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街彩色: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8) 管斌全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0:54:59
第37节 调控情绪的关键:情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为什么在学校里是尖子学生,进入社会后却“泯然众生”?
为什么面对困难和烦恼,有的人轻松愉快,若无其事;有的人情绪沮丧,精神沉沦?
为什么有的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很好地适应?
在寻找这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在成功诸要素中,智商因素仅占20%,而控制情绪的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等因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与新罕布什尔大学琼·梅耶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造了“EmotionalIntelligenceQuotient”(情绪智商,简称EQ)这一术语,其基本含义为:
1.认知自身的情绪。能立刻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
2.控制自身的情绪。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恐惧,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
3.自我激励。能够调整情绪,让自己朝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加注意力与创造力。
4.认知他人的情绪。能够察颜观色,清楚地了解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感受,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理。
5.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理解并应对别人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商》一书,顿时引起全球轰动。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情绪和感情的支配,什么样的情绪和感情则使人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情商是人的性格的一种素质,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的一种涵养。它包括了如何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防产生对工作不利的影响;如何激励自己经得起各种挫折,在逆境中成长;如何发奋向上、积极进取;如何为他人着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拿破仑·希尔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获得成功的17条准则,这些准则被人们称为“黄金定律”。其中被列为第五条的是“要有高度的自制力”。在这方面,拿破仑·希尔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
在创业初期,拿破仑·希尔通过一件小事发现自己缺乏自制力。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却给了他惨痛的教训,使他认识到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学会驾驭情绪这匹烈马。
有一次,希尔和办公大楼的管理员发生了一场误会,当时他碍于面子没有向管理员道歉。从那以后,他们两个人之间彼此憎恨,甚至演变成激烈的敌对。后来,管理员知道有时整个办公大楼里只有希尔一个人在工作时,就把电闸拉下来,使办公室里面一片漆黑。这种事情一连发生了几次,希尔很愤怒。
一天,希尔正在办公室里紧张地工作着,电灯又熄灭了。希尔立刻跳起来,冲进管理员办公室。希尔到了那儿,管理员正在悠闲地吹着口哨。希尔气愤极了,就对着他破口大骂起来。希尔把能想出来的恶言恶语都用上了。那位管理员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后来,希尔实在想不出什么骂人的话了,只好停住。这时,管理员转过身,用柔和的语调对希尔说:“你今天是不是太激动了?”他的话很柔软,但希尔却感到像一把利剑刺进了自己的身体。希尔站在那儿,不知道说什么好。
希尔在想,我是一个研究心理学的人,竟然对着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管理员大喊大叫,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羞辱的事情,希尔飞快地逃回了办公室。坐在办公室,希尔什么也干不下去了,管理员的微笑老是缠绕着他。希尔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决定向管理员道歉。
管理员见希尔又来了,仍然用温和的语调说:“这一次你又想干什么?”言语中充满了挑战的意味。希尔告诉他是来道歉的。他说:“你不用向我道歉。你今天所说的话,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不会把它说出去的,我知道你也不会把它说出去的,我们就这样了结了吧!”希尔被管理员的话震撼了。他高度的自制力使希尔再一次被打败,希尔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真诚地向他表示歉意。
这件事使希尔认识到,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制力,就有可能变得疯狂。这样,他不仅不能结交到朋友,反而非常容易树敌。拿破仑·希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自制力对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性。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机会和能力是最主要的,但是,学会控制情绪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李开复说:“情商意味着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他十分认同“要建立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关于情商,李开复更多地谈到要善于与人交流,富有自觉心和同理心。他说,自觉心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工作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情商不是靠背书、考试能学到的。李开复开出了培养情商的药方:你要能够正确评估自己情商的缺欠在哪儿,然后加以改进。情商其实更多是别人如何看你,社会或市场对你是否认同。美国的一些公司有一种360度意见调查,每个员工都要得到上司、下属、合作者等各方面的评估,最后得到的若干份评估应该是一个别人眼中真实的你。评估是匿名的,往往能获得真诚的意见。
虽然在中国的学校里少有类似的调查,但学生们仍然可以多听听老师、家长、同学的意见,挑选合适的目标来培养自己的情商。如果人际关系太差,可以定一个目标,每一个月交一个新朋友;如果自控能力不好或脾气太坏,可以请朋友在自己要发脾气时用约定的“密码”来提醒自己平静下来。
第38节 情商与智商
“EQ(情商)”与我们平时所说的“IQ(智商)”到底有何不同?
