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绒棉和水洗棉:【佳片U约】 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7:59:50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英雄传记经典黑白片。阿导演维克多·琪卡(Viktor Gjika)代表作。根据阿作家长篇小说《梅莫政委》(Commissar Memo)改编。1943至1944年的德占阿尔巴尼亚科尔察,民族解放阵线游击队政委的抗战与牺牲。多年以后,六位战友护送英雄的铜像回他的山村故乡,途中不禁深陷对英雄的忆念……其中三位战友都是在他直接影响下加入游击队的。无敌的信仰与无情的战争。曾经乐观,回首迷惘,低回伤痛,出色感人。影片中的道别口号——“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流行语。M·萨纳伊(Mevlan Shanaj)、B·奈尔库(Bexhet Nelku)、V·法克希(Vangjush Furxhi)、Y·穆约(Yllka Mujo)、A·普罗西(Aleksandër Prosi)等主演。
[剧情资料]
影片档案
中文片名:第八个是铜像
外文片名:I Teti ne Bronz/The Bronze Bust/I Teti në Bronx
导演:维克多·琪卡(Viktor Gjika)
编剧:德里特罗·阿戈里(Dritëro Agolli)(小说)
维克多·琪卡
主演:M·萨纳伊(Mevlan Shanaj)
B·奈尔库(Bexhet Nelku)
V·法克希(Vangjush Furxhi)
Y·穆约(Yllka Mujo)
A·普罗西(Aleksandër Prosi)
地区:阿尔巴尼亚
年份:1970年(中国译制于1973年)
类型:剧情/战争
语言:阿尔巴尼亚语(中国为国语)
色彩:黑白
片长:106分钟(中国)
译制导演:胡庆汉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配音:
伍经纬,邱岳峰,富润生,李梓,潘我源,胡庆汉,尚华,苏秀,刘广宁,邱岳峰等
出品:新阿尔巴尼亚电影制片厂
剧情介绍:
易普拉辛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反德国法西斯斗争时期的游击队英雄,在一次战争中被卖国贼萨里打伤。游击队送他到波罗瓦医生家医治。养伤期间他帮医生一家提高了政治觉悟,走上革命道路。他还耐心教育受过萨里蒙骗的贫苦农民。易普拉辛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为纪念他,游击队员们为他塑了铜像,放在他家乡的石碑上。
[精彩影评]
影片网友评议
“文革”后期有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名字叫《第八个是铜像》。片子充满昆德拉似的思辩味道——男女七个游击队员,抬着一尊铜像往山上走,走一会儿歇一会儿。每当休息的时候,就有一个人看着铜像回忆。七个人的七个回忆,便构成了一部电影。第八次休息时没人回忆,因为第八个人——易卜拉欣已经牺牲了,成了眼前的这尊铜像。
“文革”中有一个段子概括当时一些国家电影的特点:苏联电影总是那一套,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日本电影“山本”“武士道”……
说“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不是很准确,因为并不是当时所有放映的阿尔巴尼亚电影都莫名其妙。《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和《宁死不屈》是描写阿尔巴尼亚人民抵抗意大利、德国法西斯占领的故事片,深受欢迎。特别是《宁死不屈》,讲述一个女中学生从同情、理解抵抗斗争到参加抵抗斗争直到英勇牺牲的故事,其中有她和男游击队员的爱情,和另一个女游击队员的友谊。这个姑娘好像叫米拉,不是特别漂亮,但很吸引人,曾经使许多中国少年倾倒。我小学的一个同班女同学长得有点像米拉,所以我喜欢这个女同学。这个电影里有一首歌,优美坚毅:“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临,我们祖国将要获得自由解放。”……这些电影中的游击队员见面时都要对暗语,一个说:“消灭法西斯!”另一个说:“自由属于人民!”我们这么大的小孩,当时也能把这几部电影演下来,在演的时候,嘴里还有音乐伴奏……
确有几部电影因故事情节交代不清楚等原因,中国观众看得不是很明白。一个是《创伤》,一个是《脚印》,还有一个是《第八个是铜像》……《第八个是铜像》讲了七个游击队员的故事。从名字上看,它应当讲八个人的故事,但电影里没有第八个。第八个是谁呢?第八个是铜像。电影是想用铜像代表千千万万个没有在电影里出现的游击队勇士。
在远东,处于“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中国,有几部反映二次大战的阿尔巴尼亚电影成为人们争相观看和谈论的对象,其中一部《第八个是铜像》尤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记忆。
我们曾经如此熟悉阿尔巴尼亚,出生在这里的玛纳吉斯兄弟是整个巴尔干半岛的电影先驱,而我们还记得《第八个是铜像》,那曾经是令我们感动的英雄颂歌……
中年朋友对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印象极深,为了革命理想,易卜拉欣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无时无处不在用生命的热情撒播革命的种子,英雄牺牲在疆场,人们只有通过一尊铜像来缅怀他。
从小到大,能读到的书无非《红岩》、《欧阳海之歌》一类,能听到的音乐中最“雅”的不过《钢琴伴奏红灯记》,津津乐道的电影是部谁也没看懂的《第八个是铜像》。
