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毛衣手工编织图解:《大象》 (大象 影评)感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3:09:22
也许特雷泽变成了爱丽丝只是个意外的误译。但Alex和Eric的行为似乎是难以避免的。
  
  贝多芬在1810年4月27日创作了一首曲子,同年,这首曲子被他送给他的学生特雷泽·马尔法蒂。1876年,曲子在经历了马尔法蒂的转送和另一位德国音乐家之手后公布于众。名字叫《致爱丽丝》。据考证,曲名是误译。
  
  今天,人们已经无法知道这首曲子原来的名字。就像人们无法知道Alex和Eric原来的样子。
  
  电影的开始的是天空,固定画框下时间以超过平日数倍的速度进行着,却依然波澜不惊。大片的云朵仿佛水一样的淌过去。不着痕迹。只是太阳沉了下去。
  
  电影中手持机器的跟拍让人丝毫感觉不到摄影机的存在。电影的中心就是人。除了人还是人。
  
  这一天。John开车载着酒醉的父亲到学校等他的哥哥。Elias找到了一对模特准备他的摄影作品集。Michlle在帮老师整理阅览室的图书。这一天。醉酒的父亲在车里等待儿子。年轻的情侣在一起等待报道。这一天。三个女孩在一起没完没了的抱怨。黑白毛色的小狗在金发少年面前高高跃起。这一天。有更多的学生在学校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范桑特在电影里陈列了数量多到让人发指的运动长镜头。他似乎并不害怕观众在影片前半段时睡着。
  
  影片前面的一大部分都让人觉得如同电影开始的那个空镜头般波澜不惊。影片的叙事结构复杂精巧同时充满张力,不同人物的视角不断重复叙述枪杀开始前的那段时间,丝毫不显冗长的展示了一所普通高中和平常的一天。先是John,然后是Elias。人物一个一个的换,时间却始终是一个时间。手持机器特写人物头部跟拍运动长镜头在这段时间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无比巨大的程度。观众只能看清演员的脸甚至后脑勺。周围的空间全是虚的。范桑特用这种极端的拍摄方法告诉大家。主体是人。是人。是人!人!人!每一个人的名字在屏幕上被打出。如果这是电影主角的待遇的话,那么枪杀开始前观众已经记住了不下五个主角。范桑特也是用这种方式来告诉人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他们有亲人,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而范桑特也特意渲染了“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个个体”在生活中相遇甚至仅仅是擦肩时的瞬间。John在碰到Alex和Eric前逗狗的时候,Jordan和三个女孩擦肩而过的时候,摄影机的升格拍摄刻意个强调了人和人的相遇。而Elias给John拍照,同时Michlle从两人身边跑过的镜头,导演更是分别用三个人的视角拍摄三遍。这也是整个电影最让人赞叹的地方,这段过程中,影片叙事结构组合的复杂和巧妙让人兴奋不已。John,Elias,Michell是三条相交的线。也是叙事结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是学习糟糕的金发少年。一个是热爱摄影的英俊小伙。一个是不默默无闻惹人注意的普通女生。如果让我打个牵强的比喻。我想我们可以说成绩糟糕关心家人在房间里哭泣的John代表了少许的叛逆,内心的脆弱和对亲情的渴望。为了摄影集放弃音乐会的Elias代表了对理想的追求。稍带抱怨最终接受且热心帮助老师的Michell代表了最普通和默默无闻的人们。这三个人曾经相遇。叛逆和理想是好朋友。理想为叛逆少年照出他的样子,普通人低着头从他们身边默默跑过。默默无闻的人第一个死在枪下时,追求理想的人虽然同样丧生却在死前拍到了自己想要的照片。而看清了自己的少年,走出了学校。走向了安全且更加宽广的天地。我们可以说整部电影里所有人物,其实都是指向这三个人。三个不停抱怨的女孩和陷入甜蜜爱情的情侣本质上和灰头土脸的Michell是一样的。自以为是的叛逆或者甜蜜下,其实依然是默默无闻的人。而校长则是他们的一个成年人的版本。那个黑人和Elias一样,他想拯救大家,可是却因此壮烈的死在了枪下。被黑人救出的那个吻过John其实和John一样,他们给予别人爱,自己却同样无助脆弱,甚至不知道自己从就在边上的窗子里逃出。在说清了这些人同时,范桑特告诉了我们爱的意义。也正是这些人一次次的擦身,支撑起了影片前半段繁复庞大的骨架。三次拍摄在拍照时的三人相遇。两次拍摄在阅览室时的两人相遇。两次拍摄三个女孩和那个男孩在过道里的相遇。这些人的一次次错身让整个影片的结构异常的让人兴奋。
  这个过程中,范桑特一直在强调,你生活中的每一个不起眼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影片的主题是校园枪杀,但是枪杀直到最后小半部分才初现端倪。人们在Alex被同学用奶油砸了以后大多只会认为这是个可怜的软柿子。更不会知道,他在食堂里用小本记录的,其实是一套详细的杀人计划。
  