简言之,我认为就是感性与理性的差别。过去数十年来,普遍认为IQ可决定个人的成就。然而,我们常看到一些高智商的人表现平庸,而智商普通的人成就非凡。
例如,戈尔曼曾经对美国伊利诺州某中学的81位高材生进行调查,这些人的IQ在毕业时可以说是全校之冠,他们上大学后成绩也不错,但是到30岁时却表现平平,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在本行业中达到同龄人的最高阶层,很多人的表现甚至远远不如IQ一般的学生。
上述事例表明,学生的成绩优异,并不能保证他们在面对人生的磨难或机会时有适当的反应。戈尔曼呼吁:“既然高IQ不一定能与幸福、快乐或成功画上等号,我们的教育与文化却仍然以学业能力为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众多的教育家与心理学家的关注。”诸多证据表明:EQ较高的人在人生的各个领域都较占优势,无论是恋爱、人际关系或是对生活的态度,成功的机会都比较大。
为什么会如此呢?仔细探究其原因,智力泛指抽象的思考和推理、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高智力的人能够学得很快,考上很好的学校或者提出具有创意的企划方案,但这不保证他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忍受挫折或者处理好人际关系。近两年在北京某著名大学发生的几件研究生因愤怒或嫉妒而伤害他人的案例,不就是明显的例证吗?许多研究结果告诉我们,IQ的高低与成就的关联不大。事实上,只要IQ达到一般的水准,拥有高EQ的人会有较高的成就。
EQ的重要性表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决定了个人主观上认为生活是否顺心,也会影响个人与他人(如家人、朋友、配偶、上司、同事、客户)之间的关系,甚至会影响学业及工作表现。
试想:一个不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必定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左右,表现出冲动的行为,因而破坏人际关系。如果与身边的人不能融洽相处,不论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环境中都存在不满的情绪,觉得大家都对不起他,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当然活得不快乐,人际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恶劣。
相反地,若能敏锐地察觉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坦诚面对自己的负面感受,理解对方的感受,不任意批评,并且将生活中的困境视为合理的挑战,有坚定的信念去完成艰巨的任务,对人对事做出适当的反应,那么就容易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这样一来,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以工作为例,相信很多人都曾经觉得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往往不是由能力决定,而是由你能不能打开心扉倾听同事或上司的不同意见,能不能将个人的好恶、利益与工作区分开来,能不能将人际冲突的阻力化为助力决定的。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事技巧。所以他的哲学思想就是如何宽厚待人,如何培养人的自信心以及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其核心理念是自控情绪,乐观向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谁若能自我控制情绪,他就具有特别的智慧,而这种智慧的获得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后天的培养获得的,所以情商的训练已为发达国家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教学生决策的能力、情感的管理、压力的处理、同情心、沟通能力、冲突的解决等。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对“成功因素”做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智力因素占20%,其余因素包含社会背景、运气、健康以及被视为情商的一系列个人素质。美国“领导者中心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一些高级管理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其原因往往是“人际关系紧张”,而并非是“计划有误”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该中心在对美国及欧洲的大企业总裁调查之后,列出管理人员的“九大致命缺陷”,这九大缺陷大多与个人情绪素养有关,如“工作关系处理不好”“太武断”“野心勃勃”“常与上级对着干”。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所属的BellLabs公司经理对表现上乘的工作人员有这样形象的说法:他们不是那些高智商的人,而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家的电子信箱总是音讯不断。
也许“情绪智商”的确值得教育界注意,值得科学界研究。实验证明,情绪控制技能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它们对父母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学校应怎样教育学生,企业应如何决定该雇佣谁,夫妻双方怎样才能保持婚姻的长久等都是有用的。以下介绍几个与“情绪智商”有关的实验案例。
