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玄幻修真gl小说:李昌奎案的中国死刑命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2:27:35

李昌奎案的中国死刑命题

29岁的云南男子李昌奎正在狱中等待命运最后的发落。因云南省高院将其一审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改为死缓,经网络披露后,引发民意汹汹,各界讨伐。7月13日,云南省高院宣布启动再审程序,做出了改判死缓的终审判决。宣判后,受害者家属不服,并求助于网络,终酿成巨大的舆论风波。

今年以来,从药家鑫案到夏俊峰“刺死城管案”,再到李昌奎案,死刑这一原本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法律命题,开始在普通民众层面引发重大争议。其背景则是,近年来,中国对死刑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从2007年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法院至今,“少杀、慎杀”的观点正陆续成为各地法院在实践中遵循的原则。如果说几年前,废除死刑的观点还被视为天方夜谭的话,那么近几年来,“废死”已在民众层面被逐步接受,不过公众普遍认为中国“废死”还将有一个漫长的时间。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云南省高院在此案中,带着“司法将引领民意,而不是顺从民意”的“理性自负”(评论语),以最高法院关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要十分慎重”,以及“自首可以减轻处罚”两条,对李昌奎改判了死缓。

在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云南省高院的二审判决有枉法裁判等程序问题的情况下,我们不惮相信,云南省高院或许是在进行一个试图用司法引领民意,推行慎杀少杀理念的尝试。然而,在今日中国司法不独立的情况下,人们向来是愿意恶猜公权力,包括司法权力的。除一片骂声之外,有河北省的法官感叹说:“如果真的不存在黑幕,云南对待死刑的刑事司法理念起码比我们这超前了10年。”

也有人认为,云南省高院的错误在于,选择了这样一个作案手段残忍、很难引起公众同情的案件来推行“少杀”理念,而忽视了案情本身可能引发的巨大争议。

如今,云南省高院已做出了启动再审的程序。有学者认为,在没有证据表明案件有重大程序问题的情况下,启动这样的程序,可以看到司法可能要受到舆论的影响。

无论如何,李昌奎案,在中国死刑存废的司法道路上,将是重要的一笔。其间云南省高院对司法引领价值的主动追求,也将是特殊的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