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宗霖国画作品:让市民住在幸福大连享受品质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3:46:30

让市民住在幸福大连享受品质生活

——聚焦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民生优先”发展战略

本报记者 许晓楠


代表们认真审议报告。 本报记者 陈大祥 摄

    连日来,“幸福”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分组审议中,代表们说的最多的一个词。

    当“幸福大连”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被首次提出时,耳畔不由响起歌曲《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幸福其实并不遥远,坚持民生优先发展战略,“幸福大连”在未来的五年将成为现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描绘了一幅“幸福大连”的美好蓝图——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殷实,发展成果将最大限度惠及全市人民。

    让困难群体衣食无忧

    “提高困难群体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社会救助保障机制,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代表观点:

    “民政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及政府民生保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中肩负重要历史使命,对于从源头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治理结构、扩大社会参与、促进社会协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杨爱民代表说,“按照报告精神,要全面统筹新形势下,民政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的层面,全面设计、整体把握民政事业的基本方向、基本目标和基本价值,科学把握民政事业的宏观走势、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首先让困难群体衣食无忧。”石领娣代表说。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她对困难群体的生活十分关注,“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但民生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仍有部分市民生活困难,党代会报告能够正视这一问题,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对今后五年的民生工作充满了信心。”

    代表透露:

    未来五年市民政事业总投入将超过130亿元。杨爱民介绍,经市政府批准,最近首次纳入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的《大连市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正式印发。未来五年,民政工作将突出基本社会服务均等化目标,突出民政事业体系化发展,突出重点民生保障项目支撑,突出社会管理制度机制创新。

    今年4万多名低保对象将得到分类救助。目前城市低保对象中的2.2万多名特殊困难居民已经领到了上浮一定比例的低保金,直接拉动全市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额从213元提高到270元以上,有效提高了城市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7月份开始,农村低保对象中的特殊困难居民将陆续拿到上浮的低保金。今年,市政府将出台城乡困难居民分类救助政策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起全市城市低保对象中的特殊困难人群,在应享受救助标准的基础上,均按当地低保标准上浮10%~100%享受救助待遇。

    临时救助根据物价变化适时发放。我市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照人均消费支出比例折算法,每年对城乡低保标准进行一次测算、调整,并根据物价变化情况,适时发放补贴。今年,由于物价的上涨,我市城乡低保对象将在4月到9月分别领到每人每月25元、20元的价格临时补贴;6月起,全市开始发放肉价临时补贴,标准为城市困难群众每人每月补助25元,农村20元,直到肉价回落停止发放。

    预计今年全市城乡低保投入将从3.32亿元增加到4.1亿元,新增约8000万元。其中,城市低保从2.22亿元增加到2.7亿元、农村低保从1.1亿元增加到1.4亿元,我市基本民生保障投入再创历史新高。

    让市民腰包更鼓 看病养老不愁

    “要坚持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的统一,让全市人民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

    代表观点:

    “我们要倡导创业富民,增加城乡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同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于德泉代表认为,老百姓不同时期对富裕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要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和收入水平。

    “报告中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工作。”戚秀玉代表说,她认为,报告为大连未来五年描绘了美好的经济社会发展蓝图。经济越来越好,市民的就业机会就越来越多,收入也会逐渐提高,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代表透露:

    最低工资标准年平均增长13%。于德泉介绍,我市将按照国家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年平均增长13%的比例,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充分发挥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在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推动创业和素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在推动就业方面,我市将大力倡导创业和素质就业。创业不仅能带动更多人就业,也能增加创业者本人的经营性收入。素质就业方面我市将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收入。对于高校毕业生、城市就业困难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这三大特殊群体,我市也有一系列扶持措施,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见习基地、春风行动等。

    养老保险全覆盖。我市正在加快制定城镇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将30万城镇无保障老年居民纳入养老保障体系,即将出台的养老金标准将大大高于国家规定的55元标准。4月1日起,我市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已有40万人享受到了新农保制度带来的实惠,到年底有望将70%左右的农民纳入这一保障。

    力争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超过20%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代表观点:

    “不管是什么样的住房困难人群,都要让他们居者有其屋。”王晋良代表说。今后公租房将取代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十几年来,我市保障性住房体系在历史沿革上,曾有解困房、安居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多种形式,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住房体系。其中,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分别针对低保户和低收入家庭,公租房针对“夹心层”等人群,具有梯度保障的特点,纳入了大部分低收入住房困难人群。从1998年到2010年,我市累计保障户数总计近11万户。

    代表透露:

    今年我市将建3.5万套、135万平方米公租房。王晋良透露,今年年初,我市为了更快地缓解老百姓的住房难问题,在省政府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标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公租房3.5万套、135万平方米的任务指标。目前公租房开工建筑面积已达110万平方米,开工率达80%以上,年底前将全部完成。同时,还有9000套经济适用房正在建设,预计今年年底交付使用。为了满足“各梯度住房困难人群”的保障全覆盖,明年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标任务将不低于2011年。到“十二五”末,我市力争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超过20%,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不仅要建好,更要管理好。市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从公租房项目开工伊始就全程介入,从材料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另外,我市还将出台公租房装修标准,实行公租房逐套验收,让保障群体既能住有所居,又能住得舒心、住得放心。目前我市正在探索政策引导与市场参与相结合的模式,以后会有更多企业参与到公租房的建设中,形成健康的公租房市场。

    让33.9万

    残疾人

    生活得更幸福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代表观点:

    “未来五年,残疾人工作的重点是保障与改善残疾人民生,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市33.9万残疾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李扬代表说,“作为一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代表,我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十一五’期间全市残疾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称号,但残疾人生存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全域城市化的进程还很不适应,尤其是农村残疾人基本生活等诸多方面尚未得到充分有效保障。”

    代表透露:

    李扬透露,最近市残联组织了一次农村残疾人生活状况调查,调查显示:残疾人作为社会上最为困难的特殊群体,因病致残、因残致贫的情况还比较普遍,重度残疾人和老年残疾人中大多依靠家庭供养。有些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的家庭,在原本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既要供养其生活,扶持其起居,还要承担其治病等方面的大量费用,导致家庭生活拮据,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

    “十二五”期间我市残疾人事业要继续巩固发展“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成果,建成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基本架构。到2015年,残疾人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全市城乡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实现稳定就业;符合五保供养、集中供养、居家供养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供养体系;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全域无障碍,城乡有需求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率达到90%。

    提高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吴继华代表认为,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目标明确,符合大连实际,振奋人心,我们深受鼓舞。其中“富庶”不仅是体现在城市综合实力方面,更多是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要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重要任务,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民生工作中树立国际化的工作新标准,包括发展目标的国际化、社会管理的国际化、服务平台的国际化和服务细节的国际化。在关注和发展教育、医疗、就业、社保、治安、文化、环境七个重点领域基础上,优化全区的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公共服务高位均衡发展,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把“民生优先”的战略落到实际

    巩其庄代表认为,要把党代会报告“民生优先”的战略要求贯彻落到实际,必须继续坚持富民利民的工作重点,着眼长远、谋划未来,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到基层群众。要着力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全力建设民生和谐示范区。努力打造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八大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推进九大民生项目。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重点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快建设停车场,不断改善辖区群众的居住环境,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