象了,很难契入和理解。因此,古人讲:“大道自然”。我们就从可见、可触的自然中去寻找那个不可见、不可触的“道”吧。
大道似水,水充分地显现了道的特性。人类与水最密切,那么,就让我们从水的特性中寻找答案吧。
道无处不在,水也无处不在,无论在高山或是地下,无论是天空或是地面,无论是万物或是生命体内,水无处不在。
水性至柔,无争无斗,顺其自然而流动,入何容器随何形状,它恒顺众生而无我执,但它却丝毫无损;水无私地生成万物不图名,滋润万物不求功,度化众生而非情;水蛹动螺旋,即可绕石而行,又能穿山而过,它柔中寓刚,可滴水穿石;水变化无穷,随境而存,可随温变化为气、雨、雾、雪、冰,但它又在不断地变化中保持着不生不灭的永恒;它虽柔弱,但又刚强勇猛,波澜壮阔,排浪滔天,勇往直前;它纯净光明,清澈如镜,不惜污浊自身去换取万物之洁,不惜牺牲自己来滋补万物之身;它无分别、无执着、无忧虑、无烦恼、无清浊、无善恶、无是非、无功过,它的心胸如海宽阔,无论是长江、黄河,或清或浊,它都来者不拒,容入胸中,依然保持着它那清澈透明的本色;水给予众生无穷的利益和生命,但是,水却从来不认为自己在行善积德,因为它既无自我,又无善恶,无分无别,不生不灭。它所给予众生的一切只是随缘而已。有时因风缘会使它排浪滔天,打翻行船;有时因暴雨成洪,它又会冲毁万亩良田,淹死无数生灵。然而它也不认为这是作恶,因为它没有分别,更不会有避免作恶之念而不随风、洪之缘。因为水无我无他、清净无为,一切都是缘聚缘散,丝毫无自我意愿。风起时,它恒顺风缘掀起波淘和浪花;风停时,它恒顺风平而浪静;利生时,它因无为而无自得之意;毁生时,它因无为也无须生忏悔之念。一切都只是随缘,它却什么也没有做,一切都是自然的显现。它自然和谐,无始无终,永不停息地循环变化,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各道众生,它却生存在不生不灭的永恒之中。
无量之水聚成大海,它展示了宇宙的无边无量;大海有深有浅,深不知底,故示宇宙奥秘无穷,高深莫测;大海虽接纳百川各味,但海水却同咸一味,故示佛性平等无别;大海接纳百川之流,有清有浊,有净有秽,但大海却不垢不净,平等接纳;大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供养一切众生而不求回报,故示佛性大慈大悲,舍己利他;百川入海流,大雨从天投,虽流之不断,但大海却始终不增不减,故示佛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大海虽潮起潮落,但起落不越其限,故示佛性以中为度,不偏不依,遵循规律;无论是几十米的大鲸,还是肉眼难觅的浮游生物,它都同等容纳,无论是凶猛的巨鲨,还是温顺的小虾,它都不分善恶,无有高下,无分无别,这就是水的特性。
我们以水变化、升降的循环过程,来揭示宇宙众生的变化、升降和循环过程,给我们以真理的启示:
我们把水的流经变化过程比喻为各道:把地下水和冰山上长年不化的冰雪喻为地狱道;沼泽和阴沟污水喻为饿鬼道;小河喻为畜生道;大江、大河喻为人道;湖泊喻为修罗道;大海喻为天道;水分子与热蒸发,升华到高空,喻为六道以上的四圣法界。当高空的水分子聚积浓密时,产生云雾,云雾聚积到一定极限,空气托不住上面水滴的重量,水分子又化生为雨、雪、冰雹,从天而降,又回到世间。
水分子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循环,这个循环过程表现出各维层生命的变化过程。证明了水分子只有表象上不同的变化形态,而无生灭,这是奥秘之一。
另一个奥秘是,水分子的一切变化过程都是蛹动式发展,螺旋式升降,而且是有升必有降,这才能使它永不停息地循环。
第三个奥秘是,这一切升降和变化都是自然的,水分子是没有我执和个性习气的,因此,它不须修炼即可自然升华。这就是宇宙生命旋回的奥秘——道法自然。
从道家的太极图中,我们也可以悟出这一宇宙生命旋回的奥秘。在一个圆形中,阴阳两种物质,在不同时空的结合,产生不同层次的生命。无论是哪个维层的生命,都必须遵循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自然螺旋趋势,在永不停息地变化中运动。在这个螺旋趋势的旋转中,一切物质,一切能量,一切生命,都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不动的位置上,而脱离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在太极图上也明确地反映出阴阳转化是自然的趋势。只要没有我执的习气,生命即可达到阳极生阴的自然升华。