1.“软糖实验”。该实验通过观察4岁儿童对果汁软糖的反应预见他们的未来。实验方法是:研究人员将孩子们带到一间陈设简单的房间,告诉每个孩子,你可以马上得到一颗果汁软糖,但是如果你能坚持不拿它直到等我外出办事回来,你就可以得到两颗糖。说罢便离去了,当他回来后便兑现承诺。
经过追踪调查发现,这些接受测试的孩子上中学时,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那些能够以“坚持”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通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把这些孩子分两组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远远高出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短的孩子。
2.“乐观测试”。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某保险公司雇佣了5000名推销员并对他们进行了培训,每名推销员的培训费高达30000美元。雇佣后第一年有一半人辞职,4年后这批人只剩下五分之一。原因是:在推销人寿保险的过程中,推销员得一次又一次面对被人拒之门外的窘境。
为了确定那些能够面对困难、将每一次拒绝都当成是挑战而不是挫折的人是否就可能成为成功的推销员,该公司向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讨教,并请他来检验“乐观成功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当乐观主义者失败时,他们会将失败归结于某些他们可改变的事情,而不是某些固定的、他们无法克服的弱点;因此,他们会努力去克服困难,改变现状,争取成功。
塞里格曼对15000名参加过两次测试的新员工进行了跟踪研究,这两次测试一次是该公司常规的甄别测试,另一次是塞里格曼自己设计的用于测试被测者乐观程度的。这些人中有一组人没有通过甄别测试但却在乐观测试中取得“超级乐观主义者”成绩。跟踪研究表明,这一组人在所有人中工作任务完成得最好。第一年,他们的推销额比“一般悲观主义者”高出21%,第二年高出57%。从此以后,通过塞里格曼的“乐观测试”便成为被录用为该公司推销员的一个条件。
3.企业人事管理者对“情绪智商”的认识案例。在美国企业界,人事主管们普遍认为“智商使人得以录用,而情商使人得以晋升”。一个著名的案例是新泽西AT&T贝尔实验室的一位经理受命列出他手下工作绩效最佳的人。从他所列出的名单看,那些工作绩效最好的人不是具有最高智商的人,而是情商比较高的人。这表明,与那些性格孤僻的天才相比,那些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善于与同事相处的员工能够取得更佳的工作绩效。
另一个案例是,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大卫·坎普尔在研究“出轨的主管人中”(指昙花一现的主管人员)时发现,这些人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到“情商”研究对于个人成功及改进人事管理的实用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乐观”这样一些非属智力范畴的个人素质已经受到美国企业界的重视。美国一些公司的员工们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美国心理学家奥列弗·温德尔·荷尔姆斯运用情商概念,对美国历史上诸位总统进行了一番测试。他认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是个二流智力、一流情商的政治家,由此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一个卓越的领导人。
在成功的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缺少机会,或是资历浅薄,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愤怒时,不能制怒,使周围的合作者望而却步;消沉时,放纵自己的萎靡,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
第39节 怎样自我调控情绪(1)
当大自然水库的水位超过警戒线时,水库就必须做调节性泄洪,否则会危害到水库的安全。倘若此时不但没有泄洪,反而又不断进水,水库就会崩溃。心理分析大师Freud用水库这个概念来比喻人类情绪,他认为每个人的身体里面仿佛都有一座情绪水库,当负面情绪出现时就会存放在情绪水库之中,如果情绪水位累积到所谓的警戒线,人们就会开始出现脾气暴躁、无法适当控制情绪的情形,容易发脾气。如果一再恶化下去,情绪水库就会崩溃——出现心理方面的疾病。因此,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就是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水库累积太多的水量,要想办法将情绪水位疏解掉。
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南迪·内森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的一生中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因此,人们常常需要与那些消极的情绪做斗争。
情绪变化往往会在我们的一些神经生理活动中表现出来,比如当你听到自己失去了一次本该到手的晋升机会时,你的大脑神经就会立刻刺激身体产生大量起兴奋作用的“正肾上腺素”,其结果是使你怒气冲冲,坐卧不安,随时准备找人评评理,或者“讨个说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压抑所有这些情绪反应,而是要想办法疏解或转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情绪体验,它是我们对外在世界正常的心理反应,我们不能让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不能让那些消极的心境左右我们的生活。
