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天气预报15天未来:《大盂鼎》《毛公鼎》《大克鼎》《《小克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9:56:34

 大盂鼎  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 77.8厘米。圆形,立耳,深腹,三柱足,颈及足上部饰兽面纹。为康王时贵族盂所作的祭器。传为清代道光初年于陕西岐山礼村出土。 大盂鼎造型雄浑,工艺精湛。其内壁铸有铭文 19 行 291 字 ,记述康王命盂管理兵戎,并赐给香酒、命服、车马及1700余名奴隶之事,为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重要史料。原器出土之初,为岐山豪绅宋金鉴所有。后因家道中落,此鼎被其后人以七百两银子转让到西安。后来,又曾一度为左宗棠所有,数年后为答谢潘祖荫的厚恩,左宗棠以此鼎相赠。此后,大盂鼎便成为潘家的传世之宝,供于苏州潘家大堂。一九五二年由潘氏后人献给国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铭文载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认为文王、武王得以卓越的业绩立国,主要是由于其臣属从不酗酒,每逢祭祀,认真、恭敬,而商王的亡国教训就在于沉迷于酒。由此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赐盂命服、车马、酒与邦司、人鬲等。盂在铭文中说明作此鼎也是为了祭祀其祖父南公。大盂鼎铭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   大盂鼎又称盂鼎,之所以冠以"大"是为了区别于小盂鼎。这两个鼎同出,但小盂鼎原器已失,仅存铭文拓本。   大盂鼎铭文白话译文:  九月王在宗周册命盂。王这样说:"伟大英明的文王承受了上天佑助的重大使命。到了武王,继承文王建立了周国。排除了那个奸恶,普遍地保有了四方土地,长久地治理着百姓。办事的人在举行饮酒礼的仪式上,没人敢喝醉,在举行柴、烝一类的祭祀上也不敢醉酒。所以天帝以慈爱之心给以庇护,大力保佑先王,广有天下。我听说殷朝丧失了上天所赐予的大命,是因为殷朝从远方诸侯到朝廷内的大小官员,都经常酗酒,所以丧失了天下。你年幼时就继承了先辈的显要职位,我曾让你就读于我的贵胄小学,你不能背离我,而要辅佐我。现在我要效法文王的政令和德行,犹如文王一样任命两三个执政大臣来任命你,你要恭敬地协调纲纪,勤勉地早晚入谏,进行祭祀,奔走于王事,敬畏上天的威严。"王说:"命你盂,一定要效法你的先祖南公,"王说:"盂,你要辅助我主管军队,勤勉而及时地处理赏罚狱讼案件,从早到晚都应辅佐我治理四方,协助我遵行先王的制度治民治疆土。赏赐给你一卣香酒、头巾、蔽膝、木底鞋、车、马;赐给你先祖南公的旗帜,用以巡狩,赐给你邦国的官员四名,人众自驭手至庶人六百五十九人;"赐给你异族的王臣十三名,夷众一千零五十人,要尽量让这些人在他们所耕作的土地上努力劳动。"王说:"盂,你要恭谨地对待你的职事,不得违抗我的命令。"盂颂扬王的美德,制作了纪念先祖南公的宝鼎,时在康王在位第二十三年。( 《大盂鼎》拓片局部 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毛公鼎 毛公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金文的经典名作。传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 。高 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造型端庄稳重。颈部饰重环纹及弦纹各一道 ,简朴庄毛公鼎严 。腹内铸有铭文 32行、499 字,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较长的一篇。 全文道先追述周代国君君主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感叹现时的不安宁,接着叙述宣王同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内外事务,拥有宣布王命的大权。宣王一再教导毛王要勤政爱民,修身养德,并赐给他以一些器物以示鼓励。毛公将此事铸于鼎上,以资纪念和流传后世。 这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册命铭文,但不拘泥于传统的册命体例,分五段,各段均为“王若曰”起,显然是出自当时(周成王时,公元前1115-1079年)史官之手。全铭文辞精妙而完整,古奥艰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例如文章的第一段: 王若曰:“父歆,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觐于文武耿光。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属谨大命,肆皇天亡,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将曷吉?