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航空飞机餐:第六节?线?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7:58:04

第六节 线 段

(2011-06-21 15:28:06)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缠论理论解析

 第六节 线 段
  一、基本概念
  线段:至少由三笔组成,而且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线段划分定理:线段被终结,当且仅当至少被有重叠部分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终结。而只要构成有重叠部分的前三笔,那么必然会形成一线段。换言之,线段终结的充要条件,就是形成新线段。
  
  二、概念要点
  1、线段至少有连续的三笔(可以更多),但并不是连续的三笔就一定构成线段,这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如图①②是线段的最基本形态。






  

  2、线段无非有两种,从向上一笔开始的,和从向下一笔开始的。从向上一笔开始的线段,其终结也是向上一笔,其顶gi一定大于第一笔的底d1,故该线段是向上的;同理从向下一笔开始的线段,其方向也是向下的。如图①②。
  3、和笔一样,从顶分型开始的线段,其终结一定是底分型;反之亦然。所以构成线段的笔数一定是奇数。
  4、用S代表向上的笔,X代表向下的笔。
   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可以用笔的序列表示:S1X1S2X2S3X3…SnXn。容易证明,任何Si与Si+1之间,一定有重合区间。而考察序列X1X2…Xn,该序列中,Xi与Xi+1之间并不一定有重合区间,因此,这序列更能代表线段的性质。
   序列X1X2…Xn为以向上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Xi为该特征序列的元素;序列S1S2…Sn成为以向下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Si为该特征序列的元素。特征序列两相邻元素间没有重合区间,称为该序列的一个缺口。
   把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线,那么,如同一般K线图中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可以对此进行非包含处理。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成为标准特征序列。

 

  5、线段划分定理也可以理解为:只有形成新线段,原线段才结束(确定)。如图③④是两线段组合的基本形态(这里的形态是不充分的)。




  三、分析理解
  线段划分的标准:
   参照一般K线图关于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定义,可以确定特征序列的顶和底。注意,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顶分型;以向下笔开始的线段,只考察底分型。
  在标准特征序列里,构成线段终点分型的三个相邻元素,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特征序列为顶分型中,第1和第2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底分型反之亦然。
  第二种:特征序列为顶分型中,第1和第2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向下一笔开始形成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意味形成了新的线段),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底分型反之亦然。
   强调,在第二种情况下,后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而且,第二个序列中的分型,不分第一二种情况,只要有分型就可以。(见下图)




  线段划分的程序:
   首先搞清楚特征序列,然后搞清楚标准特征序列,最后是标准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与底分型。而分型又以分型的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间是否有缺口分为两种情况。一定要把这逻辑关系搞清楚,否则一定晕倒。
   假设某转折点是两线段的分界点,然后对此用两种情况去考察线段划分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其中一种,那么这点就是真正的线段的分界点;如果不满足,那就不是,原来的线段依然延续。
   特征序列的分型中,第一元素就是以该假设转折点前线段的最后一个特征元素,第二个元素,就是从这转折点开始的第一笔,显然,这两者之间是同方向的。因此,如果这两者之间有缺口,那么就是第二种情况,否则就是第一种,然后根据定义来考察就可以。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包含的问题。上面的分析知道,在这假设的转折点前后那两元素,是不存在包含关系的,因为,这两者已经被假设不是同一性质的东西,不一定是同一特征序列的;但假设的转折点后的顶分型的元素,是可以应用包含关系的。为什么?因为,这些元素间,肯定是同一性质的东西,或者就是原线段的延续,那么就同是原线段的特征序列中,或者就是新线段的非特征序列中,反正都是同一类的东西,同一类的东西,当然可以考察包含关系。
   换一种思考方式:就是把线段的特征序列的元素,看成是K线;然后按K线的包含关系处理,就成了标准特征序列;最后看这标准特征序列的元素等同的K线是否有顶分型和底分型:有顶分型和底分型,那么这个顶分型和底分型就形成了新线段,原线段终结,否则原线段延续。
   一个实例:如图⑤,6属于第一种情况,所以6是线段结束;同理15也属于第一种情况;9-10和11-12是包含关系,处理后为等同于11-10,所以点11不是线段的分界点;故该图有三段,分别是1-6,6-15和15-20。




  分段分析:对于g2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1d2、g2d3、g3d4,由于d3低于g1很显然属于标准的第一种情况,因此g2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该图是两段,d1-g2是一段,g2-d4是一段。




  

分段分析:图中对于g6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5d6、g6d7、g7d8,由于d7高于g5很显然第一和第二两个元素之间有缺口,属于第二种情况,这时g6的顶分型不能确认。再往下看,对于d8处的底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d7g7、d8g8、d9g9,很显然d8处的底分型是第一种情况,这样g6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同时d8处的底分型也可以确认,因此该图分成三段,d5-g6是一段,g6d8是一段,d8g9是一段。




