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极客营的师资怎:于丹教育心得 [文明之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0:27:34
cctv4  2011. 8.1[文明之旅]于丹教育心得
',1)">
[文明之旅]于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20110823)
',2)">
文明之旅20120806于丹 生活与诗
',3)">
好文好句,太精辟了!
于丹的话:
满桌佳肴,你得有好牙;腰缠万贯,你得有命花;
赏一路风光,你得走的动;拣一座金山,你得能够拿;
垄沟里刨食的是条好汉子,病床上数钱的是个大傻瓜;
千里纵横,你总得有个家; 万众首领,你也得有个妈;
委屈烦恼,你非得有人听;  出色得意,你还得有人夸;
酷毙了靓绝了,你要有人爱;摔倒了失足了,你得有人拉;
结怨不如结缘,栽刺不如栽花;富贵不如福态,高寿不如高兴。

感悟:
1、同样的一瓶饮料,便利店里2块钱,五星饭店60块,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
2、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
3、成功有个副作用:就是以为过去的做法同样适用于未来。
4、幽默就是一个人想哭的时候,还有笑的兴致。
5、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
情结。
6、说真话的最大好处就是你不必记得你都说些什么。
7、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
8、真正的领导不在于谁能领导多少君子,而在于谁能驾驭多少人。
于丹谈家庭教育:孩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摘要:“家庭就是一个让我们从小酝酿牵挂的地方。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结论;成长是相关于生命的评价,成功是相关于社会的评价;成长是一个内在的系统,成功是一个外在的体系
于丹谈家庭教育
“家庭就是一个让我们从小酝酿牵挂的地方。家庭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 ”
“所有时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当下;所有权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长。 ”
时值暑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与本报记者论“家教”、谈成长,说事说理,生动活泼。征得于丹教授同意,记者将谈话内容整理成文,独家发表于《解放周末》,以飨读者。
我们现在的孩子,远离了“分享”这个词
以前人们夸一个孩子,经常说“家教好”,现在这个评价用得越来越少了。家长们说得更多的是孩子“奥数拿过冠军”、“外语口语是多少等级”。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人格的成功标准,却渐渐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
可我依然很喜欢“家教”这个词,因为它是一种耳濡目染,是一种长期的人格养成。对中国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地。孔子提出一个人的学习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讲家庭教育;第二阶段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的是社会教育;第三阶段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你前两个阶段都完成了的话,就可以去学习文献知识了。我们现在是反过来了,在学校接受了很多年教育之后再去接受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呢?往往被我们牺牲掉了。
传统中国人接受的是一种农耕文明的土地教育。孩子春天撒着欢儿地玩耍,夏天在河沟里游泳,秋天掰玉米、摘土豆回来烤了吃,冬天换上新棉袄放鞭炮、贴春联、过大年。四季的循环,在农耕文明里清晰展现。因为崇尚多子多福,每家每户都是大的拉扯着小的。一个馒头热气腾腾地出锅时,可能要掰成四块,每个孩子吃一块。这就叫分享。
我们现在的孩子,远离了“分享”这个词。家里的水果,都是爷爷奶奶剥好了、切成块、用叉子喂到孩子小嘴里,说:“多吃两块,你还得练琴去呢! ”从一人捧着一块馒头在阳光下玩耍,到现在的锦衣玉食、叉子叉在水果上送到嘴边,我们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进步有它的社会标准,但进步也有它的心灵标准。有时候我们只欣喜于得到的东西,却忽略了付出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知识,但付出的却往往是一个孩子快乐的能力。
