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吧:如何防止出现下一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3:02:57

如何防止出现下一个赖昌星?

标签: 如何防止出现下一个赖昌星  2011-07-23 11:52

  有些人觉得赖昌星罪大恶极,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可是一个赖昌星倒下了,千千万万个赖昌星冒出来,怎么办?防止出现下一个赖昌星的办法,就是取消关税。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赖昌星可能已经在飞往北京的飞机上了。对于这次遣返,网络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有人说赖昌星是个恶人,应当受到惩罚,有人说赖昌星是个好人,应当无罪释放。我在这里不评论赖昌星除走私之外做的其他事情,仅就财政、关税与走私本身做一番分析。

  财政收入是越多越好吗?

  说到税收,必须讲一下政府的财政收入。我现在已经不看中国的电视节目了。记得以前看新闻联播的时候,播音员总是以兴高采烈的口吻说道:今年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增长了多少百分比云云,好像财政收入猛增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可是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真的是一件好事情么?统计数字告诉我们: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连续多年远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长水平。这意味着,居民新增收入的很大一块被财政收走了,政府更能花钱了,吃财政饭的人越来越多了。

  “合算不合算

  税收水平高于收入增长水平,意味着越是勤奋工作创造财富,政府就要拿走越大的份额。

  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在商业活动中,人的目的就是赢利。所以每个从事财富创造的人都有成本收益的计算。我们常常听到说某件事情合算或者不合算,就是这个意思。合算,就意味着从事这件事情的人觉得能够从中赢利,这件事情才得以发生,否则就不会发生。所谓无利不起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没有赢利,人就没有动力去工作。

  只有财富的创造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义务劳动生产出来的,而是千千万万个觉得这件事情合算,想要从中赢利的,无利不起早的人提供的。而税收恰恰是一种使得这种合算变得不合算的东西。税收对于财富生产是一种逆向激励。

  税收从收益和成本两方面消灭财富

  从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来看:首先税收直接减少收益:客户支付的钱,被税收拿走一部分,变得更少了,人的收入就变少了。第二,税收增加成本:以前能用更少的钱买到的东西,现在要用更多的钱。

  减少收益,增加成本,就使得以前合算的事情变得不合算了。以前能够完成的交易,有了税收,就不会再完成了。能够生产出来的财富,不会被生产出来了。本来能够开的工厂消失了,本来能够买到的房子消失了,客户变得更少了,工作机会更少了,失业的人就更多了。抑制财富创造的行为,就是消灭财富。

  税收增加政府低效支出,同样消灭财富

  有人说钱收上去了,政府开支,要么发工资开会养公车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给郭美美花掉,或者修路架桥建高铁投资学校房地产和医院,而后者会创造财富。这种说法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看看得见的地方,没看到看不见的。

  这看不见的泰山,就是税收是建立在强制征收的基础之上的。如果钱还留在老百姓手里,必然会去花掉,或者存起来。存起来之后要么自己创业,要么买股票,要么通过银行贷款给企业家,或者采用其他方式,总之这些钱会到财富生产的人手里。企业家会去投资,投资就会创造工作机会,平抑物价,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

  所以论证政府开支是创造,而不是消灭财富,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政府开支比私人或私营企业的开支更加有效。这一前提的错误简直是无需证明的。很简单,企业是自己的,管理不善就要破产,才会用心经营。国有企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人所共知。

  税收增长,人人愿做公务员

  问现在的大学生一个问题:你们毕业了愿意做什么?答案大多是愿做公务员。这是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人人愿做公务员,意味着同样的努力,在创造财富的部门,收入却没有消灭财富的部门高。如果消灭财富产生的激励大于创造财富,这个社会的财富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呢?这些大学生做了公务员,他们是会想方设法为企业和老百姓减少负担,降低税收,使社会财富增加,还是会增加管制,遍设门槛,吃拿卡要,给自己谋私利呢?很明显,正常人都会选择后者。

  减少税收才能减小政府规模。目前有些事情政府还没管到,那是因为政府缺乏预算和人手。增加税收意味着更多的政府管制。政府规模越大,管的事情就越多,财富创造就越艰难,工作就变得更难找,勤劳致富的希望就会变得渺茫,人们的精神就会消沉,就会放弃长期目标,更加追逐短期利益,社会风气会变得更加功利、浮躁,道德水平就会越败坏。

  关税是什么

  有人说关税也许和其他的税收不一样:关税保护国内产业,保护所谓民族产业。可是这些理由站得住脚吗?