消极情绪对我们的健康十分有害,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经常发怒和充满敌意的人很可能患有心脏病,哈佛大学曾调查了1600名心脏病患者,发现他们经常焦虑、抑郁、脾气暴躁,这些人患心脏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三倍。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会控制你的情绪是你生活中的大事。以下是专家提供的6条控制情绪的忠告:
1.寻找原因。
当你闷闷不乐或者忧心忡忡时,你所要做的第一步是找出原因。32岁的李婕是一名外贸公司的职员,她一向心平气和,可有一阵子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对同事和丈夫都没好脸色,后来她发现扰乱她心境的是担心自己会在一次最重要的公司人事安排中失去现有的职位。“尽管我已被告知不会受到影响,”她说,“但我心里仍对此隐隐不安。”一旦李婕了解到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她似乎就觉得轻松了许多。她说:“我将这些内心的焦虑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便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找出问题症结后,李婕便集中精力对付它。她开始充实自己,工作上也更加卖力,结果,李婕不仅消除了内心的焦虑,而且由于工作出色而被委以更重要的职务。
2.尊重规律。
我们许多人将自己的情绪变化归之于外部发生的事,却忽视了情绪变化很可能也与人体内在的“生物节奏”有关。我们吃的食物、健康水平及精力状况,甚至一天中的不同时段都能影响我们的情绪。
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睡得很晚的人更可能情绪不佳。此外,我们的精力往往在一天之始处于高峰,而在午后则有所下降。一件坏事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能使你烦心,它往往在你精力最差时影响你。
人的情绪变化是有周期的,因此,我们应该严格遵循着“生物节奏”的规律。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写作的最佳时间是在早上或晚上;而在下午,我一般会客和处理杂事,因为那时我的精力往往不够集中,比较适合与人交谈。
3.睡眠充足。
某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对人们的情绪影响极大,如果睡眠不足,那些令人烦心的事更能左右你的情绪。那么,一个成年人到底睡多长时间才足够呢?根据实验结果,一个成年人每晚要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才足够。如果有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人的心情最舒畅,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更乐观。而最近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的成年人平均每晚的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
4.亲近自然。
许多专家认为与自然亲近能使你心情愉快,性格开朗。所以,每当你心情沮丧、抑郁时,你不妨去从事园林劳作,在与那些花草树木的接触中,你的不快之感也就烟消云散了。假如你并不可能总到户外去活动,那么,即使走到窗前眺望一下青草绿树,也能调节你的心情。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两组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中工作,一组的办公室窗户靠近自然景物,另一组的办公室则位于一个喧闹的停车场,结果他发现,前者比后者对工作的热情更高,更少出现不良心境,其工作效率也高得多。
5.经常运动。
另一个极有效地驱除不良心境的自助手段是健身运动。哪怕你只是散步10分钟,对克服你的坏心境也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研究人员发现,健身运动能使你的身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功效与那些能提神醒脑的药物类似,但比药物更胜一筹的是,健身运动对你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不过,要做到效果明显,你最好是从事有氧运动——跑步、体操、骑车、游泳和其他有一定强度的运动,运动之后再洗个热水澡则效果更佳。
6.合理饮食。
大脑活动的所有能量都来自于我们所吃的食物,因此情绪波动也常常与我们吃的东西有关。要确保你心情愉快,你应养成一些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就餐(早餐尤其不能省),限制咖啡和糖的摄入(它们都可能使你过于激动),每天至少喝6至8杯水(脱水易使人疲劳)。
据最新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更能使人心境平和、感觉舒畅。碳水化合物能增加大脑血液中复合胺的含量,而该物质被认为是一种人体自然产生的镇静剂。各种水果、稻米、杂粮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第40节 怎样自我调控情绪(2)
下面介绍调控情绪的十大法则:
1.情绪转移法。
即暂时避开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和兴趣投入到另一项活动中去,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冲击。
一个高考落榜生,看到同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深感失落,但他没有让自己沉浸在这种不良情绪中,而是幽默地告别好友“我要去避难了”,说着出门旅游去了。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他,辽阔的海洋荡去了他心中的郁积,情绪平稳了,心胸开阔了,他又以良好的心态走进生活。
