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拉2全面战争:社会“浅交往”吹起相亲风(专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0:53:35
社会“浅交往”吹起相亲风(专访)
本报记者 张意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8月12日   第 05 版)
当“月老”走入信息时代,牵线手法变得五花八门,从私密的面对面相亲到公开的电视相亲,从线下的公园相亲到网上的在线相亲……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相亲队伍。相亲,不仅流行于白领之间,还得到了农民工、军人等各个群体青睐。同时,在媒介的助推下,严肃理性的相亲还披上了娱乐、时尚的色彩。
相亲为何流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变迁和精神变化?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小章。
记者:相亲,已成为许多年轻人求偶阶段的关键词。相亲需求突增,为什么会这样?
王小章:相亲市场兴起体现社会需求。相亲需求的增多,原因有二:
一是社会越来越冷漠,以前看到单身的人,会有热心大妈大姐热情地帮助介绍,不需要职业的介绍所。现在这样的人少了,社会风气功利色彩渐浓,人与人间的信任感在减少,愿意为人操心的人少了,值得托付重任的人也少了。二是社会越来越开放,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广,但是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精力有限,社交限于浅交往,深度交往越来越少,自然而然发展出两情相悦、谈婚论嫁的程度很难。当下,有机会频繁接触的是在办公室,但是办公室恋情风险很大。
所以,催生出婚姻介绍市场——因为婚介所承诺保密,符合现代人隐私需求,又是第三方,立场客观。因婚姻需要客观,讲究基本物质基础。其实,家长相亲会,也产生于这样的土壤。
记者:伴随着相亲需求的增多,相亲平台不断增多,相亲标准也变化了。过去择偶是嫁英雄,嫁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表现为嫁军人、嫁工人、嫁劳模、嫁大学生,现在则是嫁有钱人,您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王小章:相亲形式、标准多元化,体现的恰是现代社会多元化的特质。
人往高处走,是正常的。大家都想嫁英雄。但不同的时代里,谁是英雄不是固定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战争时代,是将军,而现在是企业家,有钱人。当代的英雄是资本拥有者,我认为这是一种流俗价值观反映。
记者:当下相亲出现了许多争议性的现象和话题,譬如“怎样嫁有钱人”培训班,“宝马车里哭,自行车上笑”等,您怎么看待?
王小章:这些现象反映出社会的世俗化和实用化倾向。
即使存在这样的价值观,也不奇怪,反倒提出了一个问题供大众去反思:哪些因素在支撑着婚姻,而哪个因素起了主导作用。
我认为,婚姻不等于恋爱,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过去讲门当户对,如果说,现在过时了。那么,讲究双方成长经历、教育、文化程度的般配,还是应该的。经过介绍,当事双方有一定了解,这样的婚姻往往更长久。
关于怎么嫁有钱人培训班,我认为,那只是一桩生意,不是教育。社会上有这样的需求,有些人确实有这样的倾向,自然会出现这样的商业机构。但是,做生意的底线是不触犯法律,价格合理。
在社会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弥漫的地方,媒体和有关管理者,更应担当起精神家园守望者的责任,对相亲倾向加以理性引导,将一些不良倾向、极端价值偏向导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