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布料能做衣服的:一张粮票的38年沧桑历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1:53:24
一张粮票的38年沧桑历程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0-03-11 [ 打印 ] [ 大 中 小 ] [ 关闭 ]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浙江1992年定额加字粮票-(杭州)1套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票证和购粮证,其中最小单位的粮票才半两

  2008年风靡大江南北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金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文丽很想给女儿买双鞋,去商店看了几回,可是钱不够。这时,售货员发现了她手中的自行车票,愿意买下文丽的自行车票。文丽咬咬牙,用珍贵的自行车票换来了女儿的新皮鞋……

  那是个物质贫乏、没有票证难以生存的年代。共和国走过60周年,其中近40年,亿万民众带票生存。从1955年到1993年,人们买衣服要用布票,上酱酒店要带酱油票、酒票,甚至,想吃一块豆腐,还得拿出豆腐票。《杭州市上城区志》里是这样记载的:上世纪60年代,杭州市民手上有2证(购粮证、购货证)、2卡(蔬菜卡、燃料卡)、5券(糕点券、工业品购货券、副食品购货券、纺织品券、就餐粮券)和33票(油票、盐票、水产票、荤菜票、猪肉票及电视机票等)……一张张的票证,构成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生存故事,而其中痕迹最深的,则莫过于粮票了。曾经,她比钞票还值钱;曾经,家家户户藏粮票省粮票;曾经,手中没有全国粮票,寸步难行……

  画粮票者说(蒋怀赋,原浙江省粮食局粮票设计师)

  西湖景点画到了浙江粮票上

  去年3月22日,是岳飞诞辰905周年的纪念日。杭州西湖景区岳庙管理处向市民征集岳庙景点的老门票,邀请大家晒晒自己的收藏。消息一发出,来送门票的市民几乎踏破门槛。而最大的惊喜是,一位老先生送来了一张绝版粮票,面额50斤,上面的图案正是岳庙大门,左边还印有“浙江省粮食专用券”字样。此人名叫蒋怀赋,就是这张粮票的设计者。

  1962年,蒋怀赋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浙江省粮食局。他虽然大学里学的是历史,但绘画水平很不错,就被派去做粮票的设计师,当时粮食局里,只有他一个设计师。

  蒋怀赋给记者找出了那张绝版的岳庙粮票,图案是岳庙大门,左边还印有“浙江省粮食专用券”字样,面额50斤。绘有岳庙的这张粮票是他1982年设计的。很可惜,这张印有岳庙的粮票最终没发行。蒋怀赋回忆说:“当时完成设计,也印刷出来了,局长说面额太大了,所以,这版粮票并没有发行。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款粮票。这张应该是当时浙江省面额最大的粮票了!”抚摩着自己的作品,蒋怀赋的思绪沉浸在往事中。

  当时设计粮票,很少用风景入图的。从1982年开始,粮票实行一年一换,在考虑第二年粮票图案时,蒋怀赋就想:能不能以西湖景色来创作?最后选定了岳庙,他跑到岳王庙实地考察,拍了些照片,回家后根据照片,把岳王庙画上了粮票的设计图。
蒋怀赋家里收藏的一本“西湖十景粮票”上,不仅有六和塔、三潭印月、保俶塔、岳王庙、黄龙洞、西泠印社、曲院风荷、西泠桥等经典景点,甚至还有武林广场音乐喷泉的粮票。1983年1斤定额粮票是钱塘江和六和塔;1984年5斤定额粮票是六和塔;1982年流动油票和1983年5斤定额粮票、1984年的10斤定额粮票都是三潭印月;1983年10斤定额粮票和1984年的1斤定额粮票是保俶塔;1984年周转粮票是西泠印社;1988年浙江流动油票是黄龙洞;1989年的浙江粮票是曲院风荷的迎素阁;1991年流动食油票是武林广场的西子姑娘雕塑。

  九十年代,告别粮票,告别贫乏

  发行了二三十年的粮票,到了80年代,问题就出来了:粮票种类太多了,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这个粮票什么时候作废。于是,浙江省决定每年更换一次粮票,每年的粮票只能使用一年。可如果要每年都设计粮票,哪里来这么多图案呢?这正是蒋怀赋愁的。

  1987年,有一次,蒋怀赋去萧山开会,无意中看到一只铁壳热水瓶上绘有一条龙的图案,“要不把生肖搬上粮票吧!”他动起了这个念头。“西湖景点的粮票虽然很好辨认,但很多农村人却还是搞不太清楚,对于他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生肖,例如1988年是龙年,这个他们很清楚。”蒋怀赋说。

  1988年的龙票出炉了,每套生肖粮票有9枚,定额粮票面额分1、5、10斤,农村粮票1、5、10斤,粮食专用券10、20、50斤,另有城镇、农村油票各1枚。这些粮票、油票的龙的图案都不相同。