我们再从宇宙的角度来看生命的旋回过程。宙心似乎是如如不动的,但是,动与不动也是互根互存的,不动之中又时刻不停地永动。宇宙如同一个旋转的大车轮,宇宙中的一切都围绕着宙心,以向心力向内旋转。向心力与离心力也是阴阳互根的,因此,宇宙在向心力旋转的同时,还并存着一个离心力的外旋。在宇宙不断旋转的同时,不断地向外释放着能量,无限的光子流自动向四外放射,这就是能量和生命的源泉。放射出的光子流是阴性灵光,漂流到不同的空间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阴阳两种物质。离宙心越近,所形成的生命层次相对越高,寿命越长,运行速度也越快。离宙心越远,所转化的生命层次相对越低,寿命越短,运行速度也越慢。这就是生命自然下旋的过程和不同层次的形成。它的全部过程都是自然而然的。
然而,有下旋必有上旋,有降必有升,这是不可抗拒的物质运动规律。生命又是如何上旋回归宙心的呢?既然生命运动的下旋是自然的,那么,生命的上旋也必然是自然的。
前面讲过,灵体就是一团带有阴性能量的光团,离开阳性肉体或物体后,就会被宙心向心力的强大磁场所吸引,灵魂这团光会自动被吸引,向着宙心的方向回归,这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升降的旋回过程。
这一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也是自然的。只是由于每个灵魂光团的质量不同,而回归时离宙心的远近也不同。质量低的光团只能回归到离宙心较远的维层,再产生层次较低的生命。这个光团质量的差异,其关键就在于自己心中,对宇宙“整体”与“个性”的比例。所谓整体,既是平等无我。所谓个体,就是我执和习气的程度。无我执习气者,光团是自然的,光谱和亮度与宙心接近,即可瞬间回归宙心。我执我见习气深重者,失去了自然和整体的特性,光谱亮度较低,与六道之光相似,故不能回归宙心,只能被时空之界隔离在空间内的相应各道中。
从以上几方面理论可见,既然一切生命都是自然升降旋回的,似乎我们不需要修行就可以自然回归,自然成佛得道。不是似乎,真理正是如此。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生生世世刻苦地修行呢?因为我们已经在六道中养成了深重的我执和习气,早已失去了自然的整体,迷失了那个“人之初,性本善”的真我本性。现在的修行,正是要你放下我执和习气,逐渐减少你的个性。象水分子那样,达到忘我、无我的状态。这时你才是自然的,必然可以顺其自然而回归自然。
现在你回想一下,佛教诲众生:要“万缘放下”,“随缘不变”以及“顺其自然”,不都是在让你断掉我执吗?佛怕众生不肯放下,又点化众生:“诸法空相,实不可得”;佛怕众又偏于空相,无法生存,故又明示我们“真空妙有”。佛早就点得如此明确,让众生放下一切,顺其自然,才能自然回归。但众生就是执迷不悟,非要把自己看的那么重,总想显示自我,并想让万物都属于自我。这就是不能回归自然,不能成佛得道的根本原因。大道致精致简,简单的简直使你不敢相信,只要放下我执,顺其自然,即可自然成佛得道。
这里同时又引出了另外一个相对的宇宙奥秘。既然生命的升降都是自然的,光子流由宙心向四外放射,流到宇宙无限之处。那么,成佛之后还会不会再降至六道,退入时空之中又进入六道轮回呢?这个问题会使未悟道者更加困惑。
从自然循环和生命旋回的角度来讲,回到宙心的光子肯定要遵循能量循环和生命旋回的规律。肯定还会如当初一样顺光子流而下,进入各维层。时空也是一不是二,时间和空间也在不停地进行转换。但是,光子流及生命的下旋也不是轻而易举的,由于时间与空间的维层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人们常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以及“天罗地网”,绝非无际之谈。生命上旋时很难突破这道时间屏障,生命下旋时当然也要受到时间屏障的阻碍。这正是各维层之间难以勾通的原因。虽说屏障严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依然阻挡不住一部分光子流的下旋。如同太阳光向地球照射光芒,虽有非常远的距离,又有厚密的大气层阻碍,但是,一部分光和热毕竟穿透屏障达到了地球。而大量的光和热则被屏障隔离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维层较低的生命,没有福报享受较高的光能,因此,必须有道道屏障的隔碍,才能使他们得到适应本维层的能量。