分段分析:这个图的g6处的顶分型是第二种情况就无需多说了,而d8处的底分型很显然也是第二种情况,因此g6处的顶分型成立,但d8处的底分型由于看不到后续的图所以无法确认的。因此该图是个未完成的图形,只能确认d5-g6是一段,后面的线段暂时无法确认,要等走出来才知道。

g9高于g6的话d5至g9就只有一段。 

 




第四种情况(特殊的第1种情况之1)分段分析:这个图g2处的顶分型显然是第一种情况,特殊之处在于特征元素g2d3完全包含了特征元素g1d2,但由于g2d3并不属于线段d1-g2的特征元素,因此不能做包含处理,所以g2处的顶分型是成立的。关于这种情况,71课中有详细论述:“最后一种情况,就是最早破坏那笔就是转折点下来的第一笔,这种情况下,这一笔,如果后面延伸出成为线段的走势,那么这一笔就属于中间地带,既不能说是前面一段的特征序列,更不能说是后一段的特征序列,在这里情况下,即使出现似乎有特征序列的包含关系的走势,也不能算,因为,这一笔不是严格地属于前一段的特征序列,属于待定状态”。所以这个图是两段,d1-g2是一段,g2-d4是一段。




  
 

  分段分析:这个图g2处的顶分型显然是第一种情况,但是由于特征元素g2d3和g3d4完全是包含关系,根本没有形成第三个特征元素,显然顶分型不成立,因此该图只有一个线段,即d1-g4是一个线段。关于这种情况,71课中也有详细论述:“还有更复杂一点的情况,就是第三笔完全在第一笔的范围内,这样,这三笔就分不出是向上还是向下,这样也就定义不了什么特征序列,为什么?因为特征序列是和走势相反的,而走势连方向都没有,那怎么知道哪个元素属于特征序列?这种情况,无非两种最后的结果:1、最终,先破第一笔的开始位置,这样,旧线段只被一笔破坏,接着就延续原来的方向,那么,显然旧线段依然延续,新线段没有出现(说的就是这第五种情况);2、最终还是先破了第一笔的结束位置,这时候,新的线段显然成立,旧线段还是被破坏了(这是下面要说的第六种情况)。”
  



  分段分析:这个图就是上面所描述的两种结果中的另一种演变结果,g2处的顶分型是第一种情况,特征元素g2d3和g3d4可以合并,这样g1d2、g2d4、g5d5就组成了此顶分型的三个特征序列元素,因此g2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这个图分成两段,d1-g2是一段,g2-d5是一段。
  


  分段分析:这张图中,g6的顶分型明显是第二种情况,但在d8的底分型是否成立的问题上一定要注意,这里由于g8等于或高于g7,使得特征序列元素d7g7和d8g8相包含,做过包含处理以后变成d7g8,这样这里的特征元素就只有d8g7、d9g9两根,显然不构成底分型,因此g6处的顶分型也不能成立,这张图只有一线段,即d5-g9是一个线段。这个问题在78课中有详细论述:“对于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的分型判断,必须严格按照包含关系的处理来,这里不存在第一种情况中的假设分界点两边不能进行包含关系处理的要求。为什么?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中,如果分界点两边出现特征序列的包含关系,那证明对原线段转折的力度特别大,那当然不能用包含关系破坏这种力度的呈现。而在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中,其方向是和原线段一致,包含关系的出现,就意味着原线段的能量充足,而第二种情况,本来就意味着对原线段转折的能量不足,这样一来,当然就必须按照包含关系来。” 要顺便提一句的是,开篇时所提到的那次抛早的情况,就是这种。




  

 

  分段分析:此图中g2的顶分型显然是第一种情况,且g2d3直接破坏了线段d1g2,但后面d5并没有下破d3,因此这的情况非常特殊。现在,如果将g2d3和g3d4进行合并,就可以得到新的特征元素g2d4,因此就有g1d2、g2d4、g4d5三个特征序列元素,因此g2处的顶分型成立,后面由于d5g5一笔直接破坏g2-d5这线段,因此d5-g6也是一段,此图是三段:d1-g2,g2-d5,d5-g6。这种情况与79课中举的一个例子相同,不过那个图是向下开始的,这个图是向上开始的,实质是一样的。通过这种最特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某线段的段点并不一定是该段的最高最低点,并且可以精确地总结出如下结论:上涨线段,段内可以有最高点,不能有最低点;下跌线段,段内可以有最低点,不能有最高点。此结论亦与笔画分所得出的结论惊人的相似,看来禅论中的各个结论都是处处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