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凤倾颜 gl全文阅读:生活处处有风险 我们安全感去哪儿了? 愤怒的小鸟飞机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7:42:33

生活处处有风险 我们安全感去哪儿了?

2011年07月29日 08:24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周怀宗

 

做过农民,下过矿井,在海军陆战队服过役,然后又做了十多年的调查记者,写了6年的报告文学,他调查过无数社会事件,也遇到过威胁、恐吓、诉讼……

这就是石野,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在去调查一件家暴受害事件的大巴上。他的新书《生死暗访》刚刚出版,我们在电话里聊了一个多小时,采访结束的时候,他也刚好到达目的地。

十多年的调查,石野亲身接触了太多的不安全事件,也见过太多没有安全感的人,他说:“30年的经济发展,生活变好了,这毫无疑问,物质条件提高了无数倍,但同时相配套的社会环境应该跟上,医、食、住、行存在风险,会让人们普遍没有安全感。所以,在经济发展之后,如何建立配套的制度,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让经济和物质的发展得到保障,不然就是镜花水月。”

生活中有风险

安全感这个词看起来很玄妙,似乎和思维、感性等相关,其实没那么复杂,它就在生活之中。

安全感的问题已经引起很多人的重视,见诸新闻的各种安全事件也让无数人为此担忧。在石野看来,真正的风险不仅仅是新闻中的那些,它存在于具体的生活之中。

石野说:“比如医、食、住、行,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而风险也蕴藏其中。先说医疗,不用说那些医患纠纷、千奇百怪的医疗事故、药品漏洞等,就说三个最普遍的:看病难,医疗资源不平衡,大医院里每天像春运一般的排队,一号难求;看病贵,医疗费居高不下,医院巧立名目收费,一个感冒没有上千块看不好,甚至3年前还有一个感冒看了530万的新闻;看病不安全,医生无行医执照,教授甚至死在医院里。”

风险正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石野说:“比如住,城市人口,特别是年轻人普遍有危机感。为什么?买不起房子。这么多控制房价的办法,房价却不见明显下跌,即便是拿一辈子的血汗钱,买了房子,仍旧不安全,漏水、火灾、质量问题比比皆是。同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从红心鸭蛋到三鹿,到最近的味千拉面,各种各样的食品危机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还有交通,交通发达了,确实带来便利,但是拥堵、事故、晚点也同样多了,最近的7 23事件,三年前的济南撞车事故,2004年的空难……”

物质带不来安全感

物质产品的丰富无法给人们带来安全感,这需要一整套的社会机制共同作用才行。

究竟是什么让人们失去了安全感?

石野说:“三十年的经济发展,经济水平提高了。但住进高楼了,可房子漏水,天天能吃肉,可能肉不健康,去饭店吃饭,吃到地沟油,这怎么能让人有安全感呢?”

物质之外,显然还需要社会机制来保证安全。石野说:“首先,一些部门,垄断机构,利用权力去追逐金钱,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视安全如无物。其二,一些监管部门、主管部门平时作为不够,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不及时公开、公正地处理,反而掩耳盗铃,找借口推卸责任。其三,法律缺乏威慑性,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法律本身的健全还需要时间,目前来说,我个人觉得对于危害到老百姓安全的事件处理过轻。其四,老百姓本身在生活中防范意识不强,看到新闻里的报道之后可能担心,但是生活中依旧不注意,不发生在自己头上,就没有防范心理。” 

安全要从微末开始

重建安全感:一、政府做到防微杜渐;二、管理者加强法律意识;三、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

危险的来源很多,要改变危险频发的局面,需建立一个让人放心的生活环境,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协作。

石野说:“首先,政府平时要防微杜渐。我们有一个习惯,总是在事故发生之后,开始雷厉风行地重视一下,比如火灾之后,突击检查消防措施;中毒之后,突击检查食品卫生等,这些事情为什么不能防患于未然呢?其二,管理者要加强法律意识。其实不管是渎职也好,意外伤害也好,都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但是很多管理部门并没有这种意识,疏忽散漫,不仅对老百姓的安全视若无睹,对于自己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面对的法律惩罚,也模糊不清。其三,重建职业道德。很多特权部门、垄断部门中,职业道德沦丧,以金钱为唯一目标,为追求利益,置他人的安全于不顾。如果能够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可能这种现象就要减少不少。最后,老百姓本身,也要常怀警惕,平时多看电视报纸,留心一些生活中的常识,不要迷信大医院、大公司,不要迷信高价,很多时候就能发现问题,同时还应及时举报,不要等到轮到自己头上才想起来维权。”

让监督者也有安全感

监督体系和渠道并不匮乏,但是常常效果不好,都还需要更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做了十多年的调查记者,如今依旧以作家身份从事新闻调查的石野,不仅亲历采访过诸多安全事件,他自己也曾为此遭遇过许多危险。