  影片前半部分掩饰的太好,这平静的日子实在不像会出什么事。人们可能在John走出校园,碰到两个“装束奇怪”的人时才开始疑惑。而Michell抬头时听到的那一声枪械上膛的声音。又被范桑特的闪回用一个锁门的声音成功的掩饰了。Alex在房间弹琴,《致爱丽丝》的音乐响起。镜头三次掠过墙上的鲜红的涂鸦。琴声一直没有间断,可以听的出弹的并不娴熟,但却没有停下的意思,尤其当镜头对准了床上玩电脑游戏的Eric纵深推近的时候,钢琴在一旁响的异常坚决。而当镜头切到屏幕时,音乐又回到舒缓优美。而他们所玩的电脑游戏似乎也和我们平日里接触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不同,你的敌人是一群完全没有反抗能力的人。Eric就在这样在音乐下,杀死一个又一个手无寸铁甚至不会逃命的人。
  
  然后电影的主题开始显露。希特勒的头像,手举纳粹旗帜的人们,送来的包裹里拿出的不是一把玩具。充足的弹药,周密的计划。大家终于明白了枪杀即将开始。大家还知道两个人是GAY。如果回顾之前学校讨论时大家对同性恋问题的不理解。不知道算不算为两人的行为找的一个牵强的理由。
  
  和父亲道别时Alex脸上闪过不易察觉的失落,但是这没能阻止什么。
  
  “我们在学校一点也不开心”“最重要的是开心”Alex这样说。“对”Eric这样说。
  
  Eric头上的头巾和电脑游戏中左下角的那个如此相似。而Alex反带的鸭舌帽让我想到了《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霍尔顿·考尔菲德。叛逆的霍尔顿变成了走向极端的Alex。帽子也从红色变成了黑色。
  
  如我一开始的猜测,Michell第一个被杀死。然后一个一个的继续。镜头依然是手持机器特写头部,周围的一切包括那些被枪杀的人全部虚掉。那些之前还是“主角”的人,成了模糊的远处一个个倒下的身影。
  
  那个黑人是个奇怪的角色,甚至让我一度产生了他的名字叫“大象”这样的想法。
  
  Eric最后被Alex杀死,特写中的脸轰然倒下。Alex走进空洞的镜头。
  
  电影最后的留白充满张力。我开始以为那只是一个调整节奏的空镜头。一直在等待一个最后的交代。而看到打出的字幕时。我怅然若失。
  
  整部影片交代了的人物里。范桑特终于没有全部杀死,他让其中的两个幸免于难。就是一头金发的John和曾经在John哭泣时吻了他的那个女孩。这两个人也出现在电影的海报上。这也许就是范桑特的态度,爱带来的力量。我在想,如果也有人给Alex一个吻。那么是不是大家都能活下来?
  故事脱胎于1994年震惊全美的科伦拜恩校园枪案。两名学生带着一身的自动武器冲进学校,在杀死十二名学生和一名老师后两名学生饮弹自尽。电影的很多细节还原了当时的新闻。比如其中一名学生喝下死去同学喝剩的饮料这一画面就曾被学校监视器拍下。在这个基础上导演添加了很多元素。同性恋,校园暴力,枪支泛滥,毒品。这部平静的电影里包含了太多不能让人平静的元素。
  而本片的片名也由此而来,“大象”一词来自爱尔兰作家Bernard MacLaverty关于“问题出现但是不去解决”的一个比喻,他说,“这就仿佛你屋里有头大象,它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你不可能无视它的存在,但是,大家却都默契的从不谈论它,一起漠视它,很快就习惯了它的这种存在。”而这样的漠视甚至是歧视终究会让问题激化,哪怕是温顺如大象一般,暴怒后也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巨大威力。
  同性恋,校园暴力,枪支泛滥,毒品。这部平静的电影里包含了太多不能让人平静的元素。而范桑特一如当年的贝多芬,将这样一部电影,献给他的学生。献给所有的人们。
  
  
  1994年科伦拜恩校园枪案监控录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LZ4LqrwyNI&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J13CZ4Hekg&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d97AVOCCug&NR=1
  