……阿尔巴尼亚香烟和古巴的蔗糖,以及伊拉克的蜜枣(后来听说肆虐中国城乡的甲种肝炎与它有关,不知确否)是我们自诩龙头老大的时期最叫人追怀的舶来品,并称“三宝”。当然,我们还领教过阿尔巴尼亚的电影艺术,例如《第八个是铜像》,虽然不能像北朝鲜的电影《卖花姑娘》那样感天动地,但故事的曲折倒也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着实为每日的政治学习平添不少打发时间的争论。
我至今仍记得《第八个是铜像》的片断:游击队员们抬着牺牲的战友的铜像,在黑暗的山区行军……详细的剧情已无从追忆,似乎当时也很费解:铜像多沉呀,远远不如抬一门迫击炮过瘾。唉,好人总是命苦,总是受欺负。我怕看悲伤的场面(蒙住双眼并捂住耳朵),遇到双方厮杀的镜头则舍不得眨眼睛。在永远笼罩着夜色的电影院里,我心跳不已,有点儿兴奋,有点儿害怕……
一场电影看下来,一般同学之间是要谈论一个礼拜的,记得那时讨论最多的,也是最没看明白的首推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怎么就看着人们肩扛着铜像,到后来又跟德国鬼子干上了……看得乱七八糟的,理不出个头绪来,好在看的遍数多,后来大了才明白,影片是通过铜像塑造者对所塑英雄的追忆,说明自己塑造的这个铜像是怎样的一个反法西斯战士。
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早期,我在云南农场的时候,曾有幸看到北朝鲜的《摘苹果的时候》,还激动了一晚上,连呼过瘾,认为那绝对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电影艺术。后来还看过阿尔巴尼亚的《第八个是铜像》,其中有个躲在别人家里还大呼小叫、挑三捡四的革命者,为了这个几乎不近情理的角色,我们大家
不知反复辩论了多少回,到底也没有搞清楚导演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第八个是铜像》是上海电影译制厂1973年译制的,这部电影的艺术性较强,全片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二战后7个护送烈士易卜拉欣的铜像回故乡的战友的回忆,刻画了反法西斯战士游击队员易卜拉欣形象,整个影片是送铜像回故乡的路上,每个人回忆战友的人生片断组织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叙事方法有点近似于日本电影《罗生门》,由于当时中国电影受“三突击”、“高大全”影响较深,因此这种叙事方法使封闭的中国观众耳目一新,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接受不了,由此产生“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之说。
印象最深的是《第八个是铜像》,这部影片当时我真没看明白,因为它的意识流拍摄手法,时空转换,让你真的一时摸不清头脑。这是阿尔巴尼亚作家阿戈里的作品改编拍摄的影片,影片的叙述风格很独特,通过不断的回忆切换,渐渐展示了一个年轻的游击队员易卜拉欣呕心沥血,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他无时无处不在用生命的热情撒播革命的种子,然而英雄牺牲在战场,人们只有通过铜像来缅怀他丰功伟绩的一生!令我很惊奇的是这部影片在网络上居然有在线播放,而且效果极佳。影片的对白风趣幽默,非常具有特色。即使是在战争和侵略的铁蹄下,善良勇敢的阿尔巴尼亚人依然不失自己的风趣和豁达,就是面对死亡也相当慨然,令人赞叹。当然,这要归功于我们的配音演员的精彩。不断的回忆,渐渐清晰的脉络,意识流的拍摄手法,让这部影片很具有观赏性。易卜拉欣分掉见利村民马斯鲁姆从城里倒来企图发财的食盐,风趣地告诉马斯鲁姆“盐是人民的,城里的盐也是人民的”,令人捧腹。当萨利普洛斯塔巴巴带着德国人血洗村庄的时候,幽默而坚定的老人面对生死毫不畏惧,“萨利普洛斯塔巴巴,你看看吧,这就是你带给我们的德国人……你就要把我送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没别的,请你亲亲我的屁股吧!”真是大义凛然,谈笑赴死。七个游击队员不断的追忆着易卜拉欣的往事,架构起这部影片其实很清晰的脉络。有些台词真的很经典,当医生的女儿的男友要回来的时候,对于这个人的评价其中的铁匠的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有人在你的背后向你开枪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
一天,打开电视,看了小半部分的《电影传奇》,介绍《第八个是铜像》这部电影,这勾引起我对往日的回忆。
在六、七岁时看过这部电影。当时看不懂,至今仍充满疑惑,为什么叫《第八个是铜像》?而不是第七个、第九个?在童年记忆中,只记得是描写阿尔巴尼亚人民反击德国侵略的影片。一群人抬着铜像走来走去;一个人扔泥巴,在雕塑一个人头;片中口号:‘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印象很深;还有德军枪毙农民时,一个临死的农民说道:“……请你到另一个世界来亲亲我的屁股!”一转身,只见白裤子屁股位置上钉一块黑布,接着一阵枪声,农民被打死;还记得,一个人去给铁匠送信,对屋中炉子很感兴趣,用手拉绳子,风箱动,炉子通红通红的,一位女观众笑道:“炉子都涝架了!”别的只有零星记忆。
通过这次介绍才知道,铜像是英雄易卜拉欣,他为抗击德国侵略军而献身。
介绍还由铜像还引申出更多的意义。当年在阿尔巴尼亚,只有领袖霍查,享受这种特权,活着时有塑像,另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是这座电影铜像。1991年东欧巨变,10000多个耸立在阿尔巴尼亚境内的霍查像在瞬间被捣毁,发疯的人们站在倒塌的霍查像上,欢呼跳跃,当听说电影厂还有塑像时,疯子般的人们冲进电影厂,在电影工作人员耐心解释、说服下,人们才泱泱离去,这座铜像得到幸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铜像却神秘丢失了。
当年,中国人看不懂的电影,如今,阿尔巴尼亚人也看不懂,他们为选择如今的生活道路,而陷入深深自责和痛苦的思索中。
什么是英雄?易卜拉欣还是英雄吗?