拿我自己和我的孩子来说,我们童年的游戏方式就有着天壤之别。我小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在北京的胡同里,女孩流行玩砍沙包和跳皮筋。橡皮筋一角钱可以买一大把,然后我们一根一根地把它们套起来,连成一根皮筋,从脚踝到腿弯到大腿到腰间到肩膀,可以一直跳到“大举”。那时穷有穷的玩法,而且我们的玩法很公平,哪一方输了绝对不允许耍赖,谁跳坏了谁就得下来撑皮筋。这是一种游戏规则。
现在,我们小区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滑板车、一副轮滑鞋,孩子们滑到面前,彼此打个招呼又散开了。他们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个群体游戏的环境。滑板车和轮滑鞋给了他们一种自由奔跑的速度,却缺少了大家都必须服从的规则。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子长大了容易耍赖?因为他们小时候处于规则之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们跳皮筋、砍沙包都是和同龄人一起,你要是耍赖,人家就不和你一块儿玩了。所以我们会自己解决规则认同的问题。再来看我们的孩子,他们也是好孩子、乖孩子,但他们在玩的时候就缺失了这种规则的协商和认同。当所有的孩子都踩着滑板车在速度中独往独来时,他们怎么能懂得牺牲和谦让?
家教是一种伦理的认同,也是一种规则的认同。家庭教育是让孩子从小就找到一种生命的自觉,一种建立在服从基础上的自觉。这种服从是伦理的服从,规则的服从,个人对集体的服从。为什么很多考上大学的高材生,却总是磕磕碰碰、与人有那么多冲突呢?到了念大学时你再告诉他们什么叫作“规则”,已经晚了。
家庭教育输出的终端产品,是“态度”
我们都懂得“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往往很混乱。一方面我们教孩子要尊重老人,另一方面老人却在伺候孩子;一方面我们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服从规则,另一方面,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依然唯我独尊;我们嘴上告诉孩子要艰苦朴素,但在行为方式上,还在给孩子买很多奢侈品。
“言传不如身教”,相对于行为的强大,思想和语言往往是苍白的。我的女儿也是独生女,她两岁时,我们就告诉她,姥姥有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吃药。所以她养成了习惯,每次吃饭前刚拿到筷子,她就说:“姥姥,吃药! ”她会明白她对姥姥是有责任的,有了责任会觉得很光荣。我们以前带她出去玩时,她都会带一个布娃娃,说那是她“妹妹”。但是到了4岁,出去玩她就不带她的“妹妹”了。我们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要腾出手来扶我姥姥啊! ”
今年春节我带她去丽江玩,女儿第一次去养鸡场捡鸡蛋,感觉特别新鲜。回来后她一手握着一只鸡蛋,吃饭时也攥着不放。我们都笑她,“你那鸡蛋都快孵出小鸡来了。 ”在机场过安检的时候,她也舍不得放下。就这样,两只鸡蛋颠沛流离地跟着她回了家,一进门还没来得及换鞋,她就扑到姥姥怀里说:“姥姥,我给你带回来两只鸡蛋! ”那一刻我心里挺惭愧的,因为我顶多想到给我妈妈买些土特产,但没想过不花钱还能给她带回来什么。那时我就在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心中有没有牵挂。
一个从小懂得牵挂别人的人,长大了才可能被别人牵挂。家庭就是一个让我们从小酝酿牵挂的地方。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家庭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今天的我们常感到人越来越像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产品,越来越失去了属于每个家庭的烙印。 “烙印”这个词的英文是“brand”,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品牌”。企业要有品牌,其实人也需要有品牌。人的品牌不是指你拥有几亿资产,拿到了多么高的学位,或是有多么显赫的地位,而是我们带着什么样的家族烙印融入社会,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个人印记去对抗过于规范化的“流水线”。
家庭教育输出的终端产品,是“态度”。我女儿4岁时,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个花篮。有一天她“哐当”一声把花篮摔了,花篮的一个角摔出了一个三角口子,她“哇”地哭了。我说:“我们试试,看看能不能让花篮比没摔破时更漂亮! ”我们又是剪又是贴,她还用彩笔画上颜色,最后,我们做出来一个非常漂亮的花篮。她和我说,“妈妈我懂了,哭是没用的。”我听了很欣慰。让我郁闷的是,后来家里每逢打坏什么东西,她都特别高兴,说:“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让它比没坏的时候更好看! ”
