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划痕如何修复:“一个也不放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3:46:41
“一个也不放弃”

--访中国特殊教育专家陈云英

施 晓

中国的特殊教育研究,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在这片土地的拓荒者中,有一位台湾籍学子,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陈云英。她是中国第一位特殊教育博士和著名特教专家。

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

1987年夏天,在美国刚刚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后的第八天,甚至来不及参加毕业典礼,陈云英便带着一双儿女,踏上了飞往中国北京的航程。她满怀热望,因为中国有800多万残疾儿童需要她,国家的特殊教育研究需要她,她的丈夫林毅夫更加日夜盼望久别的妻子归来。 谁想,回国后的半年中,陈云英竟失业了,许多大学和研究单位没有接收她,因为当时国内与国外的条件差距很大,人们担心达不到她要的待遇和条件。后来陈云英干脆宣布,不讲任何特殊条件,后来她就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上了班。

陈云英首创了“特殊教育研究室”,作为第一个国家级的特教研究单位,她担负了许多教育部和残疾人联合会委托的研究课题。对这个新生事物,有许多人不理解,不支持,她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但陈云英说,人的一生总要处于重重困难之中,我没有时间叹息,我必须前进。

陈云英那时培养过一个只有3岁的脑瘫孩子,她训练孩子比较稳当地小跑。训练时,先要求孩子跑半圈,他往往做完一次就会看着陈云英,意思要让他再做一次,然后他就再做一次,再做一次,陈云英经常是含着泪水看他做的。

一个3岁的脑瘫孩子,他心里也有那么强的学习愿望,怎不让人感动呢。陈云英说:“我不能保证这个孩子的语文、数学的学科成绩有多好,但我要用特殊教育乐观、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启迪他,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学习能力的。”

推进特殊教育新理念

在特殊教育研究的不断探索中,陈云英始终坚持和推进一个教育理念,即让残疾儿童回归主流社会。她说,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都先后推动了特殊教育回归普通教育主流的运动,这个教育运动打破了普教、特教平行而立的制度,设立一个更适应时代和更能照顾全体儿童的良好教育模式。 她认为,中国不能盲目发展投资高、效益低的特殊学校,而应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结合起来,大量发展附设于普通学校的特教班,或让轻度智残儿童在普通班随班就读,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地调动特殊儿童的学习潜能。要让学生在普教、特教之间流动,而特殊学校则以招收中重度残疾儿童为主,不以量而以质求发展,使其成为特殊教育的教学示范试验中心。

陈云英说,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就是去拆一堵墙,不管多苦多累,我们做的事越多,拆的墙砖就越多,我们要打开一扇门,让残疾人融入社会中来,全面参与社会的事务,完全平等地生活、受教育与就业。 如今,陈云英提出的特殊教育理念和多种形式办特殊教育的主张,已被国家教育部门采纳,写入了有关的教育法规当中。更令陈云英感到兴奋的是,这些年,中国的特殊教育事业正在长足发展。1987年我国残疾儿童入学率为6%,现在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已达到90%,中等城市为60~70%,贫困县市为30~40%。十几年来,陈云英亲自培训的特殊教育教师就有数千人,遍及各个省市,甚至海外。

陈云英说,我有点像蜘蛛,一直在织网。我希望特殊教育研究能跳出“象牙塔”,让更多的残疾儿童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享受特殊教育的研究成果。1999年,陈云英以“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基础教育”为课题,争取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一笔经费,创办了“中国特殊需要在线”网站。运用网络优势,与特殊儿童和家长直接沟通,指导和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深受欢迎。如今,这个“网”越织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更多地造福于特殊人群。

只要有人需要,我愿意一直做下去


对于陈云英来说,她人生路上有三次异常重要的选择。一是选择了人生伴侣林毅夫,二是选择了终身职业特殊教育,三是选择了祖国大陆为事业拓展的舞台。 陈云英说:“我年轻时,也像所有年轻人一样,经历过青春的痛苦与烦恼,好像不知道自己是谁,活着有什么意义,那追问的迫切和痛苦常让人记忆犹新。后来上了大学,参加了一个专做社会福利工作的‘爱爱会’,就去老人院、孤儿院、特殊教育学校、少年监狱做各种各样需要我去帮助的人群的工作,我看到他们人生的不幸,看到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感到如果自己能给他们一点帮助的话,那我的生命就会非常有意义。”

