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衰第二部全集动画片:第五讲 宗教信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1:50:36

一、伊斯兰教的概述

(一)含义及特点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思是指“顺从者”。

从历史上看,伊斯兰教是青海地区影响很深的宗教之一,对回族、撒拉族等的形成和发展起过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他的基本宗教体系中还包含着诸多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的内容,几乎渗透到回、撒拉等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规范、凝聚作用十分突出。它不只是一种宗教信仰,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

(二)信仰纲领

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六大信仰: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伊斯兰教徒还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这是伊斯兰教学者根据《古兰经》内容,将五项基本功课概括为: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念、礼、斋、课、朝。这是五项要遵守的基本宗教义务。此外,还有“五典”:即子女孝顺父母,夫妻互相敬爱,长幼互敬,兄弟和睦,朋友忠信。这是中国穆斯林吸收儒家思想而概括出的应遵行的义务。

二、伊斯兰教在青海的传播和发展

(一)发展开端

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高宗于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在长安接见阿拉伯派来的使节,这就被认为是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开端和标志。早期传播方式主要是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使者、商人和士兵来青藏高原安家实现的。

(二)元、明时的传播和发展

元、明两代是伊斯兰教在青海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首先,蒙古汗国在数次大规模西征的过程中,征调大量西域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壮丁、妇女等随着军队东迁,并随着元朝统一战争的进行,这些人就散布在全国的各个地方,其中西北地区是这些穆斯林屯驻及落籍的重要地区。

第二,蒙古军声势浩大的西征,促成了中西交往的空前密切和繁荣,西域各地的穆斯林商贾、传教士也大批东来。元朝诗人马祖常在《河湟书事》中说“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途。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的诗句就反映了西域穆斯林商贾到西北河湟一带经商的史实。据传说,元朝有一个阿拉伯人,名叫固土布兰巴尼随蒙古军队从伊拉克巴格达来中国传教,后到西宁传教,后来终老于西宁。为纪念此人,元朝镇守西宁的西宁王,在西宁风凰山即南山上修建一座拱北(圆顶坟墓、墓亭),并立碑纪念。

第三、元代镇守西北的一些宗王及其部属皈依伊斯兰教,为伊斯兰教在西北地区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明末清初时期的传播与发展

明末清初是中国伊斯兰教的成熟时期。为使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在穆斯林中得到传播和发展,必须解决伊斯兰教人才缺乏的问题,这一时期的中国穆斯林的先贤们开始注重和发展伊斯兰教育。明嘉靖年间陕西回族穆斯林学者、教育家胡登洲先生(1522-1597)倡导的伊斯兰经堂教育的出现,对中原和西北的广大地区影响深远而广泛,使伊斯兰教宗教教育和伊斯兰文化在中国获得较大的发展。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这种教育体制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与经堂教育几乎同时出现了以南京和云南为中心的汉文译著活动,历史上称这一时期是中国伊斯兰学术文化的开创和奠基阶段,活跃在这一时期的穆斯林学者王岱舆、马注、刘智、金天柱、马复初等人被尊称为学通四教中阿兼通回儒,他们以儒诠经,著述和翻译了大量伊斯兰教经籍,他们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方法解释伊斯兰教教义,从而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宗教哲学体系,他们的辛勤耕耘促进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使得伊斯兰教由外来宗教转化为本土宗教。青海地区的伊斯兰教也不例外。其中,胡登洲先生倡导的经堂教育就是由他的门人弟子推及于青海的。明末清初的时候,他的两大弟子之一海巴巴一系的门人李旭东就在西宁开学授徒,而且颇有影响。

三、教派与门宦

明清以来,包括青海在内的西北地区伊斯兰教在传布与发展过程中,形成派系和门宦之别。同西北其他地区一样,青海伊斯兰教也分为阁底穆、苏菲和伊赫瓦尼三大教派。

(一)阁底穆

 系阿拉拍语,意思为尊古,所以称为尊古派,和老古派,在青海,习惯上则称此派为老教。在明代以前已传入我国,是伊斯兰教传入我国最早的教派。阁的穆在青海穆斯林中,被认为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教派,它反对标新立异,主张因袭祖先的方法,重视细枝末节习俗。他们长期接受汉文化熏陶,接受儒家思想最深。重视五功和六大信仰。在教权的组织上,实行互不隶属的单一的教坊(清真寺)制,青海穆斯林中,约有三分之一属于阁的穆。