当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再做成比它没坏的时候更好,我们的底线只能是不让它更坏。这是一种生命的修复能力。一个人一辈子会遇上什么事情,我们无法左右,但是修复生命的能力,却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
我们做父母,要培养孩子掌握自我修复的能力,要传递给孩子一种态度,让他们明白该怎样去面对挑战。如果你告诉孩子:“我会把你呵护得好好的,你这一辈子都不会打破花篮。 ”这就是谎言了。孩子不仅会打破花篮,还会打破他们自己,会撞得头破血流。这时候就要看他们有没有一种能力,像修复花篮一样把自己修复得更好,这种能力,我觉得在4岁时告诉他们,并不算太早。
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升尊严、延展自由
现在,社会上关于成功学的教育太多了,我们几乎把成功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我始终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结论;成长是相关于生命的评价,成功是相关于社会的评价;成长是一个内在的系统,成功是一个外在的体系。我更希望孩子注重心灵、注重自我、注重人格,而并不是那么在乎外在的标签。
我非常喜欢“成长”这个词。一个人的生命要成长,两个人的爱情要成长,一个群体的建设、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成长。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成长”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你自己内心的一种状态。儒家讲“君子日三省乎己”,是在“反省”中不断成长。道家讲的“道”是“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个人的生命,难道不应该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吗?一个人过分热闹了,就被社会的标准绑架了;一个人不独立了,就放弃了自由;一个人失去了周行不殆的能力,就停滞了。
中国人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人过四十天过午”。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人到六七十,难道就不要学习新的生活方式吗?如果一位80岁的老奶奶,能够跟孙子学着玩游戏,能够试试孙女的新裙子,能够跟孩子出去郊游,我相信这个老人一定是幸福、快乐的,因为她仍然保持着成长的力量。
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看重什么呢?我觉得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指标,就是尊严和自由。其实人这一辈子,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升尊严、延展自由。无论多好的职业、多好的爱情,一旦侵犯到尊严和自由,就会产生冲突,甚至出现新的选择。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用任何好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尊严和自由。
我相信尊严与生俱来,它不是被父母赋予的,也不是可以向任何人乞求的,一个人的尊严是他(她)自己的选择。我记得女儿5个多月就在选择玩具这件事上,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个人取向。她的周围堆着各种玩具,但是她爱玩的只有一样空药瓶子,她喜欢“咔啦咔啦”起劲地拧瓶盖。我们家的阿姨就从她小手里抢过瓶子说:“这个不好玩,你还是玩电动娃娃吧! ”可是我女儿把电动娃娃推到一边,顽强地去抓那个瓶子,继续痴迷地拧瓶盖。我后来去咨询儿童心理学专家,他说那个阶段正是孩子的手指开始学习精细化动作的时候,拧瓶盖这个动作对孩子小肌肉的发育大有益处,可比玩电动娃娃好多了。所以,我们认为昂贵的电动娃娃更好,这只是成年人的标准。孩子的尊严是与生俱来的,不该粗暴地剥夺它。
我们的社区经常会举办孩子们的游艺比赛,有一次我女儿去玩,得了很多奖券,可以兑换玩具或是家庭卫生用品。之前她都是换气球的,但那一次她特别犹豫,一个人自言自语地说,“我已经是大孩子了,不要气球了! ”那时候正闹“甲流”,她就选了一块洗衣皂。回家以后,她一天十遍八遍地提醒我们:“你们洗洗手吧,那个肥皂是我带回来的! ”家里的洗手液都不能用,洗手全用她拿回来的洗衣皂,那段时间我们全家人的手都特粗糙!但是我们觉得要充分肯定她的劳动,因为她牺牲了自己的气球,她在为我们着想。 “尊严”关联着“责任”,她有这种意识,觉得能为别人做事很光荣。
“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 ”我们今天并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