一次“爱爱会”组织去聋校服务,刚走进聋校,没有听到一点声音,陈云英以为学生们都离校了呢,忽而传来到一阵“嘭嘭嘭”、“呃呃呃”的奇怪声音,寻着声音找到了操场,啊!几十个聋童正在打球。这样一群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在常人难以想像的沉默状态中拼打,但你会觉得他们虎虎有生气,面部表情那么丰富,嘴里咿咿呀呀,手舞足蹈,打得非常投入欢悦。陈云英被眼前的情景震动了!她强烈地意识到,有责任去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 后来在美国选择专业时,导师和朋友们劝陈云英选择超常儿童教育,因为天才儿童容易出成果,可陈云英始终没有忘记在台北聋校操场上的那一幕,她说:“天才儿童教育,无须动员就会有许多人去做,这是锦上添花。但是残疾儿童的教育则是雪中送炭,是救危难于水火的事情,更需要人去做!所以我选择了难度较大的弱智教育专业。” 陈云英这样评价自己的性格:“我是一个热情而有说服力的人,比较要求自我满足,这样会适合做特殊教育。因为你要对这些儿童永不放弃。要有耐心、爱心,持久地为了一个教育的理想、愿望付出心血!”

回国这些年来,陈云英心里常常记挂着两件事,一件是有多少残疾孩子还没有入学,另一件是还有多少老师需要培训。在不停的奔波忙碌中,陈云英似乎找到了大学时代苦苦追寻的答案: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使他人的生命有价值。她觉得,如果没有人需要她去工作,去教书,去做研究,那她的生命就该停止了。她说,自己其实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因为从年轻的时候就选择了自己最热爱的事业,而且是一份终身的事业,只要有人需要,她愿意一直做下去。 陈云英从事的是一项特殊而艰难的工作,但她并没有给人留下负荷沉重的印象。她开朗、谦和、快乐,散发着迷人的个性光彩。在她办公室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幅字:太阳每天要升起,人每天要醒来,绝不能虚度光阴,应该把长远的目标和每天的努力结合起来。这是陈云英的一种人生姿态。

“是毅夫发掘了我的潜质”

“我能有今天这样的事业成就,真的非常感谢我的丈夫林毅夫。”陈云英发自内心地说。

29年前,陈云英在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读大三时,一次朋友们的聚餐中,她结识了当时在台湾大学读农机专业的林毅夫。陈云英说:“当时来了几个朋友,就觉得这个个头1.8米,笑眯眯的男孩特别耀眼。”他沉稳自信的神态、清澈明亮的眼神,令她砰然心动。两人一番倾谈之下,彼此心心相印,双双坠入了爱河。

有情人终成眷属。陈云英和林毅夫大学毕业后结成了一对爱侣。沉浸在甜蜜中的陈云英开始学习插花、茶道和厨艺,好让丈夫体味贤妻的温良。可深谙妻子性情的林先生却说;“你那么有才华,应该去做你真正想做和能做的事情。”一语惊醒梦中人,陈云英庆幸,自己嫁了一个聪明仁爱的丈夫,他看重妻子的才华,发掘了她的潜质。 此后,尽管陈云英教书、怀孕、生儿育女,并与只身渡海回到祖国大陆求学的丈夫长久分离,音信杳无,但她从没忘记丈夫的殷殷期待,一边工作、操持家务,一边学英语,考“托福”。当1980年代初,林毅夫从北京大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刚与妻子通消息时,陈云英也通过了“托福”考试,立即飞去大洋彼岸与丈夫团聚,并在华盛顿大学继续攻读教育学。

当林毅夫先取得了博士学位回到祖国后,便召唤刚拿下教育硕士学位的陈云英携儿女一道回国。在两个月的度假观光中,陈云英第一次亲身感受了祖国大陆,见到了大陆从事特殊教育研究工作的茅于燕、蔡雯等人,最让她难以忘怀的是,她得知了大陆有上千万的残疾人,有800万残疾儿童,需要她奉献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才能。而大陆的特殊教育研究,还处在启蒙阶段,犹如一片待垦的处女地。正是丈夫这次聪明的安排,深深触动了陈云英,促使她做出了一生最重要的选择,不留在美国工作,也不回台湾与父母团聚,而是来祖国大陆求发展。

1987年7月,当陈云英从美国飞回北京之后,这对夫妻才真正告别了长久分别于海峡、重洋的生活,有了一个团圆的家。林毅夫先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从事经济研究,后来创建了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他的“发展经济学”和“农村经济学”研究成果颇丰,成为当今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 陈云英受命于教育部,组建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第一个特殊教育研究机构,创办了中国第一本特殊教育杂志和网站,成为全国特殊教育研究领域颇具名望的专家。

这对来自台湾,从海外留学归国的博士夫妻,以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研究和教育研究的突出贡献赢得了诸多荣誉。两人先后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和常委、全国政协委员,陈云英还被推选为全国先进助残个人、国家教育科研突出贡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