可以转移情绪的活动很多,你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外界事物对你的吸引力来选择,如各种文体活动,与亲朋好友倾谈,阅读研究,琴棋书画等等。将情绪转移到这些事情上来,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强烈撞击,减少心理创伤。
情绪转移的关键是要主动及时,不要让自己在消极情绪中沉溺太久。立刻行动起来,你会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战胜不良情绪。
2.感情宣泄法。
人在生活中难免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宣泄和调节,对身心都将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当一个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委屈时,不要压在心里,而要向知心朋友和亲人说出来或大哭一场。这种发泄可以释放积于内心的郁闷,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当然,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伤害他人。
除此之外,写文章也是一种有效的宣泄法。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一天,曾任美国陆军部长的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生气地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折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了他,问道:“你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林肯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来发泄怒气的,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修养很高的人。
3.自我安慰法。
当一个人追求某项事情而得不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常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就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一样,这被称为“酸葡萄心理”。
4.语言节制法。
在情绪激动时,自己默诵或轻声警告“冷静些”“不能发火”“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影响”等词句,抑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预先写上“制怒”“镇定”等条幅置于案头或挂在墙上。
5.自我暗示法。
估计到某些场合下可能会产生某种紧张情绪,就先为自己寻找几条不应产生这种情绪的有力理由。
6.愉快记忆法。
回忆过去所经历的高兴的事情或获得成功时的愉快体验,特别应该回忆那些与眼前不愉快体验相反的愉快体验。
7.环境转换法。
处在剧烈情绪状态时,暂时离开激起情绪的环境和有关人物。
8.幽默化解法。
培养幽默感,用寓意深长的语言、表情或动作,用讽刺的手法,机智、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9.推理比较法。
对困难的各个方面进行解剖,把自己的经历和别人的经历相比较,在比较中寻觅成功的秘密,坚定成功的信心,排除畏难情绪。
10.压抑升华法。
当你不受重用、身处逆境、被人瞧不起、感到苦闷时,可把精力投入某一项你感兴趣的事业中,通过获得成功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改善自己的心境。
第41节 怎样自我调控情绪(3)
怎样克服不良情绪呢?
1.换个背景看烦恼。
比如说平时我们所见的月亮多在天空中,其背景是浩瀚无垠的宇宙,月亮相形之下就显得很小。当月亮刚出地平线,陆地上的房屋、树梢都在它左右成为一种对照物时,月亮在这些物体的衬托下就显得比它在当空时大得多。所以倘若你感到环境对你有一种压抑感,或者你老为一些小事忧愁不已时,我建议你换一个更为开放广阔的环境,以净化你的心境。
2.明确行为和心态。
烦闷是现代人普遍带着的一种情绪。在这种心境下,人好像对自己所能发出的一切行为都不能认定其积极的意义所在,因而表现出时而想干这个,时而又想干那个,时而什么都想干,时而又什么都不想干的人生无序状态,以致总有一种茫然无措、心神不定的感觉。所以,产生烦闷的最直接因素通常有两个: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或者不知自己所做的事是否值得。明确你的行为和心态,你就能消除烦闷。
3.学习微笑。
当你情绪不佳时,你不妨立刻在脸上堆满笑容,这是改变情绪最快的方法。我们脸上总共有80多条肌肉,如果这些肌肉习惯了呈现出沮丧、胆怯、冷漠、失望和无奈的表情,那么它们便会不时地以这些负面的牵动方式控制我们的情绪。如果你真希望改变自己的人生,你不妨每天5次,每次1分钟地面对镜子摆出个大笑脸,这么做或许有些可笑,不过只要你做得勤快,这个动作便能和你的神经系统搭上线,进而形成一条神经渠道,使你养成习惯性的快乐,若不信,你就试试看。
4.有丰富的业余生活。
现在有不少人,闲了就用看电视、搓麻将、闲聊来消磨时光,业余生活安排得单调枯燥,其结果往往是别人活得越辉煌灿烂,就越觉得自己生活得渺小空虚。所以在业余生活中,你同样应该具有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和挑战性的精神,使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5.快乐从家庭开始。