宇宙中的各种能量和生命,都遵循着清净而升华,燥动而下降的规律运行。因此,能量和生命升降的循环也是自然的。由此可以判定,成佛得道,回归宙心之后,依然可能顺流而下,进入六道。看到此处,可能一些修行者会深感失望,既然如此,我们修行还有什么意义呢?不是空忙一场吗?(如此又落入了空有两边的分别之中)
其实不然,成佛得道者与顺流而下的生命光子虽然都具有近似的光频,虽然都具有真我本性,虽然都是同一个平等的法身,但是,所不同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觉”与“不觉”,觉者为佛,不觉者乃凡夫。比如我们人道中,表象上都是人身,同处于人道,面对的是同一空间,同一生存环境,但觉者为佛,不觉者为凡夫。不觉者处处生烦恼,觉者时时大自在。因此,觉与不觉,成不成佛都是自心,而不是以身在何道来判别。佛说:“是心是佛”,而没有说“身在佛国才是佛”。难道佛在六道里就不是佛吗?
大彻大悟的佛,已经突破了时间的概念和障碍。试问:一个没有时间的生命还会有生有灭吗?没有时间不就是永恒吗?试问:一个已经突破空间的生命还有法界之障吗?没有法界之障不就是一真法界吗?因此,佛无论顺其自然地进入哪个法界,哪个维层,对他来说都是一真法界。他都依然是佛,都没有任何分别和烦恼,也没有任何障碍和界限,来去自如,无论到哪里都是极乐。其法身虽无处不在,但不动的只是那颗如如不动的心,他凭着一悟永悟而不再迷失本性。他无论进入何道,已无道的概念。无论进入何界,也无界的障碍。因为宇宙十法界对佛来说,都是平等的一真法界。即使是进入六道,再脱生人畜,也同样是为度化众生而显象,为传法利生而化身。地藏王菩萨虽在地狱里度化众生,但他的心始终未离那如如不动的本性;释迦牟尼佛虽在人道度化众生,他的心时刻都在极乐;观世音菩萨虽生生世世在六道里显象度生,但他时刻都在大超脱、大自在之中。
我常听到一些修行人或是已经开悟者说:“我今生修成之后,再也不回来了,六道真苦。”有此想法,虽在初修阶段可以起到一些激励作用,但是,有此想法,依然是修行的障碍。 
首先是带着分别心在修行,六道不好,不能用平等心来看待十法界,说明心里还有界的障碍。第二是报着自私自利心理在修行,只为自己修成,而未能自觉觉他,普度众生。第三是尚存我执习气,而不能顺其自然。没有悟透宇宙是一个整体,单独的细胞和水分子是无法生存的。第四是尚存畏惧心理,怕回六道受苦,依然带着贪图享受的心理在修行。第五,尚未悟到宇宙十法界皆是一真法界,无分无别。如果还认为只有某一地方是佛国,其他地方都不是佛国,说明心里尚未突破空间的障碍(四维六道),还未跳出分别、执着的范畴。如果报着这么多的分别、不清静、不平等、我执、畏惧、贪图享受的心理修行,又怎能回归自然,成佛得道呢?连菩萨道都不愿行,又怎能圆成佛道呢?有这种心理的人,充其量也只能修至天界,根本出不了六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人、地、天、道等一切万物都源于自然。佛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说:“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道既是本性,它是本来就具有的,不是诸相缘聚和合而成的,因此道是自然的。
在上古时期,人类还没有能力改造自然的时期,人们只有顺应自然,自然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而自然。那时的人心离本性很近,因此,只要持戒既可成就。随着人类我执的发展,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从那时起,随着“个性”化的越来越强,人类把自己从大自然这个整体中分离出来,为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开始改造自然,破坏自然。不仅使自然开始变得不自然了,同时也使人类离自然的本性越来越远。久而久之,我执越重,离道越远,逐渐迷惑颠倒,迷失了真我本性。违背真我本性即违背了自然,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看一看近几年的各种灾难吧,这正是破坏自然所造的共业,对人类自己的惩罚和回报。