石野说:“我们的监督分为几部分,政府部门监督、法律监督、人大的监督,还有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监督体系和渠道并不匮乏,但是效果有待提升,都还需要更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比如政府监督,常常几个部门互相扯皮,踢皮球,无法顺畅协调。这显然是需要提高的,特别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不能推拉拖。其二,媒体监督也是重要的监督力量,但是许多记者闻监督报道而色变、而后退,因为监督报道不仅会遭遇到阻力,甚至还可能会引来诉讼、甚至报复,我自己就曾被恐吓、威胁,前不久还被告诽谤。如果说监督者本身时常陷入危险之中,那么这种监督显然不会有力,所以,应该有相关的法律给予监督者更加有利的保障。所以,就监督而言,不管是政府监督,还是社会监督,都要有完善的法律保障。一是提供有力的保障,使监督通畅;二是规范监督本身,防止有人利用监督体系恶意攻击他人。这样,才会有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

(石野 作家,出版著作有报告文学三部曲《卧底历险》、《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及《我在北京当记者》,长篇纪实《呐喊的羔羊》、《我为民工讨公道》及长篇惊险小说《卧底揭黑系列1:生死调查》、《卧底揭黑系列2:生死暗访》等。) 安全感来自哪里         温州动车事故调查报告漏洞百出:别这么雷人了愤怒小鸟迷看过来 小鸟猪头飞机能否安全飞(1/3)2011-07-29 14:10 0人参与 0条评论 民航飞机近日惊现愤怒的小鸟的全身图,红色的机身十分抢眼。
虽然小鸟本身很可爱,现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无数的目光,但是乘客搭上去是否会有不安全感呢?
原因就在于有小鸟就好了,为什么连猪头也在呢!看过《官方高清 Angry Birds 愤怒的小鸟 电影版》的人都会知道,现在搞不好就会撞上了。
  温州动车事故调查报告漏洞百出:能别这么雷人吗?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推荐给朋友>

shearwall

    7月23日发生惨烈追尾事故的甬温高铁,两天之后就神速般的恢复通车,铁道部称上座率达到117.6%。

    看到这惊人的数据我以为花了眼,确认不是花眼后又以为媒体笔误点错了小数点,反复核对后只能怀疑数据的是不是真的。

    但我不得不信,数字可能是真实的。不管他们是托还是真的乘客,我们的人民真的是很给力,真的是不怕死,真的是很天真。

    但是我要摆明自己的立场,借用一句行话:至于你作不坐,由你,反正我是不坐。

    事故原因调查清楚了吗?或者说还打算调查吗?就算想调查,现在还有办法调查吗?

    第一现场已被神速的清理殆尽,都急得几乎把活人一起拆解埋掉——没有人看见有专家钻进去收集第一手资料,也根本没那个时间,不知道以后的“调查报告”要根据什么来写,是不是要请科幻小说家来执笔?

    那么,哪怕是闭着眼拍脑脑袋的保证有没有一句:会不会再出现一模一样的事故?铁道部的专家,有保证吗?没有?那么谁给您的权利让这几万人再踏上同一条铁路?因为他们不怕死你就让他们上吗?

    写到半截,“调查报告”还真出来了,其速度之快贯彻了高铁事业的一贯作风!新任上海铁路局领导简洁清晰的发布了事故原因:“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存在设计缺陷,遭雷击后本该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显示为绿灯。”

    我亲大爷!高铁是仅仅靠红绿灯指挥交通的吗?要是那样的话,和开小汽车在马路上有甚么区别?传说中世界一流的“多重安全技术保障”到哪儿去了?这么简单就能撞车,十年来呕心沥血的高铁设计师们是这么菜吗?

    要是这样的话,所有的高铁都应该全线停运整改!信号设备一遭雷击就胡说八道,车就要乱跑?

    怪不得京沪高铁一下雨就歇菜,看来还算幸运的,没指挥着你往前撞就不错了!

    每一个人都可以马上跑到自己所在的大楼顶上去看看,甭管它多旧,现在盖一栋民房都有避雷带,保证不会被雷给击坏,这既不是新课题,也不是高科技!

    这么重要和先进的高铁设备会在防雷设计上翻了船?就这水平还敢上高铁?

    领导在分析问题时还提到:“铁路值班人员对新设备性能不了解,暴露出铁路部门对职工培训不到位。”

    这情况甚至不用说,那是必须的。我们都知道连高铁司机都仅仅培训了十天就把动车开回了北京,早通车嘛!其他岗位的人员能有几天时间培训就可想而知了。现在学个小轿车的驾照培训时间都比这长的多!要知道这么容易,咱也直接学开高铁了,还能挣铁路工资!不过,要是咱开高铁,可不能看信号灯,不一定对的,也不能听调度,都不懂设备的,还是肉眼瞅着慢点开,可靠啊!

    调查结果出来前是暂时不敢坐,调查结果出来了,我觉得应该至少十年内不要乘坐高铁!谁愿意用自己的肉体去“磨合”,由你,反正我是不去。就我们尊贵的铁老大如此轻率的调查态度,完全是拿活人去做试验。还不知道多少“有缺陷的设计”等着去买单! 铁老大如此轻率的调查态度,完全是拿活人去做试验。 也别拿老百姓开涮、死一列车贪官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