(二)苏菲派

是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派别。认为,要想遵循正道,解救灵魂,必得明师指导,导师是最能接近真主的人,故求道者须绝对服从导师,以导师为楷模。自明末清初以来,中亚、西亚的苏菲主义教义不断传入我国西北地区,后逐渐形成门宦。目前主要有虎非耶、哲合林耶、格底林耶和库布林耶四大门宦。库布林耶在青海进行过传播,但没有发展起来,只在民和的个别村庄有极少数信教徒。

(三) 伊合瓦尼

意为同教兄弟,是取《古兰经》中:凡穆民皆为兄弟这句话之意。

始创于甘肃临夏地区,大发展于临夏地区和青海西宁地区,风行于西北各省。伊合瓦尼的产生,被称为回族伊斯兰教的一个重大事件,或称维新运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甘肃河州东乡族阿訇马万福从麦加朝觐回国后,结合中国伊斯兰教实际,联络当时河州知名的十大阿訇,以革新者的姿态出现,创立了伊合瓦尼派。提倡凭经行教尊经革俗,故又称遵经派。因其产生时间较晚,并与阁的木和门宦区别,称新兴教。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就得到青海军阀马麒和马步芳父子的强权支持,并以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为中心,全力推行教义,伊合瓦尼派由此在青海取得很大的优势。同时,该派在甘肃及宁夏也得到传播发展,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不少信徒。

适应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的形势,青海地区也开始出现了清真寺建筑。

四、伊斯兰教寺院

青海是中国穆斯林人口较多的省份,清真寺遍布全省城乡各地,在穆斯林各族聚居区内,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清真寺。清真寺与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宗教活动都到清真寺举行;宗教节日,都在清真寺庆祝;清真寺多附设有图书馆,也附设有医疗机构;平时忙于自身事务,礼拜时聚会一起,特别是每周的聚礼和每年的会礼时,共同礼拜,互致色兰,清真寺起到了凝聚和团结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清真寺,是一个穆斯林社区的宗教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和仪式中心。

建国初期,全省有清真寺932座,拱北27座,职业宗教人员5900余人。著名的寺院有西宁东关清真寺、循化街子清真寺、平安洪水泉清真寺。

(一)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是西宁市十多万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在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也是西北地区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它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国殿堂式建筑。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东关清真大寺建筑物雄伟壮观,具有中国古老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特色。由大门、仪门、邦克楼、学房、浴室、礼拜殿等组成。礼拜大殿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宫殿的建筑风格,而大殿中央是拉卜楞寺所赠的3个镏金经筒,宣礼塔安置的是请塔尔寺仿制的2个镏金经筒,遥遥相对,相映成辉。作为国内清真寺罕见的佛教色彩的建筑装饰物,见证着回、藏民族团结友爱,和谐共处。

(二)街子清真寺

是青海第二大清真寺,它位于海东地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乡,为撒拉族的祖寺。700多年前,撒拉族的祖先从遥远的中亚向东迁徙,最后定居在今天的循化县街子乡。街子,撒拉语称阿勒提欧里,意为祖莹之地。为了纪念祖先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的丰功伟绩,撒拉族民众,就在骆驼泉边各建了一座四面留窗不盖顶的拱北,成为祖莹之地。街子清真寺初建于明洪武三年,清代年间和民国二十年曾有三次扩建。寺内现存一门手抄本《古兰经》,这部《古兰经》便是撒拉族祖先当年从中亚带来的,一直被撒拉族人民视为历史的见证和传世之宝,也是世界上保存完整,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之一。

中国各族穆斯林历来就有爱国、爱教、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他们与其他民族人民一道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保卫祖国,建设家园,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代表人物,以其光辉的业绩和出色的成果,赢得全国人民的景仰,为整个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和自豪。