人们处于什么生活环境,能做什么就随缘做什么。在什么境界,什么岗位,就安心于此,随缘而欲,随遇而安。成语中的“安分守己”涵义很深。万事万物皆因缘而生,皆有定数。自己一生应得几分,不可强求,安守本分则得到你命中即有的定数。若不安分,则连自己应得定分也会守不住,这是古人对自然的彻悟。圣人有时也会努力,但不是强求,既随缘做事,而又不求任何结果,这就是无为。无为就是清静,清静既是本性的特征。
自然是天性,顺其自然则长久不衰,因为天性本身就不生不灭。众生的本我从来没有轮回过,从来也没有上过天堂或下过地狱。参与轮回的只是你的思想心理,你的习气和欲望。这就是宗教里所谓的“业障”。
本文所要揭示的生命旋回之奥秘,既是“道法自然”。只要你去掉我执,顺其自然,当你生命表象上死亡之后,你本性显现的那个光团,将会自动地融入无际的本觉之中。不管你是虔诚的宗教徒还是屠夫、妓女,只要你心无善恶之分别,无我、忘我地顺其自然,你的那团光都会自动回归到本源中去。《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屠夫和妓女不照样修成菩萨吗?
佛性不是修出来的,它本来既是自然圆满的。智慧也不是修出来的,是本性中自然俱全的。所谓修行全是针对你头脑中的习气和障碍,当你断掉我执习气时,道也就自然显现了。所以,修行的过程完全就是破障和改习气的过程。
真正的大彻大悟者没有自我,完全把自我融化在自然之中。六道及十法界,哪一道不是道的自然显现?各维层的众生,哪一个不是真我本性的化身?各道有何分别?众生又有何差异?天堂和地狱如同你的头和脚,都平等无别,必不可少,又有何好与不好?觉悟者无论去哪一道都如同旅游,无分无别,无好坏善恶,何生畏惧?何生牵挂?无论入何道,无论干什么,心中却一事无存,完全都是自然而然地面对现实。从来不认为自己想要做什么,也没有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随缘,都在自然之中。佛无论做什么,都始终处于无为之中,因此,佛虽一法不舍地做事,但又时刻把握在空性的一法不见之中,虽随缘做事,却又不造任何业障。无论去哪一道,都没有业因所挂牵,都在无分无别、一真法界的极乐之中。
佛可以改变宇宙的一切,为什么又不去改变它呢?是众生不愿意改变,佛不会强迫众生去改变,佛是恒顺众生,一切随缘而顺其自然。因为佛没有自我,有自我就不自然,不自然就有障碍,有障碍就没有超脱,就谈不上大自在。在佛眼里,一切都是自然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因此,没有什么需要他去改变。
在佛眼里,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无分无别。所谓善恶也不存在,它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所谓的“自私自利”只是在衬托和成就“大公无私”。许多修行人厌恶自私自利,总想主观地消灭自私自利,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违背了道。自私自利和大公无私是互根并存的同一事物,如果消灭了自私自利,大公无私也就不存在了。公有制和私有制也是互根并存的,如果消灭了私有制,公有制也不能成立。这正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走向解体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违背了万事万物“阴阳互根”的宇宙根本规律。
佛与魔也是一不是二。许多修行人害怕魔,憎恨厌恶魔,其实,魔与佛都是真我本性中显现的两种不同形式,不同作用而已。为了理解何谓佛,为了修成佛,唯一的,最快的捷径,就是借助魔的力量。如今的末法时期不是群魔乱舞吗?同时也正是众佛成就的难遇之良机。西天取经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难,不正是魔对佛的磨炼和成就吗?当你心空静定,进入一真法界时,何谓佛?何谓魔?都不存在,只是自然中一种现象而已。
