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林不耐寒的原因:于丹教我们别生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20:04:17

 

    最近的一期的《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上一篇大字号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标题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开杂志一口气读下来后,便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组织这篇文章的阵容不可谓不大,有策划统筹,有记者,有特约撰稿人,有摄影和插图,一共10个人。提出的问题不可谓不尖锐,文章从20年前作家龙应台揭露台湾的种种弊端后责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开始,然后分50个中国大陆社会生活中的细节列举了种种不尽人意的现象(与健康有关的11个;与住房有关的10个;与出行有关的8个;与消费有关的8个;与教育有关的6个;与社会有关的7个。)如:订了买房合同交付了几十万各种款项,等到拿钥匙时一看却和原来的承诺大相径庭;花钱买了许多肉,却是用瘦肉精养出来的有毒肉;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花了一屁股钱,却发现学校是一个冒牌货;看了一次感冒病却要检查CT和核磁共振,结果花了几千元也没治了病;出了车祸后为了逃避责任再回过头来碾压一次……文章说“21世纪的今天,中国虽然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但社会却一直乱象丛生,普通民众平时会遭遇多少堵心的事:乱收费,乱罚款,短斤少两、偷工减料还强买强卖,假烟假酒,甚至有假药毒食害死人,而政府官员却监管缺位;被偷被抢找不着歹徒找不到警察还找不到地方抗议,物业管家反过头来胁迫敲诈业主主人,违法拆迁,违法征地,房价、教育、医疗……于是便有了大哉一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这一问,问得很过瘾,但我要告诉你,是于丹教授教我们别生气!

    前文已经对于单教授蹿红的社会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本文想说一说于丹教授是怎么教我们不生气的。

    于丹教授在《论语》的真谛里说: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它就是这么一本语录。

    在《理想之道》里于丹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在《心灵之道》里于丹说:“其实,对于一种行事方法的判断,无所谓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只有什么是合适的方法,而合适往往不是走到极端的。”“不怨天,不尤人”,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话,但这样区区六个字容易做到吗?一个人不去抱怨,就意味着他硬生生地把很多可以宣泄出去的怨气、苛责都压在了自己的心里,不再向他人推卸的同时就意味着给自己少了很多开脱的理由。

    在《处世之道》里于丹说: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先把你自己那个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你阅历丰富了之后,做事仍然要谨慎。又说:“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寡悔”,让你自己少一点后悔。”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在《君子之道》于丹说:“但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大家看,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 “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还需要举出更多的例子吗?这些已经足够了!

   对于孔子的学说,可以说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能看到的就是这些。所以我说,中国人你不要生气!我们的圣贤3000年就说过了,现在于丹大红人也讲了,不要怨天,不要尤人,苛责自己内心吧!这些经典又是理想之道、又是心灵之道、又是处世之道、又是君子之道,你不愿意做一个有理想、美心灵、会处世的君子吗?

    那么遇到生气的事情人该不该生气呢?我只想说事实: 88年前的5月4日,巴黎的和会因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胜国中国的歧视性待遇,北京大学等13所大学的学生很生气,3000多人上街游行,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21条”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今天的社会主义祖国。52年前的一天,42岁的黑人妇女、裁缝女工帕克斯因拒绝在公共汽车上站起来为白人让座而被捕,引发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风潮,最终导致了1964年《联邦民权法案》的出台,该法案禁止公共场合的种族歧视。帕克斯被尊称为“民权运动之母”。拒绝给白人让座,一位平凡的黑人妇女的一次生气,成就国家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笔者认为正是国人懦弱怕事逆来顺受的性格,面对强权恶势,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生气”,导致了社会无法进步,不公不义横行。自由从来不是免费的午餐,权利从来都是争取才能得来的,而这争取的举动,都始于对不公不义的生气。我也知道生气有害健康,不生气却阻碍社会进步,社会不进步,长远来看也会损害我们的健康,所以,让我们牺牲一下当前的健康,为了长远的健康,生气吧!

     至于于丹又抬出孔子那一套教给我们不要生气、不要反抗的理论,不是现在才有,中国从汉朝以后历代都尊孔都是如此了。当初本不受人尊敬的孔子后来却成了历代皇室的大树特树的“万世师表”,想想为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