  
  第一段最后是两人自杀   ]《大象》(《Elephant》)[/url]在2003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抱回了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两项分量最重的大奖,无疑成为当年最受电影观众瞩目的焦点。随之而来的,是对电影《大象》所反映的校园暴力事件的审视,甚至有人也置疑电影节为何要将此大奖颁给这部电影。
  在当今好莱坞技术主义作品泛滥的情况下,《大象》的出现无疑使眼前一亮,泛着淡淡的忧伤的基调的电影,让灿烂明媚的校园显得深邃。关于它的评论好像都是赞扬导演的极度克制和冷静,“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一样细致冷静的解剖”。影片的拍摄只用了20天,没有拍摄提纲,对话都是学生们临时准备的,Gus
Van
Sant要求学生们以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塑造角色。影片的名称参考了1989年BBC制作的关于北爱尔兰政治暴力的同名电影《象》,两部影片都提出了一个同样的问题——被忽视:就像大象出现在起居室,人们要么假装它不可能在那儿,要么以为它不是真的大象。“大象”是潜在的动因,也是作品极力要通过自己含蓄方式进行表达的意旨。


  1.镜头语言的后现代叙事
  而在我看来,影片除了非常有特色的镜头语言的运用之外,在叙事方法上更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的特点。整部影片用了大量的超长镜头,对所要描绘的人物进行跟拍,场景的转换都是在镜头的运动中一气呵成,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真实。影片中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是在镜头的跟拍中进行交代的。对于看惯了好莱坞式的快节奏镜头的观众来说,如此长的镜头,跟着一个人穿过大厅、穿过走廊、打开门走向草地,中间偶尔会遇到一两个同学寒暄两句,对话少得可怜……似乎让人看了觉得有点发闷。而且更让普通观众纳闷的是,同一件事情,导演竟然会选择多个角度,在不同的时间段把它表现出来,似乎越看越乱。其中最典型的就是John在走廊里遇到酷爱摄影的Elias那个段落。第一次是镜头跟随John,从他身后看着Elias从走廊对面走过来,俩人握手、寒暄、拍照、离开,镜头中有个穿红衣服的女孩跑过去;第二次镜头又跟随在暗房冲洗完照片的Elias,在他身后看着John从走廊对面走过来,俩人握手、寒暄、拍照、离开,镜头中有个穿红衣服的女孩跑过去;第三次,镜头却又跟随穿红衣服的女孩Michelle身后,远远看见John和Elias在握手寒暄,她低下头,匆匆跑了过去。对于同一件事情,导演在此选择了三个人的角度进行跟拍,从三种角度反映一个小小的碰面,似乎显得多余而累赘。而我认为,事实不是这样,导演的用意正在于通过他要表现的每一个角色,从每一个角色的角度去观照世界。世界本就是多元的,人的思想更是多元的,可以允许有各种思想的存在。然而,观点与观点之间,究竟谁对谁错,并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的。

  类似这样的镜头很多,乍看起来,似乎纷繁复杂,但是细心的观众就会发现,只是通过对每一个主要角色的在学校里的一天的活动,把它们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似乎在暗示冥冥中就有这样一条命运网,让每个人都逃脱不了这个网的范围。A和B之间可能根本就不认识,但是他们却都同样认识C,关系就这样被确定下来,甚至就相食物链一样环环相扣。而命运的嘲弄就在于此,我们会发现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如此的巧合。

  影片的前64分钟都在描述美国一所高中的学生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校园生活:橄榄球、恋爱的甜蜜、电脑游戏、自闭的心理、对艺术的热爱甚至几个女生在一起的家长里短和对帅哥的倾慕……导演用超长的跟镜头叙述了每一个典型角色的活动,其中的时空交错现象又让人隐隐约约感觉到一切事情皆有其因果。在每个人的生活进程中,都出现了某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的生活场景,而这中场景是多视点的、交错的。虽然整部电影的拍摄只用了一台摄像机,没有剧本,演员的台词也是临时拼凑的,但是这种看似碎片式的结构,却一反电影传统的蒙太奇叙事功能,从多角度多方位让观者去体会生活的原味——原来生活看似碎片,其实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各个“碎片”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

  这种铺垫,为后来枪击事件的发生做了全方位的铺垫。影片中有的人物死在枪下,有的却仍然活着。

  2.景深镜头的叙事作用
  在《公民凯恩》里,我们就已经看到了景深镜头的独特叙事效果。而在《大象》中,我们同样也能看到景深镜头对叙事的表现。当枪击案的策划者Eric和Alex在房间里看着关于反映二战纳粹的纪录片时,在镜头的景深中,可以看见窗外一辆货车缓缓驶近,其中一个男孩从镜头后面走出房间,收取包裹。这一个段落很有象征寓意:将反法西斯的纪录片电视画面和取包裹的画面结合起来,在两个男孩关于这部纪录片“很难看”的讨论中,货运公司送来的是他们从“GUNS
USA”网站上购买的M4步枪。导演在此通过这个景深镜头表现出对年轻人受暴力影响的担忧。此类镜头很多,如有自闭倾向的女孩Michelle在球场跑步,停下来望着天上的白云,深呼吸,而背后是一群男生在兴奋地玩着橄榄球。这个段落同样寓意深刻。