人的烦恼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由分别而来的。万事万物本身并没有善恶美丑之分,但由于人的分别习气,总爱把事物分别来看,于是善恶美丑就出现了。天地间出现的一切只是一种存在,它本身并没有自身的属性,你尽管去体会,去受用,但不要给它戴上对错善恶的帽子。一有分别就失去了它自然的本来面目,分别就是造业的起因。执着一个天堂,必然造就一个地狱;执着一个善,必然成就一个恶;执着一个佛,必然出现一个魔;执着一个君子,必然造就一批小人。错就错在不该去分别,分别就有执着,执着就是在制造收集业障,就失去了自然的本性。分别就是偏在了两边,失去了中道。修行就是要把那个能生的心息灭,分别心没有了,才能恢复自然,才能打开那个浩瀚的真我本性。
所谓求解脱,修行人总是迷惑在肉体和灵魂的解脱上,真正的解脱,是要把你那真我本性从重重障碍中解脱出来。能超越三界的是真我本性,而不是肉体和灵魂。常人所讲的灵魂也只是本我的外衣,仍是物质(阴性)的。相对肉体来说,它似乎是真我,但相对本性来说,它只是真我阴性能量的外衣。只有见到真我本性才算彻底的解脱。那么,要想见到真我,首先须忘掉肉体和灵魂这个假我。忘我就是要消除自我个性,只有消除自我个性,才能回归平等的整体。忘我是回归自然的捷径,忘我是成佛的前提。
佛教最高的修行方法就是“心的觉悟”,而不在你做了什么。真正觉悟后,戒律也没有什么好戒的,妄念也不妨碍修行。妄念刚起,即已觉知,妄念已转为菩提。觉悟后可使你时时在警觉之中,一只脚刚离道,已经觉知,立即收回,则使你时刻保持在道中。那时,你才发现,你原来就在道中,道本来就在,何需去修去证?一切原本就包涵在自然之中,只是你过去离开了自然,迷失了自然的本性。
能时时刻刻警觉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修道,就是在道中。警觉不是努力改变,也不是创造,更不是执着于空的什么都不干。不是消极的顺其自然和无为,那只能给自己的堕落寻找借口。妓女和屠夫也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心上的时刻警觉而已。
警觉什么呢?警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不去分别取舍,这就能保持在道中。无论做什么,不要担心失败,也不要预想得到成功;既不思得,也不怕失;既不思善,也不思恶;即不思取,也不怕舍,那么对你来说,条条大道都是自然通畅的,都能在自然中得到修行的成功。如果你分别得失、善恶,执着成功、失败,计较好坏、取舍,那么对你来说,就必然存在50%以上的障碍和不通之路。
我们再悟一悟水对我们的启示吧:它无论顺其自然地变化为霜、雪、雾、冰,都不失水的本性。它不会因身在冰山而生冰冷烦恼之念;也不会因身在地下而生黑暗压抑之心;它不会因身陷沼泽污泥而有郁闷困惑之感;也不会因身限小溪而成心胸狭窄之度;它不会因身在江河而得意;也不会因身在湖海而忘形;它不会因升华高空而傲慢;也不会因从天再降而悲哀;在它流经的途中,不论遇到山石草木,众生多缘,它都是随缘奉献,并毫无牵挂地放下万缘,顺其自然地奔腾向前。然而这一切都在无为的自然之中,它走过的一切道路,都充分体现了清静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真空本性。水所流经的一切法界,各维各道,哪一道不是极乐呢?哪一道不是净土呢?这就是水给我们的启示。
真正的解脱不是身离六道,而是心的解脱。真正的成佛,也不是身去佛国,而“是心是佛”。极乐即在自心,别无它求。佛告诉我们:“众生皆有佛性”,水也正是以它自然具有的佛性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宇宙真相。
迷惑颠倒之人,执着地追求万事万物,妄想得到所谓的利益,欲无止境促使他们整天争来争去。到头来争个什么呢?争到了什么呢?又有什么可争呢?一切都来于自然,归于自然,它什么都不争,它却自然而然地拥有一切;它一无所有,却又造化了一切;它无形无相,却能显现变化出无限的形象;它恒顺众生,众生却反过来顺应自然。这一切都是圆圆融融,坦坦荡荡,光光明明,清清静静,自自然然,这就是道法自然。
