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主人公是谁:[罗盛教背后的真实故事]毛泽东为何亲自拍板宣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9:07:45
[罗盛教背后的真实故事]毛泽东为何亲自拍板宣传 

核心提示:中朝军民之间的这些细微矛盾,很快被中共高层所察觉,两军合作,此为兵家之大忌,而罗盛教解救朝鲜落水儿童的事迹,让政治敏锐的北京方面捕捉到了修复两国军民之间情感的契机。最终由毛泽东拍板决定,将罗盛教的事迹放大为代表中朝兄弟般友谊的一个政治事件来处理并大力宣传。

凤凰卫视2011年7月22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罗盛教这个名字曾经家喻户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罗盛教的事迹被广为传播,甚至搬上了小学教材,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可是在很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这篇课文背后的真实故事,其实知之甚少,甚至包括罗盛教当年所救的那个孩子的名字,都很少有人知道。

解说:2010年9月29日,湖南省吉首市。秋日的烟雨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仍不见放晴。一大早,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孩子们整齐列队,参加70周年校庆。

今天,在众多位嘉宾中,有几位特别的客人,他们自朝鲜远道而来,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与这所学校及这场校庆的关系,更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实际上他们是因为英雄罗盛教而来。

学生:1952年1月2日早晨,朝鲜石田里的山野上铺着厚厚的雪,几个朝鲜小朋友在河面上滑冰,突然喀嚓一声冰破了。

解说:这是70年代初被选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的《罗盛教》一文,断断续续二十多年在中国,几代儿童的启蒙时期都留下过深刻印象。

时光将我们带回到六十年前,1952年1月2日,元旦过后的第一天。清晨寒风凛冽,雪雾弥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战士们,如往常一样沿着石田里村旁的沸流河早操。7点左右大部队都已早操完毕,时任47军141师侦察连文书的志愿军战士罗盛教,和另外几个战友走在部队的最后面。队伍刚刚走过河滩,突然,罗盛教听到了叫喊声。

谭国雄(原志愿军47军战士):他一看那小孩围着那河滩,那个河滩那个地方叫喊。他就一边走呢,就一边脱掉身上的棉大衣,脱了就往那个河边跑去了。

学生: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冰下的流水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去了。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孩子们站在冰上,焦急地盯着冰窟窿。一会儿,水面上一阵晃动,伸出来两只小手,接着是孩子的脑袋。罗盛教把孩子托上来了,孩子用两只胳膊扒住了冰,使劲往上爬。没想到哗啦一声响,冰塌了一大片。

解说:故事的结局众所周知,落水的孩子得救了,而罗盛教牺牲了。

1952年2月3日,为表彰罗盛教的事迹,中国军方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爱民模范”称号。半年之后的1953年6月25日,朝鲜方面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将其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罗盛教所救的孩子崔莹的家乡,被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被改名为罗盛教山。

这里是罗盛教的母校,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70周年校庆的现场。而眼前这位朝鲜老人名叫表京玉,她就是当年罗盛教所救的朝鲜落水少年崔莹的夫人。今天她应校方邀请专门来参加罗盛教母校建校70周年校庆的,同时也为完成来中国探访罗盛教故乡的愿望。

这天,罗盛教的两位妹妹,专程前来迎接表京玉,这是78岁的表京玉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时隔多年之后,崔罗两家人真正意义上的一次见面。

1931年,罗盛教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一个普通的村庄,全家以务农为生,罗盛教是家中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1951年4月,刚刚从湘西军政干部学校毕业的罗盛教,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对于当时的罗家人来说,罗盛教是全家人的荣耀。然而仅仅时隔不到一年,1952年2月,罗盛教从朝鲜牺牲的消息,就传到了家乡。牺牲时,他刚刚21岁。

