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万·乔贾和维多利亚:在天津市普通高中课改总结推动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4:32:34
 同志们:

    当前,全市教育系统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市教委组织召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总结推动大会,对我市高中课改第一周期的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意义重大。四年来,全市广大干部教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此,我代表市教委对为我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的干部教师们表示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市教委中学处黄炎处长对我市高中课改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对高中课改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我完全同意。五位同志分别代表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基层学校交流了他们创造性地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成果和经验,他们简短地发言,既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市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面貌--具有代表性,又基于各自的特殊情况,创造性地破解课改实验中的难题--具有典型性,我相信五位代表的发言会带给大家很多启发。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教委对下一阶段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提出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推进课程改革

    提高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首先,我们要进一步认识课程方案是指导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法规性文件。《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深化课程改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每一个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全面落实课程方案,确保所有普通高中的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

    其次,我们要进一步认识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在普及高中教育后,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与任务:一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基础教育,从而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通过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价值的掌握为学生"成人奠基"的基础教育性质;二是基于准成年人身心特征的多样化选择性教育,从而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把普通高中定性为基础教育,就是强调它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学习需要,承担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基础的任务。但高中与其他学段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学生面临的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是人才分流的第一道闸门。高中是学生不同个性和才能开始显现和发展的时期,同时还是学生决定自己今后不同生活道路的关键期。面对如此的不同,高中教育既要强调共同基础,又要兼顾学生个性发展;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为学生的分流做准备,是普通高中教育性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进一步认识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对高中课程改革重要意义的理解。

    再次,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改革的重要作用。《规划纲要》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高中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课程改革是高中阶段人才培养观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具体体现,课程改革与考试招生制度、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构成一个系统,需要相互间的配合与支撑;在学校层面,无论是基础薄弱学校,还是优质高中都有改革创新的必要,通过课程改革,优质高中可以真正培养出全面而有个性的创新人才,薄弱学校可以在质量上实现新的飞跃,从而完成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    我认为,当前高中教育正处于以课程体系为代表的人才培养观念、学校管理机制和教育评价方法转换的关键发展期。一方面,几年来的课程改革使新的课程理念为广大干部、教师所接受;另一方面,由于新课程自身尚需完善、尚需来自教育系统以外的配合和支持,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旧观念根深蒂固,从而导致在实践中出现刚才黄炎处长例举的一些有悖于课程改革要求、违背教育规律的问题。因此,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视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厘清主次矛盾,进一步规划我们的工作,明确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技术路线,制定阶段目标,整合各方力量,对症下药,限期破解难题,坚定不移地将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实施科学管理,持续健康地推进课程改革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实施科学管理,切实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众所周知,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通高中教育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制约。这说明,高中教育改革的实验必然是整体改革的实验。课程改革的系统性,需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领导下,加强组织管理,积极协调各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统筹课程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相关工作,增强各项工作的协调性。具体讲,在下一阶段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实施科学管理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功能,切实成为深化课改实验的指挥部。要做好下一阶段深化课改的整体工作规划和阶段工作计划,在贯彻国家课改政策、落实课改措施、加强课改统筹管理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与此同时,深化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改变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课程改革的管理与监控,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要切实保障高中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既要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的活力,又要按照教育规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同时,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条件保障。要在地方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条件保障。加大对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采取有力措施,因地制宜地解决好教师编制、新增课程教师配备、职务聘任等问题。要根据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时补充、更新专用教室、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加强通用技术课程所需设施、设备建设,鼓励与职业技术类学校资源共享。

    第二,各级教研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教研方式,要把研究、指导和服务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要大力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以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宗旨,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重要内容,指导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帮助、引导广大学校、教师针对课改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研究,科学有效地助推高中课改。

    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督导评估手段,加强课程改革的过程管理,及时把握高中课改的动态,及时发现、研究并解决问题。要继续强化依法实施新课程的有关规定,教育督导机构应定期开展新课程实施、教学常规管理等专项督导检查,依法规范新课程的实施。要把课程改革成效作为评价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

三、提升专业能力,创造性地推进课程改革

    我市高中课改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专业指导力量仍比较薄弱,全市高中教育发展各方面的专业化水平还不高,这里,我说的专业化水平,不仅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也包括校长队伍、行政管理队伍、教研队伍专业化水平。因此,在下一阶段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干部教师驾驭和实施新课程的专业能力,创造性地推进课程改革。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学校的课程执行力。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工作态度与行为。因此,必须从以下三方面来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学校的课程执行力。首先,要加强对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的领导。校长是课程领导者。新课程赋予了校长课程领导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课程领导的责任。要本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益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有益体现办学理念和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发实施课程。这就要求校长首先要依法施教,规范办学,开足开齐课程,确保学校强大的课程实施能力。其次,要全面整体规划课程,确保高中三年课程的合理安排。要明确课程设置能力是实施"选课"与"走班"教学的前提。要明确选修Ⅰ课程是规划高中课程设置的核心,要努力使选修Ⅱ课程不断规范化、系列化。最后,要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校长一定要深入课堂,分析教学动态,掌握课堂真实情况,抓住教学环节中的问题,研究如何改革教学,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民主、开放、合作的氛围,为每位教师创设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成长。