除了尊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成长指标是“自由”。很多人问我,你这么主张自由,那你教你的孩子背诗词吗?我说我当然教。可我不是让她手放在背后一本正经地背诵,而是她在踩着滑板车跑时,我们俩大声地背诵;是她在浴缸里泡着、打着水花时,突然饶有兴趣地提议说:“妈妈,我们背首诗吧! ”
她背诗,我从不限制她如何使用和想象。我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使用诗词是在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我出差回来,问她:“你想妈妈吗?”她冷不丁地说了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她背诗居然能“活学活用”!她喜欢把我们的大床当蹦床,有一回她爸爸说:“你别蹦了,都把我们的床单蹦破四条了!”谁知她一边蹦,一边高声说:“人生得意须尽欢! ”把她爸爸噎得瞠目结舌。
后来她竟然开始给人讲诗了。杜甫的《春望》,我听她给别人讲过一个特别“雷人”的解释。她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说的是杜甫他们那儿地震了。国还在,但是震破了;山河也在,但是走样了。为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呢?因为地震太厉害了,大家很伤心。 ”听着她这个地震版《春望》,我想我没有办法纠正她。她3岁时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惨景,4岁时看到玉树地震,后来她又看到日本海啸地震,她知道地震是一种苦难。所以我想,那就让她这样解读吧,长大了老师会给她讲“安史之乱”的。
女儿从小就在解构经典。但是我没有纠正过她一次,因为我觉得,她可以胡说八道的年华还有多少呢?我很留恋她可以胡说八道的自由。她不知道什么是权威,她认为她有阐释的权利,而这种权利可能到她读小学时就要被剥夺了。我认为小孩子在思想上的自由期持续得越长越好,这样等他们长大了,还可以保留一些突破常规的思维能力。
有一次女儿坐在床上看唐诗,正好那个标题的字她都认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她像见到老朋友似的点点头说:“哦,这也是王维的。 ”我就教她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讲到一半,她说:“王维的诗,也不是都好。 ”我说:“怎么不好了? ”她说:“不押韵。 ”我一看,还真是不押韵。到了晚上,我正在漱口,她突然摇头晃脑地感慨:“李白这个人,写诗还是可以的。 ”我一口水差点喷出来!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起码比王维押韵。 ”我后来一想,李白的诗不管多么清浅通俗,还真都押韵。我发现她能讲出一些我没想到的道理,因为我讲诗词讲了那么多年,对大家难免心怀敬畏,却也失去了一个小孩子对诗词的遴选标准。所以,现在经常是她给我讲诗词,我觉得这很有意思,我愿意呵护她这种自由的权利。
让一个人有尊严、自由地成长,是我们的一种期许。有时我看着女儿练琴、跳舞或者画画,我就很欣慰。我一点都不求她在专业上能有多大成绩,她只要能在里面找到一种快乐的能力,就够了。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缺少艺术方面的训练,所以我们感到压力很大、疲惫不堪的时候,总是找不到寄托。我女儿酷爱画画,碰上别人过生日、送礼物,她都说:“我给你画幅画吧!”口气就跟齐白石似的。她现在还不会写作文,但是外出旅游的时候,她可以用绘画记录旅游日记。我觉得这个挺好,因为她有自己的表达,拥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会因为没钱而被剥夺,一个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有本事让自己快乐起来。
“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 ”我们今天并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我们越来越失去了一种审美的眼光,而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同一种功利标准的筛选。我们越来越成功了,但是我们失去了成长的力量,失去了那种在漫山遍野的鲜花中漫步时心灵上的愉悦。
“成功”,或许是一个评判人的标准,但只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标准。成长的过程中,有一套综合、多元的标准体系。一个人,只要生命能成长,就一定有未来。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对料事如神的老酋长很不服气,有一天他捉了一只刚孵出来的小鸟放在身后,问老酋长:“我手里的小鸟是生还是死? ”他想,你要说它是活的,我手指一捻就掐死它;你要说是死的,我手心一张就让它飞起来。凭什么你说的都是对的?我一定让你错一回!结果,那位睿智的老人只是宽容地一笑,他说:“生命就在你的手中! ”