  3.第三只眼看世界
  影片除了大量的跟镜头之外,还有几处很特别的地方用到了固定镜头。如球场踢球的段落;John到了学校之后,一个人穿过长长的走廊,到一间房间停下,在一面镜子前低下头捂住了自己的脸,我们看不见他是不是在哭泣;有自闭倾向的女孩Michelle,走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健身房,一个人从健身房的入口走向更衣室,镜头中的她显得那么渺小无助;Eric坐在窗前,忘我地弹奏《致爱丽丝》;两个男孩枪手,在疯狂射杀同学、老师、校长之后,其中一个走到餐厅,在餐桌边上坐了下来,也许是因为杀人累了,拿起桌上的可乐就开始喝起来。

  这些固定镜头的段落有着明显的象征意味——监视器功能。也许和这个故事的取材有一定关系,因为影片虽然是虚构的,但许多细节来源于科伦拜恩的枪击案,当时伊瑞克·哈瑞斯和戴兰·克莱伯德杀死了13人后调转枪口射向了他们自己。片中还选用了当时学校监视器中拍下的其中年龄较小的杀手走进学校食堂,停下从别人杯子里吸饮料的画面。

  影片通过监视器式的镜头语言,告诉我们,成人世界中的这些孩子们,在没有家长在身边的时候,是这样生活的,有快乐也有阴暗。而监视器的冷眼特点正切合影片的基调,客观、冷静地观照青少年世界。而成人社会对他们的关注远远不够。这一思想在影片的其他超长跟镜头中也能体味到。导演是知道他们的痛苦的,一个人的青春期不是总像后来回忆起时的那样美好快乐,那是一个人最先开始确立自己的世界的时候——爱、友谊、责任、性、自我认同——种种的问题全部涌来,又因为实在是年轻的缘故,一颗心特别的娇嫩敏感,一点点的伤害就痛彻心扉,总是困于自己过度的自卑和自傲。没有人可以帮忙,一切的挣扎和困惑只有自己。冷眼的观看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动作,导演正是站在这样的立场上,唤醒成人世界对青少年心理的关注。


  4.后现代影像风格——柔丽版的《低俗小说》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将它和昆丁·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联系起来。
  美国著名文化理论家杰姆逊认为:“现代主义的特征是乌托邦式的设想,而后现代主义却是和商品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实质上就是反美学、反严肃、反个性的文化,它为人们提供一种消遣性的“原始魔力”。它在艺术上表现为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解“元叙事”等特征。

  《低俗小说》利用的是“散点拍摄手法”和“圆形叙事结构”,意欲颠覆传统的“线性时空观念”,就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叙事和拍摄方法,使得故事的发展有如天马行空,仿佛是思之所至,所有的故事随思绪任意发展,又自然地组接在一起,平常的故事拍出了另类的味道。

  而《大象》在叙事风格上和《低俗小说》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表面看似散乱的结构,却暗含着事情发展的必然后果。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照应,也印证了圆形叙事结构的模式,所有的故事最后都归结都原点。虽然故事并没有像《低俗小说》那样血腥、暴力,甚至于在学校开枪杀人都让人感觉是两个大男孩在玩电脑射击游戏那样轻松。被杀的人没有呻吟,中枪后就像游戏中一样,倒地就死。发生在校园里的的静静的杀戮,不仅让人反思,如此的血腥杀戮竟然出自两个十多岁的孩子之手,而他们却并不感到害怕与恐惧。影片的叙事消解了传统模式中的激烈的矛盾冲突,甚至连凶手杀人的动机都消解掉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对青少年问题的深刻的反思与更大的关注。这样的消解,可以说比传统意义上刻画两个男孩因为各种外界和自身的原因而逐渐走向开枪行凶的陈旧的叙事模式更具有震撼力。这正是典型的后现代影像风格的体现。

  《大象》的叙事模式中也有不同于《低俗小说》的特点,导演在里面精心安排的并不只有一条故事线,而应该是两条。其中一条是交代学校普通学生的“圆形叙事结构”,其中在走廊相遇的段落、John在草坪逗狗的段落以及Michelle在图书馆工作时听见拉枪栓的声音而回头这三个段落中有交叉。而另外一条则应该是属于直线型结构,Eric和Alex的叙事发展则是用的直线叙事,直到在草坪上遇见John,才使整个故事交汇在一起