陈纯:原来都是爸爸妈妈,整个屋都是他们料理的,家里的劳动各方面,自从盛教哥哥一出事以后,出了这个事以后妈妈就不行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那么我这个大姐姐呢,她已经结婚了,丢下自己的那个家不管了,一切都为了妈妈,跟她种菜把菜搞好,帮家里头喂猪,妈妈喂的猪,来帮妈妈把猪喂好,就是我这个大姐,她就是说弟弟妹妹小,我这个做大女儿的,我一定要像哥哥一样,在家里要孝敬父母。

解说:长子罗盛教的去世给罗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悲伤一度笼罩着这个家庭。然后很快这种悲伤就被接踵而至的巨大荣耀所冲淡,罗盛教牺牲后,全国模范烈士家属的身份降临罗家。一夜之间,光圈笼罩了这个普通家庭。< p="">

 

陈晓楠:1952年2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的通讯。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在朝鲜北部某村的南山坡上,有一座新建的坟墓,一个多月以来,凡是在这座墓前经过的军人和人民,都怀着崇敬的心情走上了墓基,来凭吊这位埋葬在朝鲜土地上的中国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同志。”

这一篇通讯的作者,是新华社驻朝鲜志愿军分社刚满19岁的戴煌。当年的戴煌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一篇不足两千字的小小的通讯,竟然在一夜之间为国人造就了一位英雄,而这位英雄正是即将被推上神坛的烈士,罗盛教。

解说:1952年1月26日正值除夕,这天下午正在朝鲜志愿军47军139师,执行采访任务的新华社记者戴煌,忽然接到新华社驻朝鲜志愿军分社社长普金打来的一个紧急电话。

戴煌(原新华社记者):就说罗盛教牺牲的事情,要我去141师采访,越快越好。

解说:当时,五次战役刚刚结束,47军正全军休整,为确保部队安全,戴煌采访的139师与罗盛教所属的141师被分部驻扎,两师相距六十公里。此时,美军飞机还会不断空袭,政治部特意为戴煌派了一名警卫战士随行。任务紧急没有汽车,他们于是抄近道爬山步行,日夜兼程。于1月27号大年初一,到达141师罗盛教的侦察连开始采访。

戴煌:这个事情呢,罗盛教1月2号牺牲,141师当天晚上啊,就向直属部门打电话,说侦察连文书非战斗死亡,这是认为是一个事件,没有认识这是个伟大的事件。

解说:在当年那段特殊的岁月里,如果不是参加一线战斗而死亡的战士,都要被当作非战斗减员的事故来处理,比如有的战士在巡逻过程中,意外被美军炸死,或者爬山时不慎跌下山崖摔死。这些情况都被归入非战斗减员,出现非战斗减员,不仅无功,还会有过。轻则全连通报,重则包括连长在内的相关干部,都要受到批评检讨。

毕超(原志愿军47师侦察连战士):非战斗减员那就是看上面怎么处理了,那当时并没有处理,当时只是上报这个事情那就等上面处理。一个是指导员连长,不是指导员撤职就是连长撤职,全国全师批评。

解说:1952年1月2号下午,罗盛教的遗体已被打捞了上来,准备进行安葬。连队也在等待接受上级处分。然后就在此时,一些闻讯而来朝鲜村民赶了上来,他们听说罗盛教是为救护少年崔莹而落水身亡的,一致向志愿军部队请愿,要用朝鲜最高的礼节来安葬罗盛教。

谭国雄:连队当时就不好答复了,没有权利答复了。要把这个战士的死尸交给朝鲜人民安葬,这个就不好答复了。

毕超:当时部队里没有这个水平,不知道是救了朝鲜的人,就可以定为国际主义战士,因为他没有哪个只喊他是自动跑去救的。

解说:而就在此时,志愿军部队内部报纸《47军军报》一位先期到达采访的记者,也已经敏感地认识到了罗盛教牺牲的价值,并向罗盛教所在的连队表达了他的看法。

戴煌:这个记者就认为这个,非常不妥,这个是非常伟大的事件,而且就向这个侦察连连长说,你们不应该受处分,应该来请功,侦察连连长一边准备受处分,一边听了这个记者的话了,就是壮着胆子向上面邀请,为罗盛教建立三等功。这个记者回军部的时候,就对141师的师首长就说了,这样子这个师里面才重视了,把这个事情就报告到志愿军总部去,志愿总部就决定给罗盛教立特等功,一级爱民模范。这样子志愿军总分社才知道,才打电话给我叫我去采访。