这是一个好故事,它关乎生命的成长。所有时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当下;所有权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长。
于丹在日本的演讲:三锅滚开水的哲学
2008年10月12日 14:41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于丹 选稿:袁野
非常感谢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我在这里看到大家的面孔,看到大家对我的笑容,我感觉和在中国是一样的,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包括我们待人的礼节真的都太相似了。所以我觉得传统的文化对于我们每一个现代人来讲,中间也不是隔膜,只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语言和文字都是可以超越的,就像我看到你们的笑容,会懂得你们的心情,如果你去悟懂了《论语》、《庄子》语言本身不会成为隔膜的。
我讲《论语》内容的这本书将在日本出版了,讲《庄子》的书要今年春天在日本再出版,我想今天来跟大家谈一谈为什么站在今天我们要去思考2000多年前孔子和庄子给我们的智慧。
我们每一个现代人生活在21世纪,我们的物质比2000多年前要繁荣很多,我们的科技也非常发达,但我们很多人生活越来越疲惫,越来越迷惑,反而心灵没有宁静的幸福感。
喜剧演员的抑郁症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觉得自己工作压力很大,疲惫不堪,他去找心理医生做咨询。
他说:“我每天不怕工作,我工作的时候有很多掌声鲜花,大家都觉得我很称职,甚至我很优秀,但是我很怕一个人回到家里,觉得有很多的心事别人都不知道。自己要选择这样,或者选择那样,不知道做什么样的标准判断,所以自己每天夜里都睡不着觉,精神快要崩溃了。
医生就跟他讲:“你的情况很严重,你快得忧郁症了,我建议你去城市最大的一个剧院看演出,我们国家一位非常优秀的喜剧演员,每天都在这个大剧院给大家表演他的喜剧,凡是看过他表演的人都会哈哈大笑,都会忘掉所有的烦恼。”
医生说:“你赶快去看吧,你看上半个月,到我这里来,再来给你治疗。”
那么医生说完这个话后,这个病人很久很久没有抬头,当他抬起头来后,泪流满面,他对医生讲了一句话说:“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
其实我们每个人觉得我自己是不是一个喜剧演员呢?现代生活给了我们一个舞台,我们每天早晨要穿上职业的正装,拎起公文包,放好名片,这是不是就去做表演呢?但是每天回到家里我们的心事,我们在这样一个物质文明的压力下,自己何去何从的困惑,只有我们自己的内心知道。
所以我今天站在这里,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话题,就是关于怎么样让现代人一边享受丰富的物质文明,一边能保持心灵中简单宁静的幸福。那么我就说一说,儒家和道家,孔子和庄子他们分别都有哪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来讲,仍然是有用的。
顶天立地寻人生坐标
孔子和庄子都是活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
儒家关注的是社会与人,道家所关心的是自然与人;儒家所关注的是群体,道家所关注的是个体。我想这两点代表了不同的位置,儒家给我们的是社会的一片土地,而道家给我们的是每一个个体心灵遨游的一片天空,在天和地中间站着的是我们——人。
每一个人是在天和地中间的,中国人有一个人格的理想,叫做:圣与地,神与天。我们中文有个词,叫做顶天立地,就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所以我想一个人要想他自己人格非常高大,在世界上没有困难轻易击垮,他就要有顶天立地的人格。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孔子和庄子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日本人,包括世界上每一个人来讲,他是一个坐标系,因为有天有地才能找到我们自己。
那我们下面分别来说一说,我们先来说说儒家,他在我们思想中核心价值是什么?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孔子所提出来的核心的思想是:“仁爱”。“仁”这个字很简单,它的结构是左边一个“人”,右边是“二”,他的基本意思就是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构成一种仁爱的态度,仁爱的态度就是教人在社会之中怎样和他人达成一种美好的、融洽的、和谐的关系。
孔子的学生曾经问他:老师,要怎么样做,“仁爱”才算是做到呢?
孔子说:“很简单,只要你做到了5个方面,那么仁爱基本上就完成了。”
恭则不侮生命有尊严
他说的“仁爱”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恭则不侮。“恭”是恭敬的“恭”,侮是侮辱的意思,对人要恭敬,为什么呢?孔子说恭则不侮,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你对别人如果必恭必敬,有一个很美好的态度,那别人也不会轻易来欺负你,你希望自己的生命有尊严,那么就对别人尽量地友善。
