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泽梓白衣浴室种子:毛泽东的秧歌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8:16:06

在建军节到来的时候,我想起了革命圣地延安展出的毛泽东主席一张特别的照片。这就是他与秧歌队队员的合影。


            毛主席在延安与秧歌队队员合影

新秧歌为什么长盛不衰?这不能不让我们回忆起当年在延安领导全国革命的毛泽东主席。

过去的秧歌,往往更多地以庸俗的方式表现,不具备现代艺术的特征。抗日战争开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在延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如何引领民间艺术走向成熟?毛主席在那个时候,以最平常的方式革新秧歌。

延安的现代娱乐方式改革是从跳交际舞开始的。最早来延安采访的西方记者之一史沫特莱回忆道:“在延安召开的一次高级军事干部会议期间,我试着教他们一些人如何跳舞,他们勤奋好学,每事必问,不怕丢面子。朱德同我破除迷信,揭开了交际舞的场面。周恩来接着也跳了起来,不过他跳舞像一个人在演算一道数学习题似的。彭德怀喜欢作壁上观,但不肯下来跳一次舞。贺龙在青砖铺的地上随音乐旋律一起欢跳,他是身上唯一有节奏感的舞师。”而毛泽东刚开始时“由于自尊心强,他不学跳舞,生理上也没有节奏感”,但却经常光顾客人们的住处。(史沫特莱《中国的战歌》)不过,史沫特莱对毛泽东的个人兴趣和革命情怀并不完全了解,其实,毛泽东后来很快对交际舞很感兴趣。毛泽东后来曾经风趣地回忆说:“在延安我们也经常举办舞会,我也算是舞场中的常客了。那时候,不仅我喜欢跳舞,恩来、弼时也都喜欢跳呀,连朱老总也去下几盘操……”(尹纬斌、左招祥:《贺子珍和她的兄妹》)

在那个时候,延安的每个公开活动场所,几乎每天都有文艺演出或交际舞会。热闹的延安洋溢着浓郁的乐观氛围。

延安交际舞持续到1942年,到1943年春节以后,取代交际舞的是大型群众性新秧歌剧。

194325日,是农历春节。这一年春节期间的延安,特别是城南门外广场,人山人海,各界军民两万多人聚会,庆祝中美、中英订立新约,废除近代以来对华不平等条约。在新年和春节的宣传工作中,鲁艺一反过去只重视大型节目和剧场演出的惯例,而学习和采用了陕北秧歌和其他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大秧歌》、《拥军花鼓》、《兄妹开荒》等节目。鲁艺教师王大化、一年级学生李波演出的秧歌《兄妹开荒》受到热烈欢迎。《兄妹开荒》(原名《王小二开荒》),采用秧歌的形式,但摒弃了旧秧歌中常有的丑角以及男女调情的成分,代之以新型的农民形象和欢乐的劳动场面。浓郁的泥土气息与农民特有的诙谐交织在一起,使一出剧情十分简单的小戏演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给人以焕然一新的强烈印象。毛泽东也在黄土飞扬的大风中坐在长板凳上观看,当时的演员李波回忆说:“毛主席身上也落了一层黄土,但他并不在意,也不避一下风,这时毛主席身边的一个人往他嘴上捂了个大白口罩,毛主席马上用手扒拉开,只是兴奋地张着嘴哈哈大笑。”《解放日报》1943425日在题为《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的社论中,肯定了这次春节演出初步实践工农兵方向的成就,赞扬《兄妹开荒》是个“很好的新型歌舞短剧”,秧歌剧《兄妹开荒》在春节的演出,一下子轰动了,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干部,都非常喜欢。

毛主席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

 新秧歌剧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掀起的艺术形式的革新,它综合了歌舞、文学、曲艺、话剧诸种艺术的利益,缔造出具有新形式、新内容和完整故事的中国歌舞剧。在《兄妹开荒》之后,又呈现了《夫妻识字》、《一朵红花》、《赵富贵悔改》、《十二把镰刀》、《牛永贵挂彩》、《二媳妇纺线》、《红布条》、《采棉花》、《钟万才起身》、《王三宝改变》、《周子山》、《张治国》、《全家信用》、《白毛女》、《血泪仇》等新秧歌剧、新歌剧。这些新秧歌剧的题材内容相当普遍,纺暌钩了按照地人平易近的出产斗争,称道了在冬学、抗日救国、锄奸、反霸、用魅政爱平易近、拥军优试等勾当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楷模事迹。

就在《兄妹开荒》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人们永远忘不了一个普通而特殊的观众——毛泽东!就在这次演出后,毛主席和演员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照片。

 说到1943年的春节新秧歌,不能不提到一件在中国历史上永远辉煌的故事。

《东方红》,是当今最为流行、人们最喜爱的歌曲,而这首歌曲正诞生在1943年春节闹秧歌。我们都知道,《东方红》的作者是李有源,他是佳县城北张家庄农民,尽管他只上过一年学,却远近闻名,他创作了很多民间流行的歌舞。1942年春节,李有源的好朋友屈士才带领屈家庄秧歌队进城演出,唱了一个秧歌,受到群众欢迎。其中两句是:“毛主席好比一盏灯,照得全家明又明。”李有源听后也觉得耳目一新,但又觉得把毛主席仅仅比作一盏灯还远远不够,但李有源在近一年时间里都没有想出一句满意的词。到1942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李有源担着粪桶到县城去担粪。此时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霞光万丈,浑身顿觉温暖起来,他心中一动:“把毛主席比作太阳最好不过了”。到了城里,又见到“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救星”的标语。从此,李有源的口中唱出了这样的歌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李有源也许并没有想到,他的这几句通俗而形象生动的歌词成了中国历史的见证。1943年春节闹秧歌时,由他的侄子李增正在佳县山城第一次演唱出去。1944年春,李增正任佳县移民队副队长,带领七十多个农民到延安开荒种地,走一路唱一路,传到了延安,从此,《东方红》成了人民心声的形象诠释,唱红了全中国。

 与新秧歌剧兴起同时,更能凝聚着人民深情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诞生了。这个著名的题词,是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牺牲后作的即兴演讲,其后,1944921日,《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以新闻稿的形式在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上发表。19454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被鲜明地概括为我党的根本宗旨,并写进“七大”报告。1945年9月,毛泽东同志给《大公报》题词:“为人民服务”。

 从新秧歌剧,到《东方红》,到“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和人民群众心连心,这句名言,将指引我们永远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