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保罗男包:“教材大换血”背后的真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8:57:48
编辑怡爽文/
时间:2010-09-09 来源: 山西晚报
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20多篇课文“被踢出去”,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本报今日报道)
一本启用良久的语文教材,往往是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年长日久就升华了一种情结。因此,面对教材换血不免有人忧心忡忡,甚至痛心疾首。但比之于一时兴起的情绪抒发,我们更应该冷静而理性地思考与此相关的若干问题。
其一,教材换血正不正常?换教材本来就十分正常,教材大换血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种教材一成不变,数十年如一才不正常。比如作为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如今50多年过去了,2008年,这篇文章退出教材,笔者认为并无不可。不是说文章所昂扬的精神不要了,而是说该文章所体现的浓厚意识形态色彩,可以淡化一下。
其二,该如何给教材大换血?教材换血,鲁迅的文章往往首当其冲。应该承认,数十年来,鲁迅在国人心中已经被塑造了一个神,因此一旦将其文章大幅度撤出,不少人的心理的确难以接受。其实,不必如此激动。众所周知,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怕读鲁迅,为什么怕?一方面固然因为鲁迅的文章比较硬,另一方面也与不少老师过度图解鲁迅有关,把无数政治标签强加给鲁迅,鲁迅被塑造成了一个过于意识形态化的角色。同时,正如作家韩石山所说,鲁迅的文章有一股“阴冷之气、杀伐之气”,青少年读多了会有负面的影响。现在适当地调整一下未尝不可。比如,不妨把鲁迅的一些文章换成胡适的文章,让孩子们早一点接触胡适,不是坏事。
其三,谁来给教材大换血?其实,不少人之所以失落,甚至激烈反对,一方面固然是源于一种绵长的情结,另一方面则与民意旁落有关。教材大换血的确牵一发而动全身,既对教师带来影响也会给孩子产生影响,兹事体大,不可小觑。基于此,教材换血乃至教育编纂,不妨多一些开放性,即不必仅仅由几个专家学者自斟自唱——由几个人来决定几代人的阅读、决定数亿人的学习,而应尽可能地征求民意。
此外,还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教材不必整齐划一。事实上,当前许多地方使用什么样的教材都有了一定的自主性,既然有了自主性就应该有开放性,因此这就更需要开诚布公,广征民意。民意得到了充分尊重,教材再怎么换血也许就不会招致如此强烈的反对了。
其实,就笔者个人而言,此次教材换血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巴金的《小狗包弟》入选教材。诚如报道所称,这是一篇反映“文革”的“反思文学”,文章选自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而《随想录》是巴金用“自我忏悔的形式,从反省自己的软弱开始,逐渐进入对全民族的灵魂的拷问”。凡是洞悉现实的人,以及对教材以往所选文章有些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是一种进步。
一言以蔽之,任何教材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固执地期待甚至捍卫教材不变,实际上是抱残守缺。教材可以变,关键是怎么变?谁来主导变?要变成什么样子?这才是教材大换血背后的真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教材之变就会少一些争议,多一些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