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流器坏了怎么判断:质疑纪连海的《大禹的婚外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9:39:49
  日前从网络视频上看到了北京师大二附中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CCTV-10《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之一,被亿万观众热捧的超级学术明星、《百家讲坛》“十大名嘴”中的“最另类”的纪连海先生,与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主持人今波讲述的《大禹的婚外情》。乍听起来,设问解疑,诙谐幽默,加之这个很能吸引观众、听众的题目,其收视率一定很高。 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生活工作在大禹故里、对大禹做过一些研究的史志工作者,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笔者以为:这段视频中,纪先生讲述的内容涉及的史实至少有四处疏漏:
  一、关于大禹出生地,把“北川”说成了“汶川” 由于大禹治水是伟大的治水英雄,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的缔造者,因而历史上关于大禹出生地之争从来没有间断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的广大专家学者索古穷经,实地考察,多次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从而形成共识:据历史文献记载,从司马迁的“禹兴西羌”,到扬雄的“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结合地面遗迹考察、民间习俗传承、专家学者考证,以及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研究,大禹就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历史上曾为石泉县)禹里乡石纽村禹穴沟刳儿坪。如果需要了解这方面的详细研究成果,不妨打开“中国先秦史网站”,查阅其中相关大禹文化研究的文章。作为“百家讲坛”,应该应用最新的研究成果。
  二、关于大禹出生,把“启生于石”说成“禹生于石” 关于大禹出生,的确有多种版本:《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剖背而产高密(即大禹)。”《世本?帝系篇》:“禹母修己,吞神珠如薏苡,胸坼生禹。”《太平御览》:“女狄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但从来没听说过大禹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说法。 经查,《山海经?海内经》确有关于鲧之死的记载:“鲧死,三年(三月)不腐,剖以吴刀,化为黄龙。” 不知纪先生把“化为黄龙”说成是“化为大禹”依据是什么。虽然文献上有“禹生石纽”的记载,但其“石纽”指的是地名,而并非说“禹生于石”;此外,据笔者所知,大禹的儿子“启”确有“生于石”的传说,今河南登封等地有“启母石”和关于“启生于石”的传说。纪先生的“禹生于石”的说法可能是把“禹”和“启”搞混淆了吧。
  三、说瑶姬是大禹的婚外情人更是无稽之谈 纪先生说,瑶姬是炎帝的女儿,给大禹送“红宝书”(丹玉之书),帮助大禹治水,这“红宝书”就是定情之物,瑶姬就是大禹的情人。 据查,瑶姬的传说有两种版本,一是王母娘娘的第23个女儿,因对人间的好奇而来到巫山,并用神力帮助受苦受难的人们,也帮助过大禹治理长江;二是炎帝的小女儿,尚为婚配即已夭亡,因思念父母感动了天神,被封为巫山的云雨之神,也帮助过大禹疏通长江的河道。从这两个传说来看,瑶姬的确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而大禹是一位实实在在的“人”。
  如果说“人”与“神”会产生婚外情的话,那也只能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但在笔者所见到的历史文献中,从来没有见到对大禹的这方面的记载。当然,如果说瑶姬是人,是炎帝的女儿,就更不可能与大禹发生恋情了。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炎帝之后是黄帝,大禹是黄帝的玄孙。炎帝的女儿与大禹之间相隔可能是几百年。因此,说瑶姬是大禹的情人不是纯属虚构的无稽之谈吗?
  四、把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说成是受婚外情所困,可谓对华夏先祖的亵渎 如果说上述三点是纪先生对历史知识的疏漏,又与纪先生“着名历史学者”的头衔不相称;如果排除上述客观因素,那就应当是主观因素所致。也就是说,纪先生之所以要给大禹搞一段子虚乌有的婚外情,则是“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了,无非是为了提高收视(收看)率的一种炒作。 国内外可炒作的历史人物中确有婚外情的何其多也!炒作谁都可以,但唯独这样炒作大禹则不可以。
  因为大禹是我国历史上所有帝王将相中唯一一个没有微词领袖人物。他不仅治平洪水,救民于水火,而且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开启了华夏民族的文明新纪元;他不仅是古羌民族的杰出统帅,也是中华民族继炎黄以后的又一重要人文初祖;他那种无私无畏、为民造福,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和谐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谁能与其相比?被后世尊为大圣人的孔子说:“禹,吾无间然矣。”
  既然大禹是历史上公认的没有可以挑剔之处的伟大人物,而纪先生却要别出心裁地拿大禹开涮,甚至把我国妇孺皆知的歌颂大禹无私奉献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说成是受婚外情所困,这不是对华夏先祖的亵渎还能是什么?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用了大量篇幅讲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既然是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必须弘扬主旋律。如果为了提高收视率、提高知名度,而不顾历史的真实,随意编造历史人物的故事,不仅会误导广大群众,而且可能伤害华夏子孙的民族感情。 以上这些,是笔者看了这个节目的一些感受,希望“文化中国”栏目能越办越好,希望“百家讲坛”所讲的内容尽可能贴近历史的真实。这也许是笔者的无知妄说,欢迎批评指正。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禹羌文化研究所 谢兴鹏     联系电话:0816-482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