  1989年是蛇票,可在粮票上却始终找不到蛇的影子。“这就是故事了,最开始的确是设计出来了一条蛇,可大伙对蛇的形象有些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蛇出现在粮票上不吉利。于是最后把蛇的头尾省去了,残留有无头无尾的蛇身,很多粮票爱好者把这年的粮票称为‘漏版蛇票’。”

  1990年是马票,1991年是羊票,1992年是猴票。接着,应该是鸡票、狗票、猪票了吧?“1993年的鸡年粮票,整套粮票都已经设计好了,突然接到通知,说1993年1月1日起,粮价放开,取消粮票。最后孕育中的一套十二生肖系列粮票,半途而废。”蒋怀赋觉得有点遗憾。不过,他仍很高兴,因为,粮票从此消失,意味着,改革开放十几年后,吃了几十年计划粮的老百姓,温饱问题彻底解决了。

  管粮票者说(童守先,原浙江省粮食局供销处处长)

  那时运粮票,赛过现在银行运钞票

  79岁的童守先曾先后担任省粮食局计划处处长、供销处处长和办公室主任。他回忆说:“当时浙江省的粮票都是在新华印刷厂印的,先把图像用照相机拍下来后,然后人工素描画下来,出了样版后送去印刷厂,一种粮票出炉一般要一至三个月时间。印粮票管得很严的。当时能进去印粮票的,都是政治上过关的。”

  这一点,蒋怀赋也记得很清楚,“每次有多少张纸进去印,我都要登记好的,然后印出来多少张粮票,也要到我这里来登记,就算印错了也要登记过的。”

  粮票印出来后,就要到各县去发粮票,那就更“风光”了。每过一个季度或者半年,省粮食局就会专门派车子送粮票下去,每次都是武装押送,有配备实弹的武警保护。“就好像现在运钞一样,丝毫马虎不得。”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用现在银行运钞车比较。

  钞票是有防伪记号的,那么当年的粮票有这种记号吗?“那时候印刷技术还不高,但防伪已经有了,而且一般人绝对看不出来。”

  童守先告诉记者,那时候为了防止有人伪造粮票,组织上决定在粮票上作记号。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蒋怀赋。“这个在当年绝对是机密,谁要是泄露了,或许就要杀头的。”蒋怀赋翻出一张羊年粮票的版样,比粮票大了二三十倍,是设计者手绘版的,绵羊身上的毛都画得很清晰。“你仔细看这些版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蒋怀赋指着绵羊说。我用放大镜一照,在绵羊腿上竟然藏着“浙粮”的字体。

  童守先说,“这就是当年做的记号。下面城市的区县每次发现有可疑的粮票,就向上级汇报,然后我们就下去看。我们拿放大镜一看,就知道到底是真是假了。”

  上海粮店吃紧来杭州调粮

  老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到凭票吃饭的年代,这句话就成了“手中有粮票,心里才不慌”。现在的80、90后,已不知道当时为何要凭票吃粮。1950年,共和国成立不久,面对战乱之后几近崩溃的经济,即开始酝酿粮食计划供应,以解决全国人民的饥饿问题。1955年,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从此拉开了长达38年之久的“票证经济”的帷幕。

  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人吃饭以粮食为主,菜为辅。所以粮食又称为“主食”,“下饭”的小菜、肉蛋等统称为“副食”。“民以食为天”,可见粮食在老百姓生活里的首要意义。“粮票,是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作为调节供需的手段、购买粮食的凭证,在初期起了稳定社会的作用。粮票所实现的乃是一种粮价补贴。城镇居民凭粮票买粮,享受国家计划价格,但这个价格低于国家的收购价格,其差额由国家财政来补贴,因而是一种暗补。它成了指令性计划体制下国家财政的一大负担。”童守先说。
当时,浙江全省有关粮食工作的重要决策,都要向省委省政府作汇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叫粮食局负责人汇报工作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半夜三更也要随叫随到。由于三年困难时期到来,从1958年开始,一连4年,国家掌握的粮食收不抵支,库存越来越空虚,有的地方面临粮食脱销的危险。为了平衡地区间粮食余缺,保证市场供应,全国粮食统一调度。1959年以后,不仅年度粮食调拨计划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季度调拨计划也由中共中央安排下达。童守先回忆说:我省的粮食调拨就由我们计划处提出,向领导汇报决定。

  童守先认为,粮票在那个年代象征着“粮权“,非常神圣。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个红卫兵想打白条来要粮,因为没有粮票,被义正词严地给挡回去了。

  还有一件事过去很多年,但童老先生一直记忆犹新:“那是困难时期的某一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上海粮食吃紧,据说上海市区有些粮店粮食库存短缺,一面以进口面粉堵门面,装成粮食库存充足的样子,以防止群众出现恐慌心理,一面经中央与我省商定紧急调粮。结果,我们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完成了任务。可那时储运部门不仅没有得到表扬,反而受到了批评。”这是为什么呢?据说当时有个叫“停停打打”的原则没有执行好。所谓的“停停打打”,就是既要服从中央统一调度,又要保证省内粮食局势稳定。