  国内的学校,往往在校内都有学校经营或承包给个人的小卖部。有一个现象,就是越是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小卖部卖的东西就越贵,越是敞开大门的学校,小卖部的价格和外边的差别就越小。把学校想成一个国家,把小卖部想成什么民族产业,就能马上理解关税问题:关税就是一种打着保护国内产业的名义侵害消费者,制造垄断特权,谋取利益的手段。如果一个学校太小,我们可以看其他的例子:我手头有一瓶杭州生产的康师傅冰红茶。如果上海市对进入上海的所有饮料征收关税,将会怎样?上海的饮料价格会不会更贵?那是肯定的。竞争对手被政府惩罚,就是拥有特权。生产的商品一定会更贵,而不是更便宜。

  对比征收关税前后,谁会偷着笑呢?政府和上海的饮料企业。谁会受伤害呢?上海的消费者和外地饮料企业。那么消费者为什么本来不选择上海的饮料,而要选择外地饮料呢?因为外地企业在生产这种饮料的事情上比上海的企业有效率。关税的另一个作用就被揭示了:关税惩罚消费者、保护低效的本地企业。

  自愿的交易永远是互利的

  经济学的效用理论认为,人之所以愿意用一定金额的货币交换某种商品,是因为这种商品给他提供了比这些货币更多的效用。举个例子,我之所以愿意用7.1元人民币购买1.5升装康师傅冰红茶,是因为我觉得1.5升装康师傅冰红茶对于我来说比7.1元人民币更好。对于我家楼下的便利店来说,他们可不像我这么想。他们一定觉得7.1元人民币比1.5升装康师傅冰红茶更好,要不他们怎么会以这个价格卖给我冰红茶呢?所以自愿的交易永远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否则这个交易无法达成。

  消费者之所以会选择进口的商品,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商品比持有这些货币更好。由于关税,消费者就因其口味而受到惩罚。关税给予境内企业特权,而消费者却来支付这种特权的成本。这不公平,因为这侵犯了公民自由交易的权利。

  保护民族产业就是保护落后

  说到所谓民族产业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用一个词,就是弱小。其实这个词用错了。应该用低效来形容被保护的产业。

  街头的小吃摊与大饭店相比,是不是弱小呢?是很弱小,小吃摊总共的资产不过几百块。可是小吃摊产业没有人保护,为什么他们的顾客源源不断,为什么小吃摊能够和大饭店竞争?因为他们以更高效(也就是性价比更高)的方式向人们提供了食品。所以我们看出来了,市场竞争比的不是强大或者弱小,比的是效率。谁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市场竞争不是打砸抢,不是强大的大饭店过来把弱小的小吃摊砸了。市场竞争是自愿交易。有些所谓民族产业竞争不过强大的国外竞争者,不是因为强大的跨国公司拿迫击炮把弱小的民族企业的厂房摧毁了,而是国外竞争者以其高效率满足消费者,消费者自愿选择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那些要求保护的所谓民族产业,他们扎根国内市场,占据天时地利,竟然还竞争不过远在重洋说外国话的对手。换句话说人家的产品装上船绕过半个地球加上运费还比你的产品价格低,你还有什么脸面继续留在这个行业?产生这种情况完全就说明这家企业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或者换老板,或者关门改行,把厂房人员资金留给能产生更高效率的企业。这才是在市场竞争中应该做的事。让政府向外国产品征收关税,损害消费者来保护自己,只能是保护落后。

  走私就是破除垄断,消解特权

  关税就是行政垄断,就是赋予某些企业特权,损害消费者而保护落后、低效的产业。走私的意义就在于它以自发的方式破除了垄断,消解了特权。

  有人说走私是罪恶,其实走私不可与凶杀、暴力等相提并论,仅仅是没有缴税而已。走私者帮助国内消费者以更低的价钱买到同样的东西,帮助消费者少缴税,有功于消费者。由于走私者以更高的性价比给消费者提供了商品,他赚的钱不是不义之财,不是偷来的抢来的,而是消费者自愿给他的报酬。

  有人说走私者为了赚钱,给官员行贿,所以是罪恶的。这样说的人首先应该看到关税其实是一种本不该有的东西,而官员帮助走私者,走私者帮助消费者,所以行贿应当看作是消费者通过走私者给官员承担风险的补偿。我认识的做生意的人都很抠门,他们爱惜自己的财产如生命。如果没有关税,谁肯白白把自己的钱送给政府官员呢?所以说关税是贿赂产生的原因。

  要想终结走私,要想终结走私产生的贿赂,就应当取消关税。而严刑峻法在实际中不太管用。因为越是严刑峻法,走私获利就越丰厚,走私者就越有动机去贿赂官员。

  有些人觉得赖昌星罪大恶极,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可是一个赖昌星倒下了,千千万万个赖昌星冒出来,怎么办?防止出现下一个赖昌星的办法,就是取消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