那我想这是东方文化共有的传统,在日本,这种恭敬做得是很好的,恭敬不仅是古代的一种态度,它也还活在日本现代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都是恭敬的、友好的,他人的脸就是自己表情的镜子,你对别人笑,别人也对你和善,你对别人狠、发怒,别人对你可能也是怒目而视。
宽则得众受众人爱戴
孔子讲的“仁爱”的第二方面叫做宽(宽是宽和)则得众。就是你对别人越宽容,你就会拥有越多朋友的信任和众人的爱戴。
其实人心怎么样才能够宽阔呢?宽阔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判断,宽阔和人住的房子是大是小没有太大的关联,但对人心的是大是小有很大的关系,关于人心的大与小佛家有很多故事:
曾经有一位弟子去问自己的师父,他说:“你看我们人身高都差不多,寿命也差不多,为什么说有的人心就大,有的人心就小呢?真有这么大差别吗?”
他的师父就跟他讲:“你现在闭上眼睛,用你的心造一座城池。”
这个弟子就把眼睛闭上,用心造城,造一座城,那么他在心里想象了很深很深的护城河,很好很高的城墙,在非常大的城里面,有很多的亭子、楼台,还有花草、树木,想得非常大也非常美好,也造了很久,于是他睁开眼睛跟师父描绘了他心中造的城池。
接着他师父又给他讲:“那你现在闭上眼睛,用你的心造一根毫毛。”
这个徒弟又闭上眼睛,想呀想呀,想了一根细细的毫毛,然后他睁开眼睛说:“我也造好了。”
他师父问他:“你刚才用心造了那么大一座城市,用的是你全部的心吗?”
徒弟说:“对呀,就是我自己的心造出来的。”
他师父又问他:“你造了那么小的一根毫毛,也用的是你全部的心吗?”
徒弟说:“对呀,我在造一根毫毛的时候也没法想别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我们可以用心造一座非常大的城市,也可以造一根很细的毫毛。
有些心大的人,他这一生可以不断地完成很多事业,在世界上为他人创造美好,但也有人心会绊在一根很细小的毫毛上,想不开。比如说,爱人之间吵嘴了想不开,在工作上不顺心了想不开,或者是自己的薪水工资没有提上去想不开,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会绊死在一根细细的毫毛上,所以一个在心里会为一点小事而想不开的人,他的生活会越来越窄,这样的话他再去跟别人交往的时候,也总会去看那些坏的东西,别人的坏的东西,别人的短处,他眼里的世界就越来越不美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座村庄,没有人进去过,不知道村子住的是什么人,但是村长是一个老人,他每天都坐在村边,看着过往的行人。
有一天来了一个陌生人问老村长,他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让我永远住下去的美好的地方,请问你的村子是这样的地方吗?”
老村长就问他:“那你先给我讲一讲你原来居住的那个村子里的人是怎么样的?”
这个人说:“原来那个村子的人非常非常不好,人跟人之间没有信任,每一个人都很自私,很阴险,他们都互相陷害,我就是因为从心里很憎恨他们,我才要出来寻找美好的地方。”
老村长听了以后就淡淡地对他讲:“很对不起,我这个村子里的人和你原来村子里的人是一样的,你继续往前再去寻找吧。”
这时候又过来了一个人,他也问老村长:“我正在寻找一个可以让我永远住下去的美好的地方,请问你的村子是这样的吗?”
老村长也问他:“那你跟我讲一讲你原来住的地方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人说:“我原来的那个村子太好了,所有的人之间都是相亲相爱的,每一个人都很善良,很正直,很关心别人,大家活得像一家人一样,但是我的那个村子被洪水给冲掉了,我才被迫要寻找新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洪水我永远都不离开他们。”
然后老村长又淡淡地跟这个人说:“那好,我这个村子里的人就和你原来住的村子的人是一样的,那你就住在这吧。”
其实大家想一想,那个村子究竟住的是什么人呢?究竟是和第一人他形容的村子那么坏还是像第二个人形容的那个村子那么好呢?这个村子其实就是我们居住的社会,没有完全的好,也没有完全的坏,关键是人怎么样去与人相处。如果他在历史上跟所有的人都不好的话,到一个新的地方也很难好起来,如果他过去对所有人很友善,到一个新的地方,也会很快建立美好的关系,这就是孔子说的宽容的人就会得到众人的爱戴。
信则人任焉走得更长久
孔子讲的“仁爱”的第三方面是:信则人任焉。信就是一个人守信誉,说话办事都有他的信誉,一定是要做到的,这样的人,“任焉”,就会不断地给他很好的机会,社会上很好的机遇,都会给有信誉的人。
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能有些人有非常好的专业技能,但另外一些人他虽然技术上不那么出众,但这个人办事很认真很老实,他有他的信誉,大家在竞争中一定是有信誉的人比单纯有技巧的人会走得更远,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用心灵去认真工作、待人的人,会比那些用脑子,用很多的技巧跟人相处的人走得更长久。
往期回顾更多