解说:1952年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刚刚结束五次战役的中国军队异常疲惫,加上水土不适,很多军人都出现了焦躁不安的思乡情绪。此种情绪之下,中国军队同朝鲜军民之间开始产生了矛盾。

谭国雄:以后就以罗盛教为榜样,来要清除自己脑袋中间的大国沙文主义,看不起人民军和朝鲜人民,人民军,又不懂人家的说话语言。

毕超:这个志愿军的大国沙文主义,一见到朝鲜军队呢,一讲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就轻视吧,再一点看到人家体制跟我们体制不一样。他是一长制,我们是党委制。他那个一长制呢是一个人说了算,至于这个事情搞得好搞不好他光说了算。

谭国雄:所以当时有些军队不注意这一些,可能因为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我们有些不太尊重朝鲜军队和人民。

解说:中朝军民之间的这些细微矛盾,很快被中共高层所察觉,两军合作,此为兵家之大忌,而罗盛教解救朝鲜落水儿童的事迹,让政治敏锐的北京方面捕捉到了修复两国军民之间情感的契机。最终由毛泽东拍板决定,将罗盛教的事迹放大为代表中朝兄弟般友谊的一个政治事件来处理并大力宣传。 

谭国雄:中朝人民友谊的典型啊,以后就上级机关来人了,来人以后就调查来核实这个情况。所以这些以后就为什么又到《猛进报》,《猛进报》是军里的报刊,就是了解情况以后,《猛进报》就在这个报上就发表这个文章,这个标题呢就是《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这个名就是这样得来的。

解说:罗盛教一夜之间被推上了神坛,他的家人自此享受到了全国模范烈士家属的尊荣。罗盛教牺牲后,罗盛教的弟弟罗盛民顺利参军。罗迭开全家人也被政府从相子村迁到了新化县城。

陈晓楠:罗盛教牺牲之后,政府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了罗家极大的补偿,而这种补偿也让罗家人暂时忘却了一些悲痛。可是在内心深处,失去长子的罗家,一直还是希望有一种情感的补偿,也正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两个特殊的家庭开始了特殊的情感交往。

解说:1953年7月,就在美国被迫停战100天后,罗盛教的父亲罗迭开随同以贺龙为团长的中国政府慰问团,赴朝鲜访问。在朝鲜,罗迭开第一次见到了儿子罗盛教在朝鲜的墓地,并见到了少年崔莹。当崔莹飞奔上来一把抱住了罗迭开,亲热地叫他爸爸时,罗迭开老泪纵横。这一刻,两个建立在复杂民族情感之上的家庭,达成了谅解。

随后两家人互换了礼物,崔莹家送罗迭开的礼物是两套朝鲜民族服装,一匹他母亲亲手织的家绢。罗迭开带给崔莹的礼物是一个毛泽东主席石膏像,一套蓝色毛绒衣裤。

同崔莹家的这次热烈会面,让罗迭开暂时获得了失去长子的情感补偿,甚至有那么一些时刻,罗迭开恍惚觉得眼前这位活泼可爱的朝鲜少年崔莹正是儿子罗盛教的化身。而懂事的崔莹也表现得令罗迭开感动。当罗迭开结束这场朝鲜之行离开时,崔莹对罗迭开说,我真想同您一起到中国去,看看中国的妈妈、弟弟和妹妹们。

令崔莹和罗迭开两家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崔莹的这个愿望很快就梦想成真了。1954年3月14日,朝鲜第三届访华团抵达北京,崔莹幸运地成为访华团一员,时隔半年之后,崔罗两家人再次见面了。