我们的一生当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家中和家人共同度过。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将使你走出烦闷的情绪。
6.宣泄你的忧伤。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毒树》一诗中曾表达了自我宣泄的内容。诗的第一节告诉我们倾诉的价值:我对朋友感到愤怒,我说出这愤怒,它消失了;我对敌人感到愤怒,我没有说出,它滋长了。忧伤情绪的消除仅仅依靠自我宣泄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意志力的锻炼,让我们牢牢记住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的艰难遭遇里能够百折不挠。”
7.读一些心理励志书籍。
如果你情绪不佳时,你不妨大声朗读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写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这本书中的第六章《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潮起潮落,冬去春来,夏末秋至,日出日落,月圆月缺,雁来雁往,花开花谢,草长瓜熟,自然界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中,我也不例外,情绪时好时坏。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这是大自然的玩笑,很少有人窥破天机。每天我醒来时,不再有旧日的心情。昨日的快乐变成今日的哀愁,今日的悲伤又转化为明日的喜悦。我心中像有一只轮子不停地转着,由乐而悲,由悲而喜,由喜而忧。这就好比花儿的变化,今天绽开的喜悦也会变成凋谢时的绝望。但是我要记住,正如今天枯败的花儿蕴藏着明天新生的种子,今天的悲伤也预示着明天的欢乐。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我怎样才能控制情绪,以使每天卓有成效?除非我心平气和,否则迎来的又将是失败的一天。花草树木随着气候的变化而生长,但是我为自己创造天气。我要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弥补气候的不足。如果我为别人带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那么他们也会报之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相反地,如果我为别人献上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他们也会报之以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我怎样才能控制情绪,让每天充满幸福和快乐?我要学会这个千古秘诀:弱者任思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思绪。每天醒来当我被悲伤、自怜、失败的情绪包围时,我就这样与之对抗:
沮丧时,我引吭高歌。
悲伤时,我开怀大笑。
病痛时,我加倍工作。
恐惧时,我勇往直前。
自卑时,我换上新装。
不安时,我提高嗓音。
穷困潦倒时,我想像未来的财富。
力不从心时,我回想过去的成功。
自轻自贱时,我想想自己的目标。
总之,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总之,一个人要想做成大事,需要有稳定的情绪和成熟的心态。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是做事的大忌。试想,如果你一会儿心情忧郁,情绪一落千丈;一会儿又怒火冲天,使你的朋友们对你敬而远之;一会儿又情绪高昂,手舞足蹈,谁还愿意与这样情绪不稳定的人交往合作?而且,情绪不稳定的人对于自己确立的目标也常常不能坚持到底,做事容易情绪化,朝三暮四,高兴了就做,不高兴就扔在一边,丝毫没有计划性和韧性。这样的人能成功吗?
有一些青少年朋友缺乏自制力,常常放纵自己的情绪。他们有时自我感觉良好,眉开眼笑,有时就自卑得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老师家长批评几句,就情绪低落,又摔书本又摔碗,遇到了困难也会立刻感到暗无天日、前途渺茫,不想学习了。这些不好的情绪都将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绊脚石。
现代社会是多么需要稳定的情绪和成熟的心态啊!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它对人类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它不再像过去那样只需要敢作敢为的勇气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它更需要心理素质好、情绪稳定的奋斗者。
第42节 自我控制行为(1)
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自己决定。或许,没有人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真正的敌人是——自己——懒惰、懈怠、没有方向、不知奋发向上、不知坚持到底的心啊!
现代社会存在太多的诱惑,它们总是展示迷人的一面,引诱我们渐渐远离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每个人都会面对种种诱惑:学生做作业时,会受到游戏的诱惑;小孩子即使生了蛀牙,也会受到糖果的诱惑;减肥者会受到食物的诱惑;而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金钱的诱惑。如果不是这么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的话,也许我们已经无数次成为各种诱惑的俘虏了。