如果你目前尚未悟道,你就从忘我开始努力吧。只有忘我,才能消除我执所产生的一切习气;只有忘我才能顺应自然;只有忘我才能回归并融入自然。一旦你悟出了大道,达到一法不见,一无所求之时,你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然。只要在自然之中,无论身在何道,都无障无碍地进入了大光明,大清静,大超脱,大自在。此时,你不去而去,不来而来,不道而道,不佛而佛。此时你就是自然,你就在一无所求之中自然而然地成佛了。
人法地,地法天,清净无为何需禅。
真我无求原具在,道出万法本自然。测验题答案
1、答:不一定对。因为肉眼只能看见三维以内的事物,四维以上就看不见了。而宇宙间的许多事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如:空气、电、电波、磁波、磁场,一切超光波等,以及四维空间,五维时间,六维速度等都是肉眼看不见的。但魔术都是人们肉眼可见的,但却又都是假的。
另外,“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的本身就是定论,是以肉眼为参照标准的偏知偏见。2、答:人们对此题可能会有五种答案:一是须菩提对;二是大迦叶对;三是都对;四是都不对;五是无言。
一、认为须菩提对者,是分别心,但偏向穷人;二、认为大迦叶对者也是分别心,但也是偏向穷人;三、认为二人都对者仍是分别心,但认识上较模糊,其心理也是偏于穷人;四、认为二人都不对者,是以本性为参照标准来判断二人,因为二人都是在分别、攀缘,所以从本性的角度讲,二人都不对;五、是无言,不是不会答而无言,而是真正进入了本性,而无须回答,因为本性是空,是清静无为,如如不动,有答已动念,故而无言。3、答:佛像不是佛。因为觉者为佛,佛像并未觉悟,所以佛像不是佛。佛像只是画家和雕塑家手下的作品而已,是为了适应拜佛人的一种心理需要而设的一种像,有着延续佛法,提醒人们信佛、修行的作用。拜佛的作用是,当你看见佛像时,时刻提醒你要向佛学习,照着佛的教导去做,这就是拜佛的作用。而不是求他保佑你什么,如果求他保佑你,那只是在外求、攀缘的外道之中。4、答:“小我”是指自私自利之我;“大我”是指利他利己之我;“无我”是指舍己利他之我;无我之我才是这个整体的真我,本性的真我,而不是个性的、自我之我,是与整体本性合一的我,因宇宙本性是不生不灭的,故无我既是永恒之我。5、答:当你用天眼看到师父或佛菩萨显像时,并不是他们来你家了,是他们无处不在的波被你这部生物仪器变极放大后显现的图象,所谓“来者实无来,去者实无去”正是此意。如同电视机里的图象,当你打开电视机时,是电视台的演员都来你家了吗?当你关掉电视机的时候,是电视台的人都走了吗?显然不是,这都是波的变极放大。但是,这种生物波具有全息能性质,可以做这个生物能做的一切事,这就是生物全息能原理。6、答:饿鬼、罗刹也是众生,众生都出自同一本性,没有好与坏之分。所谓的好与坏都是人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分别出来的,对自己有利的就分别为“好”,对自己不利的就分别为坏。前面讲过,即使是魔也不分好坏,他的作用是成就佛,能成就佛难道还坏吗?所以,一切众生,一切万物都不分好坏,只有其不同的作用而已。7、答:众生虽然皆有佛性,但有佛性并不等于觉悟,也不等于证到了佛性和佛果。必需要在长期改习气的过程中,努力修正自己不合道的意、言、行。并在开悟的基础上证得佛果,才算是成佛得道。8、答:一般人感冒了,总是强调外界的原因,说是受凉引起的。这是偏见。内因是决定的因素,感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理或身体的不平衡,阳盛有火,体内产生了炎症,才会表现出感冒的症状。如果说是受凉了,大家都在同一空间,同一气温下,为什么你感冒,而别人不感冒?冬天那么冷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有感冒,而夏天那么热为什么有的人会感冒?这是受凉的原因吗?一切事情从内里找原因才是正见,如果找外面的原因则是偏见,而且永远也找不到根本。