[文明之旅]于丹教育心得 ...

[文明之旅]孔子学院-中国...

[文明之旅]画家周昌新的新...

[文明之旅]余秋雨 两岸文...

[文明之旅]中国大运河:人...

[文明之旅]昆曲牡丹亭 焕...

[文明之旅]非洲离中国有多...

[文明之旅]粤菜文化 创新...

[文明之旅]端午节的精神传...

[文明之旅]礼仪之邦说礼(...

[文明之旅]于丹:文化的差...

[文明之旅]余秋雨:文化的...

[文明之旅]核能:双刃剑(2011.05.09)

[文明之旅]库恩的中国故事(2011.05.02)

[文明之旅]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2011.04.25)

[文明之旅]艺术大师黄永玉的传奇人生(2011.04.18)

[文明之旅]利比亚危机的文化观察(2011.04.11)

[文明之旅]细说中国传统节日之“清明节”(

[文明之旅]丁绍光:重彩人生(2011.03.28)

[文明之旅]蔡大生:唱给故乡的歌 (2011.03.21)

[文明之旅]冯远:美术星空的思考者(2011.03.14)

[文明之旅]靳羽西:美丽的中国红(2011.03.07)

[文明之旅]登堂入室探国博(2011.02.28)

[文明之旅]舒乙:发现历史(2011.02.21)

[文明之旅]郑欣淼:寻幽探胜说故宫(2011.02.14)

[文明之旅]春节特别节目:过大年(2011.01.31)

[文明之旅]张信刚:游走在文明之间(2011.01.24)

[文明之旅]王洛勇:从百老汇到大剧院(2011.01.17)

[文明之旅]汤一介:把根留住(2011.01.10)

[文明之旅]李祥霆:古琴的知音(2011.1.3)

[文明之旅]马凯硕:亚洲的回归与崛起(2010.12.27)

[文明之旅]苏叔阳:中国文化的传播者(2010.12.20)


[文明之旅]托尼?布莱尔:首相的信仰(2010.12.13)

[文明之旅]杜维明:文明的使者(20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