    二是要切实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驾驭和实施能力。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今后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放在重要位置上。具体讲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重视师德建设。要建立健全以师德师风为首要内容的考核、聘任和评价办法,发挥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第二,要完善研训机制,在抓好农村骨干教师"265"培训的基础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更多大学生到基层和农村地区任教。第三,要唤起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觉醒为改革之首要,也是教师投入课程改革的动力之源。要坚持运用自主规划、反思实践、读书写作等方法,引导教师"做自己,想自己,写自己,讲自己",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在实现自我超越的基础上实践创新教育。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地区或者一所学校教育管理者,能够坚持还教师自主成长的权力,那么,一定会使更多的教师在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过程中,实现自主成长,从而成长起一批人格独立、学养深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性教师。第四,要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各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三是要不断提升教研部门服务指导能力。《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教学研究、指导和专业服务作用。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建立直接服务学校的专业支持网络。"事实证明,一个地方教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工作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这个地方的课程改革进程。这就要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前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教研队伍建设成为推动我市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可靠的专业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教研机构的建设,进一步明确教研部门在课程与教学管理方面的职责和工作机制。应按中小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门类配备教研机构编制,选拔优秀骨干教师充实教研队伍,保证教研工作的基本条件和经费投入,为教研员的业务提升创造条件,确保教研人员能潜心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四、落实质量工程,高水平地推进课程改革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我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标准。《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牢牢抓住教育质量提升这一核心任务,紧紧扭住质量不放。为了达成高质量的高中教育,针对当前高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市教委组织有关方面设计了"天津市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工程下设7个项目, "课程体系创新发展项目"、"高效实施课堂教学项目"、"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价项目"、"定向扶助限期脱困项目"是整个工程的核心与关键,"教研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师资教学能力提升项目"、"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项目间彼此联系,相互支撑,系统推动内涵发展。下一阶段,我们全市上下要以实施"天津市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认真落实质量提升工程所设计的相关项目工作;各区县要借鉴市质量提升工程的设计思路,制定符合本区域特点的"质量提升计划",努力提高本区域的高中办学水平,进而全面提升我市的高中教育质量。

    要通过实施"课程体系创新发展项目",促进全市中小学课程的构建与完善、特色与创新、执行与评估;提升教育管理者的课程执行力、创建力、评价力。要根据国家中小学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形成服务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由国家课程和部分高中特色课程结合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报告、督导、评估制度。对全市中小学执行课程方案、开发学校课程的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对不能认真执行课程方案或故意弄虚作假的学校管理者进行问责。

    要通过抓"中小学高效实施课堂教学项目",将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逐条进行分解、细化,制定出我市各学段、各学科可以操作的、可解释的教学质量标准。指导、支持教师通过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评价、优化作业设计,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培植、覆盖中小学各类学校的"高效轻负"课堂教学经验,总结、推广具有广泛影响的高效教学典型经验、模式。

    要通过抓"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价项目",促使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制度化,尽快使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关注内涵式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逐步建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考核办法和学校、教师评价机制,根据教学质量标准研制学业质量评价工具,评价教学效果;引导社会使用素质教育的标准评价教学质量。建立健全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学业分析和反馈指导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测、控制和矫正,调动所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和不断提高。

    认真抓好"中小学教研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立全市教研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对区县教研部门的业务工作进行评估。建立教研人员、中小学学科教研组长定期研训制度,定期对教研人员、教研组长进行业务能力培训与考核。通过对教研员定期培训和研修,不断提升市、区县教研部门队伍素质、管理水平,实现教研方式的优化,进而提高教研部门研究、指导和服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抓好"中小学师资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建立研训一体的市级骨干教师分类分层定期培训制度。通过扎实开展校本教研、跟进式教研、网络研修等研训一体化项目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优化与教学调控,科学设计过程性检测、终结性检测等方面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了扎实落实好质量提升工程,我认为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强化"三大环节"。第一,要抓科学决策。工程实施前要搞好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目标,抓住关键环节,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稳步有序推进。注重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保证决策不出偏差。第二,要抓高效运行。没有精心的实施和高效的运行,就没有决策的落实。要善于按照法律法规来规范工程的运行,善于通过制度建设来推动工程运行,要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坚决防止重制定轻执行。第三,要抓监督评估。督促检查是促进政策措施落实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决策是否科学有效的重要途径。切实做好工程实施过程与结果、经费的使用与效益等方面的监督与评估。

    同志们,课程改革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与深化的工作。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以及全教会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敢于开拓,为全面提升我市基础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