罗婉香(罗盛教妹妹):那个时候见了面就哭嘞,只晓得有自己的哥哥回来了,还是自己的哥哥回来呀,还是崔莹哥哥来的话,他搞不清,只晓得哭。见个面,哭到一起去了三姊妹,不是我有个弟弟,有个妹妹嘛,还加上我的妈妈嘛,还有一个向着我的妈妈,我妈妈在那边给崔莹夹菜嘛,我就上来跟前,摸了摸他。眼睛瞪着,看着在那哭。

解说:这一次见面将崔罗两家跨越国界,代表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交往,推向了极致。在此后数十年间,他们两家从朝鲜到中国,从中国到朝鲜,不受国界和语言的阻碍,一直坚持来往,从未间断。

而在崔罗两家亲密交往的背后,罗家革命烈士家庭的荣耀,也还在同步发酵。1968年,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走进了罗家,一年后成为了罗盛教的弟弟罗盛民的媳妇,她叫陈纯。当年年仅18岁的知识青年陈纯,直到今天都毫不讳言,她当初嫁进罗家的原因。

陈纯(罗盛教弟媳):像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他家里的这个,罗盛教的家乡,我是绝对不到这里来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我是一个很要求上进的青年,我在学校的时候我就是个团员了,我就是对这个对自己也负责,我对这个我们国家来讲,我就是负责,要求做个好青年,也是这么想,直接到罗盛教家乡去。我会发展做个好青年,我也很想读大学。

解说:陈纯后来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作为罗家最有文化的人,陈纯走进罗家后,自然成了家里的笔杆子。当年,罗迭开人生中的重要任务,便是宣讲烈士罗盛教的英雄事迹,而宣讲稿百分之八十皆出自陈纯之手。知识青年陈纯终于找到了她嫁进罗家的价值。

与此同时,她也享受到了罗家人所拥有的而普通人所无法想象的无上荣光。自1956年开始,罗迭开先后八次上北京参加全国烈士军属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两次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先后七次受到毛泽东的亲自接见。

然而,就在家被推上家运巅峰时,事情却意外发生了变化。1973年,崔莹因参加朝鲜高速公路的国道建设,受伤身亡,年仅37岁。崔莹的去世无疑成为了崔罗两家关系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更为巧合的是,从这一年开始罗家的命运,似乎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1977年,罗家的次子罗盛民也因病去世。崔罗两家两位男丁的先后去世,不仅给两家人带来了致命的情感打击,也使得曾经亲密的感情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崔罗两家的声望,在各自的国家里也日渐走低。当2010年表京玉代表崔家踏上中国时,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荣光,没有陪同,甚至没有官方接待。

78岁的表京玉此次前来中国,除了参加罗盛教的母校吉首大学附属小学校庆之外,还有一个心愿,她想去看看罗盛教的故居,几十年来,崔家一直对这位给了其生命延续的英雄,存有深深的感激。她想面向他表达谢意。这或许是她有生之年唯一的一次机会。然而表京玉的这个愿望,最终却因为前往罗盛教故居的差旅费没有着落而最终搁浅。 

陈纯:她也做梦也想来,到中国看看。也看看罗盛教原来小时候生长的地方,罗盛教在那个,罗盛教的故乡,她很想到罗盛教的故乡看一看。但这次的机会,怎么说呢,很遗憾吧。

解说:表京玉最终也没能实现前往罗盛教故居缅怀的愿望,她带着遗憾,结束了这趟短暂的中国之行,踏上了前往朝鲜的列车。后来,我们知道,由于经济拮据,她返程时的火车票都成了问题。

陈晓楠:象征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崔罗两家的会面,最终以一张火车票究竟由谁来买单而画上了句号,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也可以验证一切。英雄罗盛教今天的落寞与尴尬,或许就是这样两句话最好的注解。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曾经被选入语文教材的《罗盛教》一文,也开始逐渐淡出了教科书。当时光远去,人们似乎也已经渐渐淡忘了这一切,包括教科书上曾经的那些文字,包括那个曾经的英雄罗盛教。[编辑 路平]

< p="">

<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