第四讲  其他宗教

一、汉传佛教和道教

(一)汉传佛教

又称汉语系佛教或汉地佛教。汉传佛教的传布区主要在河湟流域的农业区。在公元四五世纪,即有汉僧从内地来青海活动,不少中原僧人沿“丝绸之路”往西域求经,曾途经青海,佛教也因此在青海地区有所流传。如399年,著名僧人法显与法友慧景、道整、慧应、等西行,就途经青海东部。除了这些来往于青海道上的僧人传播佛教以外,四五世纪之际,也有僧人在河湟地区专事传法活动。4世纪时著名僧人昙霍,先后在今青海境内汉、羌、、吐谷浑族中传播佛教,先后由南凉和吐谷浑政权为其修建佛寺,以国师礼待,厚加敬仰,吐谷浑王和南凉王先后改信佛教后,各部效法,纷纷信仰佛教,均称昙霍为大师,出入街市,百姓夹道迎送。南凉主秃发傉檀无论国事家事,都要与昙霍商量。

隋唐元宋时期,汉传佛教在青海地区仍然断断续续传播。河湟地区至今也可以看到当时佛教的一些遗迹。西宁北山寺石窟就残存有隋唐宋元时期的佛教壁画和依山而雕的露天佛像。 另外,隋唐时期与青海吐谷浑及吐蕃关系密切,汉传佛教的影响也在双方交往过程中进入青海地区。

明清时期,汉传佛教仍然在青海东部地区流传。明朝,有内地僧人旭止、佛敏到青海弘法。旭止在西宁建寺院,立佛像,讲佛经,收僧徒,剃度了一批僧人。佛敏在西宁创建印心寺,讲经授徒。  

近代以来,汉传佛教中:天台宗、禅宗、净土宗、法相宗、密宗、法幢宗、等宗派在青海汉族佛教徒聚居地和寺院中均有过流传,但大多未能建立起自己体系的寺院。而且西宁及周边地区各县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佛教色彩但又与道教和各种民间信仰混杂的结社,如嘛呢会、同善社等等。民国时期,在青海汉传佛教中最有影响的是天台宗僧人心道及其所创立的法幢宗。19343月时心道法师到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修学。在青海逗留了三个年头。这期间,1935年,在西宁市县门街(今人民街)召开了西北佛教居士林成立大会,举办了为期五天的佛事活动,这在当时总人口不足5 万的西宁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1943年,心道法师第二次来青海传教,宣传“禅净双修,显密并宏,破邪显正”的法幢宗宗旨。他主张多宗归一,并糅合藏传佛教,用法幢宗来统领佛教各派。同年,心道弟子广闻在西宁创建法幢寺。自此,西宁地区信教群众也开始改变过去佛道杂糅的状态,向单纯的佛教过渡。

目前,青海地区汉传佛教寺院为数甚少,主要寺院有南山寺、法幢寺、普济寺等。

(二) 道教

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由于多种原因,道教在青海一直没有形成大的势力及影响。约在明清时期,陆续有少数道士来青海传道,活动于西宁、大通、湟源、乐都等地,在西宁地区建立了广福观、土楼观等有一定影响的道教宫观。1938年青海道教会成立。西宁北山的土楼观,现为青海省道教协会所在地。

二、天主教和基督教

(一)天主教

清光绪五年(1879年),天主教罗马教皇在中国划分5大传教区,甘肃列为第二教区。这是天主教在青海传播的开始。天主教传教方式,主要是利用开办医院、诊所,为人们看病,借机宣传宗教教义,吸收人们入教。1982年恢复开放了一些天主堂,全省有教徒3000余人。主要分布在西宁,大通,互助,湟中,乐都,平安等地,大多在农村。

(二)基督教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基督教西宁支会成立,这是基督教在青海传播的开始。传教过程中也以开办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为形式,在治病、教书时宣扬教义,借以扩大影响和减少阻力。现全省被批准开放教堂5座,教徒100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兰青,青藏铁路沿线的民和、乐都、平安、西宁、大通、湟源、海晏、刚察、乌兰、德令哈、格尔木以及海南、黄南的局部地区,以城镇人口居多。

    总结:青海宗教历史,是一个伴随着多民族迁徙和聚集而产生的多种宗教并存的历史。多宗教和谐相处,互相促进,团结互助,相互尊重,平等共存,保证了青海社会的和谐稳定。为青海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