迹迹四方,大从丕静。呜呼!惧作小子溷湛于艰,永巩先王”。 《毛公鼎》拓片 《毛公鼎》拓片 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大克鼎 大克鼎实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大克鼎拓片   大克鼎为西周孝王时期器物。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鼎、钟等器,都属于一个名叫克的贵族。此鼎形体巨大,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铭文字体工整,笔势圆润,堪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的典范。洋洋洒洒,无论在布局书写上、还是铸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字体大小统一不失灵动,圆润古拙不失劲健,呈出一种舒展,端雅的风尚。   清大克鼎铭文内容主要叙述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是研究西周经济制度的重要史料。 下列参考资料来自人民网20040301   ●上海博物馆有一面刻着上千位捐赠人姓名的大理石墙,潘达于这名字“高高在上”。关于盂、克二鼎躲过战乱、捐献国家的故事,也一直若隐若现地流传  ●当年传奇的主角已是百岁老人。2月28日,一个百岁寿诞贺仪在上博举办。博物馆门外竖起三张大幅招贴:在特地从北京调来的大盂鼎和长驻上博的大克鼎中间,是潘达于先生明亮的白发和笑脸 潘达于在上海市副市长杨晓渡(左)、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右)的陪同下,参加上海博物馆为自己百岁寿辰而举行的特别展览开幕式   贪玩老人  见到寿星潘达于,大吃一惊:哪里像个百岁老人!  那是上海高安路一幢半旧高层楼里的简朴人家。房门敲开,就看到一张皮肤白皙、带着点好奇表情的笑脸,身上是干干净净的藏青对襟中装和浅灰裤子,梳得一丝不乱的一头白发。潘老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   陪我前去的上博流散文物处老倪告诉老人,他刚去过苏州,请潘家的亲友、五六代人星期六来沪参加她的生日聚会,有60多人呢。她连连摆手:“不要做得太大,浪费哦!”一口软糯的苏州口音,脸上却分明有觉得好玩而高兴的表情。  爱玩,是老人的天性。听老倪说,大盂鼎已运到上海,45年没看过它的潘达于立刻问:“明天我先去看看好不好?”问她是不是常去上博看大克鼎,回答是:“以前想到就要去博物馆白相相的。”现在更多是在附近散步,“着一着地气”,喜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平时看电视、读报纸,有什么不懂的,总要刨根问底弄明白。80多岁的女儿家华忍不住“抱怨”妈妈:“唉,这几天一高兴,都不肯早睡觉……”护鼎传奇  有人从她住的高层窗口指着下面的小楼告诉她:“您捐的那两只鼎,如果拍卖,能买好几幢那样的房子。”老人想了想说:“房子又勿值多少铜钿!”  大户人家出身,又嫁了“吴中贵潘”的收藏世家潘家,在苏州城里曾有十数处花园、房子的她,对“财富”的理解,早在另一种境界。  同治年间,李鸿章抚苏州时曾为潘家题赠匾额:“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家”。除诗书功名外,潘家还以收藏传世。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咸丰年间名臣左宗棠为报答老朋友潘祖荫而赠送的西周彝器大盂鼎和潘祖荫自己重金购得的大克鼎。   潘达于是潘祖荫的孙媳,19岁嫁入潘家,丈夫在婚后3个月即去世,她抚幼养老,掌管门户,更在60多年间当起庞大家传收藏的瘦小守护人。当时,苏州城南石子街旧宅里,光铜器就放满一大间,另有一大间全放古籍和字画卷轴。贫寒中,曾有外国人愿用600两黄金外加洋房来交换大克鼎和大盂鼎。她一口回绝。  抗战时,潘达于请家人和两个木匠师傅帮忙,连夜把克鼎、盂鼎和一批青铜器装箱深藏到屋子底下,书画和小件古董三十几箱藏进夹壁。城陷后,她家前后闯进7批日本强盗,一遍遍搜刮,财产什物损失殆尽,连日军司令松井都查问潘家收藏,却到底没有发现踪迹。  抗战胜利后,宝藏再次“出土”。潘达于把它们藏在一间屋里,用旧家具破杂物覆盖,再将整进房屋钉断,既不住人也不走人,直到解放之后。献宝故事  1951年7月,移居上海的潘达于寄出一封信:“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贮藏得所,克保永久。诚愿将两大鼎呈献……”刚刚成立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以隆重的授奖典礼表彰潘氏捐献之举。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处长唐弢主持,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部长陈望道致辞,颁发的文化部褒奖状上落着部长沈雁冰的大名:“潘达于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为祖国历史名器,六十年来迭经兵火,保存无恙,今举以捐献政府,公诸人民,其爱护民族文化遗产及发扬新爱国主义之精神,至堪嘉尚,特予褒扬,此状。”