虽然有这些约束,但有时诱惑力如此之大,以致于我们会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样的后果也许并不严重;但是对于成年人,却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当面对诱惑时,最有力的支持来自于你自己。你内心坚定的自制力是抵御引诱的有力武器,它使你从无能为力的受迷惑状态中解脱出来,恢复控制自我的能力,重新做自己的主宰。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帝国主义者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大量白银不断外流。林则徐目睹这种情况,极为忧愤。他于1804年勇敢地挺身而出,担当重任,坚决查禁鸦片,并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善于自我克制,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无欲则刚”的“欲”,乃“欲望”之欲。欲望的意思是“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饿了有食欲,渴了有喝欲,困了有睡欲,冷了有衣欲,缺东西用时有物欲,情窦初开有情欲。
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尺度。欲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贪心;欲望过多过大,必然欲壑难填。贪求欲者往往被财欲、物欲、色欲、权势欲等等迷住心窍,终至纵欲成灾。
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对来自各方的种种诱惑,我们如何处之?“无欲则刚”这一警语可作为立身行事的指南。人若无欲品自高。人若没有私欲,品格自然高峻洁清,不染尘泥。
人最怕的就是诱惑。每一种诱惑都要你支出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这时,应当怎么办呢?必须抵抗诱惑,必须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必须有专一的精神。有了专一的精神,任何小事都能钻深钻透,钻出一番新天地!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挖掘许多浅井,还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掘一口深井。
我认为思想决定行为,只要你能够控制你的思想,你就能够控制你的行为。所以,在这一章里,我主要是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谈谈怎样学会自我控制。因为小孩子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需要家长的约束和监督。如果你已经是成年人,也想改正一些不良行为,你也能够从这些案例中受到启发。
一天中午,小华到隔壁好朋友小芳家玩。她们不知怎么就谈到了钥匙链。小芳说,她家有个钥匙链,可漂亮啦,是她爸爸从日本带回来的。那个钥匙链是个小公鸡形状,一身红,还是个立体的,只要一按它脚上的按钮,小公鸡的嘴就会自动张开,喔喔地叫两声。小华非常羡慕小芳有这么好的钥匙链。小华很想看看小芳说的小公鸡钥匙链到底是什么样子,可小芳从不许任何人动她的抽屉。碰巧小芳的妈妈要小芳上街买酱油。等小芳下楼后,好奇心使小华打开了抽屉,拿出了钥匙链。哇,好漂亮的钥匙链!小华想:“自己要是有一个那该多好啊!”这样想着,就把钥匙链放进了自己的兜里。
分析:小华之所以拿走了小芳的钥匙链,是由于她抵制不住诱惑而做了错事,这说明她的自制力很差。因此,从小培养自制力是很重要的。
对于小华的这种行为,我们可以采取协议法。家长可以和小华协商,制订出一个协议:不经过别人同意,不许拿别人的东西。协议制订出来以后,小华必须遵守,如果不遵守,就要采取一定的惩罚。
再如,精彩的电视节目无论对大人还是小孩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有的家庭有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而小孩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差,看着电视,就影响了吃饭。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改变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家庭成员可以达成协议:只有吃饱饭才能看电视。又如,对上街喜欢吵着买东西的孩子在带他上街前,家长可以和他约法三章:今天上街除了买什么外,其他的东西不能买。孩子要遵守这些协议,就得学会控制自己,慢慢地提高自制力。
小强总是管不住自己,上课插嘴,骚扰同学。在家看电视没完没了,作业草草了事。老师说他没有自制力。家长该怎样教育他?
分析:生活中,人们会碰到许多诱惑,自制力弱的人往往不知不觉陷入其中;自制力强的人却能控制自己做出有利于自己和符合道德规范的行动。通过环境创设和精心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是可以增强的。
对于小强的这种行为,我们可以采取榜样法。有个心理学实验,给幼儿看有关“自制力”的录像(比如等妈妈来了再吃饼干、公共场所不乱跑、参观画展时不乱摸等),结果这部分幼儿比没看录像的幼儿自制力强。可见,自制需要榜样。生活中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是父母,父母的表现会影响孩子自制力的发展。一个冲动的、情绪不稳定的、行动缺少自制的家长,必须先教育自己增强自制力,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制力。我想,生活中父母若能把自己训练成具有排除干扰、集中精力、令行禁止、说到做到、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坚持目标、始终不渝等自控能力的人,那么,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自制力一定能得以提高。
小燕刚上学,还不适应小学生活,加上性格外向、急躁,更加难以控制自己。比如上课插嘴、坐不住,甚至抢同桌的文具。