影片相关附文两篇
第八个是铜像——塑像
作者:电影传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的电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一个欧洲小国,引起了轰动;而这个小国的电影,也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中国,成就了一段集体记忆。那个时代,中国和阿尔巴尼亚被称为“同志加兄弟”。他们在电影里讲述的故事,也像是一对思维方式和情感相似的同志和兄弟。讲述的故事很相似,是因为我们都曾面对法西斯势力的侵略,因为我们有着相似的反抗历程和胜利信念。
然而,这两个国家的电影讲述故事的方法却大相径庭。那时候,中国人习惯看一条线走到底的故事,还不习惯闪回这种电影手法。在中国人记忆中,阿尔巴尼亚电影可以说是第一批大量使用闪回手法的外国影片。老实而单线思维的中国人被阿尔巴尼亚电影中跳来跳去的情节搞懵了。于是,中国人开玩笑说:“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这其中最莫名其妙的一部电影应该是《第八个是铜像》。
六个成人和一个孩子,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护送着一尊铜像,要把它抬到铜像主人生前的故乡。在这条路上,已经生出白发和皱纹的游击队员们,纷纷回忆起了“铜像”易卜拉欣和他们一起相处、一起战斗的往事……易卜拉欣最后牺牲在战场上,电影里的雕塑家为他雕塑了铜像。电影里的铜像曾被保留在了拍摄这部影片的“新阿尔巴尼亚”电影厂中。但我们去采访时没有看到这尊铜像。据说,易卜拉欣的铜像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
如今,阿尔巴尼亚人早已淡忘了这尊铜像,我们通过节目,让中国人看一看铜像和它主人的样子。
岁月如歌,却没有我们的那一首
作者:李超平
年轻的时候曾经迷恋过那种分行而写的文字,结交过写这种文字的朋友,分得清海子与白桦*的区别。还没有等中国诗歌彻底没落,我的这份雅兴就消融在柴米油盐里了。
最近偶然读到一首小诗,按我原来对诗的苛求,甚至算不得诗。但我读着,重复了N次,有一种跟谁不期而遇的感觉,谁呢?好像是一张发黄的照片上的一群人,里面有我。
《第八个是铜像》——写给一代人
诗/佚名
一谈起童年
我们就想起了阿尔巴尼亚
没有《红与黑》也没有《安娜·卡列尼娜》
我们的经典就是《第八个是铜像》
那时候
没人说古德毛林或好阿游
那时候
我一说“消灭法西斯”
你就说“自由属于人民”
这个暗号使我们的见面神圣而亲密
我们在阿尔巴尼亚的电影中长大
关于第八个铜像反反复复的话题里
无师自通的我们很早就很先锋
玩过了结构主义也玩过了意识流
虽然那个春天
我们贫乏而寂寞
甚至还不太明白
在妈妈生下我们的壮举中
爸爸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今天
爷爷奶奶可以在魂断蓝桥上
一路平安地温情脉脉
爸爸给妈妈的红莓花儿
可以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尽情开放
至于弟弟妹妹
他们的花样太多忙都忙不过来
可谁还会提起我们的童年
就像谁还会提起《第八个是铜像》
某些日子
上下两代都很难理解
这种感觉使我们孤立而团结
就像当年的北京和地拉那
今晚
我们的童年
是一部黑白电影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一个省略号后面被忽略的内容,在我们前面,有一个被主流叙事不断重复的一代人,他们惊天动地地“文革”,波澜壮阔地下乡,绵绵无尽地悲苦,伤痕累累地回城,凄然无助地下岗……我们,就消失在这里了,岁月如歌,却没有我们的那一首,真的就是没有“代”的归属的一代,也形不成任何讲述的“主题”。
找到了,就是这种感觉:一部没有旋律,也没有色彩的电影,电影里的我们,上下不接,“孤立而团结”,在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苍白地成长着。(笑独行校订)
*不是那个挨批的白桦,是另一个写诗的白桦,也称小白桦,号称“呕心沥血地写抒情诗”。
[请您观看]
',1)">
http://www.tudou.com/v/KlkqgiszxhQ/v.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