潘老卧室里,家具简朴,别无装饰,这张奖状,却一挂就是50年。  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二鼎如愿入馆,使市民第一次饱览了这闻名半个多世纪的“国之重器”。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开馆,大盂鼎等125件珍贵文物应征北上。两件巨鼎自此各镇一方。  捐鼎后,国家发给2000元奖金,虽然当年家财早成云烟,子女都是中小学教师,家境并不富有,潘达于仍将奖金捐出,支持抗美援朝。从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潘达于还将家藏文物捐献国家,自己则参加里弄生产组,学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后来成了上海文史馆员,这让她感到莫大快乐。领了工资,她会招呼重孙辈:“请你们吃冰淇淋!”  这两年,老人记忆衰退,有时会念叨起久未谋面的大盂鼎。获悉潘家在为老人筹办百岁生日,念旧的上博干脆将这事“大包大揽”,在国家文物局和历博的大力支持下,才有大盂鼎的南下,两只宝鼎加上一位百岁老人“三碰头”,再演绎一段文物史上的佳话。   大盂鼎和大克鼎,是两件被称为“重器鸿宝”的西周铜鼎,与毛公鼎一道,被誉为海内三宝。二鼎不仅形制雄伟,纹饰精美,其铭文更成为研究西周历史文化的重要凭证。  大盂鼎,鼎高101.9厘米,重153.5公斤,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礼村,是目前出土的形制最大的西周青铜器,距今已有3000年左右。腹内侧铸有铭文19行,分2段,共291个字,记载了周康王对大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克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口径75.6厘米,是仅次于大盂鼎的西周第二大青铜器。它是周孝王时大贵族克为颂扬国君、祭祀祖父所铸,距今有2800多年。鼎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其内容一是歌颂祖父佐助周室的功绩,记述自己由此蒙受余荫,被周孝王任命为大臣;二是记载其受赏赐的物品,其中有服饰、田地和大量的奴隶。现藏上海博物馆。   潘达于原姓丁,18岁嫁到潘家。潘家为苏州望族,名声最为显赫的除了“四朝元老”潘世恩外,就是曾在光绪年间官至军机大臣的著名大收藏家、“攀古楼主”潘祖荫。潘达于即是潘祖荫之弟潘祖年的孙媳妇。大克鼎和大盂鼎原是“攀古楼”的旧藏,一直供于潘家大堂,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毛公鼎”被称为“海内三宝”。1951年,潘达于向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捐献了大盂鼎和大克鼎及其它珍贵文物二百余件,受到了文化部的褒奖。1958年,上海博物馆为支援即将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馆,将大盂鼎调拨中国历史博物馆。从此,大盂鼎、大克鼎“劳燕分飞”,分别在上海、北京展出。这次为了祝贺潘达于老人百岁寿辰,有关部门特地将大盂鼎运来上海参加特展。 小克鼎

小克鼎,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
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小克鼎清末全形拓轴 拓轴纸芯高124厘米,广59厘米。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拓本,为吴大澂藏拓。吴大澂题跋,钤印:"愙斋金石文字","吴大澂印"。

小克鼎拓片
   小克鼎传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的青铜器之一。铭文中所述器主人为“膳夫克”,故称克鼎,又称膳夫克鼎。为与大克鼎区别,也称小克鼎。小克鼎造型雄浑厚重,花纹粗犷流畅,是典型的西周晚期铜鼎。
   器内壁铸铭文8行72字:    唯王二十又三年九月,王    在宗周,王命膳夫克舍    命于成周,遹正八师之    年,克作朕皇祖季    宝宗彝。克其日用朕    辟鲁休,用介康*、纯祐、    眉寿、永命、灵终。万年    无疆,克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是:在周王二十三年的九月,王在西部周原旧都宗周,周王命令膳夫克到东部新都成周洛阳发布命令,整肃王的部队成周八师。就在这一年克作了这批纪念其伟大祖父季并置于其宗庙中的宝贵彝器。克每日用它来祭享祖先,同时也就每日在宣扬他的主人周王的厚重美意。用来祈求康顺、福佑、老寿、长命、善终。愿克万年无疆,克的子孙后代永远宝用这批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