9、答:这个主要原因仍在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己总遇不到善知识,或总遇到恶知识和恶友,是自己善根较差,偏见太多,以及多生多劫以来傲慢心重,总爱攻击善知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己总遇恶知识或恶友,说明自己的心存在很大的偏差和偏见。有这种现象的人,千万不要再怨天忧人,只有深刻查找自己的原因,这才是正见,如果还是怨天忧人,不仅仍执于偏知偏见,而且又造下了更大的业障。10、答:凡夫认为肉眼看见的事物是真的,属于着相。有天眼的人认为天眼看到的事物才是真的,仍然是着相。肉眼看到的只是阳性物质的相;天眼看到的是阴性物质的相,都是一种假相。《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此,无论你是肉眼看到的相,还是天眼看到的相,都不要执着,都是一种假相。有许多有天眼的人就是对此理不明,总认为天眼看到的是真的,因而着相,常以天眼看到的相为标准来判断事物,而且验证的很准确,就总以自己的天眼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久之则被外界的鬼神所控制,而入魔道。11、答:无论挑大苹果还是挑小苹果,都是心生分别而动念,只不过一个是执恶,一个是执善而已。一个是在为自己着想,一个是在为别人着想,只是层次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分别。自私的人会认为前一种是对的,执着善者会认为后一种是对的,这都是偏在了两边,都是分别和捡择,仍属偏见,均属背道。而且后一种偏见却是修行人很难察觉和认识的。正确的做法是顺其自然,拿到哪个就吃哪个,不挑不捡,不动心念。12、答:“杀人是坏事”,“杀人将来必下地狱”,这句话本身就是定语,定论。定论已经落入了偏见之中。说这句话对的人肯定是执着善的人,还在分别善恶。执着善的本身就已经偏在了善的一边,另一面肯定是造恶。为什么呢?如果说杀人是坏事,该枪毙犯人的时候谁去执刑?抗日战争时期谁去消灭日本鬼子?如果都没有人来做这些事,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人民?其结果只会让更多的人丧命,这种执着善的同时不是在作恶吗?13、答:这句话的本身仍然是定论,断开了时间的连续性。首先来说,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每时每刻永不停息地变化,没有一样是永久不变的。即使是母子之间,也只是这一生的母与子,前世可能是夫妻,可能是爷孙,前世已经变化过无数次各种各样的关系,来世又可能会排列出各种各样的关系。因此,这种说法是偏知偏见。14、答:这种认识仍然是偏执一方的定论。修佛者如果还未从心上修,还在外求保佑、发财、消灾、升官,仍属于外道;炼气功者如果同时从心上修,并非外道。只凭名子表象就一概而论是内道或外道,其本身就是偏见的定论。内外本来就是一,是不可截然分开的一体,如果硬要分出个内外来,其本身就是背道的分别心。
15、答:这个问题对于尚不懂得什么是修行的人,可能会作出许多答案,有的会认为念经、念佛是修行;有的可能认为印经、放生是修行;有的可能会认为每天烧香拜佛是修行;还有的人认为做善事就是修行。其实,这些只是修行外围的、表象的内容,可以积累一些功德,但都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改习气,是从心上改掉自己不符合宇宙本性的意、言、行,使自己的意、言、行逐渐靠近道,这才是真正的修行。16、答:鬼、仙、神、佛都是客观存在,都是众生的一些代名词。我们肉眼看不见他们,并不等于他们不存在。而是我们肉眼受三维的局限,只能看到长、宽、高三维以内的事物,四维的空间,五维的时间,六维的速度我们都看不见,他们是以超光波的形式存在,与我们三维生命的人不在一个维层,如同电视机的各个频道,这个频道看不见那个频道的图像,因此我们看不见他们,只有有天眼等感知功能的人,才能不同程度地感知到他们的存在。17、答:念一句佛号肯定能成佛,根据“生物全息能原理”,佛的名号里也带有佛的全部信息,你天天在念佛号,等于天天在与佛勾通,在你的第八识里输入了牢固的佛的程序,与佛达成了同一光谱频率,当你临走的时候,你心里只有佛,佛也肯定会来接引你,因此,只要长期坚持念一句佛号,不加杂,不昏沉,临终定能往生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