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之绿是什么意思:【生命之本《黄帝内经》精华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6:10:03
中医古典医著选背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2)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气血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3)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4)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5) 故积阳为天,和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6)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7)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阴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8)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9)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10) 凡阴阳之要之,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科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对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饱。

(11)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主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生风,酸伤筋,辛胜酸。

(12)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微,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13)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14)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15)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慄,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16)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17)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而侮之。

脏象学说

(1)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2)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3)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4)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脾利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府也。是六府之所与合者。

(5)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这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帮泻而不藏。(6)食气入胃,散精于脉,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岽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本文转载自:云游: 中医古典医著选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