分析: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说教很难起作用。对于小燕的这种行为,我们可以采取游戏法。我建议小燕的妈妈在游戏和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比如让她当“老师”,她就很有耐心和礼貌。学校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她当“交通警察”,竟能站15分钟“指挥交通”而不乱动;和同伴玩过家家,她当“妈妈”,立刻变得柔声细语起来。活动和游戏能让孩子的自制行为逐渐内化成为习惯。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和游戏,孩子便能在自然生动的条件下发展自制力。”
第43节 自我控制行为(2)
小刚成绩名列前茅,可自从迷上电脑游戏后,成绩直线下滑。小刚的爸爸气得揍他,他当面保证不再玩,背地里还是偷偷地玩。上高中后他自己认识到这样下去不行,想摆脱诱惑,但因自制力太差,总不能成功。
分析:青春期的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不喜欢听说教,因此家长可以采取纸条法。小刚的爸爸按照我的建议,写张纸条放在孩子的书桌上:“我知道你内心是矛盾和痛苦的,你认识到沉溺电脑游戏对学习有害,但又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这都是自制力太弱导致的。”
第二天,小刚主动向爸爸打听怎样才能增强自制力。爸爸对他说:“不需要特殊方法,自制力是在日常生活小事中逐步磨炼出来的。比如按时起床,还是再赖会儿床;看精彩节目,还是完成作业。这都是对自制力的考验。如果你在小事上加强自制力的锻炼,遇到大事,也能表现出坚强的自制力。”小刚想了想说:“明天我6点起床,跑步20分钟,希望您能督促我。”爸爸非常高兴。
为了进一步增强小刚的自制力,我还根据国外心理学“自制力七途径”,和小刚的爸爸一起制定了帮助小刚增强自制力的“自制五法”:即控制时间,列时间表,使学习、生活有规有矩;控制接触对象,拒绝和拉自己去网吧的同伴交往;控制承诺,承诺了就必须做到;控制目标,定下学习小目标,一步步去实现;控制忧虑,乐观地面对挫折。一学期后,小刚戒掉了电脑游戏瘾。现在,他自己抄写的培根名言“一分克制是十分力量”依旧贴在床头。
小涛自制力很差,做事丢三落四,学习用品乱扔乱放,看电视没完没了,作业马马虎虎,弄得学习和生活都一团糟。
分析:现在的小孩子自制力很差的原因有二:一是被家长溺爱娇宠,很少受到限制,养成任性、专横的性格,缺乏自制;二是他们的成长经历太顺,生活、学习的事都由父母安排,依赖性太强。
我们知道,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善于迫使自己执行定下的决定;二是善于抑制与自己的目的相违背的愿望和行动。因此,对于小涛的这种行为,我们可以采取规则法,即通过规则和纪律,来帮小涛建立自制力。
应小涛父母的要求,我和他谈心:“有人作息没规律,损害身体,进而影响学习,甚至弄得心情很差。可见,不按时睡觉、起床的小毛病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小涛说:“我也想改正缺点,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说:“那就让规则来帮助你。”通过讨论,我和小涛签下这样的规则:每天只吃一次冷饮;每天看半小时动画片;做完一门功课,收拾好课本再做另一门功课;晚上9点30分上床,背两个单词后熄灯;平时打篮球1小时,自己洗运动服。规则不多,只有5条,但订了就坚决执行,不马虎、不迁就,更不允许任性骄横,为所欲为。两个月时间,小涛进步神速。
给孩子订立规则,要求他持之以恒地执行规则,对于自制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刘相奇,非常喜欢下象棋,而且下得也不错,就连爷爷也常败在他的手下。刘相奇的棋艺是跟爷爷学的,爷爷退休后常在门口跟邻居下棋,小相奇看来看去就看出了门道,后来居然在邻居中成了高手,胜多败少。他下棋越赢越有兴趣,只要听到棋子一响,就坐不住了,以致于常常完不成作业。
分析:自制力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它表现在意志行动的全过程中。在下决定时,自制力表现在能够按照周密的思考,做出合理的决策,不为环境中各种诱因所左右;在执行决定时,能够克服各种内外干扰,把决定贯彻执行到底。自制力还表现在对自己的情绪状态的调节上,在必要时能抑制激情、暴怒、愤慨、失望等等。因而,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有助于使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为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创造良好的非智力条件。
刘相奇喜欢下象棋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也不能因此荒废学业。怎样才能既能够发展刘相奇的兴趣,又不影响学习?我采取了故事法。我找来刘相奇谈心,并给他讲了上面提到的科研人员给小孩子吃糖的故事,告诉他结果吃到两块糖的人,过了十年成就更大。
讲完后,我问相奇:“你明白这个故事的意义吗?”相奇点点头说:“我再也不下棋了。”我说:“棋还要下,我也希望你下得更好,什么时间下棋,下多长时间,由你自己来定。”
打这以后,刘相奇在做作业时即使听到下棋声也不再动心了。不过,他棋艺并没有因此退步。
在分析完了以上几个家教的案例后,接下来,我想给读者朋友讲讲中国古代贤人志士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迪和借鉴。
为了控制自己的言行,扬善抑恶,中国古代的贤人志士想出了不少办法,其中较普遍使用的办法是投豆法。
宋代赵康靖公在桌子上放了两个瓶子,一个放黑豆,一个放白豆。起一善念,放一粒白豆。起一恶念,放一粒黑豆。初时白豆少黑豆多,后来则是白豆多黑豆少。
用此法检修心念,在今人看来不免滑稽可笑甚至笨拙,但古人靠此法成功者确实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