  同为当事人的袁恩昭(曾担任上海市粮食局供应处处长)也对上海的记者聊起过此事。外面出现粮食供应紧张的谣言。粮食局的运粮卡车三天三夜没有休息,从外地(杭州)紧急调粮进沪,才平息了市场的恐慌。

  用粮票者说(章林玉,原杭州闻裕顺幼儿园教师)

  粮票曾比钞票还珍贵

1993年浙江省正式取消了粮票。店员在登记注销最后一批粮票。

  9月18日,退休老师章林玉很想在家里找一张旧粮票出来怀旧,翻了抽屉还是没寻到。想了想她又释然了:“真是年纪大了。那时家里人多,每个月定量的粮食不够吃,不到月末就把粮票交给粮店了。哪里还有剩的。”

  是啊,那个年代没有粮票,一个人寸步难行。粮票比钞票还珍贵。章老师说,杭州人吃早饭,喜欢泡饭加油条,或一副烧饼加油条。可烧饼、油条、稀饭、豆浆,都要用粮票。

  每个月买米,要带上购粮证和粮票。粮站的人对照粮本上的定量卖米,如果超过定量,就是有粮票也不能卖。粮站收回粮票后,工人会把收上来的粮票一张张贴到报纸上,然后用毛笔一行行划掉,再拿到印刷厂销毁。

  除了浙江省粮票外,还有一种全国通用粮票,人们称之为“满天飞”。拿着全国粮票,可以在全国各地出差,并且不会过期作废。

  最怕外地亲戚来

  浙江省是从1953年开始取缔粮食自由贸易市场的。当年12月,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浙江省农村粮食计划供应暂行实施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开始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之后采取的办法是,居民按户口人数供应,集体伙食单位,按参加搭伙人数供应。

  章老师的领导沈老师说,那时,人们很害怕有外地亲戚来走动。一般的职工定额是29斤大米,自己有时都不够吃,假如再多一个人,不到月末就会断炊。所以,如果有外地亲戚到杭州来,家里人会交代亲戚自备粮食,或带上全国粮票。

  据童守先回忆,当时按照不同的工种(工人、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脑力劳动者、大中学生、一般居民)配给,粮食的供应也不一样,每一类还要细分,如工人要分特重、重体力、轻体力。大学生以及特殊工种要高一些。章老师家除了3个大人,孩子们都还小。当时的定点定量供应,“吃不饱,但饿不死”。

  粮票管理严过户籍

  在使用粮票的年代,商品粮是个火热的词。农村人进城,如果转了粮食关系,吃上了商品粮,则意味着“鲤鱼跃龙门”,成了城市户口,一辈子有“粮票”了。

  章老师说,商品粮定点供应,一个粮站管所有在它那里买粮的居民。谁家有几口人,吃多少大米,定点粮店一清二楚。

  “粮店比派出所的户籍管理还厉害。”童守先说,现在的人们体会不到,定点粮店可以控制居民流动,“它可以把人管到一粒米也没有。”计划经济年代,控制人口的工作主要由粮食局和公安局组成,如果没有向粮食局事先通知,就是户口进来,也是没有商品粮证的,也就是说,粮店不会供应一粒米的,你还是成不了城里人,拿不到一两粮票。

  一个时代的开始

  粮票命运的大转折,发生在1993年。据《浙江省粮食志》记载,1993年,浙江省正式取消了粮票。

  很多时候,变化来得急促又没有声息。其实,转机早已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其表现之一就是,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粮票“生命之本”的宝座开始逐渐发生动摇。特别是进入1980年代以后,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家家户户粮票基本上有所盈余。而在章老师的印象中,那几年已经不大用得着粮票了。所以,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已经有一些胆子大的城市家庭妇女用粮票跟郊区的农民换鸡蛋。“三斤粮票换一斤鸡蛋”。

  1985年,国家政府就规定“取消粮食、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可以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是中国农产品购销体制由统购统销走向“双轨制”的转折点。有的饭店、商店出售食品时,由必须使用粮票,转变为“没粮票可多花点钱替代”;“某某吃食不要粮票,可选择”;乘坐火车、轮船、飞机吃饭时,不再用“全国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等等。

  那时候,老百姓的餐桌已经越来越丰富了,老百姓手中的钱也越来越多了。

  终于在1993年,一直作为不可缺少的“第二货币”——粮票,在见证了中国人民38年物质生活沧海桑田般变化后,终于在这一年“光荣退休”了。粮票的正式废止,意味着统购统销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意味着中国人民物质文明时代的到来。

来源:浙江